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韦总裁没有想过要做张居正,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么大本事,但韦总裁不希望看到大明百姓受到战火涂炭,被天灾人祸弄的尸骨遍地。

    “总裁,李公子来了,出事了。”

    这一日,韦宝正在自己的豪华府邸无所事事,在躺椅上晃荡,林文彪来汇报来了。

    韦宝正在想着该如何成名,如何向所有人表明自己的中立派立场,好让都察院中,以及整个大明朝廷,大明官场中的中立派都知道自己的立场,接纳自己,让自己尽快融入大明都察院,融入大明官场呢。

    这件事情让韦宝这几日都郁郁寡欢,这时候又有什么事情啊、

    “怎么了?哪个李公子啊?”韦宝睁开眼睛,有点烦闷的看着林文彪。

    林文彪刚才说话的语气是和缓的,不管出多大的事情,林文彪基本上都能保持镇定。

    但仍然惹来韦总裁的不快,说明韦总裁自己本人现在有点暴躁。

    暴躁是无能的表现,说明韦总裁找不到证明自己是中立派的方法。

    “是李乐水李公子。”林文彪答道:“他是来报丧的,东李娘娘过了。”

    “啊?”韦宝惊得一下子从躺椅上坐了起来,然后又站了起来。

    虽然与东李娘娘只见过两次面,但是韦宝与李成楝是结义兄弟,是正儿八经磕过头,烧过黄纸的,东李娘娘也认下了韦宝这个弟弟。

    韦宝多多少少对东李娘娘有些感情,他还真没有接触过同辈的亲人去世这种事情。

    “东李娘娘过了?”韦宝重复了一遍林文彪的话,当然知道过了就是死了,只是委婉的说法罢了。

    林文彪嗯了一声,见韦总裁脸色不好看,轻声道:“总裁节哀吧?东李娘娘本来就一直身体不好。”

    “什么时候的事情啊?”韦宝怔了怔,过了几秒钟才问道。

    “我还没有问过李公子。”林文彪答道。

    “让乐水在前厅等着吧,我这就更衣去李家!”韦宝当即道。

    韦宝在府里一般都穿着合身的练功服,比较舒服自在,出门要穿官服。

    “是,总裁。”林文彪答道。

    到了前厅,韦宝出现,李乐水就哭着到了韦宝身边:“叔,我娘娘大姑去了。”

    “知道了知道了,人死不能复生,咱们办好娘娘的后世要紧,现在还不是太伤心的时候。”韦宝叹口气,揽住了李乐水的肩膀安慰。

    虽然差不了四五岁,但李乐水还完完全全是个十岁刚出头的小孩,韦宝倒真的像是比李乐水大一辈的人。

    “帮我去衙门请假,这几日我”

