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地会在京城的生意可不小。
而吴孔嘉之所以受到魏忠贤的赏识,就是从举报他老家的大财主吴养春开始的,他帮魏忠贤弄到了大批银子,所以魏忠贤开始赏识他。
这一回,吴孔嘉打算如法炮制,弄走熊家人之后,再弄垮天地会。
“他若是知道吴公子在此,绝不敢来!”王安邦点头附和道。
两个人正说着话,韦宝却已经带了人过来了。
王安邦和吴孔嘉都没有见过韦宝,不过,这大晚上,忽然有一大群人往这条胡同而来,他们两个人都猜想是韦宝来了,不由的暗暗有些心惊。
王安邦手下有认得韦宝的人,轻声汇报道:“公子,是韦宝亲自带了人来了。”
王安邦急忙对吴孔嘉道:“吴公子,是韦宝来了!”
吴孔嘉本来知道韦宝管了熊家的事情,只是试探一下韦宝的虚实,所以才再找熊家的麻烦。本以为韦宝应该不会再管熊家的事情了,毕竟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魏公公的人,是九千岁的人,你韦宝后台再硬,敢管九千岁的事情?
意外归意外,吴孔嘉和王安邦自然不会怕韦宝的到来。
他们并没有带锦衣卫或者是顺天府的人来,而是带了十几名王安邦家的健仆。
韦宝带着众人到了熊兆珪家门口。
熊兆珪现在这个家是韦宝给他的院子,一处普通的京城四合院,三面房屋,一共二百多个平方。
“你们是什么人?”王家的管事问道。
“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滋扰民宅?”答话的是范大脑袋。
天地商号的外务都由范大脑袋负责,一般这种场合,林文彪是不说话的,林文彪主要负责韦总裁身边的保密工作,警卫工作,以及整个天地会统计署的运作。
其实韦总裁身边除了总裁卫队和统计署总署的人,还有几个藏于暗中的检察署的人,不过,他们一般是不露头的,只负责检察署与总裁秘书处这边的联络,不参与警卫和保卫工作。
检察署的主要职责是监视统计署和整个天地会的官员机构。
“呵呵,够横的,敢管我们的闲事!”王家的管事很嚣张,厉声道:“要么赶紧滚,要么死在这里。”
吴孔嘉闻言,皱了皱眉头,因为他都感觉王家的人有点嚣张了。
吴孔嘉给王家撑腰,但并没有掌握王家人。
这家奴管事也是仗着有魏忠贤身边的人,所以有点忘乎所以了。
王安邦倒是觉得家奴管事做的不错,他恨不得将熊家的人都弄死,自然同意憎恨帮熊家撑腰的人。
王安邦之前也打听过韦宝,大概知道韦宝是天地商号的总老板,仅此而已。
王安邦还以为韦宝与熊家可能是老交情,早就认识的,并不知道韦宝与熊兆珪认识还只是在科考之前两天而已。
现在科考才考完一天,会试总共九日,也就是说,韦宝与熊家人认识,才只11天。
“谁死还不一定。”范大脑袋冷冷的回呛。韦总裁没有吭声,他就要一直与对方对答。
王安邦忍不住了,抬手打断还要说话的管事,直接对韦宝道:“你是领头的吧?你是什么人?我是王安邦!王化贞是我爹,这是我们与熊家的私事!你们非要蹚浑水吗?”
