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假太监-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老家伙顿时知道露馅了,不过他们并未太当回事,反正叶珣也不在家,难道还收拾不了这些只会抡刀射箭的侍卫吗?
这两老家伙也确实有真功夫,转眼间就施展身法避开箭雨,然后跳入府中,开始疯狂地屠杀府中的侍卫。
侍卫中虽也不乏高手,但跟昆仑二老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片刻间,侍卫们就死伤一大片。
有见机快的侍卫首领,立刻一面派人去求救,一面派人去通知几个女主人赶快转移。
此时在花家姐妹的闺房内,除了花家姐妹还有大玉儿和多尔衮。
这四个人年纪虽然不大,却都是见过大世面的,虽然外面不断传来侍卫们临死前的惨呼声,却愣是没有一个害怕的。
花家姐妹对叶珣和叶珣的手下有种近乎盲目的信任,而且她们还有红袖交给她们的杀手锏还没用呢。
大玉儿和多尔衮可不这么想,惨叫声越来越近,说明敌人也越来越近,再不想办法,敌人怕就要杀进来了。
大玉儿刚要说话,就见花蕊从怀中掏出两个瓷瓶,一个瓷瓶倒出几粒药丸,她和姐姐吃了之后,又递给大玉儿和多尔衮。
“把药吃了,可以保命的”
大玉儿和多尔衮自然也十分信任两个小姐姐,接过药丸吃下后,就见花蕊将另一个瓷瓶打开,随着凭盖被打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也飘散出来。
虽然都吃了解药,可闻到这股香气,几个人还是感到一阵眩晕。
大玉儿见状大喜,拍手笑道:“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吓死我了”
多尔衮年纪最小,见识却比几个女孩多太多了,只高兴了一下,就皱眉道:“听声音就知道,刺客应该是武林高手,如果他们会闭气,我们的药不是不管用了?”
“那你说怎么办?”
三个女孩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道。
多尔衮小大人似地皱着眉头想了想,忽地眼前一亮,道:“你们忘了我们还有件法宝没用哪?就是火枪啊!”
经多尔衮这么一提醒,大玉儿和花家姐妹都想了起来,在草原的时候,叶珣还曾教她们放过,后来叶珣去京城,火枪就被她们带回来了,因为大玉儿和多尔衮喜欢,就一直被放在身边。
火枪的威力那是不用说了,管他是什么武林高手,一样能把他打成废物。
想到就做,几个小家伙立刻就忙碌起来。
此时昆仑二老已经到了房外,两老家伙江湖经验极其丰富,无须谁引领,一看侍卫们重点保护的地方,就猜到他们的目标在那。
再次打飞挡在身前的侍卫后,二老中的老大忽地一拉老二,道:“小心点,房子里有点古怪”
老二抽了抽鼻子,不屑地道:“不就是点迷药吗?屏住呼吸就是了,咦!里面伸出来的东西是什么?”
老大这时也看见了,只见窗户不知何时被捅了两个小洞,两根黑乎乎的东西从里面伸了出来。
老大见状不由失笑道:“这是什么?发射暗器的手弩吗?快点发射啊!大爷都等不及。。。”
老大的话音未落,就听“砰、砰!”两声,像是在配合他一般,两根黑乎乎的东西中火光一闪,老大和老二只觉身子同时一震,然后一阵剧烈疼痛从身体的某一点上传来。
“好暗器。。。”
昆仑二老做梦也没想到这世上还有他们躲不开的暗器,待明白过来的时候,胸口要害部位已经中弹。
得说多尔滚和大玉儿都没有白练火枪,不然怎可能一击就中。
“打中了打中了!快、快点再装弹。。。”
几个小家伙明显有点忘乎所以了,兴奋之下,竟然喊出声来。
好在两老家伙十分惜命,感觉受伤后,立刻就萌生退意,而且他们虽然听出里面是孩童的声音,但却不信这么霸道的暗器会是孩童打出来的。
两老家伙心意相通,根本不用打招呼,用手捂住伤口,强忍着伤痛纵身而起,跳上屋顶后,几个起落就消失无踪。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等侍卫们明白过来的时候,两个刺客已经消失无踪。
而随着两个老家伙的消失,府邸外也终于传来大队士兵奔跑的声音,却原来是援兵到了。
包括花家姐妹在内,谁都没想到两枪就打跑了穷凶极恶的刺客,刚刚两刺客这通杀戮,足足有近百名侍卫死伤,要知道里面有这么厉害的武器,那还用死这么多兄弟?
