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胡久成怎么诱导,阿勒坦就是一句话不肯说,而根据他身上浓重的酒气分析,阿勒坦很可能是酒后受了什么刺激,激怒之下,才愤起杀人的。

    只是正如胡久成自己所说,若不知道原因,谁也保不了阿勒坦。

    西厂番子虽然已经封锁了朱家左近,但这种事根本是瞒不住的,而且死的还是个礼部堂官,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闹得满城风雨。

    就在这时,叶珣快步从牢房外走了进来,阴沉的脸仿佛都能滴出水来。

    胡久成向叶珣施礼后,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手势,他也确实是无能为力了。

    关押阿勒坦的牢房门没上锁,有番子将牢门打开,叶珣直接跨步走了进去。

    “给老子起来,敢做不敢当吗?”

    盛怒之下的叶珣,上去就狠狠地踹了阿勒坦几脚,恨铁不成钢,这就是叶珣现在的心情。

    阿勒坦皮糙肉厚,挨几脚根本不当回事,不过这几脚也彻底将他踹清醒了。

    待看清是叶珣后,先是一呆,继而猛地扑到叶珣脚下大哭起来。

    “公公,莫将对不住您、对不住您啊!。。。”

    “站起来,把话说清楚,我知道你不是莽撞之人,到底为什么杀人?别忘了,你的老母亲还在来的路上”

    “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到现在脑子还是混浆浆的”

    听了阿勒坦的话,叶珣不由愣住了。。。


………………………………

第533章 并不简单

    阿勒坦的身份太过敏感,事情发生的也太突然,以至于胡久成只顾着问他,却忽略了两个同阿勒坦一起被抓的亲兵。

    叶珣却反应过来,命人把两个亲兵带过了,然后当着阿勒坦的面就直接审问起来。

    随着两个亲兵的招供,在配合阿勒坦自己的供词,整个事件也逐渐清晰起来。

    原来阿勒坦进城的时候,因为拿了不少礼物,所以就带了四个亲兵。

    被抓这两个亲兵原本是留在外面的,另外两个同阿勒坦更近一些的亲兵,则拿着礼物随同阿勒坦一同进的内府。

    阿勒坦在同未来老丈人饮酒的时候,未来岳父言语中对叶公公多有不敬。

    碍于情面,阿勒坦并没有发作,后来不知怎么了,脑袋就变得浑噩起来,还以为是自己喝多了,本来要告辞离开的,带去的两个亲兵却不知因为什么突然拔刀伤人。

    阿勒坦稀里糊涂之下,接过亲兵递过来的武器,也开始跟着一起杀人。

    也不知是杀红眼了,还是被酒精所刺激,反正是见人就杀,到后来他自己都不知道杀了多少人。

    外面那两亲兵听到动静,还以为他们将军遭遇到什么不测,也开始从外面往里杀。

    直到后来官兵把他们包围才放下武器,但这两个亲兵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根本没去后院杀人,他们只砍倒一些拦路的家丁,女人更是一根头发都没伤着。

    综合这些情况,已经可以肯定另外两个亲兵有问题。

    叶珣转过头对胡久成道:“是谁最先通知你们的?”

    “是顺天府的一个衙役”

    叶珣点点头,随即开始下令,道:“第一,马上找到报案之人,第二,对那两个逃走的士兵全城通缉,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抓到他们”

    说到这转过头对阿勒坦道:“不管你所说是真是假,我都会查的,现在你立刻跟我去军营”

    抓捕罪犯事小,安抚住军队才是头等大事,反正有叶珣在,阿勒坦就是想逃也逃不了。

    细分析下,这件事显然是有人在暗中操作,一是让叶珣极其手下们再次同朝廷的文官们决裂,同时还可因为阿勒坦的事,在军中掀起民族仇恨。

    大明律法摆在那呢,不是说你官职多高,就可以随便灭人家满门,叶珣一个处理不好,不单是阿勒坦要被问罪,叶珣也必将名誉扫地。

    叶珣不得不佩服想出这条计策的人,毒辣、有效,人家已经出招,就看叶珣如何应付了。

    可以想见,明日一早的朝堂上,等待叶珣的,必将是一片巨大的讨伐浪潮。

    此刻城外军营中也已经乱了套,得说叶珣命令发布及时,张起等人在第一时间封闭了营门。

    可即便这样,阿勒坦手下的一些部族军们却仍要硬闯营门,双方剑拔弩张,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原来是阿勒坦的那两个逃走的亲兵,回来之后,就在营中散布谣言,说阿勒坦被人陷害,目前已经被城中的官兵抓起来,阿勒坦将军要他们回来搬救兵。。。

