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明副榜举人-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本王还小,只是偶尔听父汗曾经说起浑河之战,一直不信,想不到今日掉入杨轩圈套,真是可气可恨。”

    当年后金利用叛徒夺占沈阳之际,以白杆兵戚家军为主的七千援兵赶到浑河,双方在浑河南北两岸爆发血战。

    其时白杆兵渡河立于北岸,浙兵扎营南岸,鞑子先后以两百旗、两黄旗进攻,相继失败,最后汉奸李永芳招揽炮手,炮兵在后,重步兵在前,如此方摧垮其阵势。

    但此战鞑子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川浙偏师,不但伤亡数千,而且还有一名参将、两名游击将军为明军所俘获,由此可知当日战事之惨烈。

    鞑子两白旗当日有参加浑河血战,从小到大众人也曾听祖辈谈起,一些军中老将也曾经参与当年战事。

    现在听多铎再次谈起,众人恍然大悟,大家一个个懊悔不已,若早知道对方车阵之利,断然不会冒然发起攻击。

    但现在大军新败,数万兵马被困于猇亭如此小城,若再不做打算,若等到城破之日,恐全军覆灭。

    现在摆在大家眼前的只有撤退这条道路。(历史上李定国两蹶名王之后,湖南清军退往岳阳,广西清军退守梧州,在形势不明之际,清军更偏好野战,而不是困守孤城待援。)

    或者向荆州、向武昌撤退

    或者向安陆府,向襄樊府撤退,到时候依靠武昌、襄樊城池固守待援,等待湖(南、江南、关中的援军。

    多铎满脸苍白,汗珠一颗一颗从脸上掉下来,看着众人道:“为今之计我们还是分兵吧,本王与安郡王一道率领满蒙八旗向襄樊府撤退吧。

    石廷柱、佟图赖、蔡士英率领汉军八旗、绿营兵马向武昌撤退吧”。

    战事如此,为今之计也只得如此,现在听多铎如此一说,蔡士英、石廷柱、佟国赖等大小汉奸发出一阵整齐的“渣”正准备离开,但岳乐不同,岳乐是多铎的侄子,看对方如此模样,显得非常痛心。

    岳乐关心的问道:“十五叔,你没有问题吗?

    你脸色如此苍白,是不是生病了?虽然我军暂时失利,但义勇军并不是不可以战胜的啊?”

    多铎赫然一笑不顾大家人困马乏的现实,下令全军做好准备,在第二天半夜撤退。

    而此时义勇军各营,外面将士颇为兴奋,大家拼命唱着歌曲,尽情宣泄大胜之后喜悦。

    满江红、义勇军之歌、东进东进等歌声此起彼伏,大家敲着饭碗,捶打着铁器,尽情的吼叫着。

    各镇各团伤亡大概数字迅速的汇总过来,看了看欢欣鼓舞的众人,杨轩呵呵一笑道:“各位,今日一战酣畅淋漓,是我入伍以来最为酣畅的一战。

    众将尽力,如此真刀实枪的打败鞑子骑兵,虽然我们占有地形优势,虽然我们兵力占优,但能够大败鞑子骑兵,无论如何也是可喜可贺啊。

    我决定,参战各镇多颇为用力,特别是刘文秀、李来亨这两支刚刚加入我义勇军的人马,更是如此。

    今日参战各镇,将根据战功进行扩充。

    所有有功人员,将按照功绩进行奖赏。”

