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初唐-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盯着他们的长孙冲见两人凑到一起不知道说什么,上前两步准备细听,就在这时,带头搜找的家将头头跑了过来禀报“大少爷,太子殿下,都搜过了没有找到公主“

    “武元庆,你究竟把长乐藏哪里了,识相的话赶紧交出来“长孙冲阴沉着连扭头冲武元庆厉喝

    武元庆对李承乾得意的挤了挤眉,意思你看我这把长乐藏得好着呢,你小子就不用担心了

    李承乾苦笑摇头

    见李承乾明白自己的意思,武元庆笑了笑,才冲长孙冲耸耸肩说道“我早就告诉过你长乐不在队伍里,我也没藏过她,你不信现在你搜也搜过了,人你也没找到,怎么还执迷不悟的让我交人呢,我说你这人也太奇葩了吧“

    “武元庆,既然你这么不识相,到了现在还满口瞎话我也只能对你不客气了,倒要看看上点手段后你招还是不招,是不是还能这么硬气“长孙冲冷笑说罢,冲手下摆手示意

    命令一下,来了几个家将上手就要把武元庆给绑了

    这时候李承乾出马了“住手,都给我退下“

    李承乾的喝止有作用,几个家将的确住手了,但也没作用,因为几个家将并没有乖乖退下,而是扭头看向了自家少爷长孙冲

    家将家将,从这个称呼就能看出来他们首先是长孙家的私兵,效忠的是长孙家,其次才是大唐的子民

    当然武家的家将也是如此,不然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个人也不会明知自家少爷拐带的是公主,犯的是欺君之罪依然没有一丝迟疑的执行他的命令

    后世常常会说舍小家为大家,小家是个人的家庭,家族,大家自然指的是集体,是国家,认同的是没有国哪有家。

    但这句话古人绝对不会认同,古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念里家庭或者说家族绝对是排第一位的。

    要说也是说没有家哪有国,不然也不会有家国天下这句话。

    四书五经里边的大学有云: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简单说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眼见自己的话被当成了耳旁风,李承乾冷冷的看向了表哥长孙冲,他命令不了长孙家的家将,但命令长孙冲却是不在话下的。

    放在平时长孙冲绝对不会也不敢违抗李承乾的命令,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长孙冲已经急红眼了,哪里还会瞻前顾后想太多。

    见李承乾阻止,长孙冲怒哼一声说道:“太子,我知道你和武元庆私交甚笃想要护着他,但是你别忘了出发前陛下和皇后娘娘是怎么交代的,更不要忘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现在还在长安皇宫里心急如焚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呢。”

    一番话说的义正言辞,气的李承乾的小脸一阵红一阵白,然后恼羞成怒:“放肆,长孙冲我用不着你来教训,你别忘了你当初是怎么答应我父皇母后的,你说找到长乐的前提下才对武元庆动手,记清楚了是找到长乐的前提下。现在长乐在哪里都还没弄清楚你为什么就急不可耐的要对武元庆动手。你这么急切到底是何居心,是不是想害的长乐永远都找不回来啊。”

    李承乾说的是气话,他当然知道要想尽快找到长乐肯定只能从武元庆身上找突破口,但是最后一句依然太过诛心了。

    竟然怀疑长孙冲的用心,关键这个怀疑还不容易辩驳,因为事实的确如此,这么急切的对武元庆用刑好坏真的很难以预料。

    要是对武元庆用了刑能尽快找到长乐还则罢了,可万一武元庆是个硬骨头死扛着不说,或者扛不住说了,却故意说假话误导,导致长乐迟迟找不回来,甚至出了危险,那到时候长孙冲绝对是百口莫辩。

    哪怕所有人,算上帝后都明白他长孙冲真的是好心好意,他依然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悲惨下场,不是有句话吗,好心办坏事。可那也是坏事。

    “怎么可能,我想找长乐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害她?”长孙冲脸色难看的反问。

    “没有最好”李承乾冷哼了一声接着说道:“既然长乐不在营中,不是躲在附近就可能是走的别的路,四下派人都去找找,至于武元庆,他不肯说就不用说了,只要跟着他,就算派出去的人找不到长乐,在他的身边我们总归也能等到长乐的。”

