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6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开始在水道上设立关卡,征收船料费,按船之大小长阔,定其税额。
对于关税,明初市税基本上按三十取一和“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税“的原则征收,但到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施行钞法,商市从门摊向市肆发展,才课税于门肆门摊。
明初对各国舶货免征舶税,至明穆宗隆庆年间松开海禁后,才实行舶税制。
为了加强对商税的管理,明律还对匿税者规定了刑事责任,大明律规定:凡城镇乡村的商贸集市和海港码头,都由官府设置的人员专门管理;凡客商匿税及酒醋店铺不纳税者,笞五十,货物一半入官。为了奖励告发偷税漏税者,还将没收货物的十分之三给予告发人。
对客商船户发给“印信”、“文簿”,登记其籍入官。
此外,明律要求承办茶盐专卖的商户年终纳齐商税,否则,以不足数额的多少分别给予笞杖刑的处罚,并强制完税纳官。
韦宝有了这么大一片地区的管理权之后,可以把赋税和商税,还有租用船只,海运的运费,都放到海防钱庄收取。
这样的话,海防钱庄可以预收很多银子!
韦宝不但可以预收银子,还可以正式让天地会纸币进入关内时常。
明代对内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十分发达,不但重视国内税收立法,而且对外商载货入境做了严格的规定。
在明朝以前,历代都有货币管理规定,而且铸造和印制货币的权力始终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任何危害国家货币制度,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的行为,都要受到严厉的打击。
进入明朝以后,商业活动更为活跃,货币流通量增大,需要有更多的货币作为支付的手段。
为此,《大明律》首次设立“钱法”、“钞法”专条,确立了宝钞与铜钱并行使用的制度。
按照其规定,各种钱币并行使用,不得重钱轻钞,违者处杖刑;伪造宝钞,不分首从,一律处斩,没收财产;窝主、知情者、使用者与伪造者同罪;描改者杖一百、流三千里;私铸铜钱者处绞,匠人同罪。甚至还严厉打击私自买卖废铜的行为,违者各笞四十,以防止伪钱的铸造。
这些法律规定,对保证国家货币的正常流通,稳定经济秩序,发展商品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英宗正统年间,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
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
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
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钱桌或钱摊。
嘉靖八年,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
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
明万历五年,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
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
随着钱庄的发展、家数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
明王朝建立后的百年间,国内农业生产获得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在中后期,即15世纪以后,国内城市经济与商品货币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表现比较突出的,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新兴的商业城市,商品货币关系活跃,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农村,佃农日益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而佃农本身又开始分化,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佃农以及由富裕农民上升的中小地主,均乐于雇用雇工形式的劳动力。
雇工成为当时农民阶级中仅次于佃农的农业劳动力队伍。
雇工又分为两类:“计岁而受值者日长工”,“计日佣者谓之短工”。
在货币经济方面,贵金属白银开始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于宋代、继续推行于元代的纸币制度,它在明代是继续推行或是被别的货币制度取代,或是与铜钱、白银货币制度并行。
大明承袭宋元继续推行纸币制度,明朝初年,继续实行纸币制度。开始参照元代的办法,用钞不用钱,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
但不久由于纸币逐渐贬值,且贬值愈来愈厉害,统治者不得不放弃专用纸币之法,改行钱钞并用的制度。
明朝的纸币,是朱元璋洪武八年发行的。
纸币的名称叫大明通行宝钞。
宝钞面额分六种: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
每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
金银只可以用来领用钞票,不许流通。
持有金银者,不许私下交易,只能卖给政府。
洪武十年规定,一百文以下的数目用铜钱支付。
商税的输纳,七成用钞,三成用钱。
