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假太监-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叶珣面前的桌案上,放着钦命辽东镇守太监的圣旨,要是换做从前,叶珣早已经命人供起来了。

    李待问一脸苦笑地扫了眼被丢在桌上的圣旨,然后转头对叶珣道:“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的后果?很可能会激起所有人的反感,对你群起而攻,你将成为天下的公敌,何苦呢?”

    叶珣淡淡地看了眼他,缓缓道:“自先帝被害的那一刻起,叶某的心中就只有恨,若不是怕引起天下大乱,我岂会任由他苟活?”

    李待问皱着眉头道:“叶公公,这事无凭无据,可不能乱说,不过话说回来,你去辽东也好,起码不用再担心建奴肆虐了,可是我还要劝你,万不可行那自立之事,成为大明的千古罪人”

    叶珣忽地一笑,道:“李大人,你以为我这样的人要那么大权力干什么?我又不会有后人,打下江山给谁?放心吧!我不会做大明逆臣的”

    “李大人,今天找你来,其实是还有件事想和你商量的”

    “哼!你找我能有什么好事,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以后陛下是不会再向辽东拨付一文银子的,相信你已经有这个心里准备了吧!”

    这点叶珣怎会想不到,自己已经等于是跟朱由校决裂,朱由校脑袋又没抽筋,怎还会给自己银子?

    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李待问,纸上是一枚铜钱样的钱币图样,但中间却没有孔。

    李待问看了看,皱着眉头道:“你想发行钱币?”

    到底是搞财政了,一下就说中了叶珣的心思,只听叶珣笑着道:“李大人若有一天在朝中待不下去了,不妨来我这里,准保会比你在朝廷过的开心”

    顿了一下,继续道:“这东西叫银元,顾名思义,主要成分是银子,剩下的是铜或者铅什么的,有了这东西,就可以逐渐取代银子或是铜钱,因为它携带方便,也更具观赏性,李大人觉得怎么样?”

    听了叶珣的话,李待问不由呆呆地看着叶珣,好半晌,才长出了口气道:“叶珣,你到底想干什么?”

    叶珣笑道:“李大人,不要把叶某想的那么不堪,你应该知道此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所以请李大人帮忙推广,当然了,离这东西面世还有段时间,这段时间就麻烦李尚书帮忙做下调查什么的”

    “你做梦,本官才不会跟你同流合污”

    李待问气呼呼地站起来就准备走,要不是看在叶珣之前送他银子的份上,他才不会来的。

    叶珣也没有拦他,只是在他身后懒洋洋地道:“贵公子刚刚找过我,说好男儿就应当我国效力,所以打算跟我去辽东,我想这事他一定跟你说过了吧?”

    听了叶珣的话,李待问本已经抬起的脚步不由又放了下来,猛地回头愤然瞪着叶珣道:“你敢威胁我?”

    叶珣耸了耸肩膀,很无辜地道:“我怎敢威胁尚书大人?实在是贵公子死活非要跟着我走的,不信你可以去问他”

    “李大人,辽东没你想的那么可怕,大好男儿建功立业正当时,怎就不行了?”

    李待问气的都快说不出话了,他一共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经成家,只有老三留在身边,目前在国子监读书,也正是这个老三最不让他省心,这小子也不知是受了谁的蛊惑,最近一直在吵着去战场杀敌,现在终于知道问题出在那了。

    用手指着叶珣,颤抖着道:“本官要去陛下那里参你”说完就气呼呼地走了。

    看着李待问的背影,叶珣却笑了,他知道李待问已经屈服了,不然不会说要弹劾自己的话,现在谁不知道他跟皇帝关系紧张,弹劾他!有用吗?

