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军中虽然有火铳,但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像辽东军中这些最新式火枪,很多明军连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这些乌合之众的叛军了。

    居高临下看着百余名官兵端着奇形怪状的东西,很多叛军甚至大声讥笑起来。

    刚刚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教训过官兵,所以根本不相信官兵能打过来。

    “啪、啪。。。”

    哄笑声中,火枪发威了,密集如爆豆般的声音中,关墙上的叛军纷纷惨叫着跌落下来。

    别说是叛军了,就是后方观战的秦良玉等将领也都傻眼了,谁也没想到叶珣近卫的火器竟然如此犀利。

    关墙上的叛军实在太密集了,根本不用怎么太瞄准,火枪声中,叛军如割麦子般成片倒下,剩下的纷纷呼喊着四处寻找躲藏的地方。

    这时另一百仍骑在马上的近卫催马上前,几百步的距离,虽然有些坡度,但对骑兵来说,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城墙上有叛军听到马蹄声想要站出来射箭或是投掷石块,这边依旧端着枪瞄向关墙的近卫们,则立刻就将其射倒。

    说时迟、那时快,一百铁骑转眼就接近了城墙,随即一枚枚冒着白烟的小黑球就飞向城头。

    “轰隆。。。”

    很快,爆炸声伴随着惨叫声,就此起彼伏地在关墙上响起来。

    几乎是与此同时,关内也忽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本章完)


………………………………

第473章 

    在这个时代,冷兵器和热兵器的差距所在,就是热兵器可以用很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拿下关墙,也就意味着彻底打开了南坪关的大门,而秦邦屏的从天而将,则成了压倒南坪关叛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叛军跑的跑、降的降,天还未完全大亮,官兵就已经彻底占领了这座险关。

    叶珣再次与秦良玉相见的时候,彼此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昨晚开始的时候秦良玉对叶珣有所保留,叶珣也没有完全展现出实力,算是扯平了。

    “辽东军号称天下第一军,实至名归啊!叶公公可否想过,什么时候能将这么犀利的火器在全军推广?”

    听了秦良玉的问题,叶珣点点头,道:“那是必然的,都是大明军人,不能厚此薄彼,只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辽东就不说了,在入川之前,本公曾在江南推行新的募兵制,现在看效果还不错,将来蜀中的军队也是要这么改的,但这其中恐怕也会涉及一些人的利益,所以很多事情,还需从长计议”

    对江南新军的事,秦良玉也有所耳闻,但蜀中的军队跟中原军制还不一样,虽然也有卫所军户,但在苗人聚居地,军户制根本就是名存实亡,苗人们只认自己的部族首领,所以叶珣才有此一说。

    点点头道:“公公担心的很有道理,像一些偏远山区的土司们,怕就不会支持公公的新政,而且这些人大都不服王化,如果这些火器落在他们手里,还真是个问题”

    叶珣转头看向秦良玉,正色道:“本公打算正式向朝廷奏请,由秦将军出任四川都指挥使,不知秦将军意下如何?”

    叶珣所说的这个都指挥使,和蜀王承诺的四川承宣司都指挥使不一样,这个都指挥使只负责管理军队,而那个承宣使司则是文武全管,本质上就差了很多。

    听了叶珣的话,秦良玉不由一愣,几乎是下意识地问道:“朝廷放心把四川交给我们秦家?”

    话一出口,秦良玉就知道自己失言了,问出这样的话,岂不是说她秦家人有野心?

    叶珣微微摇头道:“是交给您,而不是秦家,如果秦将军愿意,您的两位兄弟将分别去辽东和沿海,实领一营新军,官职等同于总兵”

    对叶珣的这个提议,秦良玉并未感到意外,因为这是朝廷为了避免一家独大,所采取的必然手段,若是叶珣要她两儿子外出为官,那就有问题了,因为儿子将来是要继承家族官职的。

    “公公的心意,本将会认真考虑的,回头我也要征询一下家里人的意见”

    秦家是大家族,秦良玉的丈夫虽然不在,但马家那边也有一大家子人,秦良玉若是重新接受朝廷任命,还会涉及承袭等很多问题,所以别看秦良玉在外有巾帼英雄的美誉,但也依然无法摆脱家族的羁绊。

