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大东校门,蒋校长带着三个学院的老大校门相迎唐剑行一行。
说实话,有这种超级待遇,唐剑行三十万水洋的赞助功不可没。要知道,此时的北大,财政情况极端恶劣,政府多次拖欠拨款,教师也只能勒紧裤子过日子。想起每个月需要支付的近五万大洋工资和费用,蒋梦麟校长愁的夜不能寐。
南京政府教育部下达的大四学年的学生,一体迁至南洋学习实习的命令,各高校都是持观望态度的。
不过,前几天唐剑行的先期拜访北大,让蒋梦麟校长心情变得极端舒畅,不仅小唐赞助三十万大洋,而且详细给蒋校长介绍了特区政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的便利条件。
蒋梦麟校长以为这个办法若能实行,北大的各种财政压力迎刃而解,唯一让他心存顾虑的是,特区那边的师资情况。毕竟学校承担着“定标准,立问题”的责任,以培养学生“科学之精神”。
理学院长刘树杞瞧着两辆福特车过来,精神一振,说道:“蒋校长,他们来了。”
文学院长胡适也伸了伸脖子,微笑道:“果然是实力雄厚,蒋校长啥时候也给我们配上车啊。”
蒋梦麟笑道:“不远了,不远了,等我退休,你就有了。”
法学院长周炳琳则问道:“校长,南洋大学要我们把毕业班迁至南洋到底是何意?”
蒋梦麟道:“不知其用意,此事,既然是政府担保,于我们学校是有益的。”
周炳琳则说道:“还是问清楚的好。”
两辆福特东门停住,唐剑行一行陆续走出车子。
“蒋校长,胡院长、刘院长、周院长劳烦各位久候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驻南京办事处的主任丁扬。”
丁扬跟四**鞠了一躬,作为见面礼节,唬的北大四位大佬连连表示不敢当。不过,对特区的好感变得显而易见。
随后,唐剑行还介绍了随行的九位代表团教授。
机械领域专家马斯强教授、医学领域专家令其昌教授、地质学领域专家谷阳教授、物理领域专家郑宇教授、化学领域专家邓三强教授、数学领域专家杨阳教授、管理领域专家江继伟教授、生物领域专家郭本清教授、法学领域专家陈际泰教授。
很显然这是一支以理学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唯一与文学院沾点边的是管理学领域。这让文学院的院长胡适教授多少有点不舒服。
胡适问江继伟教授道:“江教授,不知管理是何科学?”
江继伟明白他的意思,胡适的文学院里并没有这个学科,事实上,管理学也跟文学院没多大关系,按后世的学科分类,管理学也是理学的门类。
不过,江继伟本人对胡适是比较尊敬的,也没有说出比较冲的话。而是解释道:“胡先生,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涉及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关系管理,这门学科中的决策论、博弈论、运筹学能为国民经济运行、国家管理、军事战争等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
胡适听到这些解释,完全愣了,江继伟提到的一些术语和专业,胡适几乎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光从字面理解,这门学科应该是非常重要的科学。
蒋校长见胡适都吃了憋,也不敢多问,连忙请各位代表到学校参观。私下里,朝理学院的刘院长吩咐,请理学院的各个专家都来陪客人。当然也有考校代表团真才实学的意思。
北大蒋梦麟的主持下,理学院还是有很多能人的,参观过程中,数学系的冯祖荀、江泽涵、胡潜济教授;物理系的饶毓泰、朱物华、周同庆、张宗燧、吴大猷教授;化学系的曾昭抡、刘楚青、刘云浦教授;地质系的李四光教授;生物系的张景、雍克昌、胡先骑教授,相续出现参观队伍之中。
