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鹿鼎记-第7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承宗可没有韦宝这么心硬。
“这得等我与刘公公商量一下,东厂的事情我可管不着。”韦宝笑道:“恩师请进去稍坐片刻。”
“算了,你的府邸我也不敢擅闯,我们这么多人,且大都带了家伙事,要是按照你韦大人的标准,这是聚众要杀你!”孙承宗心里到底有气,虽然不敢明着顶撞韦宝,讥讽几句是忍不住的。
韦宝呵呵一笑,向孙承宗施礼之后,说声稍等,去找刘朝去了。
刘朝自然没有问题,听说孙承宗愿意大事化小,也正合心意。
本来太监们是最爱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喜欢搞事情的,但是几个大太监发现,他们和韦宝简直没法比,孙承宗刚才叫韦宝韦阎王,他们也都听见了,觉得这绰号真是挺贴切的,与韦宝多说几句话,似乎都有性命危险。
韦宝见刘朝同意,当即派了自己的人与刘朝的亲信去将那些人追回来。
韦宝说杀人就杀人,但是善后工作很大方,向孙承宗提议,厚葬死者,死者一律按照抗击建奴死的发待遇,督师府拿不出来银子,韦宝就以捐献的方式捐了十万两纹银发下去。
死了三十多个人,每人家里能分到三千两左右的纹银,不少了。
“哼,人都被他杀了,还惺惺作态干什么!”袁崇焕怒不可遏的对孙承宗道:“恩师,韦宝这厮太歹毒了,就这么夺下了三万多的军权!山海关的兵马,占了咱们蓟辽管辖的三成左右呢。”
“哼,这些话,你刚才对着韦宝的时候怎么不敢说一句?现在对着我说什么?”孙承宗不悦道:“你现在还有机会说的,你现在去找韦宝,要是能说动韦宝,我立马保举你升官,不但我保举你,相信整个蓟辽和辽东的将领官员都会保举你。”
袁崇焕吃了一个瘪,不敢再讲话了。
“督师大人,韦宝这有点太欺负人,完全没有将您这个老师放在眼里。”佥事万有孚忍不住道:“他能这么胡来,就是仗着陛下和魏忠贤撑腰,要是一直这么闹腾下去,不要几个月,整个蓟辽和辽东的兵权,恐怕都要落到他韦宝手里了,大人您想下令,恐怕都没有人听了。”
“对啊,恩师,咱们不能太被动,他韦宝能不停的施毒计,咱们不能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吗。”袁崇焕问道。
“不是他韦宝施毒计,是马世龙这帮蠢蛋自己撞上去的!明明知道韦宝生性多疑,这段时间又在整治山海关的兵马,就是危险时期,还要招惹韦宝!”孙承宗愤愤然道,“你们都别再多事了!你们搞不过韦宝。”
“我看他说与大人赌约,就是故意拖日子的,这都过了快十天了,仍然不见他有所行动。”万有孚道。
“他哪里敢打建奴,还真的信他吹牛?两千人去打建奴,还要杀建奴上千人,他以为他是谁啊?当自己是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呢。”袁崇焕没好气道。
孙承宗瞪了袁崇焕一眼,嫌弃袁崇焕话多了,“崇焕,你真的得学学韦宝的度量,韦宝心狠皮厚不假,但韦宝待人谦虚有礼,说话圆滑大度,不似你这般刻毒,在外面没有看见你说话呢。”
“他是会逢迎拍马,赶上好时候了,将来我若能攀上皇家的关系,我比他狠!”袁崇焕不以为意道。
孙承宗没有理会袁崇焕,问万有孚:“马世龙他们都安置好了、”
“嗯,没人再敢闹事,都被韦宝弄怕了,一部分将领送到了宁远,一部分送回了蓟州。”万有孚道:“他们也是可怜,好些人甚至羡慕被韦宝杀了的人,至少每家还能分到三千两纹银,活着的人,辛苦几代人,什么都捞不着,便成了平头老百姓了,以后再在军中做事,少不得还得受人排挤,遭人白眼,日子可是不好过。”
孙承宗想到那些失去了官职的将领,也是难过的叹口气,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有派系,说是这个系那个系,蓟辽系也不是铁板一块,山海关的副将到了蓟州,想当个总旗都够呛。
谁受得了这种失落?
