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就在李岩紧急改变的布置时候,曹越指挥的人马,已经缓慢推进到距离农民军只有一里左右的地步,他们行进的脚步慢了下来,最中间的步军手中的火枪也举了起来。
明军依然这样缓慢推进,没有任何的改变,李岩再也忍不住,他清楚官军这样的慢慢压进,对他麾下人马造成的压力会有多大,于是马上下令,骑兵全线出击,步军随后跟上,想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击溃人数明显处于劣势的官军。
而就在农民军的骑兵开始准备出击的时候,缓慢推进的大明官军,马上停止了前进,而第一队的火枪兵,已经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预备,射击”随着曹杰的命令,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在明军阵中响了起来,浓浓的硝烟,也从阵中飘起来。
。。。
………………………………
第六十七章震撼
感谢时光新人、太阳活动日书友的打赏
随着火枪的射击,最先冲杀过来李清所领的流寇骑兵倒下了一片。
原本挺有序的冲杀阵营马上就变得混乱,被射中的骑士从马上坠落,战马受惊和受惊后不受控制地乱跑乱跳,把后面未受到的骑兵队列也冲杀。
而这时候,第二轮火枪射击声音跟着响起来,又有一大片马上的骑士被射落。
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在短短的时间内,第一营的将士们就持续不断地射出了五轮火枪子弹,李清所领的两千五百骑兵,一半多被射落马下,不死即伤。
一千名火枪手正面排开的队形足够大,比两千五百骑兵冲杀的扇形面还要大,李清所领这部骑兵,在刚刚开始加起速度,还没冲到弓箭射击之内的时候,就完全落在了第一营将士们的火枪射程之内。
李清也负了伤,他肩膀部位被火枪发射的火药打中,一个跟斗栽了下来,差dian被身边护卫人员的战马踩成。
还好他动作迅速,连续几个翻身后,终于忍着疼痛站起了身,并在护卫的保护下,重新上了马。dingdian小说,。。o
这时候,另外几队冲锋的骑兵也已经在加速,但他们曹越的命运和李清所部差不多,很快就被官军所射的火枪打的七零八落,根本冲不进弓箭的射程之内。
而官军的火枪还在持续不断地射击,好像永远不会停歇一样。
这情景当然让李岩极度震惊,他也瞬间明白了曹越如此布阵的原因,也清楚曹越是怎么打败精锐的建奴骑的,当下也没有任何的犹豫,马上下令,停止攻击,全线退守到阵内。
随着回撤的命令下达,已经乱成一团的骑兵,更加混乱地后撤了。李岩也马上命令步兵上去,掩护骑兵的撤退,准备在官军追杀的时候,拼死一搏。李岩认为,曹越肯定不会放弃这机会,会趁他的人马乱成一团的时候,趁机追杀。今天义军能守住阵形,减少些伤亡就是大幸了。
但让李岩意外的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官军,并没趁势追击,而是与他部人马一样,缓慢后撤了。
官军非常有序地回撤到了原本用构筑的防线,没有任何的混乱。
李岩也观察到了这情况,这让他越加的吃惊。
他完全明白,曹越所领的这支人马,军纪非常严明,完全做到了进退有序、令行禁止。这一dian,他麾下的人马也是不能比的,曹越在短短半年内,就将五万新军训练成这样子,不得不让人敬佩。
让李岩最吃惊的当然就是火枪的威力,他不是没接触过火枪,官军的火枪营他也遭遇过,与大多的人一样,他同样对这种基本构不成威胁的“烧火棍”嗤之以鼻,但没想到,今天却在一向没被他重视的这种武器的射杀下,损失惨重,至少损失了两千余骑人马,而官军却是零伤亡。
双方只是打了一个照面,战况是如此的不成比例,李岩在心痛之余,也是非常的吃惊。他清楚,如果想不出来破解曹越这种战法,他麾下的人马再多,也要落败,甚至遭遇全军覆灭。
有一dian李岩挺是不解,曹越为何不派人马趁机追杀呢如果刚才他的前军人马陷入混乱之际,曹越指挥的官军骑兵趁势追杀,说不定他部阵形就陷入混乱,即使最终能组织起反击,并将官军击退,损失也会极其惨重。曹越是不想自己的人马遭遇大的损失,想保存实力还是放了他一马
正在李岩疑惑之际,从官军阵前冲出一骑,冲着义军的阵型大喊了一阵后,跑到距离弓箭射程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用力射出一支绑有东西的箭,再跑回阵中。
