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初唐-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年后,他再次上请除释教疏,主张禁断佛教。

    这第二次上奏引起了李渊的注意,诏令百官议论除佛之事。然无奈朝臣中信佛者较多,唯有太仆卿张道源支持傅奕的主张,而中书令萧瑀带头发难,攻击傅奕为妄说:“佛,圣人也。奕为此议,非圣人者无法,请置严刑。”但傅奕不畏权势,与萧瑀唇枪舌剑,激烈论争。

    可傅奕的支持者太少,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元庆你别说,我处理政务多年,真觉得你和太史令大人讨厌佛教是很有道理的“在酒楼落座后,李承乾正色说道

    “是吧“武元庆得意的挑眉

    “太子殿下觉得有什么道理“杜构笑问,他老娘是比较信佛的,所以他很知道太子是怎么想的,要是太子不喜欢佛教,以后要废除佛教的话,他就得回去让老娘注意点了

    “其实不光是佛教啦,苟避征徭,不守戒律,道教也有不少的“李承乾小小没回答杜构的问题,而是笑着把道教也拉了进来
………………………………

第五百五十章 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高祖当年才会听了傅奕的奏表后说乃有猥贱之侣,规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变,托号出家,嗜欲无厌,营求不息,出入闾里,周旋阃阃,驱策畜产,聚积货物,耕织为生,估贩成业,事同编户,迹等齐人,进违戒律之文,退无礼典之训。至乃亲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讹,变通豪猾,每罹宪网,自陷重刑,黩乱真如,倾毁妙法。譬兹稂萎,有秽嘉苗类彼瘀泥,混夫清水。“房遗直接话说到

    当年傅奕上书的时候他和杜构年纪已经不小了,自然是有印象的,不像杜荷,房遗爱两人懵逼的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祖父当年下令“诸僧、尼、道士、女冠等,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并令就大寺、观居住,官给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行精进、戒行有阙者,不堪供养,并令罢退,各还桑梓。所司明为条式,务依法教,违制之事,悉宜停断。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但时至今日,规定却又已经松动不少了,尤其高原那里抽调了许多和尚过去,弄得不少寺庙和尚短缺,不得不再给他们颁发度牒“李承乾幽怨的看向武元庆

    “擦,怪我咯,还不是给你李家打的天下拓的疆土你要担心那些调去高原的和尚回返,顶多让你父皇下令让那些和尚就地生根留在高原就好了嘛,反正高原上多点和尚宣扬佛法安定民心挺好的“武元庆撇嘴说道

    “和尚有这么大作用,那你还干吗讨厌他们“程处默故意和武元庆作对的说

    “我喜欢你管我啊再说佛教有用处,但的用处不也就是坏处吗稳定民心,就是让百姓憋着忍着,别乱来,这辈子苦点惨点没什么,等到来生就好了,可来特么妹妹的生啊,来生谁见过,都特么没见过,凭什么要忍着这辈子的苦,这辈子的惨去期待一个未知的不知真假的来生老子就是要做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武元庆噼里啪啦的说道

    “佛教不讲君臣父子之义,对君不忠,对父不孝游手游食,不从事生产剃发易服,逃避赋役剥削百姓,割截国贮讲妖书邪法,恐吓愚夫,骗取钱物。百姓通识者少,不察根由,信其诈语。乃追既往罪过,虚求将来的幸福。往小了说这是败坏民风,腐蚀国朝根基,往大了就是意图欺天谋逆,罪在不赦“

    “咳咳,用不着说的这么吓人,不至于吧“杜构正端着酒盅喝酒呢,听到武元庆的话差点一口呛死

    “不不不,这不吓人,这是实话我们信奉的是君权天授,而不是君权神授,这天是天道,是苍天,不是什么神佛,天子是苍天之子,是天道之子,而不是神佛之子可佛教宣扬的教义是什么是让众生信佛,以求来生都去信佛了,不在意苍天了,天道了,反正这辈子怎么样无所谓了,信徒求得是来生那这把君权天授的天子置于何地了,天子还不如他们信奉的佛重要,这样的天下还是天子的天下吗“