只是这种话谁也无法问出口,侍卫们一面严密戒备,一面开始打扫战场。
房间内几个人欢呼过后,大玉儿忽然歪着脑袋看着多尔衮,问道:“你想没想过那两个人是来救你的?”
多尔衮点了点头,非常诚实地道:“知道,可是姐姐们不是告诉过我,母仇不共戴天吗!我怎么还能回到杀害我母亲的仇人那里?再说,我若回去,那不就跟姐姐们变成敌人了?”
花蕊拍了拍多尔衮的脑袋,笑道:“好孩子,就冲你今天的表现,叶大哥一定会收你这个弟子的”
“真的吗?太好啦。。。”
多尔衮到底还是个孩子,听了花蕊的话,顿时高兴的拍手跳了起来。
叶珣府邸这边赶走了刺客,兵工厂那边的战事也已经接近尾声。
对于这场针对兵工厂的突袭,从一开始就如同闹剧一般。
女真一方自觉做事隐秘,却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的掌控之中。
待这些人接到信号杀向兵工厂的时候,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卫字营当头一击,漫天的箭雨之后,几乎就成了卫字营一边倒的屠杀表演。
士兵们严格执行着叶公公的指示,那就是绝不留一个活口,投降也不行。
只杀得兵工厂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仿若人间地狱一般。
与这边杀戮同时展开的,还有对其她女真奸细的清剿。
今夜,沈阳注定是个不平之夜。。。
………………………………
第344章 秘密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第344章秘密
当叶珣返回沈阳的时候,所有事情都已尘埃落定。
听说是多尔衮最后用火枪打跑了昆仑二老,叶珣很高兴,不过并没感到意外,因为作为大清帝国的缔造者之一,若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那才是让人意外的。
因为处置得当,那晚的骚乱并未给沈阳造成多大损失,而就在叶珣返回沈阳的时候,赫图阿拉也终于传回准确消息。
皇太极亲率六万精锐,已经沿着刚修好的官道,正向抚顺关扑来。
情报显示,皇太极此次虽然精锐尽出,但仍留了两万多人马驻守赫图阿拉。
这样算下来,建州的所有兵马数,就跟叶珣预计的差不多了。
皇太极此次来势汹汹,而辽东军经过一年多的整训,不论是战斗意识还是作战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但尽管如此,叶珣还是不看好大军正面与女真军队硬拼,兵者,诡道也。
事实上叶珣一直很佩服皇太极的做事风格,现如今朝鲜战场还没分出高下,他却毅然决然地将大部分兵力从朝鲜撤出,这也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毕竟朝鲜战场上已经出现了辽东军的身影,如果此战在败,怕是建州就真的再无翻身之日了。
………………………………
第345章 进兵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d=46326》〃target=〃_blank〃》:11311/modules/article/id=46326》明朝假太监
第345章进兵
平心而论,皇太极现在有点后悔了,后悔跟叶珣撕破脸皮,后悔这么早就暴露了建州的全部实力。
如果叶珣能率领辽东军在抚顺关或是抚顺与女真大军开战,或许皇太极还不会有这种感觉,或是这种感觉来得不会这么快。
但叶珣居然一战未打就全线撤退,这给了皇太极一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而且辽东军不但全线让出抚顺一带,甚至一个陷阱未挖,一个地雷没埋,而这显然不符合叶珣阴损的性格。
事有反常必为妖,难道叶珣是在玩诱敌深入的把戏?
