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初唐-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杀掉哥哥的自己算什么?
所以,不能说,关于哥哥李建成,只能是抹黑,只能是不提。
因为那时候的李世民还没有底气可以从容面对哥哥的贤明,因为他还没有做出更好的成绩,让国人知道自己是比哥哥更好的皇帝。
但,贞观十六年,在第三次封禅泰山后,李世民认为自己有了这个底气。
有了可以揭开一切,让哥哥李建成回归大众视线,给予他应得的待遇,却不会被多少人指责责难的底气。
因为他,大唐第二位皇帝李世民,不但做出了远超自己父皇的功绩,也做出了远超历代先贤帝王的功绩。
比肩秦皇汉武一点不为过,打下的疆域更是前无古人的大,而且还不像汉武一样穷兵黩武导致国库空虚百姓受难。
自己打下了这么大的疆土,国中的百姓却生活的越来越好,这样的武力强盛还能国泰民安越活越好,就连秦皇汉武都完全没得比。
李世民认为自己可以理直气壮的对所有人说,我不怕任何来说我当初做的不对,因为我当皇帝就是比我哥哥李建成当的更好。
携大胜之威封禅泰山后,李世民下令恢复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应有的称号,待遇,并且将他们迁回献陵陪葬父母左右。
几天后,皇帝再下诏令从即日起皇太子李承乾领出所用库府器物,各有关部门不必加以限制。
皇帝开始放开了更多的权限给大唐帝国未来的接班人,放开权限的同时,李世民也给儿子李承乾又指派了一位老师,魏征被任命为太子太师。
“承乾,你要惨了,魏大人成了太子太师,日后有的你受的,我看啊,从现在开始你就该戒掉一些比如狩猎啊,游玩啊等等爱好了,不然魏大人每天都要劝谏一番,烦也烦死你了。“
长安皇宫里,武元庆幸灾乐祸的对李承乾说。
“去,魏大人劝谏都是正理,哪像你说的那样烦人,你没看父皇总是会接受魏大人的劝谏吗?“李承乾心中也在哀嚎,但面上却摆出一副自己觉得魏征做的很对的表情。
“切,你要真这么想才好。“武元庆鄙视的说道。
“哦,对了,你那汉王叔还在天天往你东宫跑啊?“武元庆话题一转问道。
“是啊,王叔有心,只是我这每天忙得跟什么似得,哪有那些闲工夫每天和他探讨鉴赏什么金石书画的啊,要不是他送的有几幅书圣王羲之的墨宝我很喜欢,我都想让守宫门的人把他拦在宫外不让他进去了。“李承乾有些苦恼的说。
“是啊,你这汉王叔确实在书画金石上很有造诣,当年还小的时候就以书法在皇族里出名了,文武百官也都交口夸赞,这么些年下来造诣是更加深厚了。只是啊,承乾,这书画金石一般人喜欢,哪怕皇族的人喜欢都是一件雅事儿,是一个很不错的爱好,但是对你这太子来说你可不能喜欢特别是沉迷这些事情,那在文武百官甚至你父皇眼里可就是玩物丧志的表现了。特别,你不能跟你这汉王叔学的,亲近都尽量不要亲近。“武元庆正色说道。
“哎,什么用词,谁和汉王亲近了,谁和他亲近了?“李承乾有些恼了,当年因为一曲越人歌,武元庆差点鄙视他是个喜欢男人的断袖之癖之人,恶心的他几天想起来就有呕吐的感觉。
而那越人歌正是他从汉王那里听来的,从哪以后他就和汉王划开了距离,躲避都来不及如何会亲近。
只不过这些年年纪大了,渐渐的也就不会那么表现的明显,加之汉王也没有表现出喜欢男人的倾向,李承乾才不那么排斥他了。
“没有亲近最好。我跟你说魏大人可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你这汉王叔虽然在你面前表现的很好,在很多人眼里也是贤王,但就因为他喜欢金石书画的爱好,他竟然屡次触犯律法,抢夺别人的珍藏,甚至又一次弄得别人家破人亡,为的不过是一副什么名家的画作。地方官上奏到了朝中,虽然因为那家人都死了,没了苦主让汉王逃过了一劫,但他的名声算是臭了,尤其在魏大人眼里更是臭不可闻。他要是知道汉王近来和你走的近,承乾啊,你就等着吧。“
………………………………
第六百二十三章 没脸没皮