    韦宝随即带着李乐水,在林文彪、范大脑袋和宋应星等人的陪同下去了李成楝的宅子。

    宋应星已经是天地会的正式成员,本来韦宝是安排了让宋应星担任工业局的局长。

    但韦家庄的工业可以说不算起步,还是婴儿阶段,得等教育跟上来,得等农业发展起来,工业才能再动。

    所以,宋应星现在算韦总裁的秘书,或者也可以加叫师爷,仍然暂时留在韦总裁身边。

    韦总裁想在官场混,必须弄个曾经做过高官,或者在扶持过高官的真正的师爷这类人物。

    只是一时之间还没有物色到。

    李成楝的宅子是韦宝给李成楝一家弄的,送给他们家的,挺宽敞的一套大四合院,又靠着皇城,这要是放在现代,正宗的一环里,至少两亿起跳的价格,还有价无市。

    李成楝家已经布置了房子,宅子周围都挂上了白布。

    本来李成楝一家一接到消息就要入宫的,但是因为韦宝也算半个李家人,李成楝想到韦宝在京师,所以要等韦宝一道入宫。

    这将是韦宝第二次入宫,上一回,他还只是辽西一个做生意的少年,但这回,他已经是以探花郎身份正式进入了大明官场的大明官员了。

    韦宝到了李家,李成楝与他老婆正抹着眼泪。

    三个儿子的年纪也都不算小,在这个时代,算该懂事的年纪了。

    他们三人与东李娘娘接触的不算多,也不算少,一年至少也要见个四五回,是有感情的,三个小子都红红的眼圈,小儿子李乐水更是不时的流眼泪。

    李乐水的表现,让韦宝对李乐水倍增好感,才十岁出头的年纪就这么懂事。

    韦宝是很看重人的孝道的。

    “兄长,节哀,嫂子节哀。”韦宝进了前厅便对李成楝和李成楝老婆道。

    两个人眼睛红红的,显然收到消息之后就一直很感伤。

    虽然在韦宝与李成楝一家发生交集之前,东李娘娘李庄妃其实也没有怎么帮助过弟弟一家人,但李成楝与姐姐的感情很好。

    就包括李成楝的老婆,知道李庄妃是清廉不问世事的正直之人,也不会怪她。

    韦宝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李成楝更加感伤。

    好一阵安慰之后,韦宝随着李成楝一家入宫。

    李庄妃虽然只是太妃,但是她和李康妃都参与抚养过现在的皇帝朱由校,以及信王朱由检。

    对大明,对皇室是有功劳的。

    尤其李庄妃,性子随和,为人正直,在宫中很受尊重,在朝廷也有很高的声望。

    所以,李庄妃的死,对于大明京师来说是一件大事。

    等韦宝与李成楝一家人到了宫门等待入宫的时候,已经来了许多闻听了消息前来的大臣们。

    几乎高官们都来了,不管是阉党,还是东林党,还是中立派,这个样子都需要做出来,因为李庄妃的名声真的很好。

    很多人还不知道韦宝与李庄妃,与李成楝一家人的关系,看见韦宝与李家人在一起,纷纷询问。不然还以为李庄妃娘娘有两个亲弟弟呢。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韦宝是谁,只有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才清楚,大家从而又知道了,李庄妃娘娘的这个干弟弟是新科探花郎,都暗暗称奇。

    韦宝虽然中了新科探花郎,但是知道他的官场中人仍然是少数的,尤其是一帮高官,他们对什么事情都会关心一下,却像是后世看新闻的人一样,浏览一遍而已,不会对新科出了哪个状元,出了哪个榜眼和探花郎特别的关心。

    现在大家算是能对号入座了。

    没有人会将韦宝夺得探花郎的事情与李成楝联系在一起,因为大家都知道李庄妃是什么样的人,尤其李庄妃与魏忠贤和客巴巴不对付,在宫里面并没有影响力,所以,绝对不会有人会联想到李成楝为韦宝走通了门子,让韦宝夺得探花郎功名这种事。

    倒是有几个知情人知道李成楝一家能有今天,倒反而是沾了韦宝的光,在结交韦宝之前,李成楝一家连吃住温饱都无着。

    众人一阵安慰,然后排队入宫吊唁。

    不管是东林党、阉党还是中立派大臣,都会与李成楝说上几句话。

    田尔耕对李成楝道:“国栋啊,不要太难过了,这些日子衙门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安心办好娘娘的丧事。”

    国栋是李成楝的字,也可以看成李成楝的另外一个名字,称字,多用于平辈的亲近关系,或者上位对于下位的人。

    李成楝拱手道:“多谢指挥使大人!”

    韦宝与田尔耕认识,却没有与骆养性的关系那么深,也拱手相谢:“多谢田大人。”

    “这不是韦大人嘛,有一阵子没见了,你现在出息了,不但做买卖厉害,还得了探花郎。”田尔耕道。

    “早就想去拜会田大人,但我们品级太低,又是出入仕途,怕别人说攀附高官,所以暂时没敢去拜望大人。”韦宝解释了一句。要是真的说起来,田尔耕是韦宝在做官之前,少数认识的几个达官贵人呢。

    田尔耕本来想笑,想到今天是吊唁,强行忍住了,点头道:“难得韦大人有这份心思。”

    在不清楚韦宝在朝廷中的派系属性之前,田尔耕对于韦宝,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要不是此前就认识,不会多说这么一句话的。