辽东各地对此次女真大军入侵之事的反应,已经陆续送到皇太极手中。
居然没有一个城池派出一兵一卒驰援的,以叶珣在辽东的威望来说,正常情况下,这些城池肯定是会派兵支援的,那出现这种情况就只有一种解释、叶珣命他们按兵不动的。
事实上,皇太极早在赫图阿拉准备了一只万人精骑,就是用来袭击各地援兵的。
现在看来,女真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叶珣的算计掌控中,所以皇太极才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向沈阳挺进?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女真的八旗军虽然名义上归属大金朝廷,但各部族首领对军队仍有很强的控制力。
这些部族首领们,就如同一只只吸附在大金身上的吸血虫,打仗得是有好处跟着地。
随着叶珣对建州加大封锁力度,建
………………………………
第346章 勤王
辽东大战一触即发,此时的中原也一样不平静。
魏忠贤经叶珣进一步提示后,开始了真正的挟天子令诸侯。
内阁,全换上自己人,六部九卿,按价钱定官位,锦衣卫、东厂、御马监等京城武装力量部门,清一色的嫡系狗腿子。
至于所谓的东林君子们,则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朝堂上下,卖官鬻爵盛行,那些敢说话或是正直一些的官员,要么被排挤下去,要么干脆辞官不做。
一时间,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大明朝堂也成了魏忠贤的一人堂。
不过就如同历史上的魏忠贤一样,别看他铲除异己的时候手段毒辣,但对九边的将士还是比较上心的,这家伙显然也有要学叶珣控制军队的想法,所以不但大幅提高边军的军饷待遇,还时不时地对边军将领给予奖励。
军人没那么多弯弯肠子,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在魏忠贤这样连番攻势下,魏公公的大名也逐渐在军中响亮起来。
收拾完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魏忠贤的眼睛又盯在了朱家那些藩王身上,而第一个上线的,自然是福王朱常珣,谁让他最能嘚瑟,总是想勾搭朝中重臣的?
按照魏忠贤和他那些高参们的计划,先以皇帝的名义拟了一道圣旨,招福王进京议事,只要福王进京,就给他扣上违反祖制的帽子监禁起来。
这是一个投石问路的计划,收拾了朱常珣,如果其他藩王没反应,就继续对其他藩王动手,直到把所有朱氏藩王全削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削藩之策。
不可否认,魏忠贤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藩王的存在,就是一群趴在帝国身上的吸血鬼,清除了这些吸血鬼,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只是魏忠贤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朱常珣的反抗之心。
洛阳,福王府,内书房。
书房内除了朱常珣,还有两个文士装扮的人,一个三十多岁,风度翩翩的姓张名冠长,另一个五十多岁,身材臃肿的姓魏名申。
这两人是朱常珣的左膀右臂,魏申是王府长史,本是替朝廷看着朱常珣的,却早就被朱常珣收买了。
张冠长则是朱常珣请回来的高人,足智多谋,精于算计。
在朱常珣面前桌案上,放着的就是魏忠贤伪造招朱常珣进京的圣旨。
“两位先生,皇太极已经派人送信来,他会在辽东拖住叶珣,要本王尽快定夺,你们说本王该怎么办?”
都是最心腹之人,同皇太极勾搭,也是他们的主意,所以朱常珣对这二人并没有一点隐瞒。
“恭喜王爷,此乃天赐良机,千万不能错过啊!”
魏申第一个跳出来赞同,老家伙的私心最重,朱常珣若能当皇帝,他就有了从龙之功,绝对是前途无量地。
张冠长见朱常珣的目光扫向自己,也点头道:“魏大人的话不无道理,这确是个好机会,不过也有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兵力不足,此去京师虽不是很远,但也有不少城池,如果我们被朝廷军队缠住,待各地勤王大军到来,怕是不好收场啊!这还不算叶珣的辽东军”
听了张冠长的话,朱常珣皱着眉头道:“你是说皇太极会败?”
张冠长点头道:“属下研究过叶珣在辽东的各次战例,自古以来,打仗打的就不全是士兵的勇猛和将领的指挥,还有后勤等多方面因素”
“叶珣在辽东深得人心,对女真的封锁也非常见成效,此战只要叶珣不出大的纰漏,就是耗,也把皇太极耗死了”
魏申插嘴道:“按照你的意思,难道我们就这么等下去?”
