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妖孽-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南宋历经困难得到的积累令人有些不舍得放弃,再就是现代的限制也比古代更多,还有上次围攻自己的两个明显有异能的人,赵睿现在还是没有什么获胜的把握。
赵睿此前回到现代售卖瓷器,采购物品的同时,也帮助了或者成就了不少身边的人。
也不知凌羽是不是还在做着杀手,梁韵茹的小工坊是不是经营得不错,还有秦瑶她经营着自己最喜欢的别墅酒店,也很幸福吧。
不知怎的,去往药店的路上赵睿这般想着,竟然心里还是比较沉重的,只是因为现代的情况要比南宋更为水沉。
到了药店里灯火通明的,是个浓妆艳抹的年轻女子在值班,赵睿诧异的多看了两眼,觉得这样的装束,应该出现在夜店里才更为合适。
但是自己怎么就知道人家下班了不是准备到夜店里消遣呢。觉得自己想多了的赵睿不由得淡淡一笑。
店员感到有顾客进屋,又快速的按了几下手机,才抬头道:“需要点什么?”
刚说完话她就有些呆住,她刚好看到了赵睿淡淡的一笑,经过连绵战争的洗礼,赵睿现在的气质可不是之前的那种老实学生的模样。
店员长流连于夜店,见惯了那种所谓的小鲜肉精致男生,猛地看到了赵睿这样英武挺拔的人物,一时间不由的满满欣赏流露心间。
夜店的那些男人都是为了女人,可是凭着他们的小体格往往令女人觉得没有什么安全感,只有这样的,面前这样的男生,才是良配吧。
店员有些神往,正是做梦的年纪,不禁微微的脸红起来,心里不可抑制的想象着与赵睿这样的男生在一起交往,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这个时候,赵睿开口了。
“你好,我要你们店里所有的伟哥!”
哎呦我去!
突如其来的反转,令年轻的店员差点闪了腰。
这人外在精壮,又阳光帅气,原来是这么中看不中用的家伙啊!
店员愣了半响,才找了个袋子,去货架上把所有的存货都给赵睿装起来。
赵睿看了确实不少,袋子比超市最大的那种要小一些,但也是装的满满的了,这下足够赵元那家伙吃一阵子的了。
付了钱,赵睿提着袋子出门,临走时候还有些莫名其妙,怎么那个姑娘看自己的眼神格外幽怨呢?
回到船上,赵睿没有耽搁,迅速的返回了船舱内,加上锁,通过隔膜又回到了南宋。
按理说赵睿目前的势力数度增长,可能现在可以来回穿越的次数已经很多很多,但是赵睿偏偏没了回去的意愿,实在是令他有些唏嘘。
第二日,前一天来送礼的宫人来拜别,赵睿提着塑料袋交到他手中。
“回去交给皇上吧,只是叫他不要过量服用了。”
这个宫里的人已经是跑了第三趟,本来觉得全无收获又要白跑一趟的时候,赵睿的药品让他格外的惊喜。
“谢谢王爷,皇上近些日子快要抑郁成疾了,这下好了,有了药,他也能开开心了……”
“……”赵睿真是不知说些什么好,只能算的上是礼尚往来吧。
送走了宫里人,赵睿又投入到榷场的建设中去。
此前的茶楼已经成了类似销售处的作用,为了清净一些,赵睿特意提高了些价格,于是平民没有钱财消费,来的都是些富家大亨,无意间赵睿提高了茶楼的档次,搞得那些个有钱人到了樊城,不上茶楼喝一杯茶就觉得没面子一样。
同时这里也成了富贾的聚集地,他们即便是没有什么事情,也愿意来坐坐,起码跟同行们互通有无,还是好的。
这个年头,所谓信息交流,不就是靠着口口相传么。这下子,茶楼也成了本小利厚的一份买卖,赚的钱让赵睿都不能忽略不计。
有事业的时候,时间过得风快,此前主要是销售棉布为主,而现在随着夏季即将到来,气候的炎热,绸缎也上了赵睿的货架。
从交趾传来的消息,赵睿也是欣慰的得知,在交趾的大规模养蚕产业也算建立起来的,虽然还需要大量依靠南宋内地的生丝,但是起码已经有了发展壮大的苗头。
经过先进织布机产出的绸缎比棉布更加的受欢迎,只是因为价格的问题,百姓采买不多便是,但是因为绸缎本身的价格高昂,而赵睿的价格才是一半,所以还是吸引了大量的商家进货。
这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个商家,竟然要把绸缎全部包圆。
这样的话一出,立即引起了茶楼中其他商家的不满。
怎么地,大家都是来进货的,干嘛都卖给你,都给你了我们这些人吃什么?