从那天过后,李承乾开始疏远了汉王李元昌。
倒不是武元庆的那番话管了多大用,主要是像李承乾自己说的那样,他太忙了,哪有那些闲工夫每天和汉王聊什么金石字画的。
他老爹不但下诏说他所用库府器物,各有关部门不必加以限制,就连他弟弟李泰也收到了差不多的诏令。
虽然没说不必加以限制,但让各部门尽最大可能满足魏王的所求,和不加限制也没什么区别了。
当然李泰得到几乎等同太子的权限是因为他造出的蒸汽机以及带动的火车日行几百里的试验结果已经送到了洛阳,皇帝给的这个权限是给的李泰的奖赏,同时也是希望李泰能再接再厉,为大唐发明建造更好的东西出来。
同时一道征调徭役民夫修建铁路的诏令也发出了,不过这次征召人数并不多,只是关中数万人而已,修建的铁路也只是从武功到长安,再从长安到渭南驿这短短的一段路程。
虽然试验结果是日行数百里,而且可以持续不停的行驶,但毕竟没有经过长距离的检验李世民是不能完全放心的,所以决定先修一段,让蒸汽火车试运行一段时间,看看实际效果了再决定是否全面开始铺建铁轨,建造蒸汽火车。
主持修建的任务自然是由太子李承乾来担任,不过李承乾要处理朝政只能是挂名,实际负责人由李泰来担当。
武家的两个小家伙转眼已经快一个生日了,由开始的天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变成了现在一天到晚的精神亢奋,只睡七八个小时,剩余时间都是活蹦乱跳不得一刻消停。
长乐生的儿子,武元庆给取名叫武毅的小家伙,整个就和他老子一模一样的二皮脸。
武毅,毅力的毅,武元庆给取这个字就是想让小家伙有毅力,做人要坚毅,结果小家伙从小就很给面子的表现出了自己坚毅的一面,那就是不哭,能让他咧嘴哭的时候屈指可数。
整天最不消停的就是他了,对谁都是嬉皮笑脸的,不哭不闹,谁抱他都跟着,只要带他来回跑就乐得不知道爹娘是谁了。
而稍小几天的襄城生的女儿则和自己娘亲很像,武沁是她的名字,沁,字从水从心,心亦声,《说文》中指出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的沁水。
武元庆给二女儿娶这个名字一来是因为沁字从水从心,心亦声。“心”意为“内部”。“水”与“心”联合起来表示“从内部渗透出来的水,取沁凉,沁人心脾之意。
二来就是以为内沁字常常指的就是沁水,而沁水位于河东,距离武家的老家文水并没有多远,距离武元庆后世的老家也算不得多远。沁字也就寄托着武元庆对家乡山水的怀念之意。
武沁小丫头和她娘亲襄城一样,不哭不闹,安静的很,很有小淑女的范儿。
不像大她几天的哥哥,完全就是个没脸没皮的人,尿床了他笑,尿裤子了他也笑,拉粑粑了还笑,整个一傻小子。
以前的时候武元庆还男女很平等的,对两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好,等年纪一大点了,能每天抱着看孩子了,武元庆就固态重发开始重女轻男了。
每天就抱着女儿武沁亲亲,举高高,轮到儿子武毅那就是一百个的嫌弃,总是故意用胡子扎小家伙的奶香奶白的小脸,偷偷在小屁股上抽两巴掌。
武毅也皮实,被老爹用胡子扎,被老爹打巴掌,小家伙一点都哭,笑得依然非常欢实。
因为出生早几天,加上又是男孩子,刚刚九个月大的时候武毅就蹒跚学步了,十个月大的时候武毅就可以扶着东西走一段路了,而且还能口齿不清的喊爸,娘了。之所以一个是爸,一个娘是因为武元庆总是让他叫爸爸,长乐则是教他叫娘亲,这样一来,小家伙就有了个很奇怪的称呼组合。
武沁则还不会自己扶着走路呢,但也已经开始学着走路了,在襄城抓着她胳膊的时候她也是可以走几步了。虽然走路不如哥哥,但是说话武沁却是不落其后的,也会叫爸爸,娘了,不但如此还会叫爹。
爹娘都是襄城叫的,小家伙看到自己老爹就是一会叫爹,一会叫爸,也不知道小小的人儿心中会不会有糊涂搞不清楚为毛的时候。
除了在家里陪家人孩子外,武元庆有时也会到铁路铺设的工地去转一转,和李泰一起计算商量一下火车轨道铺设的路线,需要耗费的材料等等。
武元庆其实不想管这些的,可是这铁路有一截是从武功修到长安的。
