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子是公子,又不是你是公子,神气个啥?”黄滢诧异的问道:“这么多东西,马车,骡车,这些个高头大马,还有这么多外面带来的人,都是咱家小宝的?”

    “当然!”韦达康好不得意:“刚不是跟你说了吗?咋又问一道。我儿子是公子,这比我自己个儿是公子还威风!跟你妇道人家说不清楚,我还要招呼乡邻。”

    “快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郑金发给小宝一千两银子的事情,你问过了吗?”黄滢急道。

    “别瞎吵吵了,现在小宝正忙,小宝说等会再告诉我们的。”韦达康啧了一下嘴巴,一脸嫌弃的表情。

    “搞的好像你什么都知道一样,你不也什么都不知道吗?”黄滢抱着胳膊,同样一脸嫌弃的瞥了眼韦达康。

    韦宝站在人群前面,罗三愣子、刘春石、范大脑袋、范晓琳和王秋雅知道韦宝要说话了,都赶紧站成一排,二十三个新近家奴站在了五人身后。

    韦宝此时心中感慨万千,这个初成规模的小班底,他就是‘老大’,是‘领导’了呀。

    韦宝胸中有无数发展计划,但眼下只有一项:“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尽快造出三栋木屋,两栋木屋是我父母和我的住处,一栋木屋是家奴们的住处,再就是马厩,人和马的睡觉问题,放在第一!木屋,马厩,这两天必须弄出来。现在有了足够的建筑材料,金山里到处是山,山上都是木材,不缺材料了。马厩等不得,在今晚之前,就必须有个样子搭出来,留下几个有建造大型宅邸经验的木匠和石匠,其他人去山上伐木吧!伐木的事情由三愣子哥和大脑袋哥负责。建造统筹的事儿由春石哥负责。”

    罗三愣子和范大脑袋、刘春石,以及一帮新进家奴一道答应一声。

    “这大寒天的,不能让马冻着,人都没有这些马更精贵,今天实在赶不及搭起马厩棚子的话,晚上点篝火。马厩要放在第一位弄出来。”罗三愣子向韦宝建议道。

    韦宝点头称是,同意了罗三愣子的谏言。

    金山里地处偏僻,除了农田不能乱动,其他空地,想怎么建造就怎么建造,乡下就是这点好处,跟现代一样,地方宽敞,而且没有土地局这些机构,别太出格就行,谁也管不了人家有钱盖房子。韦宝家又在金山里的最边边上,更是想干啥就干啥,现在这个甲,除了郑金发家的那栋房子,所有的人,包括房产,田产,都是韦宝一个人的了!韦宝更是爱干啥干啥,谁也没有资格来说三道四了。

    看着动起来的一帮人,韦宝忽然有种自己在玩真人版‘帝国时代’的感觉。

    不过人家是开局三个农夫,我这开局都2个人了。

    开局造房子,这是没有毛病的。

    这种指挥一堆人干活的感觉让韦宝忽然感到好爽,真的从来没有这么舒爽的感觉,直觉比做嗳都爽一百倍。

    因为大家是在为他本人干活,他是私有主啊!就这一下子便将韦宝因杀人而埋下的心理阴影冲散了大半,毕竟换地方了,回家了,家是温暖的港湾。

    “小宝,我和秋雅干啥啊?”范晓琳问道:“现在没有地方放这些货物,是不是暂时不登记呢?”

    “嗯,缓一步吧,等明天盖好了房子,后天盖好了仓库,再登记入库是一样的,你俩现在暂时充当后勤,负责大家的伙食,辛苦几天,等我找到合适的人,替换你们两个。”韦宝笑道。

    范晓琳哦了一声,笑着点头,王秋雅也点了一下头。

    韦宝看了眼王秋雅,并没有深看,在公开场合,韦宝对谁都是一视同仁的,一副谦谦君子模样。

    “小宝,我能替代我家晓琳吗?晓琳做饭也要帮手吧?”范晓琳的娘心疼闺女了。

    韦宝笑呵呵的点头道:“那就辛苦范婶子了。”

    “我也可以帮忙的。”王秋雅的娘也不甘示弱。

    韦宝笑道:“不过是这二十来人而已,哪用这么多人烧饭?”

    “要的要的。”王秋雅的娘笑呵呵的替韦宝回答。

    韦宝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附近的乡邻却乱哄哄的说开了。

    “小宝,我们呢?你现在是甲长了,我们的欠条都在你手上,现在我们就是你家的人了,我们也干活吧?给不给吃的都行!”

