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撩国-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哎!”齐祥本来还灰头土脸,听了黄依云的话,忙地答道。

    那齐祥本是在宫里伺候皇上的主儿,如今却要伺候这几个木匠的吃喝拉撒,还要管他们夜里的安全,他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是没法子,这个师娘黄依云可不是一般人,他惹不起。

    齐祥每日下山,采购一些菜蔬粮食,作这几个木匠的饮食,还要顺带些肉,递上隐凤崖,供那个断腿的兰菊和陈瑀享用。

    过了个把月,木匠把这从未见过比较特殊的蟠龙树锯了,去皮,打磨,上桐油,然后两个人抬着棍,递给黄依云,黄依云拿在手里,试了试,心里想,也不知这小子拿着是否会感到吃力。

    黄依云亲自送了木匠下山,并嘱咐他们,此事切不可与外人道,临别又赠送了些许银两,这才提棍回到隐凤崖。

    几个木匠回去后,决口不提在蟠龙山的事,他们把这个经历,当成遇到狐狸精那样神秘兮兮地埋在心底,连家人也是不敢说。便是说出来,说那树有多结识,需要几个人用了个把月时间,才把它锯断,谁信?

    这一晚,黄依云来到陈瑀住的地方,几个姑娘正在跟陈瑀说话,见了黄依云进来,都不说了。

    黄依云挥挥手,姑娘们鱼贯似的出来,黄依云顺手关了门。

    “瑀儿,等会子你跟师父出去,师父有样东西你看看。”

    “是什么东西?”

    “你看了就会知道!”

    夜间,姑娘们熟睡,在这隐凤崖,除了后面关押南妃的那里有人值守,其余的都空荡荡的,黄依云借助月光,手里提着那根橙色的蟠龙棍,带着陈瑀来到姑娘们平日里练功的地方。

    “瑀儿,你试试这个!”

    月光朗照,从一开始,陈瑀就见黄依云手里提着的橙色蟠龙棍,他很好奇,如今听了黄依云的话,他提棍在手。

    “师父,这棍好沉啊!”

    陈瑀惊讶地看着黄依云。

    “能耍动嘛?”

    陈瑀试了几下,还好。

    黄依云看着,心里想,陈瑀现在还在长身体的时候,她不能拔苗助长,不能给他吃过多的补品,让他自己成长才好。

    于是对陈瑀道:“喜欢嘛?”

    “喜欢!”

    “喜欢就好!这个师父是送你的!”黄依云接下来,跟陈瑀讲了蟠龙棍的来历,以及之前他爹以及其他几个人用的蟠龙棍的来历。

    陈瑀仔细听着,他摩挲着蟠龙棍,心里想,真是意外的惊喜,可以看出,自己当时的决定是有多么英明。想到此,陈瑀跪下来。

    “师父,徒儿真不知天高地厚,当初还拒绝师父收了徒儿,如今想来,真是后悔不迭,求师父原谅徒儿的年小无知。”

    “起来吧!”黄依云从心里痛快,那真的是痛快。陈瑀现在终于归顺自己了。

    “师父,谢谢师父送这么好的蟠龙棍给弟子!”陈瑀激动不已,他爱不释手地摩挲着这根橙色蟠龙棍。

    “瑀儿!”黄依云看着陈瑀那激动的样子,对他道:“你要记住,师父虽然没教过你功夫,但是既然你认了师父,师父就会对你负责。你要知道你手中的蟠龙棍意味着什么,它可不比你以前用的那根蟠龙棍,它的威力超过了它。因为它比那几根蟠龙棍多长了十几年,份量更重了,这是其一。

    其二,这根蟠龙棍出现在江湖,起码可以保护你,我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若是遇上泛泛之辈,他们根本不是你的对手,但是若是遇上比你高的高手,他们见了这根棍,我不敢说他们会不会放过你,但是起码,他们不敢伤你的性命,这一点,为师可以肯定。

    因为你要知道,这蟠龙山不是谁都敢上来的,那齐祥可不是一般高手,能从他手里锯得蟠龙树,这世上没几个人,况且我还在隐凤崖,所以这根蟠龙棍出现在江湖,将有两种揣测,一个,就是对蟠龙道长不利,那就是人们会这么认为,是蟠龙道长赠与你的,蟠龙道长本来是一心修道,不参与政局,可是蟠龙棍在你手里,人们的臆想就不一样了。对于蟠龙道长来说,他是最恨这一种情况了。

    这二嘛,人们就会想到我,瑀儿,为师是不怕的,为师又不真的去修道,你明白嘛?”

