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宫决-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哀家正念叨着央儿,想不到央儿就来哀家这里了。”
“请皇祖母恕罪,央儿有两日未来给您安了,心里总是念念不忘,还请祖母宽恕。”
“是哀家喜清静,不让人来打扰的,怎么说是你的错了呢!如今你是一宫之后了,以后有的事让你烦心,不必为我这老太婆扰了心。”
“老祖宗才是这后宫之主,程央只是听命与皇祖母和皇上罢了。”
“瞧瞧这张嘴,越发地会说了,好好,知道央儿孝顺,但也不许你累坏了身子,以后隔三差五来看看哀家就行,不用天天都来。”
“是,臣妾领命就是!”
“今日来哀家处可有什么事么?”
“事事都逃不了老祖宗的眼睛,央儿今日来,一为向老祖宗请安,二来,的确有一事需要向您汇报。”
“哦,让哀家猜猜可好?”
“嗯!”
“是不是为皇上而来?”
“正是!”
“看来是戚润的事?”
“皇祖母果然是神机妙算啊!”
“哈哈……看来哀家也还没有变成老糊涂啊!”
“谁说皇祖母老了,皇祖母事事了然于掌,老当益壮,精神得很啊!”
“哈哈……这人年纪大了,就爱听好话。对了,听说那戚润把哀家指着给先祖守陵的安公公给带回了宫?”
“这事,好像臣妾也有所耳闻。”
“嗯,这个戚润倒是会挑人,但哀家让你给我去讨个人情,就说哀家年纪大了,特别喜欢懂事的奴才,安公公一直很贴心,哀家很喜欢,若是皇上能把安公公要了过来,戚润的事,哀家也就不管了。”
“原来老祖宗早就知道皇上让臣妾来请的是什么?”
“哈哈,其实这事皇上提过一回,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哀家原本是想拦一拦的,只是那戚润的确是有一套手段,才回来两三天功夫,请把皇帝哄得团团转了,哀家怕是想拦也拦不住了,只是这样的女人,留在皇上身边总归是个祸害,未来这后宫是你当家,你要格外留意才是。”
程央心想,这个后宫,谁爱当家,谁当,最好能把我给扔出宫去,现在是上下施压,没有办法,我不当家,人家就来作践我。
“这后宫有太皇太后在,想那些人也是不敢乱来的。”
“哈哈,哀家是替你着想,我总有走的那一天。”
程央一听,立即跪下来说:“太皇太后万寿无疆!”
“起来吧,别动不动就跪了!对了,虽说你现在已是皇后了,但没有加过封总是有被算计的可能,所以央儿,这些日子你可要格外小心,盯着皇后位的人可不少,这前朝后宫的,人人事事都留个心眼。”
“是,臣妾知道了!”
“当然,这皇后位一旦坐下来了,也不是随便能动的,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是后宫女人的魔咒,所以自古以来,这个皇后之位都有着无限之魅力的。”
“央儿何德何能,全凭太皇太后依重,央儿自当以太皇太后马首似瞻。”
“嗯,一旦央儿坐上皇后的宝座,我这个老太婆也就功得圆满口喽,从此我便可以静享清福了,以后什么事,都皇后作主便是。”
“老祖宗,您可别不管孙儿啊,没有您在,孙儿可什么都不会做啊!”
“哈哈,你若什么都不会,皇上能让你做了皇宫之首?我这老太婆虽然人老了,可脑子一点儿不糊涂,央儿绝非等闲之辈!”
“让老祖宗笑话了!”
