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初唐-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的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铲平王世充势力时的坐骑,而这匹马在石刻上的形象是前胸中了一箭,而在它的面前有一个人身穿战袍,头戴兜鍪,腰佩刀及箭囊,正在俯首为它拔箭,六骏中惟有这件作品附刻了人物,还有其事迹

    这个拔箭的人就叫邱行恭

    那是大唐建立后没多久的事情,武德四年,唐军和王世充军在洛阳决战,丘行恭骁勇善骑射,在取洛阳的邙山一战中,李世民有一次乘着飒露紫,亲自试探对方的虚实,偕同数十骑冲出阵地与敌交锋,随从的诸骑均失散,只有丘行恭跟从。年少气盛的李世民杀得性起,与后方失去联系,被敌人团团包围。突然间,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飒露紫”前胸,危急关头,幸好丘行恭赶来营救,他回身张弓四射,箭不虚发,敌不敢前进。然后,丘行恭立刻跳下马来,把自己的坐骑让与李世民,自己一手牵着受伤的“飒露紫”,一手持刀徒步冲杀,斩数人,和李世民一起突阵而出,回到营地,丘行恭为“飒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后,“飒露紫”就倒下去了

    要不是邱行恭,大唐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在武德四年就挂了,大唐还在可贞观朝以及往后的历史都会不存在,而是另一种局面了

    所以,李世民才会为了表彰丘行恭拼死护驾的战功,特命将拔箭的情形刻于石屏上,放在了自己陵墓中

    如此多年,李世民还一直记着邱行恭的救命之恩,而且还要刻在石刻上,不但自己死后还要记着,还要让子孙后代都记着,可想而知邱行恭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如此牛掰,如此地位,武元庆胆子是很大,但如果不是情况混乱,或者不得不为之的情况下,他也不敢弄死了邱行恭

    弄死邱行恭容易,武元庆也相信皇帝不会为了邱行恭而把他怎么样,可这以后的日子里皇帝心中的疙瘩肯定会时时存在,每次看到武元庆肯定就能想到自己的救命恩人给杀了,然后看武元庆就会不顺眼一分

    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下来,厌恶不喜欢的情绪会越来越重,当然李世民岁数也不小了,好有风疾,头疼,还不定能活几年呢,也许没等积攒到一定程度,量变变质变的时候就挂了

    可武元庆估计自己肯定等不到李世民挂的时候,因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作死一下,万一一不小心作死的碰上李世民心情不好,看自己超级不顺眼,没准作死就成了真死了

    “那就打断腿,我亲自动手,免得其他人糊弄事“程处默说

    “让宝林和你一起去,监督着点你,免得没轻没重的给打死了,记着只打断哈,别给打的骨头碴子都穿透肉了,万一流血流死了可就完蛋了“对于程处默的积极主动毛遂自荐,武元庆是相当不相信的这家伙二起来保不住做什么事情呢,还是宝林比较可靠一点

    “好吧好吧,让他跟着好了“程处默不乐意的摆手离开去找断腿的家伙

    尉迟宝林默默的跟了过去

    “武侯,那你看咱们这奏折该怎么写“刘德威为邱行恭默哀了几秒钟,然后探询的问道

    “刘尚书,这写奏折你写的多,你熟练,我这都没写过几次,再说你是主事的,该怎么写你自己看着办吧,我觉得有什么说什么就好,当然关于齐王是怎么被蒙蔽的,邱行恭又是几次三番怎么想构陷齐王,甚至我的,这些都写清楚然后,等阴弘智,燕弘信还有其他在逃的重要人犯被抓到后咱们就可以押着邱行恭回长安复命了“武元庆随口说道

    刘德威心中苦笑,武元庆这说的是让自己写,可后边那几点都把框架范围给划下来了,着重写齐王是被蒙蔽的,阴弘智他们犯罪的情况齐王并不太清楚,这些人造反的事情齐王更是不知道更没有参与,反倒是邱行恭一直想要构陷齐王和武元庆,怎么构陷的,说过什么构陷的话这就该是好好写的东西了

