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明副榜举人-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崇烈放下望远镜,暗吸一口冷气,自己虽然多有防范,但没有料到鞑子会偷袭自己背后,自己没有在正南方向部署重兵防守。

    想到这里,郭崇烈拔出宝刀道:“兄弟们,鞑子从南面杀来,第3标的老弟兄们,跟老子冲,挡住鞑子,即使是死也要挡住鞑子骑兵,即使是死也不能坏了王爷的大事。”

    当即率领两千后备队推着双轮车,推着刀车杀过去,刚刚赶到一条2米宽的小河沟,看到鞑子骑兵呼啸而来,郭崇烈迅速的让大家沿河沟布阵,用双轮车、刀车,燧发枪挡住鞑子。

    但河沟太窄了,最宽处也不过2米左右,鞑子战马一跃就可以跃过小河沟,根本难以挡住鞑子骑兵冲刺。

    除此之外,大家匆匆赶到,根本不能有效布防,在用震天雷炸死炸伤数人,用燧发枪打死打伤前面数名鞑子之后,大家不得不陷入混战之中,而在平原地区混战恰好是鞑子骑兵的强项。

    看着鞑子骑兵不断冲入,看到忠义军不断被后续杀到的鞑子骑兵包抄,围攻,郭崇烈脸色铁青,双手紧紧握住宝刀,带领亲辖的骑兵司向鞑子骑兵反冲去。

    如此虽然能暂时稳住局势,但其结果就是巨大伤亡,难以想象的巨大伤亡。

    大家咬牙切齿的坚持着,一个将士被战马撞到在地,旁边另两个将士迎了上去,挥舞着手中的狼筅、镗把、长矛,砸向这个胆敢冒犯自己同伴的鞑子。

    双方混战在一起,大家以血肉之躯抵抗着鞑子的铁骑,虽然伤亡惨重,但大家知道如今是背水一战,己无退路可退,再说了在这河滩若是退却,那最后的命运就是被鞑子骑兵所屠杀。

    有几个头脑清醒的把总、大队长想到忠义堂所学的知识,纷纷高声嚷着让大家不要慌,嚷着让各个大队、各个中队迅速结成军阵,然后长短结合的与鞑子混战。

    昔日面对鞑子骑兵,大家借助丘陵、山地等地利,利用鸳鸯阵可是多次大败对方骑兵的,怎么这次在平原地区面对鞑子骑兵竟然如此羸弱不堪。

    虽然如此,但鞑子骑兵甚多,应者寥寥,大家还是惊慌不已,大家还是各自为战。

    看到这里,郭崇烈咬咬牙,举起手中的骑枪对身边骑兵司的那200多骑兵说道:“各位兄弟,王爷将抢占滩头阵地这样的重任交给我等,是对我等的信任。

    如今鞑子骑兵大军压境,我镇军心不稳,在此关键时刻,我等岂可言退?”

    扬起手中马鞭,点燃手中的骑枪向鞑子骑兵冲去,众人看到郭崇烈竟然如此英勇,也纷纷杀过去,如此火光大作,爆炸声阵阵,爆炸声中。

    汉岱没有料到郭崇烈会突然率领所部骑兵司孤注一掷的发动攻势,看到郭崇烈等人不断从侧面冲入,斩杀着正冲向忠义军步军的鞑子,内心颇为恼火,当即拍马杀过去,率部亲自来战这支不到100人的骑兵。

    而这恰恰给了忠义军将士以机会,借助鞑子短暂的兵力调整,刚刚还被压得踹不过气的忠义军将士在各个大队长、把总的呼喊下,大家迅速的借助身边的刀车、双轮车结成军阵,通过燧发枪、震天雷以攻击再次冲杀过来的鞑子。

    忠义堂经过3年6期培训,各营把总、千总级将领多受过忠义堂半年艰苦培训,在经历短暂混乱之后,大家迅速的调整自己作战思路,现在利用这短暂时间利用破损的双轮车、刀车迅速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据点,指挥着众人向据点靠拢,然后凭借自己血肉之躯继续负隅顽抗。