    众人一听高声叫好,与其他各部不同,义勇军各部扩编完全依靠战功高低不同而定。

    杨轩笑了笑,再次向众人宣示义勇军建军模式,目前义勇军有两种扩编途径。

    一种根据战功逐渐扩编而成,就像大家所知道的护卫镇、义勇军各镇,随着部队逐步扩编,分别从中队、大队扩编为司(营)、标(团)、协等编制。

    另一种以两支、或者多支部队合编而成(如贺珍第8镇、曹勋第9镇、李定国第12镇、刘文秀第13镇等,由两支或多支部队为底子逐步发展而来)。

    不论那种,最基本的,也是大家最看重的因为战功扩编。

    现在听到将扩军,众人无不欢欣鼓舞。

    因战场立功,李来亨独立协与护卫镇一部扩编为为第13镇,李来亨被委任为副将,王命臣被委任为参将,以统御所部。

    到如今义勇军共有步兵14镇骑兵两协水军3协,兵多将广,虽然有建立参谋司、情报司、后勤处、军法处等幕僚机构襄助处理,但要统御如此多部队杨轩还是感到力不从心。

    义勇军最大编制为镇,但若几个镇协同作战,常常会指定一位名将节制其他各部,但常常是临时的。

    贺珍、曹勋、李定国、刘文秀成名较早,在军中威望较高,按理说节制其他各部也没有多大问题。

    但各镇之间毕竟没有正式上下级关系,合作起来较为困难。

    思索再三,杨轩宣布未来在各个战区委任专职的都指挥使(负责本省军务),总督等军职,以名正言顺统御手下各部。

    明朝武将以总兵官为尊,现在听到将分设都指挥使、总督等军职,大家一个个欢欣鼓舞,连连拱手称是。

    杨轩感到疲惫,正准备让大家散了,以待明日再战,但大顺将领袁宗第站出来道:“王爷,今日白天一战鞑子损伤甚多,再加上城墙损毁甚多,在家上鞑子不善于守城,如此观之,鞑子定会在这两日逃跑,还希望王爷早作准备啊。

    杨轩沉思片刻道:“袁参将所虑,与我想的一样啊,若不是李来亨副将年龄尚幼,本王真的想将你调过来襄助军机。

    但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啊,你袁宗第在李来亨协算得上一宝,在我义勇军也算得一宝啊。”

    袁宗第在李来亨镇兵马较少,嫡系不到数百,现在听杨轩如此说,当即跪下,表示愿意到杨轩身边工作。

    杨轩当即任命袁宗第与赵荣贵、王祥等人一起担任参谋处副处长,协助吴养狐工作,负责统率由王志耀、洪正龙、高文贵等人具体负责参谋工作。

    考虑到白天一战大家都颇为疲倦,杨轩令都及归骑兵协,郭崇烈第3镇、马万年所统率护卫镇1协警戒,以防备鞑子北逃。
………………………………

第262章 义士头……平头

    在那以后,杨轩专门接见陈达海、王麻子等战场起义人员,看着大家留着四不像头型,有的这个时候蛮清强迫大家留金钱数尾巴,不同于后来的阴阳头,整个头上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一小撮而已。

    为了检验汉人对蛮清的忠诚度,蛮清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铜钱孔穿,只要不能穿过的就不算合格,如此这个头型非常滑稽。

    为了战场剪发起义,陈富、王麻子等人剪掉鼠尾巴,脑上突兀出一部分,看着大家摘下毡帽,一个个颇为羞愧。

    想到东征南征,湖广地区两广地区气候炎热,如果长发覆面不但炎热无比,而且极难清洗,反而不好。

    除此之外,鞑子强行推行剃发令,很多民众多为鞑子剃成金钱鼠尾巴,内心虽然颇为难过,杨轩灵机一动,决定在军中推行寸头。

    其实早在东征之际,为了避免头发过长清洗不易,杨轩断发明志,削去长发改为寸头。

    现在看到陈富、王麻子如此,决定因势利导,在军中推行寸头。

    看大家拖着鼠尾巴非常难看,有的更是拿着剪刀拼命剪掉。

    看大家对鼠尾巴如此痛恨,杨轩开导道:“各位,蛮清入侵,他不但要奴役我中华,而且还要侮辱我中华文明,每每想到这些,无不令人扼腕叹息不已。

    各位,尔等被待剃成鼠尾巴,真乃奇耻大辱。

    我堂堂华夏男儿,岂可为异族欺凌,大家可仿效本王。

    当日东征之际,本王与诸将为彰显誓师东征,无所畏惧之心,剪断头上千万丝,修成寸头寸须。

    剪断的头发可留给父母妻儿作为陪伴,即使我等战死,也可为其留得一丝安慰。

    各位,尔等为鞑子搞成金钱鼠尾巴,现在可以做成义士头,表达义士一去不返,只要我们出了三峡,只要鞑子不灭,就让我们忠骨长埋于祖国大好河山之中,就让我们的头发、胡须常伴父母妻子身前,我们这种寸头寸须就叫做义士头。

    陈富、王麻子等人拖着金钱鼠尾巴,本来担心被大家嘲笑,现在听杨轩如此一说,高声称是,整个人显得精气神十足。

    发冠于中华民族意义重大,满清侵略江南很多人为了发冠起而反抗,现在听杨轩搞出一个义士头,虽然主动为之,与鞑子强推的金钱鼠尾巴有所差别,但还是让人感觉怪怪的。

    王夫之插话道:“王爷,那么我大汉民族衣冠呢?我大汉民族向来是高冠娥带,到时候我们一定要恢复高冠娥带啊。”

