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国-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越率接应的将士,站在朝阳门城楼上,准备接应去救朱慈照和朱慈炯等人的那两队家丁部队。

    城头上的守军,并不知道城内情况怎么样,但他们已经看出来,曹越所领的人马,准备弃城而逃,军心顿时大乱。只不过守城的将领在准备闹事被曹越的手下一刀砍了,群龙无首的守军顿时作鸟兽散。

    这时候,刘宗敏的人马,再度往这个方向进攻,停泊在运河中战船,又开始发射火炮了。在曹越率精锐人马冲进皇城,解救皇室成员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发动了两波进攻,但都被停泊在运河中战船上的火炮及火枪给击退。

    流寇其实也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中的大部军士都是农民,也没多少人得到过严格的训练。这样的人马,在仗打的顺利的时候,表现可能不错。但遭遇挫折,或者遇到强敌的时候,表现可能就很差。

    火炮强大的威力,这么远的射距,许多农民军士卒早就被吓的魂不附体。转身就往回跑,跑的时候还只恨爹娘不给自己多生两条腿。表现勇敢的那些人马,在冲到距离战船不远的地方后,又遭到佛朗机炮的射击,再近一点,火枪密集的射击又来了。也就是说,在他们还没办法以弓箭还击的时候,就被曹越的人马蹂躏了好几次。火器的巨大威力,他们因此遭受到的巨大伤亡,直接导致士气直线的下降。几番冲锋付出惨重的代价后,再不敢攻击朝阳门。

    刘宗敏知道今天自己的人马碰上了硬骨头,甚至他猜测这有可能是曹越亲领的人马,或者大同军救援北京来了。也只有大同军才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但大同军并没有水师战船,他猜测最大的可能是被派到南京去练兵的曹越,率军救援北京来了。

    这情况也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给了李自成,李自成听到后也是大吃一惊,赶紧调集更多的人马,往朝阳门方向而来。李自成不只让刘宗敏率部从城门攻击朝阳门。而且令其余各部从城内方向往朝阳门攻击,想用内外夹击的办法,击败朝阳门的守军。

    李自成判断,最激烈的抵抗发生在朝阳门。最大的可能是南京的水师战船从海道过来支援,人数不会很多,不然北京城的其他城门,不会这么没有抵抗。甚至他的谋士判断出来,很可能是曹越准备接走崇祯皇帝或者其他皇室成员,并不是想全力救援北京的。

    李自成当然不想看到曹越的朝阳门方向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更不能容忍救援的大明官军在他眼皮底下来去自如,马上派出更多人马,准备在运河两岸截击这支水师战船。

    不过李自成到底还是个土包子,他和他的谋士,根本没见识到过现在南京新军火器的厉害,装备了强大火力的战船,就像一个可以移动的堡垒,停在运河中火炮的数量,比北京城墙上还要多。而战船上的军士,可以躲在船舱内射击,农民军即使能冲到战船附近,没有强大的火器,基本奈何不了战船及战船上的军士。这一点曹越也是很清楚,因此他并不畏惧流寇的优势兵力攻击,没有任何的慌乱,准备率全部人马全身而退。

    也就在一片混乱中,一队人马快速奔来,后面不远处还跟着一队追击而来的骑兵。

    曹越从望远镜里看清楚,前面的正是自己的人马,后面追击的看样子是流寇,他马上命令镇守城头的将士,攻击追击之敌并将那两个小队接应回来。

    一千余名家丁部队及特卫营的军士,马上端着火枪,从几个方向冲上前去接应,随着火枪的一顿猛轰,追击的流寇被轰倒了大片,余部吓的马上四散逃跑,再不敢追击。接应的一千余人马,护着救援的两个小分队,快速冲过了朝阳门,冲上了等候在那里的战船。

    待所有人马都冲出朝阳门后,曹越这才指挥其他人马,离开城墙,有秩序地上了战船。

    也就在他们全都上了战船后,停泊在运河中的战船,在收起了跳板后,缓缓驶离地码头,往天津方面而去。

    在战船起锚的时候,炮兵再度冲远处集结待命的流寇阵中发射了几轮炮弹。因为抬高了射角,火炮的射击距离比刚才稍稍远了一点。原本以为躲在明军火炮射程之外的流寇,又被轰倒了一片,吓的他们赶紧后撤,根本不敢追击。待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再度发动攻击的时候,朝阳门外的码头及河道上,早已经不见了明军的战船。

    不过这时候,朝阳门的守军,也早已经作鸟兽散,城头上没有一名军士看到,刘宗敏的大军,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朝阳门。

    但前面遭到的重创,让最终“轻松”占领了朝阳门的刘宗敏,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未完待续。