本来赵睿已经把茶楼销售布匹的业务交给了襄阳的一个文官,这天正好赵睿也是在场,为了商业场上所谓的和气生财,赵睿不得不出面应对。
先是客气的叫人坐下,然后上号的茶水就端上了桌面。
这个商家看着赵睿年轻,以为是掌柜的子侄之类。
“我没时间浪费啊,赶紧把你家掌柜叫出来,我带了足够的银子,赶紧的给我装货!”
这人说话什么的,一看就是个布料行业中人,但是赵睿还是不太明白,一般的商家为了周转,都是保持一个合理的进货量,免得价格下跌造成什么损失。
因为赵睿的布匹价格低廉,质量上乘,在其他地方的布料价格也有着不断下跌的趋势,甚至已经有些纺织工坊倒闭了。
“我就是掌柜,但是来的人都是买布料的,他们也都定下了交货量,我得先把他们的发完,才能发你的货!”
赵睿说的一点也没有夸张,指着窗外。
这个商户即便是不用看他只知道,来的时候他都瞧见了,十几个装卸的人忙得热火朝天,而后面的马车排着长长的队伍,竟然是一眼望不到边。
“实在不行,我可以加钱!”
这个商户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着急?
“不好意思,这位客人,凡事都是有着先来后到的!”
赵睿如此说着,神情也是坚定,这个商户也知道了赵睿是掌柜,虽然年轻,但是人家这么说了,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急啊!现在他的表情就是着急。
赵睿笑着说道:“不过我们对于客人的难处还是可以体谅的,不如你说说情况,如果真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我们也可以给予优先处理。”
“真的!”
这个商户眼神猛然一亮,茶杯推到了一边,显然已经是没有喝茶的心思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这些采购的布料,我是准备出海销售的,但是因为船期将至,怕赶不上罢了!”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成衣售罄
“哦,原来是这样……”赵睿点点头又问道:“不知去哪个国家方便售卖?”
赵睿本身就是随口一问,可是这个商户一愣接着露出有些戏谑的表情道:“难不成掌柜的还想着自己出海?”
不过毕竟是有求于赵睿,这家商户还是说道:“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但无非就是高丽,日本一带,近的还有琉球,远的话,三佛齐也是去得。”
赵睿随即一想,是了,这个时候但凡是出海的大船,都与官府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毕竟是大船只有官府有能力建造,一般的造船厂造出来的船江里面跑跑还行,可是到了大海上是要抵御较大风浪的。
同时赵睿也意识到,有必要开始发展安邦州的海运了,虽然现在主要是消化交趾的纺织品库存,但是未来市场打开了,肯定会更为大批的出货。
卖是卖的快了,但是被别人扒层皮终归是不妥,而且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船队,才能与别的国家发展联系与关系。
而后赵睿没有食言,又命方鸿斌另外找了几个民夫,给这个商户单独装货,因为采购量比较大,又不耽误其他的客户,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见事情办得顺利,商户大为开心,又与赵睿闲聊了一阵。
赵睿也知道了此人名叫万延立,家族在泉城一带,有着海运的生意。还间接地了解到,他现在负责采购,正是为了成为族长打下基础,说是赵睿日后若是有海运的业务可以去找他。
赵睿对此欣然点头,日后发展海运的话,还真得需要些懂行的人,最起码也得把跑船的成本搞清楚吧。焦现他只是水军统领,毕竟生意的事情他不明白的。
但是赵睿自报名讳之后,还是把万延立吓了一跳,因为在东南的大宝教发展极为迅猛,赵睿这个名字简直就是如雷贯耳。
因为赵睿的年纪,导致万延立不大相信,再次确认道:“你就是攻占了襄樊,打跑了鞑子的赵睿?”
