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帝国-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建奴国内的地位与多铎这个亲王的差距可不是一点两点,女真一名贝勒或者贝子,地位都远在他们之上,可以说他们只不过是地位低下的狗奴才。
战场上,如果他作战不力,多铎完全可以把他当替罪羊杀掉,而且谁也不会为他鸣不平。在投降满清后,尚可喜已经变成了超级滑头,因此他在亲眼看到多铎下令射杀了几千溃逃的兵马后,再不敢怯战,而是一个劲地命令自己的麾下人马,往大同城头方向冲击。
虽然说尚可喜知道,在明军火枪还能发射,火炮还不停轰击的时候,他所领的汉军镶蓝旗军士,只能充当炮灰,不可能攻上大同城头,但他却只能忍痛下令军士们继续往前送死。这是他和他麾下将士的命,在决定投降满清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没办法反抗。
不过现在的尚可喜有些后悔,最知道明军还有此等战斗力,他决不会轻易投降满清,他是因为看到大明大厦将倾,抵挡不住建奴的攻击,自己的家人又大部被建奴虏掠,这才决定投降的。
尚可喜麾下原本有近五万汉军,但后来被多尔衮强行要去一万余人马,送给差不多全军覆灭的耿仲明,现在手下只有不到四万人马。而战斗开始后,一半多的人马又被多尔衮要去,攻打东门去了。如今尚可喜能指挥人马只有一万八千余人,两轮攻击已经差不多全部填上去了。
两波冲击下来,两位得力的大将应该都命丧战场,冲击的近万人马也折损大半。这让尚可喜非常心痛,没有了兵,他连给建奴当狗的机会都没有。保存实力的重要性他非常清楚,但他却没有选择的权力。他心里非常恼怒,但无计可施,只能命令麾下的人马不要命的攻击,他希望能通过不顾伤亡的攻击,攻上大同城头。只要有一部分人马攻上大同城头,这仗就好打了。
正在尚可喜暴怒,不停地命令后续人马持续不断冲击的时候,布置在西门城头的的三门红衣大炮开火了。一枚炮弹正好打在了尚可喜的附近,一堆亲卫在剧烈爆炸声中发出连连的惨叫,被炸上了半空,尚可喜也被的气流掀下了战马,一阵剧痛传来,他就昏迷了过去。他的一条腿,被高速飞出的弹片截断了一半,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染红了地面。
被吓坏的亲卫们赶紧扑过来救援,手忙脚乱地替尚可喜包扎。一名亲兵头目马上翻身上马,快速往回奔跑,他要将尚可喜被炸重伤,很可能身亡的消息告诉多铎。
大同城内的红衣大炮,大部布置在北门方向,但位置非常重要的西门和和东门,也分别布置了三门和两门,因为火炮不多,赵亮又想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因此一直没下令用红衣大炮射击。直到看到建奴在遭受惨重损失后,非但没有退却,而且集结的兵力越来越多,这才下令红衣大炮射击。
却没想到,阴差阳错一炮将尚可喜这个大汉奸炸成重伤,让建奴的前攻人马失去了指挥
。。。
………………………………
第一百零八章 局势大乱
尚可喜被炮击重伤的消息马上就被惊恐的护卫传开了。
尚可喜被炸成重伤,许尔显、班尔富又阵亡,攻城的汉军失去了指挥,顿时大乱。
再没有人敢往西门方向冲,遭受惨重打击的汉军,不顾一切地往回跑。汉军的溃败,也将跟进攻击、同样受到重创的朝鲜军及蒙古八旗冲的乱七八糟,最终导致了殿后跟进的女真八旗的混乱。
指挥女真骑兵跟进攻击的萨哈廉,在亲自斩杀了多名溃败的汉军后,依然控制不住局势,他所领的几千女真骑兵被不顾一切逃命的汉军及朝鲜军冲的一团乱,最终也只能杀开一条血路后,退回阵前。
多铎接到了班尔富及许尔显阵亡的消息,不由的大为恼怒,一再下令尚可喜不得退却,即使汉军全部打光了,也要攻上城头去。
但马上尚可喜被炮击重伤的消息传了过来,这让多铎更加愤怒,不过他也马上知道,尚可喜的受伤,很可能会让汉军崩溃,因此也立即下了暂时停止攻击,全军后撤的命令。
