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谁都知道,朝廷之所以这么缺钱,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新皇登基以及老皇帝下葬的各种费用,但这两样都是必须得花的,而且事涉皇家,谁会去挑这个盖子?

    朱常洛当皇帝的热乎劲还没过,虽然比较勤政,但毕竟经验在那呢,遇到这么大的事,顿时就没主意了。

    看着下面这些被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道:“各位爱卿有什么好办法,不妨都说说,就是说错,朕也绝不怪罪”

    大学士刘一璟出班奏道:“税收一道,不外乎开源截流,在控制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同时,不妨让各地将明岁的税收提前缴纳上来,以解燃眉之急”

    听了刘一璟的话,李待问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不过却很明智地没有开口,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不是他执掌户部,根本就不会被叫来。

    韩旷摇了摇头,道:“年关将至,这个时候提前收税,跟加税有何区别?搞不好是要出乱子的,臣以为不妨找一些商户借贷,待挺过了年关,来年的税收上来,再还给他们就是”

    李待问终于听不下去了,还内阁大学士呢,出的都是什么狗屁主意?堂堂大明朝廷竟要向民间借贷,传出去也不怕被人家笑掉大牙?

    猛地站起身,大声道:“陛下不可,向民间借贷,将置朝廷何地?置陛下颜面于何地?”

    “税收一道,富则加之,穷则减之,去岁江南江北多有受灾之地,百姓已经不堪重负,绝不能再加税,倒是那些富得流油的富商们还可以考虑”

    李待问的话一出口,所有人都不吭声了,因为在座的官员们,谁家在江南没有几处买卖?你要向江南的商人收税,不就等于是在从他们的口袋里掏钱吗?

    倒是朱常洛听了李待问的话后来了兴致,问道:“李爱卿可否说的再详细些?”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别说一国之主了,正应了那句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感受着同僚们排斥的眼神,李待问也豁出去了,不怀好意地笑道:“陛下,我想我们都找错人了,满朝皆知陛下身边就有一个理财高人,陛下何不找他商量一下”

    听了李待问的话,除了朱常洛,在坐的朝廷高管们,心里都不由“咯噔”一下,顿时想起,怎么把那个祖宗给忘了?若是让这家伙去了江南,还不得刮江南一层皮回来啊!

    周嘉谟率先道:“李尚书此言差矣,如今陛下励精图治,正要取消各地税监,怎能再派宫监出京?”

    直到周嘉谟说完,朱常洛才反应过来,敢情这些人说的是叶珣啊!可不是吗,我怎么把他忘了,早就听说这小子划拉银子很有一套。

    想到这,顿时就失去了和这些人继续扯下去的心思,东林党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跟帝国大业比起来,却根本不值一提了。

    当即道:“来人,传叶珣来见朕”

    皇帝发话了,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脸色却都阴沉下来。

    故事时时发生,地点各有不同。

    此刻坤宁宫内也有两个女人聚在一起轻声交谈着,这两人一个是郑贵妃,另一个身材火辣的半老徐娘,自然就是朱由校的奶妈客氏了。

    “贵妃娘娘,欲成大事,就要有决断,你这般犹犹豫豫,还让我怎么帮你?”

    听了客氏的话,郑贵妃苦笑道:“不是我心软,实在是叶珣小贼时常陪伴在那个人左右,我、我无法前去啊!”

    郑贵妃虽没有说她害怕叶珣,但表情却已经将她出卖了。

    客氏冷冷一笑,道:“别急,那小贼很快就会离京,到时你再将人送过去”

    郑贵妃一愣,随即喜道:“你怎么知道他会离京?”

    客氏冷冷一笑道:“这你就无需知道了,好好准备做你的皇太后吧!”