声音猛地拔高,二楼的商户们都纷纷侧目。
什么?
掌柜的就是拿下了襄樊的赵睿?不能吧!
“正是本人。”
赵睿摊摊手淡然道。
对此赵睿从来没有隐瞒过谁,但是还真是就没人询问。
嚯!
这下子整个二楼沸腾了,其实这些商人到樊城来进货,也是抱着想要见见赵睿本人的愿望,只不过像他那样近乎成了传说一般的人物,又哪是容易看见的。
没有人想的到,这位朝夕相处的年轻掌柜竟然就是赵睿本尊,太过年轻,太过于让人惊讶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纷纷上前行礼,说着有眼不识泰山之类的话,不论是南宋人还是北宋旧地的,纷纷称赞着赵睿为英雄,说什么年少有为,带着侠气,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便是如此。
赵睿本身还不了解自己在民间的声望,只当是众人言过其实,谦虚的胡乱应着。
众人对于鞑子都是深恶痛绝,也有不少想为抗元出一份力的,想着赵睿他做布料买卖,不就是为了获得抗元的财力支持吗,于是一众人又要捐款捐物的,搞得赵睿苦笑不得,赶紧劝阻着他们。
话说赵睿现在真是一点不缺钱,虽然此前在广源州获得的金子用了十之八九,但是现在凭着交趾纺织业源源不断的产能,赵睿现在真可谓之日进斗金,正是大赚特赚的时候。
而这些商户们本来算是赵睿的大客户,但是现在早已经不是了。
比如昨天刚刚到的一船布匹,竟然被两个人全部买下,赵睿见过这两个人,都是衣着华丽,带着贵气,但是对他们的身份却只字不提。
这分明就是元朝廷和南宋朝廷的来人,他们的心思赵睿完全可以猜得到。
这年头,布匹是可以代替银子的存在,也相当于是一种货币。
榷场刚刚起步,来的商户大都是周边,或者稍远一些的城池,再相对远一些的地方,可能还没听说过樊城这边布料的事情。
而元,南宋政府,正好举起了收割韭菜的镰刀。
赵睿这边的布料才仅是市价的一半,他们采购回去,用于支付开支,相当于省了一般的银两!
若是持续进行,仅这一项,为朝廷节省的银两就是天文数字。
当然了,布料的价格不是秘密,仅是因为信息的闭塞,等到传遍全国之后,布料的价值肯定要折半,但是那又怎样,还有人敢跟朝廷叫板吗?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元与南宋虽然与赵睿算是敌对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对樊城布料的销售强加什么限制,反而是不加限制的采购。
纺织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多少人,多少机器,单位时间内能产出多少布,是有一个明确的上限的,所以成本就很容易算得出来。
但是赵睿的布料为什么这么便宜,他们暂时搞不明白,但是对于他们朝廷来说确是大大的便宜。
甚至两面朝廷内部的人还以为是赵睿在赔本赚吆喝,毕竟这个榷场的其他收入也是帮赵睿赚了不少。
有便宜不占是傻蛋,在两方朝廷的采买中,赵睿的布料真是不愁卖,有时候海上风浪大了,还常常出现断货的情况。
于是赵睿又下令在升龙建设了更多的纺织工厂,现在的纺织业在交趾算是异军突起,成为升龙,乃至交趾全国的一个支柱性产业。
同时安邦州的造船厂也是日夜赶工,为赵睿的布料运输赶制了不少大船,这些船只都装备的火炮,在这个海上也不太平的年代,是一种强大的震慑力。
赵睿现在赚到的钱有过半都投入到了造船当中,可以说是用宋朝与元朝的红利,支持着他才能做出更多的大船。
提高了运力的基础上,也算是为将来赵睿要开拓大航海的想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赵睿需要大量花销的,就是在军火的生产储备上,万崖州的矿业与冶炼,包括保乐州的煤炭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时候相反趋于稳定,大部分军火都向着舍利威的大理战区和阿茹娜的占城区域供给,或许赵睿亲自出马要比他们快得多,但是赵睿也就是想想,什么事情都用自己出马,而不给手下锻炼的机会,这是非常愚蠢的。
