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回清明上河图-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道这袍子又脏又破,哪是公子穿的啊?”

    “你别管那么多了,既然你没有胆量去郡王府吃席,那我们可就去喽!”柳逸玄一边说着,一边将这道士的那件道袍罩在外面,倒也觉得新鲜好玩,又把那道士头上那顶漏了两个窟窿的道帽给摘了下来,自己戴上。

    柳逸玄换了衣服还在大街上转了转身子,见自己怀抱阴阳、身披八卦倒也觉得有趣,还故意向灵儿施礼道:“无量受佛!贫道有礼了!”惹得灵儿在旁边笑他。

    柳逸玄又对这道士说道:“今天你就先放假一天吧,明日这个时候,我再来还你的这身行头,你好继续修行!”说着就取出一两银子给了他。

    这道士接过银子心里还在犯糊涂,这些公子哥整日里都闲的蛋疼吗?没事借我这一身破衣服干嘛?难道那郡王府里真有什么好事不成?这道士想到这里还真有些后悔,要是真有什么美事,岂不是要错过了?正思索间,却看到柳逸玄和灵儿已经远远走去。

    这道士正摸着脑袋犯糊涂,却感到有人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道士回头来看,却见到一个仆人模样打扮的男子,这男子神神秘秘,早就躲在了卦摊旁边的墙角里,看到柳逸玄和灵儿离开,才出来打听消息。

    “刚才那两个人都跟你说了些什么?”这男子开口问道。

    “你是谁啊?干嘛要告诉你!”道士觉得这个人很没礼貌,不打声招呼就拍自己的肩膀,还跟自己瞎打听别人的消息。

    这男子从袖子里掏出一两银子,说道:“告诉我,这个就归你了。”

    道士一看有银子,立马觉得今天走了大运,一卦没算就挣了二两纹银,连忙将刚才发生的事都告诉了这个男子。

    却说柳逸玄和灵儿离了卦摊直奔郡王府大门而来,柳逸玄问灵儿:“你看我穿上这身衣服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灵儿吐了吐舌头,说道:“真难看!这道士的衣服又破又脏,玄哥哥干嘛穿它啊?”

    “你不懂了吧,这叫投其所好!既然这老郡王喜欢游方道士,我就扮成道士,不信他不见我!”说着就往府门里走。

    王府门口几个小厮正打瞌睡,柳逸玄大摇大摆的差点就走进去了,却被一个年龄稍小的小厮看见了,连忙拦着。

    “哎哎哎!你这道士,怎么跟进自己家大门是的!这里是郡王府,不是你随随便便进的!赶紧走开!”小厮这声吆喝,倒把其他的几个家丁也都吵醒了,忙走过来拦住他们。

    “烦劳各位进去通报一声,我是从京城来的游方道士,听说老千岁喜爱寻仙问道,特来拜访!”柳逸玄整了整衣襟,显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

    这小厮看了看柳逸玄的这身行头,又脏又破,那里是像京城里来的。说道:“你这道士,穿成这样也敢来见我们家老爷?恐怕又是个骗吃骗喝的野道士!你要是来化斋,请到西边的角门,哪里会有人给你斋饭!”

    柳逸玄听了这话,心里倒是来气,“真是狗眼看人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妈的,这郡王府的大门比市政府都难进!”

    柳逸玄虽然心里有气,可面上还得好言相求。“贫道并非前来化斋,只愿拜访你家老爷,还请小哥前去通禀一声。”

    这小厮看了看柳逸玄和灵儿,一个个白白净净,倒也不像是整日吃斋的山野之人,保不准真是来拜见他家老爷的,再说这钧州郡王素日里不许家人侮僧谤道,凡是有和尚道士前来化缘,都要施舍些斋饭给他们。

    “你这道士,我来问你,你在哪个道观挂单?道号是什么?既然来拜访我家老爷,可有拜帖呈上?”

    柳逸玄被他这么一问,一时也没什么准备,只能信口胡说了。

    “我乃是开封府青花观的少虚真人,因为来时匆忙未曾带来拜帖!”