    “苍天,天道之下天子为尊,所有敢于挑战这一准则的,不管是什么教派,什么人都该灭掉“武元庆冷冷的说道

    程处默,房遗直他们是再次见识到武元庆多敢说话了,老娘信奉佛教的杜构听得都有点冒冷汗了

    倒是李承乾听得神采奕奕,激动的不行

    武元庆说这些倒不是拍皇家的马屁,是在封建王朝统治下,如果没有更合适的制度来代替的时候,必须要维护住这一点,不然国家就会乱

    人治,总好过神治,哪怕所谓的神治是君权神授的神治西方教廷掌控皇权的年代有多黑暗,知道不少西方历史的武元庆可是很清楚的

    而且纵观历史会发现宗教往往是很多时候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

    再说了,屁股决定脑袋,武家所拥有的一切,也决定了武元庆是封建皇权制度最忠实的拥趸

    “那照你这么说,以后我爹到了地方是不是就该大力抑制当地佛教的发展了呀“房遗直干笑的问道

    “没错正该如此“李承乾用力点头

    “呵呵,想都别想了,你爹不可能去地方的“武元庆轻笑一声说道

    “为什么不可能,陛下都下旨了“房遗直不解

    杜构他们也是一脸的求知欲,就连李承乾都是好奇的很,他父皇可是很重视这件事的,下旨了都,怎么可能随意更改,武元庆有什么理由如此认为

    他们几个说的是去年底的一项决议,就在去年李世民把一帮兄弟儿子全部分封到了地方,各个都是授予的都督官职,然后分封为地方的刺史,并且是世袭刺史

    就是说那地方就归获封的诸王管了,不但他管,而且世袭,他的子子孙孙都会管理那里

    这就跟周朝时候分封的诸侯国一样,也和汉朝时候的“郡国制“一样

    秦朝建立后取消了分封制,变成了郡县制,结果汉朝建立后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又恢复并行了封国制,也就是郡王国和侯国并行的“郡国制“

    其后果就是汉景帝时候酿成了七国之乱,这次动乱的原因就跟后世明朝朱允炆被他四叔靖难干掉是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削藩皇帝要削藩,藩王不愿意,于是不可调和之下藩王就造反了

    李世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去年不但分封了他的兄弟,儿子,之后还顺带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四位辅佐他的大功臣也给分封世袭刺史

    所以房遗直才说他爹到了地方这样的话

    “分封刺史姑且不说好不好哈,关键我想众位被封的大臣就是不愿意的遗直,你爹房相真的愿意到地方就封吗“武元庆笑问

    “额,愿意吧“房遗直自己都不确定

    “就你爹愿意,长孙大人也是不愿意的,不信你们看着,最后这事儿肯定不了了之“
………………………………

第五百五十一章 成亲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武元庆和长乐成亲的日子

    五月初九

    也特么不知道这礼部的官员是怎么看的吉时,竟然成亲的这天又是定在了五月初九

    想当初,武元庆和襄城,王子瑜成亲就是在这天来着,现在和长乐成亲又是这天,该说这是巧合呢,巧合呢,还是巧合呢

    巧合估计是不可能的,武元庆觉得很大可能是礼部的人想着时间都是五月初九这天的话,以后大家万一说起来长乐公主,襄城公主嫁给武元庆的事情时就不会很尴尬,看看都是五月初九的嘛,同一天嫁的

    好歹给皇家点脸面,虽然都是两个公主嫁给了一个人,可听起来一起嫁,和先后嫁总归是不太一样的

    这一天,又是天没亮就搞得一顿忙活,然后武元庆就再次踏上了迎亲的旅程

    这次公主出嫁依然是李孝恭负责,长乐就住在李孝恭家里

    和襄城,王子瑜成亲的时候,襄城就是住在李孝恭家里的,只是那时候因为一下娶俩,所以到李孝恭家迎亲的是武元庆他老爹武士彠,这次嘛,就一个,武元庆自己来就行

    照样的身骑白马,身着绯红官袍,头戴官帽不说,那行头和新科状元跨马游街没什么两样

    武元庆又找到了“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亲的队伍饶了半个长安城,好几十里远,从早上一直绕到了正午时分,虽然做衣服的时候已经尽量选用轻薄透气的上好丝绸了,可五月正是大夏天,还是饶了一上午好几个时辰,就算骑着马,可也热的依然受不了

