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初唐-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啪啪,上来就给武元庆出了几道应用题,有九章算术里的,也有他们户部遇到的一些难以计算的问题,武元庆提着毛笔就在纸上唰唰唰三五下就算出了答案。
武元庆算出结果速度之快,把几个郎中吓了一大跳。
但武元庆鬼画符一样的数字他们却完全看不懂。一个郎中不死心,又出了一道题:和尚吃炊饼,大和尚每人吃四个,小和尚四人吃一个。有大小和尚一百人,共吃了一百个炊饼。大、小和尚各几人?各吃多少炊饼?
这道在几位郎中看来已经是顶天难的题目,武元庆却依然速度极快的算出了答案。
“大和尚二十人,吃了八十个炊饼。小和尚八十人,吃了二十个炊饼,可对”武元庆笑着问。
“侯爷大才,我等不及矣”几位郎中痛快的认输了。
“哈哈,哈哈,都是小意思,小意思,哈哈哈”武元庆得意地笑。
“武元庆,本宫自问对算术也略有心得,你可敢给本宫出道题,让本宫也领教一下你的算术本事”长孙皇后就看不过武元庆的嚣张,见他笑的得意猖狂,忍不住说道。
“不敢不敢,臣怎么敢给娘娘出题呢”武元庆很是恭敬的说道。
见武元庆态度不错,长孙不由的笑着点头,刚想说话,就听到武元庆接着说道:“不过,既然娘娘有此要求,臣要是不答应也不太好,这样吧,臣就出一道简单的好了。”
“你”长孙差点被气的背过气去,好你个武元庆,嘴上说着不敢,却说什么出道简单的,这分明是看不起本皇后嘛。
”一个水池,有两根管子,一根往外放水需要五个时辰放完,一根往里注水,需要三个时辰注满。现在两根管子一边往里注水,一边往外放水,请问娘娘,将水池注满需要几个时辰“武元庆已经迫不及待的把问题给了出来。
“你,你”算了半天,长孙颓然,嘴唇哆嗦的指着武元庆。
“答案是什么”
“呵呵”
“来人,把这混蛋给朕扔到大牢去”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狱中
长安城中,但凡消息灵通点的人,一觉醒来就听说朝中新贵新封武功侯,应国公长子武元庆被皇帝给下了大牢,原因不明。
十天内又是受廷杖,又是扔进了大牢,皇帝这的多么不待见啊。
锒铛入狱的武元庆,就这么不经意的再次出名了。
武家自然最早得到消息,担心儿子的武士彠第一时间赶到大理寺大牢,好在皇帝没有下令禁止探视,武士彠顺利见到了儿子。
不等他开口,武元庆就一五一十的把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武士彠差点吓晕,皇帝竟然怀疑他们父子和太上皇有阴谋,这是要被灭满门的节奏啊。
武士彠火急火燎求见皇帝准备解释外带表忠心,结果连门都没进去,就被一句陛下身体不适给打发了。
看着惶惶而去的武士彠,长孙关上了半开的窗户,轻皱黛眉:“二哥,你真要处置武士彠父子吗,我看那武元庆说的不像是假话,而且他背的那些文章诗词,还有那高深的算术功底,的确是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恰恰也是他梦遇仙缘最大的明证”。
“你之前不是很生气的吗,怎么现在又开始担心起来了”李世民正斜靠在榻上看着奏折,闻言抬头笑着问道。
“二哥”长孙娇嗔道:“臣妾还不是担心他不学无术带坏承乾嘛,谁知道原来他学问还是蛮厉害的”。
“呵呵,那小子学问的确可以,可也傲的很,别说对承乾和青雀他们了,就连面对朕和皇后你都只是看着恭敬,但心底却也殊无敬意。有能力却不懂畏惧,这样不好。”李世民摇头。
“所以,二哥你这是要敲打,磨磨他的性子对吗”长孙皇后有些恍然。
“没错,朕就是要好好敲打敲打他,让他对皇家多点敬畏,这既是为他好,也是为了朕以后可以放心用他”李世民笑着点头。
被皇帝两口子谈论着的武元庆这时候又在干吗呢?