只不过他的命令还是迟了一步,尚可喜被炮击重伤的消息传开后,猛烈的火枪、火炮射击及到处弥漫的硝烟,还有惨不忍睹的同伴死伤已经让汉军崩溃,随即朝鲜人和蒙古兵也跟着败逃,连萨哈廉也控制不住。
一次玩命的攻击就这样草草收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连一名军士都没冲上城头,这让多铎大怒。他亲自带着护卫冲上前去,连续斩杀了多名溃败的汉军,并再次下令,射杀胆敢不战而光的汉军及朝鲜人。近两千不顾一切逃命的汉军朝鲜及朝鲜军,最终又死在了女真人的手下。
其他的汉军还有朝鲜人,及得到多铎优厚相待的蒙古人,在收住阵势后,不敢再退,但又不愿意往前冲,最终只能缩在距离城墙一定距离,火枪打不到的地方,女真弓箭射不到之处待命。
多铎已经下令暂时停止攻击,他清楚即使强令汉军及朝鲜人,还有蒙古人强攻,除了付出巨大的伤亡外,不会有什么效果。要发动再次攻击,必须要整顿兵马,重新列阵。
这时候,重伤的尚可喜被抬到了多铎面前。
在被炸成重伤的时候,尚可喜昏了过去。亲卫们抬着他往回撤,准备找军中医官救治的路上,他又被痛醒过来,在抬床上一个劲地惨叫并怒骂,连多铎来到他面前都没发现。
此时的尚可喜已经失去了理智,重伤的身体最主要的感觉就是剧痛,情绪及身体机能都不受大脑的控制了,一边哀嚎一边乱骂,把多尔衮和多铎都骂了进去,说如果不是多尔衮和多铎不把汉军汉人,今天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他也不会受伤。
闻听尚可喜胡言乱语,因为战事进展不顺利而大为恼怒的多铎,更加的怒不可遏,终于忍不住,拔出了战刀,恶狠狠地砍向了担床上的尚可喜。尚可喜的脑袋,就这样硬生生地被多铎砍了下来,直飞出去老远。鲜血到处喷溅,多铎身上也淋了一身。
抬着尚可喜的那几名亲兵被吓瘫了,扑通一声坐在地上,不知所措。
尚可喜的卫队还有数千人,他们都跟着受伤的主人撤下来,数千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家主人被多铎砍了脑袋。这突然的剧变让很多人呆在了那里,但马上就有人反应过来,他们暴怒了。
其实许多人跟着尚可喜投降满清建奴,并不说就忠于建奴,他们只是忠于尚可喜而已。尚可喜的命令他们愿意遵守,即使让他们杀自己的同胞也是一样。但他们却难以容忍建奴杀了他们的主人。
暴乱瞬间展开,尚可喜的卫队长怒吼着冲向多铎,要为尚可喜报仇。很快其他人都反应过来,全都举起了战刀,冲多铎杀过去。
多铎的卫队反应也很快,一部人马护着多铎退下的同时,其他人马上冲上前来阻拦。双方很快就杀在了一起,不顾一切地砍杀着对方,到处是人昂马翻的场景。
汉军战斗力虽然不如女真人,甚至不如蒙古八旗,但尚可喜的卫队是汉军八旗中最精锐的人马之一,他们的战斗力不比寻常的女真人差,又是极端愤怒暴发之下的冲动,几乎所有人都是豁出动的架势,人数又不少,多铎的卫队虽然同样精锐,但一下子没办法控制住局面。
原本建奴列阵的地方,顿时变成了战场,原本站在同一战壕里的各族建奴,开始了大规模的血拼。这血拼必须引起连锁反应,溃败下来的其他尚可喜所领的残部,也加入了战团,杀成一团。
损失惨重的朝鲜人也趁机作乱,此时所有人差不多都失去了理智,刚才惨烈的战场情况,已经让许多人崩溃或者接近崩溃,如今的他们,除了逃命,就是跟从。其他人做什么,他们会不加考虑地跟着做什么,比如逃跑,比如清除自己逃跑路上的障碍等。看到同伴死命与人拼杀,同样受到威胁的他们中的部,也不顾一切地冲杀起来,试图冲出这片死亡区域。
局势一团乱,多铎的卫队差点顶不住,直到附近的蒙古八旗及其他女真八旗赶过来增援,才把局势控制住,蒙古人和女真人。
尚可喜的几千卫队,全部被杀,没有一人逃脱,归属多铎其他的残余汉军,也是大部被杀。但女真人和蒙古人也付出了惨得的代价,至少有两千余人死在垂死挣扎的汉军手下。
还好,城内的明军不知情况,不然趁乱冲杀出来,那就有好戏看了。
