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珣的第一站是大同,开始朱常洛也以为叶珣第一站会下江南,但叶珣给他的解释是山西多矿,而且对蒙古等部族的榷场多分布在宣大一线的九边,所以要先从哪里开始治理考察。

    听上去似乎很合理,但叶珣还有深一层的意思不能对朱常洛说,那就是叶珣早就惦记的,剩下那七家汉奸的家产和商业链。

    国家缺钱,叶珣家也没有余粮了,不让这些汉奸们倾家荡产,怎对得起他们?

    知道了叶珣的行踪后,江南籍官员们的心都放了下去,虽说之前都给叶珣送了不少银子,可谁都知道这死太监贪得无厌,说的好听是巡视,还不如说是借机发财呢,不搂个盆满钵满,他怎肯回来?

    现在好了,叶珣去宣大了,看来还是之前送的银子起作用了,而且他这一来一回,还说不上多长时间呢,运作好的话,说不定过了年就把他弄回京,也就无需再去祸害江南了。

    叶珣前脚刚离开京城,后脚朝堂上就吵做了一团,而这次却不是什么党争,而是东林党自己内部火拼起来了。

    事情的起因当然还是叶珣出任这个代天巡狩太监的职务,不过鬼才知道这个缘由中夹杂着多少私货。

    以左光斗和杨链为首的激进派,直接就在朝堂上向刘一璟和韩旷两位大学士开炮,问他们为何出尔反尔,答应皇帝这个违反祖制,又不负责任的任命?

    这件事可有点不好解释了,因为前一天这俩大佬还态度坚决地一致反对皇帝的这道旨意,可转过天却又跑去求皇帝下发这道旨意,这是什么行为?是典型的反复无常、两面三刀,实在太有损东林党人的脸面了。

    面对两个咄咄逼人的激进分子,刘一璟和韩旷不是不想解释,一是不能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解释,二是有些话不能说。

    原来就在他们去找皇帝的头一天,他们几乎是同时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信中直接点明皇帝已经开始猜忌东林党,叶珣出巡,就是冲着东林党去的,但他们一定要促成此事,因为这是他们在皇帝心中重新树立形象的好机会,而且还可借此机会整倒叶珣等等。

    事实上刘一璟和韩旷已经明显感觉到皇帝最近在有意疏远他们,而且还公然支持反对他们东林党人政见的李待问等人。

    而之前叶珣弄出来那个什么海商的事,也着实给东林党人上了一课。

    朝廷缺钱的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叶珣弄到银子后又送到了户部,要说这里面没有皇帝的影子,谁信啊!

    写这封信的人口气很大,而且切中实际,其中最让两位下决心改变初衷的,则是信中明确地告诉他们,已经掌握了他们之前干过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甚至还有一些他们家中的隐私等等。

    而只要促成此事,就可以继续替他们隐瞒下去。

    两个老家伙在朝堂起起伏伏多年,谁的身上也不干净,所以拿到这封信后,两人可说是又惊又怕,这写信的究竟是什么人?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而且还公然威胁当朝内阁大臣,他究竟想干什么?

    当天深夜,两个各怀鬼胎的老家伙就坐在了一起,不过当然不能说信的事,而是讨论了一下这件事的利弊。

    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得到皇帝的认可,才是他们最大的胜利。

    而叶珣是很厉害,不过一阉人尔,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不过这个死太监实在是够讨厌,若有机会除掉的话,那也是再好不过的,这封神秘来信中隐藏的意思,显然是要趁叶珣这次出京干掉他。

    出于共同的理想和目的,两人很快达成了共识,这才有了之后的事情。

    两个老家伙是内阁大学士,现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两个后辈这般逼问,脸上顿时也挂不住了,也就开始与左、杨二人争吵起来。

    双方争论,自然也都有一些摇旗呐喊的帮手,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旁推波助澜,一时间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顿时变的仿佛菜市场一般,别提有多热闹了。

    原本一心处理政务的朱常洛被吵的不厌其烦,干脆一甩袖子退朝了。

    激怒了皇帝,东林党人都傻了,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软弱太子吗?

