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明副榜举人-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直一听,拱手道:“侯爷教训得是,现在虽然皇帝蒙尘,但该有的体制也还是要维护,这吴先生为前任巡抚,现在戴罪之身,也要谨守分寸为上啊。”

    吴兆元一听,连声自称罪臣,杨轩也没有说什么。

    重新回到座中,吴兆元拱手道:“侯爷,自先帝在位以来天下大乱流寇四起,国家残破不堪,现在流寇相继为侯爷所败,虽然退守昆明,但仍有数万之众,未来如何处置,侯爷万勿大意为好啊。”

    杨轩笑了笑,看着左右道:“吴先生所言甚是,流寇主力为四大将军手下亲军,这些人不过其中十之一二,久经沙场,且一人一骑,快速机动。

    当日流寇败于凤凰山,张献忠被杀,众人多以为流寇大势已去难以东山再起,川东将军曾英狂妄自大亲率兵马出阵以图歼灭这残兵败将,但战场之上反而为流寇所趁,最后身死城破。

    缘何如此,实在因为张献忠已死,流寇主力尚存,流寇以数万精锐之师背水一战,即使孙武再世也难有所作为。

    今日白石江一战我军大获全胜,众将建议全线追击,本候刻意放缓步伐,就是担心重蹈覆辙之故。”

    吴兆元连声称善,拱手道:“侯爷,如今鞑子入寇,占我土地,易我衣冠、屠我人民,更是在各地大肆圈占土地,民众稍稍反抗轻则屠村,重则屠城,种种暴行骇人听闻。

    当天天下,民众无不横遭其祸,户无不有亲属为鞑子所害,鞑子之祸,天下大敌,而流寇不过疥疮小患而已。”

    杨轩站起来,来回度了数步,看了看左侧的钱邦芑说道:“吴先生言之有理,别的不说,当年鞑子入川,烧杀抢掠,历历在目,轩虽然愚钝,但无时不刻想誓师北伐,以还我衣冠,解救万民于水火。

    但四川四面盆地汉中、云贵都在盆口,若为流寇所有早晚派兵来攻,如此恐川省再不为我所有。故当年诸葛武穆北伐,须先平定南中之乱。

    在下不才,不敢自比诸葛武穆,但诸公都乃一世豪杰,当继承先贤之志,断不可使国土沦丧,让百姓为鞑子所奴役。”

    众人一听,纷纷跪下称是。

    吴兆元拱手道:“侯爷所言正是,诸葛武穆当年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为后人引以为美谈,现在流寇盘踞云楠,地方更有沙定洲作乱,侯爷当如何平定今日南中之乱?”

    杨轩笑道“很多流寇不满官府残暴,横征暴敛走投无路最后从贼,我们口中所谓盗贼,在他们眼中更是义军。

    故自先帝登基以来,朝廷虽然多次大败流寇其军,擒获其首领,缘何起而复叛,实在因为官府没有善待其精装,安顿追随其民众。

    要平定流寇之祸,需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先在军事上挫败流寇所部,将其困在弹丸之地,然后推行新政,让大家都能够安身立命,如此其军自散,流寇之祸自然平息。”

    吴兆元内心大喜,拱手道:“侯爷,如今流寇新败,局促于二三州府,其所占领底盘可谓弹丸之地。

    侯爷,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诸人皆为张献忠义子,情同父子,其账下诸将也追随其南征北战数年,情同兄弟。

    当年张献忠在凤凰山为鞑子所害,风闻临死之前曾经留有遗言,希望能够摒弃前嫌共同抗击鞑子。

    罪官为流寇所掳掠,昨日其平东将军孙可望召见罪官,希望两家能罢兵言和,大人停止进军,流寇则派出兵马追随侯爷北伐。

    正如大人所言,我们现在最大敌人乃鞑子,罪官以为不如与流寇罢兵言和为上。”

    杨轩摇了摇头道:“本候非嗜杀之辈,流寇之祸当以诏安为上。

    在我义勇军之中,十三镇主将,靳统武、王之邦二人可出身流寇之中,如此可见本候政治解决,招安流寇的诚意。

    数年之前,本候也曾与征西将军李定国见面,深知其为当世之虎将。

    若大家条件谈得拢,不要说招抚其部,未来北伐中原,当借重李定国、刘文秀诸公。”

