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妖孽-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咣,咣!哗啦……”

    这次开炮马上就让交趾兵力又减少了许多,并且还击倒了不少回回炮,现在完好的回回炮已经所剩无几了,交趾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想回去吧又怕炮击,可是即便再去操作那几架回回炮,也不能对谅江城形成什么有效的攻击了。

    交趾军统帅转身回望,恨的是咬牙切齿,可他的内心最终还是被恐惧所占据,跺脚说道:“全军撤退!”

    就这样,三万多人变成两万多,连剩下的回回炮都不要了,大军仓皇而逃。

    其实本来交趾也没想着近期攻打赵睿,因为吴哥人当真没有食言,已经派出了巨量的象兵攻击交趾的边界阵线,同时南边还有忽然间武器精良的占城人骚扰,作为国君的太上皇陈炯真是苦不堪言。

    不过这个时候有元朝使者自大理南下,去拜见陈炯,说赵睿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如果交趾愿意出兵的话,那么元朝可以提供最先进的回回炮作为支援。

    起先陈炯还没有同意,可是看到了回回炮演示的威力之后,紧打紧的挤出三万多人的军力,直奔谅江府。

    不过最终陈炯还是没有得到胜利的果实,只能品尝着失败的果实……

    赵睿他是妖怪吗,几番征战,交趾竟然没有一次获胜,这……这不合情理啊!

    元朝的使者一直住在皇宫等待消息,听说征讨的大军回来了,赶紧去找了陈炯询问消息。

    联系交趾对赵睿发动进攻,这本身就是元军的谋略之一,煤场被赵睿守住地势之力无法进攻,再加上对南宋用兵到了关键时刻,所以就想着拉拢交趾对赵睿的腹地进行打击。

    可没想到,有了最新式回回炮助力的交趾人也失败了。这不禁让元朝使者生出了南蛮之人不可靠的感觉。

    可是交趾人死得再多也与元朝无关,反正元朝是没有什么损失的。

    “既然如此,太上皇就把回回炮都给我运来吧,我也要回去复命了。”

    “没了……”陈炯的脸色有些难看。

    “什么没了,没了什么意思?”元朝使者惊讶的站起身来,心里已经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说是赵睿使用了火炮,那些回回炮都被摧毁了。”陈炯声音里透着无奈,知道这下麻烦了,很可能把元朝也给得罪了。

    “什么!”

    使者的嗓音变得尖锐起来:“你知道一架新式的回回炮要多少两银子?昂?我给你们五十架,现在一架也没有带回来,你让我怎么回去交代!”

    一架没有当然不可能,元朝使者现在已经在猜测是不是交趾人贪图回回炮的威力,便给贪墨了?

    “给银子吧,一架二十万两,总共一千万两!”元朝使者没好气的说道。

    “我……我也没那么多银子……”

    陈炯难受的不行,近期接连征战,每时每刻都在大把大把的消耗银子,打仗就是打钱,现在国库上下还真是没有一千万两银子。

    “哼!大胆交趾,你们也敢贪图我们大元的东西,等着吧,你们陈朝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使者认定了交趾扣下了回回炮不归还,气呼呼的离开,陈炯在后面张口结舌半天,硬是说不出话来。

    五十架回回炮都给人家整没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过了半天陈炯才缓过劲来,朝外吆喝着:“来人啊!把刚才征讨谅江府的统帅给我斩了!抄家!还要满门抄斩!他妈妈的!”

    陈炯气急,一脚踢翻了茶几,从宋朝来的名贵瓷碗被摔得稀碎……

    有了这次龌龊的失败,陈朝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以前需要应付西南两面的敌人,而现在北面还有元朝和大理的联军进行侵扰,而东面的赵睿更像是一只野兽,在虎视眈眈的等待时机,交趾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赵睿现在没有半点对付交趾的意思,只不过是他们太倒霉,正好赶上了试验火炮的时候。

    赵睿也明白,单纯的武力征服是没有意义的,你可以武力征服别人,别人也可以依靠武力重新夺回去。

    那么什么才是征服的王道,那就是先进的生产力,等到赵睿优质先进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攻占全球的时候,也就近乎于占领了整个世界。

    不过那个时候就要印制自己的货币,然后用大差额的汇率彻底的控制各个国家,让所有国家的人都为我们打工卖命!