    郑贵妃不由心中暗怒,自己老公活着的时候,那有人敢这么同她讲话?可现在却是不得不低头了。

    客氏离开坤宁宫后,很快就来到迎喜宫,也就是原来的太子宫,朱常洛虽然搬去了乾清宫,可他最喜欢的李选侍还住在这里。

    到了李选侍这里,客氏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陪着笑脸施礼道:“娘娘万安,那个老女人上当了”

    李选侍长着一张瓜子脸,眉弯嘴小,十分的妩媚,只是下巴有点太尖了,怎么看都是一张狐狸精的脸。

    听了客氏的禀报,嘴角不由露出一抹嘲讽的微笑,点头道:“你做的很好,事成后,本宫一定重重有赏”

    “哼!这个老女人也真是疯了,为了当上这皇太后,居然想弑君,看到时候你怎么死?”

    在李选侍心里,坤宁宫应该是她的地方,现在那个姓郑的老女人却说什么都不肯搬,既然她不走,就只能想办法将她弄走了。

    后宫从来就不是讲仁慈的地方,更何况一个过了气的老女人,那还有资格跟后辈争?

    李选氏只沉浸在自己的皇后梦中,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客氏眼中的神色,同样带着嘲讽、阴毒,以及一些让人看不懂的东西。

    叶珣送完老方从城外返回来,刚到西厂门口,就被一直等着他的魏忠贤挡住了。

    “我说兄弟啊!你去那了?可是让我好找,快跟我走,陛下找你呢!”

    凭着叶珣的关系,魏忠贤再次被安排在了朱常洛身边,所以来找叶珣的差事,当仁不让地由他来完成了。。。


………………………………

第223章 建议

    历朝历代,都有一群实力雄厚,脑筋最顽固,同时也是最为保守的一伙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保皇党。

    万历的长子朱常洛一直不受万历待见,身为太子,却一点享受不到太子应有的待遇,每天都活在战战兢兢之中,别提有多悲催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受到了几乎所有朝臣的支持,这无关他的能力,也无关他母亲一方的家庭背景,只是因为他长子的身份,这是汉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早已在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

    虽然朝臣都支持这个太子,但也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就是万历到目前为止,还在为他的三儿子朱常洵寻找机会。

    甚至叶珣自己都想过,如果自己当时与朱常洵热乎起来,或许万历就不会把他从辽东调回来了。

    现在万历把一个狗屁不是的崔文升派到辽东去,未尝没有替他家老三培植势力的想法。

    试想一下,一旦崔文升掌控辽东军权,他就可以在万历弥留的时候,调辽东之军掌控京畿,然后再来个偷天换日,将朱常洵推到皇帝位置上去。

    这些虽然都是假设,却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夺嫡之争,历来都是最残酷血腥的。

    而这些,其实都是万历最希望叶珣做的,因为他知道崔文升怕是完成不了这个任务,只可惜,叶珣也同样支持朱常洛。

    现在张维贤主动拉拢叶珣,想法是与万历异曲同工的,叶珣是太监,早晚是要回皇宫的,纵观叶珣在辽东的手段,想要坐上司礼监那个位置,并不是不可能的,而只要能将叶珣推上去,才算是给朱常洛找了一个最可靠的护身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旦新皇成功登基,张维贤这些保皇党,当然是新皇的第一从龙之臣,那好处可就说不完了。

    现在叶珣的回答,可以说基本让张维贤满意,交谈一会,两人都有些累了,张维贤是嘴累,而叶珣则是心累。

    从桌旁的格子中拿出一个纸卷递给叶珣,道:“老夫知道你不是寄人篱下之人,正巧我有套宅子空着,过两天你去看一下,满意的话就搬过去”

    说了半天,只有这句话最对叶珣心思,当下也不客气,接过房契收入怀中,笑道:“跟国公说话就是痛快,都知道我在想什么”

    张维贤摆了摆手,道:“少跟老夫来这一套,快去吧!免得老夫一会后悔,这一套宅子也要不少银子的”

    叶珣微微一笑,施礼后转身离开,然后在管家的引领下,向他和手下们临时住的院子走去。

    目送叶珣离开后,张维贤也出了书房,左拐右拐,很快又来到一处花厅,而此间已经有几个老者等候在这里。

    一见张维贤回来,一个瘦削的老人略带不悦地道:“一介阉奴而已,犯得着你一个国公如此重视吗?”

