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三辅看了看众人有的在答题,而郑忠飞已经将卷子交给了廖夫子,笑道:“你已经答出来了?”

    郑忠飞抱拳行礼,答一声:“回吴公子的话,答出来了。”

    吴三辅点头,对吴雪霞道:“雪霞,你去叫韦宝下来,让韦宝也别一直在上面背题了,也来跟廖夫子答题。”

    廖夫子听吴三辅这么说,大为高兴,“对啊,跟着我备考,肯定比跟着那个江西先生好!背那么多答卷,万一用不上,不是遭殃了?还不如多扎实基础!”

    吴雪霞答应着,踌躇着上楼,既想见韦宝,又有些不好意思。

    韦宝正在背书,见吴雪霞来了,微微有点意外,因为韦宝已经隐约听见吴三辅来了的大声说笑声音了,却以为也许吴雪霞不会跟着来吧?

    吴雪霞见到韦宝,粉脸羞红,却还是默默走过去了。

    正在书写文章的宋应星见着国色天香的吴雪霞,一怔之后,便道:“公子,要不要我先出去?”

    “不必,先生忙你的吧。”韦宝淡然道。

    吴雪霞轻声对韦宝道:“廖夫子出了一道题目考大家,我哥让你下去一道答题,你去不去?”

    韦宝闻言嗯了一声,有点不想去,但是又怕自己不去的话,会被人轻视,以为他不敢去。其实也没有什么,同窗之间没有什么太丢人的,答不出来也不算什么。

    宋应星却道:“公子就去答题吧,换一换思路也是好的。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咱们这种猜题答题的方式固然更快一些,更省时间一些。但是从基础上说,廖夫子那般教学也没错。若是时间够的话,由我来教公子,也会与廖夫子的方法一样。”

    韦宝点头,遂放下手中文章,对吴雪霞道:“那走吧!”

    韦宝与吴雪霞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起昨天傍晚发生的事情。

    韦宝虽然能够理解吴雪霞,也并没有很生气,因为吴雪霞那么做,首先说明爱他,女人在爱情的世界里面小气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吴雪霞动手了,这触犯了韦宝的底线,你一个千金大小姐,动不动就动手,而且你会功夫,那赵金凤手无缚鸡之力,这不太好吧?不管是从家世上,还是从武力上,都不该动手的。

    吴雪霞等于省级大员家的女儿,而人家赵金凤充其量不过一个乡镇长官家的女子,你是多么的没有自信,才要跟人家动手?

    这是韦宝生气的点。

    而吴雪霞也微微有气,觉得韦宝既然承诺过会让她当正妻的嘛,却没有帮她,反而明显的偏向赵金凤,严重怀疑韦宝是骗自己的,谁都不喜欢被欺骗,这是吴雪霞生气的点。

    俩人默默无声的下楼来。

    “哈哈,小宝,快来答题。”吴三辅正在答题当中,看见韦宝下楼,大声的招呼一声。

    韦宝淡然一笑,到了吴三辅身边。

    廖夫子将题目指给韦宝看:“这是一道天启初年的考题,就在上一届,离这一次的科考极近,很有借鉴意义,看看韦公子能答的怎么样。”

    韦宝点头,凝神细看,内容能看懂,他现在即便没有秀才的水平,也算是半个秀才了,还不至于看不懂文言文,只是这道题,不在宋应星给自己写的范文内啊。

    宋应星与廖夫子的教学方式是反着来的,廖夫子是走基础路线,大量参考最近几十年中科考出现的题,针对这些题来备考。

    而宋应星是猜题,因为最近出现过的考题,再考的可能性很低,所以宋应星帮韦宝猜的题,都会自动回避这些近期出现过的题目。

    迁都之后,盘庚再次向群臣训话,要群臣克勤克俭,不要贪婪聚财;体恤民情,恭谨从政,率领臣民共建家园。这其实也是盘庚的施政方针,体现了他的“保民”思想。

    民众是建立国家的根本。过去常把民众比做水,把统治民众的人比做浮在水上的舟船。

    这种比喻也对也不对。水用以载舟,没有水舟无法行驶;水也可以使舟倾覆,让舟上的人溺水身亡。还有道理。

    但是,水是无形的,水往低处走。要使水得到规范,需要进行疏通和引导。谁来疏通和引导?当然是统治者。

    还有,舟总在水上行,在上层;水在舟下推,为上层服务。这种上层与下层、舟与水、引导者和被引导者的人为的、武断的划分,在根本上就走入了误区,所以才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说法。

    民众都变得聪明起来了,统治者还能为所欲为稳坐官位吗?