也怪自己平时太宠着他们了,事事迁就这些人,真的碰上一个狠人来,你们能怎么样?还不是只能吃瘪。
及蓟辽和辽东加起来说是十几万大军,那又怎么样?谁敢挑头对付韦宝?
平时一个个咋咋呼呼的,关键遇着事的时候,一帮子武将还不如韦宝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有狠劲。
韦宝有武功的事情,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不少人当初还亲眼目睹过韦宝与吴三桂打擂台,但是在大家印象里,韦宝这种文官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
包括孙承宗也是这么想的。
“有办法对付韦宝。”孙承宗过了一会儿道。
………………………………
【0840 孙承宗的诋毁】
袁崇焕和万有孚听孙承宗这么说,都来劲了。
袁崇焕急忙问道:“恩师有何好办法?”
“简单,韦宝与我的赌约尽人皆知,让底下人到处说韦宝怕了,信口胡言便是。人无信不立,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别人能信他吗?”孙承宗冷冷道:“我不信韦宝还有本事不让人说话了?这里不是北直隶,而已不是京师,想在蓟辽和辽东搞禁言,不让人说话,没人理他。”
“对啊!”袁崇焕闻言茅塞顿开,“还是恩师高明。”
其实这一点,袁崇焕和万有孚他们早就想到了,只是没人敢提,一是觉得就算每日大肆说韦宝不讲信用,威力也不大。
另外韦宝与孙承宗的赌约连十日都没到,当初也没有明确说几天之内攻打建奴。
还有,赌约的事情虽然散布出去了,但是毕竟属于官员之间的事情,还算是有一定军事保密层级的。
这样大肆的,到处去说,甚至与平民老百姓谈论的话,有点不太好。
但是现在孙承宗自己主动说出来这么做的话,袁崇焕和万有孚自然没有意见。
次日,孙承宗底下的人拼命的到处诋毁韦宝,说韦宝说话不算话,明明说好的赌约,没有动静了!
“韦宝这人我是最有说话的资格的,我和他认识快两年了!”山海关的守备金启倧的确很有资格,他可以说是最先认识韦宝的一批人,“韦宝向来是只能赚便宜,不能吃亏,说大话吹流弊是张口就来,打建奴?他没有那个本事。”
“呵呵,我就怕韦宝到下辈子梦里面打建奴。”金启倧的一位好朋友大笑道。
其实韦宝在山海关弄那么大声势,在整个辽西辽东弄那么大声势,娶吴家的大小姐当小妾,还有皇帝亲自来圣旨祝贺。
这等盛况,别说是在韦家庄,辽西和辽东,就是在整个大明,也是闻所未闻。
但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都有嫉妒心,尤其是男人们。
可能很多女人不觉得什么,毕竟这是一个男权的世界,女人们只会觉得韦宝真的是一个很有本事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娶睡觉的千金大小姐当小妾都正常。
说到韦宝,金启倧不由的重重叹口气。
金启倧不是被谁派了任务必须说韦宝,而是从蓟辽督师府府里面放出了风声,现在山海关一带的官员,最流行的一件事就是说韦宝的坏话。
其实金启倧对于韦宝还是有点感情的,他是通过吴家的一名商号掌柜吴世恩认得的韦宝。
后面金启倧又迫于吴家大少爷吴三凤的压力,或者是说对于权势富贵的渴望,曾经出卖过韦宝,曾经想弄死韦宝。
但是毕竟是曾经交往过的人,对于与韦宝交往的一幕幕,金启倧还是近在眼前的。
韦宝在发迹之后没有弄死他,这一点,让金启倧很是感激,金启倧知道,凭着韦宝现在的力量,要弄死一个他这样的人,就真的像是在地上踩死一只蚂蚁一般的简单。
但是韦宝并没有这么做。
而且韦宝能发迹,金启倧也不觉得自己出过多大的力气,一切都是韦宝自己有本事,就算没有他,韦宝也一样会风生水起。
“你们也别说韦大人了,咱们留点口德吧,我相信,如果时机成熟,韦大人会打建奴的!你们都听说过辽南的事情吧、如果没有韦大人,辽南早就是建奴的地盘了,哪里还能留到今日?”金启倧忍不住为韦宝说了句话。
就冲韦宝当初没有对付自己,他也不忍心说韦宝的坏话。
“金大人,这不像你啊,你和那韦宝是不是早就认识,这么帮着他说话?他一下子把山海关多少朋友弄走了,还杀了几十个朋友,这些将领可是与咱们很相熟的啊,兔死狐悲,你不生气吗?”另外一位金启倧的朋友问到。
“生气有什么用?咱们这种人,说是官,在韦大人和督师大人面前,咱们算什么东西、很多事情,不知道的话,还是少议论吧。”金启倧谦虚的笑了笑:“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事情,不是咱们这种人该议论的。”
“哼,我就不怕!督师府那么多官员都说韦宝的坏话,他们不怕,咱们怕什么?”一个金启倧的好友道:“他韦宝不就是会做买卖,会溜须拍马吗?也就是运气好一些,得到了皇帝的宠信,有什么了不起,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咱们辽西出了韦宝这样的人,真丢人!咱们关外可都是堂堂正正的汉子!”
