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宝之所以这次如此重奖重罚,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宝军第一次出击,意义重大。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这次作战的规模不能算大,不管是林文彪帮助防御金州城城池,属于辅助金州城守军的防御战。还是谭疯子带着500人的营队在山地攻击建奴的补给线。

    虽然规模不大,但时间够长,而且都是以命相拼,危险程度够。

    否则军衔不是这么容易升降的,需要年资和特别的功劳或者黑点。

    大家都想为谭疯子求情,低声开个头,就被韦宝打断了,让大家不用再讨论这事情,“再接再厉,现在训练应该都有方向了吧?以后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以火器为唯一制式武器!李俊臣,你和军工署的人要尽快将蒸汽机安在船只上,虽然现在铁器不足,无法大量生产蒸汽机,一两艘样板战船要先弄出来,供军队训练使用,未来的船只发展方向是铁甲配蒸汽机!”

    李俊臣已经见识过蒸汽机,他是精于船舶制造的行家,有了概念,就不难了,一个立正,行军礼道:“总裁放心。”

    韦宝点头,又和大家简单谈了谈,既给出鼓励,对于前段时间的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给予嘉许,又指出不足,让大家认识到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在此之前,不管是新成立的海卫队,还是已经成立几个月的陆卫队和护卫队,大家其实对于政治训练,都是有点抵触情绪的,觉得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现在则不会这么看了。

    而且谁都不傻,能看出来,侯三这次升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侯三政治上的优势,侯三充分表现出了对总裁的忠诚,对天地会的忠诚。刚才总裁在嘉许侯三的时候,多次提到了天地会。

    他们以前带队出战,都是以盗贼的形式,不管许诺多少重金嘉奖,效果都没有宝军只给予少量的经济嘉奖,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形式好。

    视察完军队之后,韦宝去了趟工业区。

    现在工业区中能称得上半工业化程度的工厂,其实也只有纺织厂和染厂这两个厂。

    水泥厂、砖厂、造纸厂、铅笔厂、橡皮厂、火柴厂、煤油灯厂、煤矿、露天油田、肥皂厂、酒厂这些,其实都还是手工为主,大大小小的作坊形式。

    手工作坊生产和停产都比较容易,不需要太多的生产组织。

    工业化企业就不同了,开车停车都要消耗的,像是真实的开车一样,点火发动那一下,很是耗油,一直开开停停的,对机器损伤也大,最好的方法是始终保持稳定的产量。

    所以效益好的单位,各方面都是良性循环,效益不好的单位,不说赚钱,光是保养设备,保持工人能进入状态,保持产量质量,都是麻烦事。

    一个效益好的企业,每年赚的盆满钵满,效益不好的企业,则度日如年。

    韦宝从刚刚创办的纺织厂生产出来的堆成小山一般的坯布,就看到了这种度日如年的前景。

    坯布是供印染加工用的本色棉布。

    韦家庄的纺织厂用的是机梭织的方法,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有牛仔布、板司呢、麻纱等。

    前期为了保证生产,韦宝让以平价,甚至补贴赔本的方式,卖了一批给本地老百姓。

    本地老百姓多为外来的灾民,根本没有银子,用的都是从天地商号的银行贷款来的现钞。

    即便是这样,这些穷苦惯了的老百姓们,每个人有两套内外用的换洗的衣服也就够了。

    布用米计量单位,韦宝为韦家庄纺织厂和染厂暂定的价格是一米一分银子,到一分二厘银子。

    这样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韦家庄外面的布市行情,外面的布市行情大概是二分银子到二分五厘银子。

    布市买卖不如粮食买卖大,但利润高,这两样是封建经济中的大拿。

    以韦家庄的科技发展速度,这个制造成本还能进一步下降,所以要是有一个公平的市场,韦宝有信心,能在布市中很快独霸市场,布市是很有竞争力的,比粮食生意好做。

    明末到处缺粮,他又不能像一般大户一样赚昧心钱囤积居奇,坑害老百姓,所以不是粮食储备丰富到了自保完全无忧的程度,轻易不能碰粮食生意。

    一直拿粮食出来做善事,吃不消。

    韦宝要进入主流市场,与人竞争,绕不开从布市和粮食这两项入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

    在这以前,像在自然和社会史中许多事物一样,它会有一些偶发的现象,不能因此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时,必须把考察的对象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看这个地方、这个行业有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气候。

    同时,考察的对象必须有一定的量,不能相信孤证。

    必然性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社会性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所以,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总是具有多发性,是可以重复观察到的。

