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副榜举人-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现那个兵丁动作不规范后,常常站在旁边重复演示,直到对方动作标准之后方才罢休。
训练完成之后,杨轩更是常常将小旗长曹章、杨福全等人一起,总结当天训练得失,拟定第二天训练方法。
除此之外,杨轩反而显得特别悠闲,时不时观摩观摩郭崇烈、向之帧如何训练兵丁,时不时跑到兵器坊打造兵器。
郭崇烈、姚之帧都是野路子,听说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访民间练家子学过三拳两腿,训练的时候就是带领大家枯燥的练习这些刀法、棍法。
操练的时候,虽然也有一定配合,但注意依靠将士们临场发挥而已。
但临到比试的时候,火器总旗进步有目共睹,只有少数数人不能背放铳诀,少数脱靶的。
如此稍稍赢得大家尊重,但很多人则认为放铳与真刀真枪厮杀完全两样,杨轩虽然善于放铳,但贴身肉搏则完全两回事。
这天杨轩提出各杀手队员之间缺乏配合之后,郭崇烈连连摇头道:“大人,在下上过战场。
这杀手总旗训练可不同于火器总旗,上阵杀敌,依靠的士气、勇气,而不是训练。
你不相信,你看看,其他各部是不是如此?”
杨轩脸色惨白,强压着内心怒火才未当场发作。
杨轩如此恼火,不仅仅因为郭崇烈、向之帧不按照自己想法练兵,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火枪手在战场上局限性,需要战兵近身保护。
面对蜂拥杀来的人浪,即便在抗日战争、朝鲜战争中装备现代步枪的枪手也不能阻挡对方,而需要近身厮杀,何况在明末装备简陋的前装火绳枪的火枪队?
善射者虽然可在百步开外(120米左右)击中目标,但真正最佳杀伤距离为50步左右(60米),若面对亡命之徒,你发射一次,还没有等你重新装好火药铅弹,对方就冲到跟前与你近身厮杀。
这个时代鸟铳上没有刺刀,鸟铳手虽然背了一把大砍刀,但面对持有长兵器的敌人,近身厮杀定然吃亏。
现在战兵训练一时半刻难以插上手,求人不如求己,无论如何也要引进刺刀什么东西。
除了战兵训练难以插上手之外,让人头痛的是兵丁管理,白天训练还好,大家一起加练,不会出什么事情,最头痛的还是在晚上,长夜慢慢,那些血气方刚精力旺盛的兵丁则常常溜出去,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兄弟司局的有将士晚上出去,偷附近人家的东西。
兄弟司局的有将士晚上出去,调戏良家妇女的。
兄弟司局有的将士晚上偷偷赌博
虽然步兵局没有发生,但每队层出不穷的事件总要进行管理,左思右想之后,杨轩决定引入晚上学习制度。
每天晚上大家晚饭后漱洗完毕之后,步兵局集合,先是各个小旗进行训练总结,提出明天训练目标,然后就是各个总旗。
最后是步兵局,每5日评选一位训练之星,增加将士们的荣誉。
接着讲解鸟铳结构,鸟铳射击原理,保养要领,射击要领之外,还进行各种战例讲解,或者故事会什么的,有的时候自己讲解,有的时候让下面兵丁,前前后后花掉一个时辰,在熄灯前半个时辰结束。
这个可实打实的惩治了很多奸猾之徒,过去大家半夜偷偷摸到偏僻之处赌博,现在前半夜不但要在一起学习,后半夜还要防止杨轩查岗。
杨轩生活非常有规律,深夜总结完成之后,点燃油灯在灯下看书,然后到子时时分巡夜一次,最后休息。
经过一个半月的锻炼,古书看起来也不那么吃力了,虽然全都是繁体字,虽然没有标点符号。
每次拿到古书,先看一个大概,然后试着断句,在书本上标识出来之后,然后才能逐步理解书中意思。
