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明副榜举人-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是乱世,生老病死大家见得多了,现在听马鸣銮如此次说,想到自己所经历的,所看到的,众人凄然一片。

    看到效果已经达到,马鸣銮现身说法,自己过去不过一介书生,若是在太平盛世可能连一个举人都考不上,但跟随将军上了十几次战场,现在成为高级参谋,这次奉令督率五百民团。

    张大牛现身说法,自己过去吃得多,被人嫌弃,两年前追随将军参军,大小十多仗,除了手臂被砍了一刀之外,没有受什么伤。

    去年被提拔为小队长,年中被提拔为中队长,派往军官训练营学习三个月,大开眼界。

    现在自己月饷5两银子,不但家里面生活安逸了,而且过去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一个个巴结自己,巴结自己父母。

    就像前世传销现身说法,听到张大牛这些被人瞧不起的庄稼汉,放牛娃能够出人头地,同样日夜遭受苦难,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民壮一个个听得如醉如痴,有的更是高声叫好。

    看到鼓动得差不多了,马鸣銮当即宣布,民团是地方武装,不错。

    这次抽调到外州县作战,在作战期间待遇提高到忠义军水平。

    普通兵丁,月俸一两五钱银子,被推举为小队长,月俸二两银子,推举为中队长,月俸三两银子。

    战死、战伤的,其待遇与忠义军相同。

    出征期间,乡中组织其他民众帮忙服劳役也就是农忙时节帮忙农田活计,在古代这种劳役太普遍了。

    这可比打短工强多了,不但其他人帮忙自己干活,而且还能够赚取军饷,这何乐不为?

    决定以乡为单位,每个乡招募一到两个中队,而小队长则由大家推举产生。

    听到可能担任小队长、中队长,一些自恃身强力壮好勇斗狠的汉子如同打了鸡血一样,连连要求入伍。

    在其影响之下,一些乡中好友纷纷要求参加,最后这六十多符合入伍标准的几乎没有那个愿意退缩的。

    但名额只有五十人,最后通过抓阄解决,这是古代最为公平的方式在八十年代农村也非常盛行,写上六十多个阄,抓着去的的去,抓着留的留。

    众人哄堂大笑,特别是那些抓着去的,更是如此,看到周围乡亲嘲笑贪生怕死则连连辩解,声言自己有什么牵挂的,但如此带来更大的嘲讽。

    马鸣銮将这五十人组成四个小队,大家公推小队长,如此足足用了半天功夫组建完成。

    造册登记之后,每人预付了五两银子,让大家先回家收拾之后,克日赶赴县城汇合。

    如此用了五天时间,保安团组建完成。

    这天大家穿着崭新的铠甲缴获的,虽然不多,拿着更换下的兵器,浩浩荡荡的向达州开拔。

    每经过一处,虽然不时传来妇女的啼哭声。

    战场凶险,生死未卜,自古以来民众最卑微的愿望不过是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现在看到亲人走上战场,当然担心不已。

    马鸣銮最初担心影响军心,正想派人好好劝阻。

    但听军营早已经砸了锅,老母叮嘱孩子平平安安,老父叮嘱的不要当孬种让家人蒙羞,乡绅叮嘱扬名立万,为乡里争光,内心显得颇为释然。
………………………………

第130章 疲兵之计

    大足离达州不过百余里,一路走走停停,不到两日功夫就赶到达州,正坐困孤城的达州知州杨日升望眼欲穿,一面让衙役准备酒菜,让大家吃饱喝足的,一面将马鸣銮、张大牛等人拉到一边,欲言又止显得颇为为难的样子。

    看周围衙役一个个满面愁容,阴晴不定的样子,马鸣銮笑道:“大人,我等奉将军将令率领民团前来支援,大人有什么为难之初,敬请明言。”

    杨日升长叹道:“唉,兄弟们刚刚到达达州,饭还没有吃一口马上上战场,我等于心不忍啊。

    但,但我等实在憋得慌啊,昨天土暴子三千余人劫了王家乡周围四五个山寨,劫了三千担粮食,樊明善把总,达州典吏刘大人,兵房书吏王三麻率领兵马追了过去,前方战事如何不知道,老夫现在更是心急

    如焚啊。”

    马鸣銮笑了笑,说道:“大人,救兵如救火,这个我等明白。

    这样吧,我去给兄弟们说一声,让大家先饱餐一顿,午后马上上路,在天黑前定然能够赶到王家乡,无论如何也要将粮食夺回来。”

