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副榜举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时开想了想,回答道:“大人,这,这,如果在我们村庄,当然不会让他们暴尸荒野,大家想办法无论如何也会给对方准备一口薄棺材的。
但大人,这次死了七十多人,一时半刻之间,在哪里搞这样多棺材?一口上好的棺材至少需要十两银子的,再差的也需要五两银子,这,这不是浪费吗?”
杨轩转身恶狠狠的瞪着众人,摇头道:“浪费,难道真的浪费吗?
我们国人勇于私械而怯于公斗?为什么会这样,看看这群死难的将士大家都明白了。
如果私斗,死了之后还有一口薄棺材,如果私斗,死了之后族中长老会照顾其父母妻小。
但这些保境安民的勇士死了后呢?大家看看,很多暴尸荒野,尸体被野狗吃,被秃鹰吃,好一点的则是烂席子一裹,两相对照,傻子才不怯与公斗而勇于私械。”
众人大惊,看到盛怒之下杨轩,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良久,李时开拱手道:“大人,马革裹尸,自古皆然,这次大家不知道你的规矩。
你说吧,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你以为大家心理好受,这样多后生小伙子就这样死掉,你以为大家心理好受?”
杨轩以刀拄地,想了想,扫视众人后说道:“李举人,我不是对你发火,我是对死难弟兄讨回公道。
因为我们过去歧视为国家捐躯的勇士们,才造成我们勇于私械而怯于公斗,才造成北宋年间被辽国、金国欺凌,才造成我们南宋被蒙古灭掉。
戚继光为何能够练成义乌军,主要就是将民众私械的狠劲转到战场作战上。
我们汉人讲究落叶归根,讲究入土为安。
我杨轩当政一日,若还是让手下将士暴尸荒野,还是让一些弟兄尸骨无存,如此与那些用兄弟们的鲜血染红自己乌纱帽的混账官员有什么两样。”
当即派出衙役购置棺材,安排人员砍伐树木制作棺材,如此用了五六天功夫做成七十余口简易棺材,在一片哀哭声中,这些死难兄弟才入土为安。
………………………………
第74章 古代野战医院
在安顿战死的将士,杨轩更关注的那些战场受伤的将士。
去岁署理知县以来,杨轩就在军中建立专门的医疗机构,由乡中名医黄学懋医官,以救死护伤。
由于鼓励轻伤不下火线,避免非战斗减员,一些轻伤员,一些在战场刮破、划破、或被刀刃、铅弹击伤但没有伤到筋骨的,多随部参加战斗,由所在大队郎中包扎照看。
其他单是重伤员,伤筋动骨的不能参加战斗的,就有三十多名官军,十多名民军。
大战结束之后,黄学懋将城外观音寺临时征用为野战医院,在此正在救死护伤。
还没有赶到观音寺,远远的就听到一阵阵哀嚎声,杨轩内心一惊,快马加鞭进入观音寺,看到寺庙周围已经搭了数个小帐篷,房间里面,帐篷里面到处都是人。
黄学懋与十几个郎中满头大汉,一个个正在救死护伤,正如陈怀西介绍,军中抽调的郎中只有四人,再加上从地方上抽调而来的十来个郎中,如此方组建一个临时野战医院。
在大明,每个县医学署,选定一个人担任医官,以负责人员与畜生的医治,这次大战正酣,伤员众多,如此将城内所有医生与方圆二十余里医生全部征调过来,如此方有十几个郎中。
看到杨轩脸色铁青,黄学懋楷了楷脸上汗珠道:“大人,官军兄弟,民军兄弟都已经医治。
但大人,这次土暴子伤亡甚大,轻伤的超过六七百人,重伤的也超过百余人,人数太多,根本没有办法医治啊。”
杨轩眉头皱了皱,感到不可思议,由于这个时代医疗水平差,根本也没有军医概念,一些脑袋遭到重击、一些开肠破肚的,或者一些失血较多的直接判定死亡,也没有那个送过来医治的,送过来的多为断手断脚的,或被箭弩、鸟铳洞穿的,大家才在战后送到野战医院进行医治。
经过几个月试验,目前已经形成几套标准医治方法,如断手断脚的,采用民间接骨方法接骨,然后包上夹棍。
腿脚砍断了的,或者被箭弩射伤的,主要是止血消毒,然后进行包扎。
被铅弹所伤的,先是吸出脓血(铅有毒),然后在伤口上撒上盐巴什么的消毒,最后就是包扎。
……
这些在前世都是常识,而黄学懋等人又是中医大家,大家在治疗方法上基本上有共识,怎么救死扶伤这样慢呢?
