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幻初唐-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灰忱幢Т笸鹊摹
千金公主这就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认了娘以后恩宠日盛,改邑号为延安大长公主,加了实封,赐了武姓,这就算是把姓也改了,跟着武则天姓了,数典忘祖不过如此。后来还让她儿子子克乂娶了魏王武承嗣的女儿,算是亲上加亲。从此以后进宫见驾,都不限时候的。
这朵奇葩最后就是插在了温挺这个牛粪上,这也正是武元庆说温挺是个绿帽王的原因。娶了这么个玩意,老温家的祖坟可真是冒青烟了,祖宗们气的。
不过,现在温挺脑袋上还没绿呢。武则天武二丫小萝莉才四岁,比她还要小的千金公主搞不好还在她娘肚子里呢,又或者她爹还没把她发射出来呢。
武元庆不怀好意的盯着温挺的脑袋看,温挺也已经看到了武元庆,还是那欠揍的四十五度角看天样,嬉皮笑脸的打招呼:“哟,武小公爷怎么来了啊”。
“我怎么来了,你不明白吗,武元庆笑眯眯的反问道。
“这我还真不明白,小公爷可否给温某人解惑下啊”
武元庆懒得再和他绕弯子:“你给我们家佃户下套,要坑他十亩水田,有这事吧”。
“哦,你说你们家佃户输给我十亩水田的事啊,有这事啊,可是怎么能说是我下的套呢,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的,你们可不能冤枉好人啊。”温挺叫屈到,可脸上得意的表情却毫不掩饰。
武元庆冷哼一声:“我说温挺啊,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我清楚你更清楚,我想你的目的也不是坑这十亩水田。这么点田地也不应该入得了你温二少爷的法眼。直说吧,你到底想怎么样,划下道来,我都接着”。
“那我们再赌一把”
………………………………
第二十章 以理服人
“再赌一把?怎么,温挺你还准备把我也坑一回吗”武元庆无语到。这家伙竟然这么好赌也是服了。
“不要说什么坑不坑的,关键是要赢,如果你赢了你也可以坑我啊”温挺不以为意。
“你还真不要脸,说吧你想怎么赌,赌什么”武元庆虽然不喜欢赌博,但是既然要出这口气,那也只好破例一次了。
温挺啪啪啪,不轻不重的拍了拍手,面带嘲讽:“不错不错,我想以为你不敢赌呢,没想到挺痛快的,不愧是国公家的公子”。
武元庆没好气的道:“别他妈和娘们一样磨磨唧唧的,赶紧的,要怎么赌”。
“很简单,我们还赌刚才的,就比是你设计的曲辕犁耕完一亩地快还是用直辕犁耕完一亩地快。怎么样,敢不敢赌”温挺说完得意的冲着武元庆笑了。
武元庆看了看长将近两丈的直辕犁,还真是庞然大物,要用两头犍牛才能拉得动,怪不得原来的历史上要被曲辕犁取代呢,和曲辕犁的差距还真是大啊,实在是落后太多了。
武元庆想着的时候,温挺不耐烦的催促道:“敢不敢赌,你倒是说句话啊。要是不敢赌,也没事,看在应国公的面子上,我也不和你计较,只要你当着大伙的面,说句你造的曲辕犁是屎就行,怎么样,这个条件不难为你吧。哈哈哈”。说道这,温挺大笑起来,他的跟班下人也跟着起哄嘲笑。
气的武元庆这边的人纷纷破口大骂。武元庆却表现的云淡风轻,不以为意:“赌,必须赌。既然温二公子你如此有兴致,我怎么好大煞风景呢。这样吧,赌博毕竟不是什么好事,俗话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既然温二公子你说了赌的方法,那这彩头理应该我定。我看咱也不要赌大了,就双方各出十亩水田好了。”
温挺呵呵一笑:“彩头如此之小,实在是对不起你这堂堂小公爷的身份啊。你不会是怕了吧。哈哈哈哈,也罢,十亩就十亩,省的输多了你心疼。”
原本温挺不准备订立契书的,他们这种身份的人也不会为了这么点小钱毁约。可武元庆坚持要写,理由是温挺人品有问题,刚刚才坑了自己家的佃户。气的温挺哇哇叫,却无法反驳。
