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国-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多尔衮和阿济格、豪格等人指挥的女真精骑及满朱习礼的蒙古兵,他们试图从两翼攻击,消灭或者冲乱护卫在火枪营两翼的大明骑军,再从侧面对火枪营进行冲杀。本書源自▪;篮▪;色▪;書▪;,更新快,。

    。。。
………………………………

第九十一章 惨烈的战场

    城头的曹越和,都发现了从侧翼方向攻击而来的建奴骑兵,对此早有准备的他们,马上命令第二营的火枪兵们,进入车阵后面,准备射击。

    第三营半个火花营也全部开出城,准备加入战团,待命的长枪营,也冲出了西门,。

    曹越继续从其他几门调集军力,准备出城侧应。同时他也让魏大本和大同府的其他官员,紧急动员百姓中的青壮年,准备让青壮百姓加入守城大军之中。

    有一点让曹越还算安心的是,如今的大同城内,火药及粮食还算充足,按现在的情况看,粮食能支撑几个月,弹药以两个半火枪营不间断的使用量,也至少能用一天时间。

    一天的使用量,看起来并不多,但实际数量却是不少。一天火枪持续不断的射击,那消耗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以曹越所想,如果不间断射击,火药没消耗完,火枪已经报废了。

    如果真到这种情况,那只能让火枪兵变成步兵,用他们腰间的大刀,去和建奴拼命了。

    城外战斗,越加激烈,正面阵地方向,攻击的建奴并没有因为巨大的伤亡而退缩,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一波接一波地攻击。但很可惜,他们的攻击依然是徒劳,第一火枪营的将士们,用他们手中的火枪,构筑了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线,几乎没有多少建奴军士能冲到弓箭射程范围之内。

    少数有幸冲到弓箭射程之内的军士射出的箭,也没对大同军造成多大的威胁。

    康斯丁所领的两百余雇军,这次并没被曹越派出城,他们呆曹越的身边,当作机动力量。

    这让康斯丁很不满意,认为这是轻视他们的战斗力,但他也没办法,最终还是听从了曹越的安排。

    城外的阵地上,最前面是大量的车子构成车阵,以阻挡建奴骑兵的攻击。

    车阵前面,还有大量的拒马,及一些曹越研制出来的三脚铁等对付骑兵非常有效的小玩意儿。即使火枪营的射击没办法完全阻止建奴的攻击,但建奴想冲到火枪营的阵地上,也要做出不小的代价。

    建奴两翼的包抄非常快,但就在他们快速冲杀而来的时候,大同军的阵势,又改变了。

    原本骑在马上待命的骑兵,快速的让开,往在同城方向靠近。

    他们让开的地方,大量的火枪架在了车阵上,第二营和第三营的火枪兵们,准备开始战斗了。但快速冲击而来的建奴,并没及时发现这个情况,他们以为,大同军的骑兵,和以往的大明军队一样,面对大清军队的凶猛冲击,开始害怕而撤离阵地了。

    北面方向,率军冲击在最前面的螯拜,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面,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冲到明军阵前,将明军的火枪阵冲乱,再大肆屠杀一番。

    螯拜是员猛将,熟悉明末清初的人都知道这个人物,后来差点掌握了满清的朝廷大要,最终被康熙灭了。这个时候,螯拜地位并不是很高,远比多尔衮、多铎、豪格等人低。不过螯拜打仗非常勇猛,力气非常大,武艺也出众,寻常人几个不是他的对手。

    螯拜手下的亲兵,也俱是勇武之人。他相信,只要冲到明军阵中,一定能将明军杀的七零八落。

    但就在螯拜眼看着就要冲到明军阵前的时候,突然从这个方向的明军阵中,冒出一阵黑烟,在黑烟笼罩中,一排火枪子弹往冲杀而来的螯拜及他麾下的军士飞了过来。

    螯拜反应也非常迅速,马上侧下身,躲在战马的侧面,这样他侥幸躲过了子弹的射击,但他的战马,却被打中了一排散弹,顿时就乱了冲击的步伐,乱跳起来。

    见势不妙的螯拜,马上跳下了战马,夺过另外一名被射落马下亲兵的战马,继续往前冲锋。

    螯拜身边的亲兵,被打翻了好几人,他们的冲击速度顿时减慢。没料到这个方向也有明军火枪兵的螯拜,顿时不敢大意,也不敢放肆冲杀,不由的减慢了速度。而这时候,其他高速冲击而来的女真骑兵,已经越过了螯拜的位置,往前冲去,螯拜很幸运,有人替他挡火枪子弹了。