    随着皇帝的离开,原本已经吵翻天的朝堂上,忽然诡异地静了下去。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皇帝变了,变得如此陌生,大明朝堂上演全武行是经常事,今天还算文明的,没有动手。

    以前出现这种情况,皇帝都会劝架,当个和事佬在中间和稀泥,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今天却完全没有,这说明了什么?

    刘一璟看着呆愣的左光斗和杨链等人,冷哼一声道:“还等什么!诸君还不随我去向陛下请罪?”

    刘一璟的话提醒了众官员,众官员忙跟在两位内阁大佬屁股后,赶向朱常洛的书房去请罪。

    跟乾清宫里的热热闹闹不同,坤宁宫里却是一片死寂,随着万历的升天,郑贵妃去冷宫等死肯定是个必然趋势,以前那些趋炎附势的后宫嫔妃们,已经像躲瘟神一样躲着郑贵妃了,甚至很多宫女太监都自己找门路走了。

    郑贵妃虽然愤怒,却也毫无办法,好在她一直忌惮的那个人终于走了,她的计划也终于可以实施了。

    脚步轻响,浓妆艳抹的客氏从外面走了进来,显然她已经是这里的常客,都不用人通禀了。

    郑贵妃却好似对此没有察觉,看到客氏,忙起身迎了过去,低声道:“听说那个人已经走了,是不是今晚就可以动手?本宫实在是等不及了”

    客氏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轻声道:“阉贼诡计多端,你怎么知道他真的离开了?而且我得到消息,你身边已经有人被他收买,如果你敢轻举妄动的话,等着你的,恐怕就不是冷宫那么简单了”

    “是谁?是谁背叛我?本宫要杀了他”

    郑贵妃已经有点歇斯底里了,原本身边就没多少可用之人了,现在又出了叛徒,还让不让她活了。

    客氏却微微一笑道:“这人你还真杀不得,不然谁替我们传递消息啊!”

    郑贵妃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

第233章 离山

    有一句话叫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走投无路的郑贵妃真的是已经疯了,为了能登上皇太后的宝座,连起码的判断力都没有了。

    按照她跟客氏的计划,毒死朱常洛,然后将朱由校推上位,最后由朱由校下旨晋封她为太皇太后,而所有的计划都将由她来操作。

    这个计划听上似乎是可以操作的,但前提是朱由校答不答应?而且郑贵妃也没想一想,一旦她谋害朱常洛的事情败露,朱由校还容得下她这个杀父仇人吗?

    不得不说人的愚蠢,有时候也是被逼出来的,郑贵妃已经听到风声,有大臣已经在请旨撵她搬家了,因为坤宁宫本就是给皇后住的,而她不过是皇帝的后妈,住在本应是皇帝老婆的寝宫里算怎么回事?

    所以感受到危机日益加重的郑贵妃,决定要孤注一掷了。

    有一本书中曾说郑贵妃是与朱常洛的老婆李选侍一番潜规则后,才对朱常洛下手的,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有待商榷的。

    最明显的就是朱常洛若死,对李选侍有什么好处?朱常洛也是个怕老婆的主,而且对李选侍也非常宠爱,只要假以时日,皇后的宝座对李选侍来说,并非遥不可及,那她还有什么理由参与谋害自己的老公?

    所以说隐藏在历史下面的那些秘密,是没人能说清楚的。

    叶珣确实已经走了,不是他不想来个运筹帷幄,而是到现在他也没弄明白客氏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他记得历史上郑贵妃送了八个美女给朱常洛,而朱常洛小童鞋因为常年受老爹压制,所以一下没把持住,一晚上就忙活了好几个,最终累倒,然后吃了蒙古大夫崔文升的药一命呜呼的。

    因为知道这个过程,所以叶珣就做了很多针对性的准备,首先他通知王安将郑贵妃身边可以调动的宫女全部拨走,也算是从根上掐断了郑贵妃使用这种方法的可能。

    同时叶珣还命坐镇西厂的木铮,加强对郑贵妃和客氏的监视,必要的时候,随时对她们采取行动。

    木铮原来只是个小太监,但自从靠上叶珣这棵大树后,在宫里已经没人再敢小看他了,所以由他来负责对付郑贵妃和客氏是再合适不过的。

    能做的、该做的,叶珣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老天了,如果上天真的要朱常洛短命,那是谁也拦不住的。