李岩见状,马上命令军士上前,将那支箭捡回来。
这时候,原本混乱的前军阵形已经基本恢复了有序,李岩手下的几员得力干将,已经率军做好了防御的准备。不过官军也只是退回阵前,一副严防死守的样子,并没打算再次攻击。
“曹越难道只是想给我一个下马威”李岩挺是疑惑不解。
很快,那支绑有信的箭送到了李岩的手里。
李岩马上打开了信,看了起来。
这封信他看的非常认真,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把信揉成一团,最后狠狠的撕碎,扔在地上。
曹越在信中说,他依然敬重李岩的为人,不想同室操戈,给建奴以可趁之机。他希望,所有汉人都能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敌。如果李岩愿意,他依然会与其合作。
曹越也在信中给李岩以威胁,他告诉李岩,官军的战斗力今天所有人都看到了,要击败李岩的八万人马,真是易如反掌,但他不喜欢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汉人与汉人之间不应该为了见不得人的利益而拼死相搏,最终给了建奴以机会。建奴才是全天下汉人最大的敌人,他们会给汉人、会给大明带来灭ding之灾,他希望李岩能审时度势,迷途知返。
曹越在信中给李岩三个选择,一是率部归降朝廷,他愿意为李岩举荐,至少能让李岩当一个总兵官;二是李岩就此退兵,回到河南,他也不会率军追击,双方不再发生战事;三是两军继续战斗,直到他将李岩消灭为止。
曹越信中满满的自信当然让李岩非常不舒服,感觉很窝囊,不过他也清楚,曹越的威吓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从今天的战况来看,官军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将义军消灭,只要义军不改变战法,想不出破解曹越如此布阵之法。
李岩冷静下来后,也明白了今天曹越为何在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后并不趁机攻击,而是选择了后撤。目的就是希望能与他合作,至少双方不再起大规模的冲突。
说实在,如今的李岩已经有dian害怕与曹越部起冲突,这几天特别是今天的战斗情况太让他震撼了。他让归降朝廷他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以现在的情况与曹越的人马正面冲杀,最终被消灭的肯定是他的义军,如果双方能各退一步,各走各的路,将实力保存住,那当然是最好的。
李岩也知道,曹越很看重自己掌管的这些人马,舍不得损失掉,不然也不会这样做的。
但吃了一败仗后,就此撤退,不但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也没办法向义军的那些头领交代。
该如何回应曹越的“善意,”李岩有dian头疼
。。。
………………………………
第六十八章曹越的心思
这一仗胜的如此轻松,让所有人都意外,包括曹越。
原本曹越以为,双方之间的大战,会绵延很长时间,李岩也会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以多种方式出击。为此他做了非常多的布置,列阵也比上次应战建奴时候复杂,还在主阵列的左右两侧设置了伏兵,配备了火炮及大量“地雷”,准备在流寇试图从两侧包括偷袭主阵列的时候,狠狠打击他们一下。
当然,曹越是不希望大量杀伤流寇,毕竟这些都是中国人,是汉人,内战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但如果流寇真的拼死一搏,那他也只能痛下杀手。打仗是不能怀着妇人之仁的,你死我活的战争,如果心太软,那失败的就是自己这一方。
幸好李岩没有倾全力而战,在遭遇损失后,马上就收手退兵,并没打算痛下杀手的曹越,也就此罢休,并给李岩送出一封他事先写好的信,给出三种选择让李岩自己决定。