    李承乾定下了行动方针,总结起来很简单仔细找找,找不到就守株待兔。

    和抓鱼挺像的,广撒网和稳坐钓鱼台兼而有之。

    这个办法很草率,也很笨,但长孙冲深思之后发现如果不对武元庆用刑的话,这竟然是最好的办法了。

    无奈,长孙冲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安排

    经过一番折腾,时间都已经到了半夜,黑咕隆咚的看都看不清楚,尤其是在山谷里边,就算长孙冲心急如焚,也只能派人到周围徒步搜找一下,至于派人沿路或者返回去从各个岔路口往下追却只能想想,没办法,谁让这种地形的夜路马走不了,人又走不快呢

    折腾到半夜依然没有任何收获,长孙冲不得不苦涩的接受长乐不在附近,而是从别的路走了的事实
………………………………

第三百五十六章

    长孙冲不知道的是,其实这天晚上长乐距离他并没有多远,如果算直线距离的话甚至连二十里都没有

    而就算不按直线距离算,长乐距离他们其实也就将将一百里不到的样子

    没办法,王朝四人带着长乐返回去走了另一条山谷,而那条山谷顶多算条小路岔路,更加的难以行进,加上长乐一个小女孩虽然骑术很好,但无奈身体素质不行,独自骑马连十里路都没赶下来,屁股大腿就磨的火辣辣疼受不了了后边没办法,王朝只能把自己的马交给马汉,自己则和长乐共乘武元庆的宝马

    没了马鞍的摩擦,长乐屁股下又垫了两层厚厚的衣服,就这样,又行进了不到四十里长乐就又扛不住了,最后只能在天色还没暗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准备过夜了

    算起来,轻骑出行的他们五个人所走的路程也就比有粮草累赘的武元庆他们多走了几里路

    这个晚上对于累惨了疼惨了的长乐和担心惨了的长孙冲都是非常难熬的一夜,对于武元庆来说,这晚则是几日来睡的最踏实的一晚而李承乾则是介于两者之间,他很累,两股之间也疼但是又没那么疼,所以睡的也算踏实

    因为晚上折腾的太晚,所以第二天启辰比往日也晚了半个时辰,就算这样将士们也显得很没精神,导致原本该中午就到达商於驿的,结果一直到了下午时分才赶到

    他们启辰的时候,长孙冲也派了家将兵分几路,沿着长乐可能会走的路线去追查了

    长孙冲还想让李承乾的太子六率也分出一些人去找的,可惜被李承乾拒绝了,理由是他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个理由差点把长孙冲给活活气死

    这里有四千左右武卫的精锐保护还不够,还用的着你那区区六百人的太子六率吗

    可是李承乾就拿这个理由应付他,他又能怎么样呢

    停下休整的商於驿,再走不远就是商州城,到了这里,蓝武古道也就算走了一半了

    就像商於驿的名字一样,蓝武古道也被称为商於古道,为古代的军事、政治、商贾之道

    商於,为古代秦楚边境地域名,以秦岭“商”开始以武关后“於”结束“六百里”地的合称

    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苏秦死后,六国诸侯依然执行“合纵”摈秦的政策,特别是六国中齐楚两强国关系密切,成为张仪推行“连横”亲秦政策的主要障碍。。 张仪为了瓦解齐楚联盟,出使楚,提出楚齐绝交,秦楚结盟,秦将割商於六百里土地给楚。楚怀王信以为真,便断齐,派逢侯丑往咸阳去接收秦的土地。但张仪却说:“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秦明目张胆地耍弄了楚。秦昭襄王八年,公元前二九九年,秦昭襄王致楚怀王信曰:“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以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赴武关会晤秦昭襄王。武关早就埋伏了秦兵,等楚怀王现身,便抓而送之咸阳。秦要割楚的土地,楚怀王不给,不给遂拘留他。几年之后,客死异域,下场凄惨

