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承天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孤胡乱怀疑,而是春兰和冯妈所述,除了她们,孤还有证人,带楚三刚!”李承宗啪啪的拍了下巴掌,然后吩咐道。

    话音未落,楚三刚被带了上来。一见楚三刚,马兴就直冒汗。李承宗看了看楚三刚,大声喝道:“楚三刚,这位先生你还认得吧?那你就说说你们之间的事吧!”

    楚三刚点头答应,说出了实情:上个月初七,马兴找到他,给他五两银子,叫他在集市上制造事端,延误春兰回家。然后在春兰回家的路上拦路抢劫,并且一定要扒光她的衣裳。这段路,是升仙观道士德庆外出回道观的必经之地,等德庆道长救下春兰后,楚三刚又以给老母看病为由,把德庆请走,让春兰独自回家。春兰回到家后,马兴暗中守候,看准冯妈叫门,他假扮道士,越墙逃走,制造了春兰和德庆私通的假象。楚三刚老娘有病,正愁着没钱治病,只好答应了马兴。楚三刚把德庆道长请到家,没想到德庆道长治好了他。娘的病却分文没收,刚才,楚三刚听别人都在议论德庆道长和春兰有私情,眼见恩人蒙冤,楚三刚越想越愧疚,所以就来到府衙说明情况。

    李承宗在楚三刚说完之后,冷冷的看了马兴一眼,“马兴,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你就说说吧,呵呵呵,不说的话,孤可就认为你认罪了啊…。。”

    马兴听到这里,一下子瘫倒在地,口不能言。

    康林气得两眼喷火,一把扯过马兴,狠狠就是几耳光:“你这个畜生,我把你当成朋友,你却暗中害我,我真想宰了你!”他越打越厉害,又加了几份力道,“你个王八蛋,都说朋友妻不能欺,可你呢,你…。。”

    李承宗命人制止住康林,然后对他说道:“康林,孤还以为你沉湎于棋艺,没想到你也有人之常情呀!刚才孤和你们对弈,是想通过下棋来点化你们。康林呀,你作为丈夫,常年不在家,不承担丈夫应尽的责任,你妻子一人在家,和守寡又有何异?她要生活,还有个孩子,能怪她越轨吗?这和我下棋‘帅’不在本位有何区别?下棋只是消遣而已,可你却把它当成了生活的全部,你离开了本位不尽本职,不管你怎么做,到头来只能是一盘输棋!”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康林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殿下,我明白了,即便春兰真的有私情,我也有责任,是我离了本位,未尽夫责,我对不起她!”

    接着,李承宗喝令升堂,当堂判定马兴坑人害人,处以斩刑;楚三刚、康林各有过失,分别惩处,至于春兰和德庆道长,李承宗会让人给他们恢复名誉。各自画押后,李承宗就准备退堂,康林跪爬半步:“殿下,我有话说……。。”

    李承宗冷冷一笑,说:“你不辨是非,因怒起恨,闯入道观,企图伤人,虽然有因,但也不可饶恕,判你鞭笞三十,你还觉得冤吗?”

    康林连连摇头:“殿下,小的一点儿都不冤。小的是有事相求—小的现在才知道春兰是贤妻良母,小的错了,从今以后再也不会只顾下棋不思责任了。小的当堂休妻是殿下同意的,现在小的求殿下做主,允许我们夫妻破镜重圆。”

    李承宗沉吟一会儿,低低地叹了一声,说:“康林呀,你休妻并不只是我同意,其实春兰也同意,与其说你休了她,还不如说她休了你。现在你要和她重归于好,孤可做不了主,那要看春兰肯不肯原谅你呀!不过,孤倒可以给你们做个证人,看你能不能改好,你们重归于好那一天,孤倒愿意讨一杯喜酒。”

    春兰这时候,也被叫了过来,她深深的给李承宗行了个万福,然后和康林同时谢过李承宗之后,康林走到春兰跟前,伸出手来:“我抱孩子吧!”春兰推了一下康林,说:“忘了你一会儿还有三十鞭子呢!抱孩子?你不让我抱就算照顾我啦!”

    李承宗看着夫妻俩冰释前嫌,微微点头,“这就对了嘛……”

    不过看着小两口冰释前嫌,李承宗觉得好像还缺点啥,他扭头一看,一脸欣慰的德庆道长,就叫住了小两口,“我说你们两口子,也是破镜重圆了…。。不过,康林啊,因为你,德庆道长受了莫大的冤屈,你看你是不是给他道个歉啊?”