    发行银元,是叶珣控制天下的第一步,有时候打垮一个国家,靠的不单是战争,经济战也同样能办到。

    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手段,还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叶珣也曾想过发行纸币,不过他知道大明宝钞早已让百姓对这东西失去了信心,如果他再弄的话,怕是倒起反作用了。

    李待问作为大明的财政部长,在处理财务方面,显然不是叶珣能比的,先把他儿子弄过来,再把他挖过来就容易多了。

    也许李待问现在会觉得叶珣很卑鄙,但以后他会感谢叶珣的。

    李待问走了没多大一会,魏朝就派人送了十五万两银票来,一百万两实在太多,他根本就没有,若是一点不拿的话,他也真怕叶珣会发飙,所以就象征性地送了些过来。

    木铮肋骨都被打断了,身上还有多处外伤,现在根本就下不了床,但即便如此,叶珣也只能选择带上他,不然他恐怕会死的更惨。

    该准备的都准备完了,叶珣正要带人离开,英国公张维贤却又找上门来。

    换做从前,叶珣肯定会迎出去的,但在此次事件中,老家伙选择了明哲保身,既然如此,叶珣也没必要惯着他了。

    时间不大,跟个没事人一样的张维贤迈着方步走了进来,看到四平八稳坐在椅子上的叶珣,不由笑道:“敢在老夫面前摆架子的,你是第一人,都收拾好了?可是准备要走了?”

    叶珣也笑了,道:“老国公这时候来,就不怕皇帝陛下怪罪吗?”

    张维贤摆了摆手,然后自顾自地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道:“你知道,身处在我这个位置,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既然你不打算在留在京城了,那老夫也送你份礼物吧!免得你小子记恨我”

    张维贤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样的东西递给叶珣,道:“这是从事海上商贸的几大世家,以及货物主要的销路,我能帮你的就这些,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接过这份名单,叶珣不由大喜,之前虽然通过手段让这些经营海运的官宦低头,但想要完全融入他们,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只要有了这份东西,叶珣就可以越过中间这道坎,自己与海上这些商家打交道了。

    仔细看了看后,将名单收入怀中,然后起身向张维贤深施一礼,道:“小子多有得罪之处,还望老国公见谅”

    张维贤看着叶珣的目光很复杂,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

第246章 大同

    王象乾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广袤的原野,浓密的眉头紧锁在一起。

    老爷子的身躯虽然依旧挺拔,可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数次向朝廷申请退休都没有被批准。

    就像方从哲一样,万历似乎偏好用岁数大的人。

    让老爷子烦心的事很多,京城那边两个月内,从万历到现在的朱由校,已是三易帝位了,这对一个国家来说,绝非什么好事。

    有关京城方面的一些传言,他也听说了,但这种事却不是他这种地方大员能参与的,而且万历在咽气之前,就曾密嘱他注意代王的动向,这是每此帝王交替时的必要措施,所以他也只能老实地在大同待着等候消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的消息是陆续传到了,可让王象乾没想到的是,最近大同城内也突然不太平起来,因为多了很多生面孔,这还不算,蒙古炒花部五千余精骑突然出现在长城外。

    听到这个消息,大同城内的局势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蒙古部族因为冬天太难熬,所以在每年冬季都会寇边,劫掠一些物资后再返回草原。

    虽然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可王象乾仍不敢掉以轻心,一面调兵遣将严密防守,一面派人去与炒花部交涉,严厉警告他们不得越过边界。

    炒花部不知是被王象乾的警告吓住了,还是另有所图,却也没有再向前一步,只是游弋在长城外围,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这样一来,王象乾心中更加没底,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炒花此举必有深意。

    此时的大明边军早失去了野战机动能力,所以老爷子也只能眼看着蒙古人在长城外耀武扬威,而不能有丝毫举动。

    “老爷,府中有客人找”

    老家人的声音打断了王象乾的沉思,皱着眉头转头道:“什么人?”

    老家人摇头道:“来的是个年轻人,说是从辽东来的,只说有急事要禀报,却不肯说是什么事”

    从辽东来的?

    听到这个地名,王象乾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因为辽东出了个让他钦佩,也十分痛恨的人,钦佩这个人连败女真鞑子,让建奴在不敢轻易踏进大明国土。

    痛恨的则是这个人目无君上,随意罢免朝廷委派的官员,安插自己的嫡系,这是一个忠直的臣子该做的吗?