    把“保民”思想放到现代政治观的显微镜底下,就显出了它的荒谬体理。不过,在强大的社会传统势力的制约之中,它也还具有一种积极的意义。

    为民众着想,为民众造福,在客观上会使民众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儿。而自此形成的民众心理,是把做官的统治者看作自己的“父母”、“家长”,一心企盼“父母”恩赐、开明、公正,盼望天上掉下个“包青天”。

    为什么就不反过来想,自己就是自己的“父母”、“家长”,自己就是“包青天”,用得看别人来庇护和保佑吗?

    其实,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应当像体育比赛。民众是运动员,统治者是裁判。运动员的职责是按照规则进行游戏,裁判的职责是监督和保证游戏按规则进行。规则是参加游戏者共同制定并要共同遵守的,违者受罚。裁判的监督有偏差,也要受罚,或者被更换。这样,大家的共同目的是使游戏正常健康地进行。

    这种级别的考题,让韦宝单独作答是有难度的,他按照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政府’观点,做了一篇答题。

    等到韦宝交卷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交卷了。

    廖夫子笑道:“好,我现在把大家的卷子都贴出来,咱们来分别点评一番,看看孰优孰劣?都是同窗,同窗内的比试,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标准就按照乡试的评判标准,给出甲乙丙丁四档,大家看过别人的答卷之后,分别做个小纸条,把自己心中的评判给出,记住,一定要公平公正,这种内部的比试,若不公正,就是害了同窗。”

    大家都称是。

    韦宝也觉得这种评判标准很是公平!挺民主的,因为都是不记名的方式。

    却隐隐担心自己可能没有好成绩,会伤面子,韦宝这个人,很好面子。

    最先被展出的是郑忠飞的文章,因为郑忠飞是最先交卷的。

    “立意清晰,文风顺达,不错的文章,字迹也很不错,找不出明显错漏之处。”廖夫子在贴出卷子之后,做了简单的点评,然后对大家道:“大家请给出这张卷子的评判吧。”

    三十多名学子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评判,韦宝给了郑忠飞一个甲等!因为他觉得的确很不错。

    韦宝并没有将这种比试太当回事,只是怕自己太丢人,并不在意旁人出风头。因为科考又不是他们几个人在考,他们几个人在比。

    要是可以的话,韦宝甚至希望所有辽西辽东去参加乡试的秀才都能高中举人才好。只要自己可以中举便可,他不在乎旁人中不中。

    马上,评判便全登上去了,33个人当中,有29个人给了郑忠飞甲等,四个人给了郑忠飞乙等。

    廖夫子点头道:“按照乡试的评判的话,综合这么多人的评判,这篇文章当属甲等!若是整张卷子都能答出这等水平的话,考举人大有希望。”

    众人闻言,一起恭喜郑忠飞,郑忠飞则急忙逊谢。

    韦宝也大度的恭喜了一下郑忠飞。

    “多谢韦公子!”郑忠飞一脸严肃认真的回应。对于韦宝能让他到海商会馆来备考,他并没有多感激,因为他是来找廖夫子学习的,又不是自己要到海商会馆来学习的。本来大家都是在山海书院读书嘛,还不是韦宝和吴二公子要搞特殊,才跑到这里来备考。为此,郑忠飞还隐隐不高兴呢。

    郑忠飞并且想,刚才有四个人给了自己乙等,不用想了,韦宝肯定是其中一个!不过,郑忠飞对自己的文章很有信心,并不在意韦宝的评判。这又不是真的乡试。

    到了汪东明、汪灿华、方安平等人,分别得的都是乙等。

    乙等是这帮学子的普遍水平。

    让韦宝很意外的,倒是吴三辅也得了甲等!