    “应该道歉,应该道歉……”康林这才反应过来,他赶紧来到德庆道长面前,就想给德庆道长跪地道歉,德庆道长赶紧搀起他来,“快起来,快起来,康施主……。”

    李承宗断完了案子,满意的看着众人,总算没有让悲剧发生,看来自己这个法官当得还是挺不错的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00章 神秘的掌柜

    『点击章节报错』

    琅邪府是汉国的重镇,琅邪城更是汉国的最大的城市之一,此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仅次于琴岛和临淄以及刚入手的洛阳,可算是一座繁华富庶的大城,有个叫钱金林的年轻人到了一家新开的药铺做伙计。与一般药店不一样的是,这家药铺门前挂着三个铜壶,只在晚上开门。而且药店掌柜的掌柜叮嘱钱金林,要时刻注意这三个铜壶,莫要叫坏人算计。

    有一天,一个泼皮拿着一根细竹竿来到药铺前,要把铜壶挑下来,钱金林看到后制止了。晚上,钱金林就问掌柜的:“掌柜的,为何我们店前要挂三个铜壶,为何有人来捣乱要摘铜壶呢?”

    掌柜的捋了捋胡子,说道:“呵呵,你听说过‘悬壶济世’的故事吧?铜壶的多寡代表医术的高低。如果药铺门前挂三个铜壶,就表明任何病都能治。同行是冤家,这三个铜壶一挂,其他药铺掌柜心里能好受吗?他们会时不时叫人来捣乱的。”

    这天晚上,钱金林正在拨拉算盘算账,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他抬眼一看,没见有人,以为是风把门吹开的,刚想去关门,脚被什么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地上趴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细竹竿。

    钱金林吓了一跳,问:“你是谁,要干什么?”那人说道:“废话,这里是药铺,我来干什么?买药看病啊,你们掌柜的呢?”

    掌柜的闻声走了过来,把油灯的灯芯调亮,仔细一看,这人的膝盖竟然是反着长的。

    这人说道:“唉,真是倒霉,耕地时我被牛角顶到膝盖,就成这样了。先生,你看怎么办啊?”

    掌柜的还没说话,钱金林说:“你这动了骨头,得接骨啊。”

    这人听了直摇头:“我怕疼,你们绝不能动我的骨头。你们门前可挂了三个铜壶啊,要是不能治,我就摘壶了。”说着,晃了晃手中的竹竿。

    钱金林小声对掌柜的说:“这人一定是来捣乱的,要不怎么看病还带竹竿,我们把他轰出去吧?”掌柜的摇了摇头:“那怎么行?我们门前挂三个铜壶,什么病都得治,什么病人都得接。”

    “可是,他不让动骨头啊,怎么办?”钱金林急了。

    掌柜的凑近病人仔细察看一番,点了点头,说:“好,我不动你的骨头,但要一根绳子。”说着,拿过一根粗麻绳,三下两下,把这人绑了起来。

    这人吓坏了,说道:“你们想干什么?”

    掌柜的说:“别害怕,我这是给你治病啊!”

    掌柜的和钱金林一用劲,把病人挂到了横梁上。挂好之后,掌柜的在灯下看书,钱金林在柜台前拨算盘,把病人晾在了一边。这人大叫:“你们想干什么,能不能给我看病?”

    掌柜的微微一笑:“别急,这不就是在给你看病吗?用不了半个时辰,你的膝盖就会转过弯来。”

    大约过了半炷香工夫,掌柜的端过油灯,凑到这人跟前,发现膝盖真的转过来了。再看这人,一脸窘相,好不狼狈。最后,这人只能说出真相。原来他是其他药铺雇来捣乱的,他会锁骨术,能把膝盖转到反方向,其实骨头并没受伤。掌柜的早看出来了,故意把他吊起来,这人离了地,四肢悬空,全身使不出力,“拧”着的骨头只能慢慢复位,膝盖便转了过来。

    这事过去后没几天,药铺门前又来了一个大汉,手里拿着竹竿。钱金林一瞅,好嘛,又来一个摘壶的。这人一进门就说:“掌柜的,我脉搏跳得厉害,比一般人快多了,要是治不好,只怕会心衰而死啊!”