洪武二十二年,由于流通的需要,加印发行小钞,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共五种。
在形制方面,大明宝钞四周有龙纹花栏,上面横题的大明通行宝钞六个字。
花纹栏内两边各有四个字一行的篆书:“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间有钱贯的图样。下面则印明为中方省或户部奏准印造,与制钱通行,伪造者斩,以及告发者的赏银数目。末有洪武年月日。
洪武以后,虽然继续发行,但仍用洪武年号。
一贯的大钞,长约9。 5市寸,宽为6市寸,一贯以下的小钞,长宽都小得多。其形制大小钞没有多大分别。
明代实行的纸币制度与宋元比较有三个明显的区别,一是在实行纸币制度的二百多年间,只有一种形制的钞票。这与元朝的纸币不同。
元代在几十年间,自己的钞票改了几次名称。
二是明朝的纸币不实行分界的办法,由于旧钞越来越多,以新换旧、从中舞弊的倒钞问题十分突出。
在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情势下,商人对钞票的新旧加以差别对待,同时税务、钞局官员,利用新旧钞票价格的不同,强迫人民用新钞纳税,他们则换成破烂钞票送缴国库,从中取利。
三是白银的流通越来越广,信誉极高,终于成为明朝的正式货币。在白银流通不断扩展的形势下,大明宝钞的流通范围却越来越小,以至完全退出流通领域。
正统(公元1436年)以后,宝钞已不通行,只有官傣还是用钞折付。
由于纸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具有许多优点,在纸币已不通行的情况下,仍被许多人认为有必要保存。
直到大明末年,还以钞票来代表货币,或称钱钞,或称钞银,而实际上支付的却是银或钱。这说明纸币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另一方面,由于纸币易于印制,易于为统治阶级利用来作为搜刮民脂民膏,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直至明王朝即将灭亡的明末,仍念念不忘发行钞票。
天启年间(公元1621年),由于财政困难,给事中惠世杨曾建议用钞。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给事中何楷又请行钞。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蒋臣的行钞建议曾获得在朝掌管财政的大臣倪元路等人的赞同。
最高统治者思宗朱由检更是争不可待,愿行钞法。
当时,户部议行钞法有许多好处,一日造之本省,一日行之途广,三日资之也轻,四日藏之也简,五日无成色之好丑,六日无称兑之轻重,七日革银匠之奸偷,八日杜盗贼之窥伺,九日钱不用而用钞,其铜尽铸军器,十曰钞法大行,民间货卖并可不用银,银不用而专用钞,天下之银可尽实内库。
“十便十妙”的说法,虽列举了行钞的一些优点,但其要害显然在于“天下之银可尽实内库”。
当时正处在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的形势,这一行钞计划一传出,就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出现“京商骚然,绸缎各铺,皆卷筐而去”的局面,明末阁臣蒋德嫌也说:“民虽愚,谁肯以一金买一纸”。
崇祯统治者急于推行的行钞计划,随着明政权的崩溃而彻底破产。
“我已经让人从韦家庄调纸币过来了!现在就可以将海防钱庄的牌子竖起来,在天津卫旁边划出一片方圆百里之地,我要造天津卫新城,海防总督衙门要占到天津卫新城的五分之一!可以容纳十万大军驻防和训练。”韦宝道:‘另外,今天就发布公告,今后所有与衙门往来金钱,一律到海防钱庄兑换成天地会纸币支付,存储。并且发布公告,以前未交税的无产农民,过去的税都免了,不再追缴!整个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之老百姓,全部重新登记户籍。从今往后,各地衙门只有登记催缴的权力,没有直接收取现金的权力,一切现金,由当事人直接到各地海防钱庄缴纳。’
韦宝一连说了好几条政令,杨雪赶忙记下来。
吴雪霞和王秋雅没有来天津卫,她现在就是韦总裁的贴身秘书。
“这个公告发出去,恐怕要引起轩然大波了。以前拖欠的税款,朝廷肯定收不上去的,都是各级衙门自己截留下来,现在不但不追缴以前的欠款,还不准他们再实收现金,他们不得气疯了吗、”杨雪提醒道。
“但老百姓肯定高兴,总裁此举将救活多少水深火热的百姓家啊?”熊欣儿高兴道。
左国柱则道:“总裁,真的要这么发吗、是不是再三思一下,这一则公告,将让总裁得罪天下的士绅大户和各级衙门!”
“管不了这么多了,李精白和刘养噩他们不是在等着我出招吗?我现在就把招数都打出来给他们看!我倒要看看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的士绅大户,还有各级衙门,还有他们手里的十万大军有多大威力!”韦宝无所谓道。
韦宝的确是无所谓,事实上,韦宝对于跑到大明朝当官,绝对不是为了坐稳位置往上爬,而是借此机会拓展自己的势力!
自己的老窝就在辽西和辽南,水路过来,只要两天功夫,若是连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这么一个小范围的封建势力都对付不了,以后更不要谈往南方拓展了!
北方毕竟是穷,越穷,地主阶级的实力就越弱小,到了靠近长江,甚至过了长江,那才是层层叠叠的大明封建势力的堡垒呢。
韦总裁出招了,不仅出招,而且一上来就是一记重拳!
杨雪、熊欣儿和左国柱虽然都很佩服韦总裁的魄力,但同时担心不已。
恐怕韦宝这个海防总督衙门还没有正式设立,就要被掀翻。
果然,当晚上公告贴于天津巡抚衙门外面,次日整个天津卫,整个河间府,整个北直隶和山东,就全知道了。
这股风刮的速度比文字清查还迅速。
因为这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
天津巡抚衙门正式换了牌子,变成了海防总督衙门!