蒋校长的受益之下,挨个挨个分学科考校代表团的专家。刚开始北大的教授们还咄咄逼人,一副要让代表团专家下不了台的架势。不过,半个小时不到,这些大名鼎鼎的教授,专家面前一律自称学生了。
这种极端的变化,引起了蒋校长、胡适等震惊。他们非常清楚各个学科的教授都是怎样的个性,要是不能学术上说服他们,就算是拿着刀架他们脖子上也不可能让他们放下身段。
这些教授不仅国内首屈一指,本身也是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以上学者,比国外的专家差不到哪里去。
可现的表现,完全表明,这些教授完全被特区的专家征服了。末明湖边,只见特区的专家站着夸夸奇谈,北大的教授如往日的学子一般恭敬地坐草地上认真的听讲。
后来,连胡适也被江继伟的管理学吸引,拿出笔记认真的听写。
到后,连校长大人也坐到生物领域专家郭本清教授正讲座的“水稻产量与杂交稻种、化肥的关系。”蒋校长本身是美国加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听到老本行先进的理念,那还是时间照应唐剑行和丁扬。自顾自的拿着笔记本认真听讲。
丁扬看着满地教授听讲,无人搭理两人的现状,无语的说道:“唐哥,这叫啥事啊。”
唐剑行笑道:“丁扬,要不你现场开设一门国际政治学,保证胡适教授给你拉来很多听众。”
“叉,我这种水平就不忽悠人了。唐哥,你看着他们,我去北大转转,这里可是我曾经梦中的圣殿,得了了这个心愿。”
“行,那你自己逛,不过不要老盯着人家美女大学生看,现的学生可没后世的大方,小心要你负责。”
丁扬做了个鬼脸:“我好怕怕。”
没想到一语中的,丁扬回来的时候,崔头丧气,傍边还有一个骄傲的美丽女子。
唐剑行讶异的问道:“丁扬,这位是。。。”
丁扬答道:“马炎,法律专业毕业班的。”
唐剑行继续等待丁扬说下去。
“那啥,我不就是多看了两眼吗,忍不住吹了几声口哨,那女学生以流氓罪告到他们学校警务室,这不,她要见我领导讨说法。”
唐剑行一愣,狂笑道:“你小子耍流氓被抓现行,还被找领导讨说法。你小子太能了。我不管啊,你自己搞定啊,搞不定就别回特区了,说出去丢脸。”
丁扬一样扬子说道:“别介,领导!人家要我负责呢。你不能牺牲我终生幸福啊。”
马炎听到那两男人自顾自的打屁说笑,完全不把她当回事,生气的说道:“我说,你们咋这样,有没有悔过的心啊,耍流氓还有理了,领导不像领导,你当法律是摆设啊。”
唐剑行一收笑脸朝女学生说道:“同学,我替他不文明的行为给你道歉。”
听了唐剑行的道歉,女学生显得有点得意,想来是自我幻想法学的胜利。见丁扬朝他挤眉弄眼,知道这小子对这个美女有心,接着说道:“同学,为了让他悔过,我罚他拿一个月的工资请你吃饭请罪如何?”
北大风气开放,马炎哪有不明白这个领导的意思,脸色飘过一丝红色,不屑的说道:“谁稀罕。”
丁扬不同意了,说道:“我说妹子,我们领导都这么说了,我不能让领导下不了台啊,再说了,我是心甘情愿啊。走,走,跟这帮老男人没啥好谈的,你定地方,我买单,让我好好向你忏悔。”
马炎家学渊源,天性活泼,不是那种旧女人。但是像丁扬这种无懒还是很少见的,长相不错,说话幽默无懒,挺有意思的,比她姐夫有趣。
等丁扬哄走马炎,那些专家的课程也讲的差不多了。
要不是天色渐晚,该到吃饭时间了,估计那些教授不肯罢休。
蒋校长拉着唐剑行说道:“受益良多啊,唐先生,刚才我们的教授说,都想去特区工作,不过,他们大都带三四年级,他们托我问问,能不能把范围扩一扩,让他们带上三年级,工资少点也行。”
唐剑行求之不得,立马高兴的答应道:“求之不得,工资肯定不少。所有教授都可以带家属,工资翻一倍,如果教授的家属需要一份工作的话,特区也会想办法安排,不让教授们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治学。”
蒋校长满意的说道:“好,好。”
;
………………………………
九十七、挖树(二)
收藏数据有点凄惨,还没收藏的同学,顺手帮个忙,轻轻点下收藏!