    能有资格入宫的,最低也是田尔耕这种级别的高官,至少得是正三品高官,因为这是皇家的家事,而且不是皇帝出面召见的情况下。

    像是骆养性那种千户级别,即便是与李家交好,也是没有资格入宫的。

    皇家的丧事只是更加气派,其实流程上与民间相差不大。

    虽然李庄妃娘娘身前在宫中处于边缘地位,但是她事后,还是很隆重的。

    一方面魏忠贤怕落下话柄,另一方面也知道皇帝与李庄妃娘娘的感情,所以没有丝毫怠慢。

    一切都是按照皇太妃的规格,甚至接近于皇太后的规格了。

    大明皇家崇尚简朴,即便李庄妃娘娘的丧事规格不低,但是在韦宝看来,民间的富户基本上也是这种规模,规格。

    在灵堂内跪拜一般是磕四个头,逝世之子女在灵位四周,来人后,别人磕几个头,逝世着子女必须回应几个头,所谓代表长辈回礼,一般是长孙代为谢礼,直属男性和直属女性。

    李庄妃娘娘没有子女,她的家人就是李成楝一家,还要加上韦宝,所以,韦宝主动的与李成楝一家人一起披麻戴孝,成了正式家属,李成楝的大儿子李乐山理所当然的充当李庄妃娘娘的儿子。

    韦宝一身孝服,却更添俊俏,只能说颜值高的人,怎么弄都帅气。

    高官和宫中之人吊唁是分开的。

    灵棚设在一处内宫与外宫相交的指定场所。

    如果是普通嫔妃,就没有这么高的规格了。

    下午是宫中之人来吊唁。

    韦宝问过李成楝,皇帝怎么没有来?

    李成楝说皇帝这个时候可以来,也可以不来,等到出殡之前,肯定会来一下的。

    韦宝哦了一声,暗忖这个皇帝是真的二百五一个,你对朝政漠不关心,喜欢在深宫玩耍也就罢了,抚养过你长大,而且还抚养了好几年的亲娘一般的人死了,你还这么怠慢,就说不过去了吧?

    这倒是韦宝冤枉了朱由校,因为朱由校在韦宝问过之后没有多久就来了。

    妙书屋


………………………………

【0669 御前打架】

    与朱由校同时到的还有魏忠贤、客巴巴,西李李康妃,以及朱徽媞,以及一大帮宫中人。

    朱由校似乎对女的兴趣不是很大,这点比他父亲和爷爷要好一些。

    朱由校的妃子只有几个,懿安皇后张嫣,良妃王氏,《国榷》作皇贵妃,慧妃范氏,皇贵妃,成妃李氏,容妃任氏,后为皇贵妃,纯妃段氏,冯贵人,胡贵人。

    还有一个裕妃张氏,原宫女,天启三年(1623年)五月因受召幸怀胎将产册为裕妃,怀胎十三个月尚不分娩,被治以欺君之罪,同年八月被废黜并饿死。

    对于一个已经当了好几年皇帝的人来说,这个阵容真的很小,而且朱由校在原本的历史中,后期也没有再增加妃子,显而易见对这方面不是很热衷。

    长辈里面,则依然继续以明神宗万历帝的刘昭妃为宣懿太妃,掌管皇太后印玺、行使皇太后权力。

    并没有将这份殊荣给万历的宠妃郑贵妃,也没有给他的养母李康妃。

    郑贵妃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皇贵妃。京城本地人,明万历初入宫,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

    生皇三子朱常洵后,进封皇贵妃。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太子册立。万历四十一年,奸人孔学为陷害太子,牵连郑贵妃。