张冠长微微一笑,道:“王爷如何看待李秉诚的来信?”
李秉诚虽然干掉了两个手下,但他在给朱常珣的信中再提到叶珣的时候,没有像以前一样以阉贼相称,而是加了叶公公的称呼。
这个细微的变化当时就被张冠长看了出来,所以他敢肯定,李秉诚要么再次变节,要么就是被叶珣吓破了胆子,不敢再参与谋害叶珣之事了。
朱常珣微一凝神,忽地眼前一亮,道:“你是说叶珣也已经对小皇帝不满,会假做不知道本王要做的事?”
张冠长一伸大拇指,赞道:“王爷英明,若我所料不错,叶珣一定会坐观王爷此次义举,当然,王爷也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朱常珣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早就给叶珣送过礼,但那死太监只进不出,收银子手不软,却没给他办过任何事,别提有多可恨了。
张冠长显然猜到了朱常珣的心思,笑道:“叶珣不缺银子,他需要的是个名分”
“名分?本王许他永镇辽东还不行吗?”
谁都知道叶珣是太监,这个永镇辽东的承诺,就跟忽悠人一样,根本没有半点营养。
“辽东王如何?”
朱常珣吓了一跳,异姓不得封王,这是祖制,更何况叶珣还是个太监。
一旁的魏申倒是反应过来,击掌赞道:“高、实在是高,以厚爵先拢住其心,待事成后,再一纸诏书将其废之,谁又会知道发生过什么”
魏申拍巴掌的时候,吓了朱常珣一跳,待魏申把话说完,也顿时明白过来,却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道:“叶珣会上当吗?”
张冠长暗暗叹了口气,他这位王爷估计是被叶珣耍弄出心理阴影了,这般瞻前顾后的,如何能成大事?
抱拳道:“如果王爷不放心,臣愿亲自去一趟辽东游说叶珣”
朱常珣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道:“找个能说会道的去就行,孤王身边不能没有你,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马上召集洛阳文武官员,本王要进京勤王”
随着朱常珣一声令下,洛阳地区顿时动了起来。
别看朱常珣来洛阳时间不长,但他舍得花钱,一通糖衣炮弹砸下去,洛阳周边的文武官员都被他买通了。
而这也不得不感谢魏忠贤了,如果不是他在朝中倒行逆施,洛阳的文武官员也不可能几乎一边倒地投向朱常珣,毕竟在这个时期,大明官员还是比较忠于朝廷的。
朱常珣没有立刻起兵,而是先向天下发了一篇檄文,文中细数魏忠贤的十大罪状,什么蒙蔽圣听、残害忠良等等。
檄文最后才是向天下发出号召,号召所有忠于朝廷的文武官员,同他一起讨伐魏忠贤。。。
………………………………
第347章 来信
“呜。。。”
苍凉的号角声响彻云空,五万女真大军如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向着沈阳猛扑过去,天地为之色变。
沈阳外围已经被叶珣派人全部清空,坚壁清野,是对付女真军队最好的办法之一。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初,距离朱由校大婚尚不足月,天气也一天天冷下来,如果叶珣选择坚守的话,皇太极最后只有退兵一途,毕竟女真人也不是铁打的。
其实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但叶珣肯定不会这么做的,因为在野战方面,辽东军同女真人还是有差距的,同时他也怕皇太极分兵袭扰其他地方。
离开抚顺之前,皇太极曾派人给叶珣送了一封信,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要叶珣像上次一样,派出一支精兵同女真勇士一战,人数定为一万,输的一方纳表称臣。
上次在铁岭城外,叶珣以五百对女真五百,结果赢了女真勇士,但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很多女真人并不服气,认为他们并非不如明军士兵,而是输在了战术上。
此次皇太极将人数定在一万,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勇士有绝对信心。
一万对一万,正面交锋,他不相信明军有这么多精锐之士。
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这本是试探性的挑战,却没想到叶珣竟然真的答应了。
皇太极和手下的文武群臣显然没想到叶珣会答应,而且据送信的回报,叶珣几乎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答应了。
叶珣居然会答应?这也太反常了吧!难道叶珣已经对辽东军的战斗力,自信到以为可以在正面打败女真勇士了?