曹越自认为,他这样做,已经仁义尽至,如果李岩还不领情,那他只能不客气了。农民义军虽然也是汉人,中国人,但李岩如果还逗留在大同城下,想攻打大同城,那dingdian小说,。。o他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曹越觉得,他这样做,已经非常妇人之仁了,但他并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这一战,曹越并没让康斯丁所领的那两百名雇佣军出战,同胞之间的战争,他不愿意动用外族力量。用洋鬼子手中的枪,来射杀中国人,曹越还是有心理负担的。
李岩的人马退下后,曹越也令自己麾下的人马退后,但并不退回大同城,而是依托大同城而守,全部人马扎营在城外,并构筑了工事。
晚上,曹越也没再令特种集训队的成员去袭营,但为了防止李岩所部的袭营,他还是做足了防备。
还好,这一个晚上在平安中度过,并没发生什么事。
临近黎明的时候,曹越接到探马的报告,说李岩部已经拔营起寨,往西南方向而去。
曹越闻听后,并没放松警惕,而是严令手下,依然保持最高戒备状态,并令特种集训队的所有成员,还有其他侦探人员,严密监视李岩部的动静。
很快,曹越就确定,李岩所部是撤离大同,往河南方向撤退。
确定了李岩所部是打算撤离大同,曹越也没令自己的部下追击,任李岩的近八万人马离开。
此举让手下的那些将领挺是不解。
曹越也对此做了解释:“我们大同军刚刚建立,本将不想让他们大部折损在与流寇的作战中,本将征招他们,是想让他们去杀建奴,所以,流寇自认不敌退却后,本将就让他们离开,不难为他们了。如果两军死命拼杀后才分出胜负,你们说,我大同军,最终还会剩下多少”
众将听了后,也顿然明白,曹越这是为了保存实力,所以才不愿意和流寇拼死力战。他们认真想了想后,也理解了曹越的心思。其实他们也不想自己麾下的人马遭到惨重的损失,即使损失后能取得胜利。如今大同军中这些军士,都是素质不错之人,他们才刚刚训练成军,战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再经过更严格的训练,再经历一些实战,大同军的整体实力才能进一步提高。
当然很多人是认为,曹越此举是想将领左良玉、刘泽清一样,当一方军阀,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各方势力能不得罪就不得罪,能不结仇就和气相处,因此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并且不愿意与流寇撕破脸皮,决一死战。
还真不要说,许多人的想法并没有错,曹越确实有建立自己势力范围,成为一个任何人都不愿意得罪之人的想法,这也是他不愿意与李岩的军队决一死战的重要原因,毕竟他还想将李岩争取过来。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一dian谁都明白的,能以平和的方式结束战争,曹越自然乐于接受。
在确定李岩部已经撤离大同后,曹越这才令各部人马各自归营,他自己也率主力撤回大同城。
刘宗敏的人马还在往大同而来的路上,但曹越已经能确定,在接到李岩的通传后,刘宗敏的人马不可能还会继续北上,即使不回撤河南,也会止住前进的步伐。至于刘宗敏部接下来会往哪里去,曹越并不是很关心。他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利用从代王朱传齐那里敲诈出来的几十万两银子,还有粮食,好好犒赏一下自己的将士,并借此战遭受损失之名,继续募军扩兵。
人的心思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曹越刚刚抵达大同的时候,满心就是想击败建奴,消灭流寇,平定天下,还天下百姓以安宁,但现在他已经不这么想了。大明已经烂到骨子里,想依靠崇祯皇帝及如今明堂上的那些大明朝臣们改变天下大势,重新恢复大明盛世是完全不现实,一切要推倒重来才行。
曹越觉得,或许只有他这个穿越人主宰天下,一切才有可能实现。手中掌握了五万余人马后,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他自嘲这是恶从胆边生。心绪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曹越已经不可避免地为此努力了。接下来,他要努力壮大自己势力的同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最终能主宰天下大势。
李晨和红娘子夫妇,就是曹越最想争取的一支力量。
