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任何问题,谁也没想到诸葛家的花厅下会埋有炸药。

    此刻孙洞就跪在叶珣身后,以孙洞对叶珣的了解,叶珣越不吭声,就说明问题越严重。

    到了这个时代,运用火药最多的就是叶珣,现在却差点没死在火药之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了。

    好一会后,叶珣才缓缓道:“有线索吗?”

    “属下无能,请公公责罚!”

    孙洞头也不敢抬地说道,道目前为止,人是抓了不少,却根本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把人都撤了吧!这么下去除了扰民,不会有任何结果”

    事情到了现在,怪罪孙洞也没用,要紧的是尽快抓到策划这件事的人,不然说不准这家伙又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孙洞答应一声站起来,还没等他转身离开,就见秦民屏快步而来。

    “公公,有线索了,据蜀王府的一个老家人交代,蜀王有个贴身侍卫,蜀王死了之后,就再没人见过他”

    叶珣皱了皱眉头,心说这叫什么线索?沉声道:“知道他叫什么吗?”

    秦民屏摇摇头,摊着手道:“问好几个人了,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蜀王身边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存在?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却没人知道他的名字,显然蜀王所有隐秘事都是由这个人来完成的,而这样的人也势必对蜀王忠心耿耿。

    叶珣的眼光扫向一旁的孙洞,虽未说什么,孙洞却已经知道该干什么了,再次躬身施礼后,转身大步离开。

    到目前为止,叶珣一句埋怨的话都没说,即便这样,孙洞的脸上也有种火辣辣的感觉,在叶珣手下两年多了,还从未这么丢人过。

    这一刻,孙洞已经下了决心,抓到这个人后,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发生在叶珣临时住所的事,随着官兵的撤走,很快就平息下去,好像什么都未曾发生一般,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叶珣也很快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清丈土地,开设免费学堂,安置下山的生苗。。。每天要他操心的事实在太多了。

    很快,似乎连他都忘了曾有人刺杀一事。

    随着法会日期的临近,接到请柬的中原高僧,以及藏区的活佛喇嘛们,也纷纷云集成都。

    法会地点定在昭觉寺,寺庙供僧人们挂单的禅房很快就人满为患,有来晚的僧人就只能住客栈了。

    一时间成都街头放眼都是红黄之色,成了成都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叶珣虽然不信佛,但作为朝廷的代表以及这次法会的发起者,还是要时不时来拜下佛,与方丈大师探讨一些事情。

    别看叶珣挺能搂银子的,用在军队或是百姓身上也不吝啬,但让他捐给寺院,却如同割他肉一般费劲。

    捏着鼻子捐了两千银币后,却心疼了好几天。

    殊不知这两千银币根本就没入大和尚们的法眼,要不是碍与叶珣的身份,甚至都不会有人搭理他的。

    都说狗眼看人低,佛眼也一样看人下菜碟啊!

    叶珣对和尚们的态度却仿若未觉,他召集这次法会,本就带着一定的政治目的,要不是因为这,他都打算把和尚们的庙产清算一下了。

    昭觉寺方丈禅房,叶珣与方丈弘智大师相对而坐,中间桌上一壶清茗冒着丝丝热气。

    弘智脸上的表情有些淡漠,因为他还没见过这么抠门的朝廷大员。

    叶珣则是一脸含笑地说道:“大师对藏区****有何看法?”

    “藏区环境及牧民们的生活习性与我中原汉人截然不同,老衲觉得叶公公的心思还应多放在中土人文上,公公今天不来,老衲本也是要登门求见的,昭觉寺千年古刹,已年久失修,很多。。。”

    弘智的话未说完就被叶珣挥手打断了,叶珣算听出来了,这大和尚是在怪他多管闲事,既然你非要找不自在,那就怪不得老子了。

    “大师,本公也有一事想请教,佛身漆得再鲜亮,寺庙修得再广大,可当饭吃吗?据本公所知,各地除了士绅官员,就属寺院的田地最多,可每逢灾年,却不曾看你寺庙拿出一粒粮食赈济灾民,大师能给本公解释一下是什么道理吗?”

