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7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接将整个辽东都变成游击区,彻底变成纵深地带不就成了吗。
锦州的战略意义更加低了,耗费巨大不说,每每被围还要调集军队解围,后金抢完就跑。
而且后金前后两次占领锦州都放弃了,锦州在后金的控制范围以外。
关宁锦防线是消耗明朝,养肥了后金。
明军没有在锦州附近大量杀伤后金的能力下,锦州毫无战略意义。
筹集天文数字般的军费,和炼出一只敢战之师,韦宝是搞不懂哪个会更难。
两者的区别大概是,整军炼兵必然会做政策结构的调整,会动了一大批人的奶酪,很多人会不高兴。
而天价军费不然,多加税就行,割的百姓的肉,与朝堂诸公何干,或许还能小赢一笔,大家都高兴。
孙承宗文人气节为官方面的确是无可挑剔。
但是你说他的功劳,韦宝这个弟子真的是一点都找不出来。
明清在辽东的形势孙承宗没闹明白,许多后人也一样没有能明白。
关宁锦防线实质上以军事角度来看这是一条攻击轴线,只不过是孙承宗在意识到明军野战能力虚弱与依托城防工事防御能力尚可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以一路修乌龟壳攻回去的方式而已。
以军事的角度看,这条攻击轴线从根本上讲就选错了方向。
宁远在当时是宁远卫,锦州是广宁中屯卫,在广宁大溃败的背景下,袁崇焕保住广宁,孙承宗恢复锦州。
在政治意义上具备非常重大的意义,实际作用却可以说是毫无。
相反,建奴对当时的战场态势就看得很清楚,锦州与其说是收复,其实是建奴搬空烧光之后直接放弃了。
其后,建奴也是对锦州多次围点打援,成了收割明军一拨拨有生力量与消耗明朝国力的收割机。
建奴反而对锦州下游大凌河口的大凌河堡,一旦发现明军有欲恢复的迹象就不惜投入重兵也要毁掉。
话不辨不明,韦宝与孙承宗针锋相对的辩论了不到两炷香功夫。
孙承宗说不上来话了。
“我没有贪污过朝廷的银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尽力为朝廷收复失地!这是我辈披肝沥胆为朝廷,为陛下做的。”孙承宗正色对韦宝道。
韦宝看着孙承宗,感觉老头也挺可怜的,明明已经被自己说的没话说了,还在嘴硬。
“小宝,还有很多事情,官场上的事情,你是不懂的,我们不能被人抓住痛脚,失去了做事的机会,你就算抱着一堆道理,可是谁会理解你?没有做事的机会,你有满腹经纶,又有何用呢?你难道想看着魏忠贤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成为魏忠贤的帮凶吗?”孙承宗换了语气,红了脸。
韦宝呵呵一笑:“恩师,我说过,我与魏公公并没有过多的接触,我们现在是说道理,既然你已经承认我说的有理,你这个守住位置的说法,我就不得不抨击了,你要做到问心无愧,要想着后人会评述!不能只看眼前,不能光为了现在听吹捧,为了衣锦还乡。既然想为朝廷做事,就要不惜名节,能忍受屈辱,能甘心受到诋毁,这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忠君爱国!”
