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簿褪撬担侍俅纬晒Φ仄艘东憽

    叶珣有种被打脸的感觉,羞恼的同时,也算想明白了,对待这样一个人,必须尽早消灭才是,不然这家伙是不会消停的。

    六年的积累,朝廷足以应付起一场大战了。

    早年因为努尔哈赤的缘故,当叶珣决定对皇太极行最后一击的时候,朝堂上下出奇一致地表示了支持。

    不过当叶珣回宫跟宝珠说要带儿子前往辽东的时候,却遭到宝珠的强烈反对。

    理由很简单,儿子太小,而战场上兵凶战危,虽然有个绝顶高手的爹在一旁,宝珠还是不放心。

    叶珣摆手让其她几个老婆退下,轻轻握住宝珠的手,柔声道:“你知道,我也一样心疼儿子,可终有一天我们是要离开的,我们不可能照看他一辈子,所以必须让他尽快成长起来”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震儿才七岁啊!这么点的孩子,你就让他见那些血淋淋的战争场面,不觉得对孩子太残忍了吗?如果传扬出去的话,怕是那帮大臣会给你来个死谏吧!”

    “所以啊!这还得要你配合啊!先对外说儿子病了,待我们到了辽东后,你在告诉大臣我们的去向”

    叶珣十分清楚,别看朝中大臣在政务上都能跟他一条心,但如果知道叶珣带着皇帝奔赴前线,非跟叶珣拼命不可,别说皇帝还是个七岁的孩子,就是成人了也不行,所以必须偷着走。

    老夫老妻了,宝珠知道,叶珣看似跟在跟她商量,其实早已做了决定,而她这位相公决定的事,貌似还没有人能改变呢!

    “可是、可是。。。”

    宝珠可是了两句,就再也说不下去了,眼泪如断线的珍珠般,一串串地滑落下来。

    几个老婆中,让叶珣最觉亏欠的就是宝珠,别人不知道,叶珣却是知道的,宝珠用她那副柔弱的肩膀,不知为叶珣扛下了多少风雨,朝中所有射向叶珣的刀锋箭雨,几乎全让宝珠挡下了,换做一般的女人,根本就是做不到的。

    伸手将宝珠轻轻搂在怀中,轻轻抚摸着宝珠的肩膀,道:“我们的儿子,注定不是个常人,所以也必须承受常人不能承受之痛,你久在深宫应该能知道,之前那些皇帝被圈养在皇宫中,不知天下事,不知百姓饥饱,跟个扯线木偶没什么区别,难道你也忍心让我们的儿子变成那样的帝王吗?”

    叶珣的话音轻柔,语气却是不容置疑。

    宝珠知道拧不过丈夫,无奈地道:“那你要答应我,绝不能让震儿离开你的视线”

    要不是身份所限,宝珠都想跟着去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每个母亲都这样,跟身份无关。

    而有了叶珣的皇宫,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几个女人以及孩子们在一起,相处的都非常融洽,不然儿子不在身边,宝珠会更受不了的。。。

    大军出征之前,朝廷向周边各邻国下了一道国书,书中申明讨伐皇太极的前因后果,以及这次事端也完全是由女真挑起的,为了天朝的威严,也为了解救朝鲜人民于水深火热,才不得不出兵云云,最后告诫诸藩属国,必须立刻与女真划清界限,有胆敢资助女真者,将视其为向天朝挑战,天朝必将出兵灭之。。。

    此时大明国势强盛,周边小国都老老实实的,现在听说大明军队要打盘踞在朝鲜的女真军队了,谁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找事?无不上表盛赞天朝的正义之举。

    六年多没有战事了,一听说朝廷要讨伐女真了,国内百姓的情绪也高涨起来。

    大明立国后对军功的奖励是最丰厚的,叶珣主政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加大对军功的奖励,而且还惠及到了家属。