“只是我这老太婆临了了,还有一事,始终挂于心头,如今看到央儿倍感亲切,也只能在你面前提提了。”
程央再次跪了下来:“请皇祖母明示,但凡是央儿能做的,央儿定当为祖母周旋。”
“好好!说得好好的,又跪,快起来吧!这事啊,还得从你的父亲说起,话说先祖为了平定朝堂,着实辜负了一几位贴心的老人,就像你的父亲,还有,就是哀家的兄长,他们把这一身都献给了先祖,献给了大明江山。只是,这江山易打不易坐啊!一些个有了功勋的老臣们,难免会横生了骄纵,先祖怕这大明的不山一旦传给了没有任何军功的允炆,便会引起不必要的风波,所以只能来个大换血,把所有的老臣都给摸去了,才能为允儿留下一个太平盛事。所以就连你爹,我的兄长,这样与先祖一起同甘共苦过来的人也没有放过,你爹娘智慧,算是躲过了一劫,我的兄长却只能为了先祖的决定而自行了断,临了,还是落了个罪臣之名,所以,每每想到这事,哀家这颗心就痛得不行。”
程央听着太皇太后说着,心中不免想起了父母这些年的不易,也是感同身受,泪流满面。宛然觉得自己与高后还是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对于高后便更多了份信认。
“皇祖母,您别太伤心了,事情都过去了,你要保重身体才是。”
“央儿,你我都是朱家的媳夫,为了夫家的事,我们是可以弃娘家,保夫家,但若是有一丝可能,我们也是要为娘家挽回声誉的,我的兄长一世清明,为了朱家的天下殚精竭虑,到头来还被挂着罪臣之名而去,他怎能甘心,他的家人怎能甘心,哀家又怎能安心。但这件事哀家不能与允儿提,因为允儿是皇帝,是朱家的人,他的祖父这么做也全是因为他,所以哀家今天想把这个事说于你,希望你能帮哀家一个忙。”
“皇祖母,您说,只要孙儿能做到的,一定帮您实现。”
“哀家让你为哀家的兄长洗白,还我马家一个清白之身。你可能做到?”
“这……只是这后宫不可干政。孙儿怕凭个人之力办不到啊!”
“哀家知道,要推翻先祖的决定也是不易了,那我们就退而求其次,你有办法的时候,给哀家的内侄举荐个官位,这个对于皇后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事情也过去这么久了,允儿也不可能对自己的舅爷家赶尽杀决。剩下的事,就要看我马家人自己的昭化了。”
“孙儿明白了,若是皇上说起,孙儿定当全力举荐自家人。”
“嗯!央儿果然不负祖母之信任!”
“央儿也感谢祖母之栽培之恩。”
“关于戚润的事,你就如哀家所说的,回了便是,你别参于其中,这个戚润从小便不是省油的灯。”
“是,孙儿明白了。若没别的事,孙儿就先行告退了。”
“月容,替哀家送送皇后。”
“不用了,月容姑姑陪着皇祖母就好,孙儿先告退了。”
程央退了出去,高后终于叹了口气。月容看出了高后的心思,问道:“太皇太后这下可以放心了!”
“嗯,这孩子比哀家想像的要聪明,一点便通,省了哀家不少事。”
“当初太皇太后一心想着让自家人上位,这样一来,会不会让那一位有了芥蒂?”
“那也是她自个儿不争气,哀家也想挑个马家的人来当这个家,可你瞧瞧她,连皇帝的心都拢不住,怎么可能为马家出力,哀家要是少十岁的年纪,也就再帮帮她了,可是这些天来,哀家越来越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只能选个聪明的人来帮哀家完成心愿了。”
“只是,俪姑娘一心认为您是为了帮她才暂时顺了程央,要是有一天,她发现您骗了她,会不会调转枪头与我们作对?”
“放心,她翻不了天,就凭她的智商,根本不是程央的对手,她若识趣,还能保她个皇贵妃之位,她若不识趣,怕是不用程央动手,就有人会要了她的命。”
“太皇太后是指鸢子吗?”
“嗯!对于鸢子,哀家始终是亏欠的,当初是哀家许过她愿的,到头来哀家也没能顾上她,原以为她只是个听话的丫头,近来越来越让哀家不安起来,这个鸢子也不像表面那般柔弱,哀家是怕她会反脸不认人。”
“要不奴婢找鸢子聊聊?毕竟她得感恩,要是没有您,哪有她的今日,充其量也只是个宫女而已。”
“月容,你不懂,这女人跟男人其实是一样的,一旦有了权,就会有欲,这欲一打开,便是个无底的洞,给多少都不会满足的,只有碰到头破血流,才会幡然醒悟,只是多半为时以晚。你还记得原来宫里的那些老人们吗?不都是一个个异想天开,总盼望着有一日顶替了我去,最后看皇后之位无望了,便开始算计着储位,这是个残酷的轮回,只有当一方真正胜出的时候,才会停止。曾今是我们,如今,却是她们了。”
月琴看着太皇太后沧桑的脸,也是深有感触,不时地点了点头。
………………………………
第一百十九章:成功插线
永乐宫里,戚贵妃有些生气,因为她原本想看场好戏,但结果并不如她想像那般完美,钟粹宫那头硬是什么事也没有。所以她正在生着闷气。这时,外面来报,说是皇上来了。这才让她有了笑颜!扭动着妩媚的身躯向外迎去。正要跪下接驾,就让皇上一把扶了起来,笑着说:“今日怎么这么乖巧?”