    南面方向,是阿济格指挥的人马,但阿济格并没和螯拜一样冲动,率不多的女真精骑冲杀在最前面,而是令满朱习礼的蒙古兵,还有孔有德、尚可喜部的汉军,在最前面冲杀。

    他们同样遭到了大同军火枪营的弹药迎接,在未冲到火枪营阵地前,就倒下了一大片。但蒙古兵及汉军并没退缩,而是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杀。

    正面方向,最先冲杀的索纳穆部,已经遭到了极其惨重的损失,近两万蒙古兵,倒在明军火枪阵前至少有一万余人,还有很多人是被同伴及友军踩踏而亡。

    从来没经历过这种方式战争的索纳穆,已经被悲愤了一切,强烈的报仇心理,让他失去了理智,一再命令麾下人马,无论如何都要冲到明军阵将,为死去的族人报仇。

    本人也受了伤了索纳穆,在看到再一次的冲锋被击败,数不清的蒙古勇士没来得及射出复仇之箭就被明军的火炮及火枪射杀的时候,悲愤之下竟然狂吐鲜血。“巴图鲁们,跟着本王,杀,杀光南明蛮子,”索纳穆抹去了嘴角的鲜血,高举着战刀,冲身侧的亲兵及那些好不容易退下来的军士大喝,“跟着本王,杀光南明蛮子。任何人胆敢退缩,杀无赦”

    大喊声中,索纳穆已经催动身下的坐骑,往前方硝烟弥漫中,已经看不清阵势的明军冲去。

    清晨时分,大同城外有风,但风是偶尔一阵快速吹过。

    火枪及火炮射击过后,会产生大量的黑烟,产生的黑烟影响了两方的视野。不过不间断射击的明军,采取的是相同射角,同一方向的射击,想攻破明军火枪阵的建奴,基本都是从同一个方向而来,可以说明军将士即使闭着眼睛打,也基本能打中距离并不远的建奴。

    但建奴在阵前堆积了大量尸体后,不得不改道攻击。

    幸好,时不时吹过一阵风,将黑烟暂时吹散,这让指挥作战的曹杰等人能及时发现情况。

    而城头上指挥的曹越,利用望远镜及远比城外地势高的位置,能更清楚地看清建奴的攻击,并将情况传达给城外的指挥官们。

    索纳穆亲自带军的冲杀,就是改变了攻击方向,但其部人马的冲击方向还是很快就传到了曹杰和手上,曹杰马上调整了射击的角度。

    在一阵猛烈的轰鸣声中,索纳穆和他麾下最精锐的亲兵,成排地倒在了明军的火枪下。

    城头上射出的一发开花弹,正好落在索纳穆的马边,索纳穆连同他心爱的宝马一道,被炸上了半空,变成了一堆残肢断臂

    。。。
………………………………

第九十二章 撤退

    多尔衮一直站在大营附近的一个山坡上观战。

    战场上,到处都是弥漫的硝烟,将初升的阳光都遮住了,多尔衮又没有望远镜,具体情况根本看不清楚。不过他能从自己这边人马的动向上能大概判断出来战场的情况。

    还有不断奔过来的军士,也随时向他报告各部的攻击进展。

    原本多尔衮以为,今天倾全力的反击,能把偷袭的明军全歼,但没想到,事情却远比他所想的复杂。曹越做出了周密的布置,不只派出人马袭营,还派出了最精锐的火枪营出城接应。

    火枪营在出城后,也布置了防守严密的阵营,连车阵都布置了,还有大量的拒马。

    明军布置这些阵形,不可能花费很多时间,不然早被他手下的人侦探到了。只能说,明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布好了阵,从这一点上,多尔衮就能判断出来,大同军的战力远非其他明军可比。