    郑贵妃也是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的主角,又有郑贵妃之太监参予其事。

    明神宗崩,遗命封郑贵妃为皇后,以大臣反对乃止。

    在原本的历史中,郑贵妃一直到崇祯三年七月才死。

    但是目前的朝局,郑贵妃已经彻底边缘化,魏忠贤与客巴巴也很不待见她,所以,郑贵妃虽然还没死,却几乎等于已经从大明的高层消失。

    天启皇帝朱由校的长辈中,最重要的则是西李和东李。

    朱由校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当时有两个李选侍,一个是李康妃,还一个是李庄妃。

    为了区分这两人,大家通常把李康妃称为西李,而李庄妃则被称为东李。

    李庄妃就是李成楝的姐姐,韦宝的干姐姐。

    朱常洛最宠爱西李,早在做太子时,身边的选侍便有不少,比如他的儿子朱由校就是王选侍所生,还有后来和客氏不合,被赐自尽的赵选侍等。

    但会撒娇,善媚的西李,才得朱常洛宠爱。

    西李有一子叫朱由模,在5岁时夭折了,此后也只生得乐安公主。

    当时王选侍所生的朱由校是长子,母以子贵,地位仅在太子妃之下。

    太子妃病逝后,王选侍便成了太子宫中地位最高的一个。

    西李对王选侍既妒又恨,仗着得朱常洛宠爱,经常凌辱她,有一次竟将她殴打致死。

    结果朱常洛不但没责罚西李,还把年幼的朱由校交给西李抚养。

    后来,由于刘淑女被“谴死”,朱常洛又把次子朱由检也交给西李抚养。

    不过,西李绝非善茬,对朱由校和朱由检非打即骂,幸亏后来她又生了乐安公主。

    朱由校和朱由检这对难兄难弟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

    所以,从经历上可以看出来,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曾经在一起生活过好几年,这在皇家是很少见的,也能可观说明两兄弟是有感情基础的。

    不像一般的皇家子弟,只要不是同一个母亲,就只剩下竞争关系,甚至比仇人还仇人。

    朱常洛历经磨难,好不容易登基上位后,西李便向朱常洛讨要皇后的封号。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做了20年太子的朱常洛仅继位一个月,便不明不白死掉了。

    西李的皇后之梦也随之破碎。

    朱常洛晚死个半年,西李的皇后之位都一定到手了。

    朱常洛去世后,不甘罢休的西李,以要照顾朱由校为由,赖在乾清宫不走,还阻断大臣和朱由校见面。

    另外又勾结郑贵妃,利用郑贵妃在朝中的残余权势,唆使大臣为她讨封。

    最过分的是,她控制朱由校后,竟命令朝廷把所有的奏折都交给她先过目。

    得寸进尺的西李终于引发了朝廷众怒,他们据理力争,尽管西李使出了耍赖撒泼的劲,但终究不是玩政治的人,还是输得妥妥的,最后难堪地离开了乾清宫。

    这里也足可以看出大明在政治体制上的先进性,换成别的朝代,垂帘听政那都不叫事,但是在大明,除了皇帝本人,大宦官,文官集团,外戚想染指最高权力,连门都没有。

    然而,坊间却传出沸沸扬扬的谣言,说朱由校虐待西李母女。

    尽管朱由校将西李当年殴打生母王选侍致死的事诏告天下,但为了保持形象,他还是没有惩罚西李的恶行。

    西李也是不消停的人,到魏忠贤和客氏把持了前朝后宫时,她又极力巴结客氏和魏忠贤。

    由于有魏忠贤递话,朱由校不顾前嫌,把她封为康妃,并且让她辅助掌管后宫事务。

    韦宝收到的风声是,除了一个老太妃,还有名义上辅助掌柜后宫事务的李康妃,后宫的大权,其实都集中在客巴巴手里!

    客巴巴才是皇太后一般的存在。

    其实按照地位来说,东李位居西李之上,她“仁慈寡言笑”,深得后宫嫔妃和太监宫女们的尊重,但由于不得朱常洛宠爱,一生未育。

    后来,由于西李生女,朱常洛便把本交由西李抚养的朱由检交给东李抚养。

    东李对朱由校和朱由检视如己出,给予了他许多关怀和照顾。

    但东李看不惯魏忠贤和客巴巴,与他们两个后宫实际主宰者不和睦,以至于,本该执掌后宫的,却成了边缘人物,要不是去世,还得边缘化很久。

    仪式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韦宝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西李和乐安公主朱徽媞,不由的偷偷看了一眼。

    西李李康妃依然明艳动人,三十多岁的年纪看似才二十多,兼备成熟的气质和姣好的外貌。

    韦宝谈不上多喜爱李康妃,但从男人对女人欣赏的角度来看,韦宝觉得李康妃真的是极品,能成为帝王宠妃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魅惑死人不偿命的小妖精。

    有个倾国倾城美貌的母亲,乐安公主朱徽媞自然也是颜值爆表,堪比吴雪霞。

    朱徽媞比韦宝小一岁,今年才14,正是少女初长成的年纪。

    一年不见,韦宝觉得朱徽媞比去年更加漂亮。

    韦宝偷看西李,李康妃却似乎并没有要看韦宝的意思,她只是在进来的时候,看了一圈李家人,看见了韦宝,之后便没有多看韦宝一眼。

    朱徽媞倒是在经过韦宝面前的时候轻声嗯了一声。

    韦宝忍着笑,要不是东李娘娘刚死,他又对东李娘娘挺敬重,心里有些感伤,否则韦宝是会笑出来的。

    韦宝这人笑点低,最受不得别人逗他笑。

    好在朱徽媞并不是逗韦宝笑,只是隐晦的对韦宝打招呼而已。

    而且朱徽媞眼圈红红的,显见听闻东李娘娘的死讯之后,已经哭过一场了。

    这又让韦宝对朱徽媞大起好感,轻声说了句:“公主请节哀。”

