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初唐-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找姐姐去。“武沁倒是不固执,小家伙很会取舍,发现老爹这里喊不动直接就要找姐姐。
“我去。“武元庆一声无力哀嚎,家里现在最无法无天的就是丫丫武瞾了,这要是她带弟弟妹妹去熊猫,她倒是乐意的很,没准俩小家伙就是她撺掇来的,可武元庆就不放心了。
要放别家,差一点就十岁的丫头都可以许配人家了,就像当年的清河公主,还有年初被赐婚给魏征儿子魏书玉的新城公主一样。
可在武家,这么大的姑娘就跟后世一样,完全是才上小学的小孩子,在院子里跑的快了都还的担心磕了碰了,别人家的都开始学女红这个那个的,丫丫倒好,每天要么跟着二姑姑,小姑姑往学堂跑,反正三丫也就比丫丫大了三岁而已,说是姑侄处的就跟姐妹一样,二丫倒是大不少,可这家伙也是个长不大的,三个人凑一起可有的闹,不在学校就满长安的跑。
稳重多的大丫就跟管家婆一样,随时跟着随时看着。
就武元爽家的孩子,女孩子也跟着是胡闹,不过她们妈妈好歹是管着点呢还是比较稳重的。
就是家里的男丁就可怜了,武元爽的两个儿子最怕的就是姑姑这些人,因为常常会被戏弄死,还不敢反抗,因为一旦反抗他们老爹就能揍死他们。
哎,活的叫这个水深火热的啊。
满长安的勋贵家的女眷们,就没有不羡慕武家几位的,而满长安勋贵家的儿子们也没有不怜悯武家男丁的。
将武家重女轻男的优良传统宣扬的满长安都知道的少不了两个人的功劳,一个是武家学堂的院长兼首席先生的武二丫同学,另一个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法无天的武丫丫同学。
现在小一辈的流传的一句话叫防火防盗防丫丫,丫丫同学是能和无情的水火,溜门撬锁打家劫舍的盗匪比肩而立的存在。
对于自家的这宝贝女儿,武元庆是再了解不过了,让她带弟弟妹妹准会闯祸,闯祸还不怕,怕的就是无法无天说不让挨近大熊猫她偏要挨近,虽然弄得栅栏,可栅栏本就有不小的空隙的,大熊猫出不来,可小家伙们可是能挤进去的。
现在是发情期,这要正好碰上大熊猫发情那后果不堪设想。
两个字“我去“,即道出了武元庆留恋床榻不愿起床的不甘,也透露出不管愿不愿意他都不得不去。
没精打采的穿衣起床,然后又哄着两个小家伙吃完了饭,武元庆带着俩小家伙出了门往关大熊猫的小院去,结果一出自己的院子就在回廊口装上了鬼鬼祟祟的大女儿丫丫,一看那贼头贼脑的样儿,武元庆就知道两个小家伙来烦自己准时丫丫这小鬼头撺掇的,估计是掐准了自己不想起床,然后她就能借着带弟弟妹妹的机会去找大熊猫玩了。
武元庆狠狠瞪了丫丫一眼,瞪的她忍不住心虚的缩了缩脖子。
“走吧,老爸带你们看大熊猫。“见小丫头有些怯怯的样子,武元庆忍不住心中一软,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柔声到。
“嘿嘿,就知道爹最好了。走咯,看熊猫去咯。“小丫头变脸速度之快把老爹武元庆差点给闪着,刚还怯怯心虚的不行,结果转眼就笑逐颜开欢呼雀跃了。
我。。。。。。套路,好深的套路,竟然被自家姑娘给套路了,武元庆这个又是好气又是无语的。
见武毅武沁兄妹两个都仰着小脑袋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自己,要多可爱有多可爱,武元庆心想还是小时候招人喜欢,大了就不听话了,烦人。
“姐姐不听话,你们两个可不能跟姐姐学哦。“武元庆语重心长的对两个小家伙说。
两个小家伙能知道个屁,懵忽忽的看着自己老爹,然后半天两人对视着眨巴眨巴眼,然后就听武沁说了句:“看猫猫。“
“是熊熊。“武毅纠正道。
我勒个去,这娃真不好带,武元庆很心塞。
丫丫已经一阵风的跑了,武元庆也不敢耽搁,赶忙带着两个小家伙过去,到了小院门口就在丫丫正在门口气的跳脚呢。
原来,武元庆交代过没有大人带着过来,一律不准几个小的到院子里去,哪怕隔着栅栏都不行。
大少爷下令,整个武家谁敢不听的,大少爷的命令可比国公爷武士彠的命令还顶用。
说不让进就不让进,哪怕无法无天的小小姐来了也不行,什么?丫丫小小姐说大少爷让她来的,还说大少爷就在后边马上就来?
