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阴谋不能不说够毒辣,一环着套一环,而天下大事就这样,不管你实力多强大,一旦失去道义,转眼就可能让你变成过街老鼠。

    对叶珣这个皇家奴才来说,保护好皇陵是他的天职,也是道义所在,所以这口黑锅,他是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拍了拍钱谦益的肩膀,道:“你很不错,本公记下你这个人情了,待此间事了,一定有所回报”

    钱谦益等的就是叶珣这句话,忙再次躬身施礼:“能为公公效劳,是晚生的福气,公公千万不要跟晚生客气,有需要的地方,尽管吩咐就是”

    虽然在勉强抑制,但语气中的激动却是无法掩饰的。

    叶珣点点头,道:“调集军队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若本公没猜错的话,凤阳指挥使麾下的军队中,一定有白莲教内应,依钱先生之见,本公该如何处置此事?”

    消息是从王一鸣那里传出来的,先不说是真是假,起码对此次淮安民变,王一鸣是知情,甚至有可能也参与了的。

    王一鸣是一省布政使,官位仅在总督和巡抚之下,他没理由加入白莲教,虽然不排除他被暗中控制的可能,但叶珣宁愿相信在江南还隐藏着另一股反抗他的势力,而这伙人很有可能来自官方。

    钱谦益知道叶珣这是在考他,沉吟片刻,道:“是晚生忽略了,公公您看这样行不,公公马上派人大张旗鼓地赶赴凤阳,警告当地驻军严密戒备,现在敌暗我明,对公公的举动也一定会暗中监视的,如果让敌人知道您已经识破他们的阴谋,想来他们就不敢轻易动手了”

    还别说,这也是个办法,不过他都能想到的,叶珣又岂会想不到?

    点点头道:“主意不错,可以试试,另外本公还有一事相托,不知钱先生可否答应?”

    能让叶珣相求,钱谦益一时间有点受宠若惊,忙道:“公公尽管吩咐,晚生一定全力以赴”

    这家伙年纪比叶珣大多了,一口一个晚生的,把叶珣听的都直起鸡皮疙瘩。

    “是这样,本公到江南以后,很多人对本公的做法都不是很理解,钱先生能否发动一下士林,对本公的做法给一些中肯的评价,同时也要让江南更多的人知道本公这些利国利民之举”

    说到这,叶珣笑了一下,才继续道:“从前有人污蔑钱先生参与的科举舞弊,这件事本公是根本不信的,回头本公就上奏朝廷,为钱先生伸冤”

    钱谦益都快哭了,辛苦一场,要的不就是叶珣这句话吗!

    当即向叶珣深施一礼,道:“公公天恩,晚生铭记在心,为公公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叶珣笑了,不管暗中的敌人是谁,不就是想通过皇陵被破坏一事,给他头上抹黑吗!他就用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反击。

    江南军方从来都不是叶珣的势力范围,而凤阳那边又有重兵把守,所以想要在凤阳那边搞事,肯定会有军中人做内应。

    想到这点,叶珣就知道,不论他做什么,恐怕都阻止不了有人破坏皇陵一事。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任由发生好了,正好可以看看都有谁会因为这件事跳出来。

    实力面前,任何阴谋都是苍白的,跟老子玩阴谋诡计,你也得有那实力才行。

    钱谦益是有文化的读书人,起码在表面上是不屑与商人为伍的,同时还想尽快完成叶珣交代的任务,所以直接就告辞离开了。

    钱谦益离开后,叶珣叫进侍卫,命其传令给项彪,密切关注凤阳方面的动静。

    田尔耕已经传令金陵那边的锦衣卫帮忙调查,暂时还无需西厂的人出面。

    重新返回大堂,里面的场景却不由让叶珣一愣。

    只见所有盐商们正排着队在沈长山面前登记着什么,满心疑惑下迈步走过去。

    沈长山瞥见叶珣过来,忙放下手中笔笑着站起来道:“公公恕罪,在没征得公公同意的情况下,在下就擅自将公公建船厂需要银两的事告诉了大家,建造船厂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家为公公的义举所感,纷纷慷慨解囊,要为公公的义举尽一份绵薄之力,目前已经募集了八十余万两,公公请过目”

    居然还有这种事?