韦宝的话,对孙承宗有很大的触动。
在这一刻,孙承宗甚至认为自己的见识还不如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很多人将韦宝当成皇帝身边的一个弄臣,觉得韦宝就是靠溜须拍马上去的,一点真才实学也没有。
甚至连孙承宗也是这么想的,因为韦宝的举人功名都是孙承宗帮韦宝弄来的。
后面韦宝如何取得进士功名,孙承宗不是很清楚,但猜想八成还是韦宝走通了什么门子弄来的。
所以孙承宗一直不觉得韦宝有什么真才实学。
………………………………
【0828 把吴襄吓到了】
这是一个将科举看的极重的时代,所有封建文人都认为文章能救天下。
他们首先看重的是一个人在诗书文章上面的才能,没有这个基础,就会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因为清楚韦宝的底细,所以孙承宗今天觉得很震撼,觉得韦宝不像自己想的那样。
孙承宗因为清楚韦宝的底细,所以不觉得韦宝能凭他自己的本事金榜题名。
可韦宝不但对于经营,经商,搞官场交际有一套,对于局势的分析,战略的应用和制定,也都似乎的确很有一套。
所以孙承宗对韦宝的态度重新缓和了,不再像一开始那么抵触。
不管看不看得透韦宝,不管自己这个弟子是什么样的人,不管收韦宝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孙承宗觉得韦宝比他想象的有才能。
“小宝,本来今天要议事的,我这脑子有些乱,不如等你婚事之后再说吧,你的婚事,为师要亲自主持,也会让所有蓟辽和辽东将领参加。马世龙的事情,为师希望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孙承宗道。
“多谢恩师!”韦宝对于孙承宗突然改变了态度,还是挺欣慰的。
但也有点犯难,“恩师,可是你知道现在建奴正集结了大军要攻击朝鲜吗?毛文龙的人全都缩回岛上去了,不管朝鲜了,如果辽东这边不能有所牵制的话,建奴将长驱直入,不但会对朝鲜造成极大的破坏,还会让大明对朝鲜彻底失去话语权。弄的不好,建奴还会就此掌控朝鲜!到时候,建奴有了一个相对稳固的后方,事情就难办了。”
“小宝,你觉得我们能对建奴有多大的牵制作用?朝鲜咱们暂时是顾不上了的,不用多考虑。至于说建奴想就此拿下整个朝鲜,不可能,建奴没有这个实力,只要毛文龙的东江军还在,建奴就不敢这样做。”孙承宗微微一笑道。
韦宝暗忖,好你个老奸巨猾的老头子,你不是什么事情都不清楚,你是什么事情都清楚啊。
你既不给毛文龙什么支持,让毛文龙所需一切都得向登莱讨要,又很清楚毛文龙对于建奴的牵制作用!
“那恩师为什么不让毛文龙协助朝鲜人对抗建奴?”韦宝问道。
“呵呵,我不是叫不动毛文龙,叫毛文龙,他肯定会要求军饷和粮饷,要求军费,上哪儿弄给他?你自己也知道说现在朝廷很困难。现在蓟辽也是捉襟见肘啊,蓟辽督师府每日遇到最多的难题就是催要银子和粮食,各地都是这种事情。这些事情,能拖就拖吧。你刚才对为师说的话,为师这几日好好的捋一捋。而且,马世龙的事情既然已经捅到朝廷去了,朝廷不发话,大家也不会有心情议事的。”孙承宗道:‘好了,就先这样吧,为师昨晚上为了你的事,一夜没有睡,现在疲乏的很。’
“恩师保重!”虽然韦宝不满意孙承宗拖拖拉拉的处事。
不满意孙承宗身为蓟辽最高统帅,拖拖拉拉,贻误战机,不管朝鲜。
但是韦宝也拿孙承宗没有什么办法。
其实韦宝不怕人怼,就最是讨厌这些官场弊端,遇事就拖,拼命的拖拉,能拖就拖,小事拖成大事,一个一个都是死猪不怕烫的好手。
大家都觉得出了大事,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大明不是哪一个人的大明。
岂不知道,大明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衰落,走向灭亡的啊。
算了!老子也不是什么救世主。
韦宝辞别了孙承宗,离开督师府,心情并不是很好。
随着重生的时间日久,越来越了解这个世界,越来越了解大明官场的积弊,韦宝对这个世界也愈发的不满。
韦宝本来打算直接回府,想了想,还是决定去见一见吴襄,把刚才与孙承宗见面的事情与吴襄商量一下。
吴雪霞一旦不在自己身边,韦宝才赫然发现,吴雪霞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无可取代。
韦宝现在去吴府,就跟回自己家一样,可以不用通报,直接到后院去等待。
这也是吴襄对底下人交代过的。
吴襄不说完全接纳了韦宝,但知道韦宝成为自己家女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即便对韦宝还有所防备,有所保留,也算是交出了大半的真心。
吴雪霞听闻韦宝来了,也顾不上礼法,与吴襄一起来见韦宝。
“你们啊,就等不了两日吗?马上就要成亲了,还急着见面。”吴襄拿宝贝女儿是没有办法的,天生的女儿奴,只有摇头苦笑的份儿。
韦宝虽然没有打算见着吴雪霞,但是见到了几日不见的吴雪霞也很开心,才发现这个女孩子早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雪霞。”
“郎君。”
韦宝与吴雪霞奔到一起,手就分不开了。
吴襄无奈摇头,偏开了脸,虽然只是拉拉手,但是当着他这个当爹的,还是觉得有点尴尬。
韦宝微微一笑,松开了吴雪霞的手,请吴襄坐了,然后将刚才与孙承宗会面的事情说了。
“孙承宗这是在等朝廷,等陛下的反应,看看他们有多偏向郎君!”吴雪霞抢在了吴襄前面道。
吴襄点头道:“是雪霞说的这样,这绝不是孙承宗服软了,任何人要撼动自己的权势地位,都没有人会甘心服软。小宝你这件事是直接打在了孙承宗的脸上!就算他念着师生情谊,也不可能说消气就消气。所以,孙承宗的话,你只能信一半!他说什么亲自主持你的婚事,并说什么叫上所有蓟辽和辽东的将领参加,你听听就好,不要提前把风声放出去!”
