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帝国-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磺核溃竺骶褪ザチ褐耍 

    “你也知道老夫是大明的顶梁柱啊?”

    “怎么不是呢?要是不认为你有能耐,那我怎么可能会死命保你,又怎么会把你推到内阁辅大臣的位置上去?”

    “好了。臭小子,别说这些假惺惺的话了,”孙传庭好不容易止了咳,擦干了嘴角的酒渍,一本正经地问曹越:“你准备率军北伐,那左良玉怎么处置?他手上可是有几十万兵马!”

    “孙老头,今天我来找你,就是为了说这事!”曹越在孙传庭身边坐下,同样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事我是想交给你解决的。??。??‘co?m”

    “哦?!”孙传庭挑了挑花白的眉毛,有些意外地问道:“要我怎么解决?”

    “南京卫戍的两个近卫师兵力不动。我率军北伐带走第一、第三至第六共五个近卫师,其他三个近卫师交给你指挥,如果左良玉敢轻举妄动,趁我大军北伐之际做点什么,甚至率兵作乱,那你就率这几万人马西征平叛!”这样的安排,曹越之前并没和孙传庭说,今日进京,就是和孙老头交底来了。

    见曹越已经有了安排,孙传庭大为欣慰。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三个近卫师六万人马,左良玉可是号称八十万人马,你觉得凭六万人马能击败他的八十万人马吗?”

    “左良玉那八十万人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数字也肯定大为夸张,实际有三十万人马已经很不错,即使有三十万人马,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几万人。我们的六万人马可是装备精良,战斗力出众,只要不指挥失误。凭左良玉的那几十万乌合之众,如何能奈何得了精锐的大明近卫新军?孙老头你也别忘了,还有红娘子的几万人马是听命朝廷指挥的,这段时间红娘子已经让左良玉吃了不少亏。他敢作乱,我们两边夹击,这几十万乌合之众必定很快就崩溃!”红娘子的人马间接听命他的指挥,曹越已经在前段时间偷偷告诉了孙传庭,这种事也没必要瞒着孙老头,曹越相信这家伙不会乱说一气的。

    “小子,布置的还挺周到,有点头脑,”孙传庭听了,挺是满意,他又不忘八卦一句:“小子,你是怎么把红娘子镇服的?该不会你们两个早有奸情吧?”

    “孙老头,饭可以随便吃,话不能乱说,我们有交情不假,但奸情却是没有,”曹越恼怒地瞪了眼一脸八卦样子的孙传庭,一副忿忿的样子,“即使我们之间有私情,但通过私情将数万流寇招抚,也是说的过去吧?”

    “当然说的过去,”孙传庭已经猜到曹越和红娘子之间有见不得人的关系,八卦的心理得到了满足,不禁咧开嘴笑了:“你能招抚红娘子,无论用什么手段老夫都不会有意见,也会祝福你们。只是,你家里的那位公主殿下,难道就没意见吗?你要知道,大明的驸马是不能纳妾的!”

    “大明的驸马还不能过问朝事,过问军务呢!”曹越不满地瞪了眼孙传庭,“现在我这个驸马都尉不是当上了大都督了吗?孙老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的人可以更改死的规则。你别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只要不合适都可以修改。这大明的所有制度,以后也要慢慢修改,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展吗!我告诉你,西方有一种制度叫君主立宪制,这种制度我觉得更适合大明!”

    曹越压低声音,把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大概讲了一下,直把孙传庭听的目瞪口呆。

    “小子,原来你有这样的打算,”孙传庭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曹越,皱着眉头说道:“你说的这种制度,其实与我大明现在的内阁制度有点类似,但皇帝的权力被大大削减。你说,要是皇帝的权力被大大削减,皇帝会同意,朝中大臣会同意吗?”

    “慢慢来,他们都会同意的,只要我们能相互配合,”曹越意味深长的笑笑,“只要我们两人能好了配合,天下间没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我们能平定流寇、消灭建奴,复天下太平,还能给天下百姓带来一个全新的大明,一个远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要繁荣富强的大明!”