“皇上这话说得,要让人传出去,以为是臣妾不懂礼束呢,见了皇上也从来不下跪。”戚贵妃一边说,一边扭过脸去,装出一副生气的模样来。
皇帝看了更是开心,依然笑着说:“那也只有你敢这么做,怕是皇后也没这个胆子。”
“皇上……您当着这么多下人的面,让臣妾的脸往哪搁呀”贵妃继续撒娇卖萌。
皇帝一把搂过贵妃的腰,两人亲亲我我地进了内殿。
“皇上今日怎么这个时候就过来了?是要在臣妾这儿用晚膳吗?”
“嗯,朕想着爱妃,所以就过来看看。你可有想朕?”
“皇上,这还大白天呢!您怎么越来越?”贵妃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看身旁的宫女们。
“哈哈,想不到朕的润儿也有害羞的时候,嗯,别有一翻风味啊!不过,今日朕过来,的确是有一事要同你商量。”
“皇上吩咐就是,臣妾怎敢与皇上商量。”
“这事不同,朕得征求爱妃的同意。”
“是为何事,让皇上这么为难。”
“是这样的,那个,皇祖母听说你把安公公带回来了,想让朕来讨个人情,想把安公公要过去,侍候她老人家一些时候,要知道,这个安公公虽然年纪有些了,但最懂得体贴人,当初先祖那么挑剔的一个人,也愣是被他侍候的服服帖帖。太皇太后当初让安公公去为先祖守陵,也是想着让先祖在天有灵,能够开心,如今安公公既然回来了,那就先借用一下,让老太太开心一下,爱妃可愿卖这个人情给朕?”
“别说是皇上的人情,就是太皇太后随便派个人来要,臣妾也是要双手奉上的呀!皇上老是把臣妾想成这么小气的人。”
皇上本以为戚润会任性,想不到根本就是自己多想了,这样一来,更是欢喜得不得了,一把抱美人入怀,高兴地说:“没有的事,朕知道润儿就是朕的知己,知我者,唯有润儿。”
“皇上说谎,臣妾可听说,您与皇后才是琴瑟和谐,怎说与臣妾是知己。”
“皇后,皇后也不错,只是,朕总觉得没有在你这里时这么放得开,在皇后那儿,朕有些害怕,也不知是怕什么,朕与她,是相敬如宾,与你不同。”
戚润偷偷笑着,表示着内心的满足。突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说:“皇上,臣妾有一事,本早该要向你禀报的,只是后宫不干涉朝政,所以臣妾不敢说,但不说又觉得难过,所以,一直憋得好辛苦。”
“哈哈……朕还不知道你的性子,说吧,朕不怪你就是了!”
“是!事情是关于皇陵的,就是那些个您让他们守陵的世子公子们的事。”
“怎么,这些人不安分吗?”
“倒也不是不安分,只是,这群公子们整日里吃喝打牌,兄弟间时常斗殴,让人觉得乌烟瘴气,臣妾怕是要扰乱了皇陵的圣洁,触怒了先灵。”
“哦,这些家伙如此滋事?看来是朕对他们太过仁慈了。”
“就是,若依了臣妾的脾气,非杀了他们不可,若是任由这群人这么胡闹下去,怕是要污了先祖的圣名。”
“嗯,杀了他们!哈哈……你啊!你以为杀人这么容易吗?这些个人,当初朕是费了多大的劲才把他们引进了皇城,关入皇陵的。若是杀了就了事,朕早就杀了。”
“那臣妾就不明白了,留着他们有何用?”
