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副榜举人-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战果不可能像前世那样明显,这些神枪手多能在五十步开外命中目标,现在目标虽然来回移动,操着鸟铳虽然颇不善于瞄准,但五支枪还是有数量优势。
躲在后面,对着远处浑然不觉军官、勇士开火射杀,也有五六成把握,而前线小头目,悍勇之辈相继被杀,大西军士气颇受影响,攻势稍稍缓解,但正如郭崇烈马鸣銮所报那样,其部伤亡甚重,请求支援,北面压力还是非常大。
杨轩连连揩掉脸上汗珠,初夏太阳颇大,再加上战事颇为紧张,让人心烦意乱,连续喝了几杯热茶。
到中午时分,看见王志耀已经将辎重人马组织看来,杨轩指挥骑兵团、警卫团全线压上,杀了过来。
马潮骑兵团最先杀到,经过数年建设,骑兵团现在有500余骑,在马潮带领下,从左右两翼杀出,扑向正左支右绌拼命抵挡的被裹挟而来的大西军二流部队。
在烈日下激战半天,一个个早已经体力不支的大西军将士看到骑兵杀到,很多人惊慌失措,有的更是四处溃散。
为了力保两翼不失,张文秀不得不向左右两翼派出更多亲军,到如今其手下四千亲兵已经派出一千了,但还是不能挽回颓势。
现在看到忠义军骑兵出动,为了力保两翼周全,不得不派出自己那八百骑兵前往阻击。
正如前面所说那样,为了保证机动性,流寇在各地强征牲畜,张文秀亲军部队有两成是可以马背上来回厮杀的骑兵,其他的平日也骑着毛驴等牲畜。
张文秀有四千亲军,其中八百是可以在马背上来回厮杀的骑兵。
而在这时,警卫团杀到,王高、杨福全各率领一个营冲在最前面,曹章率领主力向张文秀中军大帐杀来。
炮手推着虎蹲炮不断前进,对着远处人群不断放跑,火枪手以大队为单元,排成三排,踏着整齐的脚步不断前进,在中队长、大队长命令下,对着远处散兵游勇连续不断的放排枪射击。
看到警卫团连续击溃两路兵马现在正向自己大髦杀来,张文秀倒吸一口气,亲自率领亲军杀过来。
。。。
………………………………
第178章 力挫强敌
双方战在一起,警卫团虽然装备精良,全团上下七成已经装备鸟铳、燧发枪,但张文秀亲军也不是易于之辈,不但人数众多,大家更是悍不畏死,不顾雨点般飞来的铅弹,前仆后继的杀过来,与忠义军战在一起。
忠义军虽然装备大量装备鸟铳、燧发枪,远射占尽便宜,但这个时代燧发枪、鸟铳发射非常缓慢,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兵丁根本不能有效压制,常常放两三铳然后双方面对面冷兵器厮杀。
虽然火枪上面有安装铳刺不惧厮杀,虽然有按照戚继光练兵纪实那样训练格斗技巧,但张文秀亲军将士则更加勇猛,他们不顾伤亡连续不断冲杀过来。
面对悍不畏死的大西军精锐兵马,后面忠义军将士一个大队一个大队也不断的冲过去,对着集结在一起的兵马在大队长指挥下不断放铳,然后端着装着铳刺的鸟铳杀了过去。
如此激战半个时辰,眼见大西军不支,张文秀亲军也将发生动摇的时候,遂宁城南门东门缓缓开启,靳统武率领所部突然杀了出来。
为了力保后路安全,杨轩不得不分兵阻击,如此也不能再像初时那样集中兵力猛攻张文秀部。
而看到战场有了转机,大西军逐步集结,特别那些溃败的大西军重新集结之后,胜利的天枰逐渐向大西军倾斜,到最后杨轩不得不率部重新退回工事之中,通过这几日挖掘的壕沟抵挡大西军进攻。
现在各部叫苦连天,大家抱怨所部伤亡甚重,特别是在北方战场,大西军完全占据战场主动,看到郭崇烈率部龟缩在壕沟阵中后,张定国更是派出一支兵马逼近渡口。
为了力保渡口不失,马鸣銮不得不率领所部退回渡口,如此令郭崇烈部更是险象环生。
大髦之下,对着满脸严峻的诸将钱邦芑埋怨道:“大人,张定国、张文秀都是有名悍将,大人也太过托大了。
若是等到姚之帧团、王树极团杀到,大人再集中全力攻打张文秀兵团,如此结局恐怕不一样。”
旁边殷承柞摇头道:“钱监军,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大人的想法不错,现在对方各自为战,还没有完全形成合力,趁此间隙发动雷霆一击,如此方可力挽狂澜。
现在双方已经厮杀三个时辰,按照道理姚之帧团、王树极团即将杀到,怎么等了这样长时间还没有赶到呢?”
