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宫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还有其他不解吗?”

    鸢子:“倒也没有,说起其他几房,俪夫人是常常会明里与央夫人顶些嘴,可央夫人不与计较,到也是相安无事。不过……”

    皇后:“不过什么?”

    鸢子:“话说到这儿,妾身突然想到个事,只是思虑不周,不知道要不要禀了娘娘。”

    皇后:“但说无妨,尔等也可参详一下。”

    鸢子:“妾身发现府上的医官与辛夫人走的十分近,兴许,兴许是这些年府上大小事宜都由辛夫人打理,医官也习惯向辛夫人汇报情况了吧。”

    皇后听后却深思起来,她想到了先前央儿的不孕,想到了晴儿的死胎,甚至她还联想到了她的侄女马瑛……

    片刻,她与鸢子闲聊后就打发了,琴月进来,皇后:“你去查查世子府里这个医官的底细,看看他与什么人有来往。”

    琴月令命出了宫。
………………………………

第二十一章:太子薨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此时的朱帝怕是经历了这辈子最痛苦的一幕,内心的伤,便久久不愈。或许正印证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的道理,此后,朱帝便常常想起太子的好来,他发现,太子身上的好,是其他儿子所没有的。或许,只有太子的儿子身上才有这样的好吧!

    太子吃力的伸起了手,允炆拉起父亲的手,太子便把这手递给了自己的父亲,用眼神看着儿子,再看向父亲。这便是他最后的交接,他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自己的父亲。就这样,这位历史上的朱标太子便在亲人的目送下,与世长辞了。

    这时,太子突然睁开了眼,他满目亏欠地望着自己的父母,像是在对父母表示深深地歉意。这样的眼神,让朱帝不忍直视,只能默默流泪。

    太子眼看着就要仙鹤西去,太子府不得不向皇上、皇后禀告实情。接报后,朱帝夫妇便马不停蹄赶到了太子府,虽然太子的许多行为不能得朱帝喜爱,但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在这长子身上付出了最多的父爱,也在这长子生上寄予了重望,如今儿子才刚到壮年,便要匆匆离去,这样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是常人所无法接受的。朱帝见到儿子的状况也是止不住老泪众横。皇后便是不用说了,早已声声哭倒在儿子身边,呼唤着儿子的乳名。

    太子吃力地说完,又剧烈地咳起来,声声刺耳,口口吐血。就这样,太子便不能再开口了。

    太子:“我父最是疑心,在他面前你千万不可有二心,以待我之心孝顺祖父,同时,将你四叔叔之心,想办法表露给你祖父。这……咳咳……便能成事。”

    允炆若有所思的重复道:“离间计,父亲是指祖父?”

    允炆探过头去,帖在了父亲的耳边。

    太子:“我儿过来。”

    允炆瞪大了眼睛,一幅不可置信的表情。

    太子:“如今却是他在明,你在暗,我最近日日思寸,终于让我想到了一个致胜的办法。”

    允炆忧伤着:“没有了父亲,儿怕不是四叔叔的对手。”

    太子继续:“如今他母亲也是正得你祖父宠爱,我怕他是要奋力一博的。”

    太子顿了顿继续:“我思寸着,你最应该防的便是你的四叔,他从小便阴险狡诈,对我也是多有不敬,且自视轻高,极少服人……咳咳……”

    允炆要说什么,太子摆了摆手道:“儿啊,如今我最不放心的便是你的几个叔叔,我在时他们虽然蠢蠢欲动,碍于太子之位早定,也是没有办法,一旦我离开了,怕是要抢了我的位置去……”

    太子:“儿糊涂啊!咳咳……你祖母有意于你,你可要争气,还好一切还有你祖母在,她必会保你周全。”说着喘着粗气,一幅极疲惫的样子。

    允炆抽泣着,担心地说:“父亲别说了,别说了,您先养好身子,儿不许您有事……”

    太子:“我儿,如今朝局看似稳定,暗里却是汹涌澎湃,要是我一离开,怕有些摇摆不定的臣子便又要动摇了。”说着剧烈地咳了起来,甚至咳出血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咳血了。

    太子艰难的摸了下允炆的头:“我儿,父亲又何尝不想承欢膝下,何尝不想……”他没有继续说想的内容,当然,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允炆听父亲这么说来,便“噗通”一声跪在了父亲的跟前:“父亲,您会没事的,孩儿不让您有事。”