    还是那辆巨大的豪华马车,只不过这次车上又多了个人,还好马车够大,不然叶珣都无法办公了。

    红袖虽然比花家姐妹不老实,却也知道轻重,在叶珣处理公务的时候,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地相陪,从不出声打搅。

    聪明的女人从不会给男人找麻烦,这样才会让男人越来越喜欢她。

    叶珣每天要处理的公务实在太多,其中又以辽东方面的最多。

    天气越来越冷,士兵们有没有添置棉衣,训练情况怎么样,军饷的用度,将领们的状态等等,事无巨细,那方面的情况都会汇报到叶珣这里。

    可以说叶珣虽然不在辽东,却仍然暗中遥控着一切。

    同时有关大同方面的情报,在叶珣启程后,也都陆续送到。

    叶珣惦记那几家汉奸不是一天两天了,通过胡久成的暗中操作,这几家的内部,都已经有了西厂的暗探,虽然还没有什么实际证据表明他们勾结女真,但所谓的证据对叶珣来说,那还不是说有就有的吗?

    真正让叶珣有些头疼的是与这些汉奸勾结的边军将领们,这些明军将领也许并不知道这些商人都已经成了汉奸,但无疑都已经被这些汉奸所收买,为这些不法奸商向草原倒腾物资,打开了方便之门。

    现在的宣大总督是王象乾,是个官声很不错的官员,历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叶珣相信底下将领们的这些不法之事他不会参与,但要说他一点不知道,却是不可能的。

    叶珣从铁岭起家,深知边军将领之苦,朝廷饷银很少有及时发放的,就是发了,层层克扣之下,到了底层军官士兵手里,已经所剩无几,所以一些官兵就会铤而走险,去干一些不法的勾当以贴补家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如果把所有犯过错的士兵将领都抓起来,不但起不了什么作用,弄不好还会是一场兵灾。

    所以叶珣必须要谨慎行事,抓住几个典型,然后杀一儆百,当然这还不够,还必须彻底改变官兵们的生活,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向草原走私物资的现象。

    还真是让人有些头疼啊!

    叶珣的手指刚搭上额头,一旁的红袖就乖巧地凑过来轻轻地给叶珣揉捏着两旁的太阳穴,还别说,练过功夫的手就是不一样,力度不轻不重,刚刚好。

    “我说红袖小姑奶奶,咱能不这样吗?你这样我真的很不习惯”

    叶珣说的是心里话,这样一个小媳妇似的红袖,远没有泼辣些的红袖让他喜欢。

    “嘿嘿!不这样,我怎么给你下毒啊!”

    红袖趴在叶珣耳边,吐气如兰地说着,温热的气息弄得叶珣耳朵痒痒的,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叶珣故意叹了口气,道:“装的这么辛苦,你不就是想知道我和宝珠到底有没有事吗?”

    被叶珣识破了心思,红袖猛地一推叶珣,嗔道:“一点都不好玩,人家在你心里的印象就一点都不温柔吗?”

    听见两人的说笑声,暗格后面也传出花家姐妹的嬉笑声。

    这时原本已经推开叶珣的红袖却又凑了过来,笑嘻嘻地道:“那你跟我们说实话,你到底喜不喜欢宝珠?”

    尽管叶珣很不愿意提及这个问题,但红袖主动问到了,不由转头盯着红袖的眼睛,问道:“你也跟我说实话,你都跟宝珠说什么了?”

    红袖眨了眨眼睛,一脸无辜地道:“没有啊!再说,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啊!”

    叶珣从红袖的表情就知道,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心中忽地一动,道:“你不会是给了红袖什么药物吧?”

    “咯咯!怎么什么都瞒不过你?不过你放心,药不死人的,顶多是让某人的那方面不行而已”

    听了红袖的话,叶珣不由目瞪口呆,他万没想到红袖竟然会给宝珠这种药。

    宝珠要这种药给谁用?这还用说吗!