    掌柜的看看这汉子,虎背熊腰,脸色红润,哪像有病的样子?但一搭脉,果不其然,大汉的脉搏跳得比一般人快了几乎两倍。掌柜的皱了皱眉,望闻问切一番,却并未发现异常。

    掌柜的起身,围着大汉转了一圈,突然会心一笑,说:“你大腿的血管里有虫,你把裤子脱了,我才能给你治好。”

    大汉无奈,把裤子脱了,只见他右腿上有好几个针眼。掌柜的微微一笑:“看到了吧,虫子就是从这几个小眼里钻进去的。虫子是喝血的,血少了,你的脉搏自然就变快,为的是让血流得更快一些。”

    大汉脸上掠过一丝不安:“那怎么治呢?”

    掌柜的说:“这虫最怕火,我用一块烙铁往这几个针眼上一放,‘刺啦’一声,你脉搏就正常了。”

    大汉冷汗都下来了,说:“我不治了。”

    掌柜的说:“那可不行,你是来摘壶的,治好了才能走。”

    大汉穿上裤子,脸上满是尴尬:“我不治了,不摘你壶就是了。”

    大汉走了,钱金林看得一头雾水,问:“他为什么不治了?”

    掌柜的说:“他根本没病,当然用不着治。”

    “那他的脉搏为啥那么快?”

    掌柜笑道:“刚才给他搭脉时,他屁股并没有坐在凳子上,而是悬空的。悬空而坐要用力气,脉搏自然快了。他不但屁股悬空,还用细针扎自己的大腿,这样肌肉一收缩,脉搏就更快。”

    钱金林点了点头,感叹掌柜的真是火眼金睛,把这些小把戏全都识破了。

    过了没几天,有几个人用竹板床把一个满脸是血的人抬到了药铺前。一个抬床的说道:“掌柜的,我家兄弟断气了,你看看吧。”

    钱金林怒道:“人都死了,你们送来干什么?”

    那人说道:“我兄弟断气了,他得的是‘死病’!你们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吗?别废话,快给我兄弟看病,不然就摘壶了。”

    掌柜的凑到竹板床前,闻到一股恶臭,再一探鼻息,已经没气了。掌柜的想了想,拽下自己一根头发,凑到那人鼻子前,片刻,他微微一笑,说道:“能治,死病也能治。”说着转身回到药铺,拿来一块狗皮膏药。膏药在油灯上一烤,变得黏黏的,掌柜把膏药放在手上,“啪”的一声,贴到那人脸上,把鼻子和嘴巴都堵上了。

    抬床的一看,纷纷喊起来:“你这是干什么?这是对死者不敬!”

    掌柜的说:“我这是给你们兄弟治病啊!以前华佗为了治病还劈开头骨呢,我只是用一块狗皮膏药封住你兄弟的‘真气’而已。”

    没多久,病人一个猛子坐了起来,“病”好了。原来,这人吃了一种草药,就像死过去一样。掌柜的把头发放在他鼻子前,那时无风,头发却动了,说明这人还有极少的气息。果然,一块狗皮膏药就把他给“憋”好了。

    那些人尴尬万分,赶紧夹着尾巴溜了。

    钱金林不禁大笑:“掌柜的,你不但医术精湛,还心细如发,但是,为何你只在晚上给人看病呢?你医术这么高,多看病多赚钱啊!”

    掌柜的微微一笑,并不回应。

    就这样,三只铜壶一直挂在药铺门前,很长一段时间,无人再敢来摘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01章 君臣都是医生

    『点击章节报错』

    。

    过了一段日子,一个长胡子男人领了几个蓬头垢面的人来到药铺门前。只见这几个人面黄肌瘦,脸无血色。长胡子男人对掌柜的说:“麻烦你把这些人给我治好。”

    掌柜的望闻问切一番,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些人的病,我治不了。”一旁的钱金林闻言大惊:掌柜的连“死病”都能治,这世上还有他治不了的病?

    长胡子微微一笑,说:“我能治这病。”说着,从怀里掏出几个馒头,分给那几个人吃。几个人吃了馒头,脸上渐渐有了血色。长胡子说道:“他们之所以面无色、体无力,是因为吃不上饭,这是‘饿病’!你没治好病,我却治好了,现在我就来摘你的壶。”说着,拿了竹竿就要挑壶。

    钱金林见了,大声说:“住手!你们是来捣乱的,弄几个没吃饭的饿鬼,冒充什么病人!”