不过,这只是临时性的,按照韦宝的标准,新成立的海防总督衙门要成为大明最大的衙门!得占地方圆几十里,能容纳十万驻军!
另外韦宝还要营造天津卫新城,韦宝相信,凭证自己的政策,只要稳定住居民,不用一年功夫,天津卫的经济将高度繁荣,这里本来就是北方的重要口岸,不管是到西北去,还是到关外,还是到蒙古去,还是经过这里南下,都得经过天津卫!
“哼!还以为这个韦宝有什么三头六臂,简直是蠢猪!”刘养噩气的又是笑又是骂,“他说不上想银子想疯了?居然不让各地衙门收取现金,只能催缴和登记?那谁还肯做事?当官不能赚钱,谁还当官?”
“你也别这样说,听说那韦宝在都察院和大理寺搞的很成功,底下人不但增加了俸禄,还能得到官位!韦宝还是很有一套的。”李精白提醒道。
妙书屋
………………………………
【0762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
“可他韦宝以为自己是谁啊?”刘养噩不以为意道:“当年张居正搞改革,以堂堂首辅之威势,也没有一下就这么胡来的,他韦宝是什么东西?朝廷并没有出律令,他韦宝凭什么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我现在看出来了,韦宝就是要用他那个什么海防钱庄弄银子,然后把人都挤出去!”
“不错,韦宝的确是想这么做!我原本因为从卖官当中得到了大笔银子,还查抄了许多文字清查中犯了忌讳的人的家,有的是银子,应该会自己出银子稳住底下人,现在看来不是的,韦宝这是要把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各地衙门官员都换一圈!”李精白分析道:“他这么做,要么他是山东的王,短时间掌控局面,要么他将被所有士绅大户,所有官员一起挤走!”
“爹,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李麟荪问道。
“能怎么办?跟他干啊!”刘养噩怒不可遏道:“咱们现在就联络所有能联络上的人,他坏了别人的财路,就是断了大家的生路,肯定都会跟他干的。”
“不忙,这件事,不用咱们挑头上蹿下跳的。”李精白老谋深算道:“咱们只要放出风声,说来天津探亲,大家知道我们来了,就会来找咱们,咱们在背后他们就成,不必亲自出头。”
“还是爹爹的法子最是稳妥。”李麟荪心悦诚服道。
李精白的另外一个儿子李鹤荪和女儿李静也点头称是。
“这事是韦宝向所有的大明钱庄和各地大户发起的挑战,我已经派人去联络晋商几个大钱庄的管事人来了,他们两日内必定到天津卫,放心,有晋商撑台面,他韦宝就是再有银子也没用,他那点银子,跟晋商没法比。还有,晋商交际广阔,上至九千岁魏公公,下至东林党和魏系,都有联络,论人面,他韦宝也不是个。这一次,只能说韦宝太托大,以为凭着陛下的宠信就可以为所欲为!他一个人能敌得过晋商和上百万的北直隶和山东人吗?”刘养噩道。
“养噩言之有理。”李精白闻言,心情大定,“扳倒了韦宝,这山东的天下,仍然是咱们的天下。”
一伙人一起笑起来,刘养噩没过门的媳妇李静眨了眨眼睛,对韦宝愈发的感兴趣,不知道一个十五岁的人,怎么有这么大的本事,需要动用这么多人与之相斗。
双方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韦宝在两日内将原来的天津巡抚衙门的人都安抚好,愿意捐官的,留下,不愿意捐官的,走人。
韦宝是不会打发银子的。
并且说话,若要报复,自找死路!
就是这么霸道。
宋应星与几名天地会负责银行业务的管事也火速赶到了天津卫,到天津巡抚衙门与韦总裁会合。
韦宝大为高兴,让人安排宴席,给几个人接风。
“这段时间咱们要打仗,不是动刀动枪的打仗,却比刀枪更加凶险!所以啊,这酒就先不喝了,等咱们海防总督衙门和海防钱庄站稳了脚跟,再喝庆功酒!”韦宝对几个人道。
宋应星笑着点头:“总裁说的是。我现在都成了总裁的书办了,一会让我去管工业,一会又拉我回来管钱庄。”
“你这回,真的要委屈一些,暂时做我是书办。”韦宝笑道。
“不委屈,能给总裁当书办,天地会几百万人梦寐以求!”宋应星笑道:“那李精白和刘养噩联络北直隶和山东的所有大户,还有晋商与总裁相争,却不知道咱们现在天地会银行已经有能力运筹五百多万人的账目了!咱们跟他们斗到底。总裁,韦家庄天地会中央银行的大笔金银什么时候能调来天津卫啊?”
