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养噩不傻,为官多年,自然一听就懂,并且很震惊,没有想到韦宝的势力的确与众不同,只是你一个才刚刚入仕的人,就搞出了一派势力?这势力能有多大呢、
刘养噩的脑子有点乱,这个时候,绝对谈不上什么对韦宝的忠心,但是已经被韦宝震慑住了,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却很想搞清楚韦宝势力集团的全貌。
像是刘养噩这种人,是归韦系部管的,肯定不能看到天地会的全貌,韦系部又归郭文亮和吴三辅管,京城官场和整体上,归郭文亮管,地方官场,需要协调的时候,吴三辅帮衬。
韦宝的每一个部门的分工都是很明确的。
韦系部的人都是大明朝廷策反进入韦宝势力集团的人,对照魏系势力集团,对照东林党势力集团,是大明内部悄然崛起的一个势力集团。
接下来,韦宝一边派人紧锣密鼓的完成对所有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各地的卫所兵马进行裁撤整顿,全部换成自己的兵马,一方面让这些地区的所有天地会商号钱庄管事到济南来开会。
现在对于韦宝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拿稳了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将意味着韦宝在大明的北方有了一块稳健扎实的根据地!
而且这块地盘是连接南北的,能为韦宝进入南直隶势力范围提供一块跳板。
就在这个时候,林文彪送来战报。
“总裁,不好了,这个月开始,努尔哈赤像疯了一样围剿我们派到建奴地面的游击队,并且大举进攻东江军的地盘,毛文龙的地盘急剧收缩,丢失了不少城池,毛文龙已经退守到皮岛上去了。建奴大军正在往朝鲜边界靠拢,像是要同时打朝鲜,我们,还有毛文龙三方。”林文彪道。
“努尔哈赤居然不先打辽东吗?”吴三辅奇道。
吴雪霞也有些意外,“我们在辽南的长城已经修筑完成,不但将以前的废弃长城重新修缮,还加固加高了,建奴想打辽南会很困难!建奴离朝鲜那么远,朝鲜又穷的很,他们先打朝鲜做什么?”
韦宝倒是并不意外,这是他的最大优势,作为重生穿越巨,韦宝大概知道历史进程。
只是韦宝没有想到建奴现在就要对朝鲜开刀了,比真正的历史,似乎提前了?
建奴打朝鲜,应该是明天启七年,朝鲜仁祖五年,后金天聪元年的事情吧。
皇太极以朝鲜“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毛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四项罪名,对朝鲜宣战。
那时候努尔哈赤应该已经死了,是皇太极掌权的情况下。
否则努尔哈赤的策略一直是打辽东这边,从来没有变过,所以才会惹的吴雪霞和吴三辅好奇不已。
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济尔哈朗则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驻扎的铁山。
毛文龙退居皮岛。
阿敏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没有水师,无法进攻,而义州则被后金轻易攻取,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
因此,后金把进攻目标转为朝。
阿敏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鲜请和。
仁祖得到后金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惊恐万状,将后妃送到江华岛避难。
阿敏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
此时仁祖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后金营中投书求和。
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后金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
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三月初三,仁祖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
虽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
随后后金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逼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
这次入侵,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丁卯胡乱”或者“丁卯虏乱”。
在韦宝的记忆中,这一次并没有将朝鲜完全打垮,后面一次是建奴已经彻底摆平了整个北方,最后才大举进攻朝鲜的。
1636年丙子年,明崇祯九年,朝鲜仁祖十四年,后金崇德元年,皇太极正式由汗改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族名满洲。
他事先将此事通报朝鲜,希望朝鲜参与劝进。
朝鲜闻讯大哗,积累近10年的憎恶、羞辱情绪一并迸发。
朝鲜臣僚纷纷痛切陈词,“使彼虏得知我国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纪乱常之事有所犯焉。则虽以国毙,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
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气氛下,仁祖拒不接见后金使团,不接受其来书。
后金使团愤然离开汉城,沿途百姓“观者塞路,顽童或掷瓦砾以辱之”。
该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正式举行称帝大典,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极非常气愤,认为这是朝鲜国王有意构怨,决定举兵再征朝鲜。
该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
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
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
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
朝鲜请和书中写道“朝鲜国王谨上言于大清宽温仁圣皇帝: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
皇太极见朝鲜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迫降,下令清军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
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只有坐困孤城。
仁祖曾经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长叹。
清军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仁祖,令其出城投降。
仁祖则复书“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请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
见朝鲜方面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时清军又攻占了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传来,见大势已去,仁祖只好求和。
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皇太极,伏地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
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去明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时贡献,并送质子二人。
此外,朝鲜朝廷中主战最坚决的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人被清军索要,在沈阳就义,号称“三学士”。
此役为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丙子虏乱”。
清朝班师途中顺势攻陷皮岛,拔除了明朝在辽东沿海的最后一颗钉子。
所以,就韦宝知道的情况是,建奴第一次只是吓唬了一下朝鲜,并没有给予朝鲜伤经断骨的威慑,第二次才将朝鲜纳入版图啊。
现在韦宝其实也没有怎么改变,甚至后金还被他削弱了不少,后金怎么还能提前发对对朝鲜和毛文龙的战争呢?