    如果有认识这群老人的,一定会吓一跳,因为在坐的清一色都是有爵位在身的贵戚,而别看这些人都已经荣养在家,可他们在军中却都有着一定的实力,大明各地的总兵指挥使之类的武将,有大半都出自这些人的门下。

    张维贤坐下后先喝了口茶水润润嗓子,才道:“侯兄有所不知,我自信老眼不花,此人的能力绝不在当年的冯宝之下”

    听了张维贤的话,众人都皱起了眉头,冯宝在万历初年,那绝对是权倾天下的人物,如果他知道收敛点,或许就不会死在南京了。

    在坐的这些人可以说对当年冯宝大太监的手段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张维贤说叶珣可比冯宝,顿时让所有人都来了精神。

    这时一个微胖的老者道:“张兄是想把他推上司礼监那个位置?”

    张维贤摇摇头,道:“他还太年轻,陛下不会同意的,不过老夫已经给他想好了一个地方”

    原来张维贤确实有意让叶珣帮他训练五军营,但叶珣的一席话已经彻底打消了他的念头。

    很明显,以叶珣的手段,如果让他进了五军营,怕是会把京营所有的丑事都抖落出来,到那时就谁也别想收场了。

    皇宫,西暖阁。

    听了许显纯的禀报,万历微一沉吟,然后点头道:“知道了,你去吧!有老国公在,也无须在监视他了”

    许显纯答应一声,然后躬身退了出去,一直来到宫外,感受着午时火热的日头,心中却是一片冰冷,他很清楚,自己这次怕是把叶珣彻底得罪了,是不是应该想个办法补救一下呢?

    许显纯很清楚,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就看你如何去利用这层关系了。

    而从万历对待叶珣的态度上,许显纯就知道,叶珣肯定会有东山再起一天的。

    许显纯走了,万历命太监去告诉郑贵妃,今天不去她那里了。

    因为李光的事,郑贵妃一直在和万历怄气,万历的脾气也上来了,干脆就连面都不见了。

    午睡了一小会后,万历来到御花园转了转,看似在漫无目的的溜达,其实心里也在想叶珣的事。

    这小子太不消停了,是不是该给他找点事做?要不把他派去南京?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万历自己否了,辽东那边还没消停,万一袁应泰和崔文升不行,就还得叶珣上,所以不能让他走太远。

    万历刚刚接到崔文升的密报,说是袁应泰不支持他清洗叶珣的部下,所以奏请万历赋予他更大的权利。

    看到这份密报,万历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么点小事都办不了,还好意思来找我?先老实在那待着吧,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就把这个废物换回来。

    正胡思乱想之际,小太监来报,英国公张维贤求见。

    听说是张维贤来了,万历不由一愣,不过很快明白过来,他肯定是为了叶珣之事而来。

    来的正好,正可问问他打的什么主意,为何要收留叶珣?遂命人传张维贤到御书房觐见。

    时间不大,万历的屁股还没等坐热,就见张维贤在内侍的引领下躬身而入。

    “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你来的正好,朕也正想派人去找你,说说吧!你跟叶珣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维贤心说叶珣也不是女人,我跟他能有什么事?

    赔笑道:“陛下,叶珣有功与朝廷,若是过分冷落,怕会让前线的将士们寒心啊!故此老臣斗胆先将其接到老臣家中,未来得及禀报,还请陛下恕罪”

    张维贤说的婉转,意思却很明确,就是叶珣有功,若是逼迫过甚,让辽东那些将士知道了,谁还肯为你朱家效力?

    万历自然知道张维贤话中的意思,点点头道:“说说你为何来找朕吧!”