    当即稍作思索,说出自己招降条件。

    斩杀李干德武大定袁韬等谋害前四川巡抚杨展之元凶。

    以民间义士身份改称张献忠为八代王,将来可在其战死之所建立私家祠堂,祭祀其北上抗清之举。

    孙可望担任侯府总参议,不再领兵。

    流寇按照义勇军编制其部改编为两镇兵马,由李定国、刘文秀分任总兵统率之,所部将士比照义勇军标准发放俸禄。

    其余人马,择优者录用官职,分任地方。

    一般民众分派地方屯田,官府发放种子稻谷,给予抚恤,前三年免征田赋丁赋,第四年后委派官员比照地方征收赋税。

    。。。。。

    众人一片哗然,特别是以民间义士身份请封张献忠一事,很多官员不以为然。

    想那张献忠多次背叛朝廷,挖掘大明皇陵,逼死残害大明襄王、楚王、蜀王多位亲王,残害其宗亲,现在居然要建祠堂祭祀,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特别是钱邦芑,跪下拱手道:“侯爷,此事万万不可,别的不说,但说郡主一家为其屠戮,蜀藩数万宗亲为其所害,此等大奸大恶之人,侯爷竟然准备设立祠堂进行祭祀,不要说老臣过不去,郡主哪里也不好交待啊。”

    杨轩笑道:“自嘉靖以来,时人评价天下大弊,不外乎宗藩,卫所,官僚而已。

    崇祯年间,天下宗藩数十万,大大小小龙子龙孙皆需国家供养,以全国之力尚不能供给宗藩,恒古未闻,既然朝廷不能解决,当然民众不堪其扰起而反抗。

    洪武年间全国有内、外卫547个,所2563个,朝廷本来以为依靠卫所土地豢养卫所兵丁,但卫所土地为军官所吞噬,卫所兵丁待遇不如普通民丁,如此全国二三成膏腴之地沦为卫所军官私产,此天下大弊,朝廷不能解决,当然民众不堪其扰起而反抗。

    如此观之,李自成张献忠作乱,朝廷不是没有责任,各朝各代大臣不是没有责任,张献忠虽然是大奸大恶之辈,但不能将整个板子打在张献忠头上啊。

    除此之外,我等祭祀表彰的并非张献忠聚而作乱,而是其北上抗清,我等祭祀其人,就是告诉那些投靠满清鞑子之辈,就是告诉身在沦陷区的民众,就是张献忠这种大奸大恶草莽英雄也知道国家大义,华夏之辩。

    就像洪承畴吴三桂之辈自诩忠义,不要连张献忠就比不了。”

    众人听如此一说,纷纷允诺。
………………………………

第309章 火炮攻城

    但对吴兆元提出立即罢兵之举,杨轩没有允诺,传令三军,大军全速进发,逼迫流寇归顺,共同抗击鞑子。

    在昆明城内五华山之上,在昔日黔国公府内,孙可望恼羞成怒,将回信狠狠的摔在地上,恶狠狠的对吴兆元说道:“包藏祸心,当日父皇在时就曾说杨轩奸诈狡猾,无耻小人。

    我部既然愿意归顺,其缘何不罢兵言和,各部反而步步紧逼向昆明城开进?”

    李定国拱手道:“平东将军,这杨轩开出条件也不算太坏,我义军改编为两镇,兄弟们也有一个好归顺啊。”

    恶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孙可望突然声音放缓道:“我的傻兄弟啊,我们给对方使出一个缓兵之计,杨轩不傻,也给我等使出一个缓兵之计。

    你们两位做了总兵表面风光,谁知道对方会不会背后使坏,到时候暗算你我兄弟。

    不要忘记你可射杀神弩张令,须知这张令不是别人,与秦良玉有通家之好,现在秦良玉孙女可是杨轩宠妾。

    还有蜀藩数万人马,这是多大仇怨,都断送在我义军之手,须知蜀王府郡主可现在是杨轩的夫人啊。”

    李定国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道:“话虽如此,我想杨轩也不会不知道其中因由啊。

    投降的义军兄弟听说多有重用,就像靳统武、王之邦听说都成为一镇主将。”

    孙可望摇了摇头道:“现在大敌当前,对方要用你,当然和声和气,待天下平定之后,谁指挥会怎么样?”