    唐代何明远的丝织厂,仙君册的茶园,即使《太平广记》是可信的话,也只是一种偶发的、先现的现象。

    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还不允许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宋代经济有很大发展,当时的中国,在农业、基本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韦宝觉得,单从生产力来看,宋代已经有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基础。

    但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来看,租佃关系、徭役赋税和工商业等方面的封建束缚,还未见松弛,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僵硬,较唐代尤甚。

    因而,只能说宋代也还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准备阶段。

    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该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

    它一旦产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会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导向新的生产方式。

    因而,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

    韦宝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这些,算不算是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

    有时候韦宝甚至怀疑自己这种靠黑科技,靠金钱猛然催生出来的体系,更像是一个不健康的怪物。

    相比于外部的不利环境,韦宝更加担心的是内部。

    任何经济现象,都是一个过程,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蓦地消灭,必有它的继承性和发展阶段性。

    生产力是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不能用一句话回答。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力。

    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一切资本的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

    我国农业,从生产技术来说,大约宋代达于高峰。江南,这个近代中国最富庶地区的水田开发,引起绿色革命。

    耕犁制造的多用途化,可锻铸铁之应用于农具,早熟稻的引进以及农艺学的进步,使传统农业达于成熟。

    明清两代,我国人口和粮食产量都增加约五倍。

    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扩大耕地面积所致,属于量的变化。农具和耕作技术,基本上还是宋代水平。

    不过,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这些也都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总之,这期间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适应人口增加而来的量的扩大,甚少质的变化。

    因而还不足以突破耕织结合的、小农经营的传统经济结构,也不足以使农业经营利润从封建地租中解放出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以单个家庭与小块土地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论人力资源还是土地面积都不具备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因此,它无法保证富余产品的稳定产出,更无力供养具有充分消费能力的民间市场。

    中国自古是单一制封建君主集权国家,庞大的帝国组织靠直接向全国小农阶层抽税来维持。

    在那个时代尚无现代经济理论,国家计税毫无科学依据,只能简单向全国平均摊派,不具备宏观调控功能,对社会经济无积极作用。

    财政税收又多被用于奢侈挥霍或豢养军队,巨额财富无法回到正常的经济流通领域,民间经济即不能从中获利,私人财富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资本自然无从积累。

    这便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

    大明的大环境先不考虑,韦宝只着眼于自己这一方小天地,也同样觉得麻烦的很。

    若不是稀里糊涂弄来一大笔赌金,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财政平衡,该怎么让社会发展了。

    本来还觉得自己有点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天赋哩,现在韦宝只觉得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当‘官’?自己有能力管理几万人的社会吗?

    走在工业区的道路上,旁边是化工厂,有刺鼻的化学气味,不过韦宝却闻的挺爽。

    不是犯贱,喜欢闻毒气,而是因为这代表了一种进步,代表了工业。

    王秋雅靠着公子走,想和公子手牵手,见公子一直在思考,似乎没有与自己牵手的意思,只得像小鸟般的依偎着公子。

    韦宝看了眼王秋雅,终于笑了一下,牵起了王秋雅的粉嫩雪白小手,软绵绵的,柔若无骨。

    他俩牵手已经牵习惯了,每天晚饭后基本都会去散散步,有时候韦宝下午踢了球,两个人也会去海边走一圈。

    若不是韦家庄还不稳,不顺,韦宝的日子真的可以过的每天都像是度假一般,优美的风景,美女相随,哪里还有更舒服的事情呀?

    而且在这韦家庄中,他就是皇帝,若是韦宝想的话,甚至可以想睡哪个女人就睡哪个女人,都不用约P,应该像是翻牌子。

    韦宝面对一大堆生产出来销售不出去的坯布,却高兴不起来了,脑中乱纷纷的胡思乱想,一筹莫展。

    王秋雅轻声道:“要不然先停产吧?公子是不是担心这些女工没有工作了?可以先放到各个建筑商号去,韦家庄到处都在施工,不愁没事做,水泥厂和煤矿也可以。”

    韦宝叹口气,他自然不是犯愁女工们没有工作,韦家庄现在至少还能弄十万人进来,十万人进来也不愁没有活干,主要是辽西已经出现人口真空状况,这年代的人口流通速度是很缓慢的,他又一直秉持主要招收青壮年男子的标准。

    韦宝犯愁的是本来想弄出上千产业工人,作为一个固定阶级,带动自己这方小天地的各个阶级一起进步来着嘛,可现在才二百人的纺织厂都要停车了,还上哪里弄上千人去啊?