    33个人当中,有21人给了吴三辅甲等,12人给了吴三辅乙等,所以,吴三辅综合成绩也能算是甲等。

    韦宝觉得吴三辅的文章,大致也就是乙等水平,这应该跟吴三辅的好人缘有关。

    吴三辅哈哈大笑:“我居然排在第二,多谢大家捧场啊。”

    廖夫子忍俊不禁:“但愿乡试的阅卷夫子们,也能给吴二公子捧场才好。”

    “哎,廖夫子,就不能说点好听的吗?看我得了甲等,你老是不是不高兴?”吴三辅笑道。

    “没有,我哪里会不高兴?我替吴公子高兴的很呢!”廖夫子遂笑道。

    吴三辅乐滋滋的笑了笑,坐在了韦宝身边,“怎么样?我还行吧?”

    最后交卷的是韦宝,韦宝的卷子也最后贴出来。

    韦宝心中有点忐忑。


………………………………

【0460 韦公子的文章居然还有错别字】

    “还行还行。”韦宝只关心自己的文章,现在哪儿有心情管吴三辅心情好坏?

    而且,韦宝刚才粗略看过吴三辅的文章,写的真的是的确还可以,反正韦宝自忖,是比自己好不少呀!

    似乎这里每个人的文章都比自己好,怎么办哟?

    不比不知道,一比的话,真正羞臊人也。

    韦宝不想跟大家一道备考,也有这么个因素在,廖夫子好喜欢比试。

    前面32个人,除了郑忠飞和吴三辅是甲等,其他人大部分是乙等,也有几个实在是不读书的公子哥是丙等。

    要是放在乡试考场的话,别说丙等,就是乙等,也等于完全没有机会了!

    就是甲等的人,顺天府的乡试,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每道题都可以拿甲等,要在这些人当中脱颖而出,正如吴三辅所说,辽西辽东的子弟,几乎毫无希望!

    廖夫子在将韦宝的文章贴出来之后,先是默念了一遍,不过三百字,一会儿便看完了,然后皱了皱眉头,在韦宝的卷子上圈圈点点好几处:“韦公子,还是有字词用法上的错处啊,还有五个错别字。”

    韦宝闻言,一张俊脸立时羞红了。

    作为一个已经获得了秀才功名的人,这就是他的真实水平呀。

    居然还有错别字,廖夫子说出的这几个字,每个字都如雷贯耳,轰击的人抬不起头来嘛。

    不过,韦宝还是脸皮算很厚的人,并没有畏畏缩缩见不得人,反而将廖夫子圈圈点点标注出来的错处,悉心记录好,并请教廖夫子如何改正。

    廖夫子的水平虽然不如宋应星,但是教导学生,改正学生的错误,是足够用了的,耐心的教导韦公子该如何改进。

    韦宝诚心道:“多谢夫子,受教了。”

    “好了,依着规矩,大家给韦公子的考卷评判吧,都写在纸头上呈上来。”廖夫子道。

    众人依言呈上了给韦宝考卷打的评判。

    韦宝自己也可以给自己评判,韦宝怕太不好看,私心的给自己来了个甲等!

    事实上,韦宝给每个人的评判都是甲等。

    公布结果的时候,韦宝一共得到了16个甲等、8个乙等,剩下的9个都是丁等。

    结果出来,一片哗然。

    因为之前还没有人的卷子得到过丁等的呢。

    都是同窗,大家还是善良的,觉得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所以一般最差,就是给人乙等或者丙等,给丁等的话,太伤人脸面了嘛。

    按照规矩,甲等只能和丙等相互抵消,一个丁等,需要4个甲等来抵消。

    等于韦宝是8个乙等,还负数了5个丁等。

    一个丁等需要8个乙等用以抵消。

    最后韦宝还剩下4个丁等,这样的成绩,最后只能仍然是丁等。

    考过秀才的人,而且已经取得了秀才功名的人,在同窗之间的比试中,只能获得丁等的成绩,这……好羞耻啊。

    韦宝自己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才好。

    而且韦宝很清楚,给他甲等和乙等的人,肯定都是天地会的那些秀才,这些寒门秀才都是已经加入了天地会的,都是他手下的人。

    正常来说,因为有好多错别字,还有字词用法错误,别人即便是给他丁等,其实也不算故意给他难堪,属于正常范畴。

    这种文章拿去考乡试的话,实在是很丢人。

    以至于,连廖夫子都无语了。

    吴三辅凑近韦宝道:“小宝,我给你的可是乙等呀?”