    而趁着这个机会,刘文秀率领第12镇一个团渡过长江,看到郭崇烈率领所部与鞑子骑兵血战,率领两营兵马推着双轮车、刀车杀过来。

    而在对岸,杨轩正在对岸通过望远镜观到对岸形势异常紧急,沉思片刻之后,令望楼车上传令兵打出旗语。

    令陈怀西指挥水军各营利用靖江机炮艇上面的火炮,飞虎战舰、舢板船的火炮从侧后对鞑子进行炮击。

    令各运输大队载着兵丁渡过长江。

    陈怀西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当即率领三艘炮艇,20余飞虎战舰抵近江边,掉头之后对准远处鞑子骑兵。

    陈怀西放下望远镜,指着哪条宽约两米周围聚集了上百鞑子的小河沟,令众人点炮射击。

    在下层甲板的炮手们纷纷调整炮口,点燃火绳一发发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敌群之中,一团团火球升起,远远的看去泥土与周围被炸毁的人的马的尸体横空扬起。

    炮弹落在鞑子骑兵中间,炸死炸伤的鞑子骑兵不下40余人,陈怀西双手种种的砸在指挥台上,一面继续指挥各船自由射击。

    看到汉岱突破忠义军阵地,看到忠义军即将陷入崩溃,厮杀将回到蛮清骑兵最擅长的厮杀模式时,岳乐本想长舒一口气,谁知道在这关键时刻刘文秀率领一个团的兵马杀到,迎着奔驰的战马,大家推着双轮车、刀车凭借血肉之躯与鞑子骑兵进行混战。

    岳乐暗叫可惜,连忙从伊尔德处再调2个甲喇骑兵,希望依靠人数优势扩大战果,眼看佐领觉罗巴哈那率领一个甲喇骑兵就要杀过去,忠义军就像一堵围墙,只要轻轻一捅就会土崩瓦解。

    谁知道在这个时候,江面上驶来三艘大型战舰与多艘飞虎战舰,他们迅速的靠近江畔,用船舷的炮弹不断的轰击,一时之间整个鞑子阵中笼罩在一阵阵火焰之中,火光四起,炮声震天。

    一发炮弹落在身边,岳乐连连勒住马缰,以制止战马向后退却,虽然如此,但周围炮弹四起,一时半刻之间岳乐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在那之后岳乐虽然多次整顿兵马,但一面要冒着身后炮艇攻击,再加上忠义军援军源源不绝的杀过来,而随着战事持续,特别是接近将近中午时分,鞑子越来越不适应炎热潮湿的天气,有的更是因为中暑而无缘无故的从战马上倒下来,看到这种情形岳乐不得不率部撤退。

    忠义军趁机发动反击,如此方大败鞑子,在对岸建立稳固据点。
………………………………

第272章 兵入武昌城

    当天晚上,杨轩乘船过江,沿途所见整个沙滩一片狼藉,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失去主人的战马正无辜的嘶鸣着,一些没有受伤的高声叫喊着,搀扶着受伤的将士赶到一个个临时救护点。

    负责伤兵救援的王府佥事罗有性高声叫喊着,让大家迅速的搭建帐篷,指挥着众人将伤病送于帐篷之中疗养。

    王祥脸色铁青摇头道:“王爷,此战我军虽然获得胜利,但各团伤亡惨重,第3镇八千人,战死超过6百余人,受伤超过2千余人,其总兵郭崇烈也身中3箭,现在正躺在那里呢”?

    杨轩点了点头,踏着步子走过去,看见郭崇烈正吆喝着躺在一个担架上面,看到杨轩走近,慌慌张张的想从担架上爬起来。

    杨轩扶住郭崇烈身体,满脸铁青道:“第3镇将士奋勇杀敌,敢于敌骑硬碰硬厮杀,战场之上以一镇之力,突然遭到两个满洲八旗铁骑猛烈冲刺之后居然力保不失,也算非常英勇。”

    众人一怔,旁边都监军钱邦芑面露笑容,说道:“王爷,第3镇将士英勇,郭总兵身先士卒,也是十分难得的虎将啊。”

    郭崇烈面露喜色,连连推辞道:“都监军过奖了,郭某不才,半生混迹草莽,在军中只是一个总旗,幸得王爷赏识,现在成为总兵,战场之上当然只有拼死一途,以报效王爷的恩情。”

    杨轩长叹一口气道:“老郭,你能够为我卖命,说句实话,我内心非常感动,人生能得三五知己,大家共创大业,人生与此,夫复何求?