    “小子,又有这一套了!”孙传庭一副不屑的样子看着曹越,“好了,这些事以后再说,现在我们继续讨论这次北伐的事!”(未完待续。)

    。。。
………………………………

第六十八章 誓师北伐

    有关北伐的事,曹越和孙传庭讨论的非常细,两人足足聊了至少三四个时辰,在夜半过后才结束。

    通过这次密议,两人也就北伐的事,及曹越亲率大军北伐后留守的大明近卫新军指挥问题及朝中的其他事务如何处理达成了一致意见。

    第二天,曹越就北伐的事,和史可法又单独聊了一番,用自己的观点说服了史可法支持北伐后,曹越又单独去找了马士英、钱谦益、吕大器及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人。

    这些人对曹越提出近快率军北伐,想办法收复北京,替先帝报仇的提议都表示了支持。这种事,他们也没理由提出反对,更何况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受制于曹越,即使有意见也不敢明确反对。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有另外的提议,他们都提出想随大军一道北伐,他们不要求能指挥大军作战,只是想见识一下大明近卫新军如何打仗,战斗力怎么样。

    三人这样的提议,曹越最终还是答应了,让他们随他一道出征,当作他的高级参谋人员。

    在把事情做的圆满后,曹越参加了朝会,并和孙传庭一道,当殿提出率军北伐,收复北方的失地,驱逐占据北京的建奴,将大明的京师从建奴手中重新夺回来的奏议。??壹看书ww?w·1?k?anshu·cc这个提议,得到了参加朝会大部分大臣的支持,很快朝廷就做出决定,举大军北伐,讨伐入关的建奴,收复北京。

    朝议通过北伐的决定后,授权在都督府负责这次征战,具体的出征日期也由大都督府定。

    虽然说朝议只不过走形式,无论怎么样这次北伐都是要进行,但朝会上百官没有过多争执,几乎一面倒地同意北伐建奴,收复京师,还是让曹越挺高兴的。

    不过有人对此不高兴。那不是曹越的妻子、已经改封为坤兴长公主的朱媺娖。

    自从来到了南京,曹越有大半的时间在忙,不在府中,朱媺娖连见到曹越的机会都不多。更不要说两人一起亲密相处了。不过朱媺娖对此理解,她知道曹越是忙着国事,并不是到外面寻花问柳。

    如今曹越身居大都督的高位,大明的军队都由他掌管,战争还在继续。要忙的事太多。对于朱媺娖来说身上又背负着国仇家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曹越。

    但在听闻曹越要率军出征北伐,收复北京后,朱媺娖忍不住变了脸色。??壹??看书·1·cc虽然说朱媺娖也非常希望曹越能帮她的父皇报仇,期望大明的京师北京能收复,但已经为人母的她,最想的还是自己的夫君能陪在身边,不要去做什么危险的事,一家人能长相厮守。她很怕曹越有什么意外,那她们母子两人。就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了。在听到难得回府一次的曹越说起出征的事时,朱媺娖不禁潸然泪下。

    “越哥儿,你可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出什么意外,不然我们娘俩,可没法活了!”朱媺娖不顾身边还有下人在,不顾一切地扑到曹越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曹越挥退了服侍的下人,在下人们带上门离开后,他搂紧朱媺娖。并不停地亲吻她,一边亲吻一边安慰,一个劲地保证,他一定会平安归来。连一根汗毛都不会少。但这样依然抚慰不了朱媺娖,她还是不停地抽泣抱怨,诉说着自己的担心。

    朱媺娖这样伤心让曹越心疼,并且有内疚起来。因为这段时间他大部分时间呆在燕子矶军营中,而燕子矶大营离南京城有一定距离,忙于军务的他不能经常回府。很多个晚上朱媺娖只能独守空房,而他在军营里,却有几个美女相陪,现在还将陈圆圆占为已有。

    曹越有点担心朱媺娖不能接受他有其他女人这个现实,也对自己冷落了她亲近其他女人而惭愧。

    最终曹越非常耐心地安慰了一番,并留在府中过夜,一个晚上身体力行地安慰了朱媺娖数次,让朱媺娖极度满足,并且连哭的力气都没后,这才放心睡觉。也不知道是想通了,还是曹越的安慰让她满足,第二天起来后,朱媺娖一张小脸非常娇艳,在曹越面前羞羞搭搭的样子,也没了抱怨。