    杨轩惨然笑道:“夫子啊,自西晋之后,我汉人接连被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他们在我大汉土地上建立多个政权,其间虽然有冉闵杀胡令,但时至隋朝,隋文帝杨坚方才建立隋朝,重新恢复汉家衣冠。

    在那以后呢?辽国、金国占领我国北方,蒙古占领我大汉全境,这次蛮清也占据了我大汉8分土地啊,如此观之,我大汉民族虽然历史悠久,但大家都不务实,而务一些飘渺的东西。

    我想效仿赵武灵王,致力于学以致用的实用哲学,我大汉民族任何东西不但要领先北方少数民族,而且要领先与西洋各国。

    我们的思想,孔孟儒家思想、老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我们要能够为我们提供实用价值,而不是简单道德学教,我们要领先世界之列。

    我们的军备,虽然我们不像鞑子那样有战马,但我们的大炮、燧发枪、震天雷要领先于鞑子,要达到汉武帝时期那样,可以一个汉军干掉3个,5个匈奴骑兵。

    我们虽然造船术不能与西洋人相媲美,他们可以造出1000吨的船只,虽说郑和时期我们也能够建造,但现在不行了,我们要迎头赶上。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经济,是我们民生,在未来农民灾荒年不但要减赋税,而且还要发放救济粮。但这些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从我们工业、商业来。

    我们现在征收商赋之后,在四(川)商赋已经超过丁赋水平,一般商户按照三等九则征收,大型商户按照十五税一征收,矿业按照七税一征收。

    正如很多人说那样,过去送给贪官污吏的何止这样一点,我们征收这种商赋,根本没有增加商户工户的负担啊。

    还有,大家也看到了,我们要发展科学制造,总结自然规律,应用新科技造福民众。就像这新式冶铁厂,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冶炼的钢铁质量比起过去强太多了。

    还有,各地建立起来的机舂房,不但可以舂米,可以舂小麦,民众受益良多。

    我们要梳理河道,由于自然的原因,全国基本上以省为界,我们到时候可以兴修河道,政府支持建立航运公司,航运公司,通过船只可以定时到达四(川)重(庆)、CD),便于重(庆)、CD),利于商路运输。

    大家看到没有,有的东西在CD)卖得不到1元银币的货物,过了三峡就卖3元银币,如果我们疏通河道,开通客运、货运船务公司,如此民众必然大受益处啊。

    我们要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大家看看,每个成年人一年才吃3担粮食(1担150多斤,3担约为450斤),这远远不够,我们要想办法,要人均产粮达到3担粮食,要普通男丁一年能吃上4担粮食。”

    王夫之一阵语塞,指着头上发冠道:“王爷,话虽如此,但我大汉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高冠俄带,老夫不相信这高冠俄带会影响我们进步呢?”

    杨轩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夫子,当然不会。

    但你也知道,自鞑子入主中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剃发令,很多人都搞成金钱鼠尾巴。

    对这些受难民众,你说说怎么办?

    为今之计,只有让这些受难的义士里成义士头,这样方便行军,更能够安抚众人啊。”

    听杨轩如此一说,众人才没有什么话说。

    但钱邦芑感觉太好高骛远了,劝诫道:“王爷,你的理想虽然宏伟,前车之鉴也不得不防啊。隋炀帝兴建大运河虽然造福后世子孙,但隋炀帝好大喜功,最后还是为民众所抛弃啊。”

    王夫之摇头道:“钱副使此言差矣,隋炀帝好大喜功,那是为了自己贪图虚荣。而王爷则不是这样,大家看看,王爷每天与我们同吃同住,一顿不过三菜一汤,每顿不过一个荤菜。

    王爷这些理想,那项不是利国利民之仁政,乃万民之福。”

    看众人正要争辩,杨轩呵呵一笑道:“两位,你们对照一下隋炀帝生平与李世民生平,就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隋炀帝与李世民所做事情基本上一致,但一个是炀帝而另一个是千古明君典范。

    各位,夫子这句话有道理,任何事情就要从看自己目的,若是为了天下民众,即使做错了民众会谅解。若是为了个人享受贪图享乐,那即使做的正确事情也会被民众误解啊。

    钱都监军,本王让你掌管监察事务就是这个道理啊。”