    这小厮一听“少虚真人”,倒是挺玄乎的,保不准真是个有名的道士,只是没有拜帖,一时难以向他主人回复。

    “你没有拜帖,我怎么跟我们老爷说啊?但凡前来拜会我们老爷的,都要将拜帖呈上!”小厮说道。

    “这个…这也不难,贫道借贵府门房里的文房四宝一用,写个拜帖就是!”柳逸玄听到小厮问自己要拜帖,想必已是相信自己的身份,此时只缺少一张拜帖而已。

    小厮见他这么说,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带他到门房里来。但凡这种大户人家,往来走动都要在门房做好记录,因此这门房里还得专门安排一位读书识字的先生才行。

    柳逸玄取来纸笔,却不知道这北宋的拜帖是什么格式,开头要不要空格?称呼后面要不要冒号?只恨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听课,连这写信的格式都记不得了。

    他忽然想起王羲之的一件书法作品――《快雪时晴帖》,这件作品是乾隆皇帝的最爱,现在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开头四个字是:“羲之顿首”,于是也提笔写道:“少虚顿首”。再往下就又不会写了,只得编了一首打油诗来表明来意。

    柳逸玄写好帖子,自己满意的看了看,心里得意的自夸道:“不愧是大才子啊,果然出口成章!”他又用嘴吹干墨迹,折好交给了小厮,说道:“那就有劳小哥了!”

    这小厮接过来书信,又嘱咐道:“我这就去给你通报,你不要随便走动!”

    柳逸玄连忙答应着,“你赶紧去吧,我不会乱跑的!”

    这小厮跑步进了府门,直奔钧州郡王的书房而来,此时向忠辉正在书房赏玩瓷器,却听得门口有家丁来报:“回禀老爷,门外来了个道士,说是要见您?”

    “道士?老夫今日并未请道士来府啊?”

    “他说他是从京城来的,叫什么‘子虚真人’,说是来拜访老爷!”

    “子虚真人?没听过!他可有拜帖送上?”

    “有,小的给拿来了!”

    “哦,那就给我看看。”

    向忠辉将拜帖打开,一看墨迹还是新的,料定是在门房里写的,再看内容,却是一首诗:

    拜帖一封亲手书,门口小厮傻乎乎,

    不谈经书不论道,只为清明上河图!

    向忠辉一看这拜帖字迹潦草,毫无美感可言,本来想拒绝不见,但看到末句“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心里又咯噔一下。

    向忠辉拿着这封拜帖看得出神,这《清明上河图》乃是徽宗皇帝于宣和六年密赐与他,这郡王府上下除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之外,从来没有人知道,向忠辉自从得到这幅画,就一直将它藏在书房的密室里,从来没有向任何外人提起过。他心里不禁在问:“这幅画乃是太上皇密赐与我,这个道士究竟是何人?又是从哪里得知这幅画在我手里的?”

    “快快有请!”向忠辉决定要见见门外这位不速之客。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画重开梦千年。毕竟这幅《清明上河图》又会引发何种波澜,且待下文!

    (求推荐、收藏,谢谢读者朋友的支持!)
………………………………

第五十四章 下钧州(六)

    柳逸玄和灵儿跟着郡王府的家丁直奔王府客厅。那位替柳逸玄通报的小厮知道他们是老爷的客人,也变得恭敬起来。

    “两位在此稍后,待小的到书房去请我们家老爷!”

    “好的,那就有劳了!”柳逸玄笑道。

    小厮起身离去,二人在客厅里找了个椅子坐下来休息,柳逸玄回身看了看这客厅的布置,果然不比平常人家,各类古玩瓷器陈列四周,一看就知道主人是个喜爱收藏的大家。这钧州是瓷器之乡,这向忠辉又监管瓷器烧制,难免会将一些瓷器上品收入私囊,这也不足为怪。

    柳逸玄再往中堂上去瞧,竟悬挂着一幅巨幅画像,画上一位仙风道骨的飘逸老人,骑着一头健壮的青牛,正要起身离地,驾云而去。柳逸玄看画风如此浪漫,便走上去瞧个仔细,又见画首的题字:“老子升仙图”,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典故,当年老子西行云游,出函谷关之后便无人再看到他,民间便流传着老子成仙的故事。

    柳逸玄来宋朝之前学的就是考古专业,并且是在故宫博物院的书画部参加的实习,遇到这类书画作品,一种本能的反应就是好好辨别一下真伪,柳逸玄走到客厅的后墙下,抬头望着画上的落款,竟然是唐代画师吴道子。

    吴道子对于熟悉国画的人来说,可谓无人不晓。苏东坡曾这样评价:“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因此,吴道子又被后世称为“画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唐朝仕女图》一直是研究唐朝绘画风格的模板教材。

    柳逸玄一见是吴道子的画作,心里一时兴奋起来。然而当他从脑子里调来有关吴道子画作的鉴定标准时,却觉得这幅画形似而神离,那画上的老子虽是鹤发童颜、道骨仙风,但人物的眼神却显得飘忽游离,再看人物的衣着,虽然刻意模仿了吴道子的行云笔法,但却功力不足,略显笨拙。柳逸玄会心的摇头叹息一声:“想不到这堂堂郡王府的大堂,竟然挂着一幅赝品!”