    最后,太子对儿子说:“我儿啊,为父怕是不行了,为父这一生,不值啊!”这样的语气说话,还是太子生病以来的头一次,怕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

    太子临终前最大的满足怕就是这个儿子了,于是他便在他最后的时光里,和儿子述说了这朝堂的格局,传授了他认为这一生最宝贵的经验,他把自己这些看来苦心经营的朝堂大臣授予给了儿子,确认了几位“股肱”大臣。

    世子慕天生是个大孝子,加上儿时陪在父母的身边极少,所以知道父亲病重后便日日相伴,寸步不离,一切照顾父亲的事便一一承了下来,自己也便拿个小床夜夜睡在了父亲的床边。

    这样的日子仿佛成了最后的岁月,太子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流逝,再不愿再不甘,他也渐渐接受了生命枯萎的事实,于是,他便唤来了自己的长子朱允炆,这个儿子对他而言,就是生命的延续,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到了儿子身上。

    时至春未,正当太后开始留心着世子府邸的琐碎时,太子府突然来报,太子病重。之前虽然太子一直病泱泱地,但至少还能帮称着朝中事物,能参加必要的朝会,可时下,这病突然加重,使得太子完全离不了床了。他从御医们充满自信的脸上读出了“绝望”。这于太子而言,着实不公平,他开始不见朝臣,不见访客,心境也是越来越差。他讨厌人们议论他的病情,因为他内心不信也不甘就此跨下去,毕竟他还四十出头,他这一辈子,还未舒心过,前二十年,他过着漂泊流离的日子,这十几年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他却病不离身,这对于他是何等的痛苦,他还满心期待着从自己的父皇手中接过这大明江山呢!
………………………………

第二十二章:格局异1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皇后淡淡地答:“她越忘形,我的胜算才会越大。”

    这头,皇后的心腹月琴看不下去了愤愤地说:“娘娘,这李淑妃好像现在就不安分了,今日敢与娘娘平起平坐了。”

    李淑妃退下后,便招朱棡进宫了。

    皇后:“事不宜迟,妹妹也早些回去,万事小心为上。”

    李妃:“妾身遵命,请娘娘为棡儿思虑周全。”

    皇后:“本宫这里你便不用多思,你和老三好好商量一下,得有个万全之策,此事不宜拖了,越快越好。”

    李妃若有所思,便道:“妹妹明白,还请皇后娘娘多为棡儿美言,妹妹的儿子便是娘娘的,一切都由娘娘作主。”

    皇后:“妹妹也是知道的,皇上多疑,有些事,不可直取,还请妹妹自己多思虑啊!”

    李妃:“请娘娘明示!”

    皇后:“我自会在皇上面前提点老三,只是……”

    李妃:“娘娘英明,妾身和老三哪是他们的对手啊!还请娘娘指点迷津!”

    皇后:“如今看来,只有四子朱棣和妹妹所生的三王子朱棢希望最大,按理是老三在前,论智慧、德行,老四远不如老三的,只是这孙贵妃狡诈,朱棣阴险,怕妹妹和老三不是他们的对手啊!”

    李妃:“娘娘所虑甚是。”

    皇后:“如今太子已逝,朝中必有大乱,这是皇上和本宫都不愿看到的,所以,当误之际便是定下储君人选,才能平息不必要的麻烦。”

    李妃:“是,妹妹领命。”

    皇后:“妹妹快坐吧,在姐姐这里,没有旁人时便不用讲这些个礼节了。”

    李妃一听,便心中一惊,起身道:“一切听娘娘的,请娘娘为妾身作主,妾身自当为娘娘牛马。”

    皇后:“妹妹与我不同,当初我这样提醒,如今便更加要提醒妹妹了。此事如今是不可拖了。机不可失,失不在来啊!”

    李妃故作玄虚:“娘娘如今不问世事,妹妹便只能听天由命啊,唉!”

    皇后:“淑妃妹妹可有什么打算?”