    “老臣觉得不能冷落了叶珣这样的有功之臣,所以臣觉得他比较适合一个职位”。。。


………………………………

第224章 损招

    李待问似乎知道叶珣要来找他,叶珣到了他的朝房后,没用通报,就被门口的小厮直接让了进去。

    叶珣回京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其实同这些朝官打交道的时候并不多,而且他也不愿意和那些东林党人共事,这些人将来都会是魏忠贤的菜,离他们还是远点好。

    李待问此刻正在审阅一份财物报单,叶珣走路也轻,进来之后也没有第一时间打断他,只是自顾自地坐在椅子上打量着这个大明的财物部长。

    李待问的卖相不错,国字脸,鼻直口方,颚下一缕钢髯,一脸正气。

    所谓面由心生,虽不敢说从一个人的面相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的好坏,但第一眼给人的印象却十分重要。

    就目前来说,叶珣对这位李尚书的印象还不错。

    过了好一会,李待问终于放下手中的简报,这时候才若有所觉,转头望向叶珣这边,随即“啊!”的一声站了起来。

    “叶公公,你可是让本官好等啊!快来人上茶”

    叶珣也笑了,这官不错,居然都不跟我客套,不过我喜欢,是个办实事的官。

    “见李大人太过入神,就没敢打搅,若我猜的没错,你是故意让陛下把我推出来的吧?”

    李待问挥手把上茶的下人打发出去,然后直接坐在叶珣旁边,叹了口气道:“你不当这个家,是体会不到我的难处啊!新朝新气象,可这新从那来?缺是都补上了,可上来的这些官员也得发俸禄不是?现在府库中的银两已经不够一个月所用,年关将至,若是到时发不出银子来,陛下的颜面何存?而我说的这些还不算九边军镇的饷银”

    坐下之后,李待问就开始大吐苦水,瞅他那样,好像他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似的。

    都是痛快人,叶珣也不兜圈子,道:“李大人想让我做什么?”

    听叶珣这么问,李待问笑了,笑的很奸诈,道:“谁不知道叶公公划拉银子最有一套,就先帮我弄个一两百万两银子救救急,等我有钱了一定还你”

    叶珣吓了一跳,他记得好像在那本书上看过,万历末年,大明一年的税收也才不过四五百万两银子,后来因为加派辽饷,才变了法的从民间搜刮,将税收弄至千万两以上。

    现在这家伙张嘴就是一两百万两银子,当老子是生产银子的吗?

    刚想说什么,心念微动,这家伙怕是有目标吧?不然怎么这么肯定我能弄到这么多银子?

    想到这,微笑着对李待问道:“李大人,我以诚待你,希望你也能以诚待我,说吧!你想让我干什么?”

    明白人好办事,李待问脸色一整,道:“江南可以提高税率来增加税收,但时间来不及,单是在朝堂是扯皮,就非十天半月能解决的,所以还应该在京城想办法”

    李待问的想法跟叶珣差不多,就不知道具体施行的方法是不是一样了。

    “京中皇亲贵戚多有不法之事,公公可以找这些人借,当然了,这么做肯定会影响公公的声誉,只是以公公的声望,怕也没人敢把公公怎么样吧!”

    叶珣转过头,像看外星人似的看着李待问,道:“李大人是不是觉得我脑袋有问题?”

    居然让自己当这个恶人,亏这家伙能想的出来?不过意思倒是与自己的想法异曲同工。

    京城这些达官贵人们,那个不是富的流油?另一个时空李自成打到城下,崇祯想找他们借点军饷,居然硬是没人借,然后被李自成的手下各种勒索,却全都吐出来了,所以最该宰的就是他们。

    如果是在辽东,叶珣肯定会对这些肥羊下手的,只是京城却是万万不行的。

    李待问笑道:“厂卫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况且叶公公在辽东也没少做这种事,怎么到了京城就变的胆小了?”

    “哈哈。。。”

    叶珣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个李待问有点意思,这股阴损劲跟自己很有一拼。

    停止了笑声,道:“李大人不是东林一系的人吧?”

    李待问撇了撇嘴,道:“本官要做就做真小人”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不屑做伪君子。

    叶珣不想对东林党做什么评价,治国理念不同罢了,别人不说,就说杨链,铁骨铮铮,最后活活被魏忠贤害死,你能说他就一定是坏人吗?