    但老郭啊,现在不同于往日,你也不是军中一总旗,而是统军近万,关系东征北伐大业的一员虎将啊,勇猛之余,更重要的战场指挥技巧,战场指挥艺术啊。

    本王一直要求大家要从过往战史中学习战争,要从战争过程中学习战阵,你看看,你与陈怀西他们相比,还是有差距啊。”

    郭崇烈感到大囧,抬着头,不解的看着对方,摇头道:“王爷,你知道末将出身草莽,过去连毛笔都拿不稳,还是王爷手把手教,末将现在才能够写得全名字,能够认得几百个字,看得懂一些简单书信。

    末将一直告诫自己,主公是末将的恩人,没有王爷的提携就没有王爷的今天,今天一战,末将也算尽力,没有给主公丢脸啊。”

    不知道什么事情,特别是那些追随较早的弟兄口口声声自称臣,而称呼杨轩为主公。

    不知道什么事情,那些追随较早的弟兄口口声声自称臣,而称呼杨轩为主公。

    杨轩有的时候发怒反问,大家开玩笑娶了长公主当然书公主老公,如此简称主公,如此搞得杨轩哭笑不得,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旁边参军长吴养狐拍了拍对方肩膀道:“郭总兵啊,当日猇亭之战,水军依托码头结为军阵,击溃鞑子铁骑,事后诸公通报全军嘉奖。

    嘉奖公文中认为陈怀西大败鞑子铁骑,为刘裕冷月阵退敌再现,并且总结冷月阵对敌攻防要点。

    这次第3镇渡过长江虽有建立滩头阵地,虽有结成军阵,但在鞑子铁骑冲刺之下,双方一味正面厮杀,而忽略我们过去对付鞑子铁骑的诸多法宝。

    如合理利用地形

    如车阵退敌

    。。。。。。

    这些,你想想,是不是这样?”

    郭崇烈抬头看了看王爷,看见对方正死死的盯住自己,赶忙拍了拍脑门道:“主公,这些末将当时忘记了。”

    杨轩叹息道:“老郭啊,人需要成长,大将更是如此。故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种说法。

    但一员大将,一名宰相,在成为大将,成为宰相之后,如果只考虑卒伍州部之事,也是不好的啊。

    这次渡江之战,第3镇将士奋勇杀敌,你们等下将立功人员整理一下上报吧。

    至于你,你的监军,你下面的参将、分监军,就功过相抵,这样你们没有意见吧?”

    郭崇烈怎么敢有意见,强挣扎着从病床上坐起,叩头谢恩。

    这是自开战以来忠义军伤亡第一次超过鞑子,过去无论是顺庆城保卫战,绵州阻击战,汉中之战,还是猇亭之战,面对优势的鞑子骑兵,忠义军伤亡可从来没有超过鞑子。

    看着密密麻麻的战列在前面的各镇总兵,各营副将、参将,杨轩面色铁青,让大家认真总结此战的经验教训,最后形成11条应对之策,以应对鞑子骑兵的进攻。

    扩大搜索范围,在大面积范围搜索鞑子骑兵动向。

    行动之前需多侦察周围地形,临时遇到变故后紧急应对。

    依靠地形,迅速形成战阵。

    利用双轮车、刀车迅速的形成战阵。

    布阵时炮队,火枪队,冷兵器队中长短配合。

    对阵时,避免惊慌失措,利用地形结成鸳鸯阵等阵型对抗

    多利用震天雷,燧发枪

    ……。

    杨轩一一与众人探讨,有的时候甚至让人临时布阵进行演练,要求赵荣贵组织训练处进行演练,在各镇中挑选部队进行推广。

    为了扩大战果,当天晚上水军再接再厉,在汉阳南岸嘴至武昌大堤口,自此忠义军在武昌城南北两端建立浮桥,大军可以依靠浮桥浩浩荡荡的杀向武昌城。

    就在杨轩率军逼向武昌的时候,斥候来报,岳乐逃回武昌之后,急招蔡士英、佟国赖、石廷柱前来商议,看到所部士气低迷,经此一战各部死伤惨重,决定退出武昌城。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一片沸腾,大家纷纷请战,要求追击鞑子。

    杨轩也颇为惊讶,笑着说道:“昨日一战,敌我伤亡可以说势均力敌,经此一战岳乐竟然率部退出武昌这种大城,如此观之,这个岳乐比起多铎更难以对付啊。

    赵荣贵笑道:“王爷,岳乐如今已经成为惊弓之鸟,若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让鞑子全身而退,如此必然遗祸无穷啊。