    杨日升大喜,连连握住马鸣銮的大手,连声表示感谢。

    杨日升与马鸣銮重新回到驻地,说了王家乡被劫的事情,众人群情激奋,大家多是农家子弟,一个个平时特别痛恨小偷、强盗什么的。

    现在听土暴子公然行劫,一个个高声吆喝,无论如何也要帮乡亲们夺回被劫掠的粮食,有的更是高声叫喊,先不吃饭,等杀了土暴子再吃不迟。

    马鸣銮笑着制止大家,现在八月下旬,天气异常燥热,现在正是响午,大家先休息,休息到太阳偏西之后,在吃好喝好,如此才能上阵杀敌。

    很多人本来简单说说,现在听马鸣銮如此说,大家都纷纷高声叫好。

    酒足饭饱之后,在向导带领下,大家健步如飞,走了两个时辰(四个小时),如此足足走了三十余里,方与杨秉义、刘典吏、王三麻等人相遇。

    看到马鸣銮率领五百民壮赶到,众人都显得颇为高兴。

    听王三麻介绍,这伙土暴子约五千余人,由争天王袁韬、黑天虎王高、争什王黄鹞子带队,在昨天晚上劫掠王家乡的,共杀死杀伤二十多名庄丁,裹挟当地村民、农妇,或者用独轮车,或者肩挑背扛的,足足劫掠了三千担粮草。

    由于要押送粮草辎重,土暴子走得非常缓慢,在太阳落山之前,民团赶到押运粮草的队伍,但看到土暴子兵强马壮的,只有等待援军。

    现在樊明善忠义军第1营,大足民团相继杀到,兵强马壮的,正好夜袭土暴子,夺回粮草。

    马鸣銮一听,连连摇头,认为土暴子早有防备,若是夜袭定然难以成功。

    樊明善摇头道:“马参谋,姚黄虽然人多势众,但绝大多数不过是裹挟而来的流民,再加上强征的数千运送粮草的民众,土暴子士气不稳。

    我军吃得好,没有什么红眼病,大家善于夜战,大人过去多次率领我等夜袭成功大败土暴子,若我等如花炮制发动夜袭,必然成功。”

    马鸣銮点头道:“樊把总所言有理,我等熟知土暴子弱点,料想土暴子对自己特点更是心知肚明。

    现在土暴子听到我大军尾随其后,必然担心我军夜袭,如此必然有所准备,要想再夜袭成功,必然难上加难啊。”

    樊明善想了想,摸着脑袋摇头道:“马参谋所说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土暴子劫掠了这样多粮草,裹挟千余民众,如果就这样让他们跑了,那我樊明善真的是罪人啊。

    马参谋,大人平时都说你足智多谋,你说说,这一仗怎么打吧?”

    马鸣銮招了招手,众人连忙伸长脖子仔细一听,然后纷纷叫好不已。

    大家分营扎寨,对外明确宿营纪律,防备土暴子夜袭。

    众人也赶了一天路程,大家乐得清闲,大家高声叫好,如此建立营盘,在离土暴子十里远的地方扎下营寨。

    而此时在前方安营扎寨的土暴子争天王袁韬、争什王黄鹞子、黑天虎王高等人看到夜幕降临,一个个显得颇为慌张。

    忠义军擅长夜袭,杨轩率领所部多次夜袭成功大败土暴子,现在两军相持,若对方再发动夜袭的话,谁知道结局会怎么样。

    没有办法,为了防备忠义军夜袭,袁韬准备采用轮流守夜方式,也就是袁韬所部上半夜,黄鹞子所部午夜,而王高所部下半夜。

    这明显不公平,秋天黑得晚,再加上天气闷热,上半夜又不耽搁什么睡眠,守上半夜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不像下半夜这些,从睡梦中被叫醒,多不划算。

    就在大家相执不下,都想守上半夜的时候,突然袁韬一个亲信匆匆赶来,递过来一张纸条,袁韬一看,大喜过望,笑着说道:“你们这些龟儿子都不愿意守下半夜,生怕吃一点亏,这样吧,老子守下半夜,这可好。”

    黄鹞子、王高等人不知道情况,纷纷高声叫好,当即商定王高上半夜,黄鹞子午夜,袁韬下半夜。

    大家志得意满,笑着离开大帐,旁边狗头军师不解,看着袁韬追问缘故。

    袁韬笑道:“我军与忠义军对峙,为了收拾这帮人,老子当然安排了两个耳目在他们那里啊

    刚才细作传来消息,官军得到援军,人多势众的,他们想光明正大的打一场,不夜袭了。

    告诉弟兄们好好休息,免得明天上阵厮杀的时候没有力气。”