    众人一听,良久不能言语。

    现在义勇军离此不过五十余里,大军不过一日路程,孙可望想要逃走,李定国则不愿意。

    与中原不同,云楠省地广人稀,道路崎岖异常难走。

    云楠省遍地都是土司,这些土司如同土皇帝一般控制大大小小城池,要想从其地盘经过,就地获取补给,几乎与虎谋皮无二。

    当年义军能够顺利进入云楠那是打着为黔国公复仇的名号,现在省城被占失去地盘,不需要杨轩号令,各地土司几乎会群起响应攻击。

    见李定国坚持要留下,孙可望看了看笑道:“宁宇既然这么说,那你我兄弟分工,我率部向南发展,你会同袁韬、武大定等人守城。”

    李定国见状,只好同意。

    看到义勇军各部直逼昆明城下,李定国站在城头高声大喊道:“蓬侯,你也算是英雄好汉,当年你不是主张连寇平虏吗?

    如今鞑子横行国内,大明江山十分占据了八分,你为何在这个时候还要挑起内讧吗?”

    杨轩拿起喇叭答道:“李将军,别来无恙,当日我们在顺庆府、潼川府相遇,印象令人深刻啊。

    杨展将军遇害让我认识到我义勇军力量颇为弱小,让我认识到攘外必先安内。

    否则我与鞑子打得正欢,你们在背后给我一折腾,就像汉中那样前功尽弃啊。

    李将军,本督知道你所能。若是你愿意开城投降,本督保你为甲等镇总兵,到时候我们一起杀鞑子,为你们老万岁报仇,何不快哉?”

    李定国眼睛一眨计上心来道:“蓬侯,跟随你也未尝不可。要不你退兵三日,我与城内兄弟商量一下,如何?”

    杨轩笑道:“李将军,我也不是小孩子,怎么能够因为这几句话而退兵呢?

    男子汉大丈夫,做事爽快一点,你是降还是不降?”

    李定国摇摇头道:“蓬侯,这么大的事情总要人商量商量吧,总不会你来到城下立马让人家投降吧。”

    杨轩哈哈大笑道:“李将军,若是你商量也可以,我可以给你一天时间考虑。但有一个前提,必须将杀害杨展总兵的袁韬、武大定献出来,否则的话,本督断难退兵的。”

    李定国摇头道:“蓬侯,若是我将袁韬、武大定交给你,那与投降你与有什么区别吗?蓬侯,你还是退后如何?”

    杨轩摇头道:“李将军,既然如此,那么本督就攻进城后与你再交谈不迟。”

    当即下令攻城,杨轩亲自指挥炮标对准城墙开炮。

    经过数年准备,义勇军炮标现在共1个5斤炮营,2个2斤炮营,与一个臼炮营。

    臼炮是一种传统火炮,炮口非常短,如同石臼,发射距离较近,主要破碎城墙,是一种攻城炮。

    10余门臼炮被推到城墙下,对准近处目标射击,一块块重约二十余斤的石块被射上天空,然后落在城墙上,砸出一个个巨大的坑洞。

    自火器发明以来,臼炮就虽然不利于野战,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攻城火炮。

    一门臼炮约十人操作,义勇军目前共有三个臼炮大队,约30门臼炮。

    除了臼炮,应用较为普遍的野战火炮是2斤炮。

    目前大量装备的2斤炮炮身不过500斤,加上炮架重量也不过800斤,用传统二轮马车就可以运输(吴三桂大炮重310公斤),若使用四轮马车,不但可以拖拽大炮,更能拖拽大炮所使用弹药。

    在使用两马拉四轮马车(轻型四轮马车,可拉8担货物,600公斤货物)之后,马匹数量减少(过去2斤炮用4匹战马拖拽),一门2斤炮操作人员由10人减少到8人,分别是炮长1人,炮手2人,轻洗手1人,车夫1人,护兵3人。

    过去每个2斤炮大队有10门红衣大炮,现在则增加到12门。

    义勇军目前共两个2斤炮营,目前共有2斤炮80余门。

    除了2斤炮,威力较大的野战火炮为5斤炮,现在普遍装备部队。

    5斤炮炮管长1。52米,内径93mm,外径220mm,炮身重1000斤,全炮(包括炮身、炮架、车轮)重约1800斤,可以发射5斤重铁球,俗称为5斤炮。

    (仿照拿破仑6磅炮,即M1841型6磅(2。54公斤)野战炮口径为93mm,身管长1。52米(16。3倍口径),炮重389公斤。正如前面介绍2斤炮那样,吴三桂铸造2斤炮重量与拿破仑5斤炮重量差不多,如此可见中国与西欧铸炮工艺差别。