    远远看着还发现不了什么,到了近处就能看出来武元庆整个身上衣衫已经是全湿了

    好在,就在热的要中暑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李孝恭的郡王府外

    气人的是李孝恭的郡王府实际距离和武家所在的崇仁坊仅仅只有一方之隔快马跑起来也就是盏茶的功夫

    可礼仪就是如此,别说是公主了,就是寻常百姓家成亲,挨得近的也得在城里绕一绕,火红热闹

    公主成亲更得气派,更得绕,总不能从郡王府出来几分钟后就回到了武家,那成何体统,搞得像是娶小妾一样,悄无声息的就给抬进家了

    虽然已经有了一次成亲的经历,但时隔多年,武元庆基本跟重新来过差不多,照样是什么都不太懂都忘了

    在礼官引导下,进雁为礼,仪礼中称之为“奠雁”。因为雁一生中只婚配一次,配偶之后便形影不离,二者中若死去一只,另一只则形只影单终生不再婚配。

    寓意很美好的说

    只是武元庆这样有了俩正妻,还要再娶一个的貌似不管特么什么寓意放他身上都扯淡

    接着紧闭的大门里边就吵吵着要喜钱,迎亲的必然流程,图的就是热闹武家自然早有准备,一簸箩一簸箩的从门槛缝隙间往里倒

    接着就是大门打开,傧相保护着新郎往里冲,这个艰巨的任务再次交到了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两个人的身上这哥俩是同龄人中长得最壮最扛揍的,所以基本关系好的朋友成亲这哥俩都是傧相的不二人选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都特么现在这样一把年纪了,还又被拉来当了一回傧相

    狗日的武元庆真不是个东西

    完了又被堵在新娘所在的房门口,让念催妆诗

    当年去王珪家迎亲的时候,武元庆就忽略了催妆诗这茬,最后是用唱歌代替才勉强过关的

    这次算是记得这茬了,早早就请人给写了很多首催妆诗记下有准备不慌张,武元庆笑盈盈的一首接着一首念催妆诗直念到房门打开为止

    一身大红色凤冠霞帔的长乐端坐在床边,虽然盖着盖头,但隔着盖头也知道今天的她娇艳如花

    继续走完一些必须流程,武元庆终于迎上了长乐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来的时候是一人,一马,一马车,外加一里多长的乐队,结果走的时候队伍规模以下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十里红妆真的就是十里红妆,从离开郡王府出了坊门到拐到朱雀大街上,三四里地远,武元庆扭头回望还能看到从郡王府里源源不断的送嫁妆的人出来

    等到上了朱雀大街上,更是直观从长安南门明德门直通皇城的南门朱雀门连接的街道就是朱雀大街,这条长安城的中轴线超过十二里长,宽一百五十米

    而在这条宽广的大街上,除了两边看热闹的长安百姓外,就全被迎亲队,主要是被送妆的队伍给占据了

    武元庆扭头扫了一下后边的盛况,不由嘴角抽搐,尼玛,嫡亲长女就是嫡亲长女,皇帝肯定暗地里给长乐加了嫁妆

    不然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阵势,当初嫁永嘉公主的时候武元庆可是见过的,连现在嫁妆的一半都没有的,顶多特么有三分之一

    这已经完全超过了所谓的十里红妆,人家十里红妆死也就是夸大的形容一下送妆队伍,还是走的一条线,你这倒好,这特么是十多里长,一百米宽全是送嫁妆的

    李世民这是爱女之心不死,你们不是反对,不让我给女儿的嫁妆多一点吗,那我就不明面上下旨了,老子暗地来还不行吗

    老子明面上说送一车,暗地里老子就送五车,老子有钱,你管老子啊

    皇帝任性起来,谁能拿他有辙

    归途绕的是长安的另外半城,这次路途更遥远了,吹吹打打从晌午走到了黄昏,终于绕回了武家

    昏礼,婚礼,就是这么来的,黄昏举行的成亲礼,就叫昏礼

    一套流程走完,拜过了天地,长乐被送入了洞房

    在此期间,无论是王子瑜还是襄城,都没有露面,主要是没法露面

    不然以她们两个正妻的身份,又是先进门的,长乐该给她们行礼才是,可长乐也是正妻的身份,给她们行礼不合规矩,要行了礼,在旁人看来那就自认做小没什么分别了

    所以,两人还是不露面的好至于见礼,私下里怎么着都行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共牢而食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梦幻初唐最新章节!