契书随之写好,两人按了手印,然后由双方各派两个人看着。武元庆偷偷对自己这边选派的两个人下了个命令,一旦决出胜负,要第一时间把契书抢到手。
吩咐完了,武元庆来到了正在准备的刘石头身边站定。这次武元庆这边派出的还是刘石头。看着有些紧张的刘石头问道:“老刘,不要紧张。怎么样,有赢得把握吗”。
刘石头抹了一把紧张出来的汗,哆嗦着嘴唇说道:“有有把握”。
武元庆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笑着说道:“有把握就好,我相信你,更相信这曲辕犁。你看看咱这犁的个头,再看看他们那个头,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咱这多小巧精干啊,轻便速度快,再者用的还是骡子,速度也比牛来的快。我听说刚刚你比的时候也就和他们差了不到两丈的距离,那还是你不熟练他们又占了犁长的情况下的结果。现在你操作更熟练了,怎么也不会比他们慢的对不对”。
武元庆这么一分析,让刘石头豁然开朗,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自己看来还是有希望赢的,信心一起来,也就不紧张了。
武元庆一看,心就定了下来,这事成了。
事实上,结果也的确不出武元庆所料,从一开始刘石头就占据了领先的优势,从领先一丈到领先一垄,也就是一行。到最后刘石头耕完一亩地的时候,已经领先了对手足足一垄半的距离。
这么大的优势,让温挺输的无话可说,就算他再怎么不情愿,这结果也得认。
就在温挺准备让人拿过来契书履行赌约的时候,武元庆安排的那两个手下已经抢先一步拿走了契书。
然后不等温挺这方人马反应过来的时候,武元庆已经从手下人手里接过了蘸好墨汁的毛笔,提笔一挥在温挺这边的彩头上加了一笔,十亩水田瞬间变成了千亩。完了武元庆还用力鼓着嘴吹了吹,让墨迹干的快一点。
温挺这边在武元庆拿笔的时候已经反映过来了,齐齐冲过来想要抢夺,可惜武元庆下手还是太快了,等他们冲过来的时候已经改好了,并且墨迹都完全干了。
“温挺,你欠我的千亩水田准备什么时候兑现啊,你可别想着耍赖哦”武元庆笑呵呵的说着,还拿着契书冲温挺晃了晃。那明亮的千字晃得温挺眼前都感觉一花。
“去你妈的,武元庆老子什么时候欠你一千亩了,契书上明明白白写的十亩,你******竟然敢坑老子,老子和你没完”
“呀,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明明契书上写的是千亩啊,难道你瞎吗”武元庆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得说道。
“去你妈的千亩,那是你自己改的,不是原来的,老子不认”温挺气急败坏的骂道。
武元庆脸色一变,冷笑道:“借用一句你刚才的话“不要说什么坑不坑的,关键是要赢,如果你赢了你也可以坑我啊”。之前你赢了我家的佃户,你和我说这话,那现在我也赢了,就烦请你不要说这些废话,老老实实的给老子履行赌约吧”。
“去你妈的赌约,老子就不认,看你能把老子怎么样。有种你们放马过来恁死老子,看看我爹会不会放过你们”温挺还挺横,连骂带威胁,原本准备上前逼迫他的武家下人都不敢上前了。
毕竟这位的爹是中书侍郎,中央巨头之一呢。
武元庆是那种无理都要搅三分的人,更别说这次他是占理的一方。虽说他篡改契书不对,那也是温挺先改的,怎么算也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既然认为自己占理,武元庆可就完全不把温挺的威胁当回事了,你爹牛叉又怎么样,我爹更厉害。要论拼爹谁怕谁啊。
武元庆直接冲向温挺,下人们一看小公爷都亲自上手了,咱也别歇着了,上吧。
温挺那边一看,哟呵,这是真要闹啊,可不敢让二少爷受了伤呢,不然有的自己受的,一个个死死的护着温挺。