    灵儿听到他的这声叹息,也凑上来伸着头去瞧这幅画。

    “玄哥哥,这幅画是假的吗?”

    “呵呵,如果我爷爷给我讲的书画鉴定知识都没有错的话,我敢断定这幅画一定不是真迹!”

    “是吗?我也觉得它是假的,你看那个牛画的好丑哦!”她指着画上的那只青牛,也翘起嘴巴,学起牛鼻子的样子。

    “画牛不是吴道子的专长,吴道子最善于画人物,据说他一生画的人物不下千余,竟找不到有两个人的面容神情是一样的,他最著名的是对人物衣装的画法,相传他曾向张旭学习草书,并将草书的潇洒灵动用到绘画中来,他画中人物的衣褶,细腻传神、飘逸灵动,如迎风飞摆,世人称为‘吴带当风’!”柳逸玄背起了教材,在灵儿面前卖弄起来。

    “你再看这幅画的衣褶,虽然有过刻意的线条修饰,但整体上却失天然之气,并无一气呵成之感,可见是后人的一件临摹之作!”

    “这位道长果然好眼力啊!”

    柳逸玄只顾着和灵儿讨论这幅画,却不知钧州郡王向忠辉早已走入客厅,听到柳逸玄在那里指指点点,并没有将他打断,听他能辨出这幅画作的真伪,不禁刮目相看。

    柳逸玄和灵儿回身来看,果然见一位穿着儒雅、装扮古朴的老人,柳逸玄料定这便是钧州郡王向忠辉了,又见他虽然年近花甲须发花白,但却面色红润、神采奕奕,料他也是个修道养生之人,便和灵儿忙来拜见。

    “晚辈拜见郡王千岁!”

    向忠辉这才瞧见柳逸玄的面容,竟然是个年纪轻轻的白面书生,虽然一身道袍,却口称“晚辈”,这让他对二人的身份产生怀疑。向忠辉再看看灵儿,那双水汪汪的眼睛仿佛在什么时候见过,只是年纪一大,一时也记不起来,向忠辉又想到二人是为《清明上河图》而来,感到来者不善。

    “这位小道长年纪轻轻,竟能识破我这幅中堂的真伪,倒让老夫佩服!”

    “王爷过奖了,晚辈早就听闻王爷才是真正的收藏大家,刚才班门弄斧让王爷您见笑了!”

    “呵呵,你这小道倒是很会说话,不知今日到我府上有何贵干?”向忠辉没心情跟他客套,只想搞清他们的来意。

    柳逸玄见他连茶水都不上,开门见山直问来意,便感觉气氛不对,连忙上前回答。

    “晚辈此番前来,只为一幅画而来!”

    “哦?什么画?”向忠辉装糊涂,故意问道。

    “宫廷画师张择端的清明……”

    “等一下,来升,快去给两位客人看茶!”向忠辉连忙打断了柳逸玄的话,回头对身后的家丁吩咐道。

    柳逸玄话未出口就被打断,便料定这《清明上河图》必定就在这钧州郡王府里,只是这位老郡王不想让世人知道罢了。

    向忠辉见身边的下人已走开,便又回身咳嗽了一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画?”

    “晚辈说的是宫廷画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柳逸玄故意让“清明上河图”五个字一字一顿,让这位花甲老人听得清清楚楚。

    向忠辉听到这话,将柳逸玄浑身上下又打量了一遍,心里念道:“果然来者不善!他是从哪里得知这幅画在老夫手里?看他年纪轻轻竟能一眼辨出我这中堂的真伪,哪里是个修行之人?”

    向忠辉捋了捋胸前的胡子,呵呵笑道:“《清明上河图》?老夫不曾听闻,我看小道长年纪轻轻,不在观中诵经悟道,为何对这些古董书画这般有兴趣?”

