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句话一直被历代帝王挂在嘴边,但真正能实行的,却少之又少。

    德川秀忠也没太在意这件事,甚至做为德川家长子的德川忠长,似乎都没太当回事。

    德川忠长每天都玩的很嗨,仗着身份在城中欺男霸女,什么吃饭喝花酒,那是从来都不付账的。

    德川秀忠为此也很头疼,也没少替他擦屁股,可惜这个儿子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不管怎么管教都没用。

    到最后德川秀忠也放弃了,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吧!就当没这个儿子。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只是没机会实现而已。

    德川忠长最开始也不是这样,是某一天他突然发现,在父亲眼中,不论他做什么都不如兄弟,父亲看向他的眼光,永远都是一种嫌弃甚至是厌恶时,他才开始自暴自弃的。

    直到最近他交了一个叫做平男的武士后,深藏在德川忠长心底的那颗小火苗,才再次燃烧起来。

    德川秀忠召集会议的时候,德川忠长也在同平男等几个平日最为要好的狐朋狗友们坐在一起胡吃海喝着。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围在德川忠长身边,看上的自然还是他与众不同的身份,说白了,这也是一群郁郁不得志的人。

    而这些人平日里讨论最多的,当然还是要扶德川忠长当上德川家族的掌门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这些平日最不受人待见的垃圾们,才有上位的可能。

    在找这些人之前,平男曾给德川忠长提了几个建议,一是痛改前非尽量表情,争取改变德川忠长在他老爹心中的印象。

    但这个提议直接就被德川忠长给否了,这种事他不是没做过,不过却根本没有一点效果,老爹的目光还是看都不看他一眼。

    既然这个提议不行,平男遂提出第二条建议,那就是发动兵变,以武力逼迫德川秀忠下台,囚禁德川家光。

    这条建议最终也被德川忠长否掉了,因为他在军队中没什么影响力,怕是根本没人跟他胡闹。

    接连被毙掉两个提议,平男却一点都不气馁,接着又提出第三条建议,干掉德川家光,秘密囚禁老爹德川秀忠,逼迫老爹将征夷大将军的位置交出来。

    听了第三条建议,德川忠长不由大为意动,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一直都觉得是弟弟夺走了父亲对他的爱,所以心里一直深恨着这个兄弟。

    定下了计划,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只是这种事两个人是做不了的,但人多也恐走漏消息。

    于是平男再次给德川忠长出主意,让这些人在城中制造事端,然后由平男和德川忠长带着几个亲信,亲自动手。

    这样即便事后军队反应过来,大局却已尘埃落定了。

    酒壮怂人胆,一通海喝之后,这些狂傲的日本武士们,已经是天老大地老二,他们老三了,然后在平男的提示怂恿下,骂骂咧咧地走上街头,又纠集了一些同他们差不多的酒鬼,浩浩荡荡地向德川家光的府邸扑去。。。


………………………………

第622章 神秘人物

    德川秀忠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大儿子,居然也不是个什么省油的灯。

    德川家光正在家收拾东西准备去中原,他们家也是有武士守卫的,一群醉鬼又怎么可能轻易闯进来。

    听到外面有人闹事,德川家光根本就没往多想,直接就命人将这伙醉鬼赶走,不走的就地抓起来。

    德川家光的心已经飞走了,恨不能立刻飞到中原去拜见他的偶像。

    前面命人驱赶酒鬼,他在侍卫的保护下,从后门离开,直接就奔码头去了。

    其实包括德川忠长都不知道,平男的真正目标是德川秀忠。

    平男是个地道的日本人,并且还是西厂在江户城的一个头目,专门负责此次行动。

    汉人中都有汉奸,日本人中出几个日奸,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况且这个时候的日本人心中,大明是天朝上国,给明朝出力乃是理所应当的事,反而像德川秀忠这样背叛大明,才是罪大恶极的。

    开完秘密会议的德川秀忠还不知道小儿子家里出事,正躺在榻上眯着眼睛琢磨怎么解决这次危机,忽听有人禀报说大儿子忠长有急事禀报。

    虽然平日不待见这个老大,但毕竟是儿子,真有事的话,还是要管的,遂命人将德川忠长叫了进来。

    时间不大,就见德川忠长快步走了进来。

    一见大儿子走路的姿态,德川秀忠就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个大儿子,二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注意形象仪表?慌里慌张的,成何体统?刚要开口斥责,大儿子却抢先开口了。

    “父亲,大事不好了,家光在回家的路上被一群醉鬼拦住殴打,儿子得到消息后,就立刻来禀报父亲了”

    “你说什么?”

