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初唐-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大一口黑锅哪是他这体格背的动的,整不好要掉脑袋的。
“打抱不平招惹张成的是不是你,围剿土匪的是不是你,你能说这些都和你没有关系吗”尉迟恭摆着一副黑脸,冷飕飕的看着武元庆。
额,武元庆刚想摇头否认,忽然心中一动,发现这个黑锅貌似自己不背还不行。因为让太子背那是不可能的,皇帝还不得干死自己,让尉迟宝林背更是扯淡,都是自己和太子商量的,尉迟宝林只是听令行事,关键现在人家老爹是全权处置的人,也得罪不起啊,没听人说嘛,皇帝下令让他严惩。
哎,武元庆眼珠转了转,尉迟恭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强调说皇帝让他严惩。如果真要惩处自己,皇帝直接下令就好,为什么还要假手他人,没这个必要啊。
莫非,这老家伙在假传圣旨不成。
武元庆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假传圣旨,尉迟恭没那么大胆子,也犯不着。
忽然看到尉迟宝林那伤痕累累的样,武元庆突然明白了过来。皇帝下旨申斥是真,毕竟太子遇险了,可太子又确实没有受到伤害,没必要大做文章,估摸着顶多就是大发雷霆骂两句,然后打几棍子了事。毕竟自己是朝廷重臣之子,还有献上马蹄铁的功劳。而且自己家里种新作物的事情,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在没有确实结果之前皇帝也不可能把自己怎么样。
排除了皇帝,那么剩下的只能是尉迟恭装腔作势,借题发挥想给自己个教训,毕竟是自己带着太子出来才让他被皇帝骂的,关键还差点让尉迟宝林给挂了,人家老子生气想惩罚自己也很正常。
越想武元庆越觉得自己猜的应该**不离十,心里也不怎么害怕了。
这时候还是不要再刺激尉迟恭的好,既然他说都是自己的原因,那就顺着他的意思把黑锅背了算了,还能卖个好。
想着,武元庆很利索的点头:“好吧,小侄认错,这些都是我引起的,是小侄不对,请尉迟叔叔责罚”。
见武元庆这么上道,尉迟恭满意的点点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看你这么老实认错,回去后老夫会酌情从轻处置的
“来啊,把这些掳掠,为害乡里的匪贼给我砍了,那个耍刀的看看死了没,没死的话给我打断手脚,拖回去,明日当着全城百姓的面枭首示众”。这边吓唬了一把武元庆,转身尉迟恭就要大开杀戒,还毫不掩饰的报私仇,准备好好折磨一下差点杀了自己儿子的邓豹。
随着一声令下,土匪们被抓按着跪到地上,每人后边站着一个持刀肃立的兵卒。
邓豹还吐着血呢,就被拖了过来,啪啪两刀鞘下去,两条腿的膝盖就给砸碎了。邓豹倒也硬气,骨头被砸碎了,只是闷哼了两声,却没有惨叫出声。
韦小宝也被人按着准备砍头呢,急得不行,刚张嘴叫了声武元庆就被一刀鞘抽在了嘴上,顿时血流不止。
呜呜呀呀的说不出话来,看着待自己亲如子侄的邓叔已经被人打断了两条腿,韦小宝心如刀割,猛地挺直腰背,后边的兵卒竟然没有能把他按住让他给站了起来。
这边的骚乱,自然引来了所有的视线,武元庆一扭头就看到了一脸血的韦小宝,以及他背后持刀要砍的兵卒。
这一看武元庆脸色大变,大声喊了一句古装片中烂大街的话“刀下留人”。
小兵兵倒是很听话的住手了,尉迟恭却眼一瞪,冷声道:“怎么,你认识他吗”?
武元庆装作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刚认识的朋友,人不赖,之前在山上还饶了我一命呢“。
”哦,原来如此,那,把他放了吧,剩下的砍了“尉迟恭说道。
其他兵丁很听话的举起了刀。
”刀下留人“
得,落下的刀又都停住了。
尉迟恭一看,喊话的又是武元庆这小子,怒了:”小子,你是在戏耍老夫吗?“
”瞧您说的,小侄哪敢捋您的虎须啊,戏耍您,小侄嫌命长啊“武元庆点头哈腰的陪着笑。
”那你为何两次三番阻止老夫,你认识的那个老夫不是已经让人放了吗“尉迟恭愠声道。
”那什么,尉迟叔叔您有所不知“武元庆压低了声音把知道的关于邓豹等人可能控制着太上山上大大小小几十个土匪窝,以及他们背后的人是王君廓的事情给尉迟恭说了一遍。
尉迟恭脸色数变,沉声问道:”当真?“
”嗯,我觉得**不离十“武元庆说道。
一旁的尉迟宝林也跟着点头。
见自己儿子也知道这事,尉迟恭不由感到棘手。事关王君廓,还是勾连控制太行山数十个山寨,涉及几千号土匪,说重点,这就是几千号的军队,这是要造反还是干吗?