皇帝选定武功作为试运行路段的中点,一来是因为皇帝李世民同学当年出生的时候就是出生在武功境内的别馆的,真算起来那里也可是算是李世民的一个家乡之一的,特别李世民还当了皇帝,那地方也就是真龙降生之地,是风水宝地来着。
二来就是因为武元庆的封地在那里,武元庆又是蒸汽机的参与发明者之一,还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选他的封地作为试运行终点也算是一种褒奖。
因为一旦蒸汽机车运行正常,以后开始大范围铺设运行的时候,初始的这条线路肯定是要连接用上的,那样的话武功作为最开始的一个站就会占有很大的先机,起码往西边这条线路是一定经过武功的,而不会选择从别的地方重新选择线路。
武功又是长安连接西域的重要中转,是西域到长安的门户,如此重要的地位,对于武功当地的发展那是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的。
也正是基于此,武元庆这么惫懒的人才会在不陪老婆孩子家人的时候往工地上跑,还参与进去做些轻松又不好做的工作。
被封为武功侯十多年快二十年了,除了在那边搞了搞大棚,种了种土豆玉米等东西,让那里的人更早的比其他地方的人先发家致富外,就再也没做什么贡献,现在能有机会做些事情,武元庆觉得自己这也算是为武功当地人做了些许贡献了。
………………………………
第六百二十四章
“武功侯“
这天刚才皇宫出来,在宫门外武元庆准备上自家的马车,结果旁边一辆停靠的富丽堂皇的马车车帘一拉,一个人从里边探出头来叫了一声。
武元庆莫名扭头看去,因为这声音他一点都不熟悉,肯定是没有怎么打过交道的人,但是这人的马车又能停在皇宫门口还没有被卫士驱赶肯定是不一般的人,武元庆很好奇,身份不一般但又和自己不熟的人莫名其妙的喊自己干嘛。
结果扭头一看,只见是一个年约二十来岁,长得颇为俊逸的男子,身上一袭白衣,配上黄金束冠外加一个毛球缨子,端的是帅气的不行。
“妈的,死娘娘腔。“武元庆暗骂一句。
武元庆看到所有比自己帅的人都会不乐意,但骂人娘娘腔这还是第一次,可见绝对不是因为这人长得比他帅所以才骂的。
之所以骂娘娘腔,是因为武元庆发现这人自己虽然特么一点都不熟,但是却还是认识的,最近远远的还见过不少次,只是没有怎么交谈过而已,顶多,顶多也就是打个招呼。
这个人正是汉王李元昌,也是武元庆和李承乾谈起来的那位小时候就以书法文明,聪慧的很的,对金石书画有研究,为了一副自己喜欢的书画就能逼得人家破人亡,武元庆希望李承乾可以远离,不要沾上脏水的汉王李元昌。
“原来是汉王殿下,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武元庆扭脸的时候还是翻白眼暗骂,转正了脸看向汉王的时候已经是一脸笑容,只是,熟悉武元庆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家伙虽然是笑,却是一脸公式化的笑,笑里边还有满满的不耐烦。
但是汉王李元昌却不熟悉武元庆,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以为武元庆对他的态度很好的说。
所以,李元昌也就摆出一副自来熟的样子说道:“元庆啊,你不必如此客套多礼,咱们的关系谁跟谁,叫殿下太过生分了,显得我们皇家多冷漠无情一样,这样吧,你跟着长乐襄城她们叫我王叔或者汉王叔就行。“
卧槽,刚见面,话没说几句,你特么就想来占老子的便宜。你特么以为你是谁啊?
叫你殿下已经是够给你特么面子了,竟然还想要老子叫你叔叔,卧槽,那些年纪比你大的亲王也没特么谁真当自己是亲王就多牛掰似的让老子叫王叔,你特么年纪还没老子大,都没特么襄城大呢,就敢大言不惭仗着辈分让老子叫你叔叔,你特么觉得你脸大还是怎么着?
襄城,长乐喊你王叔那没办法,毕竟她们是你亲侄女,可老子是外臣好不好,外臣懂不懂,老子叫你殿下才是正理,王叔?老子和你关系亲密到这个程度了吗?