    陈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黄依云笑了,对陈瑀道。

    “你还小,无礼是力气还是阅历,你都需要成长,如今正是你锻炼的好机会,去吧,下山去吧,做你想做的事,为师绝不干涉。”

    说着话,黄依云把身上一块牌子递给陈瑀,陈瑀拿在手里看,上面却是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黄依云。陈瑀疑惑地看着黄依云,不明白她给他这块牌子,是什么意思。

    黄依云道。

    “徒儿,你记住,这块牌子,决不能丢失,只有你遇到非常危险的时候,才可以拿出来,这是救命的牌子,不可以轻易示人,你懂嘛?不懂不要紧,你就记住为师的一句话,凭本事挣名声!”

    “师父,那我去啦?”

    “去吧!”

    陈瑀跪下来,给黄依云磕了头,往山下去。黄依云站在那里,看着陈瑀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开,她心中的激动,是无法言喻的,她的光辉事业,就将在这个孩子身上,得到实现了。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立功

    陈瑀带着橙色蟠龙棍,下了蟠龙山,绕道到了南国疆土,下午被南国的巡逻的士兵抓住,他也不反抗,随他们来到大营。

    钱军一见,忙地呵斥巡逻,过来参见。

    “小爷,你怎么一个人到此,多危险啊?马呢?”

    陈瑀笑笑,不便与他说多少,道。

    “钱将军,我还有事面见皇上,你这里可有吃的?饿死了,一天都没吃东西了。另外,给我一匹好马,我即刻就走!”

    钱军要令人去做吃的,被陈瑀拦住,在军营里,他实在憋得慌,不如早些回南都,于是对钱军道。

    “你给我点馒头,来点牛肉即可!”

    钱军忙地令人去厨房拿来上好的牛肉饼子糕果等,给陈瑀带上,并令人一路护送。

    陈瑀本要拒绝,但是他怕又是一番啰嗦,心里想,有他们跟着也好,一路上起码有人照顾,到每一座城,都有人送好吃好喝的。

    果然,陈瑀所到之处,早有骑兵先来安置,地方官府知道他的身份比较特殊,跟公主唐伊走的近,又得皇上信任,并把那美味佳肴做尽与陈瑀吃。

    在陈瑀出发的时候,大营的信鸽早已飞往南都。唐清玄看了信后,心里大慰,忙地找来岳箫,告知他陈瑀回来的消息,唐清玄当即留岳箫用膳庆贺,并且派人前去迎接。

    那唐伊在南都百无聊赖,心里想着陈瑀,干什么事情都觉得无聊,经常一个人去练武场上骑马射箭。

    这一日,忽然见一队马队疾驰而过,心里犯疑,难道与北国战事升级?平日里都是磕磕碰碰的呀。

    唐伊拦住他们,对一个公公问道。

    “许公公,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公主,皇上让我去迎接小爷?”

    “小爷?是瑀弟吗?他回来啦?”

    见许公公点头,唐伊调转马头,“走,我跟你们一起去迎接你们的小爷。”

    “公主,不可,这路途遥远,公主有什么散失,皇上非要了奴才的命不可!”

    唐伊斜眼看着许公公,许公公身子抖了一下,“公主,这样好不好,容奴才秉报皇上,做一番准备,公主这一路上,总要有人伺候吧?”

    “你伺候就行!”说完,唐伊打马飞奔。

    许公公只好跟上,让士兵把唐伊围在了中间,小心呵护。

    这一日,在官道上,唐伊远远见了一队马队向这边疾驰而来,忙地打马迎了上去,近前一看,果然是陈瑀。

    陈瑀便服在身,身后背着一根橙色棍,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唐伊策马上前,两马相会处,陈瑀本要打招呼,却不曾想,唐伊一把薅住陈瑀的腰带,要把他拉过自己的马来,怎耐陈瑀体重,怎么拉也拉不动,那马向前冲。

    唐伊还是这么调皮,陈瑀想,众人都在惊呼中,看看那唐伊公主就要掉落马下,陈瑀伸手拉住,把唐伊抱上马来。

    唐伊咯咯一笑,也不管自己的马,接过陈瑀手里的缰绳,一夹,一声驾,战马狂奔,扬尘而去,那些跟随跟着就追,怎奈陈瑀的马是匹好马,很快,把后面的马甩得远远的,唐伊还不罢休,继续策马,在一个转弯处,顺着另外一条道去了,甩掉了后面的卫队。

    马疾驰过把时辰,在一个水草肥美的地方停下来,见后面并没有人,两个人下来。

    “这些人碍手碍脚的!”唐伊道:“瑀弟,怎么样?那老太婆教你什么功夫,快露两手我瞧瞧!”