    众人一听,纷纷高声称是。

    屋主被打发杀了一只打母鸡,酒足饭饱之后,袁韬躺在屋主的大床上歇息。

    恍恍惚惚的,如此过了一个时辰,突然听到一声炮声,接着传来一阵急促的鸟铳声,在那以后更是冲锋号四起,喊杀声阵阵。

    袁韬大惊,翻身从床上爬起来,抓起短刀冲出院落。

    远远的看见有人正在前面山坡上放跑,巨大的火球冲破天际,天雨散花似的落在营中,到处都是鸟铳声,冲锋号四起,喊杀声震天。

    在营寨旁边,一枚枚点燃的火球扔进营房之中,现在正值金秋,天气也颇为炎热,很多东西被点着了更是惹得熊熊大火。

    虽然姚黄早有防备,但对方来势汹汹,大家反应还是颇为慌乱,受到惊吓的流民与被劫掠的民众吓得乱跑。

    很多人打起火把一队队人马紧急集合,大家打着火把在营盘内来回走动,砍杀乱跑的人群,以稳定局势。

    十余个倒霉鬼成为刀下亡魂,如此局势得到控制,袁韬正准备集合部队杀出去的时候,刚才还骚乱不已的正前方突然变得非常安静了。

    大家心惊胆颤的等了一炷香功夫,前面还是死一般寂静,安排十几个流民打着火把冲过去查看,没有忠义军踪迹。

    大家不敢大意,各个大小头目更是加强了明哨暗哨,如此过了一个时辰,大家实在犯困,一个个重新回去休息。

    忐忑不安的,大家刚刚进入梦想,突然听到左面响起一阵阵大炮爆炸声,接着是鸟铳声,喊杀声。

    袁韬虽然知道这是疲兵之计,但一个个也不敢大意,大家慌忙起来,重新整顿兵马,制止骚动。

    当夜如此者三,到天明的时候才歇息,一晚上下来,被自己同伴杀掉的超过二十余人,而被官军所伤的则不过七八人。

    到现在大家都知道中了忠义军疲兵之计,但明知是计也不敢大意,疲兵之计就是先将对方搞疲劳,然后在不经意间杀出,大败对方,获得胜利。

    如今局势就是尽早离开这是非之地,将粮食运输到巴州,到时候就不用这么提心吊胆了。
………………………………

第131章 击溃战

    大家一个个哈欠连天,昨天赶了一天路,晚上又遇到袭营,这让很多人叫苦连天,直呼受不了。

    袁韬更多了一份心思,这细作难道提供假情报,或者被发现了?

    大家匆匆上路,走走停停,上上下下士气低迷。

    别人如此,袁韬等人则不能闲着,不时派出兵马在后堵截,现在官军越聚越多,规模已经接近两千余人,但根本没有发动攻击的时候。

    绕过这座七里峡山,马上就能回到巴州了,忠义军虽然强悍,但若想攻入巴州夺回粮食,真是难上加难。

    看着太阳偏西,袁韬长舒一口气,又感到心情颇为紧张,难道对方只是一路护送,对自己劫掠的这三千担粮食无动于衷?

    管他的,先赶路要紧,袁韬催促大家赶快赶路,特别是那群刚刚掳掠来的民众,一个个哭哭啼啼的,不但担粮食,推独轮车慢得如蜗牛一般,而且遇到什么风吹草动的,一个个就拼命想逃回去。

    就这样走了两里多山路,突然后方斥候来报,说是忠义军全线压上,从后来杀来。

    袁韬摇了摇头,左边是悬崖峭壁,虽然颇为艰险,但右边与前后都地势异常开阔,那个樊明善武举出身,不是无能之辈,怎么会选择这种散地作为决战场所(孙子兵法就地,散地就是四面都是平原,部队容易分散)

    正在琢磨的时候,突然有人高喊山上有人,众人来不及反应,突然看见从左边的七里峡山滚下一个个燃烧的草垛。

    草垛非常长非常高,长度超过两丈,直径也在物流尺,而且周围都是晒干的稻草,枯木什么的,借着山势滚下来,不但声势惊人,而且火星乱溅,被跑到的不是被草垛压死,就是被火星烧伤。