内乱让多铎所领的人马进一步元气大伤,他再也没能力发动攻击,只得鸣金收兵,喝令残余的人马退回到营地,列好阵防止明军的机会反扑,同时派人将这边情况报告给多尔衮。
多铎这边攻击受阻,还发生了内乱,多尔衮那边的情况倒是比他这边稍好一点。
多尔衮在接到多铎送过来情况通报的时候,正在发动第三波大规模的攻击。
。。。
………………………………
第一百零九章 备受打击的多尔衮
感谢我炒菠菜书友和老朋友剑少年华的打赏
多尔衮亲自指挥人北门战事正打的激烈。篮﹊﹊書﹊‘‘‘‘‘
第一波、第二波攻击都无功而返,至少有五千以上的军士死在了明军的火炮和火枪射击下,但多尔衮也发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现在,那是明军的火枪射击密集明显比前面稀疏了。
不只火枪射击密集稀了,明军射击的距离也不再似刚开始时候那样长,而是等攻城的大清军队抵近才集中射击。诸多情况表明,城内的明军火药数量很可能已经不足,曹越在节约弹药了。
综合分析后,多尔衮下达了全面攻击的命令,各个方向的大清军队,全面攻城。
多铎在西门方向指挥,阿济格在东门,南门方向明军在城外的几个依靠山体修筑的营寨没办法攻占,因此不敢在这个方向攻击。但多尔衮也布置了近两万人马,准备趁乱攻击敢胆出城出寨的明军。
多尔衮知道,士气是要靠一鼓作气而生的,如果开始时候打的狠一点,付出代价后能取得成绩,那士气自然起来。要是处处不顺利,没可能取得成果,那士气肯定受打击。
因此第一天的攻击,他是准备将汉军及朝鲜军还有一部分蒙古八旗填进去,也要攻上城头。
能不能在城头站住是一回事,他是要让曹越感受到压力,也大量消耗掉城内的弹药。
多尔衮现在已经知道,明军战斗力强大的原因是很好地利用了火枪和火炮,如果明军的火枪没有子弹了,火炮的弹药也消耗光了,那大清军队攻击遭遇到的抵抗肯定会小很多,攻击的难度也会大幅度降低,即使攻不上城头,也能大量杀伤城头上的明军。
现在情况是,攻城的大清军队,连搭弓引箭还击的机会也不多,即使冲到城墙下面,也依然要提防明军的火枪射击,还有那种叫“龙王炮”的轰炸。
多尔衮也令佟养性的火炮营,以最大的密集射击,准备将大同北门城楼轰烂,大幅度杀伤城头上的明军。多尔衮的命令当然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佟养性的火炮营,也以最快的速度射击。
但让佟养性吃惊的是,城头是明军的红衣大炮,射击速率却比他指挥的炮营快了很多。
大清炮营射出两轮火炮的时间,明军至少能射出三轮。
佟养性不知道,在火炮的射击上,曹越进行了非常大的改进,大幅度提高了火炮的射速。
后世炮兵所用的简易测距法:跳眼法和拇指测距法在曹越的推广下,已经全面在火炮营中试用,这让火炮的射击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火炮射击后,炮膛的温度非常高,需要降温处理,不然非常容易炸膛。
一般情况下,火炮发射一次后的降温,先往炮膛里灌水,让炮膛降温,然后把炮膛里的水倒出,再把炮膛里的水渍擦干,然后才可以填装弹药了。
与建奴火炮不同的是,明军使用的并不是散装的火药,而是用厚厚的牛皮纸包卷成的纸壳弹,里面填满了事先量好的火药以及开花弹,密封后再涂了一层厚厚的油脂,油脂可以防水又有润滑的作用。
与建奴的火炮营相比,大同军炮营再装填的速率高了很多,红衣大炮的射击频率也快了不少。
因此建奴的火炮给明军曹越的打击,远不如明军给建奴造成的打击。
又因为大量的硝烟遮挡了视野,建奴火炮射击很难瞄准城墙上的明军。
当然曹越也对火炮的射击效果非常不满意。
曹越很想将建奴的火炮营消灭,但射击开始后,战场上到处都是硝烟,用望远镜也根本看不清敌方阵地的情况,没办法精细判断建奴的炮营位置,只能根据建奴火炮的射击方向大致判断。
也在曹越为没办法精确轰击建奴的火炮阵地而烦恼的时候,突然吹来一阵狂风,瞬间把战场上的硝烟吹散了大半。刚好这时候建奴火炮营发射了一轮火炮,这轮火炮除了一发落在了城墙上,其他大部落在了城外,但却让曹越再次确定了建奴火炮营的位置。