“宋先生,你说错了,这一回,我一点都没有打算动用天地会中央银行的金银!我甚至连京师天地会钱庄的银子都没有打算动用,全凭天津卫本地的天地会钱庄与之周旋!记住,咱们这回是要弄出银子,而不是往里砸银子,在韦家庄和辽南以外的地区,咱们都是理念,都是弄银子,而不是砸银子,明白了吗?”韦宝道。
宋应星听的目瞪口呆,眼睛睁大,“总裁,这回要在天津卫修筑新城,建一座最大的衙门,还要修建海港码头,修造船坞,还要制造大海船,这得多少银子?最关键是,刚才听总裁说,光是遣散五万大军,安抚好北直隶和山东的局面就至少需要上千万两的银子,天津卫的天地会钱庄顶多不过百万两银子,怎么够?这里七七八八算起来,至少需要两千万两以上的银子啊。”
“不够就想办法,咱们就是东挪西凑的补窟窿,如果每次遇到困难,首先想的是从自己口袋里拿银子出来填补的话,那我还做这个大明的官做什么?不如直接回韦家庄睡大觉啰。”韦宝不以为意道。
这时候,宋应星和几名临时被调来天津卫的天地会中央银行管事才明白了韦总裁的真实意图。
本来大家都觉得凭着天地会目前的财力,不说全面压倒晋商,反正晋商想动天地会的钱庄是不可能的,现在就不好说了啊。
想到这一点,众人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
韦宝微微一笑:“吃菜吃饭,该吃吃,该喝喝,咱们天地会人还怕了这么点事情吗?打仗咱们是厉害的,打经济战,咱们要更加厉害!而且,对于我和你们几位来说,我们主要负责就的是打经济战!”
众人闻言点头,在韦总裁的招呼下,带着心思吃饭。
韦宝对宋应星道:“宋先生,您不但对各种技术很熟悉,编订成册,可以说博学多闻,我更想不到,你原来对经济也这么熟悉,听说你对韦家庄的天地会中央银行出了不少的好点子,我才想起把您调过来。”
“总裁,要说我不是考取了举人,可能当年我在江西老家就真的做了钱庄掌柜了。我们家有点财力,也弄个小钱庄,不过一直请外人打理,我跟着看了一段时间,对钱庄的业务有所了解罢了。”宋应星笑道:“总裁现在已经是探花郎,可比我的功名高的多,而且,我下了决心,此生跟随总裁,再不去想劳什子的功名了,所以总裁以后还是叫我们名字吧?我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教总裁的。”
“哎,话绝对不能这么说,宋先生当初教了我许多诗书文章上面的知识,还对各种技术,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怎么能说没有教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称呼是不能改变的。”韦宝笑着道:“我以茶代酒,敬先生一杯。”
宋应星闻言,心情十分舒畅,“能得总裁这么看重,我真的什么都不说了,我宋某才三十出头,即便有机会出仕为官,别说我没有拿到进士功名,即便中了进士又怎么样?顶多是闹个县令当当,可我现在在韦家庄起的用处,等于一个布政使!咱们天地会管辖的人口,更是等于大明两三个大省的人口。”
韦宝笑着点点头,“先生高兴就好,我还担心先生会对不能再去科考而抱憾,若是先生想去科考,我可是没有意见的,而且我还能帮先生适当疏通一下路子。”
“多谢总裁美意,宋某现在真的没有这等想法了,能在天地会是我的造化,我早已经将妻小都接下来了。这次我便带了两个儿子过来。”宋应星对韦宝道。
韦宝皱了皱眉头,不高兴道:“宋先生啊,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令郎来了,为什么不找来见我?”
宋应星微笑道:“没顾得上,再说,他们什么都不懂,连个童生都考不上,来了天地会之后,先跟着学一学。”
“多大了?”韦宝问道。
“老大二十,老二比总裁长一岁。”宋应星答道。
韦宝哈哈一笑:“好,咱们天地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他们年纪不算小了,再从头上咱们的新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样念书恐怕年纪大了一些,就让他们边做事边读夜校吧。宋先生,现在就把他们找来一起吃饭。”
不但韦家庄和辽南全面施行了新学教育,在关内的重镇,天地会也偷偷的搞新学教育,不过,大都为扫盲班性质,最高到小学。
要想在天地会的新学体系中获得更高的学历,还是得上韦家庄或者辽南读学校才可以。
宋应星点头答应了,让他手下的一名书办去找两个儿子来。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与宋应星一样,都是个子不高,且偏瘦的身形,一看就都是比较内向,比较爱动脑,不擅长体力活动的类型。
这点韦宝还是很喜欢的,韦宝心目中的文人就应该这样,韦宝喜欢专才。
虽然韦宝自己是什么都涉猎一些,但是他是领袖啊,领袖最主要的工作是管理,什么都要懂一点,但不必每天盯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