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鹿鼎记-第7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其间也有一些例外。

    在原本的历史中。

    顺治五年,1648年,摄政王多尔衮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可是,几天之后,多尔衮对于满汉通婚作了进一步规定:凡希望嫁给汉人的满族官员之女需呈明户部,登记户口;希望嫁给满人的汉族官员之女也需报户部登记;非官员家妇女许配满人听其自便,无须报部。并告诫满人务必合法结婚,除了正式的妻子,不许另占汉族妇女。

    这个通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官家子女要通婚必须要申报,并非自由通婚。

    民间虽开了绿灯,但真正照此执行的人很少。

    主要是因为满汉通婚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满族八旗,而非汉人。

    大规模的满汉通婚有可能会导致八旗制度的崩溃,会导致八旗旗民特权的最终丧失。

    祖训、旗制也总是和全族利益挂钩的。

    满汉通婚的倡议在多尔衮生前很难推广开来,基本上名存实亡。

    两年后,多尔衮出猎时死于途中。

    多尔衮死后受到清算,他被追夺了生前的名誉和爵位。

    当年满汉通婚的倡议也随之成为多尔衮的大逆罪状之一。

    至于后来鳌拜等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期间,政治上更加趋向保守,朝野刮起一股恢复八旗祖宗旧制的风气。

    已趋缓和的满汉关系再度紧张,满汉不得通婚更是成为天条,满人汉人都不得违反,违者严惩。

    乾隆年间有一个“曲线通婚”的故事,这就是乾隆嫁女的故事。

    乾隆把自己的女儿过继给大臣于敏中,于是公主就变成了汉家女。

    然后乾隆把女儿嫁给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这样就没有违反“满汉不通婚”的祖制。

    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待议。

    韦宝是知道这个故事的,“格格可否过继给蒙古哪个贵族,这样的话,不是满人的身份,就不会太过敏感了。”

    “怎么?我们满人的身份辱没了你吗?大汗的亲生女儿,我大金国的格格,配不上你吗?”代善忍不住发火了。

    就算谈判不成,代善也受不了这口气,受不了大金国的格格受到侮辱。

    “贝勒不要误会,我没有这个意思。”韦宝赶紧道:“我提出这个请求,主要是出于我的政治仕途考虑。我想好了不与你们再起纠纷,便会信守承诺,相信你们也能体谅我的难处。”

    “这条可以,我可以对我父汗说的。”聪古伦格格并不觉得这算多大的事儿。


………………………………

【0864 代善和皇太极都抛出橄榄枝】

    满人结亲,认干亲,结义,都比较简单,北方游猎民族的性格都比较粗犷豪迈。

    在封建年代,甚至父亲或者兄弟的女人,那都是能共用的,还有什么礼仪上面的事情难得倒他们?

    本来代善还要说什么,觉得聪古伦太委屈自己了,也把大金国的位置摆的太低了,好像在求韦宝一样。

    但现在看聪古伦自己都这么说了,也就没再说话。

    代善看向皇太极,要看皇太极的意思。

    皇太极道:“只要双方都拿出诚意谈,这些都能商量。但是,我妹妹嫁给你,礼法上决不能委屈,要按照你娶正室的礼法和规格操办。”

    韦宝觉得这条没什么问题,点头道:“这没问题。到时候可以从威宁堡将格格娶到辽阳城,我会让父母亲人都来见证。”

    虽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但是韦宝对这种事的接受度很高,这么说的话,也就是不反对娶聪古伦格格的事情了。

    韦宝想过有人可能会为这事大做文章,都直接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了,这还不算私通建奴吗?

    毛文龙或者辽东什么将领与建奴通信都能被算成私通建奴呢!

    但是如果让聪古伦过继给谁的话,韦宝对皇帝可以说成是意外睡了聪古伦,事先并不知情。

    只要在娶亲之前向皇帝说明,只要皇帝答应,其他都不是问题。

    如果为了这事弹劾自己的人太多,正好趁机离开辽东!