    虽然主角采用了铁模铸造与连续锻打等工艺制造出来的铁芯铜体大炮,但制造工艺与一百五十年后的法国还是有一定差距,大炮重量虽然不到这个时代的6成,但比起拿破仑大炮还是重2成。)

    这种5斤炮需要四匹马的四轮马车(重四轮马车)拖拽,轻松解决机械运输问题。

    如此经过半天激战,义勇军在北门砸开一个缺口,双方在缺口处展开厮杀,双方厮杀一天,虽然尸体枕籍,但还是难以攻入城中。

    大家纷纷请战,杨轩思索良久认为给予压力不大,你能够集中力量守卫一个缺口,那么我就多打几个缺口看你怎么守卫?

    当即集中所部臼炮对东门轰击,希冀炸塌东面城楼再次形成缺口。

    看到义勇军攻击受阻之后移兵东面,集中所有臼炮拼命向东门发射巨石希冀炸塌城楼,李定国指着城墙下厮杀的义勇军颇为羡慕道:“杨轩带兵打仗,虽然不甚威猛,但其军队装备精良我等望尘莫及。

    现在他打东门,我等当然分兵东门,与对方拼伤亡。”

    李定国当即分派兵将守城,如此厮杀半天,突然听见西门外爆炸声阵阵,大家转头望去,这几天异常平静的西门居然突然发生巨变。

    正在疑惑之间,西门守将袁韬满身鲜血前来求救,一问才直到在攻打东门的时候,杨轩集中十门红衣大炮突然轰击西门阵地。

    炮声异常猛烈,被红衣大炮连续不断轰击,城墙上的兵丁胆战心惊的根不敢反抗。

    而就在这时,义勇军主力突然出现在西门,他们推着攻城塔,抬着云梯来到西门外面,在大家反应之前敢死队一个个爬上云梯,然后疯狂投掷带柄震天雷,然后接着爆炸余威跳入城墙,杀散守城的老弱残兵,打开城门突入城中。

    这可以说义勇军攻城的一个固定模式,先用臼炮轰炸出缺口将士突入,若对方守城不坚决可能就撤退了。

    而如果对方守城非常坚决的话,或者在炸塌其他缺口,或者派出精兵突袭。

    这次炸塌两个城门方才占据城墙,过程艰辛确实远超从前。

    由于没有考虑到义勇军这样快的就攻破城池,流寇显得一片混乱,若说成建制的流寇还稍稍有一点战斗力,那么四处逃逸的流寇除了个别的还在自恃勇力负隅顽抗之外,其他的没有任何战力。

    川中将领侯天锡看到义勇军如此轻松攻破城池颇为惊恐,慌乱之中率部投降。

    武大定战死的消息,在城破的时候武大定被团团包围,自知生还无望的武大定仰天长叹一声,拔剑自刎于街中间。

    看着拖来的认武大定尸首之后,让人辨认之后感到一阵落寞,笑着对左右说道:“将其枭首送给杨璟新吧,杨展总兵冤死,他非常难受。”

    马万年点了点头,令人做了一个盒子,将武大定枭首后送给杨璟新。
………………………………

第310章 土司土皇帝

    最最没有想到的是李定国居然兵败被俘。

    由于李定国身材高大,破城之后更是重点围攻的目标,这不被一个中队的人马团团围住,自杀不成最后被捆住来见杨轩。

    看着比自己高出半个人头的李定国,杨轩亲自走下去解开其身上索子道:“各位,李将军是我最为尊贵的客人,谁人如此大胆,竟然敢捆了李将军,真是可恨可恨。”

    李定国怔怔的看着杨轩道:“蓬侯,你要杀我?”

    杨轩微微一怔,瞪着李定国道:“你害怕吗?”

    李定国摇摇头,说道:“自从做了流寇,那天不是在死亡边缘打滚,有什么害怕不害怕的。”

    杨轩呵呵一笑,拍了拍李定国肩膀,对众人说道:“宁宇将军真是妙人,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将军虽起于草莽之间,但我认为唯有李将军有古将军风范,被人赠以小尉迟的美名。

    我今日不喜得昆明城,而喜得能够与宁宇将军一聚啊。”

    李定国睁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杨轩道:“蓬侯,你这是?”