    记挂着冶炼工作的进展,赵睿随即到了万崖州,许久没有来的万崖州简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人口变得多了,大街小巷摩肩擦踵的,都是行走着的人潮,怪不得之前张镇南提议要做一个扩城的计划,当时赵睿同意完全是处于信任,可是今日走在街上所见的状况,赵睿也是明白,这座城真的快要人满为患了。

    其次就是城内的建筑更加的密集,但是有着赵睿前期的规划,也没有搞得乱搭乱建那一套,所以看上去还是比较整齐有序的。

    市集上商铺林立,人潮涌动,让赵睿特别注意到的就是孩子的数量也明显的多过从前,可能是安定的生产生活,带来持久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人们的孩子的降生率也大大的提高了。

    赵睿逛了一圈感觉还不错,有点繁华城市的味道,而且宋人与交趾人杂居,也没有发现什么种族歧视之类的丑恶显现,作为统治者的角度来说,民族大融合才是最乐于见到的情况。

    到了靠近矿区的冶炼中心,韦卢听说赵睿来了,急忙的迎上来接待,从前那个只是流民的铁匠,现在已经成长为整个冶炼中心的负责人。

    询问过后,赵睿了解到韦卢已经参照着理论书籍,正在不断完善着熔炉的技术,虽然现在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总体上还是向着良好的趋势发展。

    而后赵睿特地询问了蒸汽机的进展,韦卢到了这个问题上就有些不好意思,说正在进行着试验,想要出成果可能还需要些时日。

    赵睿对于这方面的难度还是比较理解的,最初的蒸汽机是为了抽取煤矿的水泵而发明出来的,自己现在就让韦卢制作改良蒸汽机,也算是跳过了不少的阶段,所以他现在必须自己做实验,来加强对蒸气机技术理论的理解。

    于是赵睿宽慰他几句,让他不要着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他每天搞明白一点,总有融会贯通的一天。

    至于书籍上的简体文字,赵睿已经教过了林世昭,让他出版了简繁对照的书籍,这对于读书不算太好的林世昭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荣誉,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出版自己的书,虽然其中的内容都是赵睿教他的。

    这本简繁对照书极大的方便了技术人员对于现代资料的理解,但是学识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积累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完善。

    林世昭因为出书的原因,在众人的要求之下,在万崖州开设了赵睿领地中的第一家公立启蒙学堂,白天教孩子,晚上教大人,全都用的简体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看与写的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要知道当初后世解放后,扫除文盲,就是靠着简体字这样的“秘密绝招”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赵睿当初对于这个学堂的开建也是双手赞成的,现在招收的很多都是十岁左右的大童,等到他们识字过后,赵睿准备再培养一批讲师教给他们数理化,对于大学赵睿不知道,但是高中以前的知识,自己还是完全了解的,教给古代人完全没什么难度。
………………………………

第二百零七章 纺织大神

    随后赵睿又在韦卢的陪同下,参观了各个仓库,目前铜矿铁矿的出产量都是不错,特别是煤炭出产量最大,这也跟赵睿当初在煤场下了大气力有关,而现在持续不断的高产,也说明了舍利威是个极有管理天赋的人,此前赵睿看人的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看着一切井然有序的发展,赵睿也放心了许多,刚才心里念着林世昭,所以打发了韦卢,又带人去参观一下启蒙学堂。

    到了门口还未进去,赵睿就听到了学堂里传出一阵阵朗朗读书声,站定细细分辨一会儿,听得出孩子们是在读着千字文。

    对于千字文赵睿还是蛮欣赏的,这篇文章在自然,为人处世,政治,生活方便都有简略的阐述,诵背起来朗朗上口,真不愧是传统启蒙经典之一。

    赵睿踱步进入了院子,从课堂门口看去,林世昭摇头晃脑,还真有些私塾先生的味道。

    “林先生可在啊?”