    长胡子说:“几个人吃不上饭不叫病,整整一个府的人都吃不上饭,这个县就是有病!这都怪县太爷无能,让他管辖的地界害了‘病’。”

    掌柜的摆摆手:“金林,让他摘壶吧,这病我真的没治好。”

    三个铜壶全被摘了。掌柜的问:“今天我栽在你手里,我认栽了,不过我想知道是谁击败了我,所以我想问问好汉姓甚名谁?”

    长胡子把自己脸上的胡子一拽,胡子竟然掉了,原来他贴的是假胡子。掌柜的再仔细一看,慌忙低头跪拜:“殿下,你,你怎么来了?”

    没错,前来找茬的就是汉国的至尊主宰李承宗,就见李承宗微微一笑:“赵金玉,你起来吧。”

    原来这药铺掌柜正是琅邪知府,姓赵名金玉。他酷爱岐黄之术,白天升堂审案,处理政务,晚上就到药铺给人看病,渐渐地,心思都挪到了药铺这里。

    李承宗说道:“赵金玉,你治病救人虽是好事,却不是正事。你是琅邪的知府,要让百姓丰衣足食,过上安生日子,可是你们琅邪两年大旱,一年洪水,百姓无粮,你却无心赈灾。你放着大事急事不干,却在夜里给人看病,这岂非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顿了顿,李承宗又说:“身为一地的父母官,你要让百姓吃饱穿暖,这些都做好,你再开药铺看病不迟。如果衙门的门前也能挂壶,孤希望你也能挂三个铜壶,表明你什么案都能审,什么正义都能伸张!”

    赵金玉闻言羞愧难当,自此改过,后来成为一位清官好官,百姓送他一个外号—“掌柜知府”,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就在李承宗教训自己的手下的时候,一对年轻的父母抱着一个小孩儿急匆匆的走进了药店,他们一进药店,小两口里的小妇人就哭哭啼啼的哀求,“先生,求您了,救救我家孩子吧……。”

    “是啊,先生,求你大发慈悲,救救我的孩子吧……。”小两口里的男子也面带忧虑急躁之色,他也开口哀求。

    赵金玉一瞧,哎哟,他们小两口的孩子这肯定是得了重病,于是他赶紧按照望闻问切四诊法里的问,开始给小孩儿看病。

    原来,这户姓王的人家有个儿子,刚满一岁。一日,母亲随手拿一枚钉鞋的圆铁钉给儿子玩。

    小孩不知,误塞入口中,吞到喉间出不来。其母见状大惊,忙倒提小孩两足,欲倒出铁钉,哪知小孩反而鼻孔喷血,情况十分危急。孩子的父母连呼救命,他们赶紧抱着孩子来到了离他们家最近的药店,寻求帮助,恰好碰见了李承宗在教训赵金玉。

    赵金玉一听患儿竟然是吞下了铁钉,他顿时就赶紧颇为棘手,这可怎么办?就在赵金玉束手无策的时候,李承宗发话了,“王韦氏,你抱正了你家孩儿,我来瞧瞧……。”

    孩子的母亲王韦氏赶紧抱正了患儿,就听得小儿“哇”地一声哭开了.李承宗一下子断定铁钉已入肠胃,“哎,你们啊,就是不小心,铁钉这样的东西时能拿来做玩具的东西?我给你们讲,现在那铁钉已经进入肠胃之中,也不怪掌柜的束手无策……。。”

    “什么,铁钉已经进入肠胃??”小儿父母早吓得六神无主,迭声哀求李承宗想想办法,“这位医生,您也是医生,对不对?求求您了,救救我们家孩儿吧……”

    “医生??呵呵呵,算是吧…。。”李承宗一愣,自己还真算的是一个医者呢,李承宗承认自己是医生,让赵金玉大为惊奇,他没有想到有关自己的王上李承宗是个名医的说法是真的,当李承宗承认是医者的时候,他赶紧说道,“这位先生,可不仅是医生,他还是咱们汉国的君王……。”

    “啥?你说他是殿下??”小两口这才注意到卸去伪装的李承宗,哎哟喂,这不就是和城里的那尊王上雕像一模一样的那个人嘛,这岂不是就是说,他们碰见他们的王上了?