    柳逸玄听他这般质问,心里说道:“好你个老狐狸,竟然还不承认,还问我为什么不诵经悟道,悟你个头啊,连我是个假道士你也看不出来?明人不做暗事,我今天就是来看这《清明上河图》的!”于是笑着说道:

    “实不相瞒,晚辈并非修行之人,穿上这身行头完全是为了能和千岁见上一面才不得已为之!”

    “什么?你…你不是道士!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戏弄老夫,就不怕老夫治你个犯上作乱之罪?”向忠辉早就怀疑柳逸玄的身份,听他自己坦白了,更有了闭门送客的借口。

    “老千岁息怒,晚辈从京城而来,特来拜访千岁,只是府门高深,晚辈位卑官小,不得已才想了这个计策,实无冒犯之意!”

    “哼!老夫一向友僧善道,你竟敢利用我修道之心,戏耍老夫,实在可恶!来人呐,送客!”向忠辉转过脸去,不愿听柳逸玄的解释,更不想跟他谈论有关《清明上河图》的任何内容,只得下了逐客令。

    门外的两个家丁听到向忠辉的呼唤,走了进来。柳逸玄见向忠辉下了逐客令,岂能甘心离开。

    “千岁,小侄是太学里的学生,千里迢迢来拜见千岁,知道那幅画就在贵府,只是想看上一眼,了却祖父的遗愿,除此之外,别无他意,希望千岁成全!”柳逸玄眼看机会就要失去,还在苦苦争取,不过他仍然没有说明他的身份,提起他父亲柳安国的名字,只是说自己是一个太学学生而已。

    “我不管你是哪里的学生?老夫也不知道你说的那幅画,你还是去别的地方找吧!给我送客!”

    两个家丁忙上来拉扯柳逸玄和灵儿的衣服,让他们出去。

    “哎哎,你这个道士,我们老爷不愿见你们,你们就请回吧!”

    柳逸玄丝毫不理这两个家丁,因为机会难得,他不可能放弃。

    “老千岁,就让晚辈见见那幅画吧,晚辈保证绝不像任何人谈及此事!”

    向忠辉哪里肯愿意让他看那幅画,背着身子摇了摇手。两个家丁明白了意思,用力要将柳逸玄脱出府门。

    灵儿在旁边看到这个阵势,哪里肯受得了这气,连忙喝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知道我是谁吗?本宫可是……”

    “灵儿!”柳逸玄连忙喝止住灵儿,生怕她透漏身份,惹出更大的麻烦。

    这向忠辉听到灵儿的口气,也怀疑他们大有来头,既然他们不愿暴漏身份,自己也不愿再生出什么事端,只想让他们赶紧出去,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走吧两位,我们老爷不愿会客,还是请回吧,不然小的们可就失礼了!”两个家丁说着就驾着柳逸玄往门外扯。

    柳逸玄见两个家丁要把自己脱出去,要是给扔出大门,让别人给看见,特别是那个算卦的道士看见了,岂不是丢大发了!连忙用力甩开了两个家丁。

    “放开我,不见就不见,老子自己会走!”连忙又叫过来灵儿,“灵儿,走,咱们走!就让这老头子守着那画上的残缺遗憾终身吧!”

    柳逸玄甩下这句狠话,打算体面的离开郡王府,却不想那向忠辉连忙转身说道:“两位请留步!”

    正是:千言费尽无功果,一语惊醒梦中人!精彩玄机,且待后文!

    (三鹤感谢读者的陪伴,期待您的收藏推荐!)
………………………………

第五十五章 下钧州(七)

    钧州郡王府客厅之上,向忠辉让下人端来果品香茶,分宾主之礼,款待柳逸玄和灵儿。一切招待妥当,向忠辉又吩咐下人们退下,打算和柳逸玄好好聊聊这幅《清明上河图》。

    “方才公子说,自己是太学里的学生,却不知公子的尊姓大名?”钧州郡王阅人无数,见他是一个白面书生,早已料到是京城里的官宦之后。

    “晚辈姓柳,名逸玄,那‘少虚’二字是晚辈的字号。”

    “哦,那柳公子的府上是?”