    受军纪约束,蒙古族士兵已经逐渐抛弃原来那种散漫的旧习,但并不是全部,仍有一些蒙古族士兵极好冲动易怒,又最看重部族之情,知道他们头领被抓后,立刻就要冲进城去救人。

    不过一些将领也对此有所怀疑,因为叶珣在城内,他怎么可能准许别人陷害阿勒坦?

    这种情况下,阿勒坦手下也分成两派,一派要等叶公公把事情调查清楚再说,另一派则主张先把人救出来。

    而随着蒙古籍大营的混乱,深感事态严重的张起等人,立刻又调集了两营人马,将蒙古籍大营团团围住。

    有煽动闹事的蒙古兵见状,立刻又有了挑事的理由,不再单说阿勒坦将军被陷害,而是说朝廷军队要消灭他们蒙古士兵了。

    一时间那些不明真相,原本还在观望的蒙古族士兵们,也都跟着鼓噪起来,纷纷要求见叶公公、见他们将军。

    后面就是京城,天子脚下,城中又在进行着正月十五花灯展,若真让这群士兵冲进城去,那后果真就是不堪想象了。

    这个责任是没有人能担得起的,张起随即下令军队准备战斗,而营中的蒙古籍士兵也做出了冲锋的态势。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叶珣带着阿勒坦到了。

    “叶公公到!”

    “阿勒坦将军到!”

    听到这两声高喊,即将爆发的场面顿时静了下来,张起身后的军队缓缓向两旁闪开一条通道。

    火把“噼里啪啦”的燃烧中,脸色阴沉的叶珣和浑身血污的阿勒坦,策马走进场中。

    此时阿勒坦看到场中剑拔弩张的局面后,已经彻底清醒过来,很明显,之前杀人,或许还有情有可原,如果他的部族军们一旦冲进城中,那他的罪过真就是百死莫赎了。

    催马抢先而出,对着手下的部族军们,大声怒喝道:“你们想干什么?真想害死老子吗?把家伙收起来,下马,听侯公公发落!”

    一个千户模样的将领讷讷地道:“他们说有人陷害将军,还瞧不起我们蒙古兄弟,所。。。”

    话音未落,阿勒坦就纵骑而上,挥动手里的马鞭狠狠地抽了下去。

    “让你他娘的胡说。。。”

    “住手!”

    随着这声断喝,叶珣策骑上前,冷冷地看着犹豫不绝的蒙古籍士兵们,沉声道:“阿勒坦将军的两个亲兵在那,站出来!”

    阿勒坦也猛地醒悟过来,眼光在手下人中搜寻一圈后,高声喊道:“哲哲、图纶泰,你们两个混蛋在那?给老子滚出来”。。。

    连喊数声,也不见有人答应,蒙古籍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一脸茫然之色。

    阿勒坦见状,不由越发恼火,怒吼道:“谁看到这两混蛋了?立刻去给老子找出来”

    “不用了,张起,带人进去搜”

    阿勒坦的话音未落,叶珣就在一旁沉声道,叶珣已经看出来,那两个人要么逃走了,要么就是被人灭口了,很显然,这些准备闹事的蒙古兵将中,肯定有别有用心之人。

    事实上即便阿勒坦不出现,以叶珣的威望,一样能控制住局面,这是一种下意识行为,从辽东开始,这些军队就已经完全臣服在叶珣的这种威压之下了。。。


………………………………

第534章 找到凶手

    没用多长时间,阿勒坦两个亲兵的尸体就被找到了,看样子他们是服毒自尽的,现场是他们居住的帐篷,没有打斗的痕迹。

    事情似乎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就连阿勒坦自己都觉出了问题,他现在能想到的就是在赴未来岳父酒宴的时候,被人下药了,而这个下药的人,肯定就是死的这两个亲兵之一,因为只有他们能接近自己。

    只是阿勒坦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平日对这两亲兵如同兄弟一把,他们为什么要害自己?