    韦宝点了点头,啥也没说,算一算也知道吴三辅给的不是甲等就是乙等,因为在场的人当中,一共23个寒门子弟,都是他的手下人,他们肯定不会给自己太差的等级。依着韦宝想来,给自己乙等的寒门子弟,其实也是为了自己好,毕竟这种考卷,能给个乙等,已经很自欺欺人了,给甲等,那都属于无脑推崇自己罢了。

    廖夫子也不知道该说啥,鼓励道:“韦公子还是多在下面与众同窗一道苦读吧!虽然离着赴京赶考乡试的时日不多了,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时间,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韦宝见大家都望着自己,脸一阵红一阵白,羞耻的不行,只能怔怔的点个头,还能说啥?

    廖夫子望了望楼上的楼板,叹口气道:“江西的举人嘛,也不过如此,再这么下去,真的可以说是误人子弟了。”

    韦宝知道廖夫子这是在嘲讽宋应星,等于也是在嘲讽自己,虽然很不高兴,却无力反驳。绝不是宋应星不行,是自己不行啊!

    韦宝看了眼郑忠飞,郑忠飞却好似自始至终没有看过他。

    卧槽,居然无视我了?韦宝心中又一阵悲叹。

    虽然自己重生穿越的时间不长,而且,一直忙着发展,其实没有花费太多太多时间在学业上,每天顶多花了半个小时左右吧,这种学习强度,对于科考来说,那是杯水车薪。

    不少寒门子弟,从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了。人家冬练三伏,夏练三九,花的苦功夫都是实打实的,各行各业都是需要精心修为,绝对参不得半点假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些道理,韦宝都知道。

    可仍然免不了焦心。

    接下来的半个下午,韦宝果然在楼下与众同窗一道读书备考。

    “没有关系的,还有时间,不要灰心呀。”吴雪霞悄悄的到韦宝身边给他打气。

    韦宝现在最害怕听到类似的话,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我没事,我脸皮厚的很。还是会去考乡试的,考不中,就只当去旅游了!”

    “嗯,心态放好,放平稳就成。我明日过来,陪一陪你娘,再带她到山海关周边到处转一转,你安心学业吧。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只管告诉我。”吴雪霞温柔道。

    韦宝摸了摸下巴,看向吴雪霞,美貌动人的吴雪霞,温柔的时候,还是挺可爱的,“多谢你啊。”

    “跟我客气什么?你只要不对我凶巴巴的就可以了。”吴雪霞一副受委屈的小羊羔模样。

    韦宝一汗,我对你凶巴巴,你两只手捏住赵金凤嘴巴,把赵金凤的粉脸拉的像是猴子屁股一样的时候,可不是这个小羊羔模样好不好?女人啊,变来变去,都是橡皮脸!

    不过,韦宝还是有点感激吴雪霞的,“我这几天肯定没有功夫陪我爹娘了,明天你带我娘到处转一圈,然后劝说他们回去吧。我就不回韦家庄了,过几天直接上京赶考!”

    “嗯,放心吧,你娘很通情达理,会理解你的,眼下对你来说,最要紧的便是科考。”吴雪霞叹口气道:“其实我之前托人问过了,乡试想从考官身上想办法,一点可能都没有,倒是会试有点可能。乡试都是北直隶各个州府抽选出来的夫子交叉阅卷,从监考,到改卷子,到公布卷子,从头到尾都有很多夫子监视,而且都是每一步临时都要抽签决定人选,谁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一次买通几十个夫子。而且,考官从中起不到啥作用。倒是会试,考官的作用会增加许多,尤其是考试中途和卷子改完,到次日开榜这个中间,有一些猫腻。不过,也要至少是内阁辅臣,或者魏公公这样的大人物,才有可能最终影响考生的成绩。”

    韦宝听吴雪霞这么说,知道她真的为自己做了很多功课,也难怪吴三辅会说辽西辽东不可能有人能在乡试中中举,说的那么肯定,原来他们已经走过相关门路了呀。

    自己之前在考秀才的时候,走王体乾的门路,王体乾当时就说过,考秀才他可以帮忙,但是到了乡试,绝不要找他,因为找他也没用,看来都是真的。

    “你早些让你哥回去吧,你也早些回去歇着,我等下陪爹娘吃过晚饭,也早点睡觉了。”韦宝的精神有点萎靡。

    虽然没人嘲笑他什么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身份,若还是当初乡里普通少年的身份,今天估计能被这些同窗给怼死,至少那些个富家子弟是肯定嘴上不会留情的。