    杨轩指着眼前地图道:“各位,岳乐要退走不外乎这样几条道路,往北经过武胜关退入河南境内,而在占领安陆府的时候本王已经令曹章率领第15镇、靳统武第7镇过汉江形成江北集团,如果本王所料不错的话,如今他们应该已经占领武胜关,然后向大别山进军,占领大别山以威胁淮西地区。

    如此看来,岳乐唯一的生机就是沿江而下,经过鄂州、黄石向九江方向退却而已”。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不已。

    由于岳乐已经率部退走,武昌城内更是人心惶惶,永历4年8月20日,冯有庆第9镇、刘文秀第12镇占领武昌城,第二天一大早杨轩带领一干幕僚进入武昌城。
………………………………

第273章 亡国亡天下之辩

    杨轩坐镇武昌城,委任云南巡抚殷承柞为湖北巡抚,保宁知府邹简臣为武昌知府,以安定地方秩序。

    分派兵马追击残敌,以光复湖北全省。

    进入武昌城之后,除了处理日常军务之外,更重要的是收揽人心,就像前世湖北高考分数冠绝全国一样,在明清之际湖北能人异士辈出。

    杨轩每日接见前来拜谒的举人、秀才,以收拢民心。

    其中虽然不乏真材实料之士,但多位阿谀奉承之辈,有的更是言必有圣人之言,好像通过这只言片语就可以平定天下,完成天下一统似的。

    忠义军较为弱小的时候,杨轩还是每人必见,然后安排职位。

    但现在忠义军占据数省,东征北伐大业初见端倪之后,过去观望之辈纷纷看到风向,大家纷纷前来求见。

    投奔之士实在太多,杨轩根本没有时间处理这些事务,没有办法,只得让钱邦芑、吴养狐、陈计长、龚完敬、任纂、黄应运、王夫之诸人代为接见。

    每旬抽出两个半天召见众人,在与大家深谈,然后委派、安排工作。

    这天,王夫之早早的带来一个名帖,要求杨轩打破常规予以接见。

    杨轩显得不以为然,接过名帖一看,上面赫然写着顾炎武,内心大喜不以。

    或者都是以北京为首都吧,在二十一世纪即便清宫戏狂轰滥炸,但讲的就是满清那帮鞑子皇帝花天酒地,对南明人物则很少涉猎。

    时至今日,在南明众多人物中,杨轩前世知道的不过是郑成功、陈近南、顾炎武诸人而已

    穿越之后,杨轩当然对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颇为关注,对其事迹颇为熟悉。

    顾炎武,字忠清苏州府昆山,江东望族,也为江东大儒。顾炎武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与程朱理学划清界限,更为重要的,顾炎武主张经世济用。

    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卷六),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而这些言论,也与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杨轩暗自契合,在内心之中可以说深交已久。

    现在听到这样的大儒前来相投,内心暗喜,深吸两口气后,带领一干人等迎出辕门之外。

    顾炎武中等身材,一副文士打扮,虽然经过刻意梳洗,但长途奔波还是让其双眼下陷,如此可见东来的艰辛

    看到杨轩亲自迎出,顾炎武大吃一惊,长跪而泣道:“东南孤臣顾炎武拜见王爷。

    将顾炎武扶起,细加打量,杨轩慢慢说道:“顾先生,你我神交已久啊,在东南地区,顾先生与众多豪杰没有被满清的剃发令所吓倒,没有抛弃民族大义,国家大义,坚决的投入抗清斗争中,顾先生,你与东南众多兄弟,令轩佩服不已,佩服不已啊。

    顾炎武站起来,说道:“王爷,快莫如此说。

    我等只是急于民族之愤,国家之愤,反抗满清,但无奈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看到国家沦落如此只得泪眼相泣而已。

    王爷虽然秀才出生,年龄轻轻便添作副榜,奋发于军旅之间,积数年之功方成为一方领袖,我等卑微,只求能为王爷牵马坠蹬,能为抗清大业近一番心力而已。”

    杨轩拉着顾炎武的手,说道:“顾先生,反抗满清残暴统治,分什么先后,只要大家抱持一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心,大家都是兄弟,大家都应该携手共进,共同完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啊”。