    如果这个人不是太监,王象乾也会认为他心存反意,可后来这个人奉诏进京,又似乎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人,总之,他现在对这个年轻人是越来越琢磨不透了。

    老爷子年岁已高,在城上巡视了半天,毕竟是有些累了,正好随同老家人一起返回府邸。

    客人已经被请进会客厅,王象乾回到后宅换了身宽松的衣服,又喝了杯热茶,才慢悠悠地来到会客厅。

    似乎听到了王象乾的脚步声,年轻人早已恭候在会客厅门口,见到王象乾就满脸含笑地躬身施礼。

    王象乾宦海沉浮数十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这个年轻人虽然对他执礼甚恭,却一看就是个久居上位之人,而且眉清眸正,显然是个正直的人。

    心中不由更加奇怪,辽东有如此人物,自己怎会不知?

    点点头,缓步来到主位上坐下,淡然道:“你是何人的部下?来找老夫何事啊?”

    年轻人微微一笑,见堂下只有老家人相陪,遂再次躬身施礼道:“晚辈叶珣,拜见督抚大人”

    “噗!”

    王象乾刚喝到嘴还没等咽下去的茶水,在听到叶珣这个名字后,就猛地喷了出来。

    连咳了数声后,才指着叶珣道:“你、你就是叶珣?”

    “难道还有别人在督抚大人面前自称是在下吗?”

    叶珣的表情很欠揍,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呛到了王象乾而有所内疚。

    王象乾人老成精,见叶珣这么偷偷摸摸地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事,遂向老家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也退下。

    瞪着叶珣道:“若老夫猜的没错,炒花也是你叫来的吧?”

    “什么都瞒不过督抚大人的眼睛,不过请督抚大人放心,他们绝不敢踏进长城半步的,我要他们来,只是接我回辽东而已”

    叶珣的解释看似合理,王象乾却丝毫不买账,冷声道:“炒花的事老夫可以不管,但城内是怎么回事?”

    被王象乾连番质问,叶珣的表情也淡了下来,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好的纸递给王象乾,道:“看看吧!这就是您老人家治理下的大同守军”

    王象乾疑惑地接过来打开,只看了几眼,就猛地从坐位上站起来,怒道:“这东西是那来的?可靠吗?”

    这是一份有关范家、王家等七大家私通女真的供状,上面还有一些与此有关联的将领名单,难怪王象乾会如此激动了。

    “人证物证具在”

    “那还等什么,老夫这就派。。。”

    王象乾话音未落,就被叶珣摆手打断了,道:“老大人请好好看看名单,具在下所知,这里面牵扯的人可太多了,闹不好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这时王象乾也冷静下来,他知道自己刚刚确实过于激动了,名单上涉及的将领有副将、游击,甚至还有个副总兵,而这里面的很多人还跟驻藩在大同的代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稍有不慎,可就不单是出乱子那么简单了,甚至可能连藩王都会被牵扯进去。

    沉吟片刻才道:“那你说怎么办?”

    叶珣微微一笑,道:“想要平建州,必须从源头上断其给养,我就是为此事而来,而事后也不会有人知道我曾来过这里,督抚大人可将名单上的人召集在一起,然后当着他的面烧了这份供状,到时候这些将领感念督府大人的恩德,绝对会老大人更加的唯命是从”

    王象乾终于明白叶珣想干什么,想起之前对叶珣的传言,心说这小太监果然够贪心的。

    “老夫可以装做对你的事一无所知,可你总该对老夫也有所表示吧?”

    王象乾也笑了,笑的像极了一只成精的老狐狸。

    叶珣就喜欢与这样的人打交道,起码比那些口蜜腹剑的人强。

    从脚下将自己带来的包裹推到王象前面前,微笑道:“这里是二十万两,事成后还会有二十万两送上”

    王象乾眼睛却没看那个包裹,直视着叶珣道:“剩下的老夫就不要了,老夫要你沈阳新出的地雷”

    “成交!”