翻开《练兵纪实》,神乎其神的鸳鸯阵只是强调不同兵种之间配合,协调,其内涵不过如此而已。
鸳鸯阵分五排,前面是小旗长,第二排是配备大刀或鸟铳的伍长,第三排是配备弓弩的长枪手,第四排是手持大刀的藤牌手,第五排是身材高大的狼筅手,第六排则是配备弓弩镗钯手,最后则是伙夫。
就像鸳鸯一一对应,如此被称为鸳鸯阵。
除此之外,鸳鸯阵可以变幻为三才阵,也就是两名伍长各率领2~3人两翼奇袭牵制,而小旗长则率领4~5人正面迎敌,从防守、相持作战变为三三制进攻。
作为现代人,再加上带兵数月,当然明白鸳鸯阵是怎么回事,本来想另外两个总旗也训练鸳鸯阵,但对方认为自己
除了看这《练兵纪实》学习阵法之外,也找来各种杂七杂八的书籍观看,最大收获就是发现铳刺的图纸及其应用方法。
铳刺就是在鸟枪口插上一把长矛般的东西,临阵时如同长矛般使用,如果也不再需要各杀手中队近身保护。
当即赶到兵器坊,刚刚说出自己想法,苟富贵等人喜笑颜开,其他军中有装备,大家也有听说,并且也曾有图样。
如此打造了两把,进行练习训练。
装上铳刺之后,鸟铳完全可以如同长枪一样使用,效果非常不错,但每把铳刺需要1两纹银,杨轩根本没有钱全部都装备铳刺。
这天正寻思着如何弄钱,突然听到参将府鼓声雷动,知道参将击鼓点将,赶紧约束部众,待大家安歇之后,跟随众人来到大帐之中。
大帐里面到处都是人,足足有四五十人之多,三通鼓之后,朱师爷拿着花名册高声点名,被点中的纷纷出列,拱手回应。
如此足足花了半个时辰,待众人列队站齐之后,坐在上首最初还闭目养神的参将王朝阳睁开眼睛,威严的扫过众人一眼道:“各位兄弟,川北土暴子越闹越厉害,总兵刘佳胤大人令我等率部会剿。
我营过去不过一千多人,这次有一半是新招募的弟兄,朝廷军饷从来没有按时发放,大家也没有怎么训练,但皇命在此,我等不得不从啊。”
众人一听,闹哄哄的,大家直言已经欠饷一个月,特别是那些有家室的兵丁更是怨声载道的。
王朝阳一听,拔出宝剑狠狠的砍在案几上,众人看到如此,纷纷闭上嘴巴,整个大帐一片安静。
经过两天准备,九月下旬大军出发,长长队伍达十余里,这其中,有怨声载道的兵丁,还有拉来充作苦役的民众。
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乱世之中兵丁苦,谁料到最苦的不是兵丁,而是普通民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中粮食需要人运输。
冷兵器作战时代,将士们身上铠甲、武器什么有三十余斤,需要征募挑夫。
………………………………
第十章 豪绅
这天早上正在艰难的从地铺爬起,外面传来一阵鸣冤声,这可让杨轩颇为惊奇了,自从自己带兵虽然不能说秋毫不犯,但也不至于搞得民怨沸腾吧。
让人带来鸣冤者,对方是一个三十多岁仆人打扮的汉子,一看见杨轩就噗通跪下,要让杨轩为其做主。
杨轩皱了皱眉,问道:“老兄有什么冤屈,只管说来,让我为你评评理由。”
来者重重叩了两个响头,哭泣不已。
原来张五是张家庄的奴仆,除了隔三差五的到东家干活之外,常常也抽空干自己一亩三分地。
昨天晚上大军扎在张家庄外,一些兵丁感到露水太大,虽然点了篝火,地上铺了干草,但若这样睡在地上可能生病,几个人偷偷出了军营拆了张五家的门板,几个人躺在门板上过了一晚上。
这种事情过去军队常常这样干,有的稍稍不顺的还劫掠民众,若遇到普通民夫,那只有自认倒霉。
张五虽然只是一个半自耕农,但其东家可是举人,听人居然敢在自己地盘撒野,举人张老爷坐立不住,一面让张五前来告状,一面纠集地方乡绅,浩浩荡荡的随后赶到。
大家可能疑惑了,几天前军队征发劳役,被征发的乡里长颤颤兢兢,乡里长更是拿出银两来贿赂兵丁。
现在只因为兵丁拆了村民门板,举人老爷就召集众书生前来声讨,两者相差怎么这样大呢?