“我管不了你们的私事,但熊兆珪是我朋友,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朋友不要被人欺负。”韦宝冷冷应对。
“我就欺负了,你想怎么滴?”王安邦怒道:“你一个开商号的,有什么了不起的?知道京城有多少达官贵人与我家是朋友吗?跟我玩,我怕你玩不起。”
随着王安邦的发怒,王家带来的十多人立刻围上来。
韦宝身边只有几个人。
虽然暗中有五十多名总裁卫队的护卫,有五十多名的天地会统计署总署的高级特工,有上百人的警戒力量,但是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这些人都是暗中戒备,没有命令不会出来的。
韦总裁身边,明面上只带几个随扈,其他就是跟着来的李成楝、吴三辅、宋应星、吴雪霞和范大脑袋了。
“怎么?想动手?”韦宝瞪眼道。
韦宝不想骤然与吴孔嘉起冲突,但是对方若是二话不说就要动手,他也只能接招。
韦宝绝不是怕了吴孔嘉,他是不想惹出大事,等下刚刚与魏忠贤建立的关系就这样破灭了。
韦宝还是很看重与魏忠贤暗中建立的一套关系的。
若是得罪了魏忠贤,他很清楚,自己在大明官场的道路就完蛋了,至少这两三年里面,魏忠贤的位置将无可替代。
因为魏忠贤有客巴巴这层关系,与天启皇帝的盟友关系牢不可破。
皇帝不死,魏忠贤能有什么事情、
而且韦总裁从内心上来说,也不排斥魏忠贤,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逆历史的进程,设法除掉魏忠贤啥的。
魏忠贤被杀前的明朝,基本上是不缺钱的,或者说没有像崇祯这么穷。
嘉靖在位期间严嵩当政20多年,北有蒙古鞑靼、南有倭寇;万历期间数十年不上朝,但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天启皇帝天天搞木匠活,而明朝在这三个皇帝时期都能平稳运行,丝毫看不出明朝军力羸弱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张居正给明朝续命以外,明朝重用太监去各地收税,矿税、盐税、商税等大幅度充实了皇帝内帑。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万历之所以横扫天下,就是靠他手中有钱。
天启皇帝信任魏忠贤,是因为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全部针对他的父亲朱常洛,相比于东林党,他更喜欢陪自己长大的太监。魏忠贤最强的能力不是打压东林党,而是收税。魏忠贤针对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重新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所以天启年间,关外战乱不断,明军却从来没有断过军饷,关内更是没有农民起义。阉党被灭时,魏忠贤在皇帝内帑留下了2000万两白银,没有这些钱,崇祯撑不了17年。
崇祯继位之初,阉党的党羽遍布天下,于是起用东林党对抗阉党。满嘴仁义道德的东林党,当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太监收税制度,他们认为商税、矿税、海税是搜刮民脂民膏,于是把魏忠贤建立的税收系统连根拔起,大幅度降低了江南富庶地区的税负压力,当时江南省一省的赋税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那么问题就来了,辽东前线将士发不出军饷怎么办,那就加税。这样此消彼长,富户的税收减少,而穷苦的农民税收却增加了。
魏忠贤是给富人加税,而东林党却给穷人加税,穷人交的税不说,西北的贫苦农民天灾人祸活不下去起义了。当魏忠贤留下的钱花光光,原本充裕的内库老鼠都因为缺粮而搬家了,前线将士的军饷发不出来,后金的实力却在不断增强。最后关内农民起义不断,官军一年多发不出军饷,疯狂投降,李自成带领6万杂牌军,到达北京城下时带领着数十万投降的明军。
李自成进入北京前多次要求“拿钱走人”,甚至自称“贼寇”,只求军饷100万两,回家做个西北王,主要是没钱的话,投降的明军还不把他宰了。但崇祯只募集到20万两,自知杯水车薪无力回天,哀叹“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身边一个小太监哭诉“若是魏公公在,形势不至于此”。
崇祯幡然醒悟,想起了天启皇帝的话,“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但是悔之已晚。
魏忠贤倒台之后,东林党满天下追杀阉党,到收税的太监家里搜赃款总是必须的。东林党污蔑阉党是看家本领,可史书上没有记载阉党贪污了多少银子,可以说忽略不计,令东林党汗颜,就算阉党收的税多,那也是进了皇帝的口袋。然而李自成进北京之后对东林党清算,仅京城一城之内,就搜出脏银7000万两。
崇祯上吊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小太监,而文臣们已经等待新的皇帝登基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成功解锁成就“水太凉”!崇祯上吊之前,恨恨的说了一句“文官皆可杀”,一切都太迟了。除税收外,魏忠贤抛开私人恩怨,违心起用了孙承宗、赵南星、袁可立等人,魏忠贤并非一无是处。
至少在韦总裁看来,魏忠贤绝对是有一些用处的。
甚至与东林党相比,韦总裁觉得魏忠贤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忠臣!