这是韦宝想不明白的地方。
不过韦宝也没空想了,现在后金等于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
后金的骑兵对所有军队,包括宝军,在正面战场上都有天然的优势,打消耗战是建奴厉害,他们从小骑马打猎,擅长弓箭,射程远,打的准,正面谁也敌不过。
而且辽南的战局吃紧,不但意味着天地会银行不能支持韦宝在内地的扩张,还得想办法为关外筹措粮食和银子。
“总裁,现在怎么办?辽南行政公署发来的是十万火急公函,要尽快回复。”吴雪霞问道。
“告诉他们,收缩在建奴敌后的游击区,不要给建奴太大压力,严防建奴攻打辽南就可以了。至于毛文龙的东江军和朝鲜的平安道和咸镜道的防务,咱们先不要去管。”韦宝道。
朝鲜一共八个道,韦宝控制的两个道是黄海道和京畿道,正好包含了平壤和汉城两块区域,这两块是朝鲜最富庶的区域,也向来是王室所在地。而平安道和咸镜道在最北面,最靠近毛文龙和建奴的区域。
“那我们连黄海道和京畿道也不管了吗?我怎么感觉建奴这一回的目标并不是辽南和毛文龙,而是我们的这两个道?”吴雪霞问道。
很少说话的贞明公主也点头道:“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建奴好像算好了时间一样,就像是有双眼睛盯着总裁,等咱们在山东这边有眉目了,他们那边似乎坐不住了。”
韦宝道:“不管建奴有没有盯着我,我相信,他们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我现在所控制的朝鲜两个道,建奴是肯定知道朝鲜的情况的。”
“这两个道离辽南很远,又隔着大海,按照我们现在的兵力,若是要防御朝鲜,就得牺牲辽南的防守,很有可能两头都顾不上。”吴雪霞焦急的提醒道:“毛文龙也真是无用,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全部退缩了,朝廷每年拨发给他那么多粮饷有什么用?咱们也一直给他们巨额粮饷呢。”
韦宝握了握拳头,是很麻烦啊。
妙书屋
………………………………
【0792 资源分配】
韦宝也很怀疑建奴这次的行动是针对自己发起的,不由很是佩服建奴的组织协调能力。
韦宝不相信建奴有他这样的一套特工系统,这样的一套高效严谨的情报系统。
韦宝对于自己的情报系统是很有信心的。
在对着地图看了一会儿之后,韦宝更加确定,建奴现在做出的攻击目标,其实就是最有利于建奴的。
“先这样发消息吧。朝鲜两个道注意物资转移,建奴没有水师,能保护的东西,都运到江华岛去保护起来。”韦宝道。
“可是人和土地,怎么运到江华岛去?建奴会抢人杀人,会破坏耕地。”贞明公主激动道:“他们还会捣毁房屋,进行大规模破坏。到时候朝鲜的老百姓会发现宝军连朝鲜朝廷的兵马都不如,总裁会丧失人心的,人心有点丧失就难挽回了。”
韦宝胸口一闷,一直以来都是按部就班的顺风局,但是自己的摊子铺的有点太大了,才无法照顾所有地方。
但韦宝知道贞明公主说的是有道理的,可没有办法啊,朝鲜平坦,无险可守,总不能让自己的人马拉开和建奴对耗,或者打阵地战吧?那样他玩不过建奴的。
“现在不是没有办法吗?我只能尽快完成山东这边的事情,尽快赶往辽东组织蓟辽边军和辽东边军打击建奴,牵制建奴,才能让建奴没有办法有效的打击朝鲜。”韦宝道。
“我不是要干扰总裁的决策,我是舍不得朝鲜的人民和财富,只是给总裁提建议。”贞明公主退后了一步。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韦宝面无表情,有点尴尬,“我当然知道人心的重要性!你也不用怀疑我对朝鲜老百姓的爱护之情,我从来没有将朝鲜老百姓与我治下的其他汉人老百姓分别对待过!朝鲜是归属于大明的,我将他们同等看待!我们现在是与时间在赛跑,得有个先来后到!你没有看见大明北方饿殍遍野,百万千万灾民被冻死饿死吗?现在天气越来越凉了,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都投放到对付建奴上,也得考虑河间府、沧州府、山东和登莱的老百姓啊。”
“小宝,我觉得,你还是听这公主的话吧?朝鲜两个道毕竟是天地会的直属区域,其实比山东这边更重要一些。”吴三辅忍不住道。
贞明公主没有想到吴三辅会为朝鲜百姓说话,不由的感激的看了眼吴三辅。
韦宝不由心里有点泛酸,有点不痛快,暗忖好你个吴三辅啊,你是不是看上贞明公主了?