可惜,今天武元庆才是主角,他是地头蛇。温家在这边仅仅是有别院一座,田地几百亩,下人也就几十个。可不像武元庆,这里是武家的封地,光今天在这边地里种田的就不下几千人,更别说庄子上武家的户外也不在少数。
温家这几十人完全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抵挡没几分钟,已经是个个伤痕累累。温挺刚才是怎么欺凌刘石头的这些人可是亲眼所见,现在见到恶少伏诛,加上自家小公爷背后撑腰,一个个唯恐下手轻了。
不但温家的下人伤的不轻,就连温挺这个温家二少爷也是衣衫褴褛,青一块紫一块的,嘴角流血不说,脸上还不知被哪个村妇挠了一脸,也不知道会不会破相。
锦衣玉食,前呼后拥,为非作歹惯了的贵少爷什么时候见过这阵仗啊。
被从人群中拖出来的温挺,再次见到武元庆的时候就像见到了亲爹一样,哭的稀里哗啦的,完全是被吓得。
“怎么样,温少爷,这契约你是认还是不认啊”武元庆笑眯眯的拍了拍温挺的脸,结果糊了一手血,貌似还有鼻涕。这个恶心哟,赶忙在温挺破破烂烂的衣服上擦了擦。
“认,我认”温挺这时候不敢不认啊,这要再不认,还不知道要受到什么样非人的对待呢。刚才的事情他可不想在经历一次了。
武元庆哈哈一笑:“好,既然温少爷这么爽快,那我也不为难你,赶紧写封信送回家。这么一大笔田产我估计你小子也没权利决定。听说你娘和你一起回的晋阳,那就让你娘派人把一千亩水田的田契送过来吧”。
“啊,你不放我回去吗”温挺傻眼了。
武元庆眼一瞪,没好气的说道:“就你这人品,我放心不下,万一把你送回去,你在不认账,我还得打上门去要,那多麻烦,还是等收了田契再放你回去。你现在就是人质,你娘要不给田契,那我们就撕票,别以为我会怕你爹”。
武元庆恶行恶相的,温挺还真怕他犯浑把自己弄死,忙不迭的写了信让人给老娘送回去,让赶紧拿田契来赎自己。
这地是种不下去了,奖励了刘石头十亩水田,就让佃户们散了。
温家往家里送信的人先走一步,武元庆安排了下庄子里的事情,随后也启程回家,让温挺骑着一匹骡子跟在后边。
路上从温挺嘴里问出了他坑刘石头的原因,竟然是为了给王家小姐打抱不平。感情他也是王家小姐的仰慕者。河边对诗的时候他没在,不过后来听说武元庆竟然写诗的时候调戏王家小姐,就记在心里,今天在地头的时候听说武元庆造了个叫曲辕犁的东西,就起了心思,想给武元庆难堪,结果坑人没成,却被坑了。
………………………………
第二十一章 孔融选了个大的
回到家的时候刚好是饭点,杨氏和大丫二丫已经开始吃饭了。
“大郎,不是说晚上才回来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杨氏一脸担心的看着武元庆问道。
“母亲不用担心,没出什么事”武元庆回到,然后又非常无耐的说道:“还有母亲,以后不要叫我大郎,这称呼听着怪怪的,您还是叫我元庆吧”。
武元庆觉得自己的这个姓实在是不太好,你说姓什么不好,偏偏姓了武,而自己偏偏还是老大,这要是别的姓武的老大也就算了,反正不明白这个称呼可能代表的什么意思。可偏偏他是穿越来的,水浒传的小说电视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姓武的排行老大,连起来就是武大郎啊,擦,那可是在后世都响当当的,一听到武大郎三个字联想到的就是西门庆潘金莲,那是好大的一顶绿帽子。可以说,后世武大郎就是绿帽子的代名词,或许大家不知道唐朝有名的绿帽王房遗爱房大公子,但武大郎可是人尽皆知的。这就如同一说起吃醋就会想到房遗爱他老娘房夫人一样,这尼玛就是活生生的典故啊。
武元庆不想顶着这么个称呼,虽然这时候其他人都不会多想,也想不出来,但是他自己过不了自己心里的这道坎啊。他可不想自己以后爱上一匹野马,头上一片草原。
“哦哦,好的元庆,为娘记下了”杨氏有些尴尬。之前武元庆对她们母女非常不喜,相处的时候很是生分,所以称呼都很正式,冷淡。最近见他对两个妹妹变得非常好,对自己也好了许多,那尊敬也是发自内心的,杨氏想着自己也应该对继子亲切一些,于是称呼就由直接叫名字改成了叫大郎,二郎了。杨氏不知道武元庆为什么不喜欢,这时听到武元庆让自己不要叫大郎而是叫名字,杨氏误以为武元庆是不想和自己亲近,表情也变得讪讪的。