    勘查现场的高仁很快回到叶珣面前,却只是点了点头,连一句话都没多说。

    在查找那两个亲兵的时候,之前参与闹事的蒙古籍士兵在阿勒坦的亲自指挥下,已经全部放下武器,然后被分批带走。

    经此一事之后,阿勒坦的诚字营也将不复存在,阿勒坦如何处置先不说,这一万余蒙古籍士兵,是必须要打散重新分配的,以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实在是太危险了,想想都让人害怕。

    看着自己的手下被分批带走,阿勒坦很清楚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想想前几天还在一起共同欢庆新年,转眼却因为自己的原因,连番号都要被取消,阿勒坦此刻真有死的心思了。

    回到中军大帐,叶珣吩咐张起等人,今夜仍是一级战备,人不卸甲、马不离鞍。

    而叶珣也将留在大营,以防再有突发事件。

    直到此刻,高仁才向叶珣禀报,那来个亲兵是被人灌下毒药后,摆放在他们自己帐内的,也就是说他们并非自杀。

    诚字营的蒙古籍士兵有一万多人,想要在这一万多人中找出凶手,无疑于大海捞针,但这也正是考验高仁手段的时刻。

    叶珣转眼看了看阿勒坦,沉声道:“这是你最后的机会,配合高仁找出幕后之人,不然谁也保不了你”

    阿勒坦垂头丧气地道:“公公放心,找不到这狗贼,末将死不瞑目”

    叶珣紧盯着阿勒坦,恨恨地道:“别总跟老子说死不死的,找到害你的人,洗刷你身上的冤屈,然后给老子死到战场上去,老子手下没有冤死的孬种”

    一番话说的阿勒坦这个蒙古大汉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正如叶珣所说,要死可以,却不能死的不明不白。

    重重地向叶珣抱拳施礼后,跟着高仁快步走了出去。

    待阿勒坦和高仁走出去,叶珣招手将始终侍立一旁的胡久成叫了过来。

    “马上去查那个姓朱的员外郎,查他的祖宗三代,以及做过的所有事情”

    “属下明白,属下这就去办”

    正月十六,朝廷将恢复正常运转,礼部员外郎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被一员武将灭了满门,出了这么大事,肯定会有官员以此向叶珣发难,所以叶珣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打发走所有人,叶珣一个人坐在大帐中,沉默片刻,忽地哑然而笑。

    从辽东一个小太监走到今天,什么样的刀光剑影、阴谋诡计没遭遇过?这个连环计虽称得上高明,但想凭这就把老子击垮,真是太想当然了吧?

    有的人遇到挫折或许会狂怒抱怨,又或是一蹶不振,但叶珣恰恰相反,对手越强大越能激起他的斗志。

    阿勒坦同高仁刚一离开中军大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高大人,该如何找到凶手?”

    高仁也不隐瞒,直接道:“刚刚营中大部分士兵都去了营门处,但并不是所有人,这两人是事情的挑起者,若是所料不错,开始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在营门处的,是发现公公和将军到了之后才溜走的”

    “之后将军没说几句话,公公就下令全营搜捕他们俩,正常情况下,这两人应该尽快逃走才是,但却在最短时间内被人灌下毒药,然后又将他们放置在自己帐中”

    “综合这些信息,杀掉这两人的凶手一是始终躲在最后,二是根本就未曾出营,现在之前出营的士兵都已被带走,凶手肯定就在营中留下的人中”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看似纷繁复杂,其实却并不经推敲,被人分析拆解后,听到的人顿时就会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阿勒坦现在就是这种感觉,一万多手下被带走了大半,剩下的虽不少,但比之刚才也少多了。

    “来人!。。。”

    “将军要干什么?”