“是,爹和雪霞说的是。”韦宝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他这个人天生就有点不太自信,也许是在现代当鵰丝的时间太久了。
就算是想好了一件事,也经常难以断定。
“我本来想趁着现在马世龙被禁足,招我韦家庄的亲兵过来对山海关的兵马进行整编,爹对这事怎么看?”韦宝又问道。这事韦宝昨天晚上就想过,并且,韦宝在山东的时候就对山东守军这样做过,还取得了很大成功。
吴襄闻言没有马上说话。
吴雪霞也没有立刻说话。
韦宝也没有催促。
吴襄过了一会儿,摇头道:“这是很大的事情,是直接夺权,并且是夺兵权,一个弄得不好,就会酿出大祸!小宝,我知道你在山东夺了兵权,并且完全将山东兵马变成了你的私人兵马,但是蓟辽和辽东的情况不一样,这里的世袭情况更严谨,所有兵将都是骨肉相连!况且蓟辽和辽东的兵马错综复杂,数量也更加庞大!”
韦宝嗯了一声,暗忖你这不是说了等于白说吗?
“小宝,你实话告诉我,你手里现在到底有多少兵马?韦家庄有多少兵马?辽南有多少兵马?山东有多少兵马?”吴襄问道。
韦宝看了看吴雪霞。
吴雪霞本来想示意韦宝不要说。
吴襄也在第一时间看向吴雪霞,“呵呵,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让我这个当爹的知道?你们担心我告诉你舅父?我没有老到糊涂的地步吧?”
“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韦宝笑道:“山东有五万多步兵,一万多水师!韦家庄有一万多步兵,数千水师。辽南有两万多步兵,数千水师。韦家庄和辽南的步兵,一个能抵得上冷兵器步兵十个,甚至二十个!能抵得上骑兵三个到五个。”
吴襄一惊没有想到韦宝已经有这么大的实力了?“这么说来,你一个人的实力,比蓟辽和辽东的兵将合起来还多了!?你甚至能以一己之力对抗建奴了吧?”
“差不多吧,不然建奴怎么一年多,不停的偷袭,却连我辽南的边都挨不着一下?”韦宝淡然道。
吴襄慢悠悠的捻了捻胡须,似乎是在刻意平复内心的激动,没有想到韦宝在短短一年多的功夫中,已经悄悄摸摸的发展出了如此数量可观的大军?
“主要是师出无名!你是朝廷的监军,监军是没有直接指挥大军的权力的!你不能让自己的私人兵马整编山海关数万守军吧?这事传出去,就算魏公公帮你兜着,陛下会怎么想?况且,我觉得魏公公也未必帮你兜着,谁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天下出现如此数量庞大,并且实力雄厚的私人军队。”吴襄道。
“明着整编肯定不行,不过,这事可以悄悄做起来,郎君可以先招三千总裁卫队进入山海关,把山海关的守军都集中起来,这几日抓紧控制,搞清楚所有兵士和将领的底细。如果陛下完全站在郎君一边,郎君便大刀阔斧,裁撤山海关驻军,扶持我爹出任山海关总兵!如果陛下和朝廷的回复含混不清,属于和稀泥的态度,那就算了,只扶持一批将领,在山海关驻军当中发展处一股属于天地会的势力就算了。”吴雪霞出谋划策道。
韦宝听的连连点头。
吴襄则瞪大了眼睛,心中很是激动的想,扶持我?我一个四品官,能一下子升到山海关总兵的位置吗?那岂不是比祖大寿都高的多了?