    在框架里自由发挥吧
………………………………

第六百七十章 处置结果

    邱行恭被抓,在尉迟宝林,程处默,刘仁轨等人带兵在外的情况下,他的那些手下哪怕心腹也没有谁胆子大的敢闹事的,倒是让刘德威放心了许多

    邱行恭这个不稳定因素不在了,刘德威也可以安下心来继续调查权万纪弹劾的问题了

    虽然,权万纪这个弹劾之人都因为污蔑齐王造反被和邱行恭一起关了起来,但是毕竟他大部分弹劾还是没问题,虽然他弹劾的人都涉及了这次造反,就没有问题也是砍头的下场,可一码归一码,这些人之前的为非作歹该查的还是一点不能少,因为刑部就是管这个的,再说了,齐王李恪就算没有造反,可御下不严,导致治下百姓被祸害这是无法抹除的,甚至李佑也不是没有做违法的事情

    只不过作为一个亲王,他犯法只要不是太严重的都没有什么所谓,顶多斥责禁足了不起打两棍罢了

    调查违法乱纪这种事情武元庆一概不参与,那是刘德威的事情,再说了刘德威现在好不容易又找到了做主的感觉,武元庆怎么好跟人家去抢呢

    和刘德威凑一起弄好上报皇帝的奏折后,武元庆就开始到处闲逛游玩起来

    三月份其实没什么玩的,不过好在这里是齐州,齐鲁大地三月份也算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虽然不太多,但还是能看一看春的绿色

    大明湖里钓钓鱼,千佛山上爬爬山,兴趣来了还能快马加鞭跑泰山浪一浪

    不过,没浪几天,刘德威的调查就全结束了,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少数躲起来的虾兵蟹将外,所有参与造反的人全部被抓了回来

    阴弘智,燕弘信两个更是最早一批被抓回来的,没办法就数他们地位高,地位高跟着他们跑得人就多,人一多目标就大了,也就最容易被抓到

    该查的查了该抓的抓了,皇帝的命令也下达了,让将一干主犯全部押解回长安,不是主犯,但论罪该死的就地杀头,完全不等什么秋后问斩

    这还不算,他们的家人全部要交由地方看管起来,等刑部大理寺最终定罪后,会直接就地打入教坊司的,或打入奴籍发卖,这些都是女眷,男的基本就是发配蛮荒或者边疆的下场

    冤不冤,挺冤的,家里人犯罪他们受株连,可这就是古代的连坐制因为如果他们造反成功,那享受荣华富贵也会是一起的,既然有可能享受到造反的福利,那自然也要承担失败该受的惩罚

    武元庆他们要回长安了,自然程处默等人也就该重新返回自己的岗位了

    “你们什么时候回去“临走的这天晚上,武元庆请程处默,尉迟宝林,刘仁轨,刘仁愿四个小聚一下,吃喝中间武元庆问他们

    “也是明天吧,你都走了,我们还留在这里干嘛,再说齐王这次都要给你们回长安,我们留在这里也不好“程处默说

    “是啊,处默说的没错而且百济,新罗还有余孽一直贼心不死闹造反的,我们也不能长时间脱离军前,我们水师要时时巡视,他们两个作为增援也是不能久离的“刘仁愿说道

    “不是还有苏定方呢嘛,有他留在那边应该足以应对任何突然事件了吧“武元庆皱眉说道

    虽然有部分已经回调休整了,可苏定方的手下还有五千号人呢,在武元庆看来足够对付所有可能的叛乱了

    因为这时候的大唐正是兵锋所向绝无敌手的状态,而不是原本历史上的那样

    在原本历史上,大唐是在高宗时期才干掉了高句丽和百济,然后在新打下的领土上设立了熊津都督府,就是在百济原占的熊津江流域,而在高句丽故地设立安东都护府,并以新罗其地为鸡林州都督府

    那时候大唐可不想说完全占有这些地方,只是羁縻性质的,因为穷山恶水大唐人就没有看的上眼的

    结果,新罗,就是这个新罗,在它被高句丽,百济联合攻击的快要灭国的时候是它请求大唐出兵帮忙的,结果在大唐为它解了灭国之忧后,新罗开始觊觎起大唐占领的高句丽和百济的土地了

    这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棒子都是典型的白眼狼,新罗意图争夺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由其直接统治,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新罗向大唐发起了攻击

    新罗文武王联合并扶植了半岛上的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反唐势力一起攻打唐朝,嗯,前脚刚联合大唐把高句丽和百济灭了,转身就又联合高句丽和百济的余孽反攻大唐