    当然朱媺娖在曹越离府回军营的时候,还是一个劲地叮嘱,出征后要小心,千万不要去冒险,她和儿子等着他平安归来。曹越自然满不在乎地答应,并开玩笑说,天下间能取他性命的人还没出现,他一定能活过百岁,见证大明从纷乱走向繁荣。

    曹越原本想将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婉等人的事告诉朱媺娖,但想想还是打消了念头,现在不着急告诉她这些,一切等这次北伐结束后再说吧。

    朝廷很快就将北伐收复京师的军事行动诏告天下,并号召天下有志之士,都为收复北方及京师贡献一份力量。朝廷再次颁布了征兵令,希望热血青年能从军报国,投入到杀敌战场上,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一曲大明好男儿为国征战的壮歌。

    在朝廷诏告天下,大明王师将北伐收复失地后,第一期《大明近卫军报》也正式刊印。

    这一份十六开的报纸,共刊印了两千份,里面的内容都是陈圆圆、董小婉和柳如是所编,排版和美工插图全是她们的杰作。头版头条是曹越所写的一篇讨伐建奴和流寇的檄文,曹越在檄文中将天下大势都大概讲述了一遍,并痛陈了建奴和流寇对大明百姓犯下的罪行,表示大明近卫军决不会容忍建奴和流寇作乱中原大地,占据大明京师北京。大明近卫军全体将士,一定会将失地收复,

    由曹越“所写”的《大明近卫军军歌》,也在檄文下面刊登。其他版面,都是充满激情和热血的文章,有将士们的迫切希望早日收复失地,替先皇报仇的心声,还有他们平时训练的情景写照,大明近卫军的很多情况都有介绍。几个女人,充分领会了曹越的意思,制作出一份让曹越挺是满意的军报。

    很快,这份充满热血与激情的报仇,就从军营中流传出来,数不清的人在传阅。因为传到街坊间的报纸不多,而争抢的人很多,价格迅被炒高,甚至一份报纸十两银子都要不到的地步。

    《大明近卫军报》随着这次北伐很快走近人们的视野,而军报的大量传阅,也让大明近卫军更被百姓熟悉和了解,有更多的热血青年在读了报纸后,起了从军报国意,加入大明近卫军中。

    在第三期《大明近卫军报》是北伐特刊,在这期军报刊印后,曹越也率大军离开了燕子矶大营,誓师北伐。(未完待续。)

    。。。
………………………………

第六十九章 多尔衮的焦躁不安

    (感谢时光新人、笛竹书友的打赏、哆啦小梦、圣德公书友的月票)

    偏安南京的残明小*朝廷举大军北伐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北京。?壹?看书・1?k?a?n?s?hu・cc

    紫禁城,武英殿,满清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正紧锁着眉头在踱步。建奴大军在击败李自成的农民军之后,整个北京就落入建奴之手,原本大明王公贵族所居府院,大部被建奴贵族所占。大明的皇宫紫禁城自然也成了建奴的战利品,多尔衮看中了武英殿,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寝宫。

    此时的多尔衮,心思大部放在剿灭李自成的农民军上,对偏安南京的残明小*朝廷,他和他的谋臣都认为,现在暂时没必须考虑其威胁。曹越虽然将崇祯皇帝的遗体,还有几位皇子救出北京,拥立朱慈炯登基继位,但多尔衮依曹越率军从北京救出朱慈炯等人,并没过多停留,马上就撤离这一点判断,残明实力还很弱,曹越手中的兵马并不是很多,不然这家伙不可能让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

    曹越没能力阻止农民军占领北京,多尔衮和他的谋臣都认为,残明的军事力量还不足惧,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最大的威胁还是李自成的农民军,他们想趁残明小*朝廷恢复元气之前,将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领的农民军消灭,占领他们所控制的地方。要?看??书・1书k?a?nshu・cc待稳固北方后,再挥师南下,与残明军队交锋。

