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
一听是大同送来的六百里加急塘报,崇祯皇帝的脸马上就变了,他赶紧吩咐护在自己身边的王承恩:“承恩,快拿过来。”
“是,万岁爷,奴婢遵旨,”王承恩应了声后,赶紧从陈新甲手中接过那份让人看着触目惊心绝色标记的紧急塘报,呈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接过塘报后,并没有任何的查验,直接打开了信封。匆匆看完里面的内容,他脸色顿时一片惨白,塘报也随之飘落地上。
一直留神观察崇祯皇帝脸色变化的陈新甲,也跟着变了脸色,战战兢兢地问道:“陛下,是不是大同有变”难道孙传庭去了大同,准备与曹越合兵谋反自立,与朝廷叫板了吗
“大同危急,”崇祯皇帝颓然坐回座上,惨然一叹后,道:“是孙传庭、曹越、魏大本、张安联合上奏的,多尔衮倾国力南攻,近二十万建奴从大同方向南征,已经快抵达大同城下了。”
“什么”陈新甲大吃一惊,赶紧伸手去捡那份掉在地上的塘报,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的脸色比崇祯皇帝还要惨白。
“陈爱卿,你有何良策”崇祯皇帝显得焦躁不安,因为曹越打败流寇给他带来的好心情早已经没有了。
陈新甲想了想,最终小心翼翼地回答了一句:“陛下,臣以为,建奴此次南侵,目标最终会是京师,朝廷应该加强京师的防卫力量”
崇祯皇帝思忖良久,最终轻轻地点点头:“陈爱卿所言不错,建奴最终的目标肯定是京师,传朕旨意,马上将此事诏告天下,征召勤王之师,令洪承畴和曹变蛟立刻回师关内,拱卫京畿。大同的事,就交给孙传庭和曹越负责吧,相信他们能应对”
“是,陛下”陈新甲知道,派孙传庭出征河南的计划,已经无疾而终,应对建奴这次大规模南攻,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
………………………………
第七十七章 建奴的计划
多铎所领的大军比曹越预计的迟了一天抵达大同城下。
按照建奴大军早先的行进速度,他们原本是可以早两天抵达大同城下,但在快抵长城一线后,多铎的人马再度遭到不明身份者的多次袭扰,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也因此延缓了行程。
多铎知道,这又是曹越在侦知大清军队的行踪后,派出了精锐的人马沿途袭扰,以延缓大清军队的攻击速度,并给他制造麻烦。
这次大清军队原本想打曹越一个措手不及,看来又要失算了。
多铎无奈将此情况传报给了殿后的多尔衮,并严令麾下各将,加强戒备,不给明军有机可趁。但麾下将领再加强戒备,依然时不时遭到明军的突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行进的速度也被大大迟滞。
多铎知道,大清军队这次南征的遭遇与上次有些类似,再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大同城下,没可能打大同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了。
上次南征的情况,多铎详细和多尔衮说过,包括沿途遭遇的情况,还有大同一带的情况,包括百姓大量被迁移进城,大军找不到民伕及征集不到粮食等情况都说了。这次既然被明军发现了行踪,那相同的情况肯定会发生,还好,这次是春天时节,战马不要担心草料,而大军也带足了粮食。
最终,多铎所领的前锋人马,还是“平安”地抵达了大同城下。
曹越派出的特种集训人马,付出了一定的损失,但他们给建奴造成的打击不小,更重要的是迟滞了他们的行程。在多铎率军抵达大同城下的时候,和曹越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大同军阵容整齐地守卫在城头,等候建奴的攻城。
多铎还是挺有谋略的,他知道大同守军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因此并没急于攻城,而是在抵达大同后,抓紧时间做攻城的准备,并虚张声势,想在气势上压倒大同守军。