曹越马上命令火炮营校准射击角度,随着炮营指挥官的射击命令再次下达,二十几枚开花弹呼啸而出,近半落在了护卫火炮营的建奴阵中,许多残肢断臂飞上了半空。
至少五枚开花弹,落在了建奴的火炮阵地上,火炮的剧烈爆炸,引燃了建奴火炮营的弹药。
接连的剧烈爆炸此起彼伏,像在燃放大营的烟花一样,非常壮观,至少两尊建奴的红衣大炮被炸上了天,落下时候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大同城头上让人忍不住咳嗽的硝烟还没有散去,炮手们已经快步返回炮位上,准备再次装填射击。
“轰轰轰”在建奴还来不及反击的时候,明军的红衣大炮再次发出发怒吼,至少六枚炮弹落在了建奴的火炮阵地上,伴随着地动山摇的巨响,建奴的火炮阵地再次发出巨大的爆炸,滚滚的浓烟冲天而起,建奴的红衣大炮有好几尊飞上了天。
“这怎么可能”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炮兵阵地会被明军火炮轰击的佟养性,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召集的红衣大炮射击偏差很大,不可能做到精确打击,射击效果一般只能看运气。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火炮阵地竟然连续两次被明军轰击,多枚火炮被炸烂。
这仗还怎么打他赶紧下令剩余的火炮转移阵地,以免再遭明军的火炮轰击,同时赶紧派人将此情况及遭受的损失报告多尔衮。
而此时的多尔衮,正骑着马站在一个山坡上看到第三波的攻击又被明军击退,多铎的通传也刚好送抵。战事不顺让多尔衮非常生气,佟养性派人送来的报告更让多尔衮暴跳如雷。
战事怎么会这样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他想不明白,自己那个一向表现不错的弟弟多铎,在大同城下为何屡遭败绩,今天竟然没办法控制局势,不得不停止了进攻。
佟养性的火炮营,怎么可能被城头上的明军轰击到,损失惨重
但这些事情已经真实发生,容不得多尔衮置疑。
这仗还怎么打多尔衮也当机立断地决定,暂时停止攻击。
随着多尔衮的命令,准备再次攻城的建奴,潮水般地退了下来一下“明帝国”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
第一百十一章 再次攻击
火药很快就用光,这是压在所有人心头很沉重的一个包袱。
参加军事会议的人虽然提出了各种建议,并且也做出了保证,必定率麾下军士血战到底,即使没有了火药,他们依然用手中的战刀、弓箭,甚至拳头、牙齿与建奴拼命,直至最后一人。但任谁也知道,没有了火药,大同军的战力会成倍地下降,付出的伤亡也会成倍地增加。
最终的结局会是怎么样,谁也没办法预料。这让原本很乐观,觉得能大胜建奴,最终取得此战胜利的诸将,心里起了阴影。
曹越知道,这事会影响士气,让各领军将领的信心受到打击,但他不能不将真实的情况告诉诸将。剩余的弹药不多,必须要节制使用,不然所有弹药都会被用光,最终惹出大事情来。
他也当堂做出了布置,从明天开始,弹药节省使用,面对汉军、朝鲜军及蒙古兵攻城时候,尽量少用火枪,以弓箭、滚石、檑木、热油对付他们,待女真精骑出现在火枪射击范围内,再由火枪营集中射击,争取让女真精骑付出惨重代价。
读过史书的曹越知道,建奴国内女真人口数量很少,男女老少加起来也只有几十万,能征战的青壮年不过十余万。人口的补充非常缓慢,如果此战能大量杀伤女真主力,那建奴的元气会进一步伤到。
火药存量不足,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了,将火药主要用来对付女真精骑。
重新做出战术安排后,曹越也就令各将去做准备了。
魏大本和孙传庭留下和曹越继续商量事情。