    因此,多尔衮就倾大部力量,攻击退居陕西的李自成部。

    还真不要说,他的策略还是挺奏效的,李自成部在一片石之战遭遇惨败,并退出北京后,几乎没战必败,被建奴和吴三桂的关宁军打的惨败后,不得不退居陕西,一副苟延残存之态。

    多尔衮准备在半年之内解决李自成的人马。在解决李自成的人马后,再依据形势决定是先讨伐残明小*朝廷,还是张献忠占领的四川,或者两线兼顾。

    此时的多尔衮。是一副踌躇满志的豪情,他现在所想的并只是击败流寇和大明军队,而是占领天下。在吴三桂请命归附,大清军队正式入关的时候,多尔衮手下的第一谋臣、内院大学士范文程就上书。范文程在奏议中说:“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他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谋取天下。

    范文程生怕建奴采取以往的策略,他用了很大的篇幅劝多尔衮改变对汉策略,他说:“我大清军队,战必胜,攻必取。?一看书??w?ww?・1?k?an?sh?u?・cc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因此要改变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对所占之地百姓秋毫无犯”,即不仅在战略上要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而且要想办法招揽民心。如果依然采取以前烧杀抢掠的政策,那是不可能得到汉人的支持的。

    如今大清军队入关是应了大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之请,大清军队入关也是打着替大明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大清军队可以以此为借口。通过改变策略,争取得到汉家百姓的支持。

    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准备与农民军及残明争夺天下。

    为了按抚民心,在大清军队占领北京后。多尔衮下严令,严禁清军进城后烧杀抢掠,并停止剃易服,甚至大张旗鼓为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举丧,言为其报仇。多尔衮所定的政策被严格执行,此举博得了汉族士绅的好感。建奴进入北京的时候,许多士绅列队欢迎,并自拿出钱物犒赏建奴大军。

    依靠范文程所提建奴,多尔衮很快稳定了北京一带的形势,随后其他被占之地,如太原、顺得、济南等府大量官员和士绅投降满清。

    在收获这些后,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迁都北京。以多尔衮为的当权派认为,要以图进取,谋取天下,必须迁都北京,只有占据这个地方才能统一全国,建万年不朽之业。

    做出迁都北京的决定后,满清贵族也从盛京启程,前往北京。顺治帝在其母布木布泰及哲哲皇太后陪同下,也从盛京抵达北京,住进了紫禁城。

    顺治在抵达北京后,在皇极门向全国颁布登基诏书,同时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赐穿貂蟒朝衣。命礼部为多尔衮建碑纪绩,加赐多尔衮册宝。

    无论是多尔衮,还是其他建奴贵族都认为,大明被李自成打残了,不得不偏安南京,李自成现在又遭遇惨败,已经没有力量能对大清构成威胁。但多尔衮没想到,就在大清正式迁都北京后不到一个月,残明小*朝廷就挥师北伐,北伐军队数量有十余万,领军之人还是让许多大清将士害怕的曹越。

    虽然多尔衮知道曹越这十几万人马是刚刚募集不久的新军,但曹越曾经所领的大同军同样是募集不久的新兵,他们在大同城下数次击败大清军队,让无数八旗子弟命丧异乡。

    曹越这个人,多尔衮永远不会轻视。大明朝堂上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孙传庭,多尔衮也同样不会轻视。正因为担心残明在曹越和孙传庭的治理下,迅恢复元气,多尔衮这才决心,倾大部力量消灭流寇,解决这个最大后顾之忧后,再想办法解决残明小*朝廷。

    不把残明小*朝廷放在要解决位的,除了认为现在的李自成比残明威胁更大外,还有,南下要渡过长江和黄河两条天险,才能与残明交手,南下攻打残明付出的代价更大。

    多尔衮甚至想过,暂时与残明和谈,双方和平相处一段时间甚至联手消灭流寇,待大清的力量调整膨胀后,再想办法消灭残明小*朝廷。范文程所提建议,能让大清争取到更多汉人百姓及官绅的支持,只要大清军队先消灭流寇,打着替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那关内官绅及百姓的支持是可以持续的。假以时日,说不定不战就可以屈残明小*朝廷之兵,曹越和孙传庭再有能耐,也是不能和官绅相抗衡。多尔衮和范文程都清楚士绅阶层在大明朝堂上的影响力,只要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那事情就好办了。