距离大同城五里的地方,大片的营帐搭建了起来,大同周围的树林,也大量被砍伐,被建奴用来制造攻城用的云梯等物。试探攻城,一试大同的深浅,这也是多铎必须要做的,在初步做好准备后,他也就下达了攻城的命令。此时,阿济格后续的大军距离大同还有半天左右的行程,多尔衮亲领的大军,距大同还有一天左右的路程。
首度攻城的任务,多铎并没交给耿仲明所领的汉军。
耿仲明在上次随多铎南征,差点全军覆灭后,多尔衮并没将他处死,而是给其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再拔一万两千新征集的汉军人马交给他指挥。
加上原先所部人马,耿仲明手下如今还有两万人,他当然非常想将功赎罪,以获得主子多尔衮的认可,因此此战他一再请命,想率军最先攻城,但却被多铎拒绝了。
多铎清楚如今耿仲明麾下这一万余汉军的战斗力,这些刚刚征集、大部是原大明官军归降的人马组成的军队,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以他们攻城,固然可以消耗大同守军的箭矢及火药,但却试探不出守军战斗力的高低还有防守虚实,因此多铎果断地动用了蒙古八旗作为首攻的人马。
归于多铎指挥的蒙古八旗是科尔泌部察罕所领的人马。
科尔沁部落是所有蒙古部落中最早与建奴结盟的,满清皇室中多位皇妃都来自科尔泌,包括哲哲皇后,庄妃布木布泰及另外几位妃子娜木钟、海兰珠等人,可以说科尔泌的女人充斥了满清建奴的皇宫。皇太极在征服蒙古之后蒙古各部遭到减丁打压,只有科尔沁部的实力反而得到了增强。
如今皇太极已死,对满清朝政影响最大的除了多尔衮外,还有皇太后哲哲,及皇帝福临的母亲布木布泰,这对姑侄是科尔泌的女儿,她们当然要维护自己娘家部落的力量。哈赤的次子代善和五子莽古尔泰所娶的女人也都来自科尔泌,因此科尔泌在满清国内的地位越来越高。
如今的科尔沁部由四支部落组成,长支由科尔沁亲王乌克善统领,二支的头领是察罕,三支是索纳穆,四支是满朱习礼。可能是天性使然,蒙古人与女真人相比,在谋略上不知要逊多少层次,这应该是人数占多的蒙古人最终被女真的征服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科尔泌的女人虽然个个聪慧美丽,但男人们,智商却好像比不上其他族人。
多尔衮让察罕归于多铎的前锋军中,多铎又令其部首先攻打大同,是有非常重要的理由的。
察罕生性鲁莽,暴躁,好战,通俗一点讲就是孔武有力。多铎令其部首先攻城,摆明了要让察罕和他的两万蒙古骑兵在大同城下送死。
多尔衮和多铎希望,察罕部的覆灭那激起起整个科尔沁部对大明大同军的仇恨,让他们再也没机会联合。因为此前科尔泌部也是对大明称臣,科尔泌的大部头领,都接受过大朝朝廷的册封,如今蒙古部落虽然都被女真的征服,但谁也不敢保证,以后蒙古部落,包括最强大的科尔泌部落会不会成为女真的敌人。此举不但可以激起科尔泌人对大明的仇恨,同样可以让蒙古人替女真人充满炮灰。
不过察罕及他麾下的两万族人,却根本没办法明白这些事情,他们还为多铎将首战的任务交给他们而沾沾自喜。蒙古四支,其他三支虽然同样跟随出征,但首攻落在谁头上,摆明这支部落更受多尔衮的认同,只要立下战功,以后地位也会更高。
蒙古人并没经历上次大同兵败,他们不知道明军火器的厉害,以为是汉军战斗力太差,才落个惨败的下场。上次松山之战,虽然蒙古人也曾受打击,但他们并没认为明军的战斗力很强,后面明军的惨败让他们忘记了攻打乳峰山时候的悲壮。
接受了多铎布置的任务后,察罕非常兴奋,向多铎立下军令状,表示一定会攻上大同城头,将敢于抵达的明军全部消灭。
多铎心里在幸灾乐祸的同时,也很客气地祝愿察罕能旗开得胜,只要察罕率部攻上大同城头,他亲自向多尔衮请功。
有了多铎这句话,察罕和他麾下的两万族人,更是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恨不得趁夜就攻城。
。。。
………………………………
第七十八章 血腥的战斗就此开始
天终于大亮,察罕所部也在雾色中聚集于阵前,准备攻城。