    陈瑀躺在那里,把牛肉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道:“也就个把月时间,能学什么?她什么也没教我,但是你看!”

    陈瑀把蟠龙棍扔到唐伊脚下,唐伊拎着,差点棍滑落,心里大惊,“瑀弟,这是什么棍,也是蟠龙棍嘛?怎么这么重?”

    “这是师父从蟠龙阁后面偷锯下来的,是根橙色棍,送给我的!”

    唐伊哦了一声,玩着这么重的棍,她耍不起来。

    两个人坐下,聊了别后的一些事情。似乎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和听不完的事。

    到了中午,两个吃了些果品牛肉,两个才起身,骑了一匹马,晃悠悠地往前去。

    再说那两边的护卫,疾驰向前,过了几天,也没有找着他们,等到南都,听说他们并没有回来,心头麻麻的,担心皇上会怪罪下来。

    听了他们的叙述,唐清玄微微一笑,道:“你们遇到公主,还能有你们好果子吃?都去吧去吧,该忙啥忙啥,他们两个不会有什么危险,大南国地界,可不比北国,如今是土地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连小案子都少了许多。”

    唐清玄呵呵一笑,甚是得意。

    众人方散去。

    “他们会去哪里?”岳箫担心道。

    “他们还能去哪里?”唐清玄笑道:“只要有伊儿在,玩呗!不用管他们,岳将军,上午有报告称,西部战况吃紧,那唐西王也不是个打仗的了,朕本来就打算送他去那里锻炼一下,却不成想,这西番国欺人太甚,如今该派何人前往剿灭来犯为妥?”

    “皇上,若皇上不嫌弃微臣,微臣愿前往。”

    “那就有劳岳将军了!”

    岳箫心里明白,自从他带着陈瑀投奔南国以来,还未曾立功,唐清玄这也是利用这次机会,试探自己的忠心,如今正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也好堵上众臣的嘴。

    岳箫带领两万大军,前往西部接应唐西王的统帅职位。

    岳箫这一去,就是两年,两年中,陈瑀唐伊,一直像影子一样弥漫在大军周围。

    唐清玄每日里担惊受怕,飞书一封又一封地前往西部前线,怎奈公主唐伊不在军队编制,岳箫无法动用权利劝她回南都。

    令唐清玄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唐伊,带着陈瑀没有回南都,而是跟随岳箫大军的后面,一路西下。那唐伊是一次又一次地带着陈瑀出现在两军对阵前,蟠龙棍砸烂不下十余敌方战将的首级。只要有两个孩子骑着战马出现的地方,为首敌军便望风而逃,岳箫的大军快速递进。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三章 爱女之心

    岳箫带领的南国大军本来就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趁势追击,直达西番国都。

    西番皇上被逼写了降书,答应每年向南国进贡牛羊等物品若干,岳箫带着西番太子作为人质,以及西番国进贡的一支百人女乐班以及古玩字画牛羊马匹等前往南都。

    唐清玄得到此消息,召集文武大臣,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岳箫凯旋归来。

    那场面无需描述,鞭炮齐鸣,乐声阵阵,老百姓夹道欢迎,确实让岳箫出尽了风头。

    岳箫在大殿之上,递给唐清玄西番进贡的礼单,让唐清玄一一过目。

    唐清玄哈哈大笑,当即招来西番太子,问了西番一些情况,并赐酒以及一些宅院,为了安抚西番那边,唐清玄还特意挑了二十名容貌绝佳的宫女,去伺候西番太子。

    一切落定,酒宴摆在了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分做大殿两旁,众臣纷纷来敬岳箫的酒。那唐西王红了脸,端起酒杯。

    “岳将军,本王无能,兵败西番,心下愧疚南国,好在岳将军出马,直抵西番国都,逼其投诚,去我南国大患,凯旋归来,为本王出了这口恶气,来,本王敬您一杯!”

    “唐西王言重了!”