    林世昭当然可以分辨出赵睿的声音,抬眼一瞧,赵睿正在门外笑吟吟的看着自己,便惊喜的想要窜出来,临走到门口又对屋内的弟子们说道:“都好好背,为师待会儿回来检查,哪个背不好,手心要挨戒尺的!”

    这些孩子显然对“戒尺”这个词极为敏感,诵读的声音比刚才更要大一些。

    “林先生好大的师威啊!”赵睿笑着调侃道。

    林世昭脸上迅速从严肃转变成了嬉笑,“哈哈,赵大哥,你就莫要嘲笑我了!”

    “怎么样,先生难不难做?”对于小舅子,赵睿还是比较关切的。

    “这有何难,谁不听话打他便是了,想当初我上私塾的时候,先生也是这般对我……”

    林世昭思索着回忆过去,脸上露出不堪回首的痛苦表情,显然是从前没少挨揍。赵睿笑着想到,还不是因为他淘气不肯学才挨打的,不过教育哪能仅仅靠着体罚来进行,正要准备说他两句,忽然一想,还是算了。

    所谓严师出高徒,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孩子好多都是穷苦人家的,平时可能还有农活,手工之类的干扰,若是不严一些的话,很可能出不来什么好的效果。赵睿他现在主要追求的是效率,而不是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经济还没发展到一定阶段,哪里来的人性化,还是先朝着小康的目标狂奔吧!

    嘱咐林世昭好好教书,赵睿随后返回了大宝城。

    这一阵子因为纺织的问题,赵睿明显的跟林梦瑶相处的时间多了一些,因为是林家妇女掌管纺织工坊,所以织布机制作的时候,林梦瑶倒是帮着解决了不少问题。

    阿茹娜现在完全沉迷上了健身运动,赵睿那套健身设备就好像是专门为阿茹娜定制的一般,赵睿简单的教给她锻炼方法,阿茹娜坚持锻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身材已经算得上是标准的魔鬼身材,赵睿随意的看上一眼,就会被她的完美曲线给折服。

    赵功则是在赵睿的授意下,成立了细作部门,打探着邻国的情报每日送到赵睿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让赵睿不必担心被突袭的风险。

    而赵小依现在兼任着财务总管,赵睿制定了额度条款,由小依她来亲自把关,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赵睿要让每一个人都运作起来,现在交趾顾不上自己,算是发展的关键节点,正好趁着弹药机床还能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全力发展工业,这样才能最终用自己的设备造出这个时代的火枪。

    想着纺纱机还没有最终完成,赵睿踱步走到了纺织工坊。

    “唉,不行,还是不行!”

    走到工坊内的单间门口,赵睿听到是林梦瑶的声音,这件屋子是她专门用来制造纺织机用的。

    赵睿笑着掀开门帘,“这回又是哪里不行了?”

    林梦瑶见赵睿进来,有些气恼的说着:“好像是齿轮太大,导致的棉线总是断裂,如果换个小齿轮,那么有的纺锭就转不动,唉!”

    “可能是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吧。”赵睿轻声安慰着,坐到了林梦瑶的身边,右手揽住她盈盈一握的纤腰。

    “不要着急,慢慢试验总会出成果的。”

    赵睿现在没有精力去钻研太具体的事情,而林梦瑶精通纺织,可能自己参与的话也不一定能有太好的突破。

    林梦瑶轻轻的靠在赵睿的胸膛上,任由他搂着自己,两人最近时常在一起,这种亲昵的举动林梦瑶已经习惯了。

    这时候,门帘子忽然被撩开,林母正想进入,看到了赵睿在搂着梦瑶,一下子定住了。

    “额……我还有些衣服晒了没收,赵睿你多坐会。”

    说完,林母赶紧溜走了。

    林梦瑶则是和赵睿对视一眼,同时轻声笑着。

    林母早就不管女儿与赵睿的事情了,现在以赵睿的身份,不知多少女子想要投怀送抱,所以林母希望他们两人多多相处增进感情,来稳固林梦瑶在赵睿心中的地位。

    这些日子,纺织机在一刻不停的生产着,然后又通过印染之后,销售到占城国,又为赵睿带来了大量的金银与粮食。

    虽然赵睿现在制定的价格几乎是宋朝棉布的一半,而且质量还比南宋的要好,所以往往是刚刚生产出来,就被李福林的人拉走了。

    但是附近城县的棉花和生丝已经快要被赵睿收购一空了,赵睿开始着急起来,若是采买不到的话,停工一日就是一日的损失,这该如何是好?