    叶珣下意识地接过登记簿,却没有看上面的数目,随手丢在桌上后,抱拳先是冲沈长山施了一礼,然后转向下面的盐商们。

    “诸位的好意,叶某心领了,只是这钱本公不能要,不然别人还以为本公是在借机敛财呢!”

    听了叶珣的话,沈长山不由一愣,心说你找这帮家伙来喝酒,不就是因为这事吗?怎么又不要了?哦!是看钱少吧!

    沈长山这次真的冤枉叶珣了,叶珣不是不想要钱,而是再玩以退为进的把戏,假装谦让一下。

    只听叶珣继续道:“诸位都是我大明子民,你们的银子也都是辛苦打拼而来,虽然朝廷缺钱,但本公又怎能把主意打到你们头上?所以诸位的好意,本公只能心领了”

    叶珣的表演十分到位,此刻的他,就仿佛一个正义与廉政的化身,浑身都散发着圣洁的光芒。

    盐商们都愣住了,这是那个传说中贪得无厌的大太监吗?所有人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望向沈长山。

    沈长山干咳一声,道:“公公虽有爱护之心,但我等略有身家之人,也要为朝廷献一分薄力,为公公分忧,刚刚只顾着帮各位登记,还没来得及写我的捐赠数目,这样,本人认捐纹银一百万两!”

    沈长山的话音刚落,所有人也都反应过来,敢情这死太监不是不要钱,是在嫌钱少啊!想明白这点,立刻就有人高喊起来:“刚刚写错了,我捐二十万两!”

    “我捐十万两!”。。。


………………………………

第438章 幕后黑手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人配合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托,只是今天叶珣确实没想到沈长山会如此配合,一个假意的做作,让他想要募集的银两,顿时就翻了三倍。

    叶珣心中欣慰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这帮盐大爷,是真他娘的有钱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得到捐助后,叶珣当即拿着那本捐助名册告诉盐商们,今后不论是在江南还是辽东,亦或是大海上,朝廷都将优先照顾这些曾经为朝廷建设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商人们,每家都会发一面锦旗,以示表彰。

    可以说这次晚宴是非常成功的,不但叶珣弄得沟满壕平,盐商们也从叶珣这里得到了想要的承诺。

    或许有人会怀疑叶珣是在借机敛财,但用不了多久,叶珣就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对待那些帮助过他的自己人,叶珣绝对是说话算话的。

    盐商们都走了,沈长山却被叶珣留了下来。

    “沈兄,这次的事真要多谢你了”

    没有过多的矫形,叶珣是真心感谢沈长山的这次义举,不是叶珣真的有多缺钱,而是建造海军和船厂,都是非常烧钱的,现在开海通商所带来的利润还不明显,朝廷又四处用钱,所以叶珣必须要施展一切手段弄钱,名声不好就不好吧,反正那玩意也不能当饭吃。

    “呵呵!公公严重了,因为在下也经营海运,所以知道这种生意前期投入是很大的,在下也只是做了该做的,而且以在下对公公的了解,公公也不会让在下白辛苦一场,您说是吧!哈哈。。。”

    “哈哈。。。叶某就喜欢跟沈兄这样直来直去的人打交道,感谢的话不说了,有件事还想跟沈兄打听一下,据我所知,金陵就有一个造船厂,那里现在还能造出千料以上的大船吗?”

    历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时所乘大船,就是在金陵造船厂打造的,后世还有龙江宝船厂遗址的旅游景点。

    沈长山摇摇头,道:“那里现在也造船,但按朝廷规定,是不准许造千料以上大船的,更别说海船了”

    叶珣记得郑和留下的航海图和一些造船图纸,后来都被弘治朝的兵部尚书刘大夏一把火烧了。

    幸好那老家伙没赶上叶珣穿越的时候,不然非得被叶珣捏死不可,那有这么祸害人的?

    时过境迁,现在叶珣就是有再大的火气也没地方发啊!