    叶珣这番话说的可算是毫不留情了,弘智大师肥胖的大脸瞬间就涨得通红,偏偏又找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正如叶珣所说,寺庙的土地是不少,而且和尚本身是不种地的,都转租给了附近的百姓,和尚只负责收佃租就行。

    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弘智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从没往这方面想过,今天被叶珣这番不留情面地说出来,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张口闭口的我佛慈悲,本公怎没看出你们慈悲在那?”

    “实不相瞒,本公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但本公的银子都会花在那些为国尽忠的军人身上,用在改善百姓生活上,而绝不会用来给你们充门面”

    “那两千两银子是用来招待各地高僧的,回头本公会派人来查帐,若有一点偏差,别怪本公不客气”

    叶珣说罢甩袖而出,人是敬出来的,既然你不识敬,老子又岂是惯孩子的人?。。。

    (本章完)


………………………………

第490章 藏僧到访

    这世上或许有最完美的犯罪,但绝不会是发生在叶珣身边。

    有句话叫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秦民屏这个外行人都能找到嫌疑人,孙洞这个专业的又岂会落后?

    经过一番明察暗访,孙洞最终锁定了朱奉铨那个贴身侍卫的落脚点,虽然还没最后确定爆炸案是他所为,但作为叶珣的心腹,孙洞已经知道该让这件爆炸案向什么方向发展了。

    牛树武功很好,为人也十分机警,但是人就有弱点,而且还是个十分要命的弱点,那就是好色。

    秦民屏从蜀王府老家人嘴里知道了牛树的存在,而孙洞不但从蜀王府退养的老家人那里知道了牛树的名字,就连牛树的喜好都打听出来,有了方向,再找人就不难了。

    牛树的相好有很多,但最让他念念不忘的,只有名妓小桃红,他甚至还为这个女人赎了身,购置了宅院。

    来找小桃红的时候,牛树从不叫门,而是直接翻墙而过,这样即是为了安全起见,也是在警告小桃红不得找其他男人。

    发生在叶珣住所的爆炸已经过去好几天,因为没有伤到叶珣,所以牛树才不肯离开,按他的想法是不干掉叶珣绝不罢休,而这次他选定的目标就是昭觉寺。

    得说这家伙很有眼光,预设的地点都很准确,他唯一没想到的是自己会这么快暴露。

    三更十分,确定左近没人后,牛树才翻进小桃红的院墙,悄悄靠近小桃红的窗下听了一会,确定房间内没有其他人后,才轻轻敲打了几下窗户,这是他与小桃红约定的暗号。

    时间不大,房间内燃起红烛,随即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卸门插的声音过后,门被从里面打开,一个蓬松头发的女人从里面探出头,确认是牛树后,才将门完全打开,她自己则又向里面走去,只是这次脚步稍微急促了些。

    一切还是从前的样子,牛树不疑有他,推门走了进去,可他的身子刚进门,抬起的脚就停在了半空,因为他赫然发现厅堂中坐着一个黑衣胖子。

    胖子手中端着一支短铳,牛树见多识广,自然知道这东西是叶珣近卫配备的武器,甚至他还见识过这东西的威力,知道这么短的距离内,自己根本躲不开。

    而且这时候他也听到了院外杂乱的脚步声,知道即便自己躲过火铳,却也绝对逃不了。

    片刻间,牛树就镇定下来。

    孙洞冷冷地看着牛树,片刻后才道:“是朱至澍派你刺杀叶公公的,还有什么想说的?”

    牛树一愣,随即怒道:“事情是我一个人做的,跟小王爷没半点关系,你不能血口喷人”

    说话间,无数黑衣人已经跳进院子,片刻间就将房子团团围住。

    孙洞挥了挥手,立刻就有人上来将牛树按住,然后用牛筋捆了起来。

    牛树倒是挺配合,一点没有挣扎,待被捆好后,才镇定地道:“做个交易吧!事情是我一个人做的,不要牵扯到小王爷,要杀要刮我认了,你能答应的话,我就告诉你下一个爆炸地点在那”

    孙洞一愣,他想到了刺客还会有动作,却不知道居然还是用炸药这种方法。

    微一沉吟,道:“这件事我做不了主,待我请示公公后再答复你”

    说罢挥手命人将牛树带走,其实孙洞现在就可以答复他,不冤枉朱至澍是不可能地,但这话当然不能再对牛树说了,而如果答应牛树所提的条件太快的话,就会引起牛树的怀疑,所以孙洞才说要请示叶珣。