    故而,因张仪欺楚这个名典而将“商”“於”合称;意喻六百里边疆之地和军事、商贾要道及“计谋”“诈术”的代称

    商於古道是都城长安通往大唐东南各地的一条重要干道,联系着吴越,江淮,荆湘,黔中,交广各郡、州、县,几乎影响了半个大唐,担负着大唐与东南各地政治、军事、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的重任。

    而商州城则是这个古道上最大的城邑,由于位于三岔路口也就成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地白居易《商州诗》云:“商州馆里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

    从商州既可以出东南行经武关,进入南阳,继而前往荆楚,最后到岭南,也可以沿着丹江顺流而下直达丹江口进入楚地然后前往岭南

    但由于丹江径流量小、年际变化大,所以一般很少有人会全程走水路,都是旱水两路并用

    像武元庆他们大军行进肯定是选好走的路,的就是从商州东南过武关进南阳然后再从穿过荆楚去往岭南

    而王朝几个带着长乐因为要躲避可能的追查,经过多番打听询问后最终选择了走丹江水路

    武元庆他们在商於驿休息的时候,其实王朝五个人就在距离他们不到十里远的商州城里

    这么近的距离,夸张的说都能闻到彼此的气味了,可惜长孙冲派出的手下要么沿途追赶,要么返回从岔路追赶,中间恰恰隔着一个不多的时间差,要么前了一段时间,要么晚了一段时间,都错过了

    而长孙冲跟着大部队又是在商於驿休息,也不打算进商州城,阴差阳错的双方就这么错过了

    等他们走武关到南阳的时候,长乐他们已经顺着丹江漂流而下

    顺流而下怎么也比路上走的快,李白不都说了嘛,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长孙冲心心念的想尽快找到长乐,却偏偏就一错再错的错过时间一过就是将近半个月

    他们一行大部队终于来到了荆州

    而长乐他们早在六天前就已经到了这里到了这里长乐就死活不愿意继续往下走了,非要登上她元庆哥哥才行

    没办法只能住店了,可是本来就是跟着大军出行,谁会没事带什么钱财,加上走的急也没想起这茬来

    他们从商州开始的花费就是靠长乐典当了自己头上的金钗赚来的

    经过一路上的吃喝船资,也就没剩下多少了长乐又不是能吃苦的人,一路上躲藏也就算了,到了这城里肯定是不能亏待了她的

    没办法,长乐把头上仅剩的那根金步摇也拿出来让王朝去典当了

    客栈他们还不敢住,只能在城里租了间民房住了下来,当然这也和民房比较便宜有关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恓惶的长乐

    民宅里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个端着碗在一个小桌子上西里呼噜的喝着粥

    长乐则在另一张大一点的桌子上同样喝着粥,不同的是长乐的面前还放着两碟菜,一碟腌萝卜,一碟腌肉

    不但吃的简陋,长乐身上的装束也非常的简陋,因为在屋内没有穿外边御寒的皮裘,里边的衣物已经从上好的丝绸换成了素色的麻布一头秀发就用一根竹簪子简单挽起,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看着光秃秃的

    按理说,就算身上没什么钱物,可怎么也是卖了一根金钗和一根金步摇的,日子不应该过的这么恓惶才是,毕竟公主用的东西能差的了吗,肯定老值钱了

    恰恰因为那金钗和金步摇实在太漂亮了,做工款式都非常人可以用,才导致没有卖的上价钱的

    为了不被追查到,他们典当东西的时候都不敢去很大的上规模的质库,也就是当铺去,因为这样的地方掌柜伙计的眼力都相当的好,很容易就能看出东西的大概来路来,万一要是追查的人恰好来问起那他们的行踪可就暴露了

    所以,只能找看起来不那么起眼的质库去典当,而这样的质库对于好东西又往往出不上什么好价格

    问了好几家才找到一家价格出的稍微合适的,但就这样这家店的掌柜都不是给他们按首饰来估值,而是按金价来算

    首饰这种东西本身的材料价格基本是固定的,而真正卖的起价钱的是它的附加值,也就是制作工艺和设计

    无疑,长乐拿出的东西价格是非常高的,那也是因为其制作工艺和设计更好,附加值高,价格才会高,但按本身的材料也就是金价来估值,价格就大大缩水了

    而且质库也就是当铺典当东西,就算按金价也不会是照本价付钱,都是要经过折算的,给出的典当价比东西应有的价格要低的多

    就像后世电视电影里那些到当铺典当衣服的,当铺掌柜常常会说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破皮烂袄一件,就是为了压价