    金陵的龙江宝船厂势必要扩大规模,只是要等叶珣去金陵之后再说了。

    现在不论是明里暗里,叶珣都在高薪聘请造船技师,只是叶珣一个半路出家的,终归不如沈长山这样根深蒂固的老牌海商,所以很多事还得沈家帮忙。

    同沈长山一边说,一边走下楼,却见小箩正抱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娃在吃饭。

    小箩已经给女娃洗过脸换了衣服,女娃的脸上虽然仍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但灵动的大眼睛却十分招人喜爱。

    叶珣平时太过繁忙,所以大多数时候,小箩只能一个人待在帐中或是马车上,即便她自己不说,叶珣也是能理解那种无聊滋味的,现在小箩救下一个小女娃,正好,也算是给她找点事做了。

    沈长山告辞离开,小箩有些紧张地刚想解释,却被叶珣笑着打断了。

    “什么都不用说,你喜欢就好”

    叶珣的话音刚落,门外就急匆匆跑进一个侍卫来。

    “启禀公公,凤阳皇陵发生叛乱,一群卫所官兵,突然倒戈袭击守卫皇陵的官兵,官兵没有防备下被打得措手不及,目前皇陵已经失守,守军现正与叛军激战,请公公速做定夺”

    叶珣皱了皱眉头,从钱谦益送来消息,到凤阳真的发生叛乱,这才多大一会功夫,显然在钱谦益得到消息之前,那边就已经做好发动的准备了。

    正常情况下,凤阳皇陵发生叛乱,不管是谁在这里当官,不管是因为什么,这口天大的黑锅都是跑不了的,最终的结局很可能就是祸灭九族。

    只可惜这种情况是绝不可能发生在叶珣身上的,不过必要的姿态还是要做一下的。

    “传令,原本明天前来议事的各级将领,必须在明晚前抵达凤阳,否则军法从事”

    “传命给凤阳总兵、知府,全力剿灭叛军,绝不可让叛军逃脱,本公随后就到”

    倒霉的人肯定会有,但绝不会是他叶珣。

    今天天色已晚,命令传达出去就行,没必要连夜赶路。

    发布完命令后,叶珣就带着小箩和那个小女娃返回府衙的临时住所。

    在马车上叶珣听小箩称呼女娃的名字,不由一愣,想要细问,只是三岁的小女孩,能知道自己叫什么已经很不错了,那能说太多?

    “如是!莫非这小丫头就是以后的柳如是?呵呵!钱谦益那家伙刚刚滚蛋,如是这小丫头却出现在自己身边,莫非这也是天意?”。。。

    夜色越来越深,不过扬州城的灯火却并未见少多少,很多地方依旧是歌舞升平,人来人往,按照后世的话说,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扬州码头上停泊着一排官船,船只不是很大,都是扬州巡检司的巡哨船,叶珣的手下就是被这些船运过江的。

    不知是淮安民变的关系,还是凤阳突发兵变,巡检司的这些官船,今天也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主舰上更是戒备森严,甲板上都是四下巡视的巡检司官兵。

    船舱中,几个将领模样的精壮汉子分立两旁,中间却坐着一个带着面纱的锦袍人。

    “尊者,消息都已经传出去了,阉贼真的会上当吗?”

    能被人如此称呼的,除了徐鸿儒,还能有那个?这家伙让叶珣都不得不佩服,不但是打不死的小强,而且神出鬼没,发动了这么多力量,竟然连影子都没抓到,真的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其实这事细想一下似乎也不难理解,因为叶珣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尤其是大明的富人和官员阶层,几乎就没有不恨叶珣的,在这些人明里暗里的保护下,徐鸿儒才能一次次化险为夷。

    就像这次,如果不是有人配合徐鸿儒,他怎可能在江南闹出这么大动静来?

