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初唐-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民间也会有众多对皇帝不利的传言传出的,但轮到李世民,轮到这次的日食,也就是天狗食月,却没有任何留言传出,反正关中地带平静的好像就剩下了百姓敲锣打鼓吓天狗救太阳的声音。
于是这一年,唯一可能影响到李世民对吐谷浑动武的天象也没有给李世民带来一点麻烦,出兵吐谷浑的将军人选定了下来。
派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统率边境地区以及归附的契、党项族的兵力进攻吐谷浑。
就在大唐这边兵马出动的时候,吐蕃那边使节也终于回去了。他告诉松赞干布说,王啊,本来大唐皇帝有心同意的,但因为吐谷浑人从中作梗搞破坏,所以最后大唐皇帝拒绝了您的求婚请求。
松赞干布勃然大怒,恨死了吐谷浑,于是看过密信后,对李世民在密信中所说一起攻打吐谷浑的计划很是赞同。
然后松赞干布就派人和段志玄,樊兴这两位行军总管联系,定下了双方负责的攻击方向。
在约定的时间里,大唐和吐蕃同时向没有太多防备的吐谷浑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大唐从东,北两个方向攻击,吐蕃从南攻击,三面夹击,让吐谷浑人根本没有组织起什么有效的攻击,几乎是一触即溃。
随后,吐谷浑王伏允组织过几次反突袭,但在大唐和吐蕃有戒备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收到一点成效。
每次反突袭过后,吐谷浑人迎来的都是新一轮的追击和他们的溃逃。
当逃到后来,吐谷浑人终于学聪明了,他们知道无论是大唐还是吐蕃这次出兵的人马都算不的多,更不用说放广袤的高原草地里了。
于是,吐谷浑人开始了最原始的躲猫猫,也叫游击战,他们化整为零,四散奔逃,等段志玄追了七八百里,距离青海湖还有不到三十多里的时候,吐谷浑人的大部队终于没了,消失在了视野里,段志玄追丢了。
………………………………
第四百三十三章 情趣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梦幻初唐最新章节!
“夫君,我喜欢吃酸的“王子瑜斜躺在床榻上,作娇弱无力状,可怜巴巴的看着夫君武元庆
“哎,好,那咱中午吃酸菜鱼,泡豇豆炒肉“武元庆乐呵呵的说道,经过初期强烈的孕吐反应,现在的王子瑜由一开始的闻不得味道变得喜欢起了各种味道
这不嘛,现在就要吃酸的,这让武元庆做饭有了更多的选择
不过作为家里的国宝,王子瑜现在非常享受使唤夫君的这种感觉,所以武元庆刚走到门口,王子瑜又笑研研的开口了:“夫君,我还想吃辣的,很辣很辣的那种“
“很辣很辣的那种就是放很多很多辣椒的呗,“武元庆回头问
“对,就是很多很多辣椒“王子瑜高兴的点头
“那就再做一个水煮肉片好了,酸菜鱼也很辣的“武元庆说完抬脚准备出门
然后,王子瑜又说话了:“夫君,你说咱们儿子将来是像你多一点还是像我多一点啊“
“你怎么知道是儿子,也许是女儿也说不定“武元庆嘴角噙笑逗她
“才不是,母亲说了肚子圆圆是男孩“王子瑜撅嘴道
“额“武元庆分外无语的看着王子瑜,这个封建迷信她都信,要真是肚子圆就是儿子那杨氏生的老三就不是丫头而是小子了
“你说是儿子就是儿子吧“武元庆笑着说
但这个答案明显是不合王子瑜心意的,只见她皱眉不开心的说:“什么叫我说,明明是肚子说嘛肚子圆圆就儿子大家都知道的“
武元庆再度无语,之前还说是杨氏说的,现在又变成了大家都知道,女人,你的名字叫善变真是一点没错
“那你有听说过一句话叫做酸儿辣女吗“武元庆笑眯眯的问
“酸儿辣女呀,那我喜欢吃酸的,不正是说明我肚子里的是儿子吗“王子瑜先是一愣,接着很兴奋很开森的欢呼
“夫人呐,你光说酸儿,辣女被你丢哪去了“武元庆故意提王子瑜故意忽略掉的重点
听到夫君哪壶不开提哪壶,王子瑜大眼睛猛翻,卫生眼狂丢,不无嗔怪的说:“辣什么辣还辣女,我是从不吃辣的,夫君你要想吃你自己另作去,千万不要和我的混一起“
女人是没道理可讲的,更何况是怀孕的女人武元庆把这些都当成了夫妻间的小情趣,不但不觉得烦的慌,反倒觉得更加的有趣,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好了