    大家何曾见过这种声势,就是袁韬这种见惯生死场面的老贼也心惊胆颤的,看到一个个燃烧的草垛滚下来,慌忙勒紧马缰躲避,何况那些流民与被掳掠来的百姓。

    但这草垛显然是一个下马威,四五十个燃烧着熊熊大火的草垛滚下来后,燃烧的草树将人群切割成四五段,大家首尾不顾,难以有效配合。

    在草垛之后,接着就是一个个燃烧的火球,滚木,虽然声势弱了很多,但数量多多了,早已受到惊吓的民众吓得乱跑,大家乱成一团。

    袁韬大惊,但在这乱世之中粮食就是命根子,大家舍命夺来,不可能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放弃。

    袁韬高声吆喝,本想令王高率部弹压乱民,令争什王黄鹞子率部攻打七里峡山,但大家被这燃烧的四十多各草垛阻隔,各自乱成一团,根本不能有效阻止啊。

    没有办法,袁韬只得令手下大将袁安率领五百兵马攻打正拼命往山下抛火球,抛垒石、滚木的大足民团。

    黄鹞子、王高一个个看到袁韬拼了老命要护住这些粮草,也从惊慌中反应过来,纷纷率部弹压惊慌的流民与裹挟而来的民众,纷纷率部攻打正拼命往山脚投掷火球的大足民团。

    由于七里峡山非常不适合设伏,昨夜在留下一个大队骚扰袁韬所部之后,马鸣銮率领大足民团连夜行军,在今天早上到达七里峡山。

    如何解救被裹挟的民众,夺回被抢劫的粮草?

    马鸣銮想到去年防守运山古城时所使用的草垛。

    马鸣銮将大足民团分为四部分,大家分头准备,看到土暴子大部来到山脚之后,大家突然发力,在悬崖峭壁处突然将这些燃烧的草垛,火球扔下山崖。

    七里峡山虽然有数里之长,但为了截断对方,扔草垛的不过四五处而已,其他的则分散扔火球、垒石、滚木。

    显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突然遭到偷袭土暴子乱成一团,就在大家以为袁韬会率领土暴子落荒而逃的时候,突然看到竟然从山脚冲上来百余人。

    看来真的要粮不要命,在这乱世之中,大家都没有吃,这粮食比命还要精贵。

    敌众我寡,马鸣銮、刘大成等人一个个高声吆喝着集合人马,一个个更是对着土暴子喊话,声言若是投降官军,有吃有喝的。

    这相当告诉大家,老子虽然劫了你的粮草,若你肯归顺的话,也不是没有活路。

    但袁安等人对忠义军恨之入骨,大家呼啸山林,占领州县,是何等逍遥快乐,忠义军横空出世,多次杀得大家丢盔弃甲,到现在一个个没有吃的。

    双方战在一起,虽然人数相当,土暴子一个个久经战阵,完全是亡命的打法,但大足民团居高临下,大家多是十里挑一的庄稼汉,每个家十几二十户,挑选一个成为民壮,一个个并不是什么弱懦之辈。

    刚刚一交手,袁安信心大增,这支忠义军怪怪的,不但装备比过去的差,而且战力更差,看到土暴子杀来,有的更是显得颇为惊慌,若双方公平厮杀的话,绝对有机会战而胜之。

    但时间不在土暴子这边,这边刚交手,看到火光四起,樊明善知道土暴子中计,率领第1营与达县民团千余人杀来。

    袁韬、黄鹞子、王高等人虽竭力抵抗,拼死护住粮草,但到处都是燃烧的草垛、火球,受到惊吓的流民、与裹挟而来的民众一个个惊慌不已。大家不但要担心山上会不会滚下垒石、火球,更是被这四十多个草垛所阻挡。

    大家昨夜没有休息好,一个个筋疲力尽的,根本提不起士气,而将士们看到土暴子公开劫掠老百姓,一个个义愤填膺,大家养精畜锐的,突然发动攻击,土暴子不能抵抗。

    黑天虎王高拼死抵抗,但看到身边的人不断倒下,手下将士纷纷溃逃,迫于无奈,只得率部逃窜。

    王高如此,袁韬、黄鹞子也好不到那里,特别是黄鹞子,自恃英勇,当日在姚黄的时候都瞧不起二哨杨三,现在看到樊明善率部杀到,自己虽然没有将忠义军放在眼里,但手下将士则胆战心惊的,到最后退路被断,死于乱军之中。