    “咳咳“

    应付了一会外边的宾客,武元庆找机会溜走回到了洞房推门进去,看到长乐还静静的坐在床边,头戴凤冠霞帔一动也不动的端坐着玲珑有致的娇躯包裹在繁琐宽大华美的婚服里却一点不显得臃肿

    哎呀,当年的小丫头长熟了,这么瞎想着武元庆忍不住干咳了两声

    噗嗤

    盖头里传来长乐一声轻笑

    “笑什么笑,严肃点,咱这准备洞房呢啊“武元庆假意呵斥道

    “咯咯“盖头里的长乐笑的更欢了

    武元庆轻轻揭掉盖头,露出来长乐宜喜宜嗔的花容月貌长乐双眼亮晶晶如同星辰,璀璨的看着武元庆,轻柔的说道:“元庆哥哥,长乐终于等到这天了“

    “元庆哥哥也终于等到这天了“武元庆一手抚上长乐的俏脸摩挲着,一边满足的说道

    “咕“

    有情人终成眷属,正你侬我侬呢,长乐的肚子却不合时宜的咕咕叫了起来,提醒她你一天没正经吃过东西了,饿了

    “来,咱们先吃饭吧,我也饿了“武元庆笑着说

    “嗯“羞红了脸的长乐点点头

    桌上没别的,就一个大大的烤乳猪,真的,就是一只烤乳猪

    武元庆心说,好歹给弄个肘子啊,这整个一乳猪两个人抱着啃多不美观啊

    可这由不得他,想吃别的可以,但要先吃过乳猪才行,吃过乳猪,喝过酒后,想吃什么都可以弄来

    这是礼仪

    《礼记・昏义》里说:“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国子监祭酒曾上疏说过,算是为这段话注解:共牢而食者,同食一牲,不异牲也合卺,则不异爵,合卺有合体之义。共牢有同尊卑之义。体合则尊卑同,同尊卑,则相亲而不相离矣。

    《汉书・王莽传》里说:“进所征天下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莽亲迎于前殿两阶间,成同牢之礼于上西堂。”

    共牢而食,牢就是牲,牲畜的意思具体的牢就是一只小猪

    夫妻两个共牢而食就是共同吃一只小猪当然这小猪怎么做是另说,有蒸的,有煮的,有烤的

    武家这就是烤的,烤乳猪

    合卺就是后世的交杯酒,不过这时候的交杯酒用的酒具是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不管是共牢还是合卺都含有夫妻互相亲爱,从此合为一体之意。

    这个仪式在古代的婚礼中可以说是和拜天地等重的一个重要仪式,万万不得马虎也不得跳过

    为了吉利,屋里边连把匕首都没有,一只烤乳猪,用筷子吃可不好操作,没办法,武元庆只能直接上手了

    咔咔两下,就将两根小小的猪腿拧了下来

    烤乳猪历史很悠久,早在西周时此菜已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

    南北朝时,贾思勰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记载在《齐民要术》中:“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这道菜历代都是宫廷菜,因为工序繁杂,只有皇亲国戚,高官显贵才能吃得上

    复杂是真复杂,但也对的起它的复杂,这烤乳猪吃起来的的确确是好吃的厉害

    皮酥肉嫩,肥而不腻,入口奇香,难得一美味

    这东西放在平日里,武元庆,长乐都是常吃的,本也不该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有句话叫,久在兰芷之室,则不闻其香;久在鲍鱼之肆则不闻其臭