“爱妃不知,这些人的背后可都是一个藩国,若是藩国的实力强大了,对于朝庭是百害而无一益的,总之爱妃还是不要再说这样的事了。”
“皇上不信,您若不信,大可以去问一问安公公,安公公在皇陵久了,是最了解那些公子了,臣妾看,他也是恨极了他们的,那群人,动不动就打人,罚下人,简直是民不聊生。杀了他们还是便宜他们的。”
“哦?照理不会啊!听说那燕王的世子,可是个能人,他也会如此不堪?”
“什么燕王,世子的臣妾不知,总之那里面没有一个好人,这些人若是放在朝堂,必然是害群之马。”
皇帝若有所思,他听着戚润的分析,一边摸着下巴,一边想着……
“若真如爱妃所说,朕到是要好好了解一下了。来人,把安公公叫来。”
不一会儿,安公公来到了皇帝面前,待礼毕,皇帝说:“安公公,多日不见,身体可好?”
“托皇上和老太后的福,老奴一切都好,只是惦记着皇上与太皇太后。”
“嗯,公公有心了!太皇太后也是想念你,这不,还让朕特意向戚贵妃求情,让你去她老人家的宫里侍候。”
“老奴何德何能啊!能让老太后如此挂念。”
“你也是宫里的老人了,了解老太后脾气,由你去照顾,朕也放心,贵妃也没有意见,所以择日你就过去吧!”
“是!老奴领命!”
“对了,听贵妃说皇陵那边的世子公子们都不甚听话啊?”
“倒不是不听话,只是,还请皇上恕老奴无罪啊!”
“你直说就是,朕不会怪你的。”
“是!只是几位世子和公子都及为不驯,简直不像是皇家之子,作派没有半点王家风范,老奴每每看到他们的行为,就会想到先祖的圣明,早早得便看出皇上与诸位的不同,若是藩地未来落入他们之手,必然是萧条颓废了!可惜啊!”
“哦?朕听说那燕王之子英勇无比,难道只是盗听途说不成?”
“依老奴这些日子的观察,确实不实,看来,当初燕王也是为了造势才这么说的,以此改变先祖对自己和诸子的看法。”
“这倒说得通!那照公公所说,这几位世子和公子是不能留在皇陵了?”
“奴才不敢妄下定论,只是,留在皇陵的确有些扰了祖宗的清静。”
“嗯!那看来朕得见一见这些个兄弟了!若是真如你们所说,还不如放他们回去得了,留在这里反而扰了朕的清静。”
“可说不是么,这样的人,唉!还是让藩王们自己去教育吧!”
“这个燕王世子也不小了吧?朕记得与朕同龄吧?”
“这个,老奴算算……对是是,当初先祖还为得两匹骏马而龙颜大悦呢!”安公公突然觉得此话不妥,便立即跪下来说:“请皇上恕罪,老奴年纪大了,老是失言,当初先祖得二位王孙时的确是高兴的,但三岁及老,不久,先祖便看出了燕王世子的弊端,所以不再待见。老奴一时口急,还请皇上恕罪。”
“哈哈……安公公最了解先祖,实话实说,何罪之有。快快起来说话。”
“话说燕王只有三子,且都在朕的皇墙之内,所以这一年来也是风平浪静,若是朕真的放他们回去,会不会起了异端?”
“恕老奴直言,皇上当初向世人坦言,让年满16的世子为先皇守陵一年,这眼看着一年的时光就要到了,皇上是该有个说法了,若是以教育之命,把几位留下,也是个办法。”
“嗯,这事朕得好好想想,你说几位世子之间也不甚和睦?”
“是啊!尤其是这个燕王的世子,处处得罪人,其他几个世子倒是比较联合。”
“嗯,那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空了就去老太后那里吧!”
“是,奴才告退。”
安公公退去,立即传了身边一个小太监,悄悄地把话传到了皇陵。
而皇上呢!听了安公公的描述,立即回到了御书房,招来了黄寺卿,对他秘密下了道暗旨,让他快马加鞭去执行。
这一夜,皇陵上空,乌云笼罩,不知哪来的乌鸦不断地在天空盘旋,叫了整整一夜,不曾停息。在皇陵守陵的十几位世子和公子们却不顾这些,在允劢的鼓动下,依旧在自己的院落里喝酒打牌,玩得好不热闹,直到半夜,一阵叫喊声划破了皇陵的长空,一个小太监到处敲门,不断得喊着救命……大伙都被灌得烂醉如泥,这声声救命声,根本没有唤醒沉睡的心,终于,天亮了,皇陵上空阳光明媚,只有那个小太监,还在院里哭泣,沉睡的人们纷纷醒来,看到了院子里硬挺挺的尸体,大家都变得目瞪口呆……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拼命回忆着昨夜的情景,想着最后见到这位成王之子的情形……
………………………………
第一百二十章:鸿门宴
这日早朝,大臣们刚刚上奏完成,只听外面急报!