    朱徽媞又深深看了眼韦宝,轻轻地嗯了一声。

    韦宝也偷偷看了眼客巴巴,单单从男人对女人的欣赏的角度,从外貌和身材来说,客巴巴也真的可以称得上尤物。

    客巴巴与西李李康妃年纪相仿,居然显得比李康妃似乎还要年轻一些。

    但客巴巴比李康妃少了一点贵气,多了一点点民间气息。

    其实大明的皇后啊,宫妃啊,都是经过层层选美,从民间,全国海选出来的,所以,不管哪个皇帝的后宫,都是历代最美的!

    也造成了老朱家的基因越改造越是帅气,不管是朱由校,还是朱由检,都帅气异常,远远超过大明男人的平均水平。

    韦宝是看过朱元璋的画像的,老朱那副尊荣,能让后世子孙达到颜值巅峰水平,这么多代民间选美出来的后宫,居功至伟啊。

    大臣们都没有走,像民间一样,一个村子里有重要的人死了,其他人一般都会守着,除了吃饭和睡觉,都会在场的,他们也是这样。

    连在天启朝不得随意乱走动的,一直被监视的信王朱由检,这次也得以入宫。

    韦宝猜想,朱由检能入宫,应该是朱由校特许的吧?看来,朱由校还是念着与弟弟一起在东李娘娘身边一起长大的情分的。让弟弟能亲自来送别东李娘娘。

    朱由检哭的很伤心,看的人很难受。

    朱由检是那种没有声音的哭,眼泪拼命流,他不停的用左右袖子擦眼泪,似乎悲痛到了极点,却又不敢发出声音来。

    韦宝虽然与东李娘娘见过,对东李娘娘也很有好感,但毕竟接触的少,感情不深,真的哭不出来啊,被朱由检感染的,居然也红了眼圈,流下了两行热泪。

    生死无常!

    韦宝也像所有人一样,最怕的就是死。

    一直以来都不敢去直面它,不敢去想,因为一想到自己会有死去的那天,就这么没了,甚至没有什么痕迹,就感觉胃扭缩拧到一起了,很难过很想吐,一种快窒息的感觉,所以不敢面对这个问题。

    本来韦宝以为一切就要这样结束,然后是等过几日,安排东李娘娘下葬,就算完事。

    却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一个人忽然高声说话了。

    “陛下!微臣杨涟有事起奏!”

    韦宝看那人穿着正三品官服,却并不认识这人是谁。

    当即转脸去看天启皇帝朱由校和魏忠贤,还有客巴巴他们的反应。

    天启皇帝朱由校似乎有些不耐烦,魏忠贤和客巴巴等人的反应则不光是不耐烦了,而是还带着明显的惧怕!

    是,朱由校是什么都听客巴巴的,客巴巴则和魏忠贤穿同一条裤子,可皇帝毕竟是皇帝,朱由校也不是傻子,还是有独立想法的。

    真的有什么事情捅到了皇帝面前,就是捅破天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这是什么场合?陛下正为东李娘娘去世而悲痛万分!你当这里是朝堂吗?杨涟!你是要阻碍陛下尽孝道吗、你居心何在?”魏忠贤大怒的打断了杨涟的话。

    韦宝这才知道,哦,原来这个人就是杨涟?

    看杨涟五十上下年纪,白白净净,一看就是一个很正派,很两袖清风的那种人。

    影视剧中典型的高大上角色。

    随着魏忠贤的话,立时有多人附和。

    “杨涟!你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知道陛下与东李娘娘的感情吗?你这是犯上!”

    “该拿他治罪!”

    “对,就该拿他治罪,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居心叵测!”

    不用问,说话的都是阉党一方的人。

    韦宝这个时候还不太认识人,更不用说这些大员,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

    杨涟是东林党领袖,按人数论,东林党依然占据人数优势!

    纵然阁臣朱延禧,周如磐和丁绍轼等阁臣级别的超级大佬还没有说话,也有一众东林党高官发声!

    “不管什么时候,臣子有要事都能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