“对,我赞成这话,攀上皇家的关系,不是说他韦宝多厉害,的确有些丢人,咱们关外想立足,那都得靠真本事,要不然就是能真的打建奴,能服众,要不然就是世世代代在关外,立足之后形成自己的人马!哪一家大户不是有底蕴的。这韦家的兴起,我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是怎么搞的?”另一位金启倧的朋友道:“好像莫名其妙就出了一个韦家庄,莫名其妙就出了一个辽南,也不知道韦宝是不是和建奴有什么瓜葛。”
金启倧见自己没法说服朋友,也懒得再说韦宝的事情了。
其实韦宝身上的确有很多,神秘的,无法解释的地方。
就算是韦家庄和辽南的人,天地会的不少资深会众,也一样弄不清楚韦宝和天地会是如何悄然崛起的。
在所有人心里,这个时候的建奴是无法战胜的存在。
韦宝虽然赢过建奴很多次,并且将建奴的辽南都赢过来了,但是这时候并没有新闻媒体,并没有自传书籍什么的,很多细节,所有人都不明白。
就在外面议论纷纷之际,韦宝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情报。
“一定是孙承宗让人放风出来诋毁总裁!”吴雪霞生气道:“还说是师生关系呢,这么缺德。”
“不得瞎说!”韦宝一听就有点不高兴,当即打断了吴雪霞。虽然韦宝也知道,这种话,若是孙承宗不挑头,其他人不敢这么大肆的说,但韦宝不喜欢听人说孙承宗的坏话。
“我又没有说错,咱们又不是不出兵,这不是没有碰到合适的时机吗?孙承宗这么一直诋毁总裁,用不了多久,总裁的名声就会臭掉的,他这一手太狠了。”吴雪霞委屈的嘟哝道,并且,连眼圈都红了。
韦宝最见不得女孩子哭,尤其是自己的女人。
张美圆揽住了吴雪霞的肩头,“好了,好妹妹,别生气了。”
“我知道你说的是实情,不必说出来!等咱们有机会打建奴,一仗就可以雪耻,怕什么?”韦宝斩钉截铁道。
韦宝说的斩钉截铁,但毕竟心虚,没有打之前,谁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
韦宝心虚,吴雪霞就更加心虚,若不是因为心虚,也不会因为孙承宗派人诋毁而这么生气。
人最生气的事情就是无法证明的事情,一边无法证明,一边被人诋毁,等于被人压在地上挨打。
明朝建立,来源于一个无所依傍的独立武装力量,从未凭借于任何一个阶层或集团。
朱元璋作为这个集团的首领,拥有至高无上和毋庸置疑的权力和权威。
这使得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想,为子孙后代创制一套迥异前人的自家特色制度,为此杀再多的人、作再多的恶也不在话下。
明朝制度为中国政治制度史之一大转捩点,这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制度上自我作古。
明制的独特之处有:其一,废除丞相制度,大幅调整官制,君主集权和中央集权均空前加剧;其二,创设严格的社会管制,建立仿古卫所制,对江南课以重税,限制海上贸易,使明初社会呈现一派“古朴”面貌;其三,于思想文化领域增强控制,以刑杀法律立国,右武轻文,使肃杀、恐怖气氛弥漫明初。
无可否认的,这三大独特之处颇能囊括明初洪武创制的精要,其余枝末之处也无妨是说由它们派生而来。
明初发生了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革,以至于学界已有“元明变革”和“两个南北朝”的论断。
明初的重大变革,明制的独特,这是历史事实。
朱元璋亲手创立这套制度,其来源、缘由又是如何,是学界聚讼之所。
自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每一朝代建立后,它制度的来源,以及与前代制度之间的损益因革,也成为讨论王朝分期时的一个子题。