    所以听说有战事后,很多向往为国立功的有志青年,纷纷要求到辽东去效力。

    只可惜,这时候叶珣已经带着儿子以及三千近卫军,一路风驰电掣,直奔辽东而去了。

    此次与叶珣同行的还有少年国公张旭敏,以及沈长山的儿子沈玉,也就是六年前曾在学子们面前替叶珣说话的江南士子。

    沈玉现在是叶珣儿子的侍读,也就是陪着读书,帮着皇帝答疑解惑的。

    这个官别看不大,却是个前途无量的位置,叶珣让他担任侍读,固然有报答沈长山在江南对他的支持,另一方面,沈玉也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叶珣之所以敢大胆带儿子去辽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给儿子的身体底子打的好,叶珣自己的内功虽然不能传授儿子,但却不妨碍叶珣用内功帮助儿子梳理经络,再加之小家伙一直勤练武功,所以身体非常结实,长这么大,几乎就没生过病。

    三千铁骑一直疾行到三海关才宿营休息,而这时前方的战报以及战事发起的具体原因,也都陆续送了过来。

    小叶震从小耳濡目染,在叶珣这个老爹的带动下,对日本和朝鲜人,都有种先天的反感。

    中军大帐中,父子俩同坐一张桌子,所有战报叶珣看过后,都会让儿子在看一遍。

    叶珣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儿子,而不是真的指望他能提出什么自己的观点。

    叶珣对儿子的作息时间有严格的规定,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必须读书写字,什么时候上床休息等等,都不能有分毫错误。

    所以陪在叶珣身边看奏折,小家伙也能保持安静,有不认识的字,就会主动张口询问。

    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叶珣欣慰地笑了笑,道:“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

第662章 别惹女人

    “回亚父的话,我认为不论什么原因,侵犯我大明,就绝对不能容忍”

    声音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帝王那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已经开始展现出来。

    叶珣欣慰地点点头,道:“很好,记住,你是男人,是要保护全天下百姓的男人,只要自己百姓受了委屈,不管谁之过,都要给自己百姓撑腰,对那些敢侵犯我们国土,伤害我们百姓的异族国家,一定要打到他们怀疑人生”

    只有父子俩在的时候,叶珣时刻都会给儿子灌输大汉至上的理念。

    耳濡目染、言传身教,这是每个做父母必须要做到的,因为小孩子的心思就是一张白纸,你教会什么,他就是什么。

    小叶震点头答应,随即又道:“亚父,我、我可以出去玩一会吗?”

    如果是母亲或是老师在,小叶震是绝不敢提出这样请求的,而叶珣这个亚父则不一样,规定的课业完成后,就可以随便了。

    叶珣莞尔一笑,道:“不能出军营,让阔木尔陪着你”

    “谢亚父!”

    小叶震高兴地答应一声,转身就飞快地跑了出去,那跳脱劲,那还有一点刚才沉稳的样子。

    叶珣笑着摇了摇头,孩子教育是门大学问,尤其是帝王家,古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性格怪异的暴君,这其实跟他们自小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是绝对分不开的。

    叶珣不想让自己儿子也成为那样的人,就必须尽可能地给儿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帐外有阔尔木,有他陪着,只要不出军营,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叶珣注意力又转回即将开始的战事上来,皇太极在鸭绿江边遭遇曹文诏的迎头痛击后,已经撤回汉城,这哥们也算够不要脸了,居然还给叶珣写信请罪,并把所有罪过全部推到李倧身上。

    皇太极说是李倧策反了姜太吉,然后这俩人在没有取得他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向明军阵地进攻。

    当时女真军队并不是要进攻明军,而是为了追杀姜太吉等等。

    这样一封屁话连篇的书信,叶珣是懒得搭理的,根据探子发回的奏报,姜太吉和李倧目前都躲在沿海一带。

    这俩家伙也很明智,知道要是跟皇太极走太近,没准就得让皇太极连骨头都吃进去。

    其实严格来说,此战已经没什么悬念,朝鲜半岛经女真人这些年的祸害,早就残破不堪,而在光海君的配合下,朝鲜更都已经被女真刮地三尺了,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民族凝聚力。

    叶珣出征之前,就已经命人在朝鲜各地宣扬大明军队是来解救朝鲜人民的,所以正常情况下,朝鲜的老百姓都会主动帮助明军的。

    具探子回报,皇太极目前所有军队加起来,也不过六七万,其他的二鬼子军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叶珣这边连海军算上,将出动近十三万大军,而且全部都是最精锐的辽东军和京营。

    这样算下来,如果此战还不能消灭皇太极的话,叶珣也该找根绳子上吊了。

    正琢磨着,帐帘一挑,一个侍卫快步而入。

    “公公,京城急报!”