“三辅大哥,这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山东,朝鲜,辽南,现在只能保住一个地方,你怎么取舍?”韦宝大声了一点。
吴雪霞也道:“哥,你别说话了,总裁已经很烦了。咱们手里没有多少银子,你不要老是觉得天地会很富有,咱们弄出一点银子,就全部投入到工业里面去了。”
韦宝苦笑一下,知道吴雪霞一直对于自己发展工业不理解,这时候借机会提醒自己,“雪霞,工业会见到成效的,而且工业也没有亏本啊,现在能保持持平状态就可以了,至于义务教育和科研经费,这是绝对不能停下来的,这关系到以后的大计!好了,就先这样决定吧,等我与各地的天地会钱庄管事开会之后再说。”
“我就先按总裁的意思回复了?收缩放在建奴敌后的兵力,先不管朝鲜两个道,让人把能拉的东西都拉到江华岛上去?”吴雪霞问道。
“那还不如不要搬东西,偷偷运走粮食和财物就可以,什么都拉走,会给朝鲜老百姓造成恐慌的。应该组织老百姓做好应敌准备!”贞明公主道。
韦宝点了点头:“就按照公主的意思发公函吧!”
吴雪霞点头答应。
吴三辅还想说什么,到底忍住了,站在韦宝的角度,决定这么多事情,的确很难取舍,很痛苦。
韦宝对于朝鲜的问题,一直很头痛,他只是将朝鲜当成生产基地和销货的市场而已,并没有想过玩朝鲜投入资源。
实际上韦宝对于朝鲜是有点自私的,不说将那里的人当奴,反正没有看成与汉人一样。
韦宝尤其对于朝鲜太弱,弱到比大明任何一个地方都弱这一点,很没有办法。
建奴本来是不打朝鲜的,如果前期明朝强大的时候,建奴攻朝,明朝不会坐视不管。
后金兵力一旦被困朝鲜,明朝大军便可长驱直入后金的老窝,而朝鲜军力太弱,后金可以全力对明作战,只留下少部分军队便可威慑朝鲜
朝鲜就是弱,没办法,这主要还是地缘和民族性格决定的。
地缘政治也影响了民族性格。
朝鲜作为东北亚的边陲小国,一直被中原大国大明王朝所保护,北方各个游牧民族原来只要一翘辫子马上就被中原王朝打。
所以千百年来,朝鲜都作为一个被保护国存在,求存尚且艰辛,更没了争霸的野心。所以朝鲜军队战斗力弱,武器装备落后。军队战斗意志薄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关于万历朝鲜战争,史学家有句话,评论战争开始前的朝鲜情况,“朝鲜老白姓,三百年,不知兵”。三百年都不知道兵是怎么个回事了。这样的民族能不弱吗。
所以不难理解,朝鲜的情况。
朝鲜的人口少,兵不会太多,这是人口基数导致的。
朝鲜作为大明的附属国,由于只与大明比邻,而我大天朝又向来是礼仪之邦,只保护弱小,不会欺凌别人,所以朝鲜从来不需要担心国家安全的问题,有问题可以找宗主国解决,因此国内基本没有什么兵,丰臣秀吉打朝鲜时,朝鲜200年未用兵,各个地方基本也没有兵把守,只用了几个月就差不多将朝鲜全部攻陷。
虽然这之后朝鲜的情况有些改变,但还是和之前差不多。
后金是1616年建立的,正值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打朝鲜时虽然是16世纪90年代,也是明朝万历年间,所以可想而知在这么短时间内朝鲜的兵力不能改变多少!