    待所有人都退出去后,小桃红从里屋走了出来,然后只是一脸幽怨地看着孙洞,却未说话。

    孙洞在这蹲守牛树好几天了,本就不是个什么正经玩意,孤男寡女独处一室,发生点什么也再正常不过。

    孙洞看着小桃红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天一早,叶珣一边吃早饭,一边听了孙洞的禀报,当孙洞提到牛树还有一个爆炸点时,叶珣几乎在瞬间就想到了昭觉寺,不是他有多聪明,而是近期只有那里才是他会常去的地方。

    牛树此举可谓是用心险恶,不但想干掉叶珣,即便炸不死叶珣,炸死几个活佛什么的,问题也就严重了,弄不好就是一场汉藏之间的大战。

    牛树肯定不是一个人,他应该还有同伙,不过叶珣决定先不抓这些人,不破不立,昭觉寺的和尚们是该治理一下了。

    “派人把朱至澍找来,另外暂停对牛树手下的抓捕”

    孙洞虽不知道叶珣跟昭觉寺的和尚们有什么过节,但还是听出了叶珣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立刻躬身道:“属下明白,这就去安排”

    孙洞前脚刚走,就有侍卫来报,沙尔呼图克图大师和一个年轻喇嘛在外求见。

    算算日子,沙尔呼图克图也该到了,而能被他引见来的,显然不是一般喇嘛,忙命侍卫将二人请进来。

    时间不大,又瘦又高的沙尔呼图克图就陪着一个年轻喇嘛走了进来,从沙尔呼图克图对年轻喇嘛的恭敬样不难看出,这个年轻喇嘛的身份应该很不一般。

    见到二人的身影,叶珣就快步走下堂去,抱拳笑道:“不知大师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沙尔呼图克图和那个年轻喇嘛也合十为礼。

    “这位大师是?。。。”

    见叶珣眼光看向身边的喇嘛,沙尔呼图克图忙道:“这位是阿旺罗桑,是四世达赖指定的传人”

    四世达赖指定的传人,那不就是五世达赖吗?

    叶珣顿时吃惊不小,在他的印象中,转世达赖不是应该在布达拉宫吗!怎么会亲自到他这里来?难道只是因为他还没有继位?

    叶珣不知道,因为孙传庭对固始汗的威胁,让固始汗取消了藏区一行,这也直接导致了四世达赖的政治目标无法实现。

    在沙尔呼图克图这里知道了问题所在后,四世达赖罗桑曲就决定争取叶珣的支持,所以才会有阿旺罗桑的亲自来临。

    “叶公公的大名,小僧也是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冒昧来访,还请公公不要见怪”

    阿旺罗桑说着再次躬身施礼,态度谦恭而不谄媚,汉语发音也极其准确,柔和的声音听在耳中,很容易就让人心生好感。。。

    (本章完)


………………………………

第491章 请君入藏

    严格来说,叶珣对藏僧的印象要远高于中原和尚,这跟地域没关系,纯粹是因为两者对佛学的态度。

    后世的时候,叶珣偶然机会得知,全国的寺院,很多都是被各人承包的,所谓的敬佛礼佛,不过是他们的一种盈利手段。

    有点扯远了,反正叶珣与阿旺罗桑一番交谈下,心中对这个藏僧的印象是更好了。

    谈话间,叶珣忽然想到,还真不能让昭觉寺的爆炸发生,不然炸到这些藏僧活佛们,那可就是再给自己找麻烦了,而且还是超级大麻烦,一会得告诉孙洞一声,马上把炸药起出来。

    阿旺罗桑言语中不时流露出对叶珣召开法会的感激,就他来说,没有什么是比宣扬佛法更重要的了。

    不过叶珣和阿旺罗桑都知道,他们不是来闲扯蛋的,差不多该唠点干货了。

    “听闻公公要重建朵甘都司和乌思藏都司,不知可有需要小僧的地方?”

    “这是必然的,千百年来,藏区施行的都是****,将来朝廷治理藏区,肯定离不开大师的帮助”

    听了叶珣的话,阿旺罗桑脸上闪过一丝喜色,因为这才是他最想听到的。

    就听叶珣继续道:“只是听说惹萨的一些贵族不太赞成官兵入驻,不知大师可知道此事?”