    就算是为了这事彻底断了仕途,其实韦宝也无所谓。

    只要辽南能平稳发展,大不了脱离大明算了,只要不主动打大明,韦宝相信,以自己的实力,大明绝不敢当韦家庄和辽南。

    当然,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对于剿灭建奴,韦宝是真的丝毫没有蹚辽东这股浑水的意思,除非拥有充足的粮草,充足的军饷,然后拥有上百万冷兵器大军,这上百万大军还得是边军中最优秀的那十分之一水平的才行,然后围剿一年半载,否则能拿建奴怎么样?

    建奴对于大明来说就相当于柳子,土匪,而且是一股几十万人合在一起的大股土匪。

    如果是宝军出战,要全数彻底剿灭建奴,至少要五万以上的军队,那就至少要五个师的兵力,并且要有充足的武器弹药。

    而且也得围剿三五个月,否则无法尽数剿灭。

    以这次作战的花费看,韦宝估计,想消灭建奴,宝军在装备上还得升级,具体要几年,不好说。

    经济上的准备,更是至少要十亿两!

    否则不可能彻底打败建奴。

    如果要顾忌民族大融合,不能走杀人放火,不能走***路线的话,那花费得更大。

    既要把建奴打的没路走,又不能施行残酷的屠杀,就得一点一点的驱赶,一点点的消耗,打到建奴甘心臣服。

    那样的话,别说十亿两纹银,二十亿两纹银都不见得够,还得有十几万热武器大军耐心的驱赶。

    韦宝虽然知道和平方式很难,但还是更趋向于经济上的发展,将来让建奴看到与自己的巨大差距,走和平方式路线。

    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建奴彻底融入汉人大家庭,安安心心做个小老弟,解散建奴贵族势力。

    皇太极点了点头,看向代善,示意这样可以吗?

    代善没多少意见,而且本来这次谈判,大汗已经说了是以皇太极为主导,你说行了就行了呗,也微微点了一下头。

    就这样,双方谈判算是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突破!

    “那好,我这就派人传话,今天便撤军,放弃已经占领的杨古利大营,你们什么时候能让我军进驻威宁堡和清河堡?”韦宝问道。

    “既如此,我回去之后便与父汗商量,最快明日可以派人传话,传话需要三日左右能传到。”代善道。

    “你们两个做不了主啊?”韦宝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代善和皇太极脸一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大玉儿道:“两位贝勒爷自然能做主,只是上面还有大汗,得先禀明大汗,我们能保证,大汗一定会答应的,若是总裁不放心,可以等我们打点好一切,总裁再让人撤军,这总可以吧?”

    韦宝笑着点了点头,“我是无所谓,只是你们若是不能做主,就不必浪费我时间了,这样吧,我先让大军撤回河边扎营吧,算是我们先拿出诚意!如果你们那边进展顺利,下个月安排一个黄道吉日,安排迎娶格格。”

    皇太极微笑道:“那以后真的成了一家人了,韦总裁,那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妹夫了。”

    韦宝呵呵一笑:“只盼你们真心修好,从此与辽南不再起纠葛,也不要再打朝鲜的主意!”

    “对,总裁不提醒倒是差点忘了,朝鲜的事,你也要揷手吗?那你们辽南揷手的地方,未免太多了吧!即便你们想在朝鲜揷一脚,朝鲜也是我大金国先去打通的,顶多双方共同治理!”皇太极道。

    “笑话,朝鲜自古以来都是大明的附属国!哪里轮得到你们?你们可以去问一问,朝鲜人听你们的,还是听我的,我还有一个身份,想必你们应该知道,我是朝鲜的太师!”韦宝笑道。

    皇太极和代善都知道韦宝已经在朝鲜扎根,不但派驻了军队,还直接管理朝鲜两个最重要最富庶的道。

    倘若照着这个态势发展,等朝鲜和辽南融为一体的话,都是韦宝说了算,朝鲜有人口,有土地,将来韦宝的实力更不知道要超出大金国多少倍。

    “总裁,话不能这么说吧?明廷对朝鲜早已经鞭长莫及,眼下明廷自顾不暇,我大金国旁边有你们辽南,已经要分心防御,若是不能收纳朝鲜,不能平定毛文龙,我们后院将一直不稳!还有辽东,你韦总裁在辽东似乎也有监军的头衔吧?是辽东说了算的实力派人物,倘若你再揷手辽东事务,暗中帮助明廷的话,我大金国四面隐患,岂有容身之地。”皇太极道。

    韦宝呵呵一笑:“没想到,贝勒你对我这么了解,看样子,你们的情报工作做的的确不错,在各地都派了不少细作吧?”