    如果韦家庄的农业人口始终占据九成九,还搞啥资本主义,还搞啥开化,搞啥工业化嘛。

    “不能停产,布匹放一放也没有什么!没人买了,就从财政拿钱补贴,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做库存吧!”韦宝思考了一下王秋雅的话只会,果断作出指示。

    “还要做库存哦?”王秋雅轻声嘀咕一声,弄不清楚韦宝是咋想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0342 御赐韦家庄港牌匾】

    “对!做库存。”韦宝说完便往纺织厂的仓库外面走。

    王秋雅急忙对身边秘书招呼一声,让那女孩去对纺织厂厂长说公子的指示,然后跟着韦宝出来。

    韦宝在现代从商,也开过店,不缺经营知识,其实对于库存并不陌生。

    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这个库存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

    “幸好这只是坯布,尚未加工,可以当成粮食一样储备存放!咱们只需要做好库存管理便可以。去找王秋雅和范晓琳、罗三愣子、刘春石来谈谈库存的事儿。”韦宝对王秋雅道。

    “好,就放在咱们木屋么?”王秋雅问道。

    “对。”韦宝甩开大步加速走。

    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一类是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基层企业、事业的库存物资,它是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物资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一类是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或成品库存,生产主管部门的库存和各级物资主管部门的库存。

    此外,还有特殊形式的国家储备物资,它们主要是为了保证及时、齐备地将物资供应或销售给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供销库存。

    韦宝也不知道自己现在算是何种库存,想来三者都能搭上边。

    实际上,布匹是真的没有什么必要大量储备的。

    没听说过哪个国家会大量存布。

    王秋雅暗忖,存个一两年,甚至三四年,都可以,但要是长期打不开外地市场,还一直做库存呀?旧的卖不出去,新的又一直生产出来,到时候不是越来越多?整个工业区等下都堆不下了吧?

    想到这些事情,王秋雅也很犯愁,却不敢对韦宝说。

    对国家物资主管部门下属的物资经营者来说,库存主要包括大宗按计划进货供应的物资、年度计划尚未安排具体用户和用途的待分配物资、发挥“蓄水池”作用必须购进的物资和正常供应所需周转库存等。

    库存都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如果库存量过大,流动资金占用量过多,就会影响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库存量过小,又难以保证生产持续正常进行。

    因此,库存量的多少必须掌握适度定额和合理库存周转量。

    韦宝在会议中主要谈了库存管理的问题,库存控制是制造业或者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所需要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

    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会向其上游订货,一般情况下,销售商并不会来一个订单就向上级供应商订货一次,而是在考虑库存和运输费用的基础上,在一个周期或者汇总到一定数量后再向供应商订货。

    为了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和规避断货风险,销售商往往按照最佳经济规模加量订货。

    同时频繁的订货也会增加供应商的工作量和成本,供应商也往往要求销售商在一定数量或一定周期订货,此时销售商为了尽早得到货物或全额得到货物,或者为备不时之需,往往会人为提高订货量。

    这样,定货量的层层放大,有可能导致最终的供应商所得到的订单需求是用户的实际需求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这将给各个企业在库存管理以及生产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韦宝让大量做库存,是不想让刚刚开起来的纺织厂和染厂就这么‘半倒闭’了,那样的话,对于工业生产,科研,都将是停滞性的损失。

    本来就发展不动啰,唯一的工业还停下来,还玩什么?

    大不了做出来,到时候全部免费送人便是,反正手里还有五百多万两纹银可以用,不是玩不起。

    到时候韦家庄的人,每人十套衣服,再不行,韦家庄之外也到处送,反正不至于浪费。

    “对了,让晓琳将上回收购辽西一帮大户的粮食银子,支付给各家吧,有银子就不要拖欠,可以提前一点时间还账。”韦宝道。

    “已经还过了,公子看过文件,还签字了呢。”王秋雅道。

    韦宝一汗,还过了啊?自己这脑子,越来越不记得事情了,感觉变笨了许多。

    韦宝嗯了一声,不再说什么,突然觉得自己对于韦家庄来说,似乎也成了一个局外人,韦家庄该发展的都在缓慢发展,该不动的,即便他拼命努力,仍然不动。

    看样子,历史的确是有自身规律的,万事万物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和法则,真的很难靠人为的方式改变。