    “殿下,呜呜呜,都说您无所不能……我们求求您了,救救我家孩子吧……。”小两口知晓很多关于小两口的传说,在他们这些百姓的眼里。李承宗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人……

    李承宗陷入沉思中,他记起《神农本草经》上有“铁畏朴硝”一句话,想出一个治疗方案。他让赵金玉取来活磁石一钱,朴硝二钱,研为细末,然后用熟猪油、蜂蜜调好,让小儿服下。

    不久,小儿解下一物,大如芋子,润滑无棱,药物护其表面,拨开一看,里面正包裹着误吞下的那枚铁钉。小儿父母感激不已,连连道谢,赵金玉更是大为佩服,他请教其中的奥秘。

    李承宗解释说:“使用的芒硝、磁石、猪油、蜜糖四药,互有联系,缺一不可。芒硝若没有吸铁的磁石就不能跗在铁钉上;磁石若没有泻下的芒硝就不能逐出铁钉。

    猪油与蜂蜜主要在润滑肠道,使铁钉易于排出——蜂蜜还是小儿喜欢吃的调味剂。以上四药同功合力,裹护铁钉从肠道中排出来。“

    赵金玉听完这番话,若有所悟地说:“有道理!难怪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原来各味药在方剂中各自起着重要作用啊!”

    这对君臣都是医生,也许他们也没想到,他们给百姓看病的事儿会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传的是家喻户晓,李承宗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还因为这件事,又涨了一大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02章 鹅毛做礼物

    『点击章节报错』

    自打王世充自己作死,李承宗顺水推舟灭了郑国之后,以洛阳为中心的大片中原地区就成为了李承宗的地盘,他在这里设立了中原行省,省会暂时放在了有中州之称的洛阳城,繁华的洛阳城在李承宗的治理下,比以前还要繁华富庶,这样一来,不少人都来洛阳讨生活。

    周范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原籍贝州是个吹糖人的小贩,他四处讨生活,流落到洛阳一带。这天他在街上吹糖人,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乡音:“小范子!”

    他抬头一看,不禁又惊又喜:这人是邻村的康永。只见康永身穿绸衫,脚蹬锦鞋,像个有钱人。周范不禁想:这康永原本只是一个钉锅补锅的手艺人,怎么突然间就发达了?

    两人难得在他乡遇到,康永热情地邀请周范去了一家酒馆吃饭。吃得正高兴,周范问起康永怎么发的财,康永说:“咱们贝州有个老乡叫高明宇的,在这里当大官了,听说是知府,我找他卖绸缎。”

    原来找到靠山了!周范暗自感慨,望着康永说:“永哥,你能不能给我引荐一下,我……我也想找他。”

    康永犹豫了片刻,说道:“这样吧,我给你指指路,你自己去见高大人。只要讲明你是贝州人,再带点儿礼,他一定会帮忙的。”

    饭后,两人作别,周范就带上积攒的十两银子去知府衙门拜会高明宇。到了衙门,见过门房,他递上帖子,言明是高知府老家的人。

    那门房接过帖子转身去了里边,很快传话回来:“老爷说了,不见。”

    什么,不见?周范大吃一惊,心想:他都见康永了,为啥不见我?难道我带的礼太少了吗?周范说道:“我是大人的家乡人,烦请再通报一下。”

    门房说:“老爷都说不见了!你回去吧!”周范又失望又疑惑:康永又是通过什么门路见到高明宇的?

    三个月后,周范又去见康永,把自己送礼碰壁的事讲了出来,最后说道:“我都说了是家乡人,还带了礼,他怎么就不见呢?”

    康永说:“高大人清正廉洁,听说是家乡人求见,难免要避嫌。”

    周范反问道:“那他怎么见你了?难不成是嫌我礼送少了?”

    康永一听,又笑了,说道:“实话告诉你,我可连一个铜板都没送。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我只是给他送了一根鹅毛而已。”

    周范半信半疑地说:“鹅毛,真的是送了一根鹅毛?为什么呀?”

    康永说:“我也不知道。我爹临死前,说高明宇在洛阳这里做了大官儿,要我来投奔他。并说如果他不愿帮忙,可以送他一根鹅毛。我想高明宇一定是重情义甚于金银。”

    听罢康永此番说辞,周范心里有谱了。等了几天,他真的又去衙门拜会高明宇,在拜帖上写明是老家贝州人,并且附上了一根鹅毛。

    那高明宇果然是重情义之人,这次竟然亲自来迎接周范了。

    到了客厅,高明宇命人倒茶,问道:“你哪里人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