看着子瑜姐姐被夫君这么伺候,襄城心中羡慕的很,但无奈,就算元庆哥哥最近天天晚上睡在她房里耕耘不停,肚子却不争气,没有一点的反应
每当孙神医给王子瑜诊脉检查的时候,襄城也会偷偷让孙神医给她看,但每次都是期待而去,失望而归
看来,任重而道远,怀孕的路还很漫长且有的等了
武元庆和自己的两个媳妇天天在家纠结肚子的事情,而朝中因为段志玄虎头蛇尾的攻击已经吵翻天了
不光九成宫那边,长安这边也是一样
段志玄没有一战而功成,达成一开始皇帝和众大臣之间制定好的战略目的,这让皇帝很失望,也让不少大臣对段志玄的能力表示了怀疑
但说实在的,段志玄其实有点冤的,他也没想到吐谷浑人竟然崩溃的那么快,唐军和吐谷浑骑兵之间一个照面,吐谷浑军队就崩了,毫无预兆
原本军队崩盘溃逃应该是最适合追击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时候,但第二个段志玄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吐谷浑人并没有像大多数逃亡那样,随大流,要往哪边跑全往哪边跑反倒是和商量好了一样,四散分开逃走
一开始是大部队分成了几小股,然后没跑多远每小股又分了更小的几小股
然后就这么一路逃一路分,等追着其中一路追杀的段志玄特么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前边的那股人马已经不足五十人了,然后来到了茫茫青海湖区外,仅剩的几十人也几乎不见了踪影
明明就在眼前敌人,怎么就越跑越少,现在更彻底没影了呢
这样的情况,让段志玄心中很惶恐,很警觉,段志玄心中担心这会是吐谷浑人使得计策,目的就是诱敌深入,因为吐谷浑人崩溃的实在太容易了,容易的超出想象
于是,段志玄思量再三最后还是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最后敌人是打溃了,可敌人也全逃了
是的,吐谷浑人大部分全逃了
他们那真的就是一场溃败,以及亡命奔逃,而不是什么早有准备的诱敌深入计策,完全是段志玄想多了,最后给了吐谷浑人逃生的机会就在距离青海湖三十里左右的地方,段志玄停了下来,而化整为零,四散奔逃的吐谷浑人则驱赶着木马悄然远遁,嗯逃走
如果只是教训一顿,那么段志玄这一仗打得可以算很漂亮,但如果说是灭国之战,那段志玄这一仗打得可以说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样子货
自从丢了追击的目标后,段志玄发现他再也找不到吐谷浑人的大部队了,吐谷浑人开始见到唐军就躲避了,不管是多还是少,就是一个唐军,对面是几百吐谷浑人,但吐谷浑人依然会迅速退去
吐谷浑人不和唐军玩,搞得唐军和统帅段志玄很是被动
搞得朝中的大臣和将军们也是相当的火大,程咬金就叉腰撅屁股狂骂段志玄在浪费立功的机会,丢武将的脸
尉迟恭很是配合的说,段志玄就是娘们,打仗还的靠他们这种铁血真汉子
可怜段志玄从小就敢耍流氓,耍无赖,人厌狗嫌,长大点了跟着杨广去过辽东打过高句丽,再后来跟着李渊造过反,抓过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屈突通,后来参与过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又亲自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着李世民登上皇位
这么一号猛人竟然被尉迟恭叫做了娘们,可见众位将军对暴殄天物浪费大好机会的段志玄有多嫌弃,鄙视了
李世民对此也相当的不满,尤其是在筹划多时,又有吐蕃联合行动的情况下,做出了这么一锅夹生饭都不如的饭来,更是让李世民心塞的很
于是,派人替换段志玄,以及继续增兵的事宜提上了日程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四百三十四章 强势的军方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梦幻初唐最新章节!