    众人一听,左顾右盼,点头不已。
………………………………

第263章 天花绝症

    第二天三更时分,猇亭东面城门悄悄打开,多铎、岳乐、佟图赖等人率领大军秘密出城,向城东行走,看着漫长的队伍,几个躲在暗处黑影不断计算着,然后一个黑影跳上战马,向义勇军大帐跑来。

    听到鞑子出城向东边逃跑,众人大喜,大家纷纷道贺。

    出三峡过夷陵猇亭,那将是数万平方公里的江汉平原,有名的鱼米之乡。

    这次东征,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在秋耕之前进入江汉平原,避免秋收之后鞑子横征暴敛掠夺民众。

    现在鞑子退出猇亭,义勇军进入江汉平原,现在双方你争我夺激战正酣,如此鞑子要想再劫掠民众粮食那可能激起更大民变。

    刚刚提拔为参谋处副处长的袁宗第则不这样看,指着前面地图道:“王爷,鞑子逃往荆州、武昌一线,令我军伏击计划落空。

    王爷,鞑子在猇亭损兵折将,早已经如瓮中之鳖,现在退出,那是绝处逢生。

    从长远看,鞑子退出猇亭,令我军攻打武昌徒生诸多变故啊”。

    参军长吴养狐则不这么认为,指着地图,说道:“王爷,武昌虽然重要,但不过四战之地而已。

    要守住武昌,必须保证这几个门户的安全啊,襄樊、武胜关乃武昌北边门户,九江乃武昌东边门户,岳阳乃武昌南面门户,而夷陵则为西边门户,

    李自成兵败被杀,除了天意之外,就是没有听从别人劝诫防守襄樊啊,如此观之,鞑子退守武昌不可怕,就害怕鞑子退守襄樊。

    若鞑子占据襄樊,我等即使占据武昌,但头上好像悬那一把利剑,鞑子随时可以前来攻取啊。”

    杨轩沉思良久,一时半刻之间难以决定。

    当即派出探马令郭崇烈等人密切注意鞑子动向,以防止鞑子半路折返,退回襄樊。

    躺在椅子上迷糊了一阵,突然斥候来报,鞑子果然如杨轩所料折返向北,现在七千多鞑子骑兵正向当阳方向退却。

    杨轩点了点头,令四更做饭,四更起床、五更后出发,吃完饭立即追击鞑子,令作战司派出作战参谋迅速的赶到郭崇烈镇,通知大家做好作战准备。

    与这个时代各部稍稍不同,义勇军已经有了劳动分工,除了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打水砍柴需要其他人马协助之外,就像早上做饭这些活计,基本上由伙夫兵完成。

    一个大队有10名伙夫兵,归司务长监管,平时由小队长带领,大家分工做饭做菜,如此也非常方便。

    晚上到达宿营地之后,常常一个中队负责搭建营帐,一个中队负责在外围构筑工事,而另一个中队则协助炊事班担水砍柴,或者埋锅做饭。

    早上一般由炊事小队负责做饭,因为需要长时间行军,不但需要早餐、中午吃的,而且还要准备行军粮食,如此需要时间较长。

    炊事小队三更天起床,由司务长、小队长带着,大家分工合作,进行早餐准备。

    有人专门烧开水,王爷说了,病从口入,要想不得病,每个兵丁都配有椰瓢,都需要灌满,喝烧开的水,而不是随便乱喝害人害己。

    有人专门熬稀粥,现在天气热,出汗大,不能像冬天那样吃干饭,行军之前每个人都需要喝上三大碗稀粥方可上路。

    拷炊饼,兄弟伙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行军过程中早晚两顿喝稀粥当然不能长久,每天早上出发前都需要带上两个炊饼,如此中午好涯饿。