    东林党是叶珣留给魏忠贤的大礼,他是绝不会动任何一个人的。

    话说到这,也就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站起身对李待问道:“就以半月为期吧!我尽可能的多为你弄银子,不过能不能达到你说的那个数字,我可就不好说了”

    李待问也跟着站起身,笑道:“能得叶公公一喏,本官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叶珣苦笑一下,心说你当然能睡好了,因为恶人都让老子来当了。

    回到西厂,刚在大堂坐下,就见木铮快步而来,不待叶珣反应,直接就跪倒在叶珣面前,未语先哭,泣道:“公公大恩大德,木铮无以为报,请受木铮一拜”

    说完竟真的用力磕起头来。

    叶珣吓了一跳,他挺反感这种跪拜礼的,所以西厂的属下跟他说事的时候,只需躬身施礼就行。

    “你这是干什么?有什么话好好说”

    木铮擦了擦眼泪,起身道:“项档头已经把我的亲人找到了,公公还给他们安排了住处,属下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公公了”

    原来是这件事,叶珣都快忘了,想来安排住处的事,也是项彪替自己办的。

    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呢,给你几天假,先回家好好陪陪家人”

    木铮现在已经正式被编入西厂,虽没有正式的官职,但一直被叶珣当做接班人培养的,所以整个人也越发的成熟稳重。

    “回家的事不急,刚刚宫内的眼线回报,客氏从郑贵妃那出来后,就去了李选侍那,虽然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但属下觉得这个客氏有些不简单”

    叶珣赞许地看了眼木铮,点头道:“想办法在太子那边也安插下我们的人,我要知道这个女人的一举一动”

    “另外还有件事你去办一下,就是命人在城中散布流言,说西厂抓了一个出海经商的商户,据这个商户交代,他跟京中很多高官贵戚都有生意上的往来”

    木铮现在对叶珣的态度,就如同对之前的万历皇帝一般,绝对的忠心耿耿。

    点头道:“公公放心,属下这就去办”。。。


………………………………

第225章 试探

    其实西厂现在也不缺钱,干掉王登库后,胡久成按照叶珣的指示,把之前王家南北商路全部收归己有,尤其是西厂重开之后,更是打着西厂的名义,明目张胆地南货北运,北货南销,以从中赚取差价。

    但这条商路叶珣不能交出去,因为不单是西厂,辽东需要银子的地方也多着呢,完全依靠朝廷拨付的那些银两,根本就不够用。

    此次叶珣借着给户部筹银这个机会,准备把手伸进海运贸易中去。

    官员家人经商的事,在官场来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不然只靠朝廷那点俸禄,如何养小妾、如何在外风花雪月?而且身为京官,迎来送往的场面事多了,如果没有这些额外的进项,官员们根本活不下去。

    但能接触到海运的毕竟是少数,可就是这些少数,却都是朝廷中的高官显贵甚至是皇亲国戚,不然一般官员那有那么大的胆量和能量?

    一条看似简单的打草惊蛇之计,却真的让很多人都坐不住了,这恐怕就是人常说的做贼心虚吧!同时对叶珣这个皇帝面前的红人,他们也是真的有些害怕,不过这些人却不敢来找叶珣,而是先去找的英国公张维贤。

    其实张维贤家也参与了海洋贸易,不过老家伙耳朵比较灵敏,他居然也知道了朝廷缺钱一事,而且皇帝还找了叶珣商量,随即就传出了这条消息,所以直觉告诉他,这肯定是叶珣玩的把戏。

    第二天叶珣还没等出门,张维贤请他过府饮宴的帖子就送到了。

    之前张维贤向叶珣甩了一个大包裹之后,就很少同叶珣再有来往,毕竟太子已经继位,再跟叶珣这样的内监来往过多,要是被御史参上一本,不大不小的也是个罪名。

    拿着张维贤的请柬,叶珣不由笑了,他没想到先跳出来的居然是这老家伙。

    要说叶珣手中还真有江南几家官员参与海运走私的证据,因为叶珣关注这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因为还不到发动的时候,所以一直被叶珣按在手中,即便是这次,叶珣也只是想拎出一两个出来,来震慑一下那些人。

    张维贤请客的时间是晚上,叶珣先去朱常洛那站了会岗,然后才转到朱由校这。

    朱由校仍住在迎喜宫,叶珣经常出入,也无需人通报,向外面的侍卫点了点头就直接走了进去。

    还没等进门,就差点被一阵香风顶出来,随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