就在韦总裁准备叫人来打一场的时候,吴孔嘉发话了。
………………………………
【0647 做坏事也同样要讲口碑】
“慢着。”吴孔嘉轻喝一声。
王家的下人们立刻看向王安邦。
王安邦急忙示意府中下人退散。
围着韦宝等人的十余名王家下人立刻又都退回到了王安邦身后。
韦宝看着吴孔嘉,吴孔嘉也看着韦宝。
两个人的目光都不犀利,也都算不上淡定。
这一刻,都感觉到了对方的强大。
其实以韦宝现在的势力来说,他虽然表面上仍然只是一方富豪,在官场上也只是孙承宗帮他在蓟辽督师府弄了一个七品的辽南转运使,在京城根本算不上官员。
但韦宝自身的实力,已经至少是三品大员等级,一方诸侯等级,如果韦宝起事,不说能打入关内,能打到京师附近,能影响大明朝廷是否倒台。
能影响辽东局势是肯定的,能影响北方商业市场是肯定的,就以官场力量来说,除非是二品以上的大员,而且还得是阉党或者东林党这种有很强大的势力集团的大员,否则,想弄韦宝,很难。
所以,对于现在的韦宝来说,很难将吴孔嘉这样的人看的多强大,因为吴孔嘉虽然攀附上了魏忠贤,但魏忠贤的阉党也是很庞大的势力架构,虽然形成没有多久,不管人数还是历史,与东林党无法相提并论,可怎么样也占到了大明官场一成以上,党羽遍布天下。
吴孔嘉论资排辈,也顶多是魏忠贤的四十孙一类的档次。
可不知道为什么,韦宝从吴孔嘉的外形看不出这人的路数,吴孔嘉一身的装扮,甚至可以说很土气,但很干净,若是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人,会以为是哪一家商号的账房先生,表情神态也绝无傲慢,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三四十岁中年男子。
吴孔嘉看韦宝,只见韦宝一身装扮都是上等材质衣料,虽然没有佩戴什么奢侈的饰品,手中的紫竹扇也属于家境好的公子哥的常备之物,并没有多稀奇的。
正因为如此,吴孔嘉才更加高看韦宝,因为他知道韦宝很有钱,一个有钱的人能忍住不炫耀,又是寒门子弟出身,这是很难得的。
更难得的是韦宝的气质出众,年纪又这么小,却丝毫不觉得对面站着的人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有一份超出了年纪的成熟。
“韦公子,我们也算是有缘了,我是二甲头名,你是二甲次名,我们彼此见过对方的姓名,今日却是初次相见。”吴孔嘉道。
韦宝听对方说话客气,微微一笑:“正是,你我算是有缘,在二甲上的排名紧挨着,今日又因为熊家和王家的事情在此见面,更是缘分。”
王安邦见吴孔嘉对韦宝说话客气,顿时有点慌了,吴孔嘉是他找来的靠山,已经给了吴孔嘉三千两纹银啊,三千两纹银呢!不是小数目,你不帮我赶走韦宝,还与他套近乎是什么意思?
不过,王安邦也不敢在韦宝面前质问吴孔嘉,王家曾经势力很大,但现在王化贞入狱,他们可以说是无依无靠,王家早看出东林党靠不住,找父亲过去的老朋友,没有一个肯为他们家出头的。最后只能找阉党这边的人帮忙。
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王安邦知道吴孔嘉为魏忠贤办了一件事,帮魏忠贤弄到了许多银子,而且吴孔嘉又是新近投到魏忠贤门下的人,比较没有架子,所以找上了吴孔嘉帮忙。
吴孔嘉帮王家,实际上是请示过魏忠贤的意思的,魏忠贤反正就是要银子,谁身上能弄到银子,他就没有意见。
至于弄到了银子之后,是否要帮助王化贞,那就另说!