    一时间,叶珣不由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新婚之夜,新娘子给新郎下阳痿药,这么阴损的主意,也不知她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过,嘿嘿!我喜欢。。。


………………………………

第234章 张网

    有句话叫算人者,人亦算之,也就是说你在算计别人的时候,也要时刻想着别人是不是也在算计着你?

    叶珣一心一意地惦记着几大汉奸的家财,却不知道这几家也同样在算计着他,而他们所算计的,也不过是叶珣的脑袋而已。

    在大同城西南角,是一片富人居住的聚集区,而这些富户中,又当属范家为最。

    占地近百亩,苍松翠柏间,亭台楼阁,叠叠重重,根本无法看出里面有多少房屋,或许只有弄个航拍,才能彻底看清范家的全貌。

    此刻在范永斗的内书房,范永斗正在同其他几大家商议对付叶珣的事。

    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人赫然在坐,除了已经被叶珣干掉的王登库,七大奸商都到齐了。

    “诸位,登库兄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如今阉贼又来我山西了,其用意怕是不用我多说了吧?今天把大伙找来,就是要研究出个对策,不然登库兄的下场就是我等的明天,都说说吧!”

    听了范永斗的话,黄云发第一个先跳了出来,怒道:“咱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可这银子就是喂狗,也绝不给阉贼,要我说这事也没什么好商量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出一万两买他的人头”

    一旁的靳良玉冷哼一声道:“一万两?黄东家好大的口气啊!据我所知,八贝勒已经将阉贼的人头开到了十万两,而且还是黄金,可现在怎么样?阉贼不是还好好的活着”

    黄云发老脸一红,强辩道:“我的意思是大家凑银两,买阉贼的人头,十万两不行,我们就出二十万两,我就不信要不了他的命”

    老神在在的翟堂慢悠悠道:“建州第一勇士已经死在阉贼手中,据传此贼的武功已经堪称天下第一,敢问何人能刺杀得了他?杀人,不见得非得用刀地”

    听翟堂这么说,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都集中在他身上,显然是听出他的话没说完。

    翟堂见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脸上,不由干咳一声道:“都看我干什么,不是说大家都出主意吗!这就是我的想法,反正他要来的是我们地盘,还怕没有下手的机会吗?”

    众人撇了撇嘴,心说这不是屁话吗,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说什么都没用,难不成还等着叶珣主动找你要毒药吃?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王大宇缓缓道:“其实不见得非得我们出手,这些年那些军中的将领们可没少吃我们的,是不是也该回报一下了?”

    王大宇的话顿时给众人打开了一扇窗户,可不是吗,如果叶珣死在明军自己手中,事后即便有人问起,也一样可以把他们这些人摘的干干净净。

    有了这个提示,黄云发再次道:“阉贼是打着代天巡狩旗号来的,军队肯定会去的,我们不妨把毒下在军营的饭菜中,这样不知不觉就能毒死他”

    范永斗赞许地看了黄云发一眼,这家伙虽然平时挺小气的,可关键时刻出的主意却不错。

    为什么说不错,因为皇太极早就放出话来,干掉叶珣者,赏银十万,而且还可许他与建州所有物资的专营之权,十万两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天文数字,可对他们这些家资丰厚的商人来说,却根本不算什么,他们看上的是专营之权。

    而如果能让叶珣死在军营的话,还可策反军中的将领,毕竟死了钦差这么大的事,总是有人要担责的,而军中将领肯定是首当其冲。

    干掉了叶珣,又策反了明军将领,这得是多大的功劳啊!

    范永斗想想就有些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当即道:“既然大家都赞同这个办法,那咱们就分头行事,靳兄寻找合适的人选,黄兄准备毒药,王兄负责监视阉贼的行踪,翟兄、梁兄、田兄,咱们也都别闲着,多琢磨一下投毒的办法,总之是不能让阉贼活着离开山西”