但这中间,最迫切的就是消炎与止痛,在目前医药水平下,杨轩不可能发明青霉素这类消炎药,迫于无奈,只有让大家研究传统消炎土方法,如使用盐水消炎,或用火消炎,或者其他什么的。
止痛?鸦片应该已经传入中国,当然杨轩不会,也不愿意让大家吸食鸦片,但中医早已经用鸦片进行消炎、止痛,现在战争如此频繁,应该考虑如何善用鸦片。
站在远处,杨轩看旁边一个郎中正在为一个伤员救治,远远的看去,这个满头白发的郎中虽然非常努力,但病榻上到处都是鲜血,这个郎中大概吓晕了,满脸卡白的,正竭尽全力努力着。
看杨轩脸色稍稍有点舒缓,黄学懋摇头道:“大人,这次虽然征集来十多个郎中,但大家什么时候看到这样多血肉模糊场面,一个个虽然医术高明,但要救死护伤,难啊难啊。”
杨轩想了想,笑道:“哦,黄医官,现在是乱世,将来战争必然非常频繁。
我想成立一个野战医院,你看如何?”
黄学懋盯着杨轩,笑道:“大人,你说的野战医院是什么东西?”
尴尬的笑了笑,杨轩拍了拍黄学懋的肩膀,解释野战医院的主要作用。
当听到野战医院主要平时在军中防疫防瘟,战时救死护伤,黄学懋连连点头道:“大人,你说这个,过去应该有啊,但是不是大人说的野战医院,我就不知道了。”
杨轩尴尬的听黄学懋谈起古代野战医院发展的历程。
吕望《六韬》中曾提到军中有“方士三人,立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似乎在周初以方士主持军中的医药。
《墨子》书中说:“举巫医人有所长,具药官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
《通典》曾引用唐代李靖兵法:在军队中每营设有“检校病儿官”,每日巡查伤病员情况和饮食起居,以便安排医疗和后送,如发现新的病员或病情危重的士兵,必须报告总管,令医生巡营,给以适当的治疗。
《宋会要辑稿》载:“钦宗靖康元年六月十四日,知磁州赵将之言:种师中兵溃,有被伤之人,疲曳道路甚多。臣已随宜措置,出榜招收。权置一医药院,收管医治,如臣一州所医已二百余人。切虑别路州郡,尚多有之。乞下诸州将重伤者每人支绢一匹,钱一贯;轻伤者半支。并以系省钱物充,仍委守臣当官给付。依已降指挥,将诏到溃散人并发上边应援太原外,有被伤未堪驱使人,并令逐州医治。俟平愈日,逐旋结队发遣,从之。”
类似兵站医院的组织,在我国历史上似乎直到13世纪才出现。在13世纪以前,对于退伍还乡途中的病兵还没有接待和疗养的机构。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规定:“军前若有病患军人,随令高手医工对证用药看治,各奕选差好人服侍,仍仰本奕额设贡领官,不妨本职,专一司病。看治病军,将养复元,方许轮番当差使,逐旋具数,开呈本奕。若考校时,验病死军人多寡,定夺司病官责罚施行”。
明太祖朱元璋奠都南京,在新造宫殿墙外周围隙地建造营房以居住残废伤兵。他们日中必须工作,夜晚担任巡逻,由国家给粮赡养,使不致流离失所,这一设置有类于现在的荣军院。
二十三年(1390)二月,又命兵士年老及残废者,回到各卫设营居住。
宣德七年(1432)九月,命全国卫所军士中年老退役而无依靠的人,收养于各府、州、县的养济院中。养济院原系明初设立于全国各州县的慈善机关,收养鳏寡孤独无依的人,并有医生担任治疗。但到仁宗即位(1424),各郡邑的养济院已经居室敝坏,肉帛布絮不按时给予了。所以老年及残废军人的生活与医疗还是没有保障。
这大概就是中国通病吧,若不想做某件事情,一定千方百计诋毁,若想做某件事情,一定要千方百计引经据典,我们老祖宗曾经做过。
黄学懋看到外面土暴子数百重伤号,经过一天抢救,官军重伤号已经抢救完成,现在才刚刚抢救土暴子重伤号。
这大概是人与人不平等的一个体现,杨轩很想一视同仁,但医疗条件太过简陋的,医护人员实在缺少,郎中不可能不先抢救官军,而去抢救土暴子的重伤号。
哀嚎声阵阵,院落里不时传来因为救治不及时活活痛死,流血而亡的,大概正愁将来怎么办,突然听杨轩提起野战医院,虽然不明白究竟,但还是同意了。
但在此后,双方在野战医院营运方式产生分歧,黄学懋希望征召已婚女子作为助手,但杨轩则想召集小女孩,如此不但有利于病人康复,而且这些小女孩还可以参加宣传工作,在军队中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最后两人各自让步一步,未婚女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成,其他的征召军中寡妇,如此野战医院方慢
慢建立起来。
………………………………
第86章 大军合围
而此时争天王袁韬、行万里胡九思率领所部向后逃窜十五里,才与前来接应的大当家姚天动、爭什王黄鹞子回合,听到白天交战场景,众人纷纷感慨,难道这是杨轩设定的一个圈套吗?