    当然就算这样,金钗和金步摇典当后得到的钱数目也还算可观,但是他们要养活的不只是五个人,还有五匹马,是五匹上好的马

    光是在丹江上坐船的日子里,为了这五匹马就花费不小,到了荆州城里这五匹马更是一个麻烦这说的可不是马的草料问题,是存放的问题

    五个人改头换面容易,但是五匹马想要隐匿行踪可就不容易了,尤其是五匹好马

    荆州地处南方平原,这地方各种漂亮的好船很多,但是好马嘛,那就稀罕的多了

    和追查他们五个人相比起来,其实从追查这些马匹上更容易得到线索

    所以别看他们五个人租了个民居,但这马匹却没敢放在民居里养着,而是花了相对的大价钱找的几家分散寄养的

    光这个就花了典当得来的钱财的一半还要多,所以他们日子过得恓惶也就不足为奇了

    “王大哥,你说元庆哥哥什么时候能到这里呀,会不会他们压根就不在荆州停留“吃过饭后,长乐皱着小眉头忧心忡忡的问

    “公主不必担心,在长安没出发的时候我曾听少爷说起过,说大军不会准备太多的粮草,出了蓝武道以后,粮草会从沿路的城邑进行补充“说到这,王朝看了马汉一眼

    马汉接着说道:“昨天我到城外驿站看过了,那里一直有粮草运入,应该就是给大军准备的,我估计今天,最晚明天就该到了“

    “为什么要把粮草运到城外驿站呢,大军到的时候直接从城里拉不就可以了,还弄得这么麻烦“长乐疑惑的问道

    这个问题很小白,王朝几人愣了一下,才由王朝解释道:“公主有所不知,非战时军队是不可以入城的,只能驻扎在城外,就算战时,军队入城也必须有命令才可以“

    长乐很想问为什么像太子六率和十六卫的兵马都是驻扎在长安城里而不是城外,可转念一想这个问题好像没什么问的必要,又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于是就此打住