幕友张琅看了看明显信心不足的钱邦芑,笑道:“钱监军,大人早已经成足在胸,需要对大人有信心。
大人大牌还没有使出,你们一个个怎么催头丧气的,仿佛我们战败了似的。”
殷承柞一听,摸了摸头皮,看了看周围道:“子修,潘梦科去那里了,发动反击之后潘佥事都不在左右啊。”
杨轩见问,将手中望远镜递给旁边的殷承柞,然后用大手指了指下游事务里处。
拿起望远镜,殷承柞看了看下游,指着远处惊道:“大人,怎么,怎么下游那么多船只,现在正横渡涪江?”
旁边的张琅满脸佩服,笑道:“两位大人只知道一个劲埋怨大人,其实大人早就成足在胸,反击之前就让学生给姚之帧都司写了一封信函,由潘佥事带走,让其在水军配合下在下游十里处渡过涪江,然后突击张文秀后营。”
众人一听,一个个长舒一口气,钱邦芑更是连连埋怨,让其担心受怕如此长时间。
杨轩微微一怔,这种最后的招数能够这样早的揭底吗?若是被张文秀探知早做防备,如此怎么能够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数十艘运输船横渡涪江这样的大事当然也不能掩藏多久,张文秀虽然派出兵马前往阻击,但还是晚了一步。
姚之帧率部靠岸,迅速的击溃阻击兵马,直扑大西军后营,那些被裹挟而来的周围民壮一个个惊慌失措,有的更是不顾看管兵丁的弹压,呼朋唤友的四处溃散。
听到后军被袭,张文秀自知大势已去,急忙率军固守,杨轩趁势率部猛攻,到太阳偏西之时王树极也率部赶到,作为生力军投入战场,如此大西军不支,大西军全线溃退,张文秀在其所部数千亲军保卫逃走。
杨轩令马潮骑兵团、姚之帧团追击张文秀,而亲率其他各团杀向西门。
张文秀亲军将士多为精锐之士,虽然其他人吃不饱,但这些亲军将士则没有这个问题,再加上很多人有战马、骡子等畜力,跑得非常快。
张文秀所部亲军还好,大多数人骑着战马毛驴,损失不过千人。
而其他部众则完全不一样,双方交织在一起,将士们厮杀半天都颇为疲惫,特别是那些被裹挟而来的流民与卫所兵马,现在看到漫山遍野喊杀声不断,大家纷纷蹲在一起,等待后面兵马收容。
尹三升想率部阻击,但周围将士根本没有什么力气,为今之计就是躲进城去,由于有后面将士羁绊,因此逃跑也还算颇为顺利。
而在北面厮杀占尽优势张定国,听到南线大西军全线溃败之后,感到大事不妙,连忙率军北撤,如此北面危机解除。
杀散敌军,杨轩收兵回营,各部清点战功,此战斩杀敌寇两千余人,俘虏数千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张文秀部。
而忠义军也战死超过八百余人,伤亡最严重的就是郭崇烈第三团,光是该部就超过两百余人。
现在是乱世,大家过去见惯了死亡,看到往日如巨石一样压在心头的张定国部、张文秀部居然如此轻而易举的就为忠义军所败,众人更是喜笑颜开。
钱邦芑微微皱了皱眉头,拱手道:“大人,现在非高兴之时。
张定国乃忠义军之劲敌也,该部没有受多大损失现在撤走,如此恐非忠义军之福亦。”
众人大怒,有的更是对钱邦芑口出恶语,大家高兴一下,虽然有点过分,但刚刚获胜,又有什么呢?
杨轩伸手制止众人,笑道:“监军所言不错,大家不要看张定国率部逃窜,但其用兵之能,可以说当世无人能出其右。”
众人大惊,忠义军连战连捷,杨轩更是名声大振,怎么能够如此拔高这位败军之将呢?