武元庆心里狂喊卧槽,但面上却不好表露太多,只能淡淡的拒绝道:“汉王殿下说笑了,该守的规矩还是要守得,虽然我娶了襄城,长乐,但按制,我觉得还是叫殿下的好,毕竟殿下已经就藩,朝臣不得和藩王过往从密这是祖制,瓜田李下要不得。“
汉王李元昌完全没想到武元庆会是这样的态度,刚刚武元庆一脸的笑容实在是给了他太多的错觉,让他产生了极大的误判,导致他笑呵呵的表示要和武元庆亲近亲近后就等着武元庆低头亲切喊他王叔,然后叔叔和侄女婿就要好好的聊聊人生聊聊理想的,没想到,万万的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和他想的完全就不是一个样子,武元庆竟然就这么毫不掩饰,毫不给面子的把他释放的善意给撅了回来,一点都没把他这个王叔放在眼里,甚至连他的亲王身份都没放在眼里。
到了这时候,汉王李元昌才从武元庆的眼中感受到了不耐,厌烦还有看苍蝇一般的嫌弃感。
堂堂一品亲王,前任皇帝的儿子,现任皇帝的亲弟弟,竟然特么被人像嫌弃苍蝇一样给嫌弃了,李元昌心里顿时如同被点着了火的炸药包一样快要爆炸了。
但看着武元庆那一脸戏谑,毫不担心,有恃无恐的样子,李元昌废了好大的力气硬是让自己把火气憋在了心中没有爆发出来。
就在此时,武元庆又开口了:“汉王殿下有事儿吗?要是没有事儿的话,我就告辞了,家里襄城,长乐都等着我回去做好吃的给她们吃呢。“
“呵呵,元庆不要着急,王叔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的。“李元昌仿佛什么都发生一样,微笑着说。
武元庆暗地摇头,心说你一个堂堂亲王做到如此程度,被羞辱了都不生气,你是要礼贤下士吗?那你一个藩王不在封地待着跑回帝都长安来礼贤下士,你要干嘛?你想干嘛?
不撩猫逗狗惹是生非,欺压百姓,你特么跟我玩唾面自干这一套,你这么隐忍,怎么看怎么像图谋不轨想做大事的样子,你丫的这是找死还嫌迟啊。
“哦,那殿下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吧,我听着呢。“武元庆随口说道。
“太子最近很忙吗?我几次求见都不得而入,可是要是忙的话为何元庆你每次都可以随意出入找太子呢?“李元昌一脸的好奇,话里却是有抑制不住的羡慕嫉妒恨。
“太子啊,当然很忙了,最近忙的脚不沾地,不能见汉王殿下,殿下应该要理解的。毕竟太子是储君,现在还在监国,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亲自处理的,不像汉王殿下你,你就是一个闲散王爷,每天找人聊聊金石,谈谈字画的轻松惬意的很,别人说起来还说殿下是风雅,是多才多艺,可太子殿下要是也和汉王学的话,那别人说起来可就不是什么风雅了,那是不干正事,那是玩物丧志。“
武元庆笑呵呵的把李元昌一顿挤兑,接着又说道:“至于我嘛,我不像汉王那么对金石书画有研究,也不懂那些文雅的事情。不过我懂的倒是一些很实际,很有用的东西,恰好和太子最近做的事情有些关系,太子想让我作为臂助,我呢,有感皇恩浩荡,也就勉为其难答应帮着做点事情。“
………………………………
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丫太凶残
“元庆,你究竟怎么汉王叔了,昨天你从宫里走后不久汉王叔就上折子到了我的案头,说你对他不敬怎么怎么的,还要我处置你。“
御花园的一处靠湖草地上,李承乾一边吃着香辣的烧烤一边好奇的问。
武元庆正啃着一个猪腰子吃的欢实,闻听此言嘿嘿笑了两声,才得瑟的说道:“你不知道,昨天我刚出宫就碰到汉王了,汉王拦住了我要和我亲近亲近,你说这怎么可能嘛,他是藩王,我是勋贵,以前还是朝官,去年还刚刚作为大总管带兵灭掉了高句丽,我这样位高权重的人怎么可以和藩王过往从密嘛,对不对,要是我和他走的太近了,你,你父皇还不得担心我这勾结藩王做些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啊。“