大家想想,也非常好理解。在明清之际,举人是可以出来做官的,就像海瑞那样,虽然只是一个举人,一出来就是县教谕,接着就是知县,这些都是官,是统治阶层一员,在地方上呼风唤雨,地方官都畏惧三分。
而摊派劳役,县官只摊派给无权无势的乡村,不会,也不敢摊派给举人这些有权有势的村庄。
但普通乡里长则不同,他们不但平日受尽官员、衙役欺负,现在兵连祸结的,当然也受兵丁欺负。
听到手下兵丁居然出现拆人家门板,杨轩虽然颇为恼火,但听到对方找上门又感到窝囊,怎么在明朝末年连普通民众就敢欺负兵丁呢?
岳家军饿死冻死不拆老百姓房屋,但你总不会让所有军队都如同岳家军那样纪律严明吧。
再说了红军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也没有说不拆民众房门,只是告诉大家这房门不易按上,拆了后重新归还的时候,要帮对方按上。
但别人招商门,杨轩不得不彻查,务必将这害群之马找出来,以还百姓一个公道。
看到站在自己面前怯生生的一胖一瘦的两个兵丁,原来瘦子发高烧,胖子实在不忍心,才外出拆了门板,免得瘦子着凉。
现在看到百总追问这事,两人慌了神,不但口口声声求饶,而且声言一大早已经偷偷摸摸的将门板重新给张五按上了。
看着两人,杨轩内心一暖,当即宣布其情可悯,但这种拆人家门板的事情还是要禁止的。
当即让人将胖子拖出去狠狠打二十鞭子,严令其挑两天担子。
而瘦子则暂缓执行,等到其病号后再打十鞭子。
过去军队一直打军棍,一棍下去重者要人性命,轻者也会轻伤数日,动弹不得。
不论军中还是地方处罚,还是以教育为主,在那之前杨轩偷偷的将军棍改为军鞭,如同马鞭一样,匠人上身扒光,打在身上虽然皮开肉裂的,但那只是皮肉之伤,不会造成内伤。
胖子、瘦子本来就知道自己错了,现在被处罚只有感叹时运不济,自认倒霉。
本来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大家收拾行礼准备上路,突然看到上百人跑来,远远的竟然想挡住去路。
杨轩内心一怔,一面令将士们做好准备,一面带着几个兵丁前去观看。
远远的看见一个举人模样的人大摇大摆的带着几个人硬闯进来,想不到文人竟然如此张狂。
杨轩正打算如何应对,只见对方远远的高声嚷叫着,让人挡住去路,不准大军前行。
杨轩大惊,赶忙闪出来拱手道:“这位仁兄,我局将士行为有亏,我管教不严,已经处罚了。
还望仁兄看在在下薄面,就此揭过,将来若再能相见,小弟定然登门致谢。”
来者名叫张任文,也就是张五的东家,更是东林党人领袖吕大器的学生,九年前考中举人,其后虽然屡次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但次次名落深山。
现在听这个百总居然与自己称兄道弟的,张任文颇为不屑,甩了甩手道:“秀才遇到兵,你一个武夫何德何能与本老爷称兄道弟的?
你纵兵劫掠地方,走走,跟老夫去见你们参将,或者去见我们知县老爷。”
杨轩颇为恼怒,兵丁取了农家门板不是早已经归还了吗?
再说自己打了打了,骂了骂了,现在看到张举人想来抓自己,当即顺手一推,将张举人推倒在地。
举人老爷被推倒在地,这简直是造反,被推倒在地的张举人当即耍泼,高声声嘶力竭的高喊道:“兵痞子造反了,兵痞子打人了啊。”
紧随其后的几十个书生一听顿时大怒,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兵丁居然敢耍泼,居然敢将张举人推倒在地,是可忍孰不可忍。
众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还是勇敢的围过来,准备来拿杨轩。
看到这帮读书人如此疯狂,后面的兵丁一个个吓得面色惨白,大家双手紧握着大刀,颤颤兢兢的不敢行动。
杨轩是穿越族,当然不知道其中厉害,看这帮读书人如此,双手叉腰,看着将自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敢行动的读书人,讥笑道:“你们这帮读书人,自诩苦读圣贤之书,若是被夫子看到如此熊样,我杨轩想夫子定然会为你们感到悲哀的。”
有的正准备反唇相讥,突然前面一个书生推开众人,高声吆喝道:“你,你是杨轩?蓬州杨轩杨子修?”