祖大寿现在不过是一个副将!
那样的话,我吴家从此在辽西,还有什么对手?就是放眼整个蓟辽,整个辽东,大明整个北方,我吴家也将成为鼎足而立的大家族!
“爹,你怎么看?”韦宝问吴襄。
“我没想好。只是有两个问题,一,你有这么大的权势,能影响陛下升迁我?山海关总兵可是非同小可的重要位置。其次,我是你岳父,你为我说话,陛下和魏忠贤会怎么想?”吴襄说出了心中顾虑,“还有,以我的资历,花钱买了个武进士,也不过四年多是时间而已,入仕时日尚短,资历远远不足,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把我扶上了位置,别人会服气吗?这个位置,我做的稳当吗?还有,就算我坐稳了,那从此以后,蓟辽的将领和辽东的将领,真的要与我吴家分道扬镳了啊。被所有人孤立,就算你手里有一支为数可观的大军,也架不住朝廷的猜忌,还有蓟辽和辽东众多将领和官员不断的攻讦。”
“呵呵,爹,你想的太多了。”韦宝微微一笑,本来吴襄只是说两个问题,却噼里啪啦想出了这么多问题。
“爹,如果真的能一切顺利,由你控制了山海关的兵马,从此蓟辽和辽东谁敢不服?凭我们阻断了山海关天险,所有道路都得从我们这里通行,凭天地会的实力,他们除非不想活了。”吴雪霞显然比她老爹要霸气的多。
吴襄不说话了,山海关总兵这个位置,他真的连做梦都不敢想,想想都心惊胆战,虽然才四十来岁,但吴襄现在就已经被吓到了,感觉心跳的好快,嘴唇都有些发白了。
吴雪霞见爹这个样子,赶紧给吴襄倒了杯热茶,嗔道:“爹,你那么担心干什么呀?只要你以后将小宝当成我们吴家的顶梁柱,全心全意的与天地会站在一起,有什么可担心的?辽西和辽东的土地虽然还在世家将门手中,但是所有辽民都已经到了韦家庄和辽南,辽南的土地可不比辽东小吧?大势所趋,您还看不明白吗?只要小宝挤走了孙承宗,领着蓟辽和辽东边军在这个冬天打一次大胜仗,谁敢不服你?”
“你们啊,还是太年轻,凡事光往好处想。”吴襄说罢连连摆手,喝了一口热茶,感觉稍微好些了,咳嗽道:“打仗有谁能保证稳赢的?即便赢一场仗,蓟辽和辽东的局势就彻底变了吗?你们对朝廷的体制和蓟辽,辽东的大格局还是了解的少。”
韦宝也陷入了沉思,在战争面前,每个人都是渺小的。
历史哲学简单讲的话,就是历史是由权力推动的。
历史的进程包含着无数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共同组成了历史的必然性。
尽管在偶然性只下,可能会出现一两个杰出人物,但是这些任务在历史面前也是身不由己的,不过是小丑罢了。
对于历史的洞察,需要真正的生活的睿智而非理论理性的把握。
权力并不是一般政治学意义上的权力,权力是人对人的一种关系,不同的权力集中到一起,成为了历史的合力,形成了一个历史权力金字塔。
而在金字塔的顶端,就是英雄人物。
历史的偶然性就是金字塔底端的基座,这是作为历史的大多数。
通常,一般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时候,觉得这些无数的偶然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就从中抽出一个特例或者干脆直接找金字塔顶端的英雄人物进行解读。
但是这解读的只是历史的某个小部分,并非整个历史全部,尤其是作为大多数的金字塔的底座。
而且从权力金字塔本身来看,作为顶端的英雄人物,只能去直接影响自己下面有限的一部分。
而对于权力基座的大多数偶然性,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至于那种以英雄人物作为历史原因的、动因的,则是非常可笑的的。
英雄的命令经过层层传递,到达底部的时候已经是面目全非,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英雄的命令都能传达到地步,真正能够传达的总是少数的,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历史的原因,只不过是所有原因中的很小的一部分。
所以英雄人物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很多时候只能当作普通人中的一份子来看待。
作为权力金字塔基座的必然性是人民群众。