    听到皇后娘娘让自己并排而坐,李妃先是假意推脱了一下,随后便坐了下来。

    佛堂外并不大,只放着一张几案,并排两把椅子。李妃单独与皇后一起时便少了些礼仪,因为她觉得自己和皇后的关系非同一般,如果说原来她只是皇后娘娘的心腹,是娘娘用来压制其她妃嫔的棋子,那么,如今,她们的关系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她想着,皇后娘娘原来对自己或许更多的是利用,那么现在便是依赖了。以她的推测,皇后娘娘是绝对不会扶持孙氏的儿子做太子的,那么自己的儿子便是皇后最大的筹码了。要是自己的儿子当上了太子,甚至是未来的皇帝,那么,无论皇后娘娘是否当上太后,实际的权力还是在自己的手上。这样想着,她便自己得意起来,虽然表面上还是敬重皇后娘娘,内心里,早已觉得自己未来完全可以超越皇后娘娘。尤其是今天皇后娘娘独独留下了她来,内心的猜想便做实了。

    李淑妃便径直来到皇后娘娘的礼佛大殿。皇后正在为堂上观音点上香烛,听到李妃到来,便拜了三下,走到了佛堂外的小厅里坐下,笑着说:“妹妹坐下说话吧。”

    皇后宫女:“淑妃娘娘请进吧,娘娘等着您呢!”

    李淑妃:“请禀报娘娘,妾妃求见。”

    众妃便都跪安了,只有李淑妃在皇后宫外转了一圈便又回到了皇后宫。

    皇后称众妃不注意时向李淑妃意味声长的投了一个眼神。便说:“妹妹们都散了吧,本宫也该去佛堂了。”

    众妃:“皇上、皇后洪福齐天,大明千秋万代。”

    皇后:“妹妹们也是皇上身边的老人了,皇上的喜好自是明白,本宫自是放心的,如今本宫心如止水,只想着能多念经,祈福,愿上苍保佑皇上龙体安康,大明千秋万代。”

    众妃齐声:“是啊,请娘娘放心,妾等定以娘娘马首示瞻。”

    李贵妃:“辅助娘娘,服侍皇上是妾等的使命,还请皇后娘娘多指点,妾等的不足啊!”

    皇后摆摆手道:“如今对我来说,以无所求,只要皇上身体健康,一切便无所望了。各位妹妹们年轻体康,尔等要多帮我打理后宫杂事,多多照顾好皇上龙体啊!”

    妃嫔们再次起来作福道:“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感动地说:“妹妹们,都起来说话,难得你我等姐妹齐心,这后宫一心,也能宽慰皇上和本宫,想不到太子命薄,如此年轻便离了我去,要是能让我换了可多好啊!”

    此时的皇后心中变得厌恶起来,看着一张张虚伪的脸孔,瞬间让人作恶。她心中又一次默默地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想着,让你们这群贱人暂且得意去吧!这样一想,心情便开朗起来……

    其她几位妃嫔一听,也立即齐刷刷跪下来,说着类似的话语。

    孙贵妃一改平日的嚣张之气,立即起身道:“李妹妹之言极是,原来事事有娘娘撑着,妾等是享福惯了。如今娘娘闭关的几天,妾身突然不知所措了,娘娘可一定要保重凤体啊!妾身等可要仰仗娘娘的福泽啊!”

    只见李淑妃起身,跪倒在皇后面前,不知何时眼眶已是湿润,用极悲伤的语气说:“娘娘,太子仙逝,如今已出七七,您可要保重贵体,在见不到您的日子里,可急死妹妹了。”

    各位拜见皇后便一一赐座。李淑妃,今日着一淡蓝色长裙,头发简单挽起,只带着一个珍珠步摇和几朵纯色发夹,看上去十分简约,想必这样的打扮才合了皇后的心思,皇后看了下在座的妃嫔,果然都是青一色素装,心里稍稍平静。

    清早,皇后宫中,各宫妃嫔早早地前来请安。这是太子七七过后,皇后第一次接见妃嫔,以往的日子里,皇后便日日诵经,为儿子超度。

    这时后宫中孙贵妃与李淑妃之间的战争便真正拉上日程,开始了白日化的太子争斗战。

    太子薨的讣告传遍朝野时,与其说是悲哀,不如说是震动更为妥帖。所有朝中官员,皇帝子嗣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变是太子之位。所以,一时间引发了朝中震荡,原来站队太子的官员面领着重新站队,表面风平浪静的朝局,私下里汹涌澎湃,他们开始在几个亲王、王子里选择新的继承人。当然,宫中妇人们,自太子薨后,变得异常紧张而兴奋……
………………………………