    这样一段漏洞百出的话,根本不是平男教的,平男教的那些话,德川忠长紧张之下,都忘光了。

    按照平男之前的分析,老爹在知道家光有危险后,应该大惊而起,然后忠长顺势过去扶住老爹,这时候,藏在忠长袖子中的一枚银针,就会很不小心地在老爹手臂上扎一下。

    平男告诉忠长,这是一种麻醉药,被扎中之后,就会渐渐失去意识,进而任凭别人摆布。

    可忠长忽然发现,老爹并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蹦起来,而是如鹰隼一样,一瞬不瞬地盯着自己,好像要看穿自己一样。

    不由干咳了一下,道:“父亲为何这般看我?”

    “我要看看你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老实交代,不然我就把你关起来”

    此刻德川秀忠虽然已经起了疑心,却还是没想到这个大儿子敢对自己下手。

    忠长毕竟做贼心虚,在老爹的严厉目光下,只觉双腿发软,差一点就跪下,嘴唇动了动,道:“我、这个。。。”

    “真是个废物,我德川家怎么会有你这么个窝囊废!来人!”

    盛怒之下,德川秀忠真打算命人先把大儿子按在地上打一顿,殊不知他刚刚这句话,正好触碰到了忠长心中那跟最敏感脆弱的神经。

    “是你逼我的!”

    忠长恶狠狠地说完后,就纵身扑向老爹,袖中的银针探出,在一脸惊愕表情的老爹手臂上狠狠扎了一下。

    此时外面的侍卫也听到了德川秀忠的呼叫,而当他们进来时,也恰巧看到忠长用什么东西在德川秀忠身上刺了一下。

    事情发展的实在太出乎人的意料,忠长虽然是大将军的长子,可是刺杀大将军也不行啊!

    怒喝声中,侍卫们忙扑过来将忠长按住,而这时,就见德川秀忠已经缓缓倒地,不仅如此,丝丝黑色的血迹,也从德川秀忠的七窍中缓缓流出。

    傻子都能看出来,德川秀忠是中了见血封喉的剧毒,一瞬间,就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短暂的沉寂后,侍卫们顿时如炸了锅一般呼喊起来。

    “不好啦!大将军被忠长杀啦。。。”

    “忠长疯啦。。。”

    各种各样的呼喊声,很快就传遍整个府邸,进而向外蔓延开去。

    德川忠长也傻了,脑中已是一片空白,脑海里只是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平男不是说麻醉药吗!怎么会把老爹毒死了?。。。

    德川秀忠的突然之死,可说是提前终结了德川家族时代,因为他根本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人。

    德川忠长亲手弑父,原本就不是继承人,现在更不可能接掌父亲的权利。

    出事之后就直接被丢进了监狱,他的好基友平男君也人间蒸发了,更是让他百口莫辩。

    德川家光倒是在起航的时候被追了回来,但他毕竟还年轻缺少资历,根本无法驾驭老爹手下那些骄兵悍将,而最主要的是,家光小朋友根本志不在此,还一心想着去追随他的偶像叶大公公呢!

    德川秀忠倒是还有几个兄弟,只是德川秀忠为了能让儿子顺利继位,早将他那些兄弟排除在权利圈子之外了。

    最后冢本、武藤、渡边等重臣一商议,为了大家的整体利益,必须团结在一起,所以硬是将要德川家光接受的征夷大将军的封号。

    而老大的名位虽然定了,但几个重臣间也开始了权利之争,换句话说,他们将德川家光推出来,只是需要一个牌位摆设,并不是真想把权利交给他。

    从此以后,昔日盛极一时的德川家族,逐步开始走向混乱和分裂。

    德川家出了这么大事,后九尾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大喜之下,被吓出来的毛病,竟神奇地好了起来。