率军凯旋归城后,曹越和他麾下的将士,得到了以魏大本、张安为首的大同官民的热烈欢迎。来势汹汹的流寇被打跑了,大明官军取得了大胜,大同城避免了战火的涂炭,谁会不高兴
连被曹越痛宰了一刀的代王朱传齐,也亲自到城门口迎接曹越,极尽赞美之辞,不但忘记了被曹越敲诈去的那笔财富,还很“慷慨”地再拿出三千两银子,用以犒赏立下战功的将领。
而曹越在率军回城前,已经严令麾下将领,一定要将此战的胜利渲染的非常来之不易,我部人马是经过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取得胜利,流寇损失惨重之后,才不得不败退。
反正战场还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中,战时平民百姓没机会看到真实情况,战后也没机会到那儿去看看。吹嘘军功的事大部分将领都在做,他这样做,也并没什么出格。
于是,一个辉煌的大捷,就在魏大本、张安、曹越及代王朱传齐等人的合奏下,被送往北京。
。。。
………………………………
第六十九章有人要摘桃子了
孙传庭最终弄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那就是皇帝想重新启用他,让他去提督陕西、河南军务,剿抚越演越烈的流寇之患。
这三年的牢狱生活,已经让孙传庭性情大变,他以往的性格,也只体现在了初见崇祯皇帝时候那一句带着怨气的问询上,后面都是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说话。他当然不会拒绝再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没有任何推拒,也没有任何扭捏,就接受了崇祯皇帝要他能临危授命,前往河南剿灭流寇的授意,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孙传庭还有一口气在,一定替皇帝剿灭流寇,荡平建奴,还天下以安宁。
崇祯皇帝也很果断地恢复了此前孙传庭了职位,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并提督河南、陕西军务。在当场宣布了此任命后,崇祯皇帝也问了孙传庭,需要调遣何部人马。
在和崇祯皇帝对言间,孙传庭已经基本了解了这几年大明官军与建奴,还有与流寇之间的争斗情况,对这些年的战况也大概了解,主要的总兵官的战功也有些数,听崇祯皇帝这样问,他考虑了一下后,也直接回答了:“希望陛下能将曹变蛟所部划归臣所属,再将大同曹越所部-ding-dian-小-说,。。o交给臣指挥,其余人马,随陛下划拨,臣没有特殊要求。”
“好,朕答应你的要求,即令曹变蛟率部入关,且你平定流寇,不过,”崇祯皇帝顿了顿后,语调一转,“曹越的大同军朕可以交给你,但曹越却不能随你一道去河南平叛。”
“这是为何”孙传庭一头雾水,弄不清楚崇祯皇帝此举是因为什么。
曹越和曹变蛟的战功是摆在那里,这兄弟是如今大明最有实力的战将,曹变蛟不用说,孙传庭见识到过其功,差dian把李自成追的走投无路,最后只率十八骑逃走。但曹越却是没见到过,大同军是曹越一手训练出来的,要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肯定由曹越指挥为好,换成其他将领,战力肯定会大打折扣。而且孙传庭也对曹文诏的这个儿子非常感兴趣,很想亲自见识一下曹越指挥作战的手段。
崇祯皇帝却不想让曹越随他一起出征河南,孙传庭当然不得其解。
“朕已经准备让曹越当朕的驸马,将坤兴公主下嫁与他。朕想让他在完婚后,提督京营,大同交由其他人镇守,所以,他不能随你出征”崇祯皇帝说话间一副意味深长的神色。
孙传庭刹那间就明白过来崇祯皇帝的意思,这皇帝老儿虽然说的好听,就像非常宠信曹越一样,要给曹越更高的待遇和职位,但摆明了就是要摘桃子,夺曹越亲自训练出来、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大同军,还想借曹越的能力,将京营训练成同样有战斗力的军队。
这算盘打的不错,但曹越会轻易把大同军交出来吗
孙传庭是非常清楚如今大明那些掌握实际军权人物的脾性,要他们交出军队,那等同于要他们的命,没有人会甘心这样做的。孙传庭相信有这般能耐的曹越,也不会轻易丢弃手中的兵权。提督京营,虽然说的好听,但谁都知道,京营并不是那么容易掌管的,这背后牵涉到的利益又有多少呢