那好啊,小小姐你这样说那你就等会好了,反正你不是说大少爷在后边吗?那等他来了我们在放你进去。
想起大熊猫那憨态可掬可爱的不行不行的萌萌样子,武丫丫同学心痒痒的不行,迫切的想要进去,可惜守门的就是不让她进去,任她说干了嘴就是不同意,气的丫丫跳脚,凶巴巴的威胁守门的,可是还是不顶用。
武家下人都知道别看小小姐很调皮捣蛋无法无天,可那都是表象,小小姐是个对下人很好很好的人,虽然嘴上时不时凶巴巴的吓唬人可也就是放放狠话罢了。
武家就没有对下人动则喝骂的,老爷夫人,大少爷,二少爷这一辈都没人,更别说小一辈的小小姐,小小少爷们了。
家里教育就是这样,就不允许耍威风责骂下人丫鬟,少爷夫人们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教的。
武家这样的风气,满长安就没有勋贵豪绅家的下人们不羡慕的。
………………………………
第六百七十七章 画像终于挂上了
看到武元庆出现,两个守门的才笑呵呵的将身后的门打开,让后伸手请小霸王丫丫小小姐进入
丫丫鼻孔出气娇哼了一声,然后撅着嘴仰着头气鼓鼓的翻着白眼往里走
“哎呀“丫丫同学太得瑟了,四十五度角养望天空还翻着白眼,结果进门的时候脚尖在地上的石砖缝里给钩挂了一下,差点被绊个狗吭泥,刚刚那副不带看人穷得瑟的形象瞬间就没有
武元庆看的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自家这姑娘像谁了,肯定不像她娘王子瑜,说像自己吧,可自己好像也没这么穷得瑟的吧
“熊熊,熊熊“
“猫猫“
被武元庆牵在手里的武毅,武沁兄妹两个一看到门开了,姐姐也进去了,然后都能看到里边的熊猫了,然后两个小家伙同时扔掉了老爹的手喊着大熊猫的昵称往院里跑
“慢点慢点,小心点“武元庆急忙跟了进去小心的护着两个小家伙,一边还的冲拿着竹子喂大熊猫的丫丫喊“手别伸进去,小心它咬你“
当爹的总是操碎了心,喂大熊猫都得小心翼翼的看着放着,因为一不小心小家伙就敢从栅栏中间的缝隙往里边伸手摸黑白分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这还是轻的,武元庆就是一时没扭头,武毅这小子就已经把小脑袋都给伸进去了
真是,我勒个去
好不容易陪着三个小东西看完了,喂完了大熊猫,武元庆赶紧将他们带离了熊猫园,然后给长乐,襄城送了过去
“你今天不跟着你小姑姑去学堂你跟着我干嘛“
这家里有孩子在,想躲清静,还想补个觉家里是待不下去了,武元庆把两个小家伙交给她们亲娘,饭都没吃就转身出了府准备当太子东宫躲清静,去睡会去,结果发现丫丫也跟了出来
“我跟爹去玩啊“丫丫理所当然的说
“可是,爹是要进宫找你大舅舅的,不是去玩的“武元庆无语道
“那我就进宫看看大舅舅,还有舅母,象表哥还有李厥他们“丫丫表示皇宫自己也是可以去的,虽然自己老娘是太原王家的和老李家的没亲戚关系,可是如果按照父亲你的关系叫的话,那宫里也是一堆亲戚的
丫丫从小就隔三差五的进宫,或者李承乾带着老婆孩子来武家,李承乾的庶长子李象年纪比丫丫才大几个月而已,李厥则比丫丫小两岁,不管是大几个月的李象,还是小两岁的李厥,那都一向是奉丫丫为大姐大的
大姐大要进宫看一下小弟,武元庆这个老爸也没理由不让啊,再说了就算不让,他前脚进宫,丫丫肯定能找个理由后脚就跟进去
皇宫嘛,对于别人可能难进,但对于武丫丫同学来说,那大门不比自家大门难进到哪儿
进了皇宫往东边到东宫熟门熟路的来到太子寝宫结果发现李承乾并不在,一问内侍才知道原来李承乾也被李象,李厥几个孩子弄到去看大熊猫了
本来,大熊猫抓回来后就放在寝宫边的一个院子里关着来,可是昨晚武元庆特意传话告知大熊猫的危险性,吓得李承乾连夜给大熊猫换了一个家,换到了远离他和太子妃的寝宫,也远离其他妃嫔和孩子的寝宫
然后也是早上孩子们起来了发现大熊猫不见了,吵着要看,李承乾那是早就起来的,也就不存在武元庆瞌睡的真不开眼的情况,于是就带着孩子们跑去看大熊猫了
来到东宫北边都快靠近玄德门了,武元庆才看到了连夜圈起来的给大熊猫住的一块地