    从战场上的情况上看,多尔衮已经知道他此前的判断是错误的,大同军中火枪营并不只有一个营,至少有两个营,一万余人枪以上。

    从火枪的持续射击情况上分析,多尔衮也知道,明军火枪所发挥的战场效果,远比他想象的要好上很多。正面攻击的蒙古人及汉军,并没取得任何进展,而伤亡惨重的让他完全不敢相信。

    多尔衮以为,明军全部的火枪都集中在正面,侧翼只有骑兵护卫。于是他令蒙古八旗和汉军不惜一切代价从正面进攻,而令蒙古人满朱礼习部及女真精骑猛攻明军的侧翼。多尔衮原本以为,明军骑兵和长枪兵再拼死力战,也是顶不住大清精骑的冲击的。

    但没想到,战事进展依然不太顺利,他在犹豫着,要不要倾全力攻击。

    而很快,战场上的最新情况就传到了他这里。战场的情况比他所想最坏的结果还要差,最精锐的女真骑兵投到战场上,依然没办法攻破明军的火枪阵。几个方向都有大量的明军火枪射击,快速冲击的大清骑兵,根本没办法冲过火枪射击形成的那条死亡线。

    多尔衮也清楚,只要冲过那条死亡线,与明军近距离地交手,那他麾下的人马完全能实力击败明军,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甚至全歼城外的明军。

    但几个方向的攻击,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依然没办法攻到明军的火枪阵前。

    明军的弹药好像永远都打不完,他们的火枪也好像不会坏一样。明军的火炮,也时不时轰几阵,火炮的巨大威力,给大清将士们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多尔衮想,会不会明军研制最新式的火枪,贮存了非常充足的弹药,曹越才敢出城与大清的精锐骑兵正面交手。

    多尔衮也发现了自己的失策,如果多铎没率两万女真精骑去护迎火炮,那将那两万精骑投到战场上,应该能攻破明军的火枪阵,毕竟女真精骑的战斗力,远非蒙古人和汉军可以相比。

    “主子,这仗不能这样打了”站在多尔衮边上的范文程,在了解清楚了战场情况后,也是心急如焚,他赶紧向多尔衮建议,“主子,奴才觉得,今天不能再继续攻击了,曹越一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是利用火枪营当诱饵,引诱我大清军队猛攻。火枪的威力太大了,只要他们保持这样的态势,我军没办法攻破他们的防线。”

    “先生有何好的建议”多尔衮心里虽然着急,但脸上神情却依然镇定,说话的语气也很平静。

    范文程再认真地想了一下后,这才说道:“主子,奴才认为,明军火枪数量肯定不是无限制,使用多了肯定会坏,火药也是这样,总有耗当的一天。我们可以频繁地发动攻击,消耗明军的火药,让他们的火枪早点用坏,待我们火炮抵达后,再全面攻城,如此,才可以取胜”

    “说的有些道理,但今天仗打成这样,我们惨败之下结束战斗,士气影响那是非常大了,”多尔衮忍不住叹了口气,“我们连续两场惨败,士气肯定会持续低落,以后的战,还怎么打”

    “主子,如果继续这样打下去,损失会更加惨重,士气更受影响”范文程已经改变了想法,认为只有长期围困,将大同城内的火药消耗完,这才有可能击败大同军。

    “唔,”多尔衮应了声,没再说话了。

    稍一会,他终于做出决定,大声喝道:“传本王令,全线,退守大营”

    很快,战场上就响起了的号声,持续攻击但没取得多少效果的建奴大军,也很快就停止了攻击,缓缓后撤。建奴军队的纪律还是不错的,虽然遭遇了惨败,但他们的后撤依然挺有序,包括蒙古兵和汉军。

    看到建奴大军后撤,曹越也大大地松了口气,他清楚如果建奴再以这样的态势猛攻,火枪营是坚持不到下午的。持续的射击,已经有大量的火枪报废,火药的消耗也非常快,他已经将全部后补军士派上,所有库存的火枪也都投入战场,但如今战场上能用的火枪还不到九千支。

    九千支火枪射击的密集程度已经比刚才时候有所下降,继续使用折损率会更高。如果建奴再以人海战术猛攻,不计较损失,那最终不支的肯定就是大同军,毕竟建奴军队在人数上占了优势。