    虽然这些富家子弟中,学问最好的是吴三辅,但那些富家子弟一般也有乙等或者丙等的水平,再怎么不济,也不会到丁等的啊。

    吴雪霞看出韦宝心情不好,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温柔道:“没事的没事的,早点睡吧,别想太多。”

    韦宝看了吴雪霞一眼,忽然有点患难见真情的感觉,忽然好想让吴雪霞留下来陪自己拍巴掌,给吴雪霞打针。

    话说自从上回自己独自从北汛口到了建奴的控制区域之后,与王秋雅分别,这段时间都没有女人在身边,韦宝有好一阵没有和女人拍巴掌,没有给女人打针了。

    这个念头一转即逝,却让韦宝的鸡儿邦邦硬。

    吴雪霞从韦宝的眼中看出一丝柔情,妩媚的拨了拨鬓角的秀发,秀色可餐。

    俩人无声的交流了几秒钟,吴三辅很不和适宜的过来了,“小宝,晚上上哪儿去玩玩吧?成天备考,备的人都傻掉了!”

    “不去了,三辅大哥,你们去玩吧!”韦宝微微一笑。

    “你不去,没有人做东呀。”吴三辅倒是说的很直白。

    “刚才他们都给我丁等,我做个毛东。”韦宝厚脸皮的一笑。

    吴三辅脑门都是黑线,“这帮家伙,也真是不长眼。我好好说说他们,你别往心里去哈。我可是给你的乙等哩。”

    韦宝不跟吴三辅耍贫嘴,说是那么说,可还是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这是资助你们的,够不够?”

    吴三辅欢呼一声:“韦公子给银子给咱们去玩了啊,还不多谢韦公子?”

    一帮富家子弟给韦宝丁等给的不亦乐乎,刚才还偷偷嘲笑韦宝来着,此时称谢的声音,却也是一个比一个大。

    谁知道,吴雪霞一下子从韦宝手里拿走了银票,并没有让吴三辅拿到。

    “玩什么玩啊?你们不备考,就赶紧回家吃饭睡觉,我哥可是要回家的!再说,你们对韦宝有什么帮助吗?还好意思要人家的银票!”吴雪霞帮韦宝充当了黑脸。

    一帮富家子弟闻言,立时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若不是吴雪霞,他们肯定是要怼回去的,吴家大小姐,他们却不敢随便乱怼了。

    韦宝看的暗暗好笑,说实话,虽然说一百两银票,等于现代四五万块钱,可是对于现在的韦宝来说,真的便如四五块钱一般,他已经是真正的土豪,差银子也不差这么点银子。至于富家子弟们与自己仍然是面和心不和,韦宝也是无所谓的,好事还能让一个人都占尽了吗?表面上能维持个同窗好友的关系,这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有事的时候,彼此还能说的上话,总归能算作普通朋友一类吧。

    况且人家多吃他一两顿饭,也胖不起来,他也瘦不下来,这么点气度,韦宝还是有的。

    韦宝笑着对众人打个招呼:“大家玩的开心一些,我有些困倦了,就先失陪了。”

    众人急忙一起起身与韦宝告辞,富家子弟和寒门子弟都起身了,这些寒门子弟,本来就是韦宝的手下,都对韦总裁极为恭敬的。

    富家子弟和寒门子弟中间,还有一个特殊的人,那就是郑忠飞,以郑忠飞家的情况,其实也可以勉强算是富户了,作为甲长,放在现代,也是一个村庄的首富,上万两银子的家当是有的,肯定不能算是寒门子弟,但是山海书院的情况比较特殊,学生要么很富裕,要么都是很穷的人家,像郑忠飞这种的,还真的就只他一个,一般这种中产阶级子弟,家里是不太热心科举的,或者说子弟本人不太热心,家里也不会太勉强,放眼乡里为主。

    就像是芳姐儿的几个哥哥,芳姐儿她爹孙九叔都已经那么在意科举了,几个儿子也没有人有功名。这年代的功名,的确是非常非常难啊,便是一个秀才,可能都是很多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了。

    闲话几句,韦宝走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