    惹萨即为后世的拉萨,一直都是藏区的经济政治中心。

    听了叶珣的话,阿旺罗桑点点头,道:“不瞒公公,小僧此来也是为了这件事,贝达那布等贵族们,为了一己之私,一直想改变****的传统,而且这些贵族们实力强大,为了避免流血冲突,师父及我等弟子一直不与其争锋,但那些人变本加厉,已经越来越不将我佛门弟子放在眼里了”

    阿旺罗桑的话同叶珣想的差不多,他们是想借力,之前是固始汗,现在则是他了。

    可以说这是个双赢的局面,军队不参与地方政务,而只要有军队在,任何势力就都翻不了天去。

    “本公这就修书一封给贝达那布,要他来见我”

    “这个、这个,公公可否去一趟惹萨?”

    叶珣一愣,心说让我去拉萨?你不知道我儿子快出生了吗?即便现在赶回去恐怕都来不及,更别说再去拉萨了。

    其实叶珣知道,阿旺罗桑请他去惹萨,目的就是要他代表朝廷表明态度,以叶珣目前的声望地位,一旦出现在惹萨,立刻就能让所有反对声音熄火。

    其实叶珣知道的只是表明现象,实则以四世和五世达赖为首的黄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贝达那布只是个幌子,在藏区与黄教水火不容的噶举派,才是真正的幕后之手。

    再说深一点,其实不管黄教还是噶举派,都想让青藏地区游离于朝廷之外,只是噶举派的实力够强硬,黄教才不得不请外部势力进入。

    固始汗本是黄教的信奉者,四世达赖邀请固始汗,也是有请他护法之意。

    同叶珣比起来,固始汗显然要差上一大截,原先也有个问题,那就是叶珣不信佛,但却万没想到叶珣会办法会,这就说明这位大明最有权势的太监,也不是不能争取的。

    见叶珣半天没说话,阿旺罗桑转头向沙尔呼图克图使了个眼色。

    沙尔呼图克图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对叶珣道:“知道公公日理万机,这个请求确实有点唐突,若公公能去惹萨,活佛将赠与公公丹增却结的法号,公公也将是首位成为执敬法王的汉人,这将对日后汉藏百姓的友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得不说,沙尔呼图克图最后这番话说动叶珣了。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气候等原因,根本不适合用兵,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平解决,法王什么的对叶珣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以此换回藏民的信任和认同,正如沙尔呼图克图说的,这将对日后汉藏间的关系,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点点头道:“好吧!本公在考虑一下,三天内肯定会给你们回复”

    藏区条件艰苦,能让叶珣这样身份显赫的人说考虑一下,已经让阿旺罗桑很满意了,遂起身与沙尔呼图克图告辞离开。

    看着二人的背影,叶珣不由苦笑起来,从前之听别人说家国不能两全,现在抡到自己身上,终于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来人,传孙统领来见我”。。。

    傍晚十分,朱至澍心惊胆战地来到叶珣住所,他也不想来,只是孙洞派去的人告诉他,刺杀叶公公的凶手已经抓住,刺客招供是他指使刺杀叶珣的。

    听到这个消息,朱至澍是由怒又怕,他又不傻,怎会不明白这是欲加之罪,只是明白又能怎么样?他可没有老爹那两下子,也没有能震慑蜀中官员的实力,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来见叶珣了。

    叶珣倒也没难为他,请朱至澍坐下后,就甩手将孙洞炮制出来的那份供词丢了过去。

    “这、这是诬陷,我要见那个刺客”

    只看了两眼,朱至澍就气急败坏地站起来怒道。

    叶珣慢条斯理地道:“这恐怕有点难度了,刺客招供之后就畏罪自尽了,意图谋刺钦差,还将秦将军炸成重伤,小王爷,这份奏折若是呈到京城,怕是陛下也很难保住你啊!”

    事已至此,朱至澍反倒冷静下来,一瞬不瞬地盯着叶珣,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叶公公真的要置我蜀王一脉与死地吗?”