九成宫那边吵吵的相当厉害,武将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报名要去,文官们有的赞成例如长孙无忌,杜如晦之类的,有的反对,比如魏征,魏老头是单纯的觉得大唐应该休养生息,和平发展,还有的如岑文本,褚遂良之类的,是文官的通病,不喜欢一切打仗的事情
文官不喜欢打仗,一来他们读的是圣贤书,书里讲的都是仁和二字,再一个文官们不喜欢打仗还因为如果有仗打,武将们的权利就会很大
这是文官和武将在权力上的争斗,文官在想尽一切办法遏制将军们的权利,也就是在遏制战争的发生,将军们则在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打仗的机会
几乎历朝历代都是立国初期,武将们的权利会普遍大于文官,而一旦国家稳定了之后,文官们的权利就会大过武将,甚至武将会被极大程度的恶意打压
当然文官们这种权利超过武将的情况,很多时候也是帝王在刻意为之因为只有马上打天下没有马上治天下的
武将集团的权势高于文官集团,这种情况在大唐的初期体现的尤为突出,尤其是贞观一朝
这和李世民得江山的方式有关系
如果是前太子李建成顺位继承皇位,那么显而易见的,文官们的权利会比武将高,因为有李渊的基础在,李建成是无需太过倚重武将的,而且李建成本身和很多文官的关系都相当好
但是李世民不然,他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当然称作政变更好,他的皇位是通过玄武门政变,杀了他哥哥太子,弟弟齐王,然后逼着他老爹李渊退的位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而当时出谋划策的人不管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之流的文官还是尉迟恭,侯君集,段志玄等等的将军,都是军方人士
于是造就的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段可以说是武将完全压制住文官的一个时期
看看李世民定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人员名单就能知道,里边大多数都是军方的人,就算不是军方的也可能是以前从军职转过来的,即便不是军职转过来的也和军方有很大的关系
大唐奉行的是无军功不封爵,所以看看李世民这一朝那一个个显赫的爵位,上朝时候那一个个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就能知道,李世民一朝中中下级官员不算,光是上层官员几乎就大多数有军方背景的
没错,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文官也都可以算作军方的人因为他们之前都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过的,都是有军职的人
只不过他们算是谋士,尉迟恭等人是具体实施者而已
所以,李世民对军方的倚重从他开始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并且李世民本身就是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是一名武皇帝,所以他的身边才会围拢那么多名将,谋臣,都是跟他一路东征西讨打出来的交情
所以,对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从武职转文职的文官巨头来说,他们不会太过刻意的打压武将,因为他们本身就和武将集团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打压武将也就是在打压他们自己的实力
很多时候,房玄龄他们还会比较偏向于武将集团
但是对岑文本,褚遂良等完全意义上的文官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他们很多时候考虑的不是打一场仗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而是考虑打一场仗会让军方权利增加多少
比如这一场对吐谷浑的战争,一开始很多文官就不同意,但无奈几大文官巨头,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都是赞成的,哪怕魏征不同意,也于事无补
可是当段志玄把这场仗打成了现在这样的半生不熟状后,之前就死活反对的文官们这下更有了反对的理由,也有了攻击军方的理由
打仗将军们没问题,但打嘴仗就干不过整日里子曰,圣人言等等掉书袋文绉绉的文官了