二十几个千户长聚集到了察罕身边,准备接受任务。每个人都充满了兴奋,蒙古勇士手中的战刀已经快生锈,急需要敌人的鲜血来润滑。
察罕以手中马鞭遥指大同城,大声喝问道:“诸位,今日本王在此郑重宣布,只要谁第一个率军攻上大同城,摄政王所赏赐之物就归他。攻破大同后所得的财物,还有女人,也尽其挑选。咳咳你们都听着,没有本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退却,不然格杀勿论”
麾下的二十几个千户长,齐声应令,察罕所说,太让他们激动了,攻破大同,能尽取财物,随便抢女人,没有比这些更诱惑人了。汉人的财富,汉族女人的水灵,一切都让他们非常向往,蒙古勇士已经迫不急待想攻城,抢夺这些让他们垂涎欲滴的东西了。
在领了命后,千户长们各自归队,准备攻城。无数的蒙古骑兵开始级缓前行,他们充满狼性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不远处的大同城,就像草原上的恶狠一样,贪婪地注视着面前的猎物。谁都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了女真人的弃卒,多尔衮和多铎正准备用他们的头颅和鲜血,激起整个科尔泌部落的仇恨。
现在的蒙古部落只是建奴的鹰犬和战刀而已,每次出征,他们和汉军一样,都是充当炮灰的角色,女真人总是最后才冲杀,但蒙古人并没有多少人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他们总是为得到主子的认可而沾沾自喜。没有人会去想,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弱,实力在一次一次的充当先锋中削弱。
相比较,归降的那些汉将都明白这个理,只不过他们没有其他的选择,那些汉奸们已经走上不归路,他们只能靠屠杀同胞来换取主子的认可。
冲锋的牛角地呜呜地吹响,所有准备出战的蒙古骑兵,全都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向远处的大同城示威。
在察罕的亲自命令下,被抓获的一些汉人百姓推到了阵前,蒙古人准备将他们祭旗。随着察罕的一声令下,被蒙古人按住的二十几个拼命挣扎的汉人百姓,被干脆利落地砍下了头颅。一堆头颅带着喷涌而出的热血,往前滚了一大截后才停下来。
汉人百姓脑袋祭旗仪式,那滚动的头颅,喷射而出的热血,进一步激起了蒙古人的兽性,他们再次挥舞战刀,大声喝喊:
“杀”
“杀”
“杀”
“杀光汉人”
在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蒙古骑兵缓缓往前推进,在前行到距离大同城大概两里左右的距离后,前面的四千名蒙古骑兵下了马,在各自千户长的率领下,扛着两百多架云梯向着大同北门蜂拥而来。随后跟进的蒙古骑兵,则继续行进,准备以骑射掩护同伴的攻击。
曹越和亲自坐镇大同北门指挥。
大同北门是建奴南攻首当其冲的攻击目标,因此任何一位大同守将,都会将重兵布置在北门方向,曹越也是一样。
此时的曹越,正和孙传庭一道,站在北门城门楼上,手举望远镜,静静地查看建奴人动静。
“曹总兵,今日本官不插手你的指挥,就想坐在这里看看,你是怎么打退建奴攻城的”举着望远镜查看了一会情况,再看曹越并没多少紧张和害怕后,孙传庭不禁起了好奇之心,上次曹越如何击败大同城下的建奴,他并不是很明白,今天就想看看,曹越是怎么用兵的。
还有,大同军的战斗力情况,他也想亲自看看。
“好,那就让孙大人看看我们大同军的战斗力”曹越非常自信地冲孙传庭笑笑,继续举着望远镜查看情况,一边看一边说道:“建奴第一波攻击竟然由蒙古人来担任,卑职还以为是汉军。蒙古人既然想打头阵,那就让他们好好尝尝大明军队火器的厉害,让他们以后再也不敢来攻打大明的城池”
曹越说着,放下望远镜,大声对候在身边的曹杰命令:“第一营全体将士,做好准备”
“是,总兵大人,”曹杰两腿一拍,敬了个礼后,大步跑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准备指挥作战。