    叶珣一愣,飞快地接过奏报,打开一看,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

    却原来是朝臣们知道叶珣带着小皇帝来辽东后,都跟被刨了祖坟似的,纷纷上书太后,要求严惩叶珣。

    不仅如此,方振儒和刘宗周两个老家伙,已经亲自赶来抓人了。

    朝臣们的心情,叶珣能理解,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子,他也是很愿意把皇帝关在紫禁城中的。

    沉吟片刻,命人把山海关守将找过来。。。

    小孩子的精力仿佛用不完似的,一路颠簸,即便是成年人,也都有些吃不消了,可小叶震却似乎一点都不受影响。

    在阔木尔的陪伴下,在营中东游西逛,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忍不住会问上几句。

    叶珣的这个长子可谓是结合了老二和老三的性格,好动却不鲁莽,知书却不迂腐。

    营中很多士兵都不知道小叶震的身份,见阔木尔亲自陪同,甚至还忍不住调笑几句,别不是阔木尔将军把自己儿子带来了吧!

    哄笑声中,只把阔木尔气得眼冒金星,但小皇帝在身旁,再大的气也得忍着。

    小叶震倒是丝毫不以为意,看到有需要帮手的地方,还主动伸手去帮。

    士兵们不由对这少年大起好感,要不是看这少年是个有身份的人,免不了也要调笑一番。

    忙忙碌碌中,不远处几个士兵的谈话,忽然引起了小叶震的注意。

    “听说叶公公这次亲率二十万大军讨伐女真,可算得上是雷霆一击了,记得上次朝廷出动这么多人马,还是在万历爷年间,只可惜,遇到个饭桶主帅,几十万大军都灰飞烟灭了,唉!要是早让叶公公统兵,估计建奴早就灭了”

    “说的不是吗!这几年叶公公东征西讨,没有叶公公,我们大明还指不定变成什么样呢!要我说啊,要不是公公身份特殊,这天下都该他老人家来。。。”

    话没说完,嘴就被另一人捂住了,随即有人低声呵斥道:“你疯了吗!这话都敢乱说,你想害叶公公不成?”。。。

    这几人的对话,阔木尔也听到了,浓眉一挑,就要冲过去,身子还没动,就感觉到衣服被人拉扯一下,低头一看,却是小叶震。

    只见小叶震轻轻摇了摇头,随即拉着阔木尔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小叶震的年纪虽幼,但自记事起,接受的就是最系统的教育,皇权至尊,绝对不容他人染指这样的思想也早已深入心中。

    如果换做是个成年人,在听到刚才那些士兵的言论后,即便不当场发火,恐怕叶珣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可小叶震却跟个没事人一样,很快又在营中撒欢似地玩起来。。。

    阔木尔是个实在人,对叶珣更是忠心耿耿,在将玩累的小叶震送回来之后,就将在营中发生的一幕禀报给了叶珣。

    正在审阅奏报的叶珣,听了阔木尔的禀报,手微微一沉,片刻后,才道:“那几个士兵警告一下就是了,不要过分处置”

    阔木尔答应一声,见叶珣再没有别的吩咐,遂施礼转身离开。

    看着阔木尔雄壮的背影,叶珣却陷入了沉思。。。


………………………………

第663章 败局已定

    没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长大成人,但每个人的路不同,像小叶震这样的身份,他的成长与成熟,注定要不同于其他同龄孩子,而当他明白,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却一直受着他所尊敬的亚父威胁时,父子间的决裂也就不远了。

    叶珣很愿意看到儿子的长大与成熟,只是儿子啊!你不觉你的年龄实在太小了吗?

    如果小叶震回来将在营中的见闻告诉叶珣,叶珣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想法,可这孩子回来之后,却对营中的见闻只字未提,这就由不得叶珣多想了。

    是小孩子玩性大,忘了说吗?