他在唱歌。
没错,就是唱歌。
古代的大牢,无一例外的都是脏乱差的典型。大理寺的大牢自然也脱不了这个规律。
武元庆作为新晋侯爵,老爹又是国公,虽然是被皇帝亲自下令打入的大牢,但狱卒还是很有心的给他安排了一个稍微干净点的牢房,而且是个单间就他一个人。
虽说受到照顾住到了单间,但牢房的格局却都是一样的,低矮潮湿,只有一孔小窗透着光亮。
而武元庆就正趴在这小窗上深情的放声高歌。
“铁门啊铁窗啊铁锁链
手扶着铁窗望外边
外边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何日重返我的家园
何日能重返我的家园
条条锁链锁住我
朋友啊听我唱支歌
歌声有悔也有恨啊
伴随着歌声一起飞
伴随着歌声一起飞
”
一首铁窗泪,唱的是声情并茂,催人泪下,别人哭没哭不知道,反正武元庆自己是给唱哭了。
唱完了铁窗泪,接着就唱愁啊愁。
“二尺八的牌子我脖子上挂呀
大街小巷把我游
手里呀捧着窝窝头
菜里没有一滴油
监狱里的生活是多么痛苦呀
一步一个窝心头
手里呀捧着窝窝头
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
一首接一首,没完没了的唱,迟志强的监狱歌都被他唱遍了,唱完了怎么办,循环着来。
“大人,这,这,都唱了两个时辰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一个牢头摸样的人,从大牢深处走出来,苦着脸对一个穿着深绯色官袍的官员说道。
“你问本官,本官怎么知道”官员没好气的的说道:“他想唱就由他唱好了”。
“唱什么”一个童音响起。
“臣大理寺少卿戴胄见过太子殿下”官员抬头一看,见说话的竟然是太子李承乾,吓了一跳赶忙行礼。
“免了免了,你刚才说唱什么”李承乾摆手追问。
戴胄把事情一说,李承乾乐的哈哈大笑:“这个武元庆,都进了大牢了还这么有闲情逸致,唱歌,哈哈,像他的作风”。
“走走走,领本太子去看看这家伙到底在唱什么”李承乾兴致勃勃的说道。
等李承乾被戴胄引领着走到武元庆所住的牢房的时候,武元庆正循环到铁窗泪这首歌,所以李承乾看到的就是武元庆趴在窗口摆着姿势深情唱歌的样子。
“不错不错,唱的很好,这歌儿和你现在的处境很贴切”李承乾鼓掌打趣。
正唱在兴头上被人打断,武元庆很不高兴,扭头一脸不虞的看向李承乾:“你小子怎么来了”。
“受襄城姐姐和长乐妹妹的委托,来看看你是不是被吓得尿裤子了”李承乾笑着说道:“不过现在看来,你这家伙坐牢还坐的挺开心的,都有心情唱歌”。
“开心个屁,老子唱的是对外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坐牢的悔恨”武元庆没好气的说道。
“得了吧,你也能有悔恨的时候,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李承乾一副我很了解你的样子。
“滚滚滚,我算看出来了,你小子是来专门看我笑话的”武元庆冲李承乾伸出了中指。
听着武元庆又是自称老子又是喊滚的和太子这么毫无尊卑大逆不道的对话,戴胄吓得再也不敢待下去,找了个借口赶紧离开了牢房。
李承乾扫了一眼落跑的戴胄,无奈的说道:“你这家伙都住到牢房了还这么乱说话,也不知道注意点”。
“注意什么,注意要喊你太子,要对你恭恭敬敬啊,那我宁可以后再也不见你”武元庆撇撇嘴说道。
“好,就算你在我面前不注意,可在父皇面前你总该注意点吧。可你倒好,非要编瞎话说你会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什么的,这些东西连我都骗不了,更别说父皇了。这下好了吧,你把自己给弄到大牢来了吧”李承乾没好气的给了武元庆一个白眼。
“切,我说的都是事实,怪只怪你们没见识,听不懂真话而已”武元庆鄙夷的说道。
“哦,朕倒想听听朕是怎么没见识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智商是硬伤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一共有七块陆地分布。而这七块陆地并不全都挨着,基本都被大海分割开来。而我们大唐只是占了这其中最大一块陆地的一小部分臣得到的土豆玉米等作物则是来自于东边和我们隔着一片大大海洋的另一块陆地”