    “一定没有你韦总裁的细作多。”皇太极不卑不亢的干笑一声。

    “你们但可以放心,只要你们不冒犯辽南和朝鲜,我一定不会对辽东和毛文龙提供任何人力物力支持!”韦宝道:“我虽然身为辽东监军,可你们应该很清楚大明的混乱官场,都是为了仕途混好处罢了!你们要是打得赢辽东和毛文龙,你们尽管打,完全不必担心我的人马会横插一脚,朝你们背后下刀子,我若是娶了聪古伦格格,与你们算是一家人了,再出兵打你们也至少是有原因的,也至少要先昭告天下。”

    “好!”皇太极听韦宝这么说,放心了大半,他最担心的就是韦宝这么有能力的人,能将大金国四面势力全部集合在一起,甚至将所有势力都整合在一起,甚至包含蒙古势力。

    “你们要在合约中说明,即便有朝一日与我大金国反目,你们至少也要提前半年知会大金国知晓,决不可偷袭,我大金国也按照这个约定。”代善道。

    “可以。”韦宝干脆的答应了这一条,“你们预备将聪古伦格格过继给谁?”

    其实刚才韦宝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皇太极就已经想过了,最合适的蒙古贵族人选,无疑是他的大舅哥兼岳父。

    蒙古科尔沁部的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

    布和的妹妹哲哲是皇太极的大福晋,儿子吴克善与满人过从亲密,女儿布木布泰,就是大玉儿,是皇太极的侧福晋。

    妹妹和女儿同时嫁给一个男人,所以布和既是皇太极的大舅哥,也是皇太极的岳父。

    按照辈分,大玉儿和聪古伦是平辈,所以,布和是大玉儿的父亲,把聪古伦过继给布和,不但可以使得满蒙更加亲密,自己也能与韦宝沾上很深的亲缘关系。

    有实力的人,自然被很多人惦记,想与之结成更深厚的关系。

    韦宝眼下虽然是大金国的敌人,大金国最大的对手,但是一旦联姻成功,同样也是大金国最大的盟友。

    皇太极想到,如果有这么深的亲缘关系,以后他在大金国的势力将更加稳固,谁敢与自己争锋,首先要顾念自己有韦宝这个外部助力。

    “蒙古科尔沁部的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也是我的侧福晋的父亲,韦总裁觉得这个人选怎么样?那样的话,以后你我不单是大舅哥的关系,你的妻子和我的妻子也是姐妹关系。可谓亲上加亲。”皇太极道。

    代善闻言,立马看了眼皇太极,暗忖皇太极好会见风使舵!马屁不用这样拍吧?

    代善也有心弄一个人选,与韦宝拉近关系,代善也同样看中了韦宝的势力。

    本来自从大阿哥被努尔哈赤废了,代善就是大汗位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是代善不得努尔哈赤欢心,已经被废了第一顺位,但这并不代表代善已经心灰意冷,他在建奴当中还是有很强势力的。

    爱新觉罗·代善是努尔哈赤次子。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1616年,天命元年就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序称大贝勒。

    代善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立战功。

    努尔哈赤逝世后,在代善主持下诸贝勒拥戴皇太极继承汗位。

    1635年,天聪九年,代善被皇太极斥为轻视君上,贪财违法,虐待属人。

    1636年,崇德元年,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次年被太宗复斥为越分妄行,轻君蔑法,渐赋闲家居,不问朝政。

    代善终皇太极一朝,因其年长位尊而遭压抑。

    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为消弭内争,代善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

    代善与兄长褚英,均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元妃(原配发妻)、第一代大福晋佟佳氏(名哈哈纳札青)所生。

    代善年轻时即参与了统一女真诸战役,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16岁的代善第一次跟随努尔哈赤从征哈达、辉发、叶赫等国,论军功封贝勒。

    代善很早就内佐国政,外统重兵。

    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代善与长兄褚英奉命随叔父舒尔哈齐,与费英东、扈尔汉、扬古利等领兵三千,往斐优城,迎接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斐优城主策穆特赫部众归附。