    斟酌一番后,他给德川家下了一道旨意,首先的对德川秀忠的悼念,以及对凶手的严厉谴责,随即话锋一转,开始为德川忠长辩解起来。

    后九尾认为德川忠长作为长子,是不可能弑父的,这其中一定有隐情,应该仔细审问,为了展现公正,德川忠长也应该交给天皇来审问。

    东扯西拉地说了一大堆后,就说到了征夷大将军这个职位不能轻易委派给别人,必须由天皇亲自下旨封赏等等。。。

    总之就一个意思,你们自行继承的征夷大将军,老子不承认,要想得到老子认可,就必须交出兵权,重归老子管辖。

    后九尾的这份诏书传到江户城,顿时如同火上浇油,使原本就已危机重重的德川家族内部,更加的纷乱不堪。。。


………………………………

第623章 政治筹码

    米吉尔作为莫卧尔帝国的外交官,去的国家虽然不少,却还是第一次出访大明。

    从普兰入境,然后在明军引领下,先会见了大明驻藏最高军事长官秦良玉。

    秦良玉倒是很客气,除了一问三不知,没给他任何实质上的承诺,听说他要见叶公公,倒是很痛快地派人带着他下了高原,只是具体要去什么地方,这位秦将军却不肯说了。

    米吉尔做梦也没想到打败莫卧尔大军的明军将领,竟然会是个女人,这也更引起了他对那位,据说在大明可以呼风唤雨的大太监的兴趣。

    高原苦寒,即便后世的高科技,也一样无法彻底扭转高原地区的生活环境,更何况是在古代了。

    行走在青藏高原的时候还不觉什么,待进入蜀中后,米吉尔才终于被震撼到了,给他的感觉好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气候温暖怡人,景色秀丽,百姓们安居乐业,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

    所过城池的将士们盔甲鲜明,斗志昂扬,态度不卑不亢。

    随着对大明的了解越深,米吉尔也越发想不明白,查罕杰为什么要同这样一个国家开战?

    不过有件事他倒是想明白了,那就是五万大军败的一点都不冤。

    米吉尔很清楚,打仗可不是只靠将士勇猛,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后来从随行明军将领口中得知,原来他经过的地方,在大明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一直都是大明物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将帅指挥得力,士卒勇猛精悍,后勤充盈及时。

    米吉尔真想不出这支军队还有什么理由会失败。

    米吉尔一行在成都住了一晚后,就传道向北而行。

    米吉尔虽是第一次来中原,却也知道他们应该继续向东行,才能到达大明京城,却不知为何会转道向北?

    而且过了成都后,护送他的明军将领也换成了一个叫秦翼明的年轻人。

    到了大明后,另一个给米吉尔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明人的礼貌,跟他见过西方那些野蛮民族不一样,仿佛永远都是客客气气的。

    听了米吉尔的疑惑,秦翼明倒是没隐瞒,直接告诉米吉尔,叶公公就在汉中。

    汉中在什么地方,米吉尔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还没等他继续问,秦翼明就又向他透露了一个秘密。

    叶公公带着巴希克在汉中度假,不单是巴希克,之前被俘虏的那些莫卧儿士兵,也大多在汉中帮助明人修筑道路。

    帮助明朝修路?

    米吉尔不傻,他很清楚这个所谓的帮助俩字意味着什么。

    却不想秦翼明还没说完,在秦翼明亲切的笑容中,让米吉尔知道,不但是他们莫卧尔人在帮助明朝人修路,还有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日本人、朝鲜人等等。

    按照秦翼明的话说,这些友好国家的战俘、不对,应该是朋友了,都非常热衷于帮助大明搞基础建设。

    听了秦翼明的话,米吉尔不由心中苦笑,这位叶公公还真是够能折腾的,如果这年轻人说的是真的,世界人民都快要被叶公公驾驭了。

    就在米吉尔还在蜀道艰难前行的时候,他的哥哥迪万已经配合着沙贾汉,成功地篡夺了莫卧儿帝国的最高权力。

    沙贾汉上位,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大明这边有米吉尔来沟通了,他的主要精力也都用在摆平国内势力上。