第二十三章:格局异2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等朱帝离去,淑妃慢慢起身,嘴角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宫女们为朱帝整好了服饰,朱帝见淑妃还在床上哭泣,便走到身边安慰道:“爱妃向来胆小,怕是受了惊吓,一些狂妄之徒的恶言不可听得,回头等朕弄清楚事情原委,再来好好安慰爱妃。”并转身对宫女们说:“好好赐候淑妃,请李太医为淑妃开些安神的汤药来。”说罢便大步离去。

    朱帝一听打了个寒战,要知道他自己的江山便是叛乱得来,这辈子自己最听不得的便是“叛乱”二字。当下便起身对门外太监道:“立即宣四位尚书进养身殿候旨。”

    淑妃附着身对朱帝说:“请皇上恕罪!前几日,妾出门进香,马车进过热闹街区时,听得外头都在诵唱一些叛乱的歌谣,妾听了胆战心惊,回到宫里后,便日日恶梦緾身,几夜都没有安睡,所以才会头晕脑胀起来。”

    朱帝这下便火了,一把推开淑妃道:“哭哭哭,只知道哭,还有什么用!”

    淑妃这下便真的怕了道:“皇上饶命,不是妾身不想说,是不敢说啊,此事过于重大,妾身只是后宫一个妃嫔,怕有后宫干政之嫌,所以,皇上还是不要逼妾身了。”说完又哭了起来。

    朱帝这下便更认真了,他拉过淑妃的脸对着自己道:“怎么?你连朕都信不过了?”

    淑妃突然害怕起来躲躲闪闪不肯回答。

    朱帝何等人也,这一句便听出了苗头,他也认真起来,问怀中的淑妃:“发生了什么事?有朕为你作主,不用怕。”

    淑妃一激动便随口说出:“妾的病都是给气的!”说出口才发现说错了,便不再往下说。

    朱帝:“是朕错了,朕错关爱妃了,这宫里,你和皇后是朕最放心的人了,朕只是一句玩笑话,不生气啊,不哭不哭。来告诉朕,是受了什么委屈,还是真病了,朕请最好的太医为爱妃瞧瞧。”

    朱帝也不想,他的一句玩笑话,竟引得淑妃如此伤心,怕这次真是病了,或是遇上什么事了。当下便一把抱着安慰起来。

    一听此话,淑妃突然不高兴了,一股脑儿起身跪在了朱帝跟前,娇滴滴地说:“皇上竟不信臣妾的,您倒是说句公道话,这么多年来,臣妾什么时候不听话了,什么时候让您操心了。遇到些委屈的,也是怕您担心,便自己忍了,想到我的夫君乃天下之主,我便没什么可怨了。”说完便抽泣起来。

    二人双休满足,闲下心来静躺着,此时,朱帝便发话了:“朕倒是奇怪了,如此悍妇,竟然告诉朕病了,今日一看,果然矫情。”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淑妃着粉色睡衣,双目微闭,慵懒地躺在床上,侍女正在为她按摩头部。虽然人有些疲惫,但气色红润,让人看了不免更加怜香惜玉起来。朱帝听说淑妃欠安,便不让人进屋通报,直接来到了淑妃的内房。看到一个粉人儿斜卧床塌,便心生爱怜,当下退下侍女,自己坐到了淑妃床边,为心爱的女人按摩头部。淑妃知道是皇帝来了,故意不作声,只是嘴角早已开出花来,朱帝见状自是欢喜,时下便鸳鸯戏水,共度春晓了。

    几日后,李淑妃去宫外法恩寺进香。回来后就开始闷闷不乐。傍晚时分,朱帝便来到淑妃房里。

    另一边的李淑妃却是惊喜一场,要知道今日之事若无人破之,那她和她的儿子便是不战自破,一切便与自己无缘了。当下便吩咐贴身侍女偷偷出宫传话。

    朝堂上的情况很快便传入各宫娘娘的耳朵。孙贵妃第一个坐不住了,本想着这一招便是天衣无逢,朱帝十分相信天命,这一招下去,便是天意授之,任皇帝也是心服口服。没想到兵部尚书程仰远却当廷反驳,让孙贵妃费尽心机的策略落了空。当下便狠狠地说:“这个程家老头,竟坏我儿好事,总有一天,本宫让你为今日的行为付出十倍的代价。”

    于是便退朝而去。

    这么一说,一些有心思的人便不再多说,他们深知自己的帝皇是个疑心甚重的主君,任何事盯得太紧,反而引起他的怀疑。所以,也就点到为止。

    皇帝内心十分欢喜程仰远的说辞,心想,果然知我心意,当下便说:“一切定论尚早,既然钦天监也不知其中意义,那请他仔细推断了再来回话。”

    兵部程尚书:“区区一块石头,怎么可胡乱判断,大明江山稳固,那是皇上英明治国的结果,怎是一些破石头可以定论的。”

    朝堂下,有官员说道:“难到是四王爷可担大任?”