就在口拙的将军们疲于应付文官们的责难,而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又看好戏的旁观之时,大唐最大的无赖,搅屎棍,滚刀肉程咬金,混世魔王出马了
然后文官们败退了
他们不得不败退,别的武将口拙,说不过他们也只能生气的干瞪眼可程咬金不同,这家伙吵架如同悍妇骂街
污言秽语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能豁出脸来说祖宗十八代他敢指着文官的鼻子一代一代的问候
而且,程咬金吵架喜欢吐口水,更加喜欢抢到你身前,仗着身强体壮,居高临下俯瞰着对方骂
骂的时候口水唾液常常会甩在对方的脸上,甚至嘴里
这样堪比化学武器的攻击,再难言善变的文官也扛不住
更别说程咬金还不要脸的要和文官们玩决斗,以武定胜负,无赖不要脸到如此地步满朝算来也是没谁了
于是,武将们只要和文官们干起来,最后的制胜法宝就是关门放程咬金
当然文官们败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发现皇帝李世民是铁了心要继续打下去的
皇帝想打,将军们愿意打,文官当中的房玄龄等巨头又是听之任之甚至支持的意思,剩余的文官还是小文官一看,算逑了,咱们折腾个蛋啊,顶个毛用啊
于是,文官不闹腾了武将们自己起了内讧之前程咬金和尉迟恭在朝堂上骂段志玄是娘们,当然不是真这么认为了,他们那么做只不过是想贬低段志玄好给自己取而代之找借口
程咬金和文官的骂战最终为的也是这个
这两位动作不断,其他将军自然也不甘落后,主持一场灭国之战是莫大的荣誉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谁也不想错过
但是李世民心中中意的却是因病留在长安修养的右仆射李靖
自从李靖灭掉突厥回朝后,他就基本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没办**高震主,又玩了一把自污,不夹起尾巴过日子也不行啊
虽然李世民后来又再次委以重任,让李靖接替了身体不好的杜如晦的右仆射之职,但李靖还是借口足疾,尽量的不参与到朝政中去,军方的事情更是能放的全放下了
李世民这次想起李靖来,自然是觉得这位很识趣又很有本事的老将适合担此重任,但众多重臣将军有些人却不这么看
有人看似为公,实则为私嫉妒的向李世民建言:“右仆射年纪恐怕有些大了,身体又不好,陛下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换个人选“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侯君集的嫉妒恨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梦幻初唐最新章节!
比如侯君集,候大将军
这位候大将军,后世大家对他熟知是因为他参与和策划了帮助太子李承乾谋反的事情
电视剧贞观长歌里边,更是将侯君集和李承乾的关系描述成了翁婿关系,侯君集的女儿候海棠嫁给了李承乾做太子侧妃
所以顺理成章的侯君集帮着自家女婿造反了
但实际的肯定不是这么回事,侯君集之所以参与到李承乾谋反案里边是因为他在灭掉高昌国的时候私下隐匿占有了高昌国大量的财宝,然后被李世民给处置了,所以怀恨在心,然后他的女婿贺兰楚石又是太子东宫的属官,所以李承乾想造反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位心怀怨恨的大将军了,经过贺兰楚石从中撮合,两个心中不满的人走到了一起,走上了不归路
但现在嘛,李承乾的太子位稳得很,而且李世民对这个太子也是非常满意的,而且李承乾也没有腿瘸了,所以侯君集想要和原本历史上那样造反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还是会反,但起码的不会是因为李承乾的原因
书归正传,侯君集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好青年,当然唐朝的这些开国将军里边好像很多都是无赖子,想李靖,李绩这样的好青年是少之又少的
不过浪子回头金不换,侯君集和开国将军里边的很多人一样,年少就有武力,嗯,直白点说就是身强体壮能打架,而且打架打得很好,功夫好嘛
于是乱世之中,这种人发疯图强的唯一方法就是参军,然后建功立业
侯君集也是如此加入李世民麾下后,南征北战立下了功劳,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
但和程咬金,尉迟恭等人不同的是,侯君集资历还是差了点,功劳还是少了点,在程咬金等人都被封为国公的时候,侯君集仅仅只被封为了县子