吴孔嘉当初将吴养春和他的儿子们都被抓到京师,关进诏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锦衣卫堂官田尔耕主,三下两下,就把吴养春等給拷打死了(入狱者共八人,仅有三人生还)。
人死了,钱还没缴够,那就罚没收其家产。
吴家经这么一折腾,早就破产了,家里的人死得一干二净。
妻子汪氏投嬛自尽,两个女儿相缢而死,老母亲气绝身亡。风光无限的黄山之主,转眼之间,落得家破人亡。
这个案子虽是由家奴替主子抱不平引发的,但是,案情的本质与此无关。
吴养春作为地方财主,用财富摆平自己的家门兄弟,扩展财富版图。他完全可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狀态。
在案情的发展走势中,吴孔嘉这样的小人物起到了大作用。
在地方上富甲一方的吴养春,并没有影响到千里之外的京城。
从古至令,权势与财富就像狼与狈的关系。
在魏忠贤所代表的官家集团看来,吴养春的财富,完全可以为我所有。
吴养春以为用財富就可以摆平权势,结果,把财富与家人的性命赔得精光。
这就是魏忠贤做事的手段。
所以,在韦宝看来,不管是魏忠贤的阉党,还是东林党,都是看似强大,实则仅仅是因为利益关系绑在一起,外强中干,松散的很。
韦宝的天地会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是却是一个总裁,一种思想,完全凭借他的意志在行事,在前进,坚硬的就像是一块石头。
“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只要熊家人离开京师,我不会再为难他们!”吴孔嘉道:“这并不难做到吧?”
韦宝问道:“吴兄,你与熊家人有仇隙?还是熊家人欠了你的银子?为什么要逼的人家离开京师?就是朝廷,也只是将熊廷弼定为钦犯,并没有驱逐他的家人离京吧?再说,他们一家人都离京了,在大牢中的熊廷弼怎么办?总需要家人照应吧?难道让天下人说熊家人不管老父,熊家都是无情无义之人吗?”
吴孔嘉见韦宝讲道理,皱了皱眉头,有点不耐烦,觉得韦宝此人有些迂腐,世上的事情,哪儿有这么多道理可讲?老子既然管了这事,肯定从中得到了好处,老子得到了好处,熊家人肯定就要损失,否则我这好处从何而来?
“看样子,你韦公子是要与我对着干?”吴孔嘉冷冷的威胁了一句。
吴孔嘉这番让人来赶熊家人走,本来是试探韦宝会不会再管闲事,以此试探韦宝的虚实来着。
如果韦宝不敢管了,就说明韦宝没有什么势力。
如果韦宝还敢接着管,就说明这个韦宝不可小觑,搞不好就与东林党搞在一起了。
但是现在即便试探出韦宝可能挺有实力,明知道我是魏公公的人,是九千岁的人,还敢顶着干,但他也不打算退让了,自持凭着九千岁的权势,就算对方与几名东林党阁臣弄到一起,又能怎么样?
王安邦闻言大喜,听出来吴孔嘉有与韦宝决裂的口风了。
王安邦就怕吴孔嘉惧怕韦宝的势力,就希望吴孔嘉与韦宝闹翻,最好现在就吵起来,甚至打起来才好。
“不关韦公子的事情!你们就是杀光我们全家,我们也是不会走的!”这时候,院子内传来一声娇叱,院子门打开了,熊欣儿走了出来。
熊欣儿直到这个时候方才出来,是因为在屋里面听见了韦公子的声音,不忍韦公子萍水相逢,为自己家的事情陷进去太深!韦公子已经帮助她家很多,她已经很感激了。
若没有韦宝,她家还住在破漏的房屋内,住在京城最穷苦的人家住的巷子。
现在换了好房子,住上了宽敞明亮的院子,周围的环境也很好,哪里还忍心再让恩人受牵连?