    新罗派薛乌儒与高句丽旧将高延武各率精兵1万渡过鸭绿江,进至乌骨城。新罗联合高句丽残余力量进军所至的乌骨城,乃是连接辽东和平壤的交通要道,占领这里既可对驻守半岛的唐军进行围攻,也可阻止唐军从辽东方面的增援。另外,新罗军队在高句丽故地的活动,还可以把唐朝的视线转移到辽东,使其无暇应对新罗对百济故地的争夺。唐朝对此则派高侃率兵进行镇压。

    与此同时,新罗开始攻打唐在百济的驻军。671年,新罗拿下在百济国都泗沘,推翻唐朝的熊津都督府建立所夫里州,控制了前百济的全部领地。到674年,新罗已经从唐朝手中夺得原百济的大部分领土。但此时,新罗军主要与熊津都督府的百济人交战,而唐军主要与反唐的高句丽人交战。

    新罗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主要是因为由于唐朝受西北局势的影响,不得不调集驻守高句丽的兵力与吐蕃开战。

    没错,就是和吐蕃开战,这就是国人中相当一部人觉得文成公主嫁入后就能相安无事,和大唐关系好的不行的吐蕃

    新唐书记载670年吐蕃“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拔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由此与之相邻的吐谷浑、鄯善、且末之地也正式为吐蕃所据。西北局势的危急,使唐朝不得不调任刚刚在高句丽战场获胜的薛仁贵前往西北战场。

    因为吐蕃袭击大唐,闹得安西四镇都没了,这种情况大唐不得不抽辽东的兵力去西北,这就给了新罗人可趁之机

    然后大唐和新罗这个白眼狼的全面战争开始了
………………………………

第六百七十一章 武元庆的执念

    之前,大唐只是与新罗支持的高句丽复兴势力作战,并没有和多年的盟国新罗直接宣战。但到了674年,唐高宗与新罗文武王彻底决裂,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问为新罗君主,并派刘仁轨领兵攻打新罗。在对吐蕃战败后一度除名的唐朝名将薛仁贵被唐高宗任命为为鸡林道总管,负责羁縻百济的熊津都督府,675年二月,刘仁轨在阿达城之战、七重城之战大败新罗军后,金法敏为保持既得利益,避免覆灭厄运,即已派使入唐谢罪。

    675年,李谨行率领投靠唐朝的靺鞨人攻打新罗石岘城、赤木城、买肖城三战皆捷。,4月,唐朝又遣兵来援,新罗便退保白城。此时高句丽遗臣剑牟岑率众反唐,唐高宗以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发兵来讨伐。

    经过多年的战争,新罗已经比较疲惫了。在刘仁轨主力回国的情况下,新罗以全国之力,仍不能彻底击退李谨行和薛仁贵的留守唐军。金法敏可能已经意识到通过战争无法使唐军退出朝鲜半岛,因此,在买肖城之战后,派出使者,向唐朝进贡并且谢罪。

    打不过就认输谢罪,新罗人是知道大唐人大度好说话,容易原谅人,所以玩这套玩的很溜

    而大唐也因为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西线,吐蕃成为其主要对手,刘仁轨、薛仁贵、李谨行等东征主帅全部调到西部防备吐蕃。大唐很难再派出主力大军东讨新罗,用偏师经略的办法是不能制服新罗的因此,面对新罗的谢罪请求,唐朝也就接受了

    毕竟,比起吐蕃来,比起西疆来,棒子就无足轻重的多了,所以当屁一样把它放了,反正还是大唐的藩属国,本来大唐也就看不上,没就没了吧

    但是,战争并没有就此停歇

    新罗是白眼狼,是蛇,不把想吃的吃到嘴里它是不死心的,哪怕表面认输也是骗人的,中国人总是善良的也是善忘的,总是记不住这点

    676年,薛仁贵领兵渡过黄海支援熊津都督府,与新罗在所夫里州伎伐浦交锋,双方又打了一仗接着因为吐蕃的问题,西北的问题,大唐再次筹兵,并且主动后撤,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迁至辽东故城,熊津都督府被从泗沘迁至建安故城