地方比武元庆计划中给大熊猫修的园子都还要大很多,但这却是大熊猫的暂住地,路上听内侍说,李承乾准备在宜春宫宜秋宫以及承恩殿,光天殿这四个宫殿相夹的空地上给大熊猫专门修个大园子,全种上竹子
听到李承乾的计划,武元庆不得不感叹特么真有地嫌的
没说出口的其实武元庆是有些嫉妒了,自己觉得规划的已经够大了,丫的李承乾弄得竟然比自己规划的大了近十倍,真呀呀呸的
李承乾带着老婆孩子正拿着竹子逗着栅栏里的大熊猫,然后李厥人小力气小,手里的竹枝被大熊猫给咬住拽掉了
小家伙扭头噔噔小跑着就要到堆竹子的地方去补弹药,结果正好扭头撞到了武元庆的怀里
“厥儿,今天为什么不上学啊“武元庆笑问
“姑父“李厥先是礼貌的喊了声,然后才回答道“下午先生才来的“
“下午什么意思难道现在上学是半天制的吗“武元庆有些纳闷的问道
“不是今天特殊,你不是说大熊猫有危险的嘛,我昨晚就让人给移到了这里,不过昨晚弄的匆忙很多地方没弄好,然后那些小家伙又都特别喜欢有空就围着大熊猫看,未免发生意外,今天上书就让他们休息了,等弄好了午再上课“李承乾发现了武元庆笑呵呵的走过来解释道
拍了拍李厥的小脑袋让他玩去,然后武元庆笑问“怎么,现在皇室子弟和勋贵子弟上学要到你东宫来了吗“
“不然呢遗直,遗爱,杜构,杜荷他们这些家的孩子都只能来崇文殿学习,要么到你家的学堂去,要么在自己家里读,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去处了“李承乾耸肩到
“不是,以前不是在凌烟阁的吗为什么要换到东宫这边崇文殿了呢“武元庆好笑的问
“父皇不是让阎立本画了二十四功臣的画像嘛,那画像就挂在了凌烟阁,然后学堂自然就要换地方了“李承乾说
“我去,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怎么,画像都已经挂上了吗“武元庆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凌烟阁真正的成为了历史上的那个名垂千古的凌烟阁,而不再是一个皇宫里位于三清殿旁的作为皇室宰辅子弟读书的不起眼小楼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应该是对挂上功臣画像的凌烟阁的最好,最美的赞誉写照
………………………………
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招人待见
听闻凌烟终于成了记忆中该成为的凌烟,武元庆不自觉的就把诗念了出来
“请君暂上凌烟,若个书生万户侯“李承乾跟念了一遍,然后砸吧砸吧嘴说道:“这是下半阙诗吧,上半阙呢“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若个书生万户侯“
“我怎么听着这首诗像是在发牢骚啊,你也没怀才不遇啊“李承乾好好琢磨了下诗里的意思,很不解的问
武元庆板着脸一本正经的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就喜欢强说愁你管我啊“
“我靠这词不是这么解的吧“李承乾没想到转眼又听到了一首这么好的词,只是这特么词的意思好像特么也不是这个意思吧
这词虽然开始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最后点睛的却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归到最后还是说自己愁的,发牢骚,说自己怀才不遇,可想说却说不出来
“喂,后边不是重点好不好,重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才是哥哥我要说的重点,刚才那首诗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你管我啊“武元庆才不管李承乾怎么想,他顺嘴秃噜出来了全词,可他想说的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强词夺理也要重新拉回来