    叶珣苦笑着摇了摇头,一时间心中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果小叶震真有这样的心机,叶珣还是要高兴的,因为这是一个帝王必须有的城府。

    大军在山海关停留一天后,就继续向东疾行,辽东各部大军都已经集结到位,只等叶珣了。

    叶珣一行离开三海关的第二天,方振儒和刘宗周就到了。

    虽说他们对叶珣有绝对的信心,但什么事都有个万一不是,而且皇帝年幼,又没有兄弟和后人,万一真有什么闪失,谁能付得起这个责任?

    而在这些朝臣们的潜意识中,也未尝没有像从前一样,只把皇帝当个摆设的想法,就如同现在这样,皇帝上朝摆摆样子,所有事情都是大臣们解决,这不挺好的嘛!让皇帝懂那么多干什么?

    两位大人显然有点太想当然了,这虽然是大明天下,但军队却已不再只听从朝廷的指令,起码有叶珣在的时候是这样的。

    当两位大人风尘仆仆来到关下的时候,却被告知,因为明金大战,山海关已经临时闭关五天,没有皇帝陛下或是太后的旨意,任何人不得出关。

    方振儒和刘宗周两人听了关上守将的话,鼻子差点没气歪了。

    二人很清楚,能给山海关守将下令的只有叶珣,换句话说,要没有叶珣的命令,他们只能等五天后开关才能通过。

    什么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现在的情况就是,任凭两人如何威逼利诱,守将就是不听,最后干脆躲起来不见了。

    要知道三海关是沟通关内关外最重要的通道,着急过关的可不止两位老大人。

    但城墙上的告示明明白白地写着呢,现在是战时,有闹事者以通敌论处。

    有这样一则告示在,就是有再大的怨气也得忍着,通敌的罪名扣下来,别说做买卖了,能不能保住脑袋都不好说。

    好在闭关的时间只有五天,那就等五天吧!

    行商百姓能等,两位老大人等不了啊!老胳膊老腿的,也经不起折腾了,二人一面派人去向太后请旨,然后在关外的临时客栈中住了下来。

    晚饭过后,刘宗周来到方振儒的房间,挥退下人,然后静静地看了方振儒一会,才道:“方大人,你觉得叶公公此举究竟是何用意?”

    方振儒冷哼一声道:“什么用意都不行,先帝只有这么一个子嗣留下,若是真有什么闪失,他姓叶的必将是大明第一大罪人,老夫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跟他拼个死活”

    刘宗周苦笑一下道:“老大人,年纪这么大了,怎么也学着年轻人,要呈匹夫之勇了”

    老方忽然反应过来,看着刘宗周道:“刘大人有话但说无妨”

    刘宗周从三年前卸任顺天府尹,然后在帝国大学任教授,并兼任小皇帝的老师。

    在这六年间,刘宗周不论是做官做学问还是为人,都深受朝堂上下认可。

    方振儒同刘宗周的私人感情也很不错,只要是刘宗周主张的事,他也会一力赞成的。

    刘宗周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才道:“方大人,事已至此,我们即便是赶上,怕也不能将陛下抢回来,但是通过这件事,让我觉得,叶公公对陛下的控制,是不是太严密了?”

    听了刘宗周的话,方振儒也不由沉默下去,是啊!除了刘宗周这个帝师,即便以他这样的朝廷重臣,平时也一样接触不到皇帝,平时还不觉什么,现在经刘宗周这么一提,顿时感觉有些不对来。

    只听刘宗周继续道:“不可否认,叶公公对朝廷,对天下百姓,都是有大功劳的,但这也不能遮掩他贪恋权势的事实,陛下一天天长大,若是始终任由叶公公这么控制陛下,陛下何时才能亲政?”

    “叶公公的成绩不能否定,但天下终究是读书人的天下,叶公公若能趁早收手,或许还会得善终,真若到了跟陛下势不两立那天。。。”

    说到这,刘宗周没有再说下去,但不住摇晃的脑袋,却已经将他的心思表露无遗。

    方振儒当然明白这其中的关键,但他能有什么办法,军队一直处于叶珣的绝对控制之下,而没有军队的支持,他们的任何想法,都只能是空想。

    而且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万一把叶珣逼急了,他再玩出什么另立新君的把戏怎么办。

    沉吟片刻,才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太好的主意没有,但我觉得我们的希望在陛下身上”

    “哦!此话怎讲?”