    万一火枪营战力严重下降,那出城护卫的近万骑军,还有长枪兵也不可避免地再次加入战团。失去了火枪的强大杀伤力,光靠骑军及其他步兵,曹越完全不敢想象能击退建奴的进攻。

    大同军所有的依赖就是火器,这一点被削弱的话,那大同军战斗力将下降几个等级。

    看到建奴慢慢退却后,曹越也下令,火枪营先撤出阵地,然后骑军及步兵分批撤回城内。

    战场上弥漫的硝烟是最好的遮掩物,而城头上的火炮还在不间断地射击,制造更大的磱。很快建奴就撤的不见了踪影,而城外的数万明军,也利用硝烟的遮掩,分批次退回城内。

    很幸运,在出城作战的人马退回城内的过程中,建奴并没趁机发动攻击。

    最后一支人马退回城内,城门紧闭,吊桥高悬之际,曹越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多尔衮也不过如此,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勇无敌么,哈哈”这是曹越在看到所有人马退回城内后,冲着大笑而说的一句话。

    战打成这样,曹越自己都没想到。

    。。。
………………………………

第九十三章 后悔了

    曹越在庆幸建奴没有继续倾全力攻击,给了他将全部人马撤回城内的机会。而损失惨重的建奴也在庆幸,他们有机会撤出战斗,取得了绝对上风的明军没有追击,不然他们可能没机会逃命。

    战场上的形势,其实很多时候双方都没办法真实判断,即使像多尔衮这样雄才伟略,战场经验非常丰富的人也一样。他也在为能顺利将人马撤出战场而庆幸,并没想到其实明军已经强弩之末,只要他所部人马再坚持半来个时辰,甚至更短时间,明军的火枪就没办法再组织起强大的火力网,大清将士能冲到明军阵前,与大同军拼死力战一场了。当局者迷,这一点任何时候都没办法避免。

    收兵回营后,多尔衮不敢有任何的大意,勒令各将严加提防,不给明军以任何偷袭的机会。要是再有哪部大营被明军偷袭,严惩不怠。因为察罕和索纳穆战死,他们统领的残部也被并到满朱礼习和乌克善名下。耿仲明的残部,也被其他几位汉奸瓜分。除了重新整固力量外,多尔衮还严格布置了大营的防卫,大量增设拒马、陷阱、绊马索等防御措施。

    与明军交手多年,多尔衮从来没遇到过今天这样的战,他百思不得其解,曹越一个才弱冠之年的少年人,是怎么训练出如此战力军队的明军战斗力体现在火枪的高强度、密集射击中,但能将火枪发挥出如此吓人的威力,和大同军整体的高素质也分不开。

    如果大同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再给他们更多的火枪、火药,也不可能发挥出这样的战力。以前时候,据坚城而守、同样拥有火器的明军,面对劣势兵力的大清军队攻击,不战而逃的情况时有发生。几乎没有哪支明军能在大清军队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时候,能如此镇定,不乱阵形。

    多尔衮知道,如果在大清军队冲击的时候,明军将士害怕,乱了阵形,那势必引起连锁反应,整个火枪阵说不定就不战而溃了。因此他认定,大同军有如此的战斗力,除了拥有数量庞大的火枪外,还与他们整体的素质分不开。这是一支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军队,纪律严明,进退有序。

    即使他们不装备大量的火器,要想消灭他们也肯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要将大同军消灭,将曹越消灭,不然大清军队在明军面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不可战胜神话,很快就破灭,以后打仗,将不会再有明军不战而溃的事情发生”

    士气是一种很奇特的玩意儿,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影响重大。

    原本大清将士在面对明军的时候,从来不会有畏惧,几百骑甚至几十骑就敢于冲击明军的万人阵,可以说那时候在士气上,大清军队完全压倒明军。但经过两次大同之战后,事情发生了逆转。

    大清将士在面对明军的火枪射击时候,差不多都被吓破了胆。大同军在面对大清军队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畏惧,士气高涨。如果不狠狠打击一下大同军,将其消息,这种趋势将很难逆转。

    如果将大同军消灭了,那明军会再被吓破胆,面对大清军队冲杀的时候,再没有人敢横刀列阵相迎。因此多尔衮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将大同城攻下,把大同军消灭。