    “小王爷错了,本公自始至终没有针对你蜀王府的意思,不然的话,本公也不会把你找来说话了”

    “有官员向本公反应,官员们在清丈土地的时候,蜀王府的家人极其不配合,这就有点不好了吧?土地改制势在必行,难道蜀王府真的要跟朝廷作对吗?本公可说是一片赤诚,希望小王爷能认真考虑一下,也给全国的藩王们做个表率,何乐而不为呢?”

    叶珣确实不想再对蜀王一脉下手了,不然很容易引起各地藩王的恐慌,若再弄出什么叛乱的事来,最后遭罪的还是百姓。

    朱至澍皱了皱眉头,道:“就这些?”

    “本公可对天盟誓,只要蜀王府支持朝廷新政,必保你蜀王一脉永世无忧”

    朱至澍点点头,道:“我相信叶公公是个言而有信之人,我先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会派人跟官府的人接洽”

    “一言为定!”

    就在叶珣与朱至澍击掌盟誓的时候,昭觉寺的一座用来讲经的大殿内,忽然传来一声巨响,随即大殿轰然倒塌。。。

    (本章完)


………………………………

第492章 新任巡抚

    昭觉寺一所大殿被炸毁,消息一经传出,顿时在成都引起轩然大波,很快就有消息传出,昭觉寺的爆炸与叶公公府邸的爆炸系同一凶犯所为,目的还是要暗害叶公公,不过不知什么原因被提前引爆了。

    马上要在那里举行法会,高僧活佛们都到差不多了,这时候发生这种事,法会还如何举行?

    叶公公“勃然大怒”,立刻严令官府抓捕凶犯,同时派军队封锁昭觉寺,然后对全寺进行彻底搜查,以免再有暗藏的炸药。

    原本叶珣是打算命孙洞派人起出炸药的,但与两个藏僧交谈一番后,就改了主意,爆炸时间提前,而且尽量不要伤到人,还好,爆炸结果跟预想的差不多。

    叶公公严令追查凶犯之举,可说是得到与会高僧和活佛们的一致赞扬,这种事想想都后怕,万一爆炸发生在法会召开的那天,还指不定有多少人要被炸死呢。

    一片歌功颂德中,唯有昭觉寺的僧人们大吐口水,因为官兵以寺内有刺客同党为由,将所有僧人都进行了隔离审查,这样一来,整个寺院等于都落入官兵手中。

    待审查完毕,负责管理庙产的高僧忽然发现,寺里历年积攒下来的钱财全都不翼而飞,失踪的还有很多账册地契。

    要知道昭觉寺的香火一直都很好,和尚们经营有道,再加上居士香客们的布施,经年下来,已积攒了不下百万两银钱,却不想这些东西竟会突然不见,不用问,肯定是官兵们监守自盗。

    气急败坏的弘智大师立刻来找叶公公了,却不想叶公公此刻正在会见新任成都巡抚洪承畴,根本没时间搭理他。

    弘智大师也来了脾气,干脆等在会客厅,叶公公不见他,他就不走了。

    叶珣可不管他等不等,既然洪承畴已经到了,交代一下,他就要同阿旺罗桑一起去拉萨了。

    严格来说,洪承畴到的时间有点晚,一是路不好走,另外他也得与接替他的官员进行一下交接才能离开。

    在叶珣的主导下,大同至太原一线的边疆重镇都在修路,所以洪承畴平时的公务也非常繁忙。

    最终让叶珣下定决心用洪承畴的是,这个时空已经没有他做汉奸的机会了,而且洪承畴也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官员。

    见到传说中的叶公公,洪承畴也很兴奋,简单向叶珣汇报了一下陕西那边的事后,在叶珣的引导下,开始就他接任四川巡抚后该干什么,与叶珣交流起来。

    “公公,下官以为,蜀地治理重点还应放在苗人身上,苗人稳,则蜀地稳,但对这些人,也不能一味的纵容,不然很容易给他们养成骄纵之气,对那些不服从王化的,坚决消灭,对那些温顺些的,也要分而化之,使他们逐渐融入汉人中,这样管理起来就容易多了”

    说到这,洪承畴脸上现出崇拜之色,继续道:“公公的免费学堂,真乃神来之笔,不管什么人,只有学礼才会知礼,让苗人娃娃有书可读,这才是标本兼治之道,下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