    殊不知从查罕杰第一次派兵进藏,西厂探子的触角就开始向德里延伸,目前虽不能如在大明那般无孔不入,但一些大政方针,却已经源源不断地送往大明。

    叶珣确实在汉中,而且已经来了有些日子,在这里还收了两个小弟,一个叫李自成,一个叫张献忠。

    两个人都是十六七岁,正是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只是这两小牛犊站在门口随时等着叶珣召唤的时候,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早在叶珣第一次来蜀中的时候,就曾让洪承畴找这两人,只是和平年代,又没有身份信息,找两个人真跟大海捞针差不多,好在叶珣这次来汉中,终于见到了这两个颠覆了明朝的枭雄。

    今天李自成和张献忠是做为两个亲兵,被安排在叶珣身边侍候的,而现在叶珣接见的却是莫卧儿曾经的最高军事长官巴希克。

    距离被俘已经过去近两个月,此时的巴希克似乎已经任命,双目无神,整个人也黑瘦黑瘦的,长时间的劳作,原本白皙的手掌也长满了老茧。

    巴希克也是第一次见叶珣,打量叶珣几眼后,就直直地站在厅中间,一句话都不肯多说了。

    这种人叶珣见多了,有关巴希克的情报也早已摆放在他案头。

    一个贫苦出身的军人,最终坐上帝国最高军事长官宝座,这其中的艰辛,根本不是能用任何语言形容的,而像这样的人,失败之后,要么不堪受辱直接抹脖子,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从巴希克平时在战俘营的表现就知道,他并不甘心认输,或许是在寻找逃跑的机会,亦或是在等查罕杰救他回去。

    这是一种心灵的交锋,至于最后谁胜谁负,却一时半会不好说了。

    叶珣命人摆上酒菜,微笑着示意巴希克坐下。

    巴希克倒也不客气,坐下之后,不待叶珣请他用餐,就自行大吃起来。

    近两个月的战俘生活,巴希克的肚子里早没半点油水了。

    叶珣也不拦着他,只是捏着酒杯,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吃。

    好一会后,巴希克终于停手了,快两个月了,还是用不惯明朝人的筷子,大多时候都是用手的。

    抹了下嘴巴,将手擦干净,才对叶珣道:“吃饱了,要杀要刮,动手吧!”

    叶珣微微一笑,道:“谁说我要杀你了?今天找你来,是有两件事要告诉你”

    “第一,沙贾汉已经篡夺了查罕杰的皇位,不仅如此,他还下令抓了你的家人,将此次战败的所有过错都归罪在你头上”

    不等叶珣说第二件事,巴希克就猛地站起身,怒目圆睁地道:“你胡说!”

    叶珣耸了耸肩膀,继续道:“信不信由你,反正沙贾汉派来的使者很快就到了,到时候,你自然知道本公所说是真是假了”

    虽然巴希克一个劲地告诫自己,这个大明人是在骗他,可思及查罕杰父子的关系,他知道,这件事很有可能是真的。

    双眼一瞬不瞬地盯着叶珣,想要从叶珣的表情中看出这个大明官员的真实意图。

    只可惜,叶珣要是能让人在表情上看出心中所想,那他就不是叶珣了。。。


………………………………

第624章 继续西行

    一个人从希望到绝望,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根本不是任何语言能形容的。

    后世一个小鬼子也曾说过,一个的老去并不是日积月累所致,而是一瞬间发生的。

    此刻的巴希克就是这样,一瞬间,整个人就仿佛苍老了十几岁,原本挺拔的腰板,也一下佝偻下去。

    叶珣看着巴希克,眼中却没有一丝怜悯,易地而处,巴希克也不会对明军战俘仁慈的,因为对侵略者仁慈,就是对自己同胞的犯罪。

    好一会之后,巴希克才沙哑着嗓音道:“明朝人,你赢了,你还想告诉我什么?”

    “这就是本公要跟你说的第二件事,我打算放你回去,让你找沙贾汉报仇”

    叶珣说的很直接,没有强大的自信心,是不会对敌人这么直白的。

    巴希克霍然抬头,结结巴巴地道:“你、你说什么,放、放我回去?”