在曹杰身前,一千名火枪手站在女墙后面,通过射击孔,全神贯注地看着城外,手中的火枪瞄准了慢慢靠近的建奴军士。他们将是第一波开火的战士,他们的后面,站着三队持枪待命的军士,他们准备在第一波射击完毕后,马上补进射击。
随着火枪手操作的灵活,如今已经不需要五段射击,四段射击就能不留空隙了。
康斯丁所领的几百雇佣兵,今天也第一次上战场,他们的阵地在曹越所站的城门楼下面。
来到大同几个月,没有打过仗,上次与流寇的交手他们也没派上用场,康斯丁有点急躁。今日终于有他们的用武之力,这位高个子、黄头发、蓝眼睛的落魄贵族,拍着胸脯向曹越保证,他们一定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
城头上大明守军严阵以待,的时候,准备攻城的蒙古人也即将进入火枪的射程。
“杀光城头上的南明蛮子,今天晚上我们要在大同城好好快活快活”
“哈哈,汉家女人就是水灵,上前我玩了一个,真是爽到家了,攻破大同后,一定要多玩几个”
“哇呀呀汉人家里的金银财宝都不少,我们多抢一些”
蒙古人一边前进,一边放肆地讲着粗话,一个个眼睛里都露出了贪婪和之色,女人和金钱永远都是男人的最爱,是他们最向往的战利品。
转眼蒙古人就冲到了距离大同城只有一里左右的地方,这时候,曹越下达了火炮射击的命令,随着曹越的命令,“轰隆隆”的火炮轰鸣声随之响起来。实心铅弹,开花弹呼啸着飞向蒙古人的冲锋队列,实心铅弹带着巨大的动能,犁开了一条充满血腥的通道,迎面撞上的蒙古人,不是被撞成一团肉泥,就是变成一堆断肢残臂。
血腥的战斗就此正式开始
。。。
………………………………
第七十九章 屠杀开始
感谢秦皇汉武、时光新人书友的打赏
蒙古人或许早就习惯了明军的火炮攻击,面对密集火炮的射击,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触动,以极快的速度散开,以躲避火炮的杀伤后,继续往大同北门方向攻击而来。
一轮炮击过后,大同城头上很快就安静下来,炮兵们正忙着给炮筒降温,清理炮筒内的杂物,准备第二轮射击。后世现代火炮能连续射击,但两次射击中间也是有间歇,时间久了还需要更换炮管。明朝时候,制造水平低下,火炮的炮管很容易炸膛,再加上火药质量不过关,性能也不好,如果清理不彻底,非常容易出事故。对于这一点,曹越也没有很好的改进办法,他甚至想不出来要如何改进。
见到城头上的明军火炮一轮射击后,没有再发声,原本快速散开的蒙古军士,又开始慢慢聚拢,并快速往城墙方向冲过来。
在训练中,曹越已经将后世炮兵所用那种用眼和手指配合使用的简单测距方式教给了各级指挥官,指挥第一营的曹杰,也正用这种方式测距,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大概估计敌军距离城墙有多远。
这种后世早期炮兵训练中普遍采用的办法,还真的方便实用,估计的距离与实际相差并不大。
“建奴鞑子马上进入射程,全体都有,做好准备”曹杰沉着地下达了准备射击的命令。
蒙古人冲击的速度开始加快,就像一群耗子一样,快速往护城河方向奔来。
曹越用自己的方式大概估计,距离到了两百步大概五百米左右的距离,他原本垂着的右手开始举起。此时蒙古人已经进入火枪的有效射程,但这个距离,火枪的威力并不是很大,再靠近一点,杀伤力会成倍增大。
两百步的距离,再好的射手也没办法将弓箭射这么远,威力巨大的床弩倒是可以射到,但攻城的建奴并未装备这种大型射击武器。
因为曹越有过严令,第一轮射击的命令一定要他亲自下,曹杰下达了准备射击的命令后,一直在全神注意曹越的手势。
城下蒙古人的喊杀声越来越响亮,震的城头上明军将士耳膜嗡嗡作响。但曹越依然沉着,没有任何的紧张。
站在一边的,不禁佩服起这位年轻将领的沉着和冷静,这要有多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这样啊要知道,现在所有人面对的将是你死我活的杀戮,铺天盖地而来的,是嗜杀成性的恶魔,不要说才二十左右的曹越,即使久经战事的其他将领,看到这样的场面,都会有惶恐起来。