叶珣的反常表现,让皇太极和手下们又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不过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杀过来了,其实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苍白的。
皇太极不知道,这次叶珣确实没打算使用计谋,他只是在一万铁骑中加了三十门火炮而已。
说好的一万铁骑,可没说不准带火炮吧!叶公公可是个很讲诚信地人。
辽东军从来都不缺战马,此战的主力自然还是猛将曹变蛟,同时李光荣、窦承武等人也都将参战。
在叶珣心中,这不仅是一场打败皇太极的机会,更是对部下武将们的一次淬炼。
站在城头,看着越来越进的女真大军,叶珣笑着对身旁一脸严肃的张铨道:“张大人,先恭喜你,这次你又要发财了”
历经大战,叶珣早知道主将的态度对手下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铨一愣,下意识地问道:“大战将起,劳神伤力的是公公和将士们,本官怎会发财?”
叶珣微微一笑,指着汹涌而来的女真大军,笑道:“皇太极败走之后,一定会留下大批物资,张大人可不是发财了吗?”
听叶珣说的有趣,一旁的众将都跟着哄笑起来,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女真大军,说不紧张是假的,谁不知道女真大军的厉害?
但此刻在叶珣的带动下,众将紧张的心情也随之防松下来。
张铨这才明白叶珣指的是什么,点点头道:“沈阳外围已经被我们实施了坚壁清野,鞑子来势汹汹,天气也越来越冷,肯定会带不少物资,只是公公还得速战速决才行,不然东西该被鞑子祸害光了”
严肃的人不是不会说笑话,只是冷着脸说出的话,却怎么也让人无法笑起来。
“报!启禀公公,京城急信”
身后侍卫的声音打断了众人的谈话,就近的贺世贤接过奏报,转手递到叶珣手中。
看样式就知道,这不是胡久成送来的,再看奏报上的署名,叶珣不由笑了,竟然是魏忠贤亲笔所书。
朱常珣的一举一动早在叶珣的监控之下,所以这时候魏忠贤派人给他送信,信上的内容是什么,叶珣已经能猜出八九分了。
随手拆开书信,果然,魏忠贤先是向叶珣表功,自己是如何照顾宝珠皇后的,又是如何按照叶珣的指示,将张国纪调到登州任知府的等等,最后才是向叶珣借兵,希望辽东军能再次进关,保护京城云云。
信中虽然说的很含蓄,但恐惧之意已经充斥于字里行间。
也难怪,上次京城士子百姓闹事,就差点没把魏忠贤吓个半死,现在人老朱家人跳出来了,他不害怕才怪。
叶珣看过信后,随手交给张铨,道:“张大人怎么看这件事?”
张铨看过信后,皱着眉头道:“如果皇太极不是这时候来,属下还真的建议公公带兵进京,清除国贼正当时啊!”
张铨虽然已经效忠叶珣,但对魏忠贤的行为却一直深恶痛绝,早就希望叶珣能除掉魏忠贤了。
叶珣倒是能理解张铨的想法,而且在经过永平的时候,李秉诚的行为已经告诉他,朱常珣在这个时候发动,是与皇太极约定好的,只是不知道朱常珣这次又打算用什么条件稳住自己。
沉吟片刻,才道:“张大人说的对,建奴大举进犯,这件事魏忠贤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于公于私,本公都没有理由帮他”
张铨是个比较正直的文官,有些想法是不能对他说的。
又在城上转了一会,鼓舞一下士气,才回到自己府邸,回到书房后,立刻提笔给魏忠贤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要魏忠贤坚持住,待他这边打退女真军队,一定第一时间带兵去援助他。
魏忠贤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他握着一张王牌,只要运用得当,即便不能打退朱常珣,拖住朱常珣应该还是可以的。
相信这个道理魏忠贤比谁都明白,只是相比其他军队,他更相信叶珣的辽东军。
魏忠贤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所以叶珣不会这么快让他倒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