    杨轩笑道:“宁宇将军不要慌张,你可以在这里喝酒吃饭,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你可以决定归顺本督,大家一起杀鞑子将鞑子赶出关内。

    或者收拾你被俘的人马,前往投奔孙可望。

    宁宇将军,不论你选择那样,我都不会拦阻。”

    旁边马万年颇为心急道:“姐夫,你不要放过这个歹人,这个歹人射杀神弩张令,张令公与我们家可是深交啊。”

    杨轩狠狠瞪了一眼马万年道:“万年,军中无姐夫与小舅子,要记住,在军中我是主将,你是我贴身护卫。

    各位,将军最大的心愿不过是马革裹尸而已,张令将军当日与宁宇将军一战,这是强者与强者对话。

    战场上刀枪无眼,这只能说明宁宇将军才学远在张令公之上啊。”

    王祥也劝诫道:“蓬侯,我等知道你爱惜人才,但这李定国可是仅次于孙可望的人物,若是放回去,恐惹来更大杀戮啊。”

    杨轩叹息道:“哎,王将军,本督虽知如此。

    但大丈夫应该言而有信,我早上与宁宇将军约定,若晚上更改,如此别人恐耻笑我啊。”

    当即不顾,令人好生安置李定国,安置其被捕获的将领。

    永历2年(公元1648年12月下旬),义勇军攻陷昆明城,擒获流寇定西将军李定国,斩杀杀害杨展的元凶武大定,另一元凶袁韬逃走。

    除此之外,孙可望早已经挟持南明黔国公沐天波携印逃走,留在昆明的大小官员,如明朝云(南巡抚吴兆元,明朝吏部侍郎雷跃龙、进士严似祖,御史任纂、举人金维新、龚铭诸人,杨轩都一一委任其官职。

    在占领昆明之后,杨轩令殷承榨署理云楠知府。

    以雷跃龙为按察使

    顺庆府知府范文广为云楠府知府(含今日昆明)

    康定知州傅元修为楚雄府知府

    CD令杨有仁为乌蒙府知府

    潼川州知州唐阶泰为曲靖知府

    严似祖为寻甸州知州。

    御史任纂为昆明县县令。

    其余的,如前任巡抚吴兆元、金维新、龚铭诸人都有任用。

    分派兵马追击逃敌,而自己则留在昆明黔国公府坐镇指挥各部,而令曹章警卫镇、杨秉义第5镇、冯有庆第10镇攻打临近的广(西)府、广南府、临安府。

    令曹勋在夺取镇雄府之后,杨璟新率领所部攻打旁边的丽江府,而其率部攻打西南的大理府。

    由于过去张献忠常常采用诱敌深入,就地设伏战术,杨轩令各部需要小心谨慎,避免为对方伏击。

    各路兵马携带蓬侯信函,凡是阻挡大军的土司,凡是敢公开拒敌的土司,一律夷灭三族,所部土司一律改为州县。

    看到各部奉令出征,前云(南巡抚吴兆元甚为不解道:“大人,云(南本为偏远之地,不知王化,很多土司迫不得已,如此方投降孙可望。

    国公爷,如今义勇军大败流寇于滇中,大人可以委派各个文官携带印绶,如此云(南全境之乱不难平定啊。

    杨轩摇头道:吴老先生,以德报怨,何如?”

    吴兆元微微一怔,摇头道:“国公爷,你在考卑职学问。此言出自论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杨轩呵呵一笑道:“是啊,吴老先生学问虽然好,但孔夫子话的意思则不明白。如今天下纷纭,那些拥兵自重的云(南土司无不闻风而起。

    先是吾必奎叛乱,接着是沙定洲,如此无不显示土司力量强大,中央集权式微。

    若不改变这种状况,我率军北伐,若后方再出现几个吾必奎,沙定洲之流啊。”

    吴兆元笑道:“侯爷,吾必奎,沙定洲不过是少数,大多数土司还是安于现状,很少像吾必奎、沙定洲这样想反叛朝廷的。

    大人,云(南三大土司,如丽江木府,武定凤氏、广南侬氏雄踞一方,自比公侯,这些大的土司为了维持自己统治,怎么可能造反呢?”

    杨轩深思片刻,细问道:“吴先生,这土司到底是何种制度,与我们汉家的郡县制度有何不一样。”

    吴兆元顺口答道:“侯爷,土司就是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袭其职、世统其兵。

    在其统治下,除了土司内部因为继承权发生争执,或者不同土司之间发生械斗,或者反叛朝廷之外,我们汉官一般不会介入。”

    杨轩重复念了一遍,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型道:“哦,这样不是国中之国吗?

    虽然地盘小一点,但比起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