因为长久没有战争导致的士兵人数太少,以及缺乏战斗力,不是短期内能有改观的。
这也是为什么韦总裁并没有带多少人去朝鲜,就在朝鲜横扫了一圈,得到了两个道。
连朝鲜的王族都主动给韦宝腾位置了,生怕宝军把他们连窝端了。
这也造成了现在朝鲜的问题得由韦宝主要面对,不太能指望上朝鲜王室。
明朝内乱是一方面,朝鲜内部很虚弱,老百姓很贫苦,但后金也的确是个强敌。
宋朝百姓喊过一句古话“金兵过万天下无敌”,可见金兵还是个硬茬,要不蒙古这等强敌都能被满清收复了可见当时的满清八旗之强悍,何况是个小小的朝鲜。
只是朝鲜没有任何价值,可能在努尔哈赤眼中连鸡肋都算不上,辽东和中原好比包子,朝鲜只是馒头,包子还吃不过来还顾得上馒头吗。
因为攻打明朝会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当时因为明朝的统治昏庸腐败,而且由于农民起义层出不穷,使得明朝已经变得虚有其表。
所以选择攻打明朝是一件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获利颇丰。
更重要的是明朝和朝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明朝灭亡了以后,那么朝鲜也就会选择不战而降。
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明朝已经可以说是名存实亡,虽然他占有大量的人口以及土地。但是由于农民起义众多,而且各种的苛捐杂税。早已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如此丧失人心的统治者,注定是要失败的。而当时后金的统治者看到了明朝这一点。
所以才会选择攻打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明朝。
因为一旦获胜将会获得大田土地以及人口。
当时后金的实力由于经常的南征北战,使得他的军事实力变得越来越强。
后金多以骑兵为主,非常的骁勇善战。所以已经具备了攻打明朝的实力。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大明内部天灾人祸不断,农民起义众多,早已经消耗尽了明朝的实力。
所以明朝的统治者已经无法组织起大规模有效的反击,才会让后金钻了空子。
1408年,永乐六年三月,居于忽的河、法胡河、卓儿河、海刺河等处的“女直野人头目哈刺等”朝明,明“遂并其地入建州卫”。
忽的河疑为今辉发河支流富大河,海刺河疑即今松花江支流海浪河。
至此,建州卫管辖的女真人分布区,西扩至今吉林市东南,东近日本海,北达穆棱河,南过图们江。
明廷在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的同一年,又在居今图们江北、珲春河流域把尔逊所领的胡里改部另一支女真中置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
胡里改部虽分设两卫,但明廷常委任建州卫或毛怜卫的女真头人到对方卫分任职,因而后来史书称居建州、毛怜等地的均为建州女真。
与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东海女真并称女真三部。
建州卫设立后,朝鲜认为是明朝扼制其向北发展,为了抵制女真人归明,关闭庆源集市贸易,引起女真人愤怨。
1406年,永乐四年,女真人“入庆源界抄掠”。结果被朝鲜军击退。
数月后,阿哈出率部众西南徒至回波江流域的凤州,亦作奉州、方州、坊州、房州。同时迁来的,还有部分毛怜卫的居民。
猛哥帖木儿所统斡朵里部人世与胡里改部为婚,两部关系密切。
所以猛哥帖木儿在“庚寅事变”中参与“寇庆源府”,畏朝鲜卷土来攻,亦于1411年,永乐九年率部众迁到凤州地面,住在从凤州通往开原的地方。
1412年,永乐十年,明朝将猛哥帖木儿所部从建州卫中析出,另置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时建州卫首领阿哈出孙李满住,于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率“一千余户到婆猪江居住”。
婆猎江即今鸭绿江支流浑江。
李满住等领400余户住在浑江中游之兀刺山城南麓瓮村,距鸭绿江只一日程。
同时迁到婆猪江流域的,还有猛哥不花所统西毛怜卫部众。猛哥帖木儿未一同南迁,先派管下童家吾等27人率男女200余名还阿木河旧居地,“随率正军一千名,奴人、小儿共六千二百五十名”,又返回到阿木河地区。
猛哥帖木儿所以能再回阿木河地区,是得到明太宗同意回“原久居处住”的。
李满住等迁居婆猪江流域后,屡受朝鲜军袭击。
李满住等被迫于1433年,宣德八年率部又迁到婆猪江支流富尔江上游的“吾弥府”居住。
由于朝鲜方面误以为李满住于1432年袭击朝鲜江界、阎延等地,1437年,正统二年,又欲发兵攻吾弥府。
李满住闻讯,举部再西迁,于翌年到达今浑河支流苏子河畔,史称“移住灶突山东南浑河上”。
跟随猛哥帖木儿迁回阿木河居住的建州左卫人,在1433年前已有零星迁往婆猪江地区,1432年,宣德七年猛哥帖木儿向明钦差谈及,他的“族亲在婆猪江等处”。
次年,猛哥帖木儿因积极协助明钦差裴俊刷,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