“空气中存在着一种叫氧气的东西,这种气体是我们人和动物都必须的东西,如果很短的时间内呼吸不到它,我们就会死。这种氧气还是”
应突然驾临的皇帝李世民要求,武元庆挑拣着自己会的关于地理,物理,生物之类的知识就是一顿侃。
把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的李世民等人给侃的晕头转向,惊叹连连。
尤其是地理方面李世民最感兴趣。没办法作为一个合格的有进取心的皇帝,对土地的那种渴望是天生的。
知道远的大陆目前是没指望过去了,就捡着大唐周边的国家问,问完了东南亚,问西域,问完西域开始问中亚西亚,然后就连欧洲那边也不放过,当武元庆说到拜占庭帝国的时候,李世民把拜占庭帝国所在的位置,和大唐有多远,什么的都问了个遍,武元庆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只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说一说,虽然含含糊糊其实也没说清楚什么,但李世民还是非常高兴。
等武元庆讲到火药的时候,李世民眼睛一亮,好像被说到心头上了:“火药,这个朕知道是用来做炸弹的,你救承乾的那两次都用过,当时承乾给朕送来配方的时候,朕就让人做出来试过了,威力的确不错,但好像比你做出来的那些炸弹威力要小不少,而且还非常危险,炸伤了朕好几个侍卫呢”。
“陛下,之所以威力小,据臣估计应该是制作火药的流程有问题,火药颗粒筛选不均匀,而且密封做的也不太好,不然同样的配方应该是不会出现威力小很多的问题。”武元庆当时给李承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制作方法没有详写,再加上光是看图看说明,就算详细到每一步,也很容易会有地方弄得不细致,所以一听皇帝的话,武元庆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嗯,朕也觉得是他们制作的方法有问题,承乾和朕说过这东西现在还不成熟,威力还不够大,火药的配比也有问题,需要继续改进,而且点火方式也比较危险,还容易受潮,都还需要改进,不知这么长时间你可有改进这些方面啊”李世民一脸期待的问道。
“额,臣很忙的,哪有时间弄这些啊,再说这东西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进的了的,工艺材料什么都弄不出来”武元庆不好意思的摊摊手。
“哼,很忙?你以为朕不知道你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让舞姬跳舞唱曲吗?不务正业”李世民瞪了武元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武元庆被说的好尴尬,嘿嘿直挠头。
瞪完了武元庆,李世民失望的叹息了一声:“威力不够,看来是没有办法用它来震摄冯蛊了”
“震摄冯蛊?什么意思”武元庆好奇的问道。
冯蛊这个人,武元庆是知道的。赫赫有名的冼夫人的孙子,岭南有实无名的土皇帝。
不过冯蛊虽然在岭南一手遮天,占据之地纵横二千里,但却没有趁着大唐初立,无暇他顾的时候裂土称王,反而是在前几年归顺了大唐,做了大唐的国公。
说起来冯蛊应该算是对大唐有大功的,可听李世民刚才这意思怎么是想吓唬威慑冯蛊啊,武元庆有点搞不懂。
李世民接下来的一番话解了武元庆心中的困惑。
就像武元庆了解的一样,冯蛊是岭南的土皇帝,深受百姓和部下的爱戴。
虽然冯蛊归顺了大唐,但岭南那地方大唐的官员却没有什话语权,皇帝的旨意在那里都不顶用。
这不能不能皇帝心生忌惮,加上冯盎与谈殿等人连年攻战,久未入朝。岭南诸州官员多次奏称冯盎谋反。
于是,李世民命将军蔺暮等发江、岭数十州兵前去讨伐。然而魏征认为冯盎并无反状,劝李世民派使臣先去安抚,李世民听进去了劝,于是罢兵,决定派使节去慰谕。