众人看那熊欣儿。
韦宝和吴三辅已经见过熊欣儿,都有心理准备,知道熊欣儿是一个小美女,姿色不逊于王秋雅。
但二人一个是吴雪霞的‘对象’,准相公,一个是吴雪霞的兄长。
有吴雪霞这样的超级美女打底,无论多美的女人,对于他们来说,都有很强的免疫力。
其他人就不同了,见那熊欣儿虽然穿着朴素,却丽质天成,尤其气质姣好,一看就是官家小姐,不觉都是一怔。
在场的都是男人,多半人心中都突突狂跳几下,都觉得有暖流涌遍周身,一种男人对女人的倾慕之情,仿佛是会跳跃一般在体内灵活的游走。
就连年近四十的吴孔嘉都有这样的感觉,不是说从未见过这样的美女,而是自然而然的心生好感,心生贪婪。
吴雪霞轻声对吴三辅道:“这就是熊家的女儿?怪不得总裁这么热心帮熊家。”
吴三辅微微一笑,没有接话,他是没有看出韦宝对这个熊欣儿有动心的意思,因为自从那日帮熊家重新安排了住处之后,韦宝并没有再来找过熊欣儿。
反倒是他自己对这个熊欣儿有点念念不忘,就准备等殿试之后,自己名正言顺的得了官职,找个时间来看看这个熊欣儿。
虽然吴三辅得到是三甲榜单,同进士出身,毫无争取状元、榜眼、探花郎的希望,却也是要参加殿试的。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
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殿试结果填榜后,皇帝于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传胪大典后,新进士在保和殿参加朝考。
朝考试卷分为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
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轮得到你们想不走就不走?”王安邦怒道:“不走就是死!”
因为王家人很横,把围观的人都赶走了,这条胡同才会没有围观者,所以他才敢说话这么肆无忌惮。
吴孔嘉皱了皱眉头,嫌弃王安邦太狂了,却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
王安邦不傻,听见这声哼,一惊之下,急忙对吴孔嘉讨好的笑了笑,便退回到了吴孔嘉的身后,不敢再多啰嗦。
王安邦又轻轻地哼了一声,转而对熊欣儿露出一个微笑的表情,他虽然充当王家的后台,搞了熊家兄妹几次了,但他从未见过熊兆珪和熊欣儿,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熊家女儿。
“姑娘,你还年轻,不要太倔强!”吴孔嘉道:“你父亲既然已经被定为朝廷钦犯,即便现在暂时还没有祸及家人,留在京城也是有很大危险的,不如乘早离开!即便你们远走他乡,也不见得就是不管你们的爹,可以请京中的朋友代为传递消息嘛。”
“这个不劳你多事!我们就要留在京中自己照看爹爹!”熊欣儿不但颜值与王秋雅相近,脾气也相近,都是外柔内刚的个性。而且,熊欣儿还会武,还是高官的子女,管家小姐肯定普遍比寻常人家的女子脾气倔强一些的,性子方面就更是王秋雅的加强版了。
熊欣儿说完,便对韦宝道:“韦公子,你与我家萍水相逢,能得韦公子资助,有这么好的宅院住,我们一家人已经感激不尽,这些脏人,韦公子就不要与他们接触了,以免脏了公子。”
“你特娘的说谁是脏人?”王安邦立刻忍不住大声呵斥熊欣儿。
吴孔嘉也有些意外,见熊欣儿柔柔弱弱的外形,没有想到脾气这么犟,敢这么顶撞,要知道他们带了这么多人来,气势是很强大的。而且,你既然这么大胆敢顶撞,为什么之前不出来?
主要是因为韦宝来了,之前王家人怎么堵在门口,怎么侮辱他们,熊欣儿都能忍,但一想到会牵连恩人,牵连对自己一家人好的人,熊欣儿就万万无法忍了。
“说你!”熊欣儿瞪视王安邦:“我知道你们是王家人!我爹已经被你们害得这么惨,你们还要害我们,都是狼心狗肺的畜生!就冲你们做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