说到这,武元庆停顿了下,又咬了一口猪腰子,接着说道:“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干这种犯忌讳的事情。所以,我当时就严词拒绝了他,他让我叫他汉王叔,我也严词拒绝了,顺便嘲讽了几句,当然那只是顺便。然后我跟你说你这汉王叔很能忍的,被我嘲讽了他都不生气,还笑眯眯的问我进宫里做什么,你又每天在宫里做什么,为什么最近不见他了。啧啧,你说他一个外臣藩王每天惦记你这太子在宫里做什么干嘛,这些事情是他应该知道,是他每天琢磨该想着知道的吗?他一个藩王没有奉召就从从封地跑回了长安,还是陛下不在长安的时候,又每天打听宫禁秘事,承乾啊,我觉得你这汉王叔好像有些不安份呐。所以,昨天当他问我你在宫里干嘛,我进宫又是干嘛的之后我就对他一阵冷嘲热讽。“
“然后呢,汉王叔又忍了吗?“李承乾也不吃鸡腿了,专心听故事的追问。
“哪里,虽然挺能忍的,但当他发现我对他很有敌意,没法亲近,又发现从我嘴里问不出来什么之后,这家伙当时就变了脸色,口出恶言骂我威胁我,然后你该知道的我这人向来没有被人骂了还不还回去的,所以当时我就一拳砸他脸上了。“
“我去,你把汉王叔打了啊,怪不得他在折子里说的那么委屈呢。“李承乾嘴上说的很惊讶,脸上的表情却一副我就知道会这样的样子。
“何止是打了,完全就是暴揍。一圈砸他脸上,当时他鼻子就流血了,然后他的那些护卫就要围攻我,但我的护卫王朝马汉他们也不是吃素的,和他们打在一起,然后我就按着汉王一顿捶,主要是脸上,打得他是满面桃花开,然后肚子上踢了两脚,然后就是屁股上还不是要害所以踢得也最重。“武元庆得瑟的详细讲述到。
“我擦,太凶残了,你丫太凶残了。“李承乾听得惊呼不断,但脸上的笑容表明这家伙更多的是听得有趣,搞不好心里还想着要是自己来打的话,该如何下手好呢。
武元庆和李承乾不把殴打汉王当回事,但是留在长安辅佐李承乾处理朝政的右仆射高士廉却认为藩王被无故殴打是件性质极其恶劣的事情,在朝堂上措辞严厉的请求太子对武元庆治罪,殴打皇族还是亲王,这是大不敬治罪。
但李承乾怎么可能会治武元庆的罪,就和高士廉在朝堂辩驳了起来。论对礼法,律法等等的熟悉李承乾怎么可能比的过高士廉,对李承乾为武元庆的开脱之词,高士廉三两句话就驳斥了回去,让李承乾没了声音,然后高士廉还不罢休,历数了武元庆的种种罪过,看那样子好像和武元庆有不共戴天之仇,非要处之而后快似得。
要说有仇肯定是有仇的,因为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舅舅,也就是长孙冲的舅公,
武元庆抢了长孙冲内地的媳妇长乐,让长孙家在长安勋贵百官中丢尽了脸面,高士廉这个当舅舅,舅公的怎么可能对武元庆没有意见嘛。
但是要说高士廉恨得要弄死武元庆却也不会,高士廉确实是长孙无忌的舅舅,但同时的也是长孙皇后的舅舅,也就是长乐的舅父。
所以,武元庆叫高士廉那也是舅公的,关系不比长孙家的差。
因为高士廉只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娘家舅舅,而不是长孙家的什么长辈。
除了和长孙无忌,长孙皇后这两个自己的妹妹生的孩子外,高士廉和长孙家没有任何的关联。
所以,他对武元庆绝对不会像长孙无忌对武元庆一样的仇恨。
因为长孙无忌是他外甥,长孙皇后也是他外甥,那长孙冲和长乐是一样亲近的晚辈,他不可能因为长孙冲娶不到长乐就把长乐和武元庆都给恨上。
说不高兴肯定是有的,毕竟亲上加亲嘛,但要说恨绝对到不了那个程度。
高士廉还没必要因为一个长孙冲,或者一个外甥长孙无忌就把作为皇后的长孙以及作为大唐帝国皇帝的李世民两人的女儿长乐以及女婿武元庆给恨上。
那样太不明智,也太不至于,因为长乐跟的是武元庆还是跟的长孙冲对高士廉都没什么不同。
而且高士廉这人的性子也不是那种会为了仇恨就一定要置别人于死地的性子。
李世民对高士廉有过很高的评价,说他涉猎古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