细思极恐
尉迟恭一个头两个大。
尉迟恭知道,论起圣眷,王君廓几乎不输于自己。
去年玄武门政变的时候自己捞到最大的一笔功劳,可这王君廓也不弱,心狠手辣的杀掉亲家李瑗后,被任命为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加封左光禄大夫,实封食邑一千三百户,皇帝又将李瑗家中的人口赏赐给他,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以及自己相同。
尉迟恭知道自己这算是捅了马蜂窝了,不管现在自己是不是杀了这些人,王君廓自己是得罪定了。
”元庆啊,你想怎么办“
………………………………
第六十五章 从严还是从轻
怎么办?
凉拌!
本来这件事情是太子引起的,有什么问题太子和他爹说就行。
结果,尉迟恭听说自己儿子剿匪去了,问都不问清楚就傻乎乎的杀了过来。
明明是自作自受,尉迟恭却迁怒于武元庆,觉得都是他引起的。
押着一群土匪,回到城里,尉迟恭就恶狠狠的要执行皇帝的命令,准备将武元庆重责四十杖。
“什么,四十杖,尉迟叔叔您太狠了吧,您这该不会是想打死小侄,把黑锅再次扣到小侄身上吧”武元庆做惊恐状看着尉迟恭。
“随你怎么说好了,老夫反正是遵陛下旨意行事”尉迟恭淡淡说道。
“可陛下的旨意不是说严惩吗,又没有说要打四十杖这么多“武元庆说道。
尉迟恭哈哈一笑:“你也说了陛下让老夫严惩,那怎么才叫严惩自然是老夫说了算。就因为你撺掇着太子剿匪,让老夫现在惹上了王君廓这个大麻烦,老夫很生气,就想打你四十杖,不行吗”。
”啊“看着臭不要脸的尉迟恭,武元庆欲哭无泪。
”不过嘛,要是你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麻烦,老夫自然会酌情从轻处理你“尉迟恭开出了条件。
从轻处理,妈的,老骗子,之前在山寨让老子被黑锅的时候就告诉要从轻处理,还不是说反悔就反悔。
武元庆愤愤不平的想,可还不得不想办法,不然看尉迟恭臭不要脸的样,真有可能打四十杖。
”尉迟叔叔,王君廓这人在朝野中口碑怎么样,有没有干过什么不法的事情”武元庆开口问道。
“不法的事情王君廓肯定没少干,不过朝中大臣有谁没干过,老夫都干过,这不算什么大事。不过要说起口碑嘛,王君廓自持功高为人嚣张跋扈,口碑比起老夫来,都差的很远”尉迟恭的不要脸再次刷新了武元庆的认知。
就尉迟恭这样把自己干不好事情说的轻描淡写的混账样,武元庆就知道这老货比起王君廓的嚣张跋扈来也好不到哪去。
”尉迟叔叔,这王君廓是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执掌幽州一地的军政大权。可幽州是什么地方,它是抵御突厥的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之一。王君廓这样骄横自恣,不遵法度的人管着幽州,当地不说民怨沸腾,也一定好不到哪去,这样肯定对抵御突厥有很大影响。您只需要派人去幽州调查一下王君廓平日所作的不法之事,再找几个当地对他不满的官员给陛下上书,加上邓豹这些人指认王君廓暗中控制太行山数千土匪意图不轨。那么有很大可能会直接搞掉王君廓,他也就不在会是麻烦了。“武元庆详细的说了下自己的想法。
”那要是搞不掉他呢“尉迟恭问。
”额,搞不掉啊,那您就只能和他死磕了“武元庆有些尴尬的说道。
”哼“尉迟恭狠狠瞪了武元庆一眼,不过心里却觉得武元庆这个办法也还是可行的。
”虽然你小子这个主意很烂,不过也不失为一个法子,老夫就信守承诺,对你小子从轻处罚,二十杖,就打你二十杖好了“。
尉迟恭说完转身走了,任凭武元庆怎么哭天抢地的惨叫都没有回头。
幸好,尉迟恭还知道告诉行刑的人只伤皮肉不伤筋骨,不然别说二十杖杖,就连十杖武元庆都不一定坚持的下来。