但又担心安抚不住冯蛊,所以李世民就想做两手准备,一边安抚一边震摄。
于是就想到了武元庆弄出的炸弹,但觉得炸弹威力不够大,怕吓唬不住,所以得知武元庆没有改进增强炸弹的威力,才会显得这么失望。
“恩威并重,软硬兼施,陛下想的周全”武元庆笑着拍马屁。
“可惜,炸弹威力不够,恐怕是难以震摄住冯蛊”李世民摇头。
“陛下何以认为炸弹威力不够无法震摄冯蛊,臣觉得完全没问题啊”武元庆听李世民说怕吓不住冯蛊,心中就呵呵了,炸弹竟然吓不住一帮土鳖,开什么玩笑。太看不起这改变了世界的最大发明了吧。
“不说朕让人做出的炸弹,就算你做出的炸弹顶多一个也只能炸死几个人吧,想那冯蛊久经战阵,见惯了生死,恐怕这样的威慑还是有点小吧”李世民再次摇头说道。
“额,为什么非得要拿我做的那么小的炸弹吓唬人啊,我们做的再大点不就好了。无非就是弄个容器往里边装上火药然后密封住嘛。只要容器合适,做再大的炸弹也是很容易的啊。再说了我们只是要吓唬人,又不是往人群中扔,完全不需要考虑方便携带的问题。陛下你弄个大瓮,然后把里边放满了火药,然后将其密封住,当着冯蛊的面埋到山坡上,点着了轰隆一爆炸,小半个山坡都能被炸塌了。我就不信吓不住那冯蛊”武元庆连说带比划。
千古一帝的李世民竟然陷入了思维的怪圈,完全没想到可以把炸弹做大来增加威力。这样的智商武元庆表示为他很捉急。
武元庆一番话对于李世民无异于醍醐灌顶,一下子就通透了。
李世民大喜过望,扭头就走。
“陛下,陛下,什么时候放臣出去啊”(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最重要的东西
大理寺大牢深处。
“你的微博里面辣妹很多,原来我也只是其中一个,万分难过问你为什么,难道痴情的我不够惹火everybody,嗨起来伤不起真的伤不起,我想你想你想你”
武元庆扭着屁股晃着脑袋,又唱又跳,不时还和其他牢房的人互动一番,只是没一个人回应的。
这时,大理寺另一位少卿孙伏伽走了过来,笑着打招呼:“武少卿又在唱曲儿呢”。
“呦,状元公啊,今天你怎么有时间跑这大牢来了。”武元庆停下来笑着问。
之所以叫状元公,是因为面前这位孙伏伽孙少卿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大唐武德五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
状元公,这可是毋庸置疑的全国第一,自从知道这件事后,武元庆每次见到孙伏伽都不叫官职,只叫状元公。
“恭喜武少卿,你可以出狱了”孙伏伽笑着拱手道喜。
“什么,出狱?”武元庆瞪大了眼问道。
“是的,陛下刚刚给大理寺下旨,让把武少卿放了,真是可喜可贺啊”孙伏伽道
武元庆脸上的表情不是得脱牢笼的惊喜而是十分的不开森:“这也太快了吧,我觉得这牢里住的挺好的,刚住习惯没几天真不怎么想离开”。
听到这恋恋不舍不要脸的话,孙伏伽嘴上没答话,心里却在想你每天好吃好喝的当然住的好了,但我们却遭殃了。
武元庆自从被关进大牢到今天已经十几天了。在这十几天里天天有人来探视,不是武家的人就是太子公主。
武家的人还好说,只需要放进来就行,但太子公主来一次,大理寺的两位少卿就要陪着来一次,这十几天到大牢的次数比以前半年来的次数都要多。
这些人每次来都要带很多的东西,吃的喝的换洗的衣服。
所以武元庆虽是坐牢,实际上却是过的很惬意。
当然这些其实都没什么,让孙伏伽和戴胄两位大理寺少卿受不了的是武元庆闲极无聊,极其喜欢唱曲。
而且唱开了就没完,还不分时间,大半夜别人睡觉呢,武元庆来了兴致照样扯着嗓子唱,牢里的狱卒牢头被吵得三天两头找他们抱怨,他们每次陪着太子公主来,自然也免不了遭受一顿听觉上的折磨。
今天释放武元庆,孙伏伽和戴胄都不愿意来,戴胄年纪大资历足,倚老卖老,没办法孙伏伽才接了这个苦差事,果然一来就遭到了噪音攻击。
站在大牢门口,武元庆叼着碾碎的茶叶粉卷成的烟卷,吞云吐雾几口,然后右手高举:“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一番做作瞧的正被浓烟呛得直咳嗽的孙伏伽直翻白眼。