    像他们吃惯了这些珍馐美食的,每天吃的不说已经觉察不出味道了吧,但也绝不会感觉有多香多好吃

    可,这的分时候,人饿极了,给个馒头都能吃的倍儿香,更别说他们饿了一天,给到面前的是只用多种香料,多到工序做出来的烤乳猪了

    两根小猪腿,三两下就被啃成了光秃秃的骨头,连粘连的肉丝都允吸的干干净净

    有句话叫人没良心肚有良心

    一只烤乳猪有差不多六七斤的样子,两人放开了就吃的停不下手了,可等到他们吃撑了也不过就是吃掉了多半个烤乳猪而已,还剩少半个已经吃不下了

    至于之前想着吃过烤乳猪再要点其他的,现在想都不往那儿想了

    吃饱喝足,两人看着彼此油腻腻的爪子和嘴,忍不住相视而笑

    “真的就像做梦一样,以前常常梦到此情此景,但醒来发现都只是一场梦而已,现在这场梦终于实现了,怎么又感觉是那么不真实呢“

    清洗擦拭过手口后,长乐被武元庆半搂在怀里,轻靠着他的胸口,满足的叹了口气后,幽幽说道

    “是啊,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回首过往种种,真的就像做梦一样“武元庆下巴搁在长乐的肩膀上轻轻蹭着点头

    长乐想起贞观元年,太子哥哥被父皇指派到晋阳祭天,自己和襄城姐姐央求同往,也就是那一次自己,襄城姐姐和元庆哥哥经历了相识,相知,相恋一直到现在,终于相守一生

    想想,那一年,真的好美

    两人我靠着你你搂着我,幸福的回忆起这些年来共度的经历,从晋阳的相遇到辽州之行的凶险经历再到为了逃避赐婚私奔南下岭南,一路游山玩水,荆州,岳州,再到广州,最后还坐船下了南洋,钓鲨鱼,抢土著,最后还找到了漫山遍野香料的香料岛

    算起来,大唐能从南洋海上有现在这样庞大的商贸规模,以及每年数以千万贯的进项,都是因为他们两人南洋之行的关系

    从南洋回来,两人实现了下江南的愿望,从杭,扬二州逛起,领略着大运河两岸的风光一路北上,历经近两年才回到长安,可以说那是他们单独在一起待的时间最久,也最美好难忘的时光

    回到长安又是好几年,他们终于在去年靠着合演的一场戏达成了心愿,今年的此时此刻,终于尘埃落地

    相比多年前和襄城,王子瑜一起斗地主过完的那个洞房花烛夜,这天夜里,只面对长乐一个人的武元庆才算是真正过了会洞房花烛夜

    夜深后,回忆够了的两人,终于宽衣解带,坦诚相对,互相弥补,阴阳相合
………………………………

第五百五十三章 作怪的二丫

    “爹,娘,嫂子大哥和嫂子出来了“

    二丫一路小跑着,叽叽咕咕怪笑着冲进了正厅,然后压低声音挤眉弄眼的冲端坐着的武士彠和杨氏,以及坐在下手的王子瑜,襄城两个报告到

    只是说的话怎么听怎么觉得怪,嫂子,大哥和嫂子出来了

    武士彠和杨氏狠狠瞪了一下跟疯丫头一样的二丫,王子瑜和襄城两个则是烟嘴轻笑

    “二姐,二姐,丫丫哪儿去了“和王子瑜,襄城她们相对而坐的是大丫,还有小丫小丫见到只有二姐跑回来,侄女丫丫却不见踪影,很是好奇的问

    “哈哈“听到妹妹的文化,二丫更开心了,笑的前仰后合的

    半响,才说道“丫丫被我派去叫门了,然后踹门踹的停不下来,结果没走脱被大哥给抓住了,哈哈哈“

    想起小侄女笨手笨脚的晃悠到她老爹的房门前,用小脚丫咣叽咣叽踢着门用小手拍着门,没弄出多大声响跟猫抓似得,却弄得兴致盎然,怎么叫都叫不回来,结果被吵起来的老爹一把生擒活捉拎进房里的情景,二丫又是一阵欢乐的大笑

    正说着呢,武元庆拎着宝贝女儿丫丫从外边走了进来,落后半步的是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长乐

    本来武元庆要自己扶着长乐的,毕竟昨夜刚那啥今天走路肯定不便的,但长乐害羞不好意思,愣是不让他搀扶,也不让丫鬟搀扶

    一进厅堂,所有视线都看向了长乐,然后本就有些害羞脸红的长乐更是一下就跟天上的晚霞一样,红成了一团火

    “见过父亲母亲“

    武元庆向端坐的武士彠和杨氏行礼,襄城也跟着敛裾行礼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对于新婚夫妻早起给父母行礼问安敬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