    安东都护府的治所撤出平壤后,唐朝又在平壤设置安东都督府维持其对高句丽故地的统治。

    到这时候,新罗算是完成了自己的野心,把百济故地和高句丽在大同江以南的故地全吃到了自己的嘴里

    大唐打下高句丽,百济,占了半岛差不多七八年,然后转眼新罗就和大唐翻脸,然后占了七八年的时间就被新罗趁着大唐注意力转向西北应对吐蕃无暇他顾的时候给抢了胜利的果实

    但那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而且那时候新罗还存在的,属于独立的国家的

    但是现在整个半岛,无论高句丽,百济还是新罗全被大唐给灭掉了,军队也都灭了,打散了

    而同时,无论北部,南部还是西部都没有敢炸刺的敌人,武元庆不觉得没有外敌环伺的大唐会被半岛上那些三国余孽那一小撮,造反都只能拉起几百人的跳蚤给掀翻

    有苏定方这位名将坐镇,还有五千精锐兵马在,哪怕程处默他们都留在齐州而不是跑回莱州,刘仁轨刘仁愿两个也不回水师,哪怕水师都不忘辽东以及半岛巡视,武元庆也不觉得半岛上能有什么问题发生,而苏定方解决不了的

    对于武元庆的疑惑,刘仁愿笑着摇头解释道“如果只是应对百济新罗等仅存的那些余孽有苏定方在,自然用不上我们担心,可是现在苏定方要注意的不光百济新罗他们,我们回去也不是看他们的,而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我们坐镇“

    “高句丽,百济,新罗都被灭了,还有什么值得你们全部要坐镇,重视的“武元庆皱眉,疑问刚一出口,武元庆就一拍脑袋明白了过来“是倭国是倭国有变对不对“

    “没错,就是大总管你心心念要杀过去的倭国“刘仁轨笑呵呵的说武元庆的执念程处默,尉迟宝林自然早就清楚,而刘仁愿,刘仁轨这两个被武元庆推荐到水师,然后还在武元庆手下当过一段时间副总管的人,对前老大的执念也是很了解的,在攻打百济的时候,倭国当时还拍了数百艘船只组成的舰队想增援百济,打大唐一个措手不及来着,结果在熊津江口双方撞上后,武元庆直接下令将倭国舰队灭了个干净

    那次要不是因为百济和高句丽还没打下来,而且程处默,苏定方两个擅自改动作战计划导致推进不顺利的话,武元庆当时就准备带上杀到倭国去的

    所以刘仁轨才打趣正是武元庆想要心心念杀到的倭国有变

    “前年的时候,就是将军你抛下我们跑回长安的时候,那时候倭国的舒明天皇不是死了嘛,然后苏我虾夷拥立了一个女人当了倭国的皇帝“刘仁愿说

    “嗯,知道,当时这消息传到长安后,还引起了大讨论来着“武元庆点头道,女人当皇帝,哪怕是倭国的和大唐没有关系,但大唐的百姓,士子,官员们还都是热烈讨论了好一阵,口诛笔伐嘲讽了倭国人一顿

    “因为女天皇是苏我虾夷拥立的,苏我家又是倭国最大的权贵,苏我虾夷又是权臣,所以他根本不把这女天皇放在眼里不但违背礼制在自己府中宴请了北越虾夷朝贡的使者,还在葛城高宫建祖庙,而且还令人跳起了只有天皇才能观赏的八佾舞给自己看甚至他征调国内大大小小各皇族、豪族的私人部曲修筑了两座陵墓,一座给他自己,一座给他儿子可以说在女天皇上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苏我虾夷就闹得民怨沸腾,所有勋贵豪族也全恨他“

    刘仁愿说到这里,刘仁轨抢过了话头说道“这些还不算,就在侯爷你写信给我们让我们来齐州的时候,从倭国传来消息,苏我虾夷以病重为理由,未经倭国天皇的许可,私授了他儿子苏我入鹿大臣之位及紫冠,授与次子原属于物部氏的大臣之位,这紫冠在倭国乃一品,授予权在天皇,苏我虾夷僭越皇权,对皇权的藐视完全不加掩饰我们估计,苏我家和天皇以及权贵的冲突恐怕不远了这时候,只留苏定方在那边实在不妥当,还是我们都回去守着的好,万一机会好,没准咱们直接就打过去灭了他们了“

    “好,太好了,那咱们今天就到这吧,赶紧散了,你们明天好一早出发,早点回去别贻误了战机“
………………………………

第六百七十二章 面壁思过

    三月底,程处默,尉迟宝林,刘仁轨,刘仁愿四个人带着自己来时的人马踏上了归程,而武元庆,刘德威也带着留在齐州休整的东征将士以及右武侯的士卒们一起押着邱行恭,权万纪,阴弘智这些人人犯踏上了回长安的路途。