就算是赵睿再怎么的战无不胜,也毕竟是一个分身乏术的人,将来还是需要一些能够独当一面,以及熟练使用火器的将领的。
又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到了九月份,暑气已经逐渐的消散,早晚间的凉风叫人十分的舒坦。
赵睿早已将熊家兄弟派向西面收复蜀地,看着时常送递的战报,赵睿十分欣慰,他们有着迫击炮和火枪,再加上跟随赵睿的经验,基本上可谓是没有失手的时候。
估计元朝这时候也明白了赵睿的打算,是要把元军的力量都赶到长江以北再加上蜀地才罢休。
忌惮着火器的实力,元朝虽然不甘,却也只能黯然退兵,再过一阵子,可能熊家兄弟的队伍,就要与舍利威在大理的军力汇合了,到时候,完全的收复大理,可能就是摧枯拉朽一般。
这个时候,樊城的“大宝织造局”布料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导致元朝境内以及南宋的布匹价格都是大幅度的下跌。
但是赵睿这边的销售情况并没有出现下跌,反而是大幅度的增长,因为一些旧工艺的纺织作坊大量的淘汰,所以不买赵睿的还能买谁的呢?
这个时候元朝和南宋也是回过味来,意识到布匹为赵睿带去了大量的财富,大大的增加了他的实力,虽然有心想要阻止,但是全国上下已经找不到什么作坊了,就算是他们重新组建,无论是效率还是价格上,都与赵睿这边的布料差距太大。
此前当是赵睿赔本赚吆喝的那些人也被纷纷打脸,若真要是赔本买卖,谁会这样无限量的供应?
可是赵睿并不就此满足,听说黄秀那边已经研制好了简易的缝纫机,已经开始批量的生产衣物,于是赵睿又恰合时宜的推出了大宝牌成衣。
一船有着现代风格的衣服抵达樊城,并且加以展示的时候,简直就是震惊了所有人。
现代服饰流畅简洁,比宋代服饰穿着更为简便,但是因为审美的关系,还有不少人只是当个稀罕物看看。
但是最令人惊讶的还是成衣的价格,在这个衣服靠手缝的年代,百姓衣服都是自己买了布料回家缝制,一些裁缝店才能做出一些有款式的衣服,但那也是价格不菲。
可是赵睿的这批成衣,竟然比布料也多不几个钱,这才是最有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虽然有人不看好,但是有人从中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衣服还没挂出去多久,就被人抢购一空。
太好卖了吧?
赵睿也是有些惊讶销售的速度,但是因为交趾那边的缝纫机有不断需要改进的问题,没有成为稳定的供应来源,所以赵睿也不知道下一批衣服什么时候到,但是前来询问的商家倒是络绎不绝。
这样一来,赵睿虽然没有现货,但是也已经明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那些销售出去的成衣,因为数量稀少,制作精良,虽然稍有些怪异,想不到竟然成了各处的抢手货。
………………………………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宝教人
不论是那个城池,都只有当地的富豪土绅才能穿得起,这一买一卖的让商户利润丰厚,于是更多的人前来催促着成衣的事情,到把赵睿搞得有些心烦。
赵睿随即上调了成衣的价格,在这个年代成衣不应该如此便宜,解决了人工缝制的效率问题,应该大大加价才是。
这样一来,成衣就成了有钱人的专属,而寻常百姓还是需要采买布匹自己制作。毕竟赵睿目前大力发展的就是布料,是一个机器胜过人的阶段,如果自己反其道而行的话,成衣占据主要市场,那么布料的销售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在海外市场没有打开的局面下,赵睿还是需要元朝和宋朝大大的消耗生产出的布料,完成一点程度上的原始资本积累,再用这些资本去升级到更为先进的机械工业。