    他们到达斐优城后,收四周屯寨约五百户。

    三位贝勒令费英东、扈尔汉带兵三百护送先行。

    不料乌拉部贝勒布占泰闻悉,命贝勒博克多领兵一万余,潜伏在图门江右岸的乌碣崖一带,于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突然冲出,拦路截杀。

    扈尔汉一面让护送的五百户斐优城女真在山上树栅扎营,遣兵一百守卫,自己率兵二百与敌军列营对峙,一面派人将乌拉部拦劫之事回报三位贝勒。

    第二天,农历二月二十日夜里,三位贝勒领军赶到。

    面对大军突袭的严重威胁,褚英、代善对着全体官兵,策马愤怒说:“吾父素善征讨,今虽在家,吾二人领兵到此,尔众毋得愁惧。布占泰曾被我国擒捉,铁锁系颈,免死而主其国,年时未久,布占泰然是身,其性命从吾手中释出,岂天释之耶?尔勿以此兵为多,天助我国之威,吾父英名夙著,此战必胜。”

    这一番话言语虽然不多,对鼓舞士气却有很大作用。

    当时建州女真军队只有三千,而乌拉部的军队则多达万余,而且是早有准备,以逸待劳,双方实力对比相当悬殊,建州兵丁能否冲破敌军包围安全返家,已是一大难题,要想打败对方,更是谈何容易。

    褚英、代善的话无疑起了很大的鼓舞,建州兵们齐声叫喊说:“吾等愿效死力,遂奋勇渡河”。

    代善与兄长褚英乘机率领军队登山而战,直冲入敌军大营,击败布占泰截路的一万乌拉兵。

    在两军对垒之时,代善催马前行赶至对方主将博克多近处,探左手,一把攥住了博克多头上所戴之盔,挥刀将其斩于马下,又斩杀了博克多的儿子。

    此战,建州女真兵生擒常柱父子及其弟胡里布贝勒三人,斩人三千,获马五千匹,铠甲三千副。

    凯旋回师以后,努尔哈赤因代善奋勇杀敌,就赐与代善“古英巴图鲁”美号。“古英”乃满文音译,意为“刀把顶上镶钉的帽子铁”,巴图鲁为满语中“勇将”之意。既英勇,又硬如钢铁,更是勇士之最。

    这个尊号,有清一代,仅为代善所独有,可见努尔哈赤对代善的英勇,给予了高度的嘉奖。

    1612年,万历四十年,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和额亦都、费英东等五大臣,因不堪忍受执政的大阿哥褚英的虐待,而联合向努尔哈赤上告,努尔哈赤十分气愤,革掉褚英的嗣子身份,罢其执政,三年后处死。

    褚英被罢政以后,代善在诸子中年岁居长,骁勇善战,军功卓著,拥有正红旗、镶红旗二旗,努尔哈赤令大贝勒代善代政,并说:“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代善收养。”

    于是代善权势显赫。

    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正月,听说布占泰要囚禁所娶的努尔哈赤两个女儿,又要娶努尔哈赤先前已聘的叶赫布斋贝勒之女,叶赫老女,努尔哈赤大怒,统兵三万,进攻乌拉。

    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正月十七日,代善随努尔哈赤出征乌拉部,包围乌拉孙扎塔城并且攻克,之后由此前进,攻取郭多城,又从郭多城,进取鄂谟城,并驻营于鄂谟城。

    乌拉部首领布占泰率兵三万,越过富勒哈城前来迎战。

    努尔哈赤的部下诸将请求出战,努尔哈赤慎重考虑。

    代善说:“我师远来征伐,要速战速决,最初所考虑的,是如何诱布占泰出城,今其兵已至郊野,我们反而不出击斩杀。若知如此,何必喂饱马匹,整备盔甲、鞍辔、弓箭、刀枪从自家中前来。今日不战,等布占泰娶了叶赫老女再征讨他,岂不是无可奈何了?”