    。。。
………………………………

第三十八章 曹越的打算

    战船离开北京,往天津卫进发的途中,遭遇到了流寇的截击,但几千人马的流寇,根本没能对船队构成任何的威胁,几轮火炮轰击后,准备截击的流寇,除了那些死伤者外,其余全都被吓跑了,船队得以顺利一离开北京地界。

    途中的稍事停歇时候,曹越换了战船,登上了运载崇祯皇帝遗体及周皇后、昭仁公主及太子朱慈照、定王朱慈炯的那艘战船。

    因为崇祯皇帝死了,曹越和孙传庭理所当然地让周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员呆在一块。

    但在曹越赶过去的时候,又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在两个小队成员接应太子朱慈照和定王朱慈炯的过程中,太子朱慈照不幸中了流矢,虽然战船上的医务兵马上抢救,但终因受伤太久,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机会,朱慈在逃离北京后的一个时辰后,在自己的母亲周皇后怀里,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一天之内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两个亲人,大明的皇宫又被流寇攻占,他们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周皇后差不多崩溃了,在痛哭了一番后,终于支持不住,昏迷了过去。

    太子朱慈照伤重身死,这是孙传庭和曹越都没料到的事,他们原本以为,能成功将这几位皇子救出来,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却没想到,太子命薄,在逃离北京后,死在了战船上。还好,周皇后及其他皇室成员,还有一些有幸跟着一起逃出来的宫人目睹了整个经过,不然曹越和孙传庭还真百口莫辩,要被人误认为谋杀了太子殿下。

    甚至崇祯皇帝的死,他们也逃不了干系,有人说他们借机谋害皇帝,另立新帝都有可能。

    周皇后还有其他皇室成员,及随行的那些宫人千万不能出意外,不然他们就有可能背上污点,曹越严令随行人员。要绝对保证这些救出人员的安全。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时候,脚上只有一只鞋子,身上也是衣冠不整。孙传庭令人给崇祯皇帝好生收敛,换上洁净的衣服。污物清除干净。船上没有龙袍,一切只能先将就,待回到南京再给崇祯皇帝举行隆重的葬礼了。也就在宫人们替崇祯皇帝擦拭遗体,更换衣服的时候,崇祯皇帝临死前所写的那份遗书掉了出来。看到这份遗书。曹越松了口气,不要再担心被人猜忌了,这封崇祯皇帝临死前所写的血书,能证明很多东西。

    船队抵达天津卫后,稍作休整,即马上启航,从海路南下,准备赶回南京。

    在天津卫休整的时候,曹越以几种方式通知正率军北上的曹杰,马上停止前进。退回到徐州一线,并做好防御准备,提防流寇可能的追击。

    现在曹越并不想马上就进攻流寇,一切都要局势稍稍安定下来再说。崇祯皇帝已经死了,另立新君是最重要的事,还有新朝堂上官员的安排。惟有这些事情做好了,才可以考虑其他事情。

    在认真思考了一下后,曹越惊喜地发现,崇祯皇帝和太子朱慈照的死,周皇后被救出来。事情变得很“完美”。定王朱慈炯,那就是皇位不二的人选,而他和朱慈炯很熟,关系也很好。朱慈炯年少。还不满十一岁。他可以借拥立朱慈炯即位的机会,将朝政大事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曹越是这么想的,将朱慈炯控制住,再让周皇后也完全支持自己,那朝中大事,其他人的发言权还能超过他吗

    而且军队还掌握在他手里。原本曹越还担心。自己招募的十几万南京新军不能名正言顺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现在好了,一切顾虑都没有了,他还可以利用各种借口,扩充南京新军的规模。

    只要军队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朝中大事,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在回南京的途中,曹越就在考虑这些事,朝堂上要用哪些人,首辅这个职位让谁来当等等。孙传庭是现在觉得首辅不二的人选,史可法这位耿直之臣可以继续留用,高弘图只要听话,也可以让他继续留在朝堂上,何熊祥这家伙,可以让他告老还乡,回家享清福去了。

    不过其他可用之人,曹越暂时还没想出个名堂来,他准备找个机会,和孙传庭好生聊聊。

    只不过,船队离开天津卫,在大海上航行后,他没和孙传庭呆在同一艘战船上,路上没办法交流。两人不呆在同一艘战船上,那是为了安全考虑。如果两人同乘一艘船,出了事情两人都丢了性命,那这支人马就没有人指挥,全部乱了套了。

    两人乘坐的战船都出问题,两人都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但机率总是小上很多。

    朱慈炯和其他皇子,也没让他们呆在同一艘船上,同样是为了安全考虑。

    曹越呆的战船,是运送崇祯皇帝遗体,周皇后和朱慈炯还有昭仁公主朱娕媁都呆在这条船上。父皇身死,母后又因伤心过度昏睡了过去,朱慈炯和朱娕媁都非常伤心,他们哭哭啼啼地围在母后身边,不敢离去。还好,战船离开天津卫后不久,周皇后就醒了过来。