气氛莫名的就有些奇怪,闷闷的,大丫二丫一下也变得小心翼翼的,偷偷的看着哥哥。
武元庆感受到了气氛的尴尬,一下子就明白杨氏是误会了。
武元庆赶忙解释道:“母亲不要误会,我只是听着大郎这个称呼觉得有些怪怪的,可不是对母亲您有什么不满的。”
武元庆说完,见杨氏眼中还是透着怀疑,只能苦笑。也是,大家都是这么叫自己家的儿子的,这有什么好怪的,别人能叫,为什么你就不能这么叫。
没办法,武元庆只能把武大郎和潘金莲,西门庆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讲了一边。然后讪讪的笑道:“母亲您叫我大郎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的就想到这个故事了,觉得怪怪的,所以母亲,您还是叫我名字的好”。
“哈哈”杨氏忍住不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这个称呼还真是不太好,好吧。为娘记住了,以后不叫你大郎就是了”。
笑过后,杨氏又恨恨的骂道:“你这故事里的那女的潘金莲和西门庆还真不是个东西,简直就是无耻之徒,人渣败类,这么不是东西的东西就该千刀万剐,浸猪笼才对。那武二郎一刀杀了他们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
“对对,母亲说的太对了,就该千刀万剐,让他们不得好死”武元庆深以为然。
到此,称呼的问题算是告一段落了,武元庆以后最起码是不会再从自己家里人口中听到大郎这个称呼了。
杨氏这时又想到一开始的问题了,就是为什么他们兄弟两个这么早就回来了。
不等武元庆开口,武元爽就兴奋的开始讲了起来。从和佃户们的约定说到温挺欺负佃户刘石头,设计坑骗他的田地,到武元庆和温挺对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坑了温挺一千亩的水田,武元爽讲的唾沫横飞,激动的不要不要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都是他干的呢。
杨氏不在意武元庆和佃户们之间的约定,那些都是小事,充其量也就是损失一点粮食而已,武家家大业大,又是经商的,家里边铺子都不知凡几,不说富可敌国,那也是巨富之家,说实话,真心看不上那些粮食。
可是对于武元庆坑骗温挺这件事,杨氏就很是担心了。两人的冲突,说小了是两个贵族子弟的矛盾,可往深了说,武元庆暴打温挺,然后挟持他,逼着他家人拿田契来换,虽说有赌斗这个缘由,可也算是武元庆落了温挺的面子,落了温挺的面子,也就是落了温彦博的面子。
这勋贵之间,钱财事小面子事大,落了人家面子,搞不好结的就是死仇。
杨氏忧心忡忡:”元庆啊,你今天这事做的鲁莽了,你父亲因为太上皇的缘故本来就被皇帝不喜,在朝中艰难支撑。温彦博又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还是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现在你打了温挺得罪了温彦博,他们肯定会对你父亲大加攻伐,你父亲在朝中的日子就要更不好过了。”
武元庆哈哈一笑:“母亲请放心。不说我们之前给父亲送去的马蹄铁,能帮助朝廷挽回了多少马匹,减少了多少损失。单说我打了温挺这件事,虽说现在温彦博被晋升为中书侍郎,还兼着太子右庶子,看着圣眷正隆,好像皇帝很是信任他,可是我敢肯定他现在一定是自顾不暇,过得如履薄冰,绝对不会节外生枝”。
杨氏不解,既然皇帝都升他官了,还让他做太子东宫的辅臣,又怎么能说温彦博是自顾不暇呢,难不成皇帝还能是通过升官来表达不满吗?