杨轩当然没有时间给大家解释,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更是不需要解释,现在自己所说的,很多人当作金科玉律遵守就是了。
想了想,杨轩拱手看了看下首的殷承柞道:“我欲亲率大军追击张定国,殷参议,给你几个团,能够攻陷遂宁城,最好能够俘获这靳统武。
靳统武现在虽然其名不扬,但我看其亦为忠义之士,想收入军中啊。”
殷承柞面露喜色,内心则显得颇为不安,这布政使大人招揽这样多流寇首脑人物,到底所为为何?
但多年门房生活让其促变不惊,想了想,殷承柞拱手道:“三个团,大人若是给我三个团,定能攻陷这遂宁城。”
杨轩稍加思索,令殷承柞率领郭崇烈第3团、刘惟明、马鸣銮第9团、王之邦第10团等四个团继续围攻遂宁城。
而亲率骑兵团、警卫团、姚之帧第4团、杨秉义第5团、冯双礼第7团,王树极第8团、与水军两个炮艇大队、2个舢板船大队沿江北上,攻打北面的射洪县城。
………………………………
第179章 四大义子
遂宁到射洪百余里,骑马可以一日就到,但厮杀一天,人马疲惫,大家一口气北撤三十余里,安营扎寨,休息歇息一日。
由于遭到溃败,那些被强掳而来的流民看到大势已去,即便归顺官军也有很多心生异心。
本来以为张献忠能够建国,四川四面高山,大家可在这盆地之中躲避乱世纷扰,但谁料到明军居然掘开都江堰,大西军入蜀遭到四川军民强烈反对,现在各地官军逼近四川,大西军大势已去,很多人都还是看得明白的。
杨轩在川北兴起以来,安置流民,照顾弱势,就像很多投奔的将士所言,即便在乱世,大家安居乐业,轻赋薄徭,在盛世之中也不过如此。
大家一个个生强力壮,现在荒地很多,只要肯干,随便在那里找一片荒土,要不了几年功夫就能够丰衣足食了。
如此虽然未遭到忠义军截击,但一路下来,有三千多人跑散,看大家士气低落,张定国也有点唉声叹气。
草草吃了一点东西,大家休息一夜,第二天早上大家起了一个大早,大家匆匆上路。
按照张定国的意思,各部最好快马加鞭赶回射洪县,但看到逃兵越来越多,白文选多番苦劝,若像亲军那样猛跑,到时候掉队的更多。
大家偃旗息鼓,慢腾腾的走了两个时辰,到中午时分,斥候来报,后面烟尘滚滚,上万忠义军杀了过来。
张定国长叹不已,现在各部士气低迷,到时候肯定不能作战,左思右想之后,让白文选督率各部快马加鞭向被撤退,而自己率领亲军在后面断后。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忠义军前锋杀到,双方战在一起,张定国本想杀退对方之后再北撤,但虽然给对方大量杀伤,对方还是死战不退。
如此过了半个时辰,斥候来报,数千忠义军绕道到后面,大有截断大军归路的意思,张定国大惊,连忙率部撤走。
在半道上,与骑兵团战在一起,到太阳落山前,杨轩又率领其他各团杀到,张定国担心被截击,慌忙率领部众撤走
双方不断厮杀,忠义军不时派出兵马穿插到前方阻击,特别是第4团,根本不走大路,路上也没有什么羁绊,在第二天中午追上白文选,大家厮杀一阵之后,害怕被后续忠义军赶到包围,白文选不得不率部扔下辎重北撤。
现在射洪县在望,一路北撤,虽然伤亡颇大,但总算撤回射洪县城,可以以此为依托,就在大家面露喜色准备拍手庆祝的时候,突然从前面杀出一彪人马。
为了截击大西军,在追击之时,杨轩更是派出陈怀西率领水军沿着涪江逆流而上,在今天早上到达射洪县对面,当即将二十多艘船只连在一起,渡过涪江。
现在看到大西军撤兵经过,早已经指挥各部占据要隘的第4团都司姚之帧指挥各部先发动冲击,冲散对方阵形,然后率部固守。
而听到前方险隘被占,张定国、白文选大惊失色,虽然指挥各部猛攻,但当地丘陵众多,要想冲破防线难上加难。
迫于无奈,张定国只有下令分头突围,经过一天厮杀,方觅得出路,率领数千兵马撤回郪县。
听到大西军大败,其主力撤走,当地乡绅大喜,大家号召衙役绑了大西军伪知县,举城光复。
忠义军进城,沿途看到城中百姓多面有饥色,杨轩感到内心不忍。
而看到忠义军经过之处,秋毫不犯,听到所任命官吏,宣布新政,在场的乡绅连连称赞不已。
众人退走之后,钱邦芑劝诫道:“大人,现在张定国、张文秀已经大败,不足为惧。大人可率部北上,夺取郪县,控制皇华驿,如此就截断了大西军北撤的通道啊。”
杨轩内心一惊,摇头道:“钱监军,水是需要疏导的,流寇就相当于这洪水,也需要疏导啊。
我若攻占郪县的皇华驿,截断大西军退路,张献忠必然倾力来攻,如此主力陷在这里,反而不妙。
不如派兵驻防射洪、遂宁等地,我先率部攻略潼川州其他县城,地方安定之后,然后再率部西征成都,或者北上攻打郪县不迟。”
钱邦芑叹息道:“大人,张定国有万人敌之称,若是任其在侧翼,恐威胁我军后方安全啊。”
杨轩笑道:“话虽如此,但若无军粮,就像吕布那样的万人敌又有何异?