明朝制度的来源综括诸说,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 1、明制脱胎于蒙元。
这一派论点,集中于朱元璋政权所继承的蒙古“草原民族”政权性格,并指出明制中的许多鲜明特质,如臣僚奴化、皇权独尊、皇族分封,和隐微之处,宫妃殉葬、谥法粗疏,均由金元而来。
明代许多与中唐两宋略有不同的东西,只能追溯到元代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
治制度史、政治史学者亦多持此论。
明初君权的空前膨胀、臣僚的奴化,与蒙元的“草原帝国”政治特征直接相关。
明制部分来源于秦汉唐宋以降的汉族政治传统。
明初君权的扩张仍是继承沿袭了唐宋以降君权上升的汉族政治传统。
明朝人出于政治宣传,始终不遗余力地强调自身与汉唐宋的继承关系,否认与蒙元的关联。
朱元璋自称“远稽汉唐,略有损益,亦参之以宋朝之典”。
这也一直成为明朝官方的宣传口径。
明初朱元璋向汉族政治传统的收缩和“回归”,或者“江南本位”。
朱元璋自我作古,独创了一套政治制度。
朱元璋个人在制度创设中有决定性作用。
朱元璋创制部分源于红巾军传统,亦可视为此一观点之流亚。思想史研究也颇有循此进路者,从政治生态的特殊性而论思想文化。
元明之间的变革多于继承,断裂大于连续。
明初政治制度是汉族传统、红军特点和元朝基础的混合体。
洪武制度的来源多元,而对它的认知、解读也应多元化。
秦汉以前儒家经典的影响。
先秦,也即“三代”的古制,主要以经典古籍的面貌出现。
它在“三代”的运行状况究竟为何,端赖后世儒者的建构和描述。
因此,它对洪武制度的影响只能以抽象曲折的方式进行,它是先投射到朱元璋的意识里,然后在经过他的有意加工而作用于制度建设的。
显然,“名不副实”、“名同实异”的情形会更多出现。
但,古经、古制对朱元璋的幽微影响,则是无可否认的。
朱元璋与大臣讲论经史、热衷古经的史实。
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古代经典是逐渐熟稔的,古代理想的政治秩序也确实是他所想望的。
韦宝一方面生活在明末,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时常卷入这种乱七八糟的思索当中,因为韦宝时常犹豫。
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是对还是错。
这也直接影响了韦宝对于天地会发展方向的规划。
如果明朝一无是处,那就应该直接推翻大明,建立一个新的时代。
但明朝如果大部分是好的,只是腐败问题。
韦宝其实觉得自己是有能力拨乱反正,重新恢复大明盛世的!
因为韦宝对于直接当皇帝,并不是十分热衷。
这是韦宝的一大优势面,也是韦宝的一大劣势面。
因为人是怎么想的,才会怎么做。
正因为韦宝对于明朝的制度和文化,有很深的认识感,所以韦宝给人的感觉,很多时候都是忠君爱国的。
所以没人会想到韦宝是在暗中发展势力,企图推翻大明政权。
但是天地会随着越来越壮大的发展,始终会有一天威胁到大明朝廷和皇权的生存的。
这一点,没有人比韦宝本人更清楚。
虽然现在天地会内部的人都只是闷头发展,觉得只要能让天地会治下百姓过上安居乐业,温饱无虞的日子就很不错了。
但是韦宝知道,始终有一天,当天地会强大到必须对外扩张,那个时候,大明朝廷,就很费力了。
………………………………
【0841 打建奴去】
别说大明朝廷,就算是建奴这样的势力集团,天地会一旦发展到需要对外扩张的阶段,一个打十个,真的是毫无压力。
首先,韦家庄和辽南加起来的人口已经七百多万人,人数上就是建奴的三倍到四倍!