    南坪关即下,前方的二郎关和佛图关也就不在话下,人马在南坪关修整一天,随即向二郎关开拔。

    其实仗打到这里已经没什么悬念,重庆城下一战,南坪那晚爆豆般的火枪声,无不给叶珣身上披上几层闪着金光的外衣,崇信神灵的苗人们,已经没人愿意再跟他开战了。

    人马还没到二郎关,守关的叛军就一哄而散,后面的佛图关情形也差不多。

    奢崇明接到消息,坐在他那张虎皮交椅上呆愣片刻后,忽地嚎啕大哭起来。

    边哭边对手下道:“当日给我算卦的大祭司呢?把他找来,我保证不打死他。。。”

    要怎么说还得是读书人呢,都这时候了,罗松龄仍没放弃乐观的革命精神。

    “土司大人莫哭,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谁是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朝廷军队虽然势如破竹,但我军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但学生觉得永宁怕是守不住了,我们不妨退进山中,待时机成熟。。。啊!。。。”

    罗松龄话音未落,屁股上就被人重重地踹了一脚,直接给他踹了个狗啃屎。

    踹罗松龄的正是奢崇明手下另外一员悍将、瓦图。

    “就是你们这群读书的鸟人怂恿土司大人,不然大人能有今天吗?土司大人,不能再犹豫了,杀了这鸟人,将他的狗头献给叶公公,或许叶公公还能饶我们一命”

    还别说,瓦图的提议正说中了奢崇明的心思,他手下都是苗人,朝廷对这些人向来优厚,反叛之事时有发生,但朝廷只是点到为止地处理一下,并不会真的把他们这些土司怎么样。

    到时只要把罪名都推到这个汉人身上,说不准真能蒙混过去。

    奢崇明是出了名的翻脸无情,想到就做,收起眼泪,起身大步来到已经爬起来的罗松龄面前,如抓小鸡般将罗松龄拎了起来,狞声道:“都是你们这群人把老子害成今天这样的,好人做到底,罪名也帮老子担下吧!”

    “土司大。。。”

    罗松龄的话还未喊出口,就感觉掐在自己脖子上的手越掐越紧,而他胸腔中已经再吸不进一口空气,手蹬脚刨地挣扎几下,就被奢崇明活活掐死了。

    见罗松龄已死,奢崇明手一松,心中这口郁闷之气,总算是出了几分。

    转头对瓦图道:“接下来怎么办?”

    别看瓦图是个悍将,此刻心思转的倒是挺快,微一沉吟,道:“听闻叶公公喜好财货和年纪小的女娃,我们不妨拉上几车财宝去,另外再找些六七岁的女娃给他送过去,另外不知土司大人听过汉人那个负荆请罪的典故没有?”

    奢崇明的学问虽不多,但对这个典故还是知道的,只是还有些担心。

    “主意是不错,可万一那阉贼把我扣下怎么办?”

    瓦图苦笑一下,道:“土司大人,现在就是害怕也没用啊!以叶公公之能,恐怕您就是跑到天涯海角,也一样能被抓住,与其事后被抓,还不如现在搏一下,要知道以您土司的身份,叶公公也是无权处置您的”

    瓦图最后一句话算是给奢崇明吃了颗定心丸,随即命人打出白旗,将自己多年积攒的财物装了十余车,最后又在城中抓了十几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自己脱光上衣,背上一捆柴火,学着古人的样子,徒步向叶珣与秦良玉联军迎了上去。。。

    (本章完)


………………………………

第474章 送个礼物

    “奢崇明投降了,还来个负荆请罪?”

    听了禀报,叶珣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仗打的,怎么跟闹着玩似的,说完就完了?

    其实叶珣也知道,在云贵川的连绵大山中,像奢崇明这种妄自尊大、坐井观天的山大王不少。

    你说这些人虎吧!好像确实有点,一点小事都能让他们兴起造反的念头,但其实这些人都很精明,因为他们知道朝廷并不敢真的把他们怎么样,因为一旦处置不好,就很可能让这些地方陷入彻底的动荡。

    不过按照叶珣的想法,就是朝廷把这些人惯的,才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当叶珣听完斥候的全部禀报后,却说什么都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万没想到奢崇明为了讨好他,居然还抓了十多个六七岁的小女孩。

    这他娘的都那跟那啊!这不是要让老子背上千古骂名吗?干出这种事来,负荆请罪就完了吗?