    “是啊,小宝,你宁愿上外面找人,也不要左邻右舍么?我可是从小看你长大的啊,是不是嫌我老了?”

    “小宝,不能光要外面人,不要自己人呀。”

    “对呀,小宝,可不能这样,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你小时候,我没少抱你,你还拉尿在我身上呢。”

    众人七嘴八舌的,韦宝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被封为甲长了,他可不稀罕这个民间‘称呼’,甲长通常是里正安排,乡民推选的,并不属于大明官职的正式编制。谁家田产多,势力大,谁家就是甲长了,现在这个甲的情况,即便是韦家不当甲长,这个甲的甲长也非韦家莫属。

    韦宝在暗自思量怎么安置这些人,他在回金山里之前,并没有想好,或者是在韦宝原先的潜意识中,不太想用太多的乡邻,不好约束是一方面,他也用不着太多的农户,毕竟只有二百亩左右的田产。

    他从外面弄来的,那都是纯劳动力,而且都是匠户,在韦宝眼中,匠户比农户的性价比就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因为这个时代的农民都是全能农民,匠户们同样能涵盖农户们耕田的技能,用途广泛的多,而农户就做不了匠户们的专有技能了。

    虽然这个甲也有不少劳动力,但是一百多人中,至少有一半是老弱病残,带上他们的话,这个包袱不小,韦宝知道自己的个性,一旦带上了,说什么也不会舍弃的。

    韦达康和黄滢也被众人缠住恳求,只是这事太大,韦达康和黄滢两个人也不敢去劝说儿子。

    ‘还是要企业化’!韦宝脑中冒出这几个字来,茅塞顿开。

    虽然说这是一个谁掌握了土地,谁就掌握了话语权的农耕时代,仍旧是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结合体时代,但是这种时代中加入资本经济和封建经济配合,应该不会差。

    毕竟韦宝是穿越巨,历史进程怎么发展还是清清楚楚的,此时的欧洲,已经开始大量产生资本经济萌芽了,人家正在为工业革命做准备呢,再过一个半世纪,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要开始了呀,自己再不在大明开始做实验的话,我大华夏岂不是要输在起跑线上了么?

    不过,他也仅仅是‘试验’性质的想法,毕竟人家还有一个半世纪才能工业革命呢,自己现在就开始用政治拉经济,也不知道能不能拉动大明这趟老破车,改变固有的经济模式,这是逆天的事情,在任何时代都是逆天的行为,是要被传统势力坚决消灭的。但是拉动金山里这种‘小车’,在韦宝看来,还是so简单的,嘿嘿嘿。

    不过,要搞,也只能偷偷的搞!

    韦宝沉思了一分钟左右,有了一个简单的计划了,朗声道:“肯定不会不顾及邻里乡亲的,不过,郑金发家在农忙的时候,也只是雇佣十来个长工,也没有全部要,是不是?现在这种时节,一下子来太多的人,我也找不到活给你们做。”

    众人听韦宝这么说,都无话可说,韦宝说的是实情,可是你找那么多外人来干啥嘛?都要本甲的人,不是多给大家一些活儿干吗?大家都心生不满了。

    韦宝瞧见众人的表情,心中一片了然,雇佣关系下,越是亲近的关系越是不好控制,所以韦宝即便是将罗三愣子和刘春石当成亲信,也不轻易让那层关系随便升华,主仆就是主仆,跟手下人称兄道弟,没有半点好处,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到处都是。

    “一家出一个人吧!招人的事儿,都归刘春石和范大脑袋,罗三愣子三人负责,罗三愣子是正管事,刘春石是副管事,范大脑袋是刘春石的随扈。”韦宝淡然一摊手,“我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不过丑话说在头里,不要以为跟我家的关系亲近就有所懒散,我们既然可以招人,也可以随时辞退。”

    众人听说一家能有一个人跟着韦宝做事,都感激的当场跪下来给韦宝磕头,千恩万谢的连声说不会,韦家现在的财力,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也就是说,这个甲,这个大冬天,不用再担心有人会饿死了!