众人争论不已,袁韬自告奋勇,力劝姚天动采取偷袭战术,现在忠义军大获全胜,现在肯定在庆祝,若是率部偷袭,必然大获全胜。
争拾王黄鹞子胆战心惊的,连番反驳,现在到处都是溃兵,六七千土暴子援军一个个打着火把,几乎照亮半天天空,这样大的声势怎么能够瞒住对方?
杨轩能征善战,要想偷袭对方,定然难上加难,为今之计,就是将劫掠来的粮草安安稳稳的运到巴州去。
这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劫得一千担粮食,被杨轩这一搅合,现在只有一千担,为今之计就是将这一千担粮食运回去啊。
两人正相持不下,突然听到刘惟明率部已经归顺忠义军,姚天动方长叹一口气,下令各部就地安营扎寨,以保护粮食运输安全。
而当天晚上,杨轩更是坐卧不安,久久不能入睡。
白天一战虽然大获全胜,但论起战场形势亦颇为艰险,若袁韬先率领步兵来战,然后在双方势均力敌之时再派胡九思所部骑兵来袭,如此战场成败不可知亦。
杨轩更认识到训练的重要性,更认识到骑兵的局限性,虽然在平原上来往纵横,但若在丘陵地带,若河流纵横,骑兵定然陷入不利的窘境。
长吸一口气,正准备下令庆祝的杨轩被前方军情怔住了,马潮来报,姚天动、黄鹞子亲率主力来援。
若是对方趁着忠义军各部分散,倾尽全力来攻,忠义军要想挡住,定然难上加难。
为了防备土暴子偷袭,杨轩一面派出侦骑打探前方消息,一面整顿队伍,让大家做好防备,如此才稍稍放心。
第二天一大早,陈应宗率领第2营将士赶到,如此方军威大振,杨轩也才稍稍安心。
现在正值十一月下旬,半山腰挂着霜,众人鱼贯而行,来到九龙寨大堂,一个个抱拳见礼之后,分列两排坐下。
王日孟、樊明善拱手请罪,虽然料定土暴子可能的劫掠方向,但没有料到对方声势如此之大,再加上搞出一个声东击西的把戏,如此才让土暴子得手,不但杀害方圆二三十里上百个庄丁,而且还劫走两千担粮食。
杨轩摆了摆手,叹息道:“这个,我不怪你们。包括我在内,常常将自己想得太聪明了,将别人想得太愚笨了,如此才有昨日之事啊。
将来大家临事要多想想,不要太自以为是了啊。”
众人一听,纷纷抱拳称是。
情报参谋潘梦科出列,拱手道:“大人,情报基本打探清楚了,这次土暴子可以说倾巢出动,除了昨日袁韬胡九思带领的万余人马,后面跟随的还有姚天动、黄鹞子所统率的六七千人啊。
看来土暴子早已经没有粮食,陷入困境了啊。”
刚刚归顺的必反王刘惟明拖着病体出列道:“大人,要说完全没有粮食,这实在说不过去,只是巴州、达州土地贫瘠,再加上这几年种田的人少了,吃粮的多了,要想安安稳稳的过冬,土暴子粮食确实到了捉襟见肘的时候了啊。
这次为了逼迫流民参与劫粮,十天前姚天动已经将流民的饮食减为一顿啊。”
杨轩笑了笑,看着刘惟明道:“那你说说,这次土暴子对粮食大概是势在必得了哦?”