武元庆接着解释道:“母亲您忘了吗,温彦博之前跟的可是罗艺,而罗艺刚刚才因为造反被杀了,您想想,现在温彦博有这心情来找父亲和我们的麻烦吗?我们不找他的麻烦,他就谢天谢地了”。
杨氏一听,有理,看来自己是有点多虑了。
放下心来的杨氏,还是忍不住劝说道:“元庆啊,虽然你在梦里有了仙缘,学到了本事,你也有很主见,娘也相信你能处理好遇到的事情。但你还是要时刻小心,谨慎,尽量不要惹出乱子,你父亲在朝中为官不易,不但要面对皇帝还要时刻小心政敌,一不小心,就可能万劫不复。”。
“嗯嗯,母亲大人放心,您说的我都记住了,以后一定不惹乱子,不给父亲大人添麻烦”。武元庆端正态度,正色到。
杨氏笑着说道“嗯,好,这样为娘就放心了。来来来,我们吃饭吧,菜都要凉了,一会该不好吃了”。
一家人都端起碗开动起来。
现在武家吃饭,都已经改成大圆桌了,而不是之前那样,分餐,每人守着个矮桌,跪坐着吃。
是武元庆画的图纸找的家里的木匠做的,不但做了吃饭的圆桌子,还有高登,连招待客人的那种茶桌,和太师椅,床什么的都做了许多,基本是武元庆想起什么来,就找人做什么,当然都是现在的条件可以做到的。
一家子围在一起吃才显得亲切热闹,尤其是孩子们你抢我夺的,看着都让人食欲大开。
”二哥,二哥,不要抢我的糖醋里脊,这是我最喜欢的,你不是喜欢吃糖醋排骨吗,你吃那个好了,又没人和你抢“武二丫,现在胆子大了很多,也不怎么怕二哥武元爽了,都敢和他抢东西吃了。
武二丫别看人小,可的确是很聪明,不怪是能成为一代女皇的人物。
通过这么多天的相处,她知道大哥对自己是真的变好了,变得非常非常疼爱自己。而二哥呢对自己也好了许多,而且二哥很怕大哥,只要大哥对自己好,就不怕二哥敢对自己不好。
小孩子都是少年心性,武元爽之前不喜欢继母和两个妹妹,也只是因为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再加上哥哥也不喜欢,所以他也不喜欢。
现在哥哥对继母和两个妹妹的态度变了,他自然也跟着变了。而且两个粉嘟嘟的小姑娘,真的让人没法不喜欢。
听着两人稚嫩童真的声音喊着哥哥,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变得柔软,更何况是不韵世事的少年郎了。
见妹妹不让自己吃糖醋里脊,武元爽也不恼,还故意逗她:“二丫,你没听说过孟子的一句话吗,叫里脊我所欲也,排骨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先吃里脊而后排骨也”。武元爽摇头晃脑的样子,把众人都逗乐了。
唯独武二丫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气鼓鼓的说道:“二哥坏,不知道让着人家,吃了排骨还要吃人家的里脊,实在是太坏太贪心了”。
小姑娘还小,没学过也不知道孟子说的原话是什么,但是二哥说的话她却是明白的。直白点说就是两样都要。
武元庆见二丫,一边飞快夹着糖醋里脊,一边嘴里还碎碎念,不用说肯定是在偷偷骂二哥武元爽呢。
武元庆笑着说道:“二丫,小孩子吃独食不好,更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不让别人碰,尤其是对自己的家人,我们要学会分享。要学孔融让梨一样,虽然孔融让梨之后给自己选了个大的。但那也是让了不是吗?”如果没有孔融选了个大的这一句,武元庆的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是,哥哥,二丫记住了”武二丫乖巧的应道。
………………………………
第二十二章 被吓到的杨氏
午饭后,武元庆回到自己的屋子小睡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太阳不再当空,爬起来,喊来下人牵来骡子,在自己的院子里把曲辕梨装好。
武元庆准备在自己的院子里开出一片地来种玉米,土豆这些东西。
他的院子实话说是不怎么适合用来种玉米这些东西的。一来这院子的地比较瓷实,毕竟之前都是种的花花草草的,二来也是因为住的是他武元庆,所以下人们也不可能说是给这些花花草草施肥太多,不然那味儿也让人受不了。没有充分的施肥增肥,这种地肯定是有挺大影响的。
玉米这些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万一种不好,颗粒无收武元庆就要哭死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种子太珍贵了,武元庆实在不放心种在别的地方。他觉得还是自己每天看着比较稳妥。
所以虽然他的院子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最安全的选择。
不过好在总算之前有种的花花草草,地也不算是完全初开,而且下人们也有打理,小小施肥也是有的,总算不是开荒地。
武元庆一边让下人们去收集马粪牛粪这些肥料,一边叫来弟弟武元爽,兄弟两个把院子梨出来好大一块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