    韦宝连声让大家起来,“晓琳,秋雅,让大家都起来吧。”

    范晓琳和王秋雅,还有韦宝身边的刘春石急忙过来相劝。

    这一刻,韦达康和黄滢扬眉吐气的眼圈都红了,乡里人能有多高的追求?除非韦宝考中进士当官,要不然,这就已经是最光耀门楣的时刻了。

    “小宝,那我呢?说好了等你发达了,供我一口吃的,你不能忘了吧?”程瞎子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道。

    韦宝微微一笑,亲自将程瞎子扶起来:“我不能忘!老叔,你咋还跪下来了?我都没有看见,你这真的是。”

    韦宝将程瞎子扶起来,拉着他的手,并且对众人道:“瞎子叔家里没人了,以后瞎子叔就跟在我家吃饭,大家伙都没有什么说道的吧?”

    众人连说不敢,都夸韦宝人性好,都说这是大善举,夸了韦宝和韦家,又都恭喜程瞎子,乐的程瞎子直抹眼泪,又哭又笑的,不住的说小宝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韦宝看了看程瞎子浑浊的两只眼珠,心中感到温暖,在程瞎子的胳膊上轻轻地拍了拍,算是安慰。

    还有一个家中没人的老妇人赵奶奶,众人趁着这个机会,也帮忙恳求。

    韦宝豪爽道:“赵奶奶也跟着我家吃饭了!”

    众人一起轰然叫好。

    赵奶奶也不过四十出头,放现代的话,未必就当奶奶了,不过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乡下寡婦是很凄惨的,惹得赵奶奶热泪盈眶的给韦宝跪下了,“还是小宝这孩子好,我本是赵家族里的人,金山里大部分人都姓赵,但是有谁问过我一声的?若不是前几日得了韦家两个馒头,昨日韦家屋里的又给我些吃的,我此时只怕早已经是雪中尸骨了。”

    众人听赵奶奶说的凄凉,都唏嘘不已,不过大家也纷纷劝道,说她老来有福,被韦宝管下了,不住声的恭喜赵奶奶。

    韦达康和黄滢将赵奶奶扶起来,赵奶奶一边抹眼泪,一边跟着千恩万谢的,这场面,将韦宝都弄得鼻子发酸,福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样对平民有多么的重要!这大明的天下,有多少人像程瞎子和赵奶奶这样老无所依啊。

    “还有几户困难的畸零户,大家以后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别慌,都可以去找罗三愣子或者刘春石,他们会酌情帮助大家的,都是乡里乡亲的。”韦宝想反正收容了两个矜寡老人了,不在乎多帮着养几个孩子,孩子的用处还更大一些。

    韦宝的话,又惹得众人一片赞扬,几户畸零户,大都为死了男人的寡婦家,寡婦们再次纷纷跪下,让年幼的孩子们给韦宝磕头,并且让他们喊韦宝为爹。

    这些孩子中,有好几个其实都跟韦宝差不多大了呢,韦宝脑门掠过三道黑线,急忙道:“不用不用,真的不用叫爹。”

    “要的,要的!他们若没有韦家,没有几个人能活到成年,公子若是不允,别人会说我们不懂报恩,不知道好歹。父子关系和年纪无关,就是有人比公子的年纪大,但是在公子家吃饭,那按理也是公子的儿子。”

    寡婦们纷纷道,生怕事情再起变化。

    众人也跟着劝说。

    韦宝看向韦达康和黄滢,两个人也同样点头劝说,都说这合规矩。

    韦宝才道:“本甲的孩子,当我韦宝的孩子也没啥,这事,就由我爹娘负责吧,现在大家都高兴了吧?”

    众人一齐哄笑,道嚷嚷着高兴,过年都没有高兴,从来没有高兴。

    知道韦宝今天就要大兴土木,一个甲的男女老幼一齐出动,四处点燃篝火,向来天擦黑便死气沉沉的金山里,今天这北面一个小角,尽被明亮和欢声笑语所替代。

    在团队的欢乐中,韦宝也享受着这份喜悦,几个人的喜悦和几十个人,上百人的喜悦,那又不同了,团队爆发出来的力量,一定是大于一个个个体相加的总和,关键是有一个主心骨能控制和凝聚整个团队。

    这个大寒天的傍晚,这个甲的乡民们的心中都暖烘烘的,凄惨无尽的灾情和生活所重压下来的苦难,似乎因为有韦宝在的原因,被冲淡了,冲开了乌云,让人能看见前方依稀的亮光。
………………………………