    正感肉疼的叶珣听到王象乾提出这样的要求,顿时就乐了。。。


………………………………

第247章 绝杀

    是夜,范永斗府邸。

    一间设施奢华的厅堂上,范永斗与其他几大奸商正在边喝边聊,十数个年轻貌美的侍女花蝴蝶般侍候在左右,个个粉脸红扑扑的,因为她们时刻都要承受着这些大人物的骚扰。

    黄云发此时已经有了七分酒意,猛地搂过一个侍女亲了一口后,大笑着道:“范大哥就是厉害,竟能同时找到这么多美人,分给兄弟两个如何?”

    范永斗淡然笑道:“既然黄老弟喜欢,自己挑就是,无需客气”

    翟堂一旁插嘴道:“范大哥神通广大,可知关外那支蒙古铁骑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可说是目前最受各方关注的了,所以翟堂话音出口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范永斗。

    范永斗皱着眉头道:“这件事确实很奇怪,往年蒙古铁骑来了之后,往往劫掠一番就会离去,今年却不知怎么了,不过诸位放心,我和炒花还有些交情,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来的”

    “有范大哥在,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来,喝酒!”

    靳良玉瞪了满嘴酒话、已经有些失态的黄云发一眼,转头对范永斗道:“据京城传回消息说,阉贼已经返回辽东了,不知八贝勒可有什么打算?”

    听有人提起阉贼,所有人再一次静了下去,上次做了各种准备,只等叶珣上勾,却不想皇帝突然驾崩,叶珣又原路返了回去,让这些人白准备了。

    所有人都知道,叶珣的威胁恐怕比蒙古铁骑还严重,毕竟蒙古人可以用银子打发,而这个阉贼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就见范永斗傲然一笑,道:“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那阉贼看似风光,其实却已被整个大明朝廷所弃,八贝勒的意思是一动不如一静,避免与阉贼正面冲突,同时由大明朝堂上的人在大明皇帝面前构陷阉贼,阉贼能被调回去一次,也同样能被调回去第二次,待他再次被撤掉兵权的时候,也就是他的死期”

    “啊!。。。”

    死期二字的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惨叫,寂静的夜里,这声惨叫显得极为突兀。

    众人不由一愣,相互看了看,心说范老大家门规森严,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玩内斗吧?

    “杀人啦!有刺客。。。”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这个声音几乎是在四面八方同时响起来一般,伴随着喊叫的还有无数的惨叫声。

    这回厅内的所有人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侍女们惊叫着开始四处乱串。

    范永斗虽惊不乱,经商这么多年,多么凶恶的匪徒都见过,一边告诉众人不要慌,一面命手下召集护院前来保护,同时派人去通知驻军。

    像范家这样的大商人,调动起军队,有时候比军令都管用。

    不过今晚大同的驻军注定是无法被调出来了,因为所有将领在傍晚的时候,就被总督王象乾请去喝酒了,而这些将领到了之后,就被王象乾的亲兵卫队软禁在庭院中,任何人都不得外出。

    其实就算是这时候军队出现,怕是也晚了。

    无数的黑衣人从四面八方跳进以范家为守的几大汉奸家,见人就杀,不论男女老少,这是叶珣亲自下的令。

    残忍吗?

    另一个时空的汉奸们,引领着异族人对自己同胞大开杀戒的时候,可曾在意过汉人的妇孺?即便这些奸商们没有直接参与杀人,可又有多少汉人是间接死在他们手上的?