    岳箫心里早已有了腹稿,一来,自己不能居功自傲,让唐西王下不来台。

    再就是,他屡屡找不到唐伊陈瑀,这两个人神鬼莫测,战场上来去匆匆,根本不容他说句话,待皇上唐清玄心焦,每每催促他,把这两个孩子送回南都来,他都没有做到。

    三是南国大军能这么快致使西番投降,陈瑀唐伊是功不可没,这么多将士亲眼所见,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他不能不报,他也极愿意报,因为陈瑀立功,才是他所希望的,在岳箫的眼里,陈瑀还是他的小主人,岳箫时刻忘不了陈璟对他的栽培。

    因此岳箫接着道。

    “皇上,唐西王,此次胜利,微臣不敢据首功,小爷以及公主,功不可没,他们神出鬼没,杀敌无数,在他们的棍剑之下,就死亡西番十余名将军,以致于后来,只要见到他们两的身影,西番大军立即溃不成军,而我大军却是精神大振,杀得他们人仰马翻,那真叫一个痛快,这也是我南国大军为什么这么快拿下西番的主要原因。据下面报告,我南国官兵此回死伤人数五千多人,而西番官兵却死伤七万多人,逃跑者更是不计其数。臣请求皇上,重赏公主小爷!”

    “哼!”唐清玄把身子一侧,他知道唐伊陈瑀已经到了后门,公公给他悄悄递了话,说太后领着他们来了,他装着不知,对岳箫道:“要说重赏瑀儿,朕没得话说,那伊公主,等朕见了她,先打断她的腿才提功过,看她下回还敢作怪?”

    那唐伊陈瑀,一回到南都,唐伊就带着陈瑀偷偷溜进后宫,跑到老祖母那里,太后皇后是又喜又气,轻打了唐伊两下,又把她搂在怀里,一刻也不肯松手。两后看着唐伊可怜巴巴地样子,一点也不相信她敢去两军阵前杀敌。

    “太后您看?”皇后也是满脸的期待,她巴巴地看着太后。

    太后瞪着唐伊,推她道:“去啊?前面摆庆功宴了,你那父皇定会大大地奖赏你!”

    “嗯?”唐伊头往太后怀里钻,撒起娇来,陈瑀别过脸去,他还从未见唐伊这个样子,有些尴尬。

    “好好好!”太后揽着唐伊,嘴里一个劲地道:“我就帮你这一回,等下回再不打招呼胡来,我就让你父皇打你!”

    太后皇后到了侧边,众臣见了,忙地离席,那陈瑀唐伊,也一同下来,同众臣一起跪下。

    “臣参见太后娘娘,臣参见皇后娘娘!”

    “平身!”两后坐下,嘴里道。

    “陈瑀拜见皇上!”

    “伊儿参见父皇!”

    “瑀儿平身!”唐清玄看着下面的还跪着的两日,嘴里道。

    陈瑀见皇上没有让唐伊起来,自己没有动。

    “瑀儿,怎么还跪着?”

    “皇上,陈瑀自知有贼,求皇上责罚!”

    “嗯?你倒说说,你何罪之有?”

    “皇上,瑀儿跟公主一起胡闹,惹皇上生气!”

    “皇上,我看算了吧,就饶过这两个孩子吧!”太后笑道。

    “太后,我没有责罚瑀儿的意思!”唐清玄和颜悦色地对太后道,又转向唐伊,“但朕不知下面跪着的这位小姐,不知从哪来呀,怎么好好地跪在这里?且报上名来!”

    “父皇!”唐伊抬头看唐清玄脸色铁青,撒娇地叫了一声。

    “朕哪有你这么个女儿啊?朕的女儿朕怎么不认识?”唐清玄鼻孔朝天,不看她。

    “父皇,女儿知道错啦!”

    “错啦?你怎么错啦?”唐清玄悠悠道:“朕怎么不知道啊?”

    唐伊抬眼偷看着太后,向皇上挪嘴。

    “你别给太后使眼色!”唐清玄把桌子一拍,怒道:“你堂堂的一个南国公主,简直无法无天,你眼里还有太后吗?你眼里还有朕还有母后吗?你还知道回宫?你怎么不在外面继续野啊?”

    唐伊摸着唐清玄的脉搏,她忽然哭诉道:“我本来要早点回来的,只是见瑀弟那蟠龙棍了得,我就想,瑀弟在南国还没有立过功,正好借这个机会,让瑀弟显显身手,为我南国杀敌,孝忠父皇。

    父皇,你光知道女儿不回来见您和太后皇后,你可知道女儿这两年在外面受了多少苦?难道女儿不知道宫里有美味佳肴吗?有避风挡雨的房子吗?女儿这两年,和瑀弟就像两个孤儿,饿了到庄上乞讨,渴了喝河水,困了找个草堆睡一夜,就连,就连,呜呜呜!”