    此时大军已经出了佛图关,安营扎寨后,叶珣命人把秦良玉请了过来。

    一进帐,秦良玉就拱手道:“贺喜公公,听说奢崇明那厮来负荆请罪了”

    帐内没有外人,叶珣也不装严肃了,苦笑道:“我说老姐姐,您就别损我了,这混蛋投降就投降吧!临了还坑我一把,事情要是传出去,蜀中的父老们该怎么看我啊!”

    秦良玉也笑了,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她对叶珣的为人也有了些了解,知道叶珣根本不可能有那嗜好,要么是有人故意抹黑,要么就是以讹传讹了。

    “公公放心,待奢崇明到了,我会亲自安排送那些孩子回家”

    说到这,顿了一下,才继续问道:“此间事了,公公是否打算去成都了?”

    这件事确实已经提上叶珣的日程,毕竟他不可能一直待在蜀中。

    沉吟一下,忽地一笑道:“有个礼物要送与秦将军”说完轻轻拍了拍巴掌。

    随着叶珣的掌声,帐帘一挑,两个虎背熊腰的近卫拎着一个鹌鹑似的男人走了进来。

    不待叶珣说,秦良玉看向此人的眼神中立刻就好似要冒出火来一般。

    这个被抓进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陷害秦良玉丈夫的镇守太监邱乘云。

    在知道了这件事后,叶珣就命孙洞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个人抓来,而且还必须是活的。

    得说孙洞的前期工作做的非常到位,这个邱乘云虽然大部分时间都隐身在蜀王府中,但还是被卫字营的高手抓住机会逮了出来。

    朱奉铨和费永生本来还想用这太监换取秦良玉的反水,可以说他们也太过自信了,根本就没想到叶珣手下能在他们眼皮底下把人弄走。

    “秦将军、姑奶奶,当时小人也是受人蒙骗,您就饶了奴才吧!。。。”

    不待秦良玉有进一步反应,邱乘云就扑倒在秦良玉脚前哀嚎起来。

    “秦将军,人就交给你了,如何处置,都由您说了算”

    叶珣说着挥手让自己的侍卫退下,有他和秦良玉在,这死太监动都别想动。

    多年未见,可秦良玉还是一眼就认出这个让她永生难忘的人,看着这个害死丈夫的人,秦良玉一时间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中年丧夫,没人能体会她一个寡妇的辛酸,把这个人剥皮抽筋都无法抹去她心中的伤痛。

    向着叶珣一抱拳,沉声道:“大恩不言谢”

    说罢竟真的没再提一个谢字,探手拎起邱乘云,如同拖条死狗般将不停哭喊的邱乘云拖了出去。

    叶珣没有跟出去,而是看着秦良玉远去的背影发起呆来。

    他在蜀中的根基实在太薄弱,所以必须有坚定的支持者才行,而这个支持者也必须来自军队,有军队做后盾,他才能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

    他现在是很想去成都,但去了之后呢?难道直接就跟朱奉铨撕破脸皮?这个想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先剪其羽翼,最后直捣黄龙,这才是明智之举,所以叶珣最终还是决定先回重庆。

    又过了好一会,帐外忽然传来秦民屏的声音。

    “叶公公,秦民屏、秦邦屏,以及秦翼明、秦拱明,叩谢公公大恩”

    秦翼明和秦拱明都是秦良玉的儿子,是秦家第二代中的佼佼者,一直都跟随在秦良玉身旁。

    听到声音,叶珣忙快步而出,一出帐,就见秦家四员大将已经跪倒在帐前。

    叶珣忙上前拉起秦民屏和秦邦屏,待要拉秦翼明和秦拱明的时候,这哥俩却说什么都不肯起来了。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叶公公替我家报此大仇,就是我秦家的恩人,请再受我兄弟一拜”

    不是秦家人杀不了邱乘云,而是秦良玉坚信朝廷会还她公道,只是这一等就是八年,皇帝都换了三个,她家的大仇却仍是遥遥无期,所以说叶珣是他们秦家的大恩人一点都不为过。

    “二位小秦兄言重了,快快请起,我们里面说话”