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里,他只封到了倒数第二等的子爵
这么个小爵位,侯君集自然是看不上的,他一心想要建立奇功,升官发财死老婆,嗯,老婆先放一边,主要是升官发财
侯君集跟了个好主子,李世民也是一个有野心,有政治抱负的人,所以侯君集有了建奇功的机会,那就是玄武门之变
可以说,尉迟恭和侯君集两个是军方在玄武门之变之前,之时,以及之后对李世民最为支持的两个人
所以,他们的支持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尉迟恭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边排名仅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之后,围猎头功,李世民还把齐王李元吉的王府都直接赏赐给了尉迟恭
而侯君集,也直接从一个小小的县子直接被封为了潞国公,官职也从车骑将军变成了左卫将军,可以说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一下成了军方巨头之一
哪怕在经历了造反之后,侯君集依然被李世民列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而且排名还很靠前,比起为大唐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秦琼,秦二哥的倒数第一,那是强了不知道多少了
侯君集却没有就此满足,他还找机会跟大唐军神李靖学习兵法,攻打突厥的时候,侯君集就是李靖的副手
但说也奇怪,同为军方巨头,李靖却怎么也看不上侯君集,传闻说李世民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后来侯君集上奏李世民,说李靖将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李世民听后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李世民自然不会相信。还有一次,也是据说很多东西大家听到的都是据说,但据说大多数的据说最后证明都是真的据说,朝后回尚书省,侯君集骑马越过省门数步尚未发觉。李靖见到这种情况,便对人说:“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将谋反。”
不管是李靖说侯君集有谋反之意还是侯君集说李靖不好好教他兵法是要谋反,都没有实据,都是道听途说,但这两人不对付却是真的
这种情况从突厥被灭,李靖在攻打薛延陀之时被李世民从军前调回责问开始就愈加强烈
李靖当了右仆射,成了宰相,而侯君集也提了一级,成了兵部尚书,两人都有参与朝政的资格
在朝政中除非是涉及到军方的利益,不然两人的意见常常会是相左的,当然李靖老成持重,故意针对侯君集的情况很少,多是侯君集在针对李靖
当这次段志玄把吐谷浑之战打成了夹生仗,李世民想启用老军神李靖的时候,侯君集急不可耐的蹦跶了出来
一来侯君集是习惯性使然,凡是和李靖有关的他总要找点事儿,二来,侯君集也在眼红这个灭国之功
段志玄没能把功劳占下来那是他笨,但侯君集不认为自己会走段志玄的老路,他觉得只要他出马,一定能将吐谷浑收入大唐的囊中
李靖都已经有了一次灭掉吐谷浑的开疆拓土盖世奇功了,这次的机会怎么还能再让他得到呢
于是,在李世民流露出想要让李靖统帅大军攻打吐谷浑的时候,侯君集说话了,他说:“陛下,右仆射腿疾日甚,不良于行,且年纪老迈,日前已经上书请求陛下恩准他逊位,依臣所见,右仆射实不易担当帅位,陛下还是另择他人为好“
侯君集这话说的虽然满满的私心,但却又一点都没有错处
李靖的确是腿疾发作不良于行,就是走路不利索不方便了,也的确上书请求皇帝可以准许他辞职甚至,李世民都已经签好了同意文书,且让人写了圣旨,准备加封李靖为特进,封爵依旧,俸禄、吏卒等均按原职标准供给,等到疾病稍有好转,每二三天到门下省和中书省平章政事。
就是说,李靖的爵位,俸禄一切都给留着,照旧,等李靖病好了,随时可以参与朝政上班,因为李世民给他封了一个随时参与朝政的职衔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四百三十六章 死对头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梦幻初唐最新章节!
嗯,这个平章政事,就是李世民为李靖首创的,也是原本历史上,李世民之后的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