张定国虽有号称万人敌,但为人颇为忠义,也有小尉迟之称,将来流寇若能走上正道,我看还是需要这张定国啊。”
这是杨轩第一次公开说出有招揽张定国之意,众人大惊,钱邦芑拱手道:“张献忠义子虽多,有张广才等人,但最有名的当属张可旺、张定国、张文秀、张能奇。
除了张可旺张能起之外,大人与其他两位都叫了手,大人说说,这四大义子如何?”
杨轩沉思片刻,叹息道:“张献忠虽然出身流寇,但目光如炬,也算难能可贵的。别的不说,单看其四大义子,虽然都不到三十岁,但一个个自小投入军中,杀伐果决,独当一面,断非他人所可比拟的。
这其中最厉害的是那个张可旺,其人奸诈,带兵打仗更得张献忠真传,要想战胜他殊非不易。
其次就是这张定国,有万人敌与小尉迟之称,为人颇为忠义,若能改邪归正,……
张文秀为人颇为犹豫不决,就像这遂宁城下,看到我军绕道其后,若是当机立断率军退走,如此恐不会遭如此大的损失。
而张能奇自恃英勇,为人颇为冒失。”
众人大惊,旁边的王之邦更是连连点头称是,认为在大西军中,大家多是如此认为。
看见座中有一两位颇不服气,杨轩特别强调,以后凡是碰到与张定国及其部属对垒,大家都需要小心谨慎,更是需要留下三成兵力以应付可能的危机。
在那之后,留下一个团分守射洪、蓬溪之后,稍作休息,杨轩率军西征,迅速的占领郪口。
看到后路被断,驻守遂宁县城的靳统武大惊,率部退走,妄想与张文秀合兵一处,但被杨轩所阻击,最后为忠义军俘虏。
杨轩亲自出面招揽靳统武之后,分兵攻打潼川州南面诸县,如安岳、乐至,潼南诸县,如此不到数天功夫,五月上旬潼川州南部各县都被光复。
杨轩委蓬州知州唐阶泰为潼川州直隶知州,委潼川士人杨先志、林时泰分赴他县担任知县,如此地方稍平。
潼川州紧靠成都,自流寇入川以来,都为流寇所占,按理说应该荼毒最为惨烈。
………………………………
第180章 结寨自保顽强生存的川民
但四川面积极广,除了成都平原之外,其他地方多为丘陵、山区,这潼川州与更北的顺庆府、保宁府都属于川中丘陵,很多地方虽然颇为平坦,但山丘一个接一个,一条条山沟接一条。
河道两旁,山沟中,地势较为平坦处多是水田,勤劳的民众也在山坡上地势平坦处开垦旱地,由于红薯、玉米等南美高产农作物还没有传入,再加上这个时代丘陵地带开发颇不完整,斜坡处开垦的还不多。
这个时候人口甚少,虽然少数住在山脚水草丰盛之地,但很多多住在寨子里面,山寨中虽然居住不太方便,但可以防盗寇、防虎豹等野兽。
看着田里面载好的秧田,山坡上的高粱、黄麻、棉花等农作物,杨轩显得颇为奇怪,满遗说张献忠屠四川,历史上这两年张献忠就会被蛮清斩杀,怎么临近成都的潼川州没有大屠杀的痕迹。
打马进入一座山寨,看到寨子里面有百来人口,大家面黄肌瘦的,听到布政使大人来了,甲长更是让人杀了一只母鸡准备炖给吃。
杨轩大惊,在商业经济还没有发展之前,养鸡可是农民一项主要收入,看到农户要杀鸡,连连制止,实在不得已,只是允诺是一枚鸡蛋。
甲长感到怪不好意思,不要说布政使大人大驾光临,知县也未曾听说过,现在大人来访吃得如此寒酸,怪不好意思的。
谈起这几日经过,村民感到实在颇遭,隐隐约约的,第一年地面还算清静,也没有什么盗匪,大家还算安居乐业。