-------------
代表团足足北大开讲了五天,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代表团到达学校的第二天,蒋校长就跟唐剑行商量,是不是可以请各高校的教授一起来听课。
这个问题牵涉到保密问题,技术保密这特区是有严格界定,代表团的专家来招人之前,都被系统培训过相关保密条例。哪些东西可以说,哪些东西不能说。
唐剑行说道:“蒋校长,我们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如果你希望你的同行一起来听讲,我不反对,但是有一条,洋人教授不能来,与日本有牵连的教授也不接受,不管是日本机关工作或者接受日本公司聘任,都不接受。”
虽然蒋校长对于唐剑行的要求不以为然,但是还是严格按照唐剑行的要求逐个通知符合要求的教授。蒋校长看来,洋人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过华人,特区的科研水平可能很高,但是,他还是不认为能超过洋人。
不过等讲座开到一定程度后,蒋校长才明白这些特区专家所讲的内容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用物理系主任饶毓泰教授的话说,特区那个物理领域专家郑宇教授,虽然他之前从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头,但是他所讲的内容,无不涉及目前科技前沿的东西。以饶毓泰教授擅长的光谱领域为例,郑宇教授专门开设了“光的相干性理论”和“光磁双共振原理”的专题讲座,内容完全超越了目前各国光学领域的顶尖科技,就凭这两理论,郑宇教授就能与顶尖的物理学巨子比肩。
问题是,郑宇教授不仅光领域站世界之巅。用吴大猷教授的话说,以他擅长的核子物理方向眼光看郑宇教授关于“原子能态计算方程量子亏损上面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其学术价值堪称无与伦比,吴大猷讲座之后用计算方程专门拿到他的f态的研究中验证,计算结果几乎与实验观测得到的结果如出一辙。吴大猷断定,郑宇教授原子物理上的成就完全超过任何已知的巨人。没有对原子核非常深入的洞察是很难总结出这样的方程的。
当今世界物理领域就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都称的上专家的头衔,但是像特区物理领域专家郑宇教授这种,几乎涉及光物理、原子物理、天文物理、动力学物理、流体物理、大气物理各个领域,无所不知,无所不精的能力,简直让北大的物理系教授心脏压力剧增。五天的课程,郑宇已经成了教授们口中的郑大师了。
不冠以大师称号,教授们已经找不到能够形容这些专家的头衔了。
连吴大猷这位多情教授,由于爱人身体欠佳,需要陪护,本来打算放弃去特区上课的,现也变得加舍不得。
唐剑行知道吴教授的情况后,专门跟吴大猷说,特区医学领域专家令其昌教授对肺病的研究相当不错,可以咨询他。
吴大猷爱人的病年前还去美国看过,也只是缓减,完全没有治愈的希望。听说,特区医学专家令其昌教授可能有办法,吴大猷的心变得充满了希望。吴大猷看来,这帮专家的学术水平完全可以用妖孽来形容。
唐剑行跟令其昌沟通之后,当天晚上就给吴大猷爱人做了初步检查,查看了以往的病历和治疗方案,初步断定为间质性肺炎,有纤维化的倾向,建议到特区医院治疗,预计六个月的基因疗法,可以逆转这种倾向,十二个月完全康复。
吴大猷听说爱人的病可以完全治愈,别提心中多高兴了,立马找丁扬办理护照和相关手续。而陪同令其昌的北大医学院汤尔和教授,听了令其昌的介绍,简直眼冒金光。这个病例,他早就检查过,可以说对这种病他个人完全一筹莫展,而令其昌眼里虽然有点麻烦,但是并不是多大的病。用基因疗法改善其自身抵抗纤维化的能力,过程麻烦,难度其实很小。汤尔和则关注令大师提到的一个名称:基因疗法。