这也是韦宝越发展,越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在这个时代改变什么,只能顺应潮流,偷偷崛起。
即便崛起之后,也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韦宝甚至会觉得自己无非就是一个借助时势起家的暴发户而已。
每当接近战争,韦宝就感觉自己的自负与傲慢,将暴露无遗。
韦宝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军事天才,甚至在军事指挥上,完全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更多的是刚愎自用。
所以,韦宝很少亲自指挥战争,顶多明确的告诉底下人,这一次的战役要取得哪些方面的成果。
什么是必须完成的,什么是争取完成的。
然后韦宝会将主要心思放在后勤规划上,尽力做好调配资源的工作。
“爹,做事畏首畏尾,只能一事无成。”韦宝道:“你若是担心,就算了。雪霞,再想其他办法吧。”
“爹,郎君已经把机会给你了,天地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你若不做,他日必然扶持他人,到时候你不要后悔,不要眼红。”吴雪霞很果断,对韦宝道:“郎君,等会你就调兵入山海关!现在马世龙被禁足,正是天赐良机。不管陛下是什么态度,咱们都要趁着这个机会,拿到山海关的控制权。”
韦宝看了眼吴雪霞,有点被自己的女人震撼到了。
吴雪霞以为韦宝也在犹豫,有点急了,“郎君,我爹要是没有这个能力,可以委任他人!不能耽搁。”
“好!我这就去安排!”韦宝终于下了决心。
………………………………
【0829 陛下的圣旨】
“小宝,我可早已经将你当成自己人了啊。”吴襄有点急了,“为了你韦家,即便与整个蓟辽,与整个辽东为敌,爹也在所不惜的。”
韦宝被吴襄逗乐了,韦宝很清楚吴襄有多少水平。
要说搞经营,搞发展,敛个财啥的,吴襄是一把好手。
在官场上,在带兵领将方面,吴襄根本就是一个草包,昏庸无能之辈。
吴襄这是舍不得山海关总兵这等风光无限的位置哩。
“爹,这就对了!但愿你能说到做到,老实说,你要进入天地会领兵,想当一个连长都不可能,天地会的连长,就相当于明军的一个总旗官。但是在天地会之外,有郎君的扶持,你就放心统兵一方吧!”吴雪霞说话是从来不客气的,对自己的爹也一样。
吴襄被闺女说的有点脸红,暗忖天地会就那么厉害?我就只有一个总旗官的能耐吗?
韦宝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吴家出头,韦宝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因为吴家本来就会在原本的历史中出头。
辽东辽西总共就是四个到五个总兵,到了崇祯后期,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居然一人能分到一个总兵位置,等于吴家占了辽西辽东大半壁江山了。
一方面因为人才缺乏,实在没人,另一方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吴家越发展越好,占据了那么多资源,吴家不上,找不到人上了。
所以,扶持吴襄基本上是顺势而为的事情,能把整个辽西牢牢控制在手中,彻底掌握辽东的后勤补给,以后辽东也等于是他韦宝说了算。
吴家的发展崛起也反应了蓟辽世袭将领和辽东辽西世家将门之间的权势变迁变化。
原本蓟辽督师府是蓟辽和辽西辽东一把抓的,山海关也一直控制在蓟辽系手里。
顶多说蓟辽督师府对蓟辽的掌控能占到九成,对辽西辽东世家将门的掌控能占到五成。
后期,到了崇祯中后期,辽西辽东等于全部是辽西辽东世家将门控制了,因为没钱的缘故,蓟辽系在抗击建奴的作用当中,只能仅限于守卫蓟州和京师一带了,对关外的作用几乎不存在了。
韦宝这趟大裁军若是真的办成了,等于提前让历史走到了那一步。
吴襄苦笑一下,本来一直觉得脑子很清醒的,可现在才大清早的,居然感觉犯浑,犯困起来,“以后呀,吴家的事情,都由雪霞和小宝说了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