    被高仁叫住,阿勒坦不由一愣,下意识道:“当然是集合人马,然后挨个查了”

    高仁微微一笑,道:“先不忙集合人马,只需下令所有人都待在自己帐中,不得随意走动即可”

    听了高仁的话,阿勒坦也顿时明白过来,忙拍了拍脑袋,道:“都让这帮家伙气糊涂了,就依高大人说的办”

    “来人!”。。。

    诚字营中留守的士兵们,谁也没想到事情还没完,听到谁也不许出帐的命令后,所有人的心不由再次忐忑起来。

    自叶珣掌军以来,不论是汉族还是蒙古族,士兵和家属们的待遇一直都是最好的,而且现在也几乎不用打仗,所以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离开军队。

    也正是有了这个想法,才会有这么多不肯跟着闹事的士兵,但现在事情还没完,那叶公公会不会迁怒与他们?会不会把他们赶出军队?

    躲在帐内的士兵们心中正犹疑着这种可能,忽听一个粗犷的声音道:“将军,我们虽然没有跟着闹事,可不能说我们不忠于您,您可不能借题发挥,冤枉我们兄弟啊!”

    随着这声呼喊,很多心有同感的士兵也纷纷走出帐篷。

    阿勒坦被喊愣住了,因为他除了不许出帐这条命令,还没说别的呢!怎么现在就有人跳出来了?

    寻声望去,却见是一个叫托木托的副千户,这家伙平时挺老实的,却不知今天怎么先跳出来了。

    刚要出声斥责,高仁却轻轻拉了他一下,道:“就是他了”

    阿勒坦一愣,脱口道:“有什么证据吗?”

    那个叫托木托的副千户也愣了一下,问道:“什么就是我了?”

    高仁冷冷一笑道:“哲哲身上的伤口告诉我,你就是杀他的凶手”

    “你胡说,他不是服毒。。。”

    刚说到这,托木托不由脸色大变,张着大嘴,再也说不下去了。

    “是啊!他明明是你用毒药灌进去的,身上怎么会有伤口?可你不是一直在帐中吗?怎会知道他是服毒而死?”

    听了高仁的话,阿勒坦恍然大悟,怒吼一声就扑了过去。。。


………………………………

第535章 幕后真凶

    城内的灯展仍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着,游人们并没有因为天色渐晚而减少游玩的热情,在皇城附近游逛的人群也丝毫未见减少。

    没人知道城外都发生了什么,更不会知道大明京城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大劫。

    人群中有几个不起眼的游人,当先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身后则是两个家丁一样的仆从。

    这样的主仆在人群中比比皆是,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中年文士身材修长、长相清癯,一看就知道是个饱读诗书之士。

    同街道上其他赏灯的游人一样,中年人尽管脸上也写满赞赏,眼中却时不时流过一丝失望之色。

    中年文士姓范,名文程,历史上帮助后金建国第一大汉奸。

    在另一个时空,范家兄弟很早就投靠了努尔哈赤,但随着叶珣的横空出世,一切都变了。

    在这个时空,范文程兄弟曾受过明朝镇守太监迫害,所以深恨明朝的太监,哪怕是叶珣来了也不行。

    历史上的范文程有眼光,会投资,帮助努尔哈赤爷俩制定了不少国策,也策反了不少明朝将领。

    这一套在叶珣这个时空肯定是不好使的,但这个人也很有一套,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直到皇太极被赶去朝鲜了,他才秘密找上皇太极,在随后的交谈中,让皇太极惊为天人,立刻就要委以重任。

    但范文程却不想这么早就暴露出来,所以就与皇太极秘密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明朝和叶珣的计划,包括这次收买阿勒坦手下,以及促成阿勒坦与朱员外郎亲事等阴谋,都是出自他手。

    按照之前的计划,阿勒坦营中被他收买的内应,在阿勒坦被抓后,立刻鼓动蒙古籍士兵冲进城救人。

    因为灯展的关系,正月十五已经被定为不夜城,是不关城门的。

    而只要乱军进了城,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去攻击那里,势必会造成整个京城的恐慌,到那时别说是叶珣了,就是神仙下凡,怕也阻止不了京城的乱局。

    计划不谓不毒辣,也够周全,范文程唯独没想到的是叶珣的反应会这么快。

    眼看夜色已深,城外却仍没有动静,范文程知道计划失败了,心中不由感叹,阉贼还是气数未尽啊!

    不过不要紧,明天的朝会看你如何化解?