    于是努尔哈赤下令进攻,与乌拉步兵相距百步许,代善临阵之际奋起攻击,率军大破乌拉部,攻克乌拉部都城。乌拉兵溃走,代善追杀过半。布占泰奔走叶赫,所属城邑都归降努尔哈赤,编户万家。封为和硕贝勒。

    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军乘势攻占开原,1619年,天命四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代善跟随努尔哈赤进攻铁岭。

    攻占铁岭城之后,代善率兵进击潜伏于高梁地内的蒙古齐赛贝勒所率领的万余蒙古兵,蒙古兵溃败至辽河,代善大杀其兵于辽河。

    代善生擒蒙古贝勒齐赛及其生子色特奇尔、柯希克图二人、扎鲁特图巴克、色本兄弟、科尔沁明安贝勒之子桑噶尔寨等,共贝勒六名,及齐赛贝勒之亲信大臣岱噶尔塔布襄以及大臣十余人,共一百五十人。

    1619年,天命四年农历八月十九日,代善跟随努尔哈赤发兵进攻叶赫。二十二日晨,兵抵叶赫,代善和阿敏、莽古尔泰,领兵攻陷叶赫西城,努尔哈赤攻取东城,叶赫部贝勒叶赫那拉·布扬古(代善妻弟)与其弟布尔杭古遣使请降,并请代善立誓不杀。

    代善同意,并与布扬古及其母(代善岳母)盟誓,布扬古于是投降,后遭缢杀,布尔杭古贝勒由代善领回自己家中。

    1620年,天命五年三四月间,后金国准备从界藩城迁居萨尔浒城,努尔哈赤视察并指定各贝勒兴建府邸的宅地。

    代善看到其长子岳托修整好的宅地比自己的好,就先后让莽古尔泰和阿敏为自己请命说自己所居之地狭小,意欲霸占岳托的宅地。

    1620年,天命五年九月初三日,代善次子爱新觉罗·硕托(岳托的同母弟弟)因为无法忍受代善的虐待而突然失踪,有人说其“叛逃”投明朝而去。

    在还未确定硕托是否叛逃时,代善即一口咬定硕托有叛逃之心,在找到硕托并且其本人明确表示并没有叛逃后,代善还是向努尔哈赤跪下五六次请求斩杀硕托。

    代善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努尔哈赤释放了硕托。

    努尔哈赤由此开始调查代善给予两个前妻之子的待遇问题,发现代善之子岳托、硕托所领有的资产均比其他的异母弟弟差。

    因此努尔哈赤怒斥代善说,你也是前妻的儿子,何不想想我不是对你更亲近吗?你怎么就被后妻蒙蔽得虐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呢?何况我待你一直是特选良好的部民让你专管,你为什么就不能像我一样将优良的部民赐给岳托、硕托呢?

    努尔哈赤让岳托、硕托与代善分家,并公开宣布废掉代善的太子之位。

    代善被废除嗣位后,于1620年,天命五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亲手杀掉继妻以向汗父谢罪,努尔哈赤要他与诸弟发誓,今后如再怀恨众贝勒、大臣,甘愿受天地处罚。

    努尔哈赤宽容了代善。

    代善尽管被废除了太子位,但仍得为四大贝勒之首,参与治理国政。

    在韦宝看来,代善明显是一把好牌打的稀烂的代表。

    本来代善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动摇的,就为了宠爱后妻,虐待已经过世的妻子生的孩子,这么点小事就被废了,也是个人才。

    这种人别说荣登大宝,就是在普通老百姓阶层,也不会是什么过的好的人。

    “韦总裁,还有一个人选,我的亲家莽果尔,他所统帅的部族比布和的部族更大!”代善向韦宝道。

    皇太极闻言好不恼恨,没有想到代善居然会这么直截了当的横插一杠。

    代善和皇太极一起看着韦宝,两个人没有办法,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手里,他们只能争执,最后决定,变成了韦宝。

    本来若是只有一个选项,韦宝也不用伤脑筋的。

    其实韦宝对于聪古伦格格到底是过继给代善的亲家,还是过继给皇太极的亲家,都无所谓。

    韦宝并没有联络蒙古人的打算,与建奴罢兵修好之后,他周边等于已经没有对手了。

    至于联络蒙古人,主要还是明廷的工作。

    但是既然这两个人提出来了,以韦宝的反应速度,还是能够马上意识到情况所在的,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关乎到他与代善亲近,还是与皇太极亲近。

    韦宝不由看了眼林文彪和吴雪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