“好,就算你是强说愁,那你给解释解释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什么意思咱们陇山道可是好好在手里呢,别说陇山道了,现在整个西域都是咱们的“李承乾抓住诗里的漏洞追问
“你有病啊,代指懂不懂,这是一种修辞,关山指那些还不属于大唐的山河行不行,谁告诉你关山就是指的陇山来着,所有关隘山岭都可以用关山代指的好不好“武元庆发现李承乾这家伙有时候挺烦的,特别像现在,非要问个子丑寅卯
“明明是你强词夺理嘛“李承乾不乐意的说:“现在咱大唐周边的都是荒蛮之地,收取它们干吗,再说了,用收取也不对啊“
“你“武元庆指了指李承乾,心中这个气啊,想臭骂还怕在皇宫里蹦出什么脏话来让人给听了去,有忌讳,愤愤的一甩袍袖:懒得跟你多说了“
见到武元庆恼羞成怒了,李承乾乐了:“说不过我了吧“
武元庆斜眼看天不理他
“嘿嘿,别生气嘛,说不过没什么可丢脸的,孤毕竟是太子嘛“李承乾一脸贱兮兮的得瑟样
“土鳖,天竺那边富庶,土地肥沃可也不差的,你说那里你蛮夷水师还有商队送回的消息你都从来不看的吗“武元庆一脸鄙夷的看着他
“天竺啊,那不是和咱们离的挺远的嘛,再说中间隔着吐蕃,人家也没打咱们“瞅瞅不像开玩笑的武元庆,李承乾讪笑着说
“管那么都干吗咱看上了那就是咱的再说了,咱不去抢,那地儿也不会是天竺本地人的,你难道不知道那地方早就被波斯人给占了吗“武元庆翻了个白眼
武元庆说的太过**了,这李承乾虽然跟武元庆混的也没学什么好,底线低的很,可是还是觉得看上了就抢跟强盗一样,这跟从小受到的教育,历朝历代的君主对外交流的策略都是相左的
这貌似历朝历代的还没有是看人家富庶就要抢人家的,或许可能有个别的但李承乾是没记的有的
不管是秦汉,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这中原自己打的有,抢的有,可对于周边这些民族势力还是没有的
这泱泱华夏地大物博,衣冠上国谁会看得上周边那些化外蛮夷的
但凡是对外战争那次不是是被别人给打了,咱才打回去的,有哪次是咱主动要打谁的
就隋炀帝够丧了吧,隋炀帝都是因为高句丽给脸不要脸,五次三番袭扰隋朝辽东蜀地,这才惹的隋炀帝誓要灭了高句丽,结果隋炀帝心太大了,在灭高句丽之前还想顺便把朝廷内的矛盾,像门阀势力过大这样的矛盾顺便在打高句丽的时候解决一下,结果弄的民怨沸腾,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
但不过怎么说,咱没有主动打人的习惯,向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
李承乾二十来岁但依然弱小的心灵一时半会接受不了武元庆的说词
见李承乾不说话,武元庆喟然长叹,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都是些仁爱非攻的,好不容易出几个有攻击性的,也被绝大多数没有攻击性的人给扯了后腿,磨没了锐气,攻击性
算了,现在大家还年轻,以后还有时间来撺掇撺掇李承乾这放着周围那么多大好的土地不取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明明中国人口一直挺多的,竟然都抱着故土难离的想法不愿背井离乡,真是的,虽说人离乡贱,但是也总的出去闯闯呢嘛
像天竺,那一片真是好地方,往那里移民个几十万上百万的,分分钟就是华夏的土地了还有东南亚的,都不用武力打,就移民,汉人人口一多起来那就是华夏的土地了
想后世,欧美人一开始都是欧洲人,那么大点的地方那么点的欧洲人,结果仅仅两百多年间就遍布世界了,然后人家就引领世界了
这样的情况咱汉人要干早干了,可就是不想看,老是看不起周边蛮夷,除了大中华其他全是蛮夷,结果就落后了一次就落得痛彻心扉了
武元庆可不想以后还有那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土豆玉米南瓜这些高产作物关中已经到处都在种植,不但关中,应该是北方这边基本上相当多地方都有种植了,而且每年种植面积都在飞速增长