“报……”
“所谓何事,小格子念!”
“是!急报,昨夜子时,皇陵内守陵众公子因恶意酗酒,致成王幼子醉酒猝死!……”
读到这里,朝堂上一片议论,纷纷指责众公子德行有亏,劝皇帝应该严惩不贷,对于起头者应当赐死以献皇陵列祖列宗……
朱允炆看着堂下一片指责声,心中却是异常舒心,他问道:“杨院士,依你之见,朕该如何处置这些公子们?”
杨轩出列,回道:“回万岁,臣觉得,这事万万不可鲁莽行事,皇上无论罚了哪位公子,都会引进藩王对皇上的不满……”
杨轩还没把话说完,众臣纷纷表示:“大胆,区区藩王,怎敢对万岁不满,皇上处置挑事之公子,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对,对!哪怕是对这些个公子都处置了,藩王们也无可奈何!”
“各位大臣,微臣不是这个意思,请听我把话说完。”
“各位都静一静,等杨爱卿把话说完。”
“臣觉得:这次成王之子是在京城出事的,成王定会认为是皇上监管不力,他把儿子交给皇上,皇上却还他一个死人,所以,成王定会不悦!所以,皇上不可以对此事置之不理。但若是皇上出面处置了喝酒挑事的人,那么被处置的一方又会觉得众公子均已成年,喝酒这样的事,自己是有控制能力的,出了事,怎么能怪挑起的那个人呢?所以皇上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事。”
“就是啊!这事总归是要梨园一方了!”众臣纷说。
“那依爱卿之见,朕是管还是不管呢?”皇上急迫地问道。
“依臣之见,皇上得管,又不管!”
“哦?这是何意?”
“皇上管,是要向众藩王有个交待,出了这样的事,的确是监管失查,并派人安慰之!”
“那不管又指何意?”
“不管是让挑起事端的一方自己去给另一方赔理道欠,这样一来,若两方有了争执,就与朝庭无关了,若真是到了打起来的地步,皇上您再出面做个和事佬,这样便万事大吉了。”
众臣听完杨轩的分析,也纷纷觉得有理,当然,此时最满意的就是皇上,他原本就想要这样的结果。只是这个向成王报信的人先还是非常重要,于是皇帝再问:“那众爱卿认为,朕该派何人去成王处一趟比较合适呢?”
成王,乃朱元璋第17位妾氏所出,这位妾氏正是马皇后的亲表妹,所以成王与朱允炆与其他藩王不同,他们之间还有着更亲近的关系,所以,这个人选便更难选择。
“皇上,依臣之见,此人最好与成王关系较好,但又是完全向着皇上的人。只是,放眼这朝堂,仿佛也是没有这样的人。”杨轩如实回答。
众臣们正怕这个苦差落到自己的头上,所以正愁着没人敢跳出来,听杨轩这么一说,也就长舒一口气,纷纷表示赞同。
“这样的人,朝堂之上没有,朕又从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
见朝堂一片死静,皇上也是没辙,只能暂时退了朝,此事再议。只是派辅臣梅公去了皇陵,处理善后。其他诸公子全部带回皇宫,听后皇上发落。
碰到这样的事,皇上也是有些始料不及,他派出的人还未回转,也不知道,些事与他是否相关。皇上心里觉得烦,就不自觉走到了程央的宫里,因为在以往,程央总能给自己提些独到的建议,总能为自己分忧。
皇上到时,程央正在看书,关于上午朝堂上发生的事,她也刚刚得到信报,所以心中也有了些想法。
皇上看程央正在看书,便悄悄坐在了她的身边,看她正在读唐朝杜牧的《梅》轻盈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