    “这个…呵呵,实不相瞒,此次晚辈是私自来到钧州,家父并不知情,所以…我看家父的名讳就不用告诉千岁了吧。”柳逸玄私自离京,他父亲的确不知,这向忠辉分藩在外,朝中大臣又不许私自结交外地藩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柳逸玄还是没将他老子的身份说出来。

    “既然如此,老夫就不再多问。”向忠辉见柳逸玄不肯透露,也知道其中的顾虑,所以也没再多问,一边又端起茶水,抿了一口。

    “咳咳…”向忠辉咳嗽了两声,终于开始承认这幅画的在自己府上的事实。

    “方才听公子要来我府中赏画,老夫一时招呼不周,还请公子不要见怪。那幅《清明上河图》确实在老夫手上,当年太上皇叫我到宫中议事,在御书房里老夫有幸见到了这幅画,当时老夫见这幅长卷上人物众多,活灵活现,将京城的繁华之景浓缩到这几尺绢帛之上,不觉由衷赞叹,料定此画必是千古绝无的画中精品。”

    “老千岁不愧是书画大家,果然火眼金睛,但不知太上皇为何又将此画赐予千岁?”

    “老夫当时的确对此画大加赞赏,但太上皇却并未过多评价,老夫知道圣上久居宫中,并不常去民间走访,也许是画中之景不合他老人家的心意,故而未做评判。当时老夫奉召入宫,押运花石纲入京,要为太上皇营造金明别苑,圣上见我办事得力,本要赏我些金银,但又见我对此画情有独钟,便将这《清明上河图》赐给了老臣。”

    “哦,原来如此,晚辈此次前来,就是想一睹此画的风采,还请千岁开恩,遂了晚辈的心愿吧!”柳逸玄忙起身作揖,希望能看到这幅画在北宋的样子。

    “赏画之事,暂且不急,待老夫弄明白几个问题,再看也不迟!”

    柳逸玄听了这话,心里骂道:“这老狐狸,还要问我什么?你不急我急啊,我可是偷看了这幅画才来到的宋朝,万一我再看见这幅真迹,岂不是能回到北京了,我这都来到北宋大半年了,不知我爸妈得多么担心我!”他又在心里默默的祈祷:“老天爷,你就让我回去吧,让我给我爸妈说明白这事,只要他们不为我担心,我保证还会在回来的!”

    “柳贤侄?柳贤侄?我的问题你可明白?”向忠辉见柳逸玄在一旁发呆,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问题?什么问题?”柳逸玄这才意识到,自己只顾着发呆,根本就没听到向忠辉的问题。

    “老夫在问,当年太上皇赐我此画之时,并无旁人在场,你又是如何得知此事?”

    “这个…我也是听宫里的朋友告诉我的。”柳逸玄边说边瞅了一眼坐在旁边的灵儿,灵儿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会心一笑。

    “宫里的朋友?”向忠辉越发怀疑柳逸玄的身份,他竟然和宫里的人有着来往,难道也是个皇亲贵胄?

    “是的,那个人是太上皇最宠爱的人,当时也在御书房内,或许千岁并未看到他而已。”

    “哦,这也有可能。好,我再来问你,你今日前来说要一睹此画风采,可见你以前并未见过此画,那方才老夫逐客之时,你又怎么会说道这画上存有残缺的?”

    “这画上果然有残缺?”柳逸玄只是来宋之前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里看到了这画上的残缺,因为学界对残缺之谜存在争议,所以并不知道这幅的真迹在北宋就不是一件完本,听到向忠辉的问题,他立马确定,原来那画上的残缺并非后代收藏者的损毁,而在北宋就已经出现了。

    “怎么?你并不知道这画中的残缺?”向忠辉被他突然的一问搞得更糊涂了。“方才听你说老夫要守着这残缺遗憾终身,才将你留下,你不会是真的要戏耍老夫吧?”

    “晚辈岂敢!只是这其中的原由一时跟您也将不明白,实不相瞒,晚生的确见过这幅画,不过不是在以前,也不是在现在,而是在将来,是在九百年后!”

    老头本来就已经云山雾绕,再听了他这话,只觉得脑子不够使,他实在想不明白,什么叫九百年后曾经见过?

    向忠辉皱起眉头,竖起两道弯眉,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说道:“九百年后?这倒是奇闻,你看老夫上了年纪,就编些假话来糊弄老夫!既然你不肯讲出其中实情,老夫也没必要跟你再啰嗦!”连忙起身,打算唤回家人,继续刚才的送客情节。

    “哎哎哎,老千岁,您别这样啊!”柳逸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