而南方,占城稻也大范围种植开了,粮食多了,不但有够当年吃的还有足够多的存粮,然后还能拿出一定粮食售卖,换取其他的生活物资
百姓生活好了,这人口的增长也迅速了起来,这近二十年间人口起码增长了数百万之多了
没有计划生育的大天朝,只要国泰民安,那人口增长是吓人的
人口增长,武元庆觉得到处往外移民其实用不了几年就可以实现了
………………………………
第六百七十九章 吐蕃新动向
就在武元庆满脑子和平演变,琢磨靠着人口移民加上文化洗脑融合占领世界的时候,李承乾推了他一把:“想什么呢,跟你说话呐“
“哦哦,说什么呢刚没听清楚“武元庆回神摇了摇脑袋,将脑中的想法摇到一边
“我说,你惦记着的天竺,现在已经被吐蕃给惦记上了,吐蕃,泥婆罗联军正在和戒日王朝打的激烈呢“李承乾又重复了一遍
“我去,不是吧,真的假的,吐蕃进攻天竺了“武元庆这个惊讶大发了,因为在他记忆中好像吐蕃是没有和天竺开战过的,毕竟中间隔着高高的山脉,虽然有山口可以通过,但毕竟不太适合大规模行军的
貌似唯一一次也是因为王玄策出使天竺,结果在中天竺被袭击,王玄策孤身逃到吐蕃然后从吐蕃和泥婆罗借了兵,然后杀回中天竺不但击败了中天竺劫贼还把人家国王给掳回了长安
嗯,没错,貌似是就这么一次,武元庆想
“当然是真的了,这我骗你干嘛,吐蕃被咱们打怕了,高原也被咱们占了一半还多,往咱们这边发展他们是不敢了,那他们只能往南边发展了听说这次吐蕃出兵并非是吐蕃的主意吐蕃当初不是向父皇求娶大唐公主的嘛,结果被咱们狠狠教训了然后损失惨重,还受到吐蕃国内不少大贵族责难,为了稳定吐蕃,后来松赞干布就娶了泥婆罗的尺尊公主,吐蕃和泥婆罗联映了,这些年吐蕃主要的交流商贸都是和泥婆罗的,听说吐蕃修建都城啊什么的也都是请的泥婆罗的工匠,所以两国联系非常紧密,然后这次泥婆罗和戒日王朝有了冲突,于是找上了吐蕃,这才有了吐蕃和泥婆罗联军向戒日王朝开战的事情发生“李承乾详细说了一下情况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双方战况如何你知道吗“武元庆皱了皱眉问道
“这哪里能知道,咱们有密探在吐蕃,可这种打仗的事情具体的只有吐蕃上层才知道,咱们的密探就算打听,刺探也难以接触到核心的再一个,双方交战时间不长,吐蕃实力不弱,加上泥婆罗也相当悍勇,而另一边戒日王朝的实力也一点不差,我估计胜负对半,一时半会出不来结果“李承乾摇了摇头说道
武元庆听了也觉得有理,忍不住点了点头,可能有人觉得王玄策都能从吐蕃和泥婆罗借兵一万人的样子就能杀回中天竺还把人国王给抓了,那这天竺的实力能有多强
会这么想,那是不了解具体情况
历史上王玄策那次出使西域然后财货被抢,找吐蕃借兵一人灭一国那是在648年的
现在是贞观十七年643年,中间差了五年的时间,而这五年的时间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
因为现在的天竺,戒日王朝的老大戒日王还活的好好的,而648年的时候戒日王已经死了一年了,溺死在恒河里的
戒日王死了以后,戒日王朝就崩溃了,天竺造反的势力一大堆,起义军比起隋朝末年的反王还要多
戒日王朝完了,整个天竺不知道多少小势力存在,这也是王玄策的使节团会被抢的原因,因为一帮子造反小势力,他们知道大唐是什么样的存在啊,煞的估计都没听过大唐的威名,结果发现王玄策带的宝贝金银很多,眼馋了贪婪了,所以就抢了
结果没想到王玄策那么猛,不但逃了,还敢借了兵杀回来然后把抢东西的小国给灭了,国王也给抓回了长安
但那是戒日王死了戒日王朝崩溃的情况下的,但是现在,戒日王还活着呢,戒日王朝也依然还是天竺最强的实力
戒日王建设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分为象、马、步三个兵种,光是威力巨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