    张尚书:“钦天监只说此石为吉兆,具体内容,他也还没有悟透。”

    皇上却若有所思:“哦?指去老四处作什么?”

    众人哗然!

    张尚书:“佛身手指非常奇怪,像是在指什么方向,于是微臣派人细细寻去,最后发现实在奇怪,佛手指的竟然是四王爷府。”

    皇上:“为何意?”

    张尚书:回皇上,钦天监说此石卧如佛身,且手指有意……”

    皇上:”好!是该有些吉兆了。钦天监可有说此吉何意?“

    张尚书回道:”此石坐如松,卧如佛,实乃大吉。“

    众臣也纷纷议论开来。

    皇上:”哦!此为何兆?“

    一日早朝,朝臣们奏完朝政,正准备退朝,礼部尚书张之山突然列了出来,他拱手作揖,面朝朱帝道:“皇上,近日钦天监夜观星象,前几日突然星象大变,便来报告微臣,微臣怕一时有误没有及时承报皇上,昨日,流星陨落,钦天监指祥星天降,掐指算明了方向,微臣派众弟子前去寻找,恰在东燕口找到了陨石。

    太子的逝去已有一段时日,此时朱帝的心便渐渐平静,失子的阴霾逐渐远去。一切暗中的行动者们开始纷墨登场。
………………………………

第二十四章:格局异3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皇后则是一副莫明其妙的神态。

    朱帝看了一眼皇后,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

    皇后依然淡淡:“唉,但愿他能做个有利于我们大明江山的辅臣。”

    朱帝突然眼前一亮道:“允儿,允儿如今长大了,处事十分有度,我看胜于他父亲。将来定有一翻作为。”

    皇后:“儿子总是像父亲的多,就说这允儿吧,原先住我身边时只觉得他孝顺,如今看来,却越来越像他父亲了,他不时来探望我,倒是解了我不少思子之痛。”

    朱帝也长叹一口气说:“是啊,如今大明内外安定,只要能治世便是良君。太争反而不利于修身养息。老四太争,虽说像我,却也只像了一半。其他几个孩子多数没有我的优势。”

    皇后不想朱帝竟突然问这个,也是心中一惊,不知如何作答。稍作镇定便说:“唉,只恨我们标儿命薄,辜负了父亲的心血,还让父亲烦忧了。要是这孩子在,他是个实心眼,虽然,没有争天下的雄韬伟略,但却有安天下的大气,只学了他父亲一半。”说完便苦笑了几声。

    朱帝:“夫人觉得谁人接标儿的位比较合适?”

    皇后:“夫君事事都能了如指掌,不必为区区小事扰了心。累了就静下心来,妾身这里便是夫君的港湾。”

    朱帝:“夫人喜静,不知道更为好些,只是当下格局,甚是烦人,寡人只有在你这里才能得一安心。”

    皇后:“夫君近来可有什么烦恼?”

    朱帝:“也是,夫人最喜平静,与世无争。要是个个都如夫人,该有多好。”

    皇后淡淡地说:“如今为妻只愿夫君身体安康,别无所求,一切与我无关的,自然不关心了。”

    这时,朱帝突然问道:“夫人可有听闻近日宫外传言?”

    这短短几言,就把朱帝夫妻拉回了珠联璧合的岁月,一切心思便抛住脑后,朱帝也放下心来。

    朱帝:“如今我们都老了,但在我眼里,你还是那个含羞的小娇娘,你知道么,大婚那夜,当我掀起你的盖头时,内心激动的就要晕死过去……”皇后更是羞涩,她一把捂住了朱帝的嘴说:“我知道,我都知道,夫君待我如初,我视夫君如命。”

    皇后羞涩地一下子红了脸,这样发自内心的赞美,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今日听来依然这般动听,这般兴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