“孙督师、曹总兵,建奴在南门方向布置了不少兵力,南门外面虽然还有我们的兵马,但我们出城的通道基本被阻断,大军如果要进出城还有机会,但要运送大量物资,难度很大,”这几天的忙碌,让大同知府魏大本有点心力憔悴的感觉,但最让他难受的,还是没办法再将战略物资运进城。
大同城内,现在最急需的是制造火药的原料硝石,大同城内的硝石已经全部用光,需要从领近的硝石矿提取运送,但现在大同四个方向,除了南门方向还没被建奴完全阻断外,其他几个方向都已经被建奴包围。南门方向,建奴也派了几万人马设伏,如果想运送物资进城,必定被建奴袭击。
魏大本派出的几队运送物资的人马,都被建奴攻击,损失惨重。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只要建奴还在大同城下,那想运送大量物资进城,几乎不可能。
没有硝石,火药就没办法制造生产。没有火药,大同保卫战就不好打,大同军付出的伤亡代价就会很大。这让魏大本很自责,他觉得自己很无能,没办法为大同保卫战做出更多的贡献。
“魏大人不必自责,”曹越冲魏大本笑笑,“此战能打成现在这样,大同军没多少伤亡就重创建奴,已经是奇迹了。虽然说我们大同军的战力主要靠火药,但没有了火药,我们依然是一支精锐之师,不必怕建奴。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想办法往城内运送硝石,同时也做好其他各种准备。建奴既然决定集结重兵攻打大同,那就让他们好好领教一下大同军的厉害吧。至多,我们大同军与大同共存亡,打光最后一个人,想必那时候的建奴,也只剩下一群残兵败将了。”
“魏大人,我们要相信曹总兵,他定能指挥大同军击败建奴,保住大同”一边的孙传庭也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还将手中一份塘报扬了扬,“周遇吉和姜氏兄弟,已经答应救援大同,他们所领的兵马,战斗力也不错,至少多尔衮不敢轻视。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是建奴更加不好过,而不是我们”
“孙督师所言有理,”曹越马上赞同了孙传庭的话,“现在建奴的处境比我们不知难过多少倍,他们付出了数万人的代价,却没取得什么战果。多尔衮一定暴跳如雷在那里,建奴多次南征,从来没这样伤亡惨重却没取得什么成果过。”
看孙传庭和曹越自信满满,魏大本心里也好过了一点,接下来三人继续商量后面的战事安排。
周遇吉和姜让、姜镶愿意出兵帮忙阻止流寇,曹越的担心也少了一点,对姜瑄能在劝服两位哥哥后归来,曹越挺是赞赏,看来一些事件的影响能改变一些人,顺便也改变了历史。
这次大同保卫战,曹越自信不会输的那么惨,最多打个两败俱伤。从大明角度来看,即使与建奴拼个两败俱伤,付出的损失比建奴大一倍,那也是巨大的胜利。
---------------
第二天一早,建奴就开始攻城了。
多尔衮依然用汉军和朝鲜军还有蒙古人充当炮灰,由汉军八旗和朝鲜军首先进攻。
主攻北门方向的改成了恭顺王孔有德的汉军正红旗。尚可喜和耿仲明的汉军已经基本被打残,没剩下多少人马,因为尚可喜和耿仲明都已经身死,他们所部人马,已经没办法当作主攻使用。
多尔衮令被孔有德收编的耿仲明和尚可喜残部,跟随在孔有德后面出击。
孔有德知道,自己人马作为今天攻城的先头部队,付出的代价肯定非常惨重,甚至步耿仲明和尚可喜所部后尘,几乎全部死在明军的火枪之下都有可能。但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命令。
多尔衮也必令孔有德,以每波次几千人马,分批次密集攻击,尽量消耗明军的弹药。
孔有德也忠实地执行了多尔衮的命令,第一波的攻击只派出了两千人马。
晨曦中,两千汉军正红旗抬着云梯,快速往大同北门方向攻击。
建奴阵列中,冲锋的号角在呜呜地吹响,战鼓声一阵接着一阵。城头上明军并没闹出什么大的动静,看上去静悄悄的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