    在听报周皇后醒过来后,曹越也马上过去探望了。

    看周皇后一副伤心过度的绝望样子,曹越也马上相劝:“皇后娘娘,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也不必这么悲伤。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了万岁爷报仇,重复大明河山,将流寇消灭,将建奴赶出大明国土,重新把大明建设的很强大。”

    周皇后听了,默然不语。

    曹越继续说道:“皇后娘娘,现在你是整个大明最尊贵的人。陛下是被流寇逼死的,我们一定要为他报仇。臣觉得,皇后娘娘如果要为陛下报仇,无论如何都要振作起来。现在天下一团乱,只有南京、南直隶局势稍好一点。我们现在正赶往南京,南京是故都,我们可以在南京拥立新君。可是无论我们拥立哪位新君,都没办法将朝事交给他处理,毕竟无论哪位皇子都太年幼。所以,皇后娘娘你就要费心了,国事你要多过问一下”

    听了曹越的话,周皇后受到了触动,忍不住抬起眼睛,看了看曹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未完待续。

    。。。
………………………………

第三十九章 谋定而后动

    见周皇后有所触动,曹越继续说道:“皇后娘娘,陛下已经驾崩,我们抵达南京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拥立新君,臣觉得,定王殿下是新君的最佳人选。他是陛下和娘娘所生的嫡子,太子已去,他就是嫡子中最年长者了,由他即位是众望所归,不知娘娘觉得如何”

    见曹越说起了这样的军国大事,周皇后连忙擦干眼泪,端坐好身体。在认真地想了一下后,她终于点点头:“越哥儿,你说的不错,皇位当然要由定王来继承,他是本宫和陛下所生仅余的儿子了。只是以后的朝事,本宫却不便插手,这是太祖的祖训,后宫不得干政。”

    “皇后娘娘,现在是非常时期,你是大明皇室中所余不多的人之一,又是皇室中最有权威者,新君年幼,许多事,还是要你拿意见,”曹越说着,似笑非笑地看着周皇后,再轻轻说道:“不过军事方面臣会负责起来。臣已经练出了十万新军,再努力一下,能训练出更多的军队出来,并能将他们的战斗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还有,孙传庭是个非常出色的人,人又耿直,如果让他具体负责朝事,大明朝堂上肯定会焕然一新。这些年他不受重用,并不是他无能,而是太有能力了,遭到同僚的嫉妒和中伤,又过于耿直,一些话得罪了陛下,所以才几番大起大落。”

    周皇后瞬间就明白了曹越的心思,脸色微微变了变,但最终还是点点头,认可了曹越所说:“越哥儿,本宫乃一介妇人,对朝政大事完全不在行,以后啊,朝中大事就由你和孙传庭多多担待,定王即位后的事情,也由你们安排好了”

    “如今乱世。大明危在旦夕,臣不敢有任何的推托,”曹越等的就是周皇后这句话,没客气就答应了。接下来。曹越也把南京的一些事,还有自己的很多打算都说给了周皇后听,最终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周皇后的保证和支持。

    随后,曹越又去找了那个即将登上帝位的半大小孩朱慈炯,准备和这位对自己很崇拜的小皇子好生聊聊。

    朱慈炯对自己的父皇和亲哥哥身死当然很悲伤。但几天下来,悲伤已经少了很多,见到曹越,也不再抹眼泪。“越哥儿,你真是太厉害了,竟然敢在流寇大军压境,即将攻占整个北京城的时候,把我们救出来”朱慈炯丝毫不隐瞒他对曹越的崇拜。

    “可惜,我们还是慢了一步,没将你的父皇。及其他贵妃救出来,唉”曹越说着,重重叹了口气,“如果朝廷早下令我们南京新军北上勤王,那事情肯定不会这样。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大军主力才抵达山东境内,要不是我亲自率精锐的人马,以几骑换乘的方式前进,如果水师战船没有大风的便利,我们根本没办法在流寇攻占整个北京之前。冲进皇宫,将你们救出来。”

    “越哥儿,最终你还是做到了,我和母后都非常感激你。皇姐也肯定会以你为骄傲的”朱慈炯看向曹越的目光中都有星星在冒。原本他就非常崇拜曹越,这次侥幸脱险,拣回了一条性命后,对曹越的崇拜之情,越加高涨。