    听了唐伊的话,太后抹泪,皇后抹泪,那唐清玄坐在上面,心里恻动,心痛不已。

    陈瑀跪在那里,听到唐伊提起他们就像两个孤儿的时候,他也落泪了,他不就是个孤儿吗!

    “皇上息怒,公主年幼无知,这两年一定受了不少苦,受了很多委屈,凭着公主的性格,她都哭成这样,求皇上不要责罚公主才是,好生安慰一番!”丞相出面求情。

    “求皇上饶恕公主!”

    “求皇上饶恕公主!”

    众臣纷纷站出来,为唐伊开脱,唐清玄见有台阶下,与太后两个对了下眼色,便悠悠道。

    “既然群臣为你求情,那这过暂时记下,若下次再犯,一并处罚,都平身吧!”

    众人起来,公公早已安置几个席位,让太后皇后陈瑀宴席,也给了唐伊陈瑀两个位置。

    那唐伊却不到自己的位置上,走到唐清玄案桌前,拿起糕点就往嘴里塞,唐清玄惊讶地看着她。

    “你怎么不回自己的位置上去?”唐清玄看着她道。

    “父皇面前一定都有好吃的,我要不先下手,等会子都赏了大臣,我一口都捞不着吃!”

    “来人!”唐清玄悠悠道,“把我这些都送到伊公主的桌上去,我吃她的吧,等吃饱了,让她继续到外面野!”

    “父皇,您还说?这么多大臣在这,您就不能给伊儿留点面子?以后我出去见了人,多难为情?”

    太后皇后眼泪未干,却笑了,众臣也跟着乐了。唐清玄瞪了眼唐伊,没再说什么。

    等了在上菜,让宫女把自己的那份送到唐伊面前,等她吃了块,才端到自己面前来。

    众人看在眼里,心里甚是感动,即便是皇上,爱女之心,也是跟常人一样俗。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庆功宴

    唐伊过了这关,那话题就多了,她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吃,挤到太后皇后那里,边吃边跟她们讲与陈瑀这两年怎么杀敌,怎么生活,遇到什么样的有趣事情,又遇到怎样的危险事情,讲得津津有味,两后听得认认真真,有时唏嘘,有时惊呆,有时又击掌叫好,不断地把那好吃的,往她碗里夹。

    这一边,众人喝到高兴处,皇上令公公把那西番来的百人女乐班叫上来,为他们奏乐助兴,西番来的女乐班,果然非同凡响,那乐声让人如痴如醉,皇上唐清玄酒性大发,与群臣对饮,喝到兴头上,唐清玄忽然清了清嗓子,让乐队散去,对众臣道。

    “朕还有一人未赏,那就是瑀儿!”唐清玄看着陈瑀道:“瑀儿,你想要什么,朕今日都答应你!”

    陈瑀站起来,对皇上鞠躬道:“皇上,瑀儿无劳受赏,心里愧得慌!”

    “瑀儿,不必谦虚,岳将军已经跟朕说了,虽然你没有领兵打仗,可是你的功劳,朕心里有数,朕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要赏你,朕认为在对付西番进犯我疆土,把他们打败,并能让他们屈服我南国,你居首功,自然与别人不同,朕要借这个酒性,让众位爱卿能够畅所欲言,众位爱卿,朕该如何赏瑀儿,才能让朕觉得满意呀?”

    众人听说,都在酒性上,那话自然憋不住,有的说该封王才是,有的说封为大将军,有的说赏赐黄金宅院田地,有的说,等等。

    此刻丞相站出来,笑着对唐清玄道。

    “皇上,今儿个高兴,依微臣看来,不若赐陈瑀一门好亲事,皇上以为如何?”

    丞相的意思,多数大臣心里明白,丞相是借这个机会,让皇上把陈瑀收为驸马,让唐伊陈瑀完婚,也了结皇上心头病。众人都在期待。

    唐伊听了这话,忙地搁下筷子,看唐清玄怎么说。

    “丞相,你何出此言?”

    “微臣以为,陈瑀如今也不小了,陈瑀,如果老夫没记错的话,你今年该有十七了吧?老夫犬子这么大时,孙女已经一岁多了,哈哈!”

    陈瑀站在那里,脸红了,他忙地点头道:“丞相说的是,我今年十七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