    “是的,本公平生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不忠不孝的逆子,恰巧沙贾汉就是这样的人”

    巴希克却不上当,凝视了叶珣片刻,才缓缓道:“你是想让我们莫卧儿帝国乱下去,这样你才有机可趁,我说的对吧?”

    叶珣笑了,这老家伙倒是挺聪明,不过既然是阳谋,当然就不会怕你知道了。

    “本公很喜欢你的直白,其实你可以假装答应我,回去之后再告诉沙贾汉,既然你选择直言面对,那本公若是再有所隐瞒,就显得太不没有诚意了”

    “实话告诉你,不管你信与不信,本公对印度半岛都没有半点兴趣,你们的祖先要不是因为帖木儿帝国灭亡,恐怕也不会喜欢那里的,不是那里的土地不好,而是那里的人太不招人待见了”

    “呵呵!有点扯远了,其实你很清楚,这件事即便你不做,也一样会有别人做的,只是那样的话,你就无法为你的家人复仇了”

    “回去好好考虑,待你们国家使者走了之后再给我你的决定,本公向来不喜欢强人所难”

    叶珣说完,向门外的李自成招手示意,让他带巴希克回战俘营。

    没人知道叶珣为什么会突然来汉中,更不会有人知道叶珣已经着手布局西方的心思。

    儿子终有一天要长大,要是等到那时候在开始布局的话,即仓促也不会有好根基。

    凡事提前下手,一直是叶珣的做事风格,而李自成和张献忠则将作为远征军的一员,去欧洲战场体现他们的价值。

    远征军的主要兵员也将以蒙古族战士为主,汉人士兵乡情之心太重,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这一走恐怕就是一生,所以这一战就只能挑选部分没有牵挂的士兵参战了。

    当然,汉中距离西方还是太遥远,所以现在首先要做的是修路,修筑汉中通往兰州乃至哈密方向的道路,以方便蜀中物资外运。

    数月前,叶珣就把高仁派到了兰州,那里也是西方进入大明一条重要通道,把高仁放在那里,就是尽可能第掌握西方的情报。

    其实叶珣也知道,目前欧洲大部分地区,都还在成吉思汗后人的掌控之下,有的是当年被洪武大帝赶走的,也有之前蒙古人征服欧洲后建立的汗国。

    几百多年过去了,这些国家有的被吞并,就如帖木尔帝国,有的虽然仍在苟延残喘,却已经没什么战斗力了,打下他们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叶珣现在缺少的是一位西征元帅,这人不但要有能力,还必须绝对忠心,叶珣手下能人是不少,在大明境内威震一方都没问题,但要让他们去打一场莫名其妙的战役,就有点不好说了。

    好在这事也不是很急,叶珣打算挑选一些年轻将领到西北边军来,以实战锻炼和考验他们。

    李自成和张献忠也算够幸运了,不然和平年代,根本不会有他们造反的机会,况且有叶珣在,他们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别看叶珣远在汉中,但西厂作为这个时代最高效的情报机构,每天都会有各方面的消息送达到叶珣手中,也同时会把叶珣的命令及时传达出去。

    发生在日本和琉球的事已经送到叶珣手中,严格来说,整件事并不是叶珣策划的,是由张冠长何胡久成计划好,申请叶珣同意后才实施的。

    对云娘的最后归宿,叶珣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很清楚,后九尾虽然被逼迫承认了云娘孩子的继承权,但以后肯定会后悔的,所以还必须有后继手段跟进。

    总之,日本天皇的位置必须由叶珣后人来做,至于将来同中原的关系如何,那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事了,现在谁也说不好。

    时间不大,送巴希克回战俘营的李自成返回来复命。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李自成被找到的时候,竟然还是个和尚,叶珣问过之后才知道,李自成自小家境贫寒,被舍进寺庙当了和尚,之后父母又先后去世,如果不是洪承畴派人找到他,他正准备脱去和尚服去应征驿承。

    张献忠被找到的时候,却因犯事被延安府从衙役中革职,正准备去延绥镇当兵。

    两人被洪承畴手下找到时,还以为又犯了什么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