    现在又到了农耕时节,宋风义又成了黑瘦老农的形象,赵睿看他乐在其中也不去管他,只是让他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棉花和桑树林,现在有了占城国的水稻,价低量足,所以领地之内的水稻种植也无需在扩大面积。

    但是棉花和桑树毕竟还有一段生长期,在赵睿有些无望的时候,希望他赶紧回来的那个人终于回来了。

    几十架马车停到了王爷府的门口,它们排着一字长队,包裹巨大,看上去蔚为壮观,赵睿用手按了按,有着绵软的弹性,就知道是纺织材料了。

    回到了王爷府内,夏归先领着一个妇人早就等候多时了。

    看到赵睿回来,夏归先与那个妇人赶紧起身行礼。

    “免了吧!”赵睿坐在主位上,语气带着不善。

    “好你个夏归先,让你办点事情如此拖沓,这前后将近两个月了,你怎么才回来!”“王爷,你可冤枉我了,我在路上可是半点也没有耽搁!”带着委屈的表情,夏归先说道:“当时我要到浙广一带,图便利找了个官船坐着,谁知海上遭遇了风浪,我便被大风吹到崖州了!因此才耽误了行程,不过幸好我在当地寻到了这样一位纺织能手,便带着她去采买纺织原料。”

    “哦,原来这样,那算了,你人没事就好了。”既然遇上了海难,能保住性命不错了,所以赵睿也不多加深究。

    随后赵睿的目光又转向了这个妇人:“这位娘子精通纺织?”

    这个妇人相貌平平,姿不出众,约莫二十七八岁的光景,但是举止间有着常人不具备的淡然与大气。

    “民女黄秀参见王爷,我本是松江府人,自小就从事纺织,后来流落到崖州,跟着黎族的姐妹们又学了很多纺织上的敲门,精通自不敢当,只是当下纺织技艺无有不会罢了。”

    “恩……”

    赵睿点点头,心里想着什么都会,那不就是专家么,刚要在说什么却突然在心里冒出一个人来。

    这女子该不会就是她吧……

    “黄道婆?”

    “王爷您在说什么?”

    赵睿想起历史上在纺织业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做黄道婆,真名也没有什么考究。传说她流落到崖州之后,当地人们同情他童养媳的悲惨生活,接纳了她,而且还传授给他黎族先进的棉纺织工艺。

    当时黎族人民生产的黎单、黎饰、鞍塔闻名内外,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浙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

    直到后来才返回家乡,那时候植棉业虽然兴旺,可是棉纺织的技术还很落伍,所以黄道婆就教授给人技术,改改良了棉纺织的设备,推动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

    直到今日,某些地方还流传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的民谣。

    后来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至元二年,为她立祠,岁时享祀。

    赵睿震惊了,这就是大神级别的纺织圣手啊!

    虽然身处的时空与历史略有差异,可是面前这个女子,应该就是黄道婆无疑了,只不过因为夏归先偶然的海难,而使她早早的从崖州“出山”了。

    “哈哈,太好了!夏归先,这次你真是立了大功了!”

    夏归先和黄秀一阵呆愣,本来还以为要织布检验一下技术的,怎么王爷倒是先夸赞起来了。

    夏归先可不管那么多,赶紧笑着谦虚起来。

    赵睿懒得跟他废话,叫他先歇息几天,又把黄秀带到了水利织布机这里。

    一进屋子,黄秀立即被成排成列的自动织布机给惊呆了,虽然黎族人技艺高超,可是也没见过有这样不用人力的织布机啊!
………………………………

第二百零八章 纺织机成

    “怎么样,我这里的织布机不用人工,速度和质量还比人工快,价格也便宜!”