    范永斗之所以敢对众人发号施令,那是因为他是众人公认的大哥,而这个大哥的来历就更好解释了,因为他女儿就是皇太极的小妾。

    得了范永斗的吩咐,众人立刻按照分工分头行动,一时间平静的大同城里,悄然刮起了一股带着杀气的凉风。

    套用一句成语,就是这些人在张网以待,等待叶珣这条大鱼主动跳进来。

    不管有没有网,有什么样的网,叶珣都会一头撞进来的,因为这是他的使命。

    京城,就在叶珣离京的第五天傍晚,郑贵妃带着一个蒙着面纱的女人来到朱常洛的御书房外。

    书房外是魏忠贤在值守,这家伙凭着坚韧不拔的不要脸精神,已经深得朱常洛信任,俨然一副叶珣第二自居了。

    似乎知道郑贵妃要来,魏忠贤向郑贵妃点了点头,道:“稍等一下,陛下把这几本奏折批完就会传见”

    说罢又看了看那个蒙着面纱的女人,道:“身上没有什么违禁物品吧?”

    魏忠贤曾侍候过郑贵妃,可郑贵妃此刻却丝毫不敢在魏忠贤面前端架子,笑道:“看你说的,怎么会呢!人就交给你了,天色不早,本宫这就回去了”

    魏忠贤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却没有再说话,阴鹫的眼神中流光闪烁,也不知在想什么。

    郑贵妃转头向那个蒙着面纱的女人轻声道:“好好侍候陛下”

    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郑贵妃刚走,就见木铮从殿角转了出来,看了看那个女人,转头对魏忠贤道:“这女人是什么人?”

    见是木铮,魏忠贤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嘴里却笑道:“这是郑贵妃进献给陛下的女人,陛下已经同意接见了”

    “对不住了魏公公,叶公公临走时有话,郑贵妃的人绝对不得接近陛下,人就交给我带走吧!”

    “你敢!”

    魏忠贤仗着皇帝的宠信,已经逐渐培养出了脾气,不过也得分对谁,在叶珣面前,他还会像只哈巴狗一样,只是木铮就要差一层了。

    木铮并没有被魏忠贤吓住,冷冷地看着魏忠贤道:“你是觉得可以对抗叶公公了是吗?”

    “这个、我。。。”

    魏忠贤一时有些语塞,打死他也不敢对抗叶珣啊!可是他也接了指示,就是必须把这个女人送到皇帝身边。

    “何事吵闹?”

    就在这时,朱常洛推门走了出来。。。


………………………………

第235章 天意

    天意是什么?恐怕没人能说清楚。

    叶珣一心想要保护好朱常洛这个他认为值得保护的人,可有些事真的不是他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或许某一天事情真的发生了,叶珣才会明白,天意也许就是,朱常洛真的活不长。

    朱常洛登基一个多月,与其说是每天忙于政务,还不如说是被叶珣像个孩子一样看护起来,任何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事物都别想接近他。

    皇宫中最不缺的就是女人,可李选侍又怎能准许比自己漂亮的女人接近朱常洛,再加上叶珣和王安从中作梗,硬是让小朱同学除了身边长的比他还难看的宫女,其她但凡有点姿色的女人都很少见到。

    所以当朱常洛看到郑贵妃送来的这个女人后,立刻惊为天人,然后不顾木铮的劝谏,直接就将人带进了自己的寝宫,然后开始各种研究。

    看着已经关上的殿门,以及门外一脸阴笑的魏忠贤,毫无办法的木铮也只能选择离开。

    叶珣之所以能看上木铮的原因,除了他够聪明伶俐,还有就是够听话。

    眼见皇帝亲自把人带进去后,虽然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木铮还是忠诚地履行了叶珣的交代,第二天一早宫门刚打开,就派人把昨晚发生的事情送去给叶珣。

    木铮却没有离开,第二天听将侍候在寝宫外的小太监找来一问,才知道皇帝昨晚几乎忙活了一晚,到现在还高卧不起。

    木铮已经不是侍候第一个皇帝了,朱常洛相比万历算好的,起码朱常洛还知道参加早朝,只是有点怀疑,就皇帝那小身板,肯定是有药物顶着,不然根本坚持不了一晚。

    明朝皇帝都磕药,所以对此木铮也没太往深想,将消息报给叶珣后,就继续守在宫中监视着各方的举动。

    木铮不当回事,百官可不这么想,皇帝这才登基几天啊!怎么就学起他那个没正事的爹来了?不行,绝对不能惯着皇帝这个臭毛病,必须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