    而这些人之所以保护和配合徐鸿儒,就是因为他有干掉叶珣的实力。

    说白了,也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


………………………………

第439章 登门拜访

    冥冥之中,很多事情都是早已注定的。

    巡检司的异常举动,并没有报到叶珣这里,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淮安和凤阳接连出事,各营提高警惕是再正常不过的。

    如果按照徐鸿儒的设想,叶珣在接到凤阳出事的消息后,应该第一时间赶赴凤阳,这样他的人就可以趁夜在叶珣过江的时候动手了。

    只可惜徐鸿儒还是太高估叶珣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了,一直等到子时,叶珣都没有要出动的意思。

    徐鸿儒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明日大军云集,叶珣即便要过江,怕也不会坐他们的船了。

    事实上徐鸿儒还有第二套方案,就是趁着叶珣身边兵马不多,调集教中高手,一举将叶珣干掉。

    但这么做的风险实在太大,且不说叶珣的武功无人能敌,就是叶珣身边那些侍卫的火枪,也不是他手下这些所谓高手能挡住的。

    徐鸿儒是个做事果决的人,打定主意后,立刻命手下散去,巡检司恢复原样。

    在得知叶珣下江南之后,徐鸿儒已经设计了好几套刺杀方案,也就是所说的一计不成,还有下一计。

    徐鸿儒的功课做的也很到位,但他毕竟不是神,思路也根本跟不上叶珣的节奏。

    第二天一早,叶珣就轻车简从地来到码头,而这个时候徐鸿儒带领的白莲教精锐却早已撤走,巡检司普通士兵中虽然也有白莲教徒,也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谁,但在没有头领的情况下,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清晨的江面上还有一层淡淡的雾气没有散尽,到了码头后,叶珣也并没有急于过江,而是看着江水发起呆来。

    淮安民变是为了掩盖凤阳兵变,那么凤阳兵变之后,还会不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很显然,这一切事情都是冲着叶珣来的,如果开始的时候叶珣去了淮安,紧接着再折返凤阳,就等于是在被人牵着鼻子走,

    只可惜,叶珣从不按套路出牌,这样也势必打乱对方的部署。

    如果一场小小的兵变就要总督四省军务的大太监出马,那这个总督四省军务的名头,是不是也太不值钱了?

    想到这,叶珣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来人!传令路椿,即刻平定淮安民变,限一日内解决,否则提头来见”

    “传令凤阳总兵、知府,一日内平定不了叛乱,本公就请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再令各指挥使、总兵,仍按之前的命令,今晚前必须到达扬州知府衙门报到,不到者军法从事”

    这是叶珣第三次改换召集南京各军将领的地点了,怨言和不满肯定是会有的,但那又能怎么样?江南新军第一营已经成军,接下来所有军队都必须接受改制,而这样一来,势必会触及很多将领的利益,所以别说是得罪人了,恐怕不杀几个都不行。

    淮安那边已经有安排,就凤阳兵变来说,不可能所有军队都参与进去,如果非要等叶珣去平叛,只能说凤阳总兵和知府没有出力,如果真是那样,叶珣也不介意用这哥俩的脑袋祭旗。

    叶珣身边跟有书记官,记下叶珣的命令后,飞快地传达下去,随即数名传令信使,跨上战马四散而去。

    现在才早上,距离召集将领们的时间还有一整天,叶珣要做的事情太多,是不会把这一天时间浪费掉的,他要去找人。。。

    叶珣对高邮的印象是源自鹿鼎记中韦小宝的一句话,其实他不知道,在明洪武皇帝的时候,那里就已经由防御所升级为高邮卫,高邮也不是县,而是高邮州。

    幸好距离不算远,不然叶珣怕是当天都赶不回来。

    听程啸天提过这个人后,叶珣就派人将田家的具体位置调查清楚,所以到了之后,也没走冤枉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对田家最好的诠释。

    没有高墙深院,没有亭台楼阁,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一小块菜地后面,是一正两厢三间房,院子中鸡鸣狗吠,倒是十分热闹。

    一个扎着冲天小辫的孩童,正在追逐着院中的鸡鸭。

    一个白发妇人坐在院子中,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活,一边含笑看着院中奔跑的孩童,好一副温馨祥和的画面。

    看到这样的场面,叶珣几乎以为自己来错地方了,在他想来,一个从前的海上巨寇,不说他富可敌国,但财富也肯定不会比江南任何一个盐商差,却不知为何会住在这样一处地方,莫非古人也开始重视平常心了吗?

    为了表现诚意,阔木尔和两个侍卫都等在小巷外,只有叶珣一人孤身前来。

    “老人家,九公可在?”