另外,一旦发展到需要对外扩张,经济资源上,肯定已经度过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原始阶段,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朝鲜那么点儿市场肯定已经无法满足,最先需要拓展的,肯定是北方。
建奴就在身边,建奴有什么力量抵挡韦家庄和辽南?
到时候,热火器像是放烟花一样的每天来几发,建奴只能被动挨打。
一个一个农牧业为主的渔猎势力集团,而且还是奴隶制,怎么与有了工业基础的资本主义势力集团相提并论。
韦总裁的运气不错,孙承宗派人大肆诋毁韦宝的时候,挂起了南风。
这在北方的深秋是很难得的。
其实有没有南风,韦宝都打算硬干一场了,当然,有南风的话,更好!
否则热气球上天,为了向前推进,还得改装,得增加鼓风设备,那样的话,势必要加重,并且会少带弹药。
虽然用热气球从空中向沈阳城内投弹,主要起的是一个震慑效果。
但每个热气球如果只投个两三发弹药的话,不痛不痒的,打的建奴一点感觉都没有,恐怕起不到效果。
韦宝主要是想让建奴生气,发火,然后派兵来强攻他们在河岸边临时布置的防御工事!
这里有个因果关系。
虽然宝军有水师优势,随时随地可以跑到建奴的岸边构筑这种防御工事,可建奴不傻,派一队骑兵监视就完了,在已经了解了宝军火器的巨大威力之后,一般情况下,建奴不会选择硬冲。
但是打的丢脸了,没面子了,生气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裁,风向变了,现在是西南风,是不是赶紧通知出兵?”林文彪興奋的来向韦总裁请示。
“立刻通知出兵,通知孙承宗,让他将所有能请到的蓟辽和辽东辽西将领,都请到山海关岸边去,让他们在小船等着,大船来了,直接上大船一起走!”韦宝立刻对林文彪道。
“是,总裁,我马上去办!”林文彪答应一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退下。
吴雪霞心里还是很没有底,但知道韦宝是说一不二的性格,尤其现在南风也来了,韦宝肯定要出兵,劝阻是没用了的。
“总裁,是不是让辽南派出多路大军配合作战?加上朝鲜的大军配合,在毛文龙区域外围,多路对建奴实行打击,让建奴感觉我们是要打大仗,而不是光打沈阳城一个地方。这样的话,建奴不敢分派太多兵力。否则,建奴上来就用万人骑兵团冲锋的话,凭我们的迫击炮和山炮,两千人恐怕难以抵御建奴。”吴雪霞谏言道。
其实这个建议,吴雪霞前天就向韦宝提出过了的。
“我不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吗?我们不要想吃掉建奴,或者重创建奴,这很难做到,尤其是在建奴的地盘,更难做到。建奴失去辽南,在我们手里其实也没有吃什么亏。骑兵的优势的确很大。我并不想与建奴打大仗,明白吗?边打边谈,打的建奴不敢再对付我们,大家和平相处,方为上策,等将来有实力一举吃掉建奴的时候,再摊开来轰轰烈烈的打一场!”韦宝道。
“我是怕沈阳城是建奴腹地,是贼酋的老巢,他们在那里兵力太充足,等下还没有表演给蓟辽、辽东辽西的将领们看,咱们自己先败了,被建奴赶出沿岸了。”吴雪霞道。
“你就直接说,怕割不到一千颗建奴的人头吧。哈哈哈。”韦宝轻松道:“割不到一千颗人头就割不到一千颗人头。我对这一仗还是有信心的,我们有火力优势,打法新颖,建奴肯定会有死伤!况且我当初与孙承宗打赌的时候,也没有明言具体打几次,一次不行,咱们就两次,三次,一千颗人头不难的。”
吴雪霞闷闷的哦了一声,心中却暗忖,我就怕你一颗人头都拿不到,建奴万人铁骑冲锋的场景,吴雪霞是见识过很多次了的,那场面,能让人胆战心惊。
只怕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