    “大不了把所有汉军及蒙古八旗都埋葬在大同城下”这是多尔衮暗下的决心。

    他准备采取范文程所提建议,不再寄希望速战速决,而是采取围困和消耗战术,把大同城团团包围,隔绝大同与外界的联系,再通过不断的攻城,消耗掉城内的火药,让大同军的火枪成为摆设。

    ---------------

    取得了夜袭战的胜利,并利用预先设置的火枪阵,成功的重创了试图打反击的建奴,曹越当然非常高兴。在将全部人马撤回到城内后,他马上和、魏大本、张安一道,将大同大捷的消息报告给了北京的崇祯皇帝,并为将士们请功。

    今天这场战役的辉煌程度,远胜上次在城外击败耿仲明所取得的战果。以曹越的估计,至少有一到两万的建奴在昨天的战斗中阵亡。

    对于建奴来说,人口数量少是他们最大的短板。

    大量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即使自己付出双倍的代价也是很划算的。大明人口过亿,建奴只不过几十万,以这样的损失比,建奴人口全部消失的时候,大明皮毛都未伤到。

    取得的胜利让曹越兴奋不已,不过有一个现实却让他心生担忧。

    那就是如今大同城内的火枪及火枪数量,已经严重不足。

    经过几个月的加班加点生产及从其他地方采购,原本大同军拥有的火枪数量达到了两万支左右,火药的数量也非常壮观。但经过上次一仗,及昨天晚上、今天白天的战斗,火枪和火药极大消耗。特别是火枪折损率高到了让曹越忧心忡忡的地步。

    以曹越的估计,现在大同军中能用的火枪加修复回去能用的,最多不过一万支,也就是说两个半火枪营已经没办法装备人手一支枪了。如果再有战斗,那火枪的折损率会继续增高,最终会出现无枪可用的情况。火药的情况稍微好一点,虽然成品火药消耗非常大,但制造火药的原料还有不少,可能突击生产。还有,如今大同城并未被建奴完全围住,一些物资可以从城外运进。

    在收兵回城,和孙传庭一道召集诸将商议后续安排,并做出了最新的布置后,曹越也马上要魏大本,趁大同东、南两门还能自由出入的机会,想办法抓紧运一批硝石进来,以备不时之需。

    魏大本知道曹越急需硝石,也没任何的推辞就答应了。

    但就在曹越紧张布置,同时提防建奴有可能的攻城时候,又传来了一条非常不好的消息。

    原本已经西退的刘宗敏及李岩所领的流寇,停止了后撤的步伐,又往大同方向而来。

    也不需要过多分析,曹越马上就能得出结论,流寇也一定听闻了建奴南侵,准备攻打大同的消息,想来个坐收渔翁之利了。

    “该死的流寇,该死的李岩,真不应该对他们抱着怀柔之心,”曹越有点后悔放过李岩了

    。。。
………………………………

第九十四章 渔翁、渔婆

    “什么流寇去而折返,往大同方向而来了”听到曹越通报的这个消息,孙传庭变了脸色。搜“兰涩書把”,看醉新章節

    十几万建奴大军,已经让大同军备感压力。能不能击退建奴的攻击,谁也没有底。再来十几万流寇,近三十万敌人,大同军才五万余人,援军不要期望了,这仗还怎么打

    “流寇肯定知道了建奴倾国力攻打大同的消息,所以想回来分一杯羹,甚至坐收渔翁之利了,”曹越脸上有愤怒现显,恨恨地说了一句:“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待他们仁慈”

    孙传庭并不明白曹越这话中的意思,但他还是顺着曹越的意思说了一句:“建奴想亡我大明,流寇也同样想亡我大明,他们都是大明的敌人,必须要将他们全部消灭才是”

    “唉,如果我大同军有足够的火器,有有充足的火枪、火药可以使用,那再有几十万人来攻城也不害怕”说到这里的时候,曹越想到了后世时候军队中装备的自动步枪、步兵炮、装甲车等。

    要是有一个营的机械化部队,再有充足的后勤保障,他自信能将建奴和流寇全收拾。只可惜,一切只能是梦想,除非他带着属于他的那个机械化营穿越来到大明。

    “别太担心,你把仗打成这样,无论是建奴,还是流寇想攻破大同,都没那么容易”孙传庭笑着拍拍曹越的肩膀,称赞道:“老夫真没想到,你竟然是一个军事奇才,无论是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