杨轩大惊,抬头望去,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虽然感到颇为熟悉,但一时半刻忘记名字了。
拱了拱手,杨轩笑道:“兄台,想不到居然在这里碰到你。”
来人见状,哈哈大笑,握着手道:“杨子修啊,你当日在贡院门前晕倒,不声不响的消逝,你不知道邹兄、刘兄等人为你多担心啊。
各位,大水冲了龙王庙,这就是名闻全川的杨轩杨子修,各位,这杨轩杨子修是今年副榜举人,这大家都听说的。”
正在地上耍泼的张任文一听,赶忙从地上爬起,满脸讥讽道:“张琅,你怎么与这等斯文扫地,读书人中间的败类结交呢?
全川闻名,一点不错。但这名声有好名声,也有坏名声。
这杨轩急功近利,只因为中得一个副榜举人就当场晕倒在地,在拜见巡抚大人、主考官刘侍郎更是无理之际,次等无耻之徒简直是士林耻辱,当然坏名声全川闻名啊。”
那些跟随张任文而来的读书人一听,一个个狂笑不已,显得颇为不屑。
张琅辩解道:“各位,人有旦夕祸福,大家不要道听途说的。
子修兄文采出众,山长(古代书院负责人)认为此科必然高中,子修兄只是当日身体欠佳,大家莫不可讥笑子修兄。”
张任文用手指弹了弹身上的污渍,满脸不屑道:“杨子修是身体不佳,当日听到中得副榜举人当场晕倒在地,现在居然生龙活虎的站在众人面前,真是士林的耻辱啊。”
而听到与当地读书人发生冲突,参将王朝阳、把总王贵等人大惊,纷纷赶来,正准备责罚杨轩,居然听到杨轩是副榜举人,不知如何是好。
杨轩则担心事情搞大害怕上司责难,正转身离去,但张任文挡住去路,一定要为兵丁偷拆门板的事情道歉,一定要为推倒自己之事道歉。
杨轩拱手解释道:“兵丁偷拆门板之事,我已经打了兵丁二十军鞭,大家看看,身上还有血痕,此事已了,若你不服,可以到巡抚衙门告状,在下奉陪。
至于推倒之事,你耍泼来抓我,自己不小心滑倒,与我何干?
你是正榜举人,在下是副榜,但我们都是举人,如果你不怕丢脸,可以到学政衙门告状,大不了取消在下举人的资格,有什么大不了的?”
张任文不满,指着杨轩身上的铠甲道:“你,你斯文扫地,不要以为你是副榜举人出身,不要以为往日你等与巡抚大人相识,你就目中无人。
在下可不是好惹的,在下坐师吕大器吕先自,东林党领袖,天下闻名,现在更是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若不给在下一个说法,我与你没有完。”
杨轩大笑,一手紧握刀柄,一手指着张任文嘲笑道:“吕公大器海内大儒,乃四川士林领袖,天下闻名,若是听到兄台居然胆敢依仗吕公名声横行地方,败坏吕公名声,我想吕公定然会清理门户的。
张任文你这个读书人败类,你敢不敢与在下打一个赌,你我各去书一封吕公,道明事情经过原委,但凭吕公裁决,可否”
张任文大惊,本想以坐师相威胁,谁知道杨轩根本没有吓到,居然要去书吕大器。
吕大器洁身自好,对自己,对门人弟子要求甚严,若是听到自己在地方如此作为,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但现在话已经说出口,也不好收回,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灰溜溜的逃走了。
………………………………
第11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而看到张任文准备逃走,杨轩可不干了,一把抓住其衣襟,声言要打其军鞭。
张任文胆战心惊的,张琅在旁边连连劝诫,王朝阳一个劲劝说,希望不要乱来。
看着几近跪下的张任文,杨轩笑道:“张任文啊张任文,亏你还是举人出身,亏你还自诩是吕公高徒,你三次入京会试次次名落深山,看来还是有原因的。
张任文,难道细流营之事你居然不知道,难怪你只知道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细柳营说的西汉大将周亚夫之事,大家当然记得。
当年文帝前往慰问,被守营官兵挡在营门之外,不让进入,文帝没有办法,只得派大臣手持皇帝符节作为信物,如此周亚夫才大开营门迎接皇帝进入。
千百年来,周亚夫挡住文帝车驾事迹一直为众人推崇,以形容军纪严明。
在场的多是饱读之士,当然知道细柳营之事,现在听杨轩提起,一个个胆战心惊的。
张任文声音颤抖道:“杨轩,你不会学那些跋扈将军吧?老夫刚才不过讥讽你几句,你,你这****的不会真的要杀我啊?”