    中午吃过饭,由于心情不好,韦宝哪儿也没有去,一直在房里玩单机游戏,直到晚上吃过饭,又回房去玩。

    心情不好的时候,连踢球都不是很提的起兴趣来。

    本来踢球至少比宅在屋子里玩游戏要健康一点嘛,毕竟是大好春光。

    韦宝玩的是一款很经典的老游戏,维多利亚2,战略地图模式,他以前没有碰过,是镇远舰上当初那几百名乘客中的一个人存着平板电脑上的。

    韦宝总共有三十多款游戏,都是很经典的单机游戏,都是一些男乘客存的小游戏,方便存储,方便耗费时光消遣用的。

    除了维多利亚,韦宝比较喜欢的一些游戏都是策略地图类的。

    除了维多利亚2,还爱玩欧陆风云4和文明。

    在玩游戏的时候,能稍微带着点思考。

    欧陆风云4的贸易和外交是韦宝喜欢的,贸易系统可以建立一个伟大的贸易帝国。控制重要的港口、扩展贸易范围,用强大的舰队保护它,这样全世界的财富就会滚滚而来。

    更深层次的外交游戏性,结盟、威胁以及支持敌对势力国内的叛乱……采取单方面的外交策略,一个国家可能不会喜欢你,但你可以对它保持中立。

    韦宝最喜欢的还是维多利亚。

    《维多利亚2》的游戏背景设定在殖民时期,游戏中的每个人口都有独立的运作模式,玩家需要控制整个国家,指引国家的工业化、政治改革、军事占领以及殖民非洲。

    这是一款历史模拟游戏,在游戏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人口单位,非常反映现实。侧重于刻画经济、外交、政治局势,而对于策略游戏一贯的主题战争做出了削弱。

    一个国家的人口是由一组一组各种职业、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POP构成。

    经济发展、税收、行政效率、科技、兵员,都是由这些pop的素质和收入决定的,维多利亚2进行了简单的现实模拟,从宏观上刻画了一个国家各部分人民都在分别干些什么。

    它不像其他一些策略游戏只是简单给出建筑的收入数值、贸易的收入数值,而是根据每个POP的生产、消费,来决定整个国家的税收、经济。

    韦宝爱玩这个,主要还是因为与韦家庄的发展和建设,管理,有点关联,不过,游戏是游戏,现实是现实,若是都能像是游戏中那么容易解决,可以不负责任的随意做出各种决定,下各种指示,就好了。

    游戏输了大不了重来,可现实输了的话,直接就是死亡啊,上哪里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公子,有事儿。”

    正当韦宝边抽烟,边玩的很投入的时候,王秋雅来敲门。

    “什么事情?”韦宝停下游戏,依然翘着脚躺着,将烟掐灭在烟灰缸里。

    “是李成楝李大人来了,带了皇帝御赐的牌匾来!”王秋雅道。

    韦宝眼睛一亮,只觉得一下子高兴的毛发发炸,这是重大好消息呀!若是韦家庄有了皇帝御赐的韦家庄港和韦家庄这两块牌匾,那么将代表他有高度自治权,不必再受山海卫的卫指挥使司约束了!

    那样的话,别人想对付他就不容易了,就意味着以后能甩开膀子干了啊!

    韦宝嗖的一下起身:“他怎么这么大晚上来?我们京城方面的统计署京城站也不发消息来?这帮人办事!”

    王秋雅开了一点点门,道:“我也不知道,公子见着李大人应该就知道了吧?”

    王秋雅知道李成楝是韦宝的义兄,两个人的感情挺好的,知道公子喜欢跟李成楝玩,所以也很高兴。

    徐蕊和范晓琳也在外面高兴的议论,本来她们都正要准备睡觉呢,范晓琳因为工作累了的关系,都已经朦朦胧胧的睡着了,也被吵醒了。

    “公子,我大哥也回来了,我跟着一道去看看。”范晓琳道。

    “好啊。”韦宝一边穿衣服一边开门出来。

    王秋雅、徐蕊和范晓琳三女急忙一道帮韦宝穿衣,然后三女简单收拾一下自己的衣着,跟着韦宝去迎宾馆。

    三女本来都已经换了睡衣,现在又重新换上正装,均为军装,三女都是有军衔的,同为少尉军衔。

    本来王秋雅和徐蕊因为秘书处的关系,算是军队编制,而范晓琳算是行政编制,不应该穿军服的。

    但是范晓琳硬要将她也在秘书处挂个职,就是为了能穿军服,显得漂亮。

    韦宝自然也满足了范晓琳这么小的要求。

    其实范晓琳有自己的小心思,既有军队编制,又有行政编制,两边都增长资历,总不是坏事。

    而且天地会当中,似乎军队编制隐隐约约要比行政编制高级一点,后来罗三愣子、刘春石和范大脑袋也向总裁讨要了军队编制,韦宝都给了他们。

    对于身边的这些人,韦宝还是很照顾的,不过也对他们言明,他们受的好处比一般人多,若是犯错,受处罚的时候,也会比常人重的多,三人时常警惕,暗暗将公子的吩咐放在心中告诫自己。

    外面来的人,一般不能进入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