    争天王袁韬虽然残忍酷杀,但看到王高逃走,黄鹞子被杀,自知无力回天,只得收拾残兵败将逃回巴州。

    自此,经过半日激战,在大足民团、达县民团有力配合下,忠义军终于大败土暴子五千劫粮兵马,斩杀土暴子三百余人,俘虏六余人,解救两千多被裹挟而去的老百姓,解救五六百流民。

    除此之外,在当时更为意义深远的夺回了这三千担救命粮草。

    清点伤员,第一营战死五人,受伤不过十余人,但大足民团、达县民团战死则高达三十余人,受伤超过百人之众。

    那些民团壮丁原以为上阵厮杀是你死我活的对决,今日一看,居然如此轻松,伤亡如此至少。

    虽然为战死受伤的老乡感到悲哀,大家通过狂欢来麻醉自己,但这一仗下来,至少自己还活着,有的更是建功立业,听说赏银也颇为丰厚。

    但樊明善、马鸣銮则不敢马虎,将军一直让大家向戚家军看齐,如此好的形势伤亡如此之大,大家不知道如何做这个战后总结。

    但很快的,大家获悉一个传言,为了鼓舞士气,争天王袁韬曾对手下大小头目明言,称姚黄已经与大西结盟,这次姚黄主要目的就是骚扰忠义军,使得其兵力分散,然后潼川州大西军主力突然发难,大败忠义军主力,占领顺庆府。

    樊明善、马鸣銮不敢大意,派出六百里快马报告战争结果,报告查得的流寇阴谋。

    接到樊明善、马鸣銮等人的公文,杨轩简单看了看,然后递给周围众人,自个儿则闭目沉思。

    殷承柞看了看,没有说什么,下首的右都司谯应瑞看后,显得颇为不满道:“大人,这,这马鸣銮虽然熟读兵书,但并非为将之才,你看看,刚刚带兵就折损五六十人,消息若是传回到大足县里,必然民情鼎沸啊。”

    杨轩暗自琢磨,这谯应瑞也太自大了,自己晾他一阵子,到现在还目中无人。

    睁开眼睛,笑道:“谯都司,那你,这一仗应该如何打?”

    谯应瑞暗自一琢磨,笑道:“当然应该夜袭,忠义军擅长夜袭,土暴子鱼目混杂,若是被突袭,必然土崩瓦解啊。

    你看看,这个马鸣銮太张狂了,居然在散地设伏,不知道这兵书怎么读的?”

    杨轩若无其事的说了句尽信书不如无书,然后解释,不论夜袭,还是设伏,主要目的是在对方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发动攻击。

    这七里峡一面是山,大路从山脚下绕过,地形几近散地,土暴子根本没有防备。

    再说了土暴子裹挟流民,裹挟民众,带着抢夺而来的粮草,如此虽然地处散地,几近死地。

    在对方如此意想不到的地方,对束住手脚的敌寇发动攻击,此战还未开打,早已经赢得先机,奠定胜局。

    此战民团虽然伤亡巨大,那实在是因为过去没有好好训练,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完全可以击败数倍于己的敌人,这些在过去都有明证。

    众人方恍然大悟,一个个连声称是。但令人恼火的是那个谯应瑞虽然装模装样的,但形态颇为不屑。

    杨轩虽然颇为不满,但也没有办法,毕竟流寇大军压境,毕竟面对的不是普通流寇,而是在天下早有恶名的大西军。

    大西军不同于其他流寇,非常擅长野战,张献忠率领大西军纵横天下数十年,一个个久经沙场,远非一般兵马所能比拟。

    除此之外,大西军也颇为擅长爆破城墙,不论是重庆还是成都,都是将火药放在城墙里面,突然点燃,如此赢得胜利。

    现在听到流寇即将袭扰顺庆府,杨轩下令加强府城防护,在府城下面挖掘壕沟,布置拒马阵,防备对方攻到城下,防备对方爆破攻城。
………………………………

第132章 初露霸气…我的水军

    但就在准备的同时,从重庆府传来坏消息,那就是四川巡抚马乾,副将曾英断然拒绝发兵攻打合州的请求,惹得杨轩大喊受不了,也让钱邦芑等人无地自容。

    钱邦芑、周正是五天前赶到重庆府拜见四川巡抚马乾,川东参政刘鳞长,副将曾英,还没有坐下,曾英就大声叫嚷,要与忠义军比试一番。

    原来上次李占春要粮,杨轩声言曾英部为乌合之众,这让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