把武元庆打的屁股青一块紫一块的只能趴在床上呻吟后,尉迟恭押着太子公主,以及王伦王子瑜兄妹两个回晋阳了。
邓豹这帮子山贼也被带回去,准备递解到长安,让皇帝自己头疼去。
不过在邓豹等人被送到长安之前,尉迟恭已安排了人八百里加急给皇帝送信了。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概意思是,皇帝你的儿子瞎胡闹,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除了之前报告给你的弄死了刺史一个不算,还捎带着攻打了一个山寨,搞到了点消息是关于你的心腹小弟王君廓的,作为你的另一个心腹小弟,俺们不太好插手,只能交给皇帝你自己来处理了。你的心腹小弟,尉迟恭敬上,此致敬礼。
知道要返回晋阳,李承乾还不乐意,王伦小白脸也跟着闹,都不想这么早回去,结果尉迟恭把脸一耷拉,说是皇帝以及王家老夫人的命令后,几个家伙顿时就蔫了,和武家兄妹一一告别后,万分不舍的走了。
最后只剩下武家兄妹三个可怜巴巴的看着被打的屁股肿了一大圈的哥哥嚎啕大哭。
“来了来了,医生来了”就在武家兄妹四个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时候,一个人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后边跟着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者。
“咦,你怎么在这,他们没把你也带走吗”武元庆见鬼一般看着出现在面前的韦小宝。
“没有啊,吴国公不是已经放了我了嘛,他们走的时候压根就没理我”韦小宝笑呵呵的说道。
“擦,你不跟着,难道不担心吴国公到了晋阳后把他们砍了吗”武元庆故意吓唬他。
“我担心又怎么样,我跟着难道就能阻止得了吗,很明显,不能。那我还不如跟着你呢,有事还能找你帮忙”韦小宝眯着小眼睛摇头晃脑的道。
“你小子,鬼心思还挺多“武元庆打趣。
”那是“韦小宝挺得意。
太子李承乾走了,不知是故意还是忘了,尉迟恭没有给武元庆留哪怕一个侍卫,就连仆妇都没留一个。
这次来辽州,因为有李承乾和两位公主跟着,他们带着一大堆的侍卫仆妇,所以武元庆就没有带自家的家将和仆妇,现在好了,随着李承乾他们这么一走,武元庆兄妹四个连个保护的人都没有了,非但如此,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武元庆很没眼色的依然霸占着刺史府。偌大的刺史府就空荡荡的住着武元庆兄妹加上韦小宝一共五个人,幸好得知消息后,马别驾又派来了几个仆役厨娘。
王朝马汉两人已经从刺史府里找回了自己打造的百炼宝刀。不过有了之前的遭遇,两人明白了什么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不再想着把这宝刀当成传家宝传下去了。
于是当谢礼送给了武元庆,李承乾眼热的不行,又从武元庆手里死皮赖脸的要了去。
武元庆让两人就住在刺史府里,可两人非要回自己家住,武元庆苦劝无果只能由他们。
在武元庆养伤期间,炼焦炉除了马别驾派的人,就靠着王朝马汉两人在管着。他们两个都是专业的铁匠,有些东西他们比一般人总归要懂的多一点。
期间,炼钢炉也已经盖好了,铁矿石马别驾也让人拉来了好多。
这天,武元庆早上起床,出门在院子里走了两圈,又蹦了两下,满意的拍拍屁股:“可算熬到头了,这半个月在床上趴着可难受死我了”。
“噢噢,哥哥终于好了,二丫太开心了”武二丫看到哥哥行动利索的样子,高兴的拍着小手说道。
大丫也一脸灿烂的笑容。
”对对,大哥的伤终于好了,实在是一件大喜事,中午让厨娘多做点好吃的给大哥庆祝庆祝“。武元爽高兴的说。