【0065 规划韦家大院】

    韦家原本是沧州肃宁人,是韦宝的爷爷的爸爸那一代因为朝廷的劳役派遣,才迁移到此地居住的,四代以来,韦家都是单传,人丁单薄,所以,金山里一直就只有韦宝家这一户姓韦的。

    现在一帮畸零户的孩子姓韦,以后金山里可就不止一家姓韦的人家,而是有好几户,二三十人了,这些都是有本地户贴的人,和外面来的这帮家奴自又不同。

    所以,这一刻,代表韦家在金山里正式取得了政治上的地位。

    大明如果不在了,这些‘政治’地位就是笑话,但是大明若是存续期间,这一层层的社会结构,却像是铁桶一般,构筑了整个帝国的血肉。

    这个变化,黄滢还不觉得怎么样,韦达康是明白其中利害的,韦家在金山里作为小姓人家被欺负的苦楚,韦家几代人早已经受够了,如果金山里有几十个姓韦的人的话,韦达康就不用整日低声下气,连说话都不敢放开嗓门了。

    此刻韦达康激动的心中一股热血翻涌,默默在内心告慰自己的父母和韦家的祖先们,说家中出了韦宝,韦家从此不同矣。

    众人议论纷纷中,不住翘着大拇指夸韦家和韦宝。

    韦宝却并未将这事放在心上,暗忖哥都是心系天下的人,又不是当真只想在农村做个小地主。

    韦宝召集刘春石和几个有过建造大宅邸经验的木匠石匠商量起营建韦家大院和新近家奴住所的事儿。

    一名‘资深’木匠蹲在地上画图纸,指了指韦宝家旁边的一处空地,对韦宝道:“公子,这一片地势都差不多,就在这儿建造,怎么样?”

    韦宝点头道:“可以,就在我家旁边盖房子就行,先造两栋木屋,砖石结构的房子一时半会来不及,等砖石结构的房子造出来,木屋也可以留着住人,不浪费。”

    木匠明白了韦宝的意思,建议这两栋木屋将来可以留着放杂物或者作为偏房。便在地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古代人的建筑,对朝向,布局,都有自己的模式,大明的建造水平,其实已经相当高了!各方面工艺都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状态,满清历史压制民间铁器的拥有,其实很多工艺都是在退步当中的,直到后面列强过来打开了闭关锁国的状态,才逐步发展,逐步西洋化,但那不是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

    房子的设计更是精巧无比,韦宝能想到的事情,这帮人似乎都能想到,甚至连公子存放银子的暗室和明着的钱柜,都规划进去了。

    韦宝很喜欢古建筑风格,兴致勃勃的听着,并不打扰,这木匠的意思是盖一座前后进的大四合院,前院给下人住,再加上厅堂,供韦宝办公和接待客人,后院分成两半,一半是韦宝住,一半是韦宝爹娘住,还包含了韦宝将来娶三妻四妾的各个厢房和丫鬟仆役们住的房间,安排的非常周全。家奴太多,所以住所不能规划的太小,就安置在韦家大院旁边。

    韦宝听的津津有味,笑着点点头,补充道:“我的居所旁边还要留出化粪池,前后院都要留出打水井的位置。”

    几个木匠和石匠都觉得很新鲜,化粪池的概念,其实这时代已经有了,大城镇的大户人家都有,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农村要啥化粪池呀?都是弄个土墙,上面再弄个茅草顶子,就这么解决了,定期用铁锹装到桶子内,这都是肥料哩。

    尤其要想在这北地打水井,那可就是大工程了!因为这年代打井,都是人跑下面去挖掘土上来,北地的地下水深着呢,这得多少成本啊?挖一口井,可比造一栋房子费工夫和费钱。

    韦宝可不稀罕自己那点‘肥料’,他有洁癖,就算是有佣人第一时间将他的‘肥料’弄走,他也不舒服,必须有去粪池,有冲水马桶。韦宝也不单单是为在农村造房子积累经验,他这样尝试,也为将来有机会到城市中去修建高档住宅积累经验,一个化粪池,又不费事。

    就算这个年代做不到酒店式装修的标准,也得接近,韦宝对住和吃的要求都很高。

    韦宝看出众工匠们的疑惑,笑道:“你们只管照我说的规划。至于水井,水井到时候,我亲自打!一定既省工又省钱。”

    韦宝虽然不是啥理工大能,但是生活上的一些科技常识是有的,好歹也是读过书的人,军舰上有小马达,有小型蓄电器,到时候只要打造几根挖井用的铁柄,一段一段的连接起来,便能转孔,然后打造一根圆形铁管伸下去,一个白天,甚至一个上午就能搞定!深井水还卫生,比从河里打过来的浑浊泥水好的多!