    顾炎武连连点头道:“王爷所说有理由啊,一些人认为满清入主中原,只不过是寻常朝代更迭,大家一时之间失去主张,没有反抗。

    但满清剃发令等六大弊政发布之后,天下汉人方恍然大悟,这满清可是比元朝更残暴啊,元朝虽然设置家鞑子,虽然将我南方汉人划分为第四等人,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强行要剃掉我们的头发,要更换我们汉人服饰啊

    王爷,这满人入主中原,可不是寻常王朝更迭,而是犯我中华,侵我神器,灭我祖宗,令我等为其奴仆啊。

    王爷,江浙父老盼望王爷的忠义军,望眼欲穿,听闻王爷东征湖广,南直隶民众无不翘首相望啊”。

    杨轩大喜,拉着顾炎武的手进入房中,大家落座之后,顾炎武讲起江东抗清形势,如今洪承畴驻防江宁,指挥各路绿营兵马弹压,各地义军死伤惨重,现在稍具势力的,不过一支奉鲁王为正朔的部队,现在驻守舟山。

    监国的鲁王朱以海先是依靠海盗郑彩,准备匡复福建,但无奈郑彩跋扈,再加上内讧,在满清靖难将军谭泰指挥下,兵败福州城下,现在已经退守舟山。

    王府主薄黄应运问道:“顾先生,王朝更迭,历来不过是士大夫之事,先生缘何在这天下分崩离析之际,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

    顾炎武微微一怔,瞪着黄应运道:“黄主薄,历朝历代更迭,有亡国亡天下之不同啊。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异性改朝换代,那叫做亡国,仁义不能施行,异族带着兵马前来压制民众,造成人肉相吃,这就是亡天下啊。

    因此,人民只有知道保证天下才知道保护其国家啊。

    保护国家,只不过是那些君王大臣官吏的事情。

    而保证天下,则包括匹夫与贱民共同的共同责任啊。

    满清入主中原,先后推行剃发令等六大弊政,视我汉民如草芥,比起元蒙过之犹不及,这就是亡我汉人的天下啊。我华夏儿女应该共同奋起,保护我们天下仁义,正道啊。

    王爷自起兵以来,无日不号召众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不但各地乡绅景从,就是市井百姓也望眼欲穿,这是行天下大道,是保天下啊。

    自黄帝以来,我华夏民族至今,除了元蒙入侵之外,还未曾灭国灭种,这满清入主中原,那是灭族灭种啊。”

    任纂在旁边说道:“顾先生,王爷大功世人皆知。但朝廷诸公对王爷颇为忌惮,如此要完成抗清大业,北伐中原,恐奸佞小人在背后使坏,破坏我抗清大业啊。”

    顾炎武瞪着对方,连连摇头。

    过去改朝换代,不过一家一姓之荣辱。

    今天天下沦丧,仁义充塞,人将相食,若能够救万民于鞑子铁骑之下,那不是扶持那个王朝,而是救万民于水火,扶持天下大义啊。

    古人十分重名节,特别是宋明之际更是如此,这几年战战兢兢,就是希望大节不亏。

    现在听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论,退扶持大明王朝,不过再造大明,中兴名臣。

    进驱逐鞑子,北伐中原,那是扶持仁义,主持天下大义,是救万民。

    这几年手下很多文官在大明与自己艰难选择,大概不知道亡国亡天下之辩。

    想到这里,杨轩当即拜顾炎武为王府佥事,襄助处理政务。

    这这期间,湖广官绅纷纷前来投奔,如:

    郭都贤,湖广人士,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十五年巡抚江西,现在赋闲在家。

    周堪赓,祖籍陕西延安,天启五年进士,流落湖广,曾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陶汝鼐,拔贡出生(与主角同年乡试副榜),多次参与反清复明活动(历史上此三子曾经到南岳联络李定国,被关入大牢曾经论死,洪承畴为收买汉人官僚,将其放出)。

    刘亨,湖北江陵人,其祖父刘楚先曾为洪承畴座师。

    。。。。

    对上述人等,一一量才录用,委以为重任。
………………………………

第274章 拥立风波再起

    这天王府左长史吴兆元、右使、右副使雷跃龙、湖北巡抚殷承柞等人居然陪同夫人朱淑颍来到武昌城中,看着风尘仆仆的众人,杨轩感到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