    “今天就可能到,那我们怎么和元庆哥哥联系呢“长乐又想起个问题来

    “呵呵,这个简单,虽然军队不会进城,但是少爷,耿国公他们应该是会进城的就算他们也不进来,从城外驿站补充粮草后就继续赶路,我们也可以尾随在大军后边“王朝笑着说道

    “那,那马大哥你怎么不在驿站看着啊,万一要是错过了可怎么办“长乐着急的说

    “哈哈,公主放心,我答应给隔壁王叔家那小子五文钱,让他代为看着呢,要是有消息他会第一时间回来通知的,到时候我们直接动身就可以“马汉笑着摆手

    话刚说完,外边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呼喊声

    而在此时,武元庆和李承乾,长孙冲三个人已经骑着马进了荆州城

    他们的到来没有受到任何的欢迎,因为州刺史和别驾等官员都还在驿站那里呆着和冯蛊,苏定方等人寒暄呢

    进城是武元庆提议的,李承乾踊跃赞成,长孙冲坚决反对,可两票对一票反对无效

    看着黑着脸的长孙冲,武元庆呵呵直笑:“我说长孙冲你别一天老黑着个脸好不好,好不容易进城来吃点好的你笑笑会死啊“

    长孙冲面无表情的扫了一眼武元庆没答话,继续装黑面人

    武元庆心情很愉悦,每天逗长孙冲已经成了他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项目

    从追上他的那一刻起,长孙冲就没露过一个笑脸,而随着派出去的人马不时的回报说没有找到长乐任何一点踪迹,长孙冲就更是冷的像冰块一样

    他的不开心正是武元庆最开心的

    武元庆知道想追一个有心想躲的人,时间是关键,越早越容易追上,时间拖得越久这追上的希望就越渺小
………………………………

第三百五十八章

    虽然不怎么担心长乐被追上了,可最近几天武元庆又开始担心起别的了

    他知道长乐和王朝他们身上都没带钱财,说起来是当时分开的太过仓促,其实就算时间充分他也拿不出钱来给长乐他们

    武元庆原以为没钱并没什么大不了,武家的商铺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发展,尤其是在韦小宝那个经商天才的带领下可以算的上是遍地开花,不管是关中,还是河东道还是中原鲁豫,又或者江南,荆楚,这些地方凡是大的城邑都开有商铺只要不笨的话,不管是长乐还是王朝他们应该可以想到去武家的铺子要点钱的

    可谁知道没想着担心的事情上却偏偏引起了他的担心,长乐王朝他们不知道是出于怕被追查到的原因或者是真的笨的有点出奇了,反正他们几个没有到过武家的任何一个商铺去

    在南阳补充粮草的时候,武元庆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家的商铺,想看看长乐他们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是不是在这里等自己,可掌柜却说压根就没人来要过什么钱

    这时候武元庆只是有些奇怪,但还没那么担心,等他到了襄州又一次入城找到自家店铺询问后得知还是没人来要过钱后,武元庆才真正开始担心起来担心他们吃什么,住哪里,吃的好不好,住的暖不暖

    在山林里打点猎物吃,在山野间露宿,这一天两天可以,这时间都过去了十多天了总不能一直这样吧,王朝他们四个糙汉可以,但娇生惯养的长乐怎么受得了

    万一吃不好,睡不好,生个病什么可如何得了啊

    所以怀着这样的担心,武元庆在到了荆州的第一时间就告别了迎接的官员然后进到了荆州城

    来到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这个历史名城,武元庆却没什么缅怀关二爷的心思,说是进城吃好吃的,却不问酒楼只追着人问武家的店铺在哪里

    武元庆的这种表现,李承乾显得毫不在意,但长孙冲别看连话都不和武元庆说,却对武元庆的任何举动的都极为的关注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第三次到了一个城邑就要找武家的铺子了长孙冲对武元庆可以说是贴身盯梢,前两次他都跟着,看着武元庆和自家铺子的掌柜躲起来说悄悄话事后他也让手下回去探问过,可都没问出什么东西来,对于寻找长乐没有一丝的帮助

    长孙冲怀疑过,是不是自己太过敏感了,毕竟是武家的铺子,武元庆这个主人家去问问情况,了解了解生意的好坏也属正常可是直觉告诉长孙冲这个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武元庆肯定是去问长乐的事情的

    所以,这一次长孙冲发誓一定要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来

    但长孙冲注定是要失望了,他寸步不离的跟着武元庆,就连武元庆和掌柜说话他也没打算回避,,可李承乾却拉着他一直说话,让他分神,而武元庆呢表明身份后,就见他轻轻说了一句什么,然后掌柜摇摇头,这次见面就匆匆结束了

    这尼玛,找个屁的蛛丝马迹啊

    长孙冲失望透顶,他觉得这段日子是自己有生以来过的最不顺的,未来媳妇跑了到现在都音信全无,皇帝姑父这个未来岳丈除了一开始怒气冲天的想找回闺女外,好像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急切的心情也越来越淡了,最开始几日还每天两三趟派快马来问信,可随后就减成了每天一趟,到过了南阳后,已经变成了两三天才会有一趟快马来问而最近的一次又已经是五天前了

    当然,长孙冲知道这种情况其实正常,毕竟一开始距离长安还近,,越到后来越远了,快马自然也就减少了

    但这种快马减少的感觉还是让他很不爽,很担心皇帝姑父是不是对他失望了,又或者已经开始默认武元庆带长乐离京的合理性

    其实长孙冲这个担心已经不是可能,而是变成了事实

    长乐公主不在宫中,长安的普通百姓肯定是一无所觉的,但是够点资格的大臣不少已经察觉出了不对,加上太子李承乾和宗正少卿长孙冲无故出京,更是引起了诸多的猜测

    皇帝在大臣们家里有眼线,很多世家王公在皇宫里又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