曹越再能耐,也没办法完全掌控京营,更不要说把京营将士训练成捍卒。
孙传庭也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陛下,要是曹越不愿意接受朝廷的旨意,不愿到京营任职,把军队交给臣,那如何是好”
“这是朕的旨意,他不敢不尊的”崇祯皇帝皱了皱眉。
“如今大同危机四起,李岩、刘宗敏的大军共犯大同,曹越有足够的理由抗命”
崇祯皇帝想了一下后,闷声说道:“待大同危机过去,你执朕的旨意,亲自去大同,将大同军从曹越手中要过来”
“曹越手中有陛下所赐尚方宝剑,臣怕被他一怒之下杀了”孙传庭依然讨价还价。
正在这时候,外面宫人传报,说有大同送来的紧急军情奏报。崇祯皇帝听后,走进令人将军报送进来。王承恩也没等崇祯皇帝吩咐,赶紧小跑着过去将军情接了进来,呈了上去。
崇祯皇帝赶紧打了开来,仔细看了起来。这一看之下,刚才被孙传庭几句话惹出的不快马上消除了,忍不住叫出声来:“太好了,曹越竟然在城下大败李岩,流寇从大同城下败退,刘宗敏部也停止了北上的步伐。太好了,哈哈”
“陛下,曹越还真是员能力出众的战将,竟然敢以劣势兵力出城迎战,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孙传庭听了后,也为之肃然,这个曹越,真不是一般人物,竟然有如此能耐,他真的很想好好见识一下,让这个人当他的左右手,当下马上请求:“陛下,臣还是请求同意,让曹越随臣一道出征河南”
“朕不许,”崇祯皇帝却是坚决拒绝了孙传庭的请求:“如今大同危机解除,京畿一带无忧,你就替朕走一次大同,犒赏大同军的同时,令曹越回京,与坤兴公主完婚,并提督京营。”
“陛下,臣觉得,曹越肯定不愿意离开大同,放弃他新手打造的大同军”孙传庭还是希望曹越能带领大同军加入他的麾下,因此还是坚持自己的说法,“臣觉得,还是令其率军征战河南为好”
“朕说不行就是不行,曹越必须离开在同来京,”想到大同的危机是曹越解除,京师的危机也随着大同危机的解除而消散,崇祯皇帝也软了口气,退了一步,“你可以答应他一些条件,比如可以让他带走一部分人马,及其他一些不出格,朕能做到的条件。曹越打败了来犯的流寇,保大同平安,朕可以答应他的一些条件”
“如此,臣就放心了”孙传庭说着,露出了一个放心的笑容,他要的就是崇祯皇帝的让步。有了底,他就有信心把大同军从曹越手中要过来,他相信只要给曹越以足够大的诱惑,曹越一定会离开大同,将大同的军队交给他。“那臣即日就去大同,将陛下的犒赏及最新旨意送上。”
“朕即令辽东曹变蛟部南下,你从大同归来后,也马上做好出征河南的准备”
“是,陛下”
。。。
………………………………
第七十章准备趁火打劫
辽东,盛京。
曹越占领盛京的时候,差不多完全将这座皇太极一手建造的城池毁了。多尔衮率军回盛京后,不得不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要毁一座城速度很快,修复回去那就慢了很多,几个月下来,进展也没太多。盛京的所有城门倒是修建回去了,但城内的房舍,包括皇宫及其他贵族所居之处,还正在修复建造之中。以多尔衮的估计,寓居在城外的大清贵族想搬回盛京城内居住,至少要一年以后。
还好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辽东也开始进入了春天,居住帐篷里的大清子民们,也终于摆脱了苦日子。多尔衮希望再一个冬天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能有温暖牢固的御寒之地。
改变了生活,从逐草而居的生活进化成和汉人一样居住在坚固的房舍内,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种艰苦的生活状态了。以最快的速度修复盛京城,重新回到温暖舒适的房舍中居住,这是所有女真贵族迫切的愿望。但多尔衮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几天之内就造一座城。还有皇宫,更需要费时日,如今的大清国力远不如从前,财富被曹越毁了大半。皇宫即使能修复回去,也不可能有以前那dingdian小说,。23。o般气势了。
还好,除了盛京城及皇宫的修复有dian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