“开始射击”曹越怒吼出了开火的命令后,高举的右手猛地挥下。
“射击”曹杰看到了曹越右手猛然挥下后,也马上声嘶力竭地大吼了一声,手中拿着的红旗高高举起,又用尽全身力气挥下。
随着曹杰的命令,一团团耀眼的红光马上在城头上闪动,剧烈的枪声随即响起,城头上同时腾起一阵阵黑烟。
随着城头上的明军第一营将士的射击,往城墙方向快速冲杀而来的蒙古人,立刻倒下了一大片。
此时攻城的蒙古人距离城墙才一百余步的距离,明军火枪队第一轮射击所装填的又是散弹,射击而成的无数铁砂几乎没有射击死角,中弹的蒙古人大片哀嚎着倒下。不过倒下的蒙古人大部只是受伤,只有少数倒霉蛋失了性命。还有一些更倒霉者,中弹受伤后,被后面蜂拥而是为的同伴踩踏至死。
而就在蒙古人哀嚎伴着怒吼声中继续往前冲锋的时候,城头上再次射来密集的子弹,腾起的一团团硝烟中,灼热的铅弹伴随着尖啸声呼啸而至,如此近的距离,轻而易举地将蒙古人身上所穿的甲衣射穿。惨叫连连中,更多的蒙古人迎头倒下。
但后面的蒙古人,依然无视战场上的惨烈,高举着战刀,抬着云梯,不要命一样往城墙方向冲来。
城头上第三轮射击没有任何迟疑地开始,更多的蒙古人倒在了铅弹的射击下,而这时候,蒙古人也开始射击,但他们引弓的地方距离城墙还有百来步距离,又因为仰角射击,落下箭距离城墙至少还有几十步远的距离。
蒙古人自杀式的攻击还在继续,而这时候第四轮射击的军士已经退下,第一轮射击后退下装填好弹药的军士,又在指挥作战的千总命令下,快步上前,准备射击。又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子弹呼啸声响起来,无数的枪弹透进了蒙古人那强壮的身体。蒙古人身体再强壮,箭矢不一定能射入他们的肌肉深处,但子弹却丝毫不留情地打到了他们身体的深处,将他们击成重伤,甚至直接要了他们的性命。
刚刚还生龙活虎,杀气腾腾的蒙古人,面对守城明军的密信射击,就像一群待宰的羔羊一样,没有丝毫反抗力,最终软绵绵地瘫倒在距离护城河挺远的地面上,变成了一具具血内糊涂的尸体。侥幸不死的蒙古人,则躺在血泊中痛苦地哀嚎。
手持望远镜查看战场情况的孙传庭已经被完全惊呆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战争。
他不是没看过火枪的射击,但将火枪威力发挥到这样的极致,他却是第一次看到,每轮一千杆火枪的射击,而且中间几乎没有间隔,这一个排面上,根本不可能有多少侥幸没受伤的敌人冲过来,除非他们冲杀的人员足够多,多到超过射出的子弹数,或者从火枪射击范围之外的地方攻击。
蒙古人打仗一直非常凶猛,但今天他们的凶猛没有任何发挥的地方,在明军第一营将士的密集射击下,这些孔武有力的蒙古战士,成片成片地倒了下来。在最多十分钟的时间内,大同北门外,已经堆满了蒙古人的尸体,至少有两千五百名蒙古人,成为明军火枪下亡魂,或者重伤没办法动弹。
浓冽的血腥味夹杂在硝烟中往城头上飘来,面对如此剧烈的战场形势,指挥攻城的蒙古千夫长,早已经失去理智,他们没有退路,只有往前冲的一条路,后续的蒙古人继续挥舞着战刀往前冲。而城头上的明军火枪兵,则继续有条不紊地轮换射击,将火热的子弹射进蒙古人的身体内。
站在曹越身边的孙传庭,地看着战场上的一切,喃喃自语道:“屠杀,这是一场一面倒的大屠杀”
。。。
………………………………
第八十章 当真?
因为这个时代火枪的制造工艺不过关,非常容易出故障,曹越对此并没太多办法,他只能从另外方面做出应对,那就是安排预备队。
第一营中第一个全部装备火枪的营,如今第二营也已经全部装备了火枪,第三营也装备了三千杆火枪。第二营和第三营是第一营的预备队,而第一营参战时候,并没全部人员都加入战斗,曹越只用了四千人马,以千人为单位分四断射击,剩余的一千余人马,当作预备队。第一营除了一千人马当预备队外,曹越还另外准备了近一千支火枪,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有军士手中的火枪出了问题,那就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