    虽然有些班门弄斧的嫌疑,赵睿还是得意的说道。

    “这……其实还可以更快,更好……”

    果然是纺织圣手,黄秀立即就想出了几个改进的措施,细细说给赵睿听,又把赵睿说的晕头转向,因为这些织布机是林梦瑶和她娘一起参照着图纸做出来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赵睿还真是搞不明白。

    “别跟我说这些,我带你去见一个人,到时候你们俩再研究吧!”

    赵睿命人驾着马车,把自己和黄秀送到了纺织工坊。

    到了工坊里,赵睿把黄秀介绍给林梦瑶和林母,起初二人不以为意,因为她们已经算是纺织经验丰富了,并不觉得这个貌不惊人的女子能厉害到哪去。

    可是当黄秀把修改织布机的建议说了之后,两人都是不可思议的看着她,因为她说的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还能从中感觉出她对于纺织工艺的深刻理解,完全在自己母女二人之上。

    “太好了,赵大哥,你这可是请来了一个高手啊!”

    黄秀为人沉稳,似乎经历了不少风浪,对于夸赞只是淡淡一笑。

    “黄姐姐随我来,我正在研究的纺纱机还有难点,你肯定能帮到我!”

    林梦瑶变得热情起来,拉着黄秀的手去了单间,林母随后也在后面跟上。

    赵睿闲来无事,看看工坊里正在一刻不停纺织的妇女们,想着以后可能是在不需要这么多人了。

    一件衣服从头到尾,工序太多了,简直就是上天对于人类的折磨,现在有了工业纺织机,则是把人类从繁琐的,无限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意义太重大了。

    “呀!成了!”

    林梦瑶欢欣的声音从单间内传出,接着林梦瑶掀开帘子叫喊道:“赵大哥,你快来看看,黄姐姐只做了小小改动,纺织机就可以正常运转了!”

    这么快!

    这才多长时间?

    赵睿想不到自己就一阵出神的时间,那边就已经改好了纺织机。

    “我来看看……”

    赵睿疾步走入单间,若是纺织机也成了的话,那就可以解放更多的人力!

    屋里黄秀站在一旁轻笑,林梦瑶开心的抓着自己的胳膊,而林母则是满面不可思议的摇着齿轮。

    随着林母手臂的旋动,安插在纺织机上的八个纺锭正在徐徐转动,一根根结实的棉线就那么一圈圈的绕在纺锭上。

    之前困扰林梦瑶的干涩,断线的问题,一下子都消失不见了。

    “黄秀,原来你这样厉害!”赵睿都忍不住赞叹着。

    黄秀没有居功,反而说道:“我觉得还是想到这个方法的人才最厉害,我本来也有多个纺锭的想法,但是按照我的思路,最多只能有三个纺锭,但是今日见着这样的结构,我想或许可以设计更多的纺锭,即便是百十多个,也不成问题!”

    这么多……

    林梦瑶和林母同时倒吸一口冷气,百多个纺锭太惊人了吧,要是换个人来说,肯定当他是信口雌黄,可是现在是黄秀说出来的,就说明是非常有可能制造出来的。

    而赵睿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完全可行的,于是便让黄秀就住在林家,平时一起到工坊研究纺织机,也好有个照应。

    对于这样的安排,双方都是满意,黄秀孤身一人来到交趾,在两个女人的家里住着较为方便,而且林梦瑶觉得可以从黄秀那里学到技术,更是开心不已,而且有了黄秀的帮助,就可以给赵大哥设计出更好的纺织机了!

    黄秀的到来给了赵睿很大的惊喜,她不但改良了水利织布机的细节,让它们快速稳定运行之外,而且还在监管着纺织机的制造,她为人细致,打造出来的样机可以装备80个纺锭。

    80个纺锭同时绕线,可把工坊里的人吓坏了,不过这还是赵睿出力给摇的齿轮,下一步就是进入批量生产,然后建造水利工厂,这样在没有蒸汽机的作用下,两个工厂也能持续运转。

    虽然产量比不过大型工厂,但凡是都有个先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纺织机和织布机都有需要调整的一些细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