”对,是该庆祝一下,不过厨娘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中午这顿饭还是我来做吧“武元庆说道。
就在武元庆跑到厨房乐呵呵做午饭的时候,王朝马汉两个也兴冲冲的来到了刺史府。
”什么,焦炭已经炼好了“武元庆一脸惊喜的问道。
”是的,小公爷,今天早上炼焦炉就彻底冷了,扒开后,发现和您说的没什么两样,应该是成功了。哦,对了,我们还拉了一车过来停在门外边了“。王朝说道。
”是吗,那还等什么,赶紧弄进来“武元庆催促道。
等拉到厨房门口后,武元庆仔细的看了看,见和自己后世看到的焦炭没什么区别,于是满意的点点头。
顺手拿了几块不大的焦炭,扔进了炉灶里,好不好用,试试就知道。
不一会,炉灶的温度明显的升高了,里边传来嗡嗡的声音,武元庆知道这是温度升高后,空气被快速燃烧产生的声音。
”哈哈,这个焦炭不错,今天还真是双喜临门啊。庆祝,必须要好好庆祝一下。王朝马汉,你们两个都别走了,中午留下一起吃饭吧。“武元庆大声说道。
”是,小公爷“两人点头应是。
”不要叫什么小公爷,听着怪别扭的,以后就叫少爷好了,亲切点“武元庆说道,他没有说什么让他们叫自己名字之类的以示亲近。这是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人们的穿衣住行一切的一切都有着法理习俗的规定,不是说你想让人怎么叫就怎么叫的。
你可以不接受不适应不融入,但是你也别想着去改变它。
”是,少爷“王朝马汉对帮助过自己的武元庆是非常感激的,自然非常乐意拉近和他的关系的。
………………………………
第六十六章 多俩护卫
幽州都督府。
”查清楚了吗“一个脸色阴鹜,一脸虬髯四十上下的男人站在推开的窗户看着灰蒙蒙的天空淡淡的问道。
”回将军,几经周折卑职终于查清楚了“一个校尉模样的人在中年人背后恭敬的说道。
”哦,那是谁在对付本都督,是太子自作主张,还是皇帝暗中授意“中年人凝声问道。
自称都督,又在幽州都督府,这个脸色阴鹜的中年人原来就是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彭国公王君廓。
听到太子,皇帝这两个称谓,校尉下意识的低头:”是太子,不过据卑职派去辽州探查的人回禀,事情的起因是应国公长子武元庆引起的“。
”怎么又是武元庆?之前邓豹派人来不是说张成就是因他而死的吗“王君廓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
”是,就是这个人。这次邓豹他们被剿,起因也是武元庆在距山寨二十多里外的地方挖煤,炼什么焦炭引起的。当时邓豹派了个叫牛二的人去查探他们在干什么,结果被太子的侍卫抓住了,太子盛怒之下才派人攻打的山寨“校尉解释道。
”哦,照这么说太子不知道邓豹他们和我的关系了”王君廓吁了口气,稍显轻松的说。
见王君廓脸上挂上了笑,校尉有些不敢接话了,因为那不是个好消息。
果然,校尉说完后,王君廓脸色大变,大声喝问:“什么?你说马别驾把张成,邓豹和我的关系都告诉了太子”。
“是”在暴怒的王君廓面前,校尉吓得冒了一头冷汗。
“混蛋”王君廓咬牙切齿的咒骂:“吃里扒外的东西,亏老子当年还那么重用他,现在竟然在老子背后捅刀子,真是该死”。
看着气的在地上来回走动王君廓,校尉心里暗自嘀咕:“重用?还真好意思说,当年你当辽州刺史的时候人家就是别驾了,你处处打压,架空。临走的时候你还又推荐了张成接替你,结果原本该升任刺史的马别驾到头来一场空。阻人前程犹如杀人父母,人家不捅你刀子才叫奇怪呢”。
发了一顿脾气,王君廓才接着问道:“太子是因为这个才发怒派人攻打山寨的吗,邓豹他们被带去晋阳后是怎么处置的”。
校尉点点头,说道:“是的,正是因为马别驾讲出了您和张成,邓豹的关系,太子才会攻打山寨,后来吴国公接手,邓豹他们被押解到晋阳后,第二天,就又押往长安了,在那之前吴国公好像还给陛下上了道密折,派往晋阳的人回报说晋阳坊间现在都在流传都督您勾结控制山匪,意图谋逆”。