    早上炒了两个小菜,长途行军,一个个小伙子被折磨得有气无力,怎么办?只要条件允许,已定炒了两个小菜,或者买点肉,大家打牙祭。

    一个大队五六口大锅,炊事小队足足需要忙半个时辰,如此方能准备妥当。

    现在要远行军追击敌人,准备事情更多,炊饼炒面饭团这些不能少,如此足足需要忙一个时辰,才可以准备两三天行军口粮。

    前世有人嘲笑中国军队为锅盔军队,步兵为主的军队,也只能如此。

    当然,相比三餐不继,半个月沾不上荤的其他各部,义勇军将士简直是天堂。

    这也是为何义勇军自成立以来连战连胜的原因之一。

    鞑子逃出猇亭城,一路北逃,到第二天烈日当空人困马乏的,多铎方才令大家生火做饭,令大家休息。

    米刚刚放在罐子里面,火刚刚点燃

    多铎坐在马车里面,胸脯起伏不定,咳嗽不已,这江南潮湿气候真的要命。

    多铎身体不好,这几年声色犬马更是如此,以及于昨天一战之后,整个人身体就受不了,不能像其他将领那样骑马纵横,而只能坐在马车里面,。

    不知道是天气太热还是怎么回事,多铎感到脸上有点凹凸不平,脸上有点发烧,大概是因为天气太炎热出了什么麻疹吧。

    就在多铎准备传唤医生的时候,固山额真伊尔德打马过来,满脸哀愁道:“叔父摄政王,探马来报,在前方十里之处约有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他们正在构筑工事,准备阻拦我军啊。”

    多铎大惊失色,神色慌张道:“这,这怎么可能?

    难道杨轩未仆先知,我们可是出东门折返西行,杨轩怎么可能未仆先知,派出兵马前来阻挡呢?”

    伊尔德摇头道:“杨轩用兵异于常人,每次常常料敌在先啊,如此观之,杨轩可能事先发觉我军逃跑痕迹,如此埋下这样一支伏兵啊。”

    佐领古尔哈瓮声瓮气的说道:“叔父摄政王,义勇军虽然有少量骑兵,但还是以步兵为主,经过一夜追击,也不可能比我们强多少,我们有七千骑兵,而当阳地势颇为平坦,我不相信这万余义勇军能够挡住我军?”

    伊尔德摇头道:“此地名唤雅鹤岭,离猇亭不过50里之遥,杨轩既然派出伏兵,如此必然早已经掌握我军行踪,我们不可恋战,逃到襄樊与贝子硕托汇合才是真啊。”

    多铎沉思片刻,当即令人找安郡王岳乐前来议事。

    也不需要多铎吩咐,岳乐听到前面出现伏兵也颇为惊讶,现在也早已尽赶到,对多铎的轿子哭道:“十五叔啊,杨轩一招领先,处处领先,为今之计我们还是如何摆脱义勇军追击,逃回襄樊才是真理啊。

    多铎一听,揭开帘子,双手颤抖的从一个美姬手中接过一碗参汤想喝一口以稳住内心不安,但旁边的美姬大惊失色,一面嚷著,一面连滚带爬的跑出马车,那个样子,颇为惊慌。

    多铎大惊,正准备呵斥这个美妾,但让多铎颇为吃惊的,岳乐伊尔德等人也颇为紧张,惊慌的看着多铎连退数步。

    多铎大惊,看着岳乐道:“安郡王,你等怎么啦,看到本王如此胆怯”。

    在岳乐示意下一个美姬胆颤心惊的拿过一面铜镜,多铎一看,整个铜镜也顺势跌落在地上。

    只见多铎面如土灰,惊慌失色,整个人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突然站在马车上,仰天长叹道:“天绝我也天绝我也,想不到我多铎一世英雄,在这兵荒马乱之中,竟然生痘痘,苍天你不是与我多铎过意不去吗?”

    越说越激动,到最后,多铎竟然拔出宝剑,准备当众自刎。

    大家可别小看这个痘痘,这种痘痘就是天花,在历史上,多铎、顺治无不死于这种痘痘。而满清最为推崇的康熙能够当上皇帝,主要原因为在顺治诸子之中,玄烨曾经得过天花而已。

    多铎得了天花这种绝症,心中悲凉那是可想而知,看到满脸的痘痘,多铎自杀的心就有,更别论其他。

    岳乐虽然勇猛但也怕传染,劝说道:“十五叔,你乃我大清擎天柱啊,若是你有什么三长两短,让我如何向十四叔(多尔衮)交待?

    十五叔,你不要担心,孩儿自有主张,叔父坐在这马车之上,孩儿派人保护叔父回到安陆府回到襄樊,然后北上,如此可能对叔父病情有所帮助。

    若是十五叔放心,那么请将指挥大权交予侄儿,侄儿定不会辜负叔父的厚望的”。

    身颜天花这种绝症,多铎只得将军队指挥大权交给岳乐。

    而岳乐在留下一个佐领率领曾经得过天花的旗人保护多铎逃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