此时的元朝因为在襄樊受阻,于是加大了对西方的侵袭,东面则是在泗州,楚州一带对南宋发动侵扰,但是因为跟赵睿的战斗中,损失的大量的回回炮,伤了元气,于是在与南宋的对峙中,暂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而对于南宋来说,此时就更加的艰难了,不禁有着外忧,内患也变得更为严重。
因为朝廷的昏庸与持续不断的剥削,在南边的洪州,建州,信州等地,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叛乱。
而这些叛乱的背后,无不有着教派的身影,此时有着白莲教基础的白莲会由此而生,以叫做杜万义为首的白莲会聚众数万,举着“弥勒降世,拯救天下苍生”这样的口号,有着要推翻南宋的架势。
另外还有盘踞在福城一带的摩尼教也没闲着,与白莲会互有联系勾结,也是发动了不少的起义。
所谓乱世正是如此,本来这个两方势力已经让南宋极为头疼了,多次的派兵镇压,消耗了不少元气。
但是大宝教的横空出世,更加的令人意想不到。
因为跟自己相干,赵睿还特意问战功要来了相关的情报查看。
这个大宝教实际是个伪教,白莲教由佛教演变而来,而摩尼教则是由遥远的波斯传来中原,他们两个都是有些教义与经书的,但是大宝教可是什么都没有。
他们只是一群受尽了欺压的百姓,因为宗亲之类的关系聚集起来击败了当地的官府,本来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赵睿打下樊城的消息传开。
他们索性就利用了赵睿的名头,汇集了不少民众,开始与官府进行了长期的对抗。
随着赵睿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们的力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似乎有着与白莲会比肩的规模,他们本来就是因为自保而产生的组织,所以对行事不端的白莲会也时有冲突。
现在赵睿稳定了襄樊,名头更盛,这个大宝教也似乎有些膨胀,与官府大大小小的战事不断,甚至还有了与白莲会一争高下的趋势。
赵睿知道将来肯定会跟这个借自己名号的组织有接触,却也想不到他们竟然会主动找上门来。
樊城这时候外城修筑完毕,用了钢筋水泥的城墙巍峨高耸,气派的外表下有着超常的牢固,肯定会经受住更多回回炮的袭击。
城内也是一片繁荣,本来民众不多的樊城,现在有了商贩的加入定居,人数已经要远超此前。
两个来自大宝教,准备去见赵睿的两个人,由城外走入城内,所见所闻,已经让他们心中多了几分拘谨。
本来他们心中的赵睿或许只是个善战之人,但是由此看来,或许不仅仅如此。
赵睿正和马越聊着天下的形势,刚好手下通报说是大宝教来人,赵睿惊讶的哦了一声,顺便留下马越跟他一起接待。
马越多谋,正好在一旁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赵睿在屋内命人去泡茶的功夫,从外面走进了两个人。
只见两人一个白净瘦长书生打扮,一个敦实健壮孔武有力,似乎是一文一武的组合。
两人有几分拘束,进了屋内,照着看似年长的马越就跪了下去。
“在下刘真,刘威,见过王爷!”
半晌没什么回应,二人奇怪的抬起头来,只见“赵睿”面色古怪,似笑非笑的样子,而他旁边坐的那个青年人则是一脸无奈。
看见两人莫名其妙的样子,马越忍不住笑道:“你们拜错人啦,这位才是王爷啊!”
顺着马越手指的方向,二人才着重端详着赵睿,实在是想不到刚见面就出了丑,竟然拜错了人,但是谁让这个王爷长得太过年轻呢。
民间传说赵睿的事迹中,都是没有一个准确的年纪,所以大多数人都以为他是个三四十岁的人,因为一个武将要想有所功绩,不到这个年纪,也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二人只好又尬笑着朝赵睿跪拜一番,才起身被赐坐。
二人态度恭敬,先是来了一番自我介绍,赵睿听了才知道,这就是大宝教唯二的实际掌权者了。
他们在吉州一带发迹,现在有两万多人,都是赵睿坚定的拥护者,赵睿了然的点点头,这如果放在现代,相当于自己有着两万多人的铁粉。
在交谈中,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