    随行的还有李佑,李佑要回去交代交代问题,向他老爹李世民请罪,谁让在他的治下除了造反的事情,而且造反的还是他的舅舅和手下。

    本来李佑一个人回长安就行,结果李佑觉得这老婆孩子也有几年没有回长安了,尤其最小的孩子压根就没到过长安,没见过他皇爷爷,干脆,一家都回长安算了就当探亲了。

    老婆孩子也跟上肯定要带丫鬟仆妇还有护卫的,结果人数越来越多,等到登船后从岸上看就发现浩浩荡荡的船队在河上排出去快十里。

    走水路虽然肯定要比路上慢,但却也不用像陆上那样翻山越岭绕来绕去的,所以别看慢些,可路途却短上了太多,加上他们一行也不耽误时间,没有随时停留,更不会上岸游玩什么的,故而走水路反而是更快的就回到了长安。

    不过这也就是像他们这样的才能有这样的速度,白天晚上都有船工随时掌船行进,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向着长安靠近,因此月底离开的齐州,四月初五的时候就进了长安城。

    绝大多数犯人关到了刑部大牢,而像阴弘智这样的还有邱行恭,权万纪这样的则是关到了大理寺大牢。

    没办法,其他的都是小喽啰,有刑部尚书之前审过,还有宗正寺,大理寺也参与了整个审讯过程的,自然就不用再审了。

    可是邱行恭,权万纪,阴弘智却算是朝廷中高级官员,他们就不能随便对待了。

    像阴弘智在齐州已经审问过了,可回到长安来依然要到大理寺,经过大理寺重新再次审理,然后报于刑部复核然后没问题了才能定下来,当然如果是死刑,还要上报皇帝,皇帝御笔亲批才可以。

    大理寺和刑部职能不一样,大理寺虽然基本算是单独一个衙门,大理寺卿更是位列九卿的,可实际上严格算起来大理寺是在刑部归属之下的,只是因为职能的问题,大理寺往往算是独立体系的。

    大理寺就相当于后世的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判的,而刑部则是负责审核的,而能到了大理寺的案件必然是严重的或者涉及达官贵人的案子。

    古谓掌刑曰士,又曰理。汉景帝的时候给加了大字,取天官贵人之牢曰大理之义。

    所以,武元庆几次被关进大牢都是进的大理寺大牢,而不是刑部大牢。而阴弘智,邱行恭,权万纪三个人也是因此要被关到大理寺大牢,并且需要再审一遍然后上报刑部。

    阴弘智的重审不重审其实无所谓的,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他死定了。

    但是邱行恭,权万纪两个就不同了,这两个是一定要重审的,因为皇帝在圣旨里并没有给任何的指示,只是让押回长安交由大理寺审理。

    邱行恭之前就惹怒了满朝文武,又诬陷齐王李佑造反,不但诬陷还构陷,如无意外死定了,但是邱行恭死不死要看皇帝的意思,看皇帝对这个救命恩人如何处置。

    最难办的是权万纪,这人在官员中的声望是很好的,虽然有魏征斥责他是小人,房玄龄这些宰辅也不喜欢这个拿自己来刷声望的伪君子,可还是有相当的官员吃他那装作很清廉,很脖子硬,敢怼权贵的一套。

    在中下级官员里权万纪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偶像,在百姓里这家伙的名望还要更好点。

    敢怼吴王,吴王踩踏庄稼都被他告到皇帝面前,让吴王受罚,这样的清官多难得,百姓中可是广为传颂权万纪的光辉事迹的。

    这样的家伙虽然是诋毁,甚至污蔑齐王造反,可是如果非要细究起来,说是人家不畏权贵,为了避免齐王跟着阴弘智他们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所以会那么说,那么说不是污蔑,只是做最坏的打算,这么说貌似也勉强可以说的过去。

    然后,这就麻烦了,究竟该怎么定罪,实话说肯定都知道权万纪就是在诋毁污蔑齐王,可这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如果站在那些偏向权万纪的官员,甚至百姓里边,弄不好人家还觉得权万纪不但没错,甚至有功,被抓起来是朝廷瞎了眼,委屈了权万纪呢。

    大理寺审问判案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很有压力的,武元庆自己都觉得如果考虑到自己的名声的胡这案子是挺不好判的。

    所以回到长安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