    现在多尔衮就纠集原山东刘泽清的残部,与明军对抗。同时他还派人与湖北的左良玉联系,鼓动左良玉抗命残明小*朝廷,甚至起乱。多尔衮明确告诉左良玉,只要他起兵,大清军队一定会南下支持。

    但现在,曹越意外率军北伐,准备收复北京,把他的计划全部打乱了。他只得赶紧召范文程来商议对策,在范文程还没到来之前,多尔衮显得非常焦躁不安。(未完待续。)

    。。。
………………………………

第七十章 商讨对策

    多尔衮清楚,现在大清虽然接连取得胜利,但致命的短板,也就是人口短缺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一看书ww?w?・1k?a?nshu・cc

    如果假以时日,巩固对北方的占领,那可以利用募集及投降的汉人军队,还有归降的流寇,攻打南方的残明小*朝廷,让汉人去自相残杀,大清收获渔人之利。

    现在大清势力可及的地方包括北直隶、山西、大半个河南、山东一部、陕西一部。因为现在主要的对手是李自成的流寇,因此在与残明小*朝廷所控相接的山东济南府,多尔衮并没派镇多少军队,只有两千女真八旗,五千蒙古八旗及一部朝鲜军和汉军。那一线的总兵力,也不过几万人。

    能占领济南府,还是因为刘泽清不愿意听从残明小*朝廷的令,准备起兵作乱之故,在刘泽清被杀后,多尔衮趁机派军攻打济南府,济南守军不战而降,拣了个大便宜。

    多尔衮知道,曹越北伐准备收复北京,必定会沿运河方向从山东一带攻击,如今山东的大清军队数量严重不足,他必须要为此做出应对。一看书?w?ww・1・cc但如何应对,是个让多尔衮非常头疼的问题。

    大清军队过半的兵力在多铎和阿济格的带领下,在陕西境内与李自成的流寇作战,吴三桂的关宁军也在陕西。其他兵力一部分提防大同的残明军队,还要镇守北京一带,关外还要有留守的人马。此时的多尔衮,再次感觉到大清军队数量的严重不足,他没办法抽调更多的人马往山东方向。

    此次大清军队入关,共有约三十五万大军。包括女真八旗约十二万,蒙古八旗十万,汉军八旗及朝鲜军约十三万。此外,如今归附大清的残明军队还有近二十万,包括吴三桂的关宁军及唐通、姜镶兄弟等所领的人马。加在一起共有五十几万,但多尔衮依然悲哀地现,大清军队数量还是严重不足。布防都捉襟见肘,更不要说用这点兵力征服中天下,那几乎没有可能。

    唐通等人的军队已经划归吴三桂指挥,吴三桂麾下共十万人马归属于多铎。正在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多铎带走的女真八旗约有八万,入关的女真八旗三分之二人马由他所领,还有十余万蒙古八旗和汉军、朝鲜军。现在,吴三桂的十余万人马正协同多铎的十几万大军在陕西境内和流贼激战。

    还好有吴三桂等前明降军替大清军队打先锋,与流贼激战几月。真正的大清军队几乎没有什么伤亡,这是最让多尔衮欣慰的。

    多铎仗打的不错,大清军队及前明扑从军所向披靡,李自成的农民军损失惨重之下退守潼关一线。多尔衮估计,只要再给他三个月,最多半年时间,他肯定能彻底消灭李自成的流寇,完全占据陕西。多尔衮也知道,现在李自成部已经快撑不住了,只要攻破潼关。流寇就会兵败如山倒,彻底丧失关中。

    他非常清楚,必须要痛打落水狗,不能让建奴有喘息的机会,不然持续了数个月迅猛攻击取得的战果就会冰消瓦解,流寇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一旦让流贼缓过气来,再想谋取关中就难如登天了。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多尔衮是不会把多铎和吴三桂的大军东调的。

    多铎所领的大军不能动,多尔衮手里的机动力量就只剩下了四万八旗兵。五万蒙古八旗及三万汉军、两万朝鲜军,还有近十万前明降军。虽然说多尔衮手中可用的兵力不少,总数有近二十五万,但真正的精锐并不多。许多都是乌合之众。要防守北京,还要提防大同的曹变蛟部回杀,这点兵力有点捉襟见肘。

    大同未被攻下,这也是多尔衮的一大心病。他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