“混账,诬陷,这他妈都是诬陷”听到坊间流传自己意图谋逆,王君廓瞬间就炸了毛,一脚踹翻了摆在门边的花瓶架子,花瓶掉到地上啪嚓摔了个稀碎。
“尉迟恭,一定是尉迟恭这个老匹夫散播流言恶语中伤老夫”。
”吴国公,不会吧“校尉不解,好好的,怎么就把矛头对准了尉迟恭了呢。
校尉自然不懂,王君廓和尉迟恭两人一直都不对付,王君廓阴险狡诈,做事都喜欢玩阴的,尉迟恭则是直脾气,一向直来直往,自然看不起阴险的王君廓。
两人都是猛将,也都深得李世民的信任,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尉迟恭自然是第一等的功臣,可王君廓坑了亲家李瑗,也不比尉迟恭差在哪里,无论是官职,封爵,还是食邑,都是旗鼓相当。
这样一来,争斗自然不可避免。所以,王君廓第一时间就把矛头对准了尉迟恭。
可就算认定了是尉迟恭干的,王君廓却对尉迟恭毫无办法。
谁让他勾结控制山匪是真的呢,现在人家不但有邓豹这些人当人证,关键是还有太子。
要知道这张成之前对太子不利,张成和自己有亲,他的妹妹正是自己的如夫人,这件事情已经说不清楚了,现在又添了一个自己的前下属邓豹。
一想起这些都被尉迟恭捅到了皇帝那里,王君廓就气的直喘气,脑门上青筋贲起,牙咬的嘎嘣响。
要是尉迟恭在面前,王君廓绝对毫不犹豫的把他大卸八块,以泄心头之恨。
”武元庆那个混蛋还在辽州吗“王君廓突然想起了武元庆这个罪魁祸首,要不是他带着太子到辽州,哪会有这些事情的发生。
”还在辽州养伤呢,估摸着也该好了“校尉害怕被迁怒,小心翼翼的说道。
”不是说太子把侍卫都带走了嘛,你去派几个人到辽州找机会给我除掉他“王君廓面目狰狞的吩咐道。
”是“,校尉领命而去。
辽州
武元庆在王朝马汉的陪同下视察炼钢的情况。
土法炼钢武元庆后世自然没有亲眼见到过,那时候他爸妈都还没出生呢。
不过,他们家后边不远的地方就有几座那时候遗留下来的残破的炼钢炉。说是炉,其实和窑差不多,只不过是小一点。他们家在那后边有开的小片地,种菜的,小时候常常在那玩,奶奶有时候就会讲大炼钢的时候人们在那里是怎么炼钢的。
一来二去的,武元庆也就懂了个七八成,虽然没有经验,但凭着记忆中奶奶讲的,以及自己亲眼所见的炉子的摸样,他还是成功的把炼钢炉给弄了出来。
用耐火粘土(一般有煤矿的地方都有这种粘土)制作粘土坩埚作为炉的内胆,也就是也就是熔炼铁水的器具。把配好的一些燃料混合铁矿石生铁,石灰等装入坩埚密封。然后在炉膛中灌入焦炭,将炉生好,然后盖上炉盖,通过鼓风机从鼓风口鼓风,使焦炭猛烈燃烧,让坩埚内材料升温熔化,温度足够高的时候开炉,掀去坩埚盖,用长柄铁勺捞出上边的浮渣。加铝脱氧后,用铁勺把钢水倒入做好的模具中浇注冷却,就得到炼好的钢锭了。
武元庆亲眼看着从装料到练好的钢水出炉,注水冷却成钢锭,脸上笑开了花。
他知道,这种高炉,可以单个坩埚,也可以建的大一点,放多个坩埚在炉中,一般最多可以放四个。不过,为了稳定这里都建的是放一个坩埚的小高炉。
一般两个小时左右可以炼好一炉。一天一个高炉可以炼四五炉,每炉平均一次出一百斤,就这儿建的几个炉子一天下来就可以有一两千斤的合格钢锭,一年下来就是五六百万斤,光这几个炉子一年的产钢量就可以是现在大唐产钢量的好几倍。
这么一算,武元庆心中大定,和王伦打的赌胜券在握了。
王朝马汉两个,更是高兴的不得了。作为铁匠谁不想有好的材料可以打造出好的器具呢,可惜以前由于精钢奇缺,像他们这种铁匠更是只能自己开炉炼铁,然后将铁块铁条通过千百次的捶打锻造成兵器,受苦受累锻打出来的还都是一般货色,想要打造出极品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