    “定王殿下,你知不知道。为何南京新军这个时候才北上勤王,而不是更早”曹越准备给朱慈炯洗脑了。

    “为什么”朱慈炯昂着小脑袋,一脸迷茫的神色。

    “都是朝中那般昏庸之臣制肘之故,你父皇死前留下的血书,也痛斥诸臣误国。相信你也知道,我在以往几次作战中立下大功,但每次都有朝中重臣当殿弹劾,要陛下治我这个有功之臣之罪。他们是怕我再立战功,得陛下进一步宠信,再提到提拔,所以不给我这个机会。说不定还有人在你父皇面前隐瞒军情,让你父皇没办法掌握天下大势,最终错失良机,给流寇以可趁之机”曹越说话间一副愤怒的神色。

    朱慈炯也被激怒了,想着自己这两天的遭遇,父皇和太子哥哥的惨死,母后的悲伤,他忍不住恨恨地说道:“真恨不得将他们全部斩杀”

    “流寇会帮我们实现愿望的,不过,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全部投降流寇,在流寇朝中继续当官了,但多行不义比自毙,他们最终不会有好下场的”曹越说着,话锋一转,“定王殿下,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父皇驾崩,你的太子哥哥不幸罹难,现在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你”

    曹越这话,让朱慈炯吓了一跳,赶紧转身看看身边有没有其他人,在没发现还有其他人在身边的时候,忍不住轻声反问曹越:“越哥儿,你是说,到了南京,我我就能当皇帝了”

    “刚才我和你母后谈了,我们都认为,你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我和你母后,准备拥立你为大明的新君”说话间,曹越的眼睛一直盯着朱慈炯。

    朱慈炯的俊脸瞬间就涨红了,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兴奋之故。他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张了张嘴巴后,最终蹦出一句:“越哥儿,我真的能当皇帝”

    曹越非常肯定地点点头:“只要你母后同意,只要我,你的姐夫支持你,皇位就不会落到其他人手中。”

    “那太好了,”朱慈炯忍不住激动起来,“越哥儿,我知道你非常有能耐,如果我当了皇帝,我一定会让你当最大的官,让你训练更多的军队,替父皇和太子哥哥报仇,替为大明死难的那些人报仇。”

    曹越微微地叹了口气:“殿下请放心,有我在,大明亡不了,你的皇位也可以坐的很稳。相信你也看到了,你姐夫训练出来的军队,才是天下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可惜你姐夫一直不得你父皇重用,许多意见他也不采纳,所以才有现在这样的惨烈局面出现”

    “姐夫你放心,如果我当上了皇帝,一定重用你,把朝事交给你负责,所有的事情都听你的”

    “只要你信任我,我会让你成为大明最有作为的皇帝”曹越冲朱慈炯伸出了手。

    朱慈炯也伸出手,和曹越的手重重的拍在了一起,大声说道:“姐夫,我一定什么都听你的”未完待续。

    。。。
………………………………

第四十章局势瞬息万变

    流寇攻占北京后,朝中大部官员都投降变节,

    在完全掌握了北京局势后,李自成在数十名亲信大将的簇拥下来到德胜门前。德胜门内,原大明内阁首辅刘宗周、次辅张缙彦、魏照乘,成国公朱纯臣等不战而降的大明高官战战兢兢地跪在官道两侧,嘴里很无耻地高呼着大顺皇帝万岁的话,但李自成却是正眼都没有瞧他们一眼。

    没有气节的人,总会被人轻视。李自成是一代枭雄,他崇尚的是ding天立地的豪杰,而不是这些卑躬屈膝的软骨头。最终李自成没给这些人好颜色,下令将他们全部投入监狱,严加看管。

    不过也有很多有气节的官,他们不愿意当大明的亡国奴,在城破后,选择了自杀殉国。

    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刑部右侍郎孟兆祥、驸马都尉巩永固等官员,皆全家自杀。

    宫中太监自杀者数以百计,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举家自杀。

    有一dian非常有讽刺的味道,宫中太监,战死在千人以上。与这些无根的男人相比,那些高官厚禄的官员,实在是太无耻。连太监都知道为国而战,早前一直在朝堂上侃侃而谈,把自己当成一个大明ding梁柱的官员,最终以这样无耻的方式迎接流寇的攻城,这是大明的悲哀。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马上查封了皇宫及六部的所有库房,但让他失望的是,从这些地方并没搜出什么钱财,大明的国库早已经空虚。但很快李自成又收获了惊喜,从那些朝中权贵府中搜出了大量钱银,粗粗估计至少有上千万两。

    得了这么多银两。李自成乐的嘴巴都快裂到后脑勺了。

    为了夺取更多的银两,他下令将被俘及投诚的那些权贵,全都投入狱中,令他们的家人拿出足够多的银两才能获释。李自成的这个命令下达后,北京成内更是一片鸡飞狗跳,那些原本希望投靠流寇后获得新生,重新过舒适生活的权贵们,悲哀地发现dingdian小说,。23。o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