    听到叶珣的呼唤,老妇人抬起头,慈祥的目光落在叶珣身上扫了两眼,笑道:“小哥来的不巧,他外出访友了”

    叶珣一愣,心说这搞情报的家伙欠揍了,老爷子不在家这么大事居然不上报,害得老子白跑一趟。

    不过既然来了,总不能就这样走吧!

    “老人家,在下远道而来,可否赏碗水喝?”

    “呵呵!门开着,小哥尽管进来就是,一碗水而已,怎当得起赏字?”

    老妇人语气谦和有礼,显然也不是普通人家出来的。

    叶珣不由多看了老妇人两眼,以叶珣现在的身手,对周遭气息的感应是最灵敏的,而让他奇怪的也在于此。

    每个人身上的气场都不同,习武之人和平常人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在这老妇人身上,叶珣却丝毫感受不到一点气息。

    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只有两种人,一是死人,另外一种就是同样具有高深武功的人,显然这老妇人属于后一种。

    “叔叔喝水!”

    原本在院子中玩耍的孩童,用葫芦做的水瓢端着水来到叶珣身前。

    “真是好孩子,几岁了?”

    “五岁!”

    稚嫩的童音,听着就让人心生爱怜。

    “不知这位小哥从何处而来,找我家九公何事?”

    老妇人看似随意,但叶珣能感觉到,她的目光一直都在追着自己。

    “在下来自京城,经一位朋友介绍,专程来拜访田老先生”

    叶珣恭恭敬敬地答道,不知为何,他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会不会传言有假,这位老妇人才是真正的田九公?

    “不管小哥从那来,有何目的,九公都已经老了,是不会帮你做任何事的,小哥还是请回吧!”

    还什么都没说,老妇人就开始下起逐客令来。。。

    (本章完)


………………………………

第440章 闹市隐者

    叶珣看着老妇人,忽地一笑,道:“若是在下没猜错的话,您就是真正的田九公吧?”

    听了叶珣的话,老妇人原本略显混沌的眼神中忽地闪过一道厉芒,似乎是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老妇人很快就低下头去。

    淡淡道:“刚刚老身已经说了,老身已经老了,还想多活几年,是不会跟着你们胡闹的,言尽与此,小哥若还要苦苦相逼的话,就别怪老身不客气了”

    老妇人这么说,其实就是变相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这让叶珣再次涌起想要打人的冲动,这情报工作做的,居然连人家是男是女都没弄明白,回去真得打他们屁股不可,还有程啸天,近在咫尺,又都是在道上混的,居然也不知道这个田九公的性别,真是有够失败的。

    不过听女版的田九公这么说,叶珣倒是有些明白了,恐怕田老太太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了。

    “老人家,在下叶珣,真的只是来拜会您,并无其他意思”

    果然,听了叶珣的话,田九公霍然抬头,有点不能相信地道:“你是辽东叶珣?不对啊!你不是太监吗?”

    叶珣微微一笑:“原来老人家也知道叶某的名字,既然这样,您总该相信我没有恶意了吧!”

    有些话是不能解释的,以田九公的功夫,肯定也是感受到了叶珣体内旺盛的血气,而这些肯定不是一个太监所能具备的。

    田九公盯着叶珣看了一会,才若有所悟地道:“看来应该是不假了,传闻叶公公武功深不可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说吧!找老婆子想干什么?”

    只是片刻的功夫,刚才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就变成一个义气豪兴的江湖大佬,变化之快,让叶珣都有些接受不了。

    “老人家还能喝酒否,听闻老人家好喝几口,小子特意在扬州带几坛好酒”

    听了叶珣的话,田九公微微一笑,忽地扬声道:“老不死的,小叶子来了,还不把你藏了多年的好酒拿出来?”

    房子里居然还有别人?

    叶珣自出道以来,还从未遇到过对手,无形中就养成了舍我其谁的感觉,而直到此刻,他才终于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了,起码眼前这个老太太,他就没把握能打赢。

    随着田九公的呼喊,中间的正房门一开,一个瘦小枯干的小老头,拎着两个酒坛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辽东小叶子,小老儿久仰大名,早就想去拜访了,却不想你小子自己送上门了,哈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