汤尔和听说过基因这个词,他也只不过是听说而已。据他所知,即使提出这个概念的欧洲科学家,也仅仅是处于猜想状态。从未有人观察到基因的样子,也没有人提出具体的观察方法,一切才刚刚开始。
而令大师极其自然地提到了特区医院可以做基因疗法!这是什么概念?能对基因进行治疗,基本的要求就是对基因的结构了如指掌。意味着,特区已经知道了基因的图谱,也懂得如何观察基因,甚至懂得对基因进行操作。这是什么科技?这是向神挑战,这是掌握制作生命的能力。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识,他大日本帝国大学的医学专业学习中完全没有接触过类似领域。
唐剑行注意到了汤尔和的反应,对他的履历,唐剑行也有所了解,此人专业能力不错,不过后来对日问题上有点糊涂,算是白璧微瑕的人物。既然,汤尔和已经申请赴特区,唐剑行决定,让他没有机会接触任何日本人。
其实特区迫切需要这些民族精英,到了37年一开战,一部分精英流落海外,还有一部则随着局势迁到西南。这个时候的教授和学生,治学之严谨,学生之努力,后世的大学生和所谓专家很多人是比不得的。应该来说,此时的大学真正是以“科学之精神”来主导大学的。学生大部分具备这种难能可贵的审慎独*立的精神,懂得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
特区中央委员会和自然科学院的院士们专题讨论过这个问题,一致认为,当前北大等高校学生虽然稀少,但是质量极佳,特区经过专业学习之后,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甚至说,未来数百年中华科技是否能持续领先洋人,关键就这帮人身上。
他们这帮人可能会为特区科学界带来特区学者都欠缺的“定标准、立问题”的可贵能力。
一旦这些人中掌握特区的知识,他们之中很多人可能会创造出令特区科学人员都惊讶的成就。没有“学术之自*由,科学之精神”,创造性是缘木求鱼。
后世的教育体制抑制了创造性,这不是靠知识能够改变的。所以特区中央委员会对这些教授和学生倍加珍惜,他们才是民族创造性的代表和灵魂。
特区高校也将从他们中的部分人员来管理,为特区真正塑造“创造性的大学,研究型的大学”,而不是技校!搞技校,特区有历史性优势,后世的教育甚至把大学都搞成了技校性质。
不说那些教授,光这批学生之中,有后来李、杨两华人物理界巨子,有二弹一星中“三强”,很有一大批放后世都是顶尖的真正学者、真正科学家。如果按成就和人数比统计,足以让后世羞愧。
特区这种直接挖树的做法,放后世是让人鄙视的做法。但是现,国家即将处于大战乱之前,把原先跑到美国、日本、香港之类的知识分子,一网打,连树根一起挖到特区,一点不会有负罪感,这是为民族养精英。相信这些人,特区能够找到地球上好的研究环境。
北平八大国立高校逗了一圈,带着两千左右大三、大四学子和各专业教授浩浩荡荡天津港登船驶向特区。同样的天津的南开大学也被特区代表团忽悠了一遍,横扫数百学子和教授去了特区。
各大高校被特区代表团忽悠之后,基本只剩下外语学科、政治学科等,特区连文学和历史学科的学生都忽悠了过去,本来是政治学科也要的,但是考虑到这门学科中大部分是爱闹事的主,而并不是做学问的,后来决定放弃了,留本校去折腾比较合适。
那个法律专业的北大学生马炎也跟着大部队去了特区,后来丁扬才知道她的姐姐竟然是鼎鼎有名的马钰。这让丁扬的精神压力倍增啊,这要是以后跟周大家扯上点关系,回忆录可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这些学生和教授与上海、南京等地的会合之后,人数超越了三千人,加上家属人数甚至超过了四千。
特区听到消息的赵祈年总理龙心大慰,直夸小唐,小丁能办事,是块好料。
随即跟科学院的院士们紧急召开了人才瓜分会议。
各部门为这些学生简直吵翻了天,自然科学院要人、社会科学院要人、政府部门要人、建设部门要人、23号基地要人、25号基地要人、华投资公司要人、几个工业开发区要人、澳洲华夏工商银行要人、几大军事基地也急缺各种人才、航空航天部门也要大量人员。。。