刘惟明点头道:“当然啊,大人。由于大人善待百姓,不说很多流民心向大人,就是各大当家的手下亲兵,也不像过去那样对姚黄死心塌地啊。
担心很多流民拿了粮食自己逃走,袁韬可派出一些兵丁看押,避免大家带着粮食逃走啊。”
旁边陈怀西笑道:“如此观之,土暴子实力可以知道亦。这次虽然集中姚天动、袁韬、黄鹞子、胡九思等各位当家的,但刘惟明现在已经归顺,胡九思被打残,袁韬实力大受影响,如此土暴子实力着实有限。
土暴子劫掠了两千担粮食,若是往年,大家一个个身强力壮,那没有什么,但现在这些流民很多身体虚弱,即便有一些独轮车,要运走这两千担粮食,如此也足足需要一千五百余人,若加上看管官兵,人数只会更多了。”
第五营副把总杨秉义原为土暴子二哨,对土暴子情况颇为熟悉,现在听众人如此一说,接过话茬子道:“姚天动这次虽然集中一万六千余人,但大多数则是裹挟而来的流民,真正可堪一战的不过其中三四成而已,论人数不超过五千人。
但昨日一战,刘惟明已降,袁韬、胡九思所部更糟到大败,再加上被俘的两千余人,现在土暴子实力大损亦。
我方昨日虽有死伤,但减员不过六七十人而已,可以说受损非常轻微。”
杨轩沉思片刻,站起来拔出宝剑道:“姚黄为祸地方,神人共愤。
这次听到官军打土暴子,光营山县就云集了两千乡亲,大家听说土暴子丧心病狂不但抢劫粮食而且还杀害这样多百姓,一个个颇为恼怒,誓与土暴子一战。
各位,保境安民本来为我等职责之所在,现在连乡亲们都有一战的决心,大家有没有信心一战”
众人一听,纷纷高声称是。
杨轩当即下令全军开拔,向二十里开外的土暴子营地冲去。
突然听到官军拔营而起,向自己杀来,而各部看到袁韬、胡九思相继为忠义军所败,整齐王张显,争天王黄龙,过天星梁思相继为忠义军所杀,六队马潮、二哨杨秉义、必反王刘惟明相继投靠忠义军之后,全军上下时期异常低迷。
姚天动后悔不已,正如黄鹞子所说的那样,若两步相距不是那么遥远,若在争天王袁韬劫掠粮食的时候能够率领主力埋伏在周围,如此忠义军再能征善战也会为土暴子所败。
但有钱买不到后悔药,现在忠义军士气正旺,不可与之争锋,到最后只得接受袁韬的建议,率部退回巴州。
杨轩趁势率部发动反击,追杀土暴子二十里有余,除了姚天动、袁韬、黄鹞子、胡九思率领众人逃走之外,被俘虏的流民达到四千余人。
看着到处都是被扔弃的独轮车,马车,看到惊慌失措,面黄肌瘦的流民到处都是,杨轩感到一阵心痛。
真是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些流民穿得比前世最贫穷的乞丐还要差,一个个青筋暴露,远远的看着杨轩,艰难的露出一丝笑容。
一下俘虏了四千多流民,如何安置如此之多的流民,姚天动逃跑,毫无疑问的也将这个沉重包袱扔给了杨轩。
前前后后,蓬州已经安置了三四千流民,若要安置更多的,一时半刻在那里有这样多荒地开垦啊?