    泥水要摆上十来分钟沉淀泥渣,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水中有各种浮游生物呢。为什么古代人,即便是富人也比现代人寿命短?主因就是卫生条件和医疗条件。

    这里靠海,靠海的河水,都干净不到哪儿去,别说靠海的河水,就是再干净的河水,也赶不上深井水。即便是使用深井水,韦宝仍然还是要加装过滤器的,虽然到了古代,但是生活品质必须超过现代的时候!至少不能低于。

    几人听韦宝这么说了一定要留出水井的规划,虽然不知道韦宝具体会怎么做,却只能按照公子的吩咐去规划,画出了两眼井的位置,前院一口井,后院一口井。

    韦达康、范老疙瘩和王志辉几人听韦宝在规划造房子的事儿,都围拢过来。

    “小宝,造房子这么大的事儿,你咋不让爹来规划啊?”韦达康不乐意道。

    韦宝笑道:“你来啊,这有什么好争的?人家这几位都曾经帮大户人家盖过房子,做木匠和石匠都十多年了,你有啥想法,就跟他们说吧!”

    韦达康看了看范老疙瘩,两个人面面相觑,这年代的农户都是多面手,每个人都啥都会一点,木匠石匠这些,平时都是自己搞定,但是真的碰上人家‘专业’的了,还是知道自己吃几碗饭的。

    范老疙瘩看了看地上的‘图纸’和木屋的结构图,不停的点头,“这就很像样了呀,赵里正家也没有弄的这么像样,你别瞎起哄了,你那点手艺,也就垒个土墙的,呵呵,让小宝管着就成。”

    王志辉也点头道:“嗯,大门,堂屋,后院,人家这不都画的好好的吗?连菜园子都给你弄出来了。你别瞎操心了,就让小宝管着便是。”

    韦宝和几个匠人的脑门都掠过黑线,明明是花园好不好?韦宝笑道:“王叔,这是花园,谁家在自己家弄菜园子呀?不臭吗?”

    韦达康却对菜园子格外感兴趣,立刻道:“呀,我还没有瞧见,连菜园子都给我画出来了?好,家里就是得种些菜,最好再弄几棵果树才好。”

    韦宝笑着对那带头木匠道:“都弄进去吧!不过,赶着住房子,工期抓紧。”

    “两栋大木屋,顶多三天,我们没事,得先紧着公子和老爷夫人。”木匠承诺道。

    韦宝笑着点点头,站起身来,对刘春石道:“马厩和他们的住所,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

    “嗯,我看就放在韦家大院的隔壁就行,到时候我和罗三愣子的破茅草屋也不住了,我们也来跟他们住在一起。”刘春石答道。

    “行。”韦宝对这样安排表示了满意,“不过你们二人得另外辟出一间单独的房间,不用跟他们挤在一起。”

    刘春石嗯了一声,心中暖融融的,没有想到韦宝为自己和罗三愣子想的这么周到,还给他俩另外辟出房间。

    正好过来的黄滢听人家叫自己夫人,乐的眉花眼笑的,范晓琳的娘和王秋雅的娘,都直夸黄滢好福气,小宝厉害云云。

    黄滢乐滋滋的和一众人等闲谈,她不是很关心房子怎么弄,有韦宝做主便可以了。

    韦宝和工匠们安排停当,已经是傍晚时分,几个木匠和石匠赶着打地基,量尺寸,摆好木工和石匠要用的一些器具,今天刘春石和范大脑袋采买了两大车,就是这些东西,他们准备等那批去伐树的人回来了,晚上点火把,烧篝火,干通宵。

    其实这帮被韦宝从关外带来的流民,和本甲的一帮畸零户家的孩子们一样,内心已经是将韦宝当成了再生父母看待的,如果不是韦宝,现在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随时都会死在山海关外!不过他们都有一个疑问,公子的本事这么大,这么有钱,为啥公子家里还住茅草屋啊?连个木头小屋都造不起来?只是谁也不敢乱问这项疑惑,都估计兴许是地震的时候把房子给震没了。

    其实不地震,韦家也就是一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