大西军驻防潼川州以来,虽然也曾经杀人,但所杀的多是大明官员,反抗大清的义士,以及其他民众,但很少杀普通老百姓。
但自去年八九月之后,明军在战场逐渐掌握主动,民间很多豪绅、读书人反抗大西军,再加上盘踞大山老林的土匪豪强什么的,地面变得颇不安宁。
一些土匪豪强扮作大西军打粮,而大西军将士常常迫使民众缴纳钱粮,稍不合意则严加惩戒,如此有的地方也如同土匪那样出现打粮这种事情。
但大家住在山寨之中,大西军要想杀入难上加难。
有的得罪大西军的山寨也颇有心计,大家平日耕种、训练,看到大西军杀来,大家退回山寨,连老人小孩都据城防守。
大西军火炮颇少,要想攻破这些山寨也颇为困难。
大西军所索取的不过是粮食而已,过去官府也这样勒索,有的时候更为残暴,大家见惯不惯。
这半年下来,大西军攻灭几个山寨,由于大家住在山寨里面,而大西军很多也是拿着冷兵器,攻打起来也颇为费力。
有的村庄被屠灭,有的村庄保全。
虽然各地都有人被残杀,但粗略计算所杀的远不到百分之四五,远未到屠四川的境地。
而杀民众更多的则是当地土匪,即便加上土匪杀戮的也不到1成。
由于成都平原遭了灾,各地流民甚多,有的占据山林以打劫为生,他们不断勒索周围山寨。
不但抢走民众手中粮食,更使得很多田地没有耕种,民众粮食歉收。
一年不到,被杀戮近一成,很多人都认为乃恒古未有之大屠杀,大家看到官军开进,常常拿出家族里仅有的水酒以表达欢迎,提起流寇大家咬牙切齿,提起土匪更是深恶痛绝。
潼川州与顺庆府情况不一样,当然政略也不一样,正如钱邦芑、刘鳞长等人建议的那样,潼川州应该以稳定民心安置流民俘虏保卫地方为主、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过去施行地方自治,朝廷只是委任县级官员,地方施行自治,新政能够保证成功,最主要的是建立乡村组织。
要稳定民心,报剿匪,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乡村组织。
这几年忠义军名声鹊起,再加上流寇土匪这几年杀人放火,民众不胜其烦,当地乡绅、民众都颇为支持。
按照过去习惯,从地方上选派一半官吏,从附近州县选派知县、县丞、主薄与兵房、刑房主事书吏,迅速的组建地方政府,建立乡村组织。
杨轩副榜举人出生,军中读书人甚多,很多帮办、司务长什么的都识文断字,有的更是曾中过秀才,再加上每半年开办一期军官训练营,这些帮办、司务长见识当然不一般。
这半年以来,为强化地方工作,常常向地方分派一些军中官员,包括这些军中司务长、帮办,包括重伤身体残疾不能继续作战的,或者选派在地方上政绩较佳的官吏再到他县为官。
由于长期磨砺,再加上过去也有推行新政,这些人政务能力远比过去师爷为佳,更遑论很多书呆子举人、进士。
不到半个月时间,给地乡村组织得以建立,基本上每个集市建立一个乡公所,如此大的县有十余个乡公所,小的县也有五六个。
结合过去各村寨的民壮,基本上一个乡一个保安大队,由乡长带着,大家聚拢在一起,以进行军事训练。
而于此同时,派往各县的部队开始剿灭深山老林的土匪。
自从地方政府建立以来,大家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