从大牢离开回到家,武家一片欢腾,好好庆祝了一番,晚上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武元庆就起床了。
皇帝没说免除武元庆的差事,这出了牢自然就还的每天进宫给李承乾去当侍读小书童。
不过,有了上一次的事情,孔颖达也不在找武元庆的麻烦,所以在崇文殿里李承乾跟着孔颖达,陆德明两位老师学习经史,武元庆则想听就听,不听随意,反正不要影响了太子学习就成。
下午没有课,所以武元庆中午没有留在宫里吃饭而是回家吃的。
吃过午饭,杨氏让人端上了餐后水果。
“娘,怎么只有苹果和梨啊”二丫苦巴巴的皱着小脸问。
“怎么,二丫不喜欢吗”武元庆笑着问。
二丫用力点头。
“那二丫喜欢吃什么,让紫鹃去拿点”武元庆说道。
“元庆你不用管她,这都什么时节了,有这些吃就不错了,再过段时间,这些都吃不到”杨氏瞪了二丫说道。
听了杨氏的话后,武元庆知道为什么只有苹果和梨了。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水果品类那么多。
这年月水果种类太少,产量也不多,尤其是北方,到了深秋冬日还能吃到的水果更是少之又少。
南方虽然水果比较多,但大都是无法长期保存的,又因为运输困难,从南方运到北方的也需要太长的时间,所以北方是很难吃到南方的水果的。
所以也才有了白居易的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
从水果,武元庆又想到了蔬菜,这时候的蔬菜也是少的可怜,冬日里更是只能吃些干菜。
虽然武元庆自己对蔬菜和水果几乎都无爱,但他不喜欢,可家里人喜欢,尤其是杨氏和大丫,平日里吃饭吃的最多的还是蔬菜。
怪不得中午吃饭的时候,武元庆发现杨氏和大丫有些食欲不振的样子,原来是因为满桌大都是肉类的原因。
不过这些对于武元庆来说,都不难解决。蔬菜嘛,后世的大棚菜就是最合适的方法,只需要弄个暖房,解决了阳光照射的问题,很容易就能种出蔬菜来。
有了大棚,武元庆最喜欢的辣椒西红柿也能在冬天吃到了,而且还能留出更多的种子,等明年就可以种出更多的辣椒和西红柿。而不用像今年一样,只吃了没几天就没有了。
不过武元庆目前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水果的问题。
就像杨氏说的,再过段时日就连苹果和梨都要吃不到了,不光是保存的问题还有产量的问题,市面上能买到的水果也不多了。
所以要趁现在水果还能弄到不少,而且保存的还可以的时候先解决了冬天吃水果的问题。
大棚肯定是不合适种水果的,不过武元庆想到自己其实可以做罐头的。
后世的时候,武元庆老妈就经常会把家里树上结的梨啊,山果这些东西做成糖水罐头放到冬天来吃。
烤着火炉吃着冰凉的罐头,那滋味爽就一个字。
做罐头不难,虽然没有玻璃瓶,但是可以用瓦罐来代替,只需要洗干净瓦罐,把水果切块放进去,倒上水放上白糖在锅里蒸一段时间,然后用东西密封住就行。
等武元庆兴高采烈的让人把东西准备好,开做的时候,却发现缺少了顶顶重要的一个东西。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
做的时候武元庆才发现竟然缺少顶顶重要的一个配料白糖。
贞观元年这个时候是没有白糖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糖的国家之一,在西周时就已有饴糖,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象饴糖一样甜。
就连成语中也多有关于饴糖的,比如甘之如饴,含饴弄孙。
饴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来的糖,是一种以米淀粉和以麦芽经过糖化熬煮而成的糖,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
而饴糖是做不出白糖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