    所以对待这样的人,只有以血来洗刷他们的罪恶,对于他们的亲眷,只能说他们投错胎了。

    叶珣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心肠很硬的人,但这一刻,他的心真比铁石还坚硬。

    对付这些人,当然无需他亲自动手,动手的是梁仲喜和西厂的一千精锐。

    今晚的目的,就是杀人、劫财,同时震慑那些见利忘义,偷运违禁物品给异族的商人。

    这七家虽然也有看家护院,但怎是如狼似虎的番子们对手,抵挡了片刻就开始四散而逃。

    可想逃那那么容易,各家外围都埋伏了弓箭手,专门对付那些漏网之鱼。

    这一夜,只杀得七户人家血流成河,七户近千口人,最后逃过一劫的不过几十人。

    在杀人的同时,各家深藏的财物也纷纷被起出,然后装上马车运到指定地点,稍后会齐各家财物后会一起出城。

    范家有间密室,里面是范家历年积攒的财富,范永斗等人也藏在这里,地点很隐秘,本以为可以侥幸逃过一劫的,却不想范永斗的管家为了活命,直接把密道入口告诉了西厂的人。

    知道了藏钱地方,接下来就简单多了,用烟熏了不到片刻,就将里面的人都熏出来了,然后按在地上一刀一个,没留下一个活口。

    待搜刮完财物后,一把大火将各家点燃,随即各路人马开始有条不紊地后撤。

    城门守将是王象乾的弟子,王象乾也没告诉他放出城的是什么人,但城内几处冲天的火光,已经告诉这个弟子,今晚大同城内的事肯定不会小了。

    出了大同后,叶珣一行会连夜越过长城关隘与炒花汇合,之所以没调辽东的人马过来,就是因为目标太大,而且也容易引起几大家的警觉。

    事实证明叶珣的这次绝杀可谓是一刀斩断了女真的命脉,今后再想通过这里从中原获取物资,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大同城内的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夜,喊杀声也让城内的百姓彻夜难眠,起初还以为是蒙古人杀来了,不过很快就发现是虚惊一场。

    而要说最害怕的应该是代王了,多少代积累的财富都在王府内藏着,若真被抢了,他也不要活了。

    同时代王也很奇怪,城里闹出这么大动静,怎么不见军队出来镇压?

    派人出去一打探,才知道所有军官都被软禁在总督府了。

    代王是怕死,却不蠢,他知道今晚的事,总督王象乾应该也参与了,可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向自己报告?

    王象乾这时候可没时间搭理代王,待手下人回报说叶珣一行已经出城后,才将叶珣给他的那份供状拿出来,将内容大致说了一遍后,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其付之一炬。

    这一下所有人都老实了,事已至此,众将领那还不明白王象乾其实这是在保护他们,于是就如同叶珣说的那样,从此以后,这些将领在王象乾面前更老实了。

    将领们都各自回营安排后继之事了,王象乾却再也睡不着了,因为他也说不清楚,自己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

第248章 对策

    赫图阿拉,原努尔哈赤的汗宫。

    自打努尔哈赤死了之后,皇太极在众贝勒重臣的一致支持下,毫无争议地登上了汗位。

    代善在经历了上次与莽古尔泰的内斗后,也终于清醒过来,女真若不想灭亡,就不能自相残杀,所以在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支持皇太极。

    其实自打皇太极上台之后,大金国总体形势是一片大好的,收降了叶赫部,又陆续征服了一些蒙古部落,让建州女真的实力在很短时间内就更胜从前。

    眼看着建州正在稳步向前的时候,一个惊天噩耗传来,素有女真克星的叶珣重回辽东了。

    这个消息对皇太极等人来说,简直比死了老爹还让他们难受,谁都知道,这叶珣简直就是建州女真人的梦魇,如今他重返辽东,建州的好日子怕也要到头了。

    大殿内的气氛有些压抑,自努尔哈赤死后,众人在每天例行朝会的时候,已经很少有这种情况了。

    人群中,李永芳的表情最为不自然,因为他总觉得皇太极看穿了他的心思,所以就尽量把自己的身子往后缩,希望皇太极不要看到自己,只可惜事情往往事与愿违,皇太极见谁都不吭声,眼光还是扫向了他。

    “永芳,你怎么看?”

    皇太极笑里藏刀的功夫越加精深,连李将军都不叫了,因为他觉得这样叫更显亲切。

    李永芳无奈,硬着头皮站出来,回答道:“回大汗,奴才觉得叶珣回来,我们也没必要太当回事,时过事易,如今他已得罪了大明皇帝,再想如万历皇帝那般被支持,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按中原汉人的话来说,打败我们的不一定是敌人,很可能是我们自己,所以奴才觉得首先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样才能战胜敌人”

    还真别说,李永芳这番话挺有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