    “我给陛下当了三年的老师,陛下给我的印象就是聪慧异常,常常能举一反三,假以时日,必是一代明君,而且我问过陛下,叶公公对陛下的教导也是不遗余力,陛下对叶公公的感情应该很复杂”

    听到这,方振儒有些明白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按照你的意思,我们不必过分追究叶公公此次私自带陛下出来这件事了?”

    “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得让叶公公和陛下知道我们的态度,不然陛下觉得外出比憋在宫里好,习以为常了怎么办?”

    “好!我们就等他五天,看到时候姓叶的如何面对我们?”

    方老头是真生气了,这么大的事,竟然都不在朝堂上说一声,他把朝堂当什么了?他们叶家开的吗?

    老方真想对了,大明在事实上,已经姓叶了,而如果皇帝不是叶珣的儿子,不管他们做什么,都没有任何问题。

    可凡事都怕但是,不是吗?。。。


………………………………

第664章 后勤基地

    三千铁骑奔驰起来就足够惊天动地,十万大军呢?

    鸭绿江畔,明军大营一眼望不到尽头,而且不单是大明一侧,鸭绿江南岸也同样扎满了明军的帐篷。

    如果朝鲜还有政权的话,或许会有人来跟明军抗议一下什么的。

    但光海君投降皇太极之后,大明已经不承认他是朝鲜国王,李倧就更不用说了,说难听点,他就是叶珣的棋子,用过之后,也该抛弃了。

    此时还没出一月,北方的天气寒冷依旧,尿尿的时候都得带根棍子,然后边尿边扒拉,不然很可能会被冻住。

    严格说来,此时并不适合出兵,别的不说,但说后勤方面,压力就要明显比天气暖和时大。

    好在叶珣不急,皇太极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跑不掉的,叶珣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损失。

    另外女真在朝鲜不得人心,不然这仗就更得小心了,叶珣可是知道,当年隋炀帝号称百万大军都在朝鲜折戟沉沙,他的人马数量比之隋炀帝可少多了。

    大军未动,一路路探马斥候早已深入朝鲜各地,即是刺探敌情,也是煽动朝鲜百姓,你们的大救星来啦,赶快准备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吧!

    有的人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就比如说小叶震,三千铁骑没吓住他,十万大军的连营,依旧没有另他震撼,要不是小眼神中透露出的火热,叶珣都有点怀疑,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妖孽了。

    叶珣跟儿子同乘一匹战马,巨大的斗篷将小叶震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个小脑瓜。

    在曹文诏、尤世功、侯世禄等将帅的陪同下,叶珣一行人打马来到鸭绿江明朝一侧的高坡上,俯视着下面的连营和远处朝鲜一侧起伏的山脉。

    “亚父,这些都是您亲自调教出来的军队吗?”

    北风呼啸,却依旧阻挡不了小叶震的热情,事实上,躲在叶珣怀里,他根本就感觉不到冷,因为叶珣早用内力将他周身护住了。

    听了儿子的问题,叶珣微微一笑,道:“记住,这些都是你的军队,亚父只是暂时统领,待你亲政后,亚父会亲手将他们交给你的”

    听了叶珣的话,小叶震脸上不由兴奋起来,高兴地道:“有了亚父亲手调教出来的军队,我们大明是不是打遍天下都没有敌手?”

    叶珣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温言道:“亚父还要告诉你一句话,叫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如不是情非得已,千万不要轻启战端,因为战争不单要死人,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上兵伐谋,有时候一个好的计策,会比十万大军都管用”

    小叶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又问道:“那亚父为何还要打朝鲜?使个计策,让他们自己打自己不好吗?”

    这小子能想到这点,真不枉自己辛苦栽培他一回了。

    “在你还没出生前,亚父就已经让他们打的不亦乐乎了,现在是该我们收获的时候了”

    儿子能想到这已经很不错,太过阴暗的东西,则不能对他说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转头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