杨轩内心一怔,不过哈哈大笑道:“你也太高看你这狗头了,若能为万岁练得一支令行禁止百战百胜的大军,我今天砍了你狗头,我想令师吕公定然也会赞成的。”
张任文虽然是举人出身,最多看看兵书,最多听听戏文而已,对兵事当然不了解。
而中国古代兵书非常讲究立威,早期大兵法家,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借重齐王宠臣庄康人头立威,大败晋国。
孙武借重吴王宠妃的人头,震慑宫女,训练军队。
汉文帝到细柳营不能入,这些事迹大家耳熟目详。
除此之外,更要命的各种戏文,常常是借你人头一用,杀人祭旗什么的。
司马穰苴、孙武杀人,那是因为其大将,获得君王的授权,而杨轩只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百总而已,只不过说说大话吓吓对方而已。
现在听杨轩言语之中有意借自己人头一用,想到古代先贤各种记载,想到戏文里面台词,张任文慌了神色,整个人滩在地上,口中连连求饶不已。
现在看到对方居然当真,整个人滩在地上,杨轩哈哈大笑,声言若非看到参将王朝阳求情,定然不轻饶,让其滚蛋。
王朝阳如释重负,但自北宋以来武人地位极低,虽然其是三品参将,但在读书人面前自觉矮半截,何况现在遇到正牌举人,那可是可以出来做官的啊。
现在听杨轩是副榜举人,算得上体制内的文官,顿时态度大变,连连告罪,一会儿说要将杨轩拉入幕府,一会儿声言,定然觅得良机好好提拔一下。
在明朝举人是可以出仕做官的,像明朝初年丞相李善长就是举人出身,当时很多举人做到布政使,做到二品三品大员。
虽然到明朝中后期进士、举人多了,但举人也可以选择出仕,做一个正八品的县丞、正九品主薄、正九品教谕的。
杨轩是副榜举人,若在明朝初年完全可以出仕做一个父母官,虽然明朝中后期举人进士甚多,副榜举人很少出来做官的,但毕竟是文人出身。
而军中品级与地方品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就像王朝阳官拜参将,名义上正三品武官,但还颇为畏惧那些还没有出仕的举人呢?
杨轩内心美滋滋的,过去常说跨界,就像前世泰国总理英拉如果放到模特界,放在演艺界只能算一般美女,但如果放在政界那就是绝世美女了。
身体本尊是这副榜举人,在科举时代每个县多有中过举的举人老爷,但现在自己弃笔从戎,在文盲流行的大明军界下级武官中,那就显得出类拔萃了。(明朝进士举人非常少,在军中虽然一些落榜文人担任幕僚,但真正带兵打仗的不过孙承宗、熊廷弼、袁崇焕、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诸人,但这些人全都是文官转任武官,而主角虽然只是副举人,但起于军伍之间)。
听到杨轩副榜举人出身之后,参将王朝阳、把总王贵态度大变,在官职前面去掉署理两个字,正式升任百总。
不过朱师爷说这是他的功劳,欠款无论如何要还的。
杨轩叫苦不迭,若是被人知道一个副榜举人贿赂去当上百总的,如何在士林中立足。
但副榜举人身份让杨轩彻底坐稳了百总职位,听到副榜举人身份之后,郭崇烈连连告罪,希望不要一般见识。
而在坐稳百总职位之后,杨轩决定整肃军纪。
有两个偷奸耍滑的,经常半夜外出的兵丁在摸出营房的时候被五花大绑的抓住,在一整皮鞭之后老老实实的,不敢再乱来了。
前世各类书籍认为红军军纪严明,但看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好像最初也有门板,捆铺草这类事情。
说住宿借老百姓门板什么的,由于门板高矮大小不同,若是撤走后不物归原主,一大堆的门板就对不上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