别的地方?突然杨轩眼前一亮,看见侯在下首的刘惟明,招了招手,在其耳朵边低语数声,刘惟明一听,连连点头称是。
看到刘惟明离开之后,杨轩又招来第3营把总郭崇烈,在其耳边低语数声,郭崇烈看了看刘惟明背影,最初面露难色,良久点头称是。
在那以后,杨轩留下营山知县王日孟、县丞王光先等人安置俘虏,运输粮草,而亲率大军向巴州城逼近。
………………………………
第87章 声东击西
营山离巴州三百余里,一路之上丘陵众多,道路崎岖,路程非常不好走。
姚天动、袁韬等人最初还算有序撤退,但杨轩不时派出追兵穿插到前方阻击,看到前方道路有截断的可能,土暴子军心更是不稳,大家根本不敢歇息,一路之上快马加鞭的向巴州撤退。
好不容易撤回巴州,姚天动早已经衣甲破损,满脸污垢,换了一身衣服,重新洗了一个热水澡,美美的睡了一夜,大家还是胆战心惊的,向南面派出斥候,以打探忠义军的去向。
站在城楼上,看着面黄肌瘦,不断逃入城中的兵丁,害怕忠义军混入期间,姚天动严加盘查。
看姚天动如此惊慌失措,争天王袁韬叹息道:“大当家的,我等虽败,但据坚城,杨轩要想攻破城池,定然难上加难啊。”
姚天动叹息道:“这一次我看杨轩不可能这样轻易的就算了,如果算了,夺回粮草之后不会再一路追击啊。
你也看到了,那追击的恨劲,在前方山寨派出多支人马堵截,将大家如同鸭子般往北边赶啊。”
袁韬想了想,摇头道:“话虽如此,但感到杨轩不想赶尽杀绝似的。此去营山三百余里,杨轩只是在两县交界处不断穿插包抄,而不敢深入巴州境内啊。”
姚天动咽了口气,长叹道:“那是我们躲得快,你没有听跑到后面的,也常常被阻击啊。”
袁韬暗自不语,内心嘀咕道:“兵连祸结,劫掠粮食失败,各部都陷入一片迷茫,很多人也不像过去那样听从号令行事,这一路北撤,也可能一些当家的私自冒充忠义军,劫掠其他部众的粮草。
话虽如此,袁韬不好明说,为了保证自己有粮食吃,袁韬也让手下头目这样做了两票,趁乱劫掠了一点钱粮。
大家提心吊胆的过了四五天,南面一片平静,派出多路斥候打探,有的声言,官军只是追击百余里,然后不知道去向。
众人一片迷茫,数千官军难道就这样消逝吗?
几个当家的一面在知州衙门喝酒,一面各怀心思嘀咕,有的更是为自己前程暗中打算。
虽然做土暴子表面看起来逍遥自在,但打仗不行,比对方多五六倍人马,居然被赶鸭子似的追赶,一个个催头丧气的。
将酒杯狠狠的砸在桌上,大当家的姚天动怒道:“袁韬,你小子诡计多端,你说说,杨轩数千人马到那里了”
袁韬站起来,拱手道:“大当家的,我不是杨轩肚子里面的蛔虫,怎么知道?
为今之计,我们要守住自己地盘,忠义军虽然英勇,但我们地盘比他们大多了,我们只要守住地盘,到时候在与大顺军、大西军结盟什么的,杨轩要想吃掉我们,难上加难。”
姚天动长叹一声,正想说什么,突然听到前方马蹄声响起,一个兵丁满身鲜血的跑进来,远远的跪下道:“大当家的,大事不好了,忠义军攻占达州了。”
众人大惊失色,袁韬更是冲过去一把提起兵丁的衣襟,连声催问,但这个小兵丁又能知道什么呢?
原来,杨轩派刘惟明率部混入达州城,令郭崇烈率部接应,如此在两天前夺下达州。
话说杨轩在必反王刘惟明耳后低语数声,刘惟明允诺之后,回到兵营之中。
看着催头丧气没精打采的众人道:“老子知道大家这两天怄气,投降忠义军,老子还被打了鞭子。
但这就是大人精明的地方,大家想想,我们过去干了多少丧天害理的事情,就这么三十鞭子,过去一切都揭过去,老子可以堂堂正正做人,大家说说,这三十鞭子难道不值吗”
众人一听,有气无力的称是。
刘惟明扫视了众人一眼道:“刚才大人派我去干一大票,干好了我们也可以扬眉吐气一回,免得再受什么窝囊气,是汉子的跟老子去”
众人一听,纷纷举手报名,如此聚合了一百余人,大家饱餐一顿,然后一个个穿着精壮上路,向东北方向的达州方向赶去。
达州离营山两百余里,一百多人在前面开道,如此用了四天功夫,终于赶到达州城下,叫开城门,进入城中。
由于土暴子倾尽全力劫掠粮食,达州城内都是老弱病残,驻防达州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