这点人分下来每个部门都不足百人,连给他们塞牙缝都不够。光戴燕海军造船基地编制的技术人员就需要五千七百人。别说需要科技人员加密集的航空航天部门,没有几万科学技术人员,根本玩不转。
还是宁海涛后拍得板,分配计划推迟到1936年中国年。所有人员先集中到凤凰城大学城区学习适应,具体分配情况,让各部门按照客观条件先编制出来。
------
凤凰城大学城是整个凤凰市完成早的建筑群落。这个设计规模能容纳十五万学生的大学城,包含有一座综合性大学:中华大学,五座高等专科学校,四十座中专技校;三十多栋专业研究院,比如空气动力学大楼、大气科学大楼、物理院大楼、化学院大楼、数学大楼、规划设计院大楼、农学院大楼、地球物理大楼、生物学大楼、医学大楼等,都是高级基础研究中心。除此之外,还有巨大的综合实验大楼,级核心科技资料馆。连两大科学院都搬迁到了这里。
大学城是主要科学研究及培训基地,而涉及到应用的则不这里,比如23号基地负责如芯片、计算机、数控机床、生物基因制药、优势育种、病毒研究、软件开发、通讯设备开发等民用高技术应用,25号基地则以各种基础尖端军事材料、尖端军事应用等开发研究。
特区已经通过义务教育法召集了约十万的中专生,而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数则只有八千多人,而中华大学只有可怜的那帮夏令营直升班,只有一百号人。
夏令营的学生就是后世高一的水平,但是放现勉强算是有大学的素养,所以特区干脆把他们直升到了大一,让他们自己大学中找资料学习,反正这帮子有a级权限,特区的资料他们几乎都能看,能学到什么就看他们的造化了。大人们都忙到没时间管他们,反正就是放羊。
不过,这帮孩子本身就是原来学校的尖子,各方面都不错,尤其知道到了这个时空,把他们高兴坏了。要不是特区规定,他们这帮人不到修满学分不准出来参加工作,恐怕很多人都想去部队打鬼子。
现来的三千多学生加起来,中华大学才有点大学的样子。这些来的学生将被授予d级权限,教授则能获得级权限。
马炎和来的生从马都一上岸,两眼都不舍得眨一下。街道两旁漂亮的房子,行人艳丽时尚的穿着,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无不刺激着她的神经。这里比她照片中看过的美国都漂亮,都时尚。
电动大巴车把他们直接接到了大学城。马炎电动汽车上,远远就看到有个比她家房子还大的彩色屏幕,正播放画面。
等所有人下车之后,不管学生和老师都被超巨型等离子屏吓到了。都傻傻地站下面观看显示屏。
正播放风光的显示屏突然打出一排字:热烈欢迎来自祖国的同学们、老师们。
接着画面中出现一位穿着裙子的美女,特区的人都知道她是徐涵韵,宁海涛的夫人,大学城的形象大使。
“嗨,你们好同学们,老师们。欢迎来到凤凰大学城。我是大学城的形象大使徐涵韵,我将带大家走进这里的大学城。
各位现的位置这里,大学城的正门。接下来大家沿着红线方向先到广场登记,我们的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接待大家。
地图上这个位置就是广场,沿着您所的位置直行五百米就能到。各位看到那座漂亮的公寓了吗?没错,就是这栋三十三层的高楼。登记结束之后,每位教师有一套三房两厅标准套房,每四位同学能够分配到一间标准宿舍。套房和宿舍的使用,请参看使用说明书。
我们中华大学的主教学楼这里,就是这栋方形的水珠状建筑。里面有各专业的教室,和五十三个数字化公共阶梯教室。各专业的教研室也是这栋建筑里面,各位老师安排好房间后,请到各教研室参加会议。
好了,多的精彩发现,就靠你们了。
祝你们有个愉快的开始。”
看完视频,很多人还舍不得走,要不是负责接待组的同学过来,他们还傻站着回味呢。去广场的路上挂起了各种各样的欢迎横幅,内容活泼调皮,但都洋溢着浓烈的欢迎气氛。这种后世习以为常的做法,被证明对生非常有效,这种氛围让来的同学,很快丢弃了彷徨感,主动融入的环境。
;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