    叶珣的话音刚落,就听秦邦屏道:“老姐说了,今后就让这两小子随侍在公公身侧,多学本领,多长见识”

    这个惊喜来的可有点太突然了,原来叶珣只是想把秦良玉的两个兄弟弄走,却不想秦良玉为了感激自己,竟把儿子都献出来了。

    这两兄弟都是二十左右年纪,英气勃发,武艺也都是由秦良玉亲自传授,虽不敢说是顶级武将,但也绝对是上上之选。

    秦邦屏说完,秦翼明和秦拱明还想再拜,却被叶珣拉住了。

    “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用不着这么客气,今天可谓是喜事连连,一会将秦将军请过来,我们痛饮一番”

    叶珣是真的很开心,有了秦家的鼎力相助,他在蜀中的举措必将事半功倍。

    邱乘云已经在马千乘灵位前被砍了脑袋,而且脑袋还让秦良玉的亲卫送回秦家,回头还是要摆在马千乘坟墓前的。

    秦良玉无疑是个极其洒脱之人,很快就从悲痛中缓过神来,得知叶珣要宴请她之后,竟亲自抱着一坛老酒来了。。。

    奢崇明的叛乱如一场闹剧般,雷声大、雨点小地收场了,但造成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虽然奢崇明兵败投降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但就在叶珣和秦良玉他们在喝庆功酒的时候,无数被乱兵残害过的百姓们,已经拖家带口地从四面八方向重庆涌来。。。

    (本章完)


………………………………

第475章 局势混乱

    成都蜀王府,还是那间书房,只是这次费永生不再是站在朱奉铨面前,而是瑟瑟发抖地跪在地面上了。

    “王、王爷恕罪,那阉贼实在太难缠,只是、只是谁也没想到那奢崇明会败得如此之快”

    极度惊恐之下,费永生话都说不利索了。

    “本王让你查的事,查的怎么样了?”

    朱奉铨的声音仿佛来自天外,也一如从前般阴冷,让人听不出喜怒。

    “回王爷,那伙人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事后立刻将痕迹消除的干干净净,显然是老手所为,而且臣听说阉贼在辽东的手下、卫字营,已经先一步潜如蜀中,这件事很可能就是他们做的”

    “哼!都是一群废物,人都被抓走了,却只能猜测是什么人所为,你们还真是能干的很啊!”

    一听朱奉铨这般说话,费永生本来已经稍微直起的腰身,忙再次伏低下去。

    “本王累了,你去吧!”

    听朱奉铨让自己走,费永生不但没高兴,反而吓得再次急声道:“王爷息怒,臣还有一计,这次即便杀不死那阉贼,也定能将他赶出蜀地”

    “讲!”

    费永生用力咽口吐沫,润了下因紧张而变干巴的嗓子,道:“蜀地最难治理的就是大山中的生苗,只要向山中放出风,说阉贼要跟他们算账,那些洞主寨主什么的肯定害怕,到时候再从中做些动作,管保能让生苗们再次出山,到那时阉贼首尾不能兼顾,势必会让局势越发混乱,最后怕是不得不求到王爷头上来,因为在蜀中也只有您的威望能震慑住那些生苗”

    这费永生为了活命,真是什么都不顾了,他也不想想即便能用这个办法让叶珣滚蛋,可一旦事机不密,势必会给朱奉铨带来无尽的麻烦,不管成功与否,朱奉铨怕是都不会容他活在世上。

    静静地看了跪在地上的费永生一会,朱奉铨才道:“好好去立功吧!再做不好,就不要回来了”

    “谢王爷、谢王爷恩典,臣这次绝不会再让王爷失望”

    费永生说完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两个头,才起身倒退着走了出去。

    待费永生出去,朱奉铨又拿起桌上的小铃铛轻摇了一下。

    随着铃声,一条灰色身影出现在朱奉铨身后。

    “你去一趟亦力巴里,告诉固始汗他们,只要帮本王除掉阉贼,本王可以在榷场中加几样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灰衣人听了朱奉铨的吩咐后,躬身施礼,随即又鬼魅般消失在朱奉铨身后。

    “阉贼,本王就不信真的没人能治得了你?”