    很快,这几个不起眼的主仆就消失在如织的人潮中。

    范文程和皇太极都知道叶珣手下的暗探厉害,所以此次范文程来中原,不但先期到达的安费古扬不知道,而且这家伙还特意乘坐海船先去的琉球,然后才在江南登陆,最后是以江南商人身份来的京城。

    这个时代虽有路引能证明身份,但那东西对范文程这样的人来说,想要伪造实在是太容易了。

    所以这家伙才能这么逍遥自在地在京城晃悠,而他的任务也当然不止如此,他最想弄到的还是明朝的新式火器。

    辽东那边随着韩平和元亮的伏法,那条线也就断了,但范文程显然不会就这么罢手,能人所不能,方显其才。

    确实,真正的人才不好找,但若是有才无德、若是把才华都用在讨好异族人做铁杆汉奸上,那只能用一个词形容这个人,那就是死有余辜。

    天亮之后,叶珣连家都没回就直接上朝了。

    今天是新年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新年的很多大事,都会在今天颁布下去。

    现如今朝臣们已经习惯没有皇帝的日子,所有事情拿出来讨论,整理成册后,再由内阁审理并做出最后决策。

    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现在朝堂上都没皇帝什么事了,就更不会有叶珣的位置。

    而要不是因为阿勒坦之事,叶珣也不会来。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报事太监明明已经进去向朝臣们禀明叶公公来了,但大殿里面的朝臣们却好似不知道一样,仍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着什么。

    叶珣皱了皱眉头,心中虽有不快,但想想此行的目的,最后还是忍了下来。

    通过昨晚的事,也给叶珣提了个醒,那就是不管出什么事,朝廷都乱不得,绝不能给有心人可乘之机。

    又站了片刻,仍旧没人出来搭理叶珣,叶珣的脸色不由冷了下来,轻哼了一声,随即转身大步而去。

    正应了那句话,有些人是惯不得的。

    叶珣所料不差,今天朝会一开始,就有御史弹劾叶珣包庇凶手,随即顺天府尹也将收到的消息以及勘查现场后得出的结论,当庭呈了上来。

    西厂的人是后去的,阿勒坦也是从顺天府衙役手中接管过来的,虽说事后封锁了现场,但证据什么的却已经被顺天府的人先一步掌握了。

    正常情况下,西厂是非常被动的,但没办法,谁让西厂老大谁也惹不起呢!

    死的是官员一家,杀人的又是武将,顺天府管不了,就要向上一级移交,这时候就需要大理寺和刑部出面了。

    大理寺卿不敢得罪叶珣,刑部尚书王寅又一直是个墙头草,所以也想把这事推出去,这种情况下,官员们就开始扯皮了。

    叶珣来的可说正是时候,不过阿勒坦是他的部下,按正理,杨嗣昌等内阁成员,是应该把叶珣请进去的,但因为叶珣有包庇阿勒坦的嫌疑,再加之有御史和礼部官员们的推波助澜,杨嗣昌也只能选择冷落叶珣了。

    叶珣走了,大殿内的吵嚷却仍在继续,御史言官们要求必须严惩凶手,以正国法。

    王寅和大理寺卿却说案子已经移交到西厂,就要相信叶公公,相信叶公公不会徇私枉法。

    “都给老夫住口!”

    礼部尚书袁可立的一声怒吼,终于让两派人都老实下去,死的是袁老头手下,谁都可以扯皮,唯独他不行。

    待大殿内安静下去后,袁可立转向杨嗣昌等人,沉声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叶公公又是最维护朝廷律法之人,所以此事也无需再议,着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会审,若叶公公真要包庇凶手,那老夫就告老还乡”

    看得出老头是真怒了,要知道他才六十多岁,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主动离开朝堂的。

    杨嗣昌打心底是同意袁可立这个提议的,却下意识地转头看了看张铨和袁应泰,开口道:“袁大人的提议,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

第536章 无需解释

    “三司会审?呵呵!好大的场面啊!”

    叶珣不无嘲讽地说道,他的下首坐在袁应泰、张铨以及王寅。

    下朝之后,三人就联袂来到西厂,袁应泰和张铨是来向叶珣禀报刚才朝会经过的,而王寅则被杨嗣昌等朝臣们逼着来找叶珣要人的。

    其实叶珣很清楚,他跟朝臣的决裂是早晚的事,不为别的,因为他是不可能让自己儿子也变成朱由校一样的傀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