    “啪!”的一声,喃喃自语中,朱奉铨手中把玩的一支毛笔,被他硬生生拦腰折断。。。

    喝酒的时候都挺痛快,醒酒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让叶珣闹心的当然不是宿醉的难受,而是重庆传来的消息。

    据来报信的人说,目前已经有数万灾民涌向重庆,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

    灾民在历朝历代都是最危险的,因为这些人在饥饿驱使下,随时都有可能转变成乱民,更何况这些人中,恐怕很多都是别有用心的。

    如果重庆没有被叛军攻下,最后却毁在灾民之手,那热闹可就大了。

    得到消息后,叶珣已经在第一时间命刘平火速带兵赶回重庆,先控住住局势,他随后就过去。

    秦良玉得到消息后也过来了,看着叶珣紧锁眉头的样子,不由安慰道:“也许事态并不如你想的那么严重,而且刘将军也回去了,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叶珣未置可否地点点头,又摇了摇头,才道:“百姓本性淳朴,最怕的就是有人在幕后挑拨,所以当务之急是以安抚为主”

    秦良玉点点头,刚要说什么,帐外忽然传来侍卫的声音。

    “启禀公公,奢崇明前来负荆请罪,已经到了营外”

    叶珣尚未说话,秦良玉就当先道:“一直没来得及问,公公打算如何处置此人?”

    叶珣显然看出秦良玉话里有话,遂反问道:“老姐姐的意见呢?”

    “杀不得,放不得,若公公有心情,不妨带他去京城住上一段时间”

    秦良玉的话算得上是金玉良言,对这些少数民族软了不行,太过强硬就会引起反弹,关键就是要掌握好这中间的度。

    叶珣点点头道:“老姐姐放心,我不会莽撞行事的,另外我打算提前返回重庆,这里的事就麻烦老姐姐了”

    秦良玉知道这里也确实不需要叶珣了,遂点头答应。

    叶珣这才命人将奢崇明带上来,秦良玉则按照之前与叶珣的约定,去处理那些被奢崇明强抓来的小女孩。

    时间不大,光着膀子,仍背着一捆柴火的奢崇明被侍卫们带了上来,也不知道这家伙是真怕叶珣,还是故意装出一副可怜相,进来之后就直接跪倒磕头。

    “叶公公在上,罪人奢崇明给您叩头啦!”

    叶珣坐在帅案后上下打量了奢崇明几眼,忽地扬声道:“推出去砍了!”

    奢崇明吓了一跳,还以为叶珣是在吓唬自己,但抓着他的两个官兵可没有丝毫做作之意,真的抓起他就向外拖。

    “公公饶命,小人、小人还有话说。。。”

    叶珣摆摆手,侍卫随手又将奢崇明丢在地上。

    冷冷地看着趴在地上正努力编织谎言的奢崇明,道:“不要以为你是土司,本公就不敢杀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叛乱,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给本公个不杀你的理由,能说动本公,就可饶你不死”

    还别说,奢崇明这家伙还真有几分急智,叶珣话音刚落,就急忙道:“小人愿赔偿百姓们的损失”

    叶珣没想到这家伙反应这么快,冷笑道:“包赔损失?你用什么来赔,你的家当吗?恐怕这却由不得你了”

    “不、不,小人在山中还有一处藏宝洞,是、是前朝人留下的”

    为了活命,奢崇明只能实话实说,山里的宝藏是他手下人无意中发现的,只是他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并未把宝藏全部运出来,甚至说里面具体有多少宝贝,他也说不清楚。

    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叶珣立刻就想要奢崇明带路,不过想想重庆那边,还是暂时放下了寻宝的念头。

    点头道:“姑且信你一次,若敢欺瞒本公,樊龙就是你的下场”

    重庆城下樊龙的死状,奢崇明可是亲眼所见,所以待叶珣说完,不由自住地打了个冷颤。

    “公公放心,小人绝不敢欺瞒公公”。。。

    (本章完)


………………………………

第476章 筹集粮草

    叶公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众所周知,安抚灾民最好的东西就是粮食,然后才是其他耕地房屋之类的后继工作。

    但让叶珣万万没想到的是,钦差调粮的命令发出去后,除了重庆府库房的一点粮食,蜀中其他各州府居然